福彩3d玩法的中奖规则:从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说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9:12:29

愿教师少分析,让学生多读写

——从韩兴娥老师的“海量阅读”说起

                            李白坚

山东省潍坊市北海学校有一位韩兴娥老师,她在课堂40分钟之内进行“海量阅读”,“两周上完一册教材,三年级学完六年级教材;二年级识字量达到2500字,三年级认识3000个字,完成小学阶段的识字教学任务;低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50万字,中高年级一学期课堂阅读量平均达到100万字……”(见韩兴娥“我的课内海量阅读三部曲”之按语,载《小学语文教师》2009年第5期第22页)

对于这则天方夜谭式的新闻,许多教师如聆神话、将信将疑。羡慕的不少,仿效的不多。主要原因在于,大家都把这种现象单纯地看成是韩老师的个人天资——既然没有这份天资,也就不想“竹篮打水”了。

但是,研究了韩老师的“海量阅读”以后,我们发现,这套方法,是完全符合科学的语文教学规律的,既具有可操作和可复制性,也是每一个普通老师都可以推行的。这个方法所唯一需要的,就是老师们的解放思想、大胆实践!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代表了中国当代先进的语文阅读教学观念!研究和推广这种教学观念,对于医治多年来“满堂灌”、“一言堂”的痼疾、对于实现让学生“学会学习”的艰难宗旨和实现教师“授之以渔”的渺茫目标,对于推动我国语文阅读教学改革,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我们之所以如此评价韩老师的“海量阅读”,理由如下:

第一、“海量阅读”为青少年适应信息爆炸时代带来的阅读速度及广度需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能否在浩如烟海的信息源中快速、准确地摈弃和捕获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迅速地判断信息的真伪、高速地决定信息的取舍、在第一时间到达当前科学技术文化的最新平台并在各种信息的交互撞击中最先迸发出个体的正确判断和创新意识,是当今科学研究和现实工作获得成功的保证。

随着书籍阅读的目录化、报刊阅读的广告化、应用阅读的导语化和知识阅读的电子化倾向的出现,快速和大量的读取信息,已经成为人们社会生活之必须。怎样在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就开始在语文课程中拓展阅读的广度、提升阅读的速度、加速理解的程度,让中、小学生早日适应信息社会的需要,已经成为一个迫切的现实问题。

在信息爆炸时代,需要的是在短时间内由浩瀚的文字信息中获取所需核心材料的能力、是快速判断文字信息使用价值的能力、是尽快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是概括所需文字信息的关键词并为所需信息构造关键词的能力!

语言文字是人们生活中的一种交际工具,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课程。它需要的不单是理解,还必须在不断实践中,才能巩固、深入和提高;它要求的不单是积累,还必须以随时随地的运用才能延伸和拓展。

这门课程越实践、越运用,就越熟稔。换一句话说,语文只有在运用中才能学好和掌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甚至可以说,语言文字的掌握程度将与个人对其运用的数量和时间成正比!

如果说,教师的正确讲解,在其他门类的课程中将具有极大作用的话,那么相对语文来说,采取大量地反复地运用的方法,其效果将比单纯的讲授,即现在通行的“阅读理解”或者“细读文本”更为直接而且奏效!

正因为语言文字在生活和运用中的学习效率比在课堂里、教学中的效率要高得多,以致有人在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领域提出,语言文字的学习最好称为“习得”,因为汉字的“习”字,带有更多反复实践的意义。

语言文字的习得量将直接影响个人对语言文字的“亲和力”。

一个成天和语言文字打交道的编辑和一个以机器制造为本职的员工,他们对语言文字的“亲和力”——熟悉、理解、掌握、运用的能力,将有天壤之别。

“海量阅读”的直接结果,推动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阅读量。阅读量的加大,直接促进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字信息的熟悉、了解、掌握和运用,从而强化了二者之间的“亲和力” !阅读的速度和数量的提高,又反过来加强了汉语言文字的习得量,从而促进了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深度理解的良性循环。

汉语言文字的“亲和力”,就是学习个体和语言文字之间的附着力和吸引力。当学生看见汉语言文字就像看到了自己的“爸爸妈妈”那样:有了什么不解的问题,就向汉语言文字的“父母双亲”请教——阅读,有了什么思想感受,就向汉语言文字的“父母双亲”倾诉——写作!只有到了那个时候,语文教学才能说是成功的!

汉语言文字的“亲和力”,是以大量的接触和融合——跟汉语言文字的“双亲”吃、睡、玩在一起——而逐渐形成的,所以,又必须自小而为之。

童贞时期,对什么都不了解、对一切都好奇,最最需要营养和哺育,因此,对这种“亲和力”的培养也就特别容易奏效。和人类亲情一样,如果一个人从小得不到语言文字的“父母双亲”的“养育”,长大以后再想让他们“认爹亲娘”,则从感情和效果上来看,都为时晚矣!

这样看来,“海量阅读”在培养学生的汉语言文字“亲和力”上,无疑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另外,就国人一生的阅读情况来看,倘若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之后随即参加工作,或者再读三年高中后考入大学,则除非读的是中文系,一般说来,已经很难再有对汉语人文类作品进行大量和系统的接触机会和大量的自由阅读的时间了。

因此,抓紧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大好时期进行“海量阅读”,不但可以帮助青少年获得汉语言文字的“亲和力”,还能让青少年大量而快速地得到人文素质、科学思想的熏染和自由阅读的快感,为他们走好自己的人生道路打好基础。

为了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培养出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使他们从小就得到各类书籍的熏陶教育,教师应该尽量少占用他们的时间,将时间让给学生学会选择阅读,培养起个人的阅读方向和嗜好。

教师在语文课堂需要教给学生的,是帮助提供和组织阅读的交流和讨论,是介绍书籍的内容,是对阅读方法的传授和指导。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小学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五、六年级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七到九年级学生“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

然而,过重的不必要的课内外负担,过多的阅读理解中的“细读文本”,过繁的回家作业、过度的课外学习,过份的对分数的追求,剥夺了孩子们选择阅读的时间,扼杀了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自由,使我们对以上《标准》的实行,不敢乐观。

而“海量阅读”的推行,将轻而易举地兑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数量和速率要求,为把孩子们培养成符合信息社会需要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海量阅读”符合现代社会可持续性“终身学习”阅读目标的技术性需求。

终身学习,是教育的总目标。“海量阅读”中已经包含了现代社会必然出现的“浏览阅读”和“检索阅读”的技术性因子,开始了实现可持续性“终身学习”的技术需求。

信息爆炸的前提是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的革新和进步使知识的获取变得便捷、迅速而简易。

信息高速公路的畅通,使得知识的获取已经变得如此简易,以至于任何一个掌握了基本网络搜寻技术的人,都可以通过简单的手段获取任何必须的基本知识以及体系之外的诸多信息。

现在,大概已经没有人会认为能背诵《论语》、《孟子》是有学问的人了!人们逐渐认识到,这种在现代社会不具有多大意义的信息存贮功能,完全可以交给硬邦邦、冷冰冰的电脑去干。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本语文教学参考书简直就是教师的宝贝。能偷看到几页教学参考书的学生会因之而瞠目结舌——“原来语文考试的答案这里都有!”

但是现在就不同了——打开网络,几乎任何课文,都可以找到如山似海的备课材料和课件。需要的只是读者的选择、鉴别和综合:把浩如烟海的材料进行一番“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的甄别和筛选,把别人的思想、方法加以改造,变得更符合于自己的教学特色、本校的现实和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而已。

要博取“众长”,就必须大量“摄入”,“众长”是建筑在“博采”的基础上的。于是,谁能在单位时间内最大量地“博采”,谁就能够最大量地综合、加工、改造和创造!

这种“博取众长”、综合运用、融会贯通、改造创新的能力,才是我们今天要运用大脑和能力的地方,也是我们学习语文的终极指向。这种培养目标,决定了如今“细读文本”之类阅读理解教学模式的局限和短视。

在信息社会中,就阅读的范围和范式来说,可以分为三种:“目标阅读”、“浏览阅读”和“检索阅读”。

“目标阅读”,即有着明确的范围和准确的定位的阅读。《语文》课本中的课文阅读即是。

“浏览阅读”和“检索阅读”在九年制义务教育中似乎还没有被提上议事日程,然而却意义重大。这两种阅读形式凭借教师的课堂分析很难造就,需要的是更为科学的阅读实践的支撑,而韩老师“海量阅读”的意义就在于,其中已经隐含了相关的技术因子。

如果说“目标阅读”尚可由“细读文本”的满堂灌、五马分尸地分析、细嚼慢咽地理解、敲骨吸髓地考据来担负的话,那么后两种阅读模式却必须“粗读文章”!必须一目十行地扫描、提纲契领地理解、综合统筹地思考!

这后两种阅读模式要求读者在短时间内迅即掌握一本著作的主旨;在叙述性文章中高速概括中心思想、寓意精髓、人物形象、重要语句;在议论性文章中迅即明确论点;在说明性文章中及时梳理事物的性质特点;在应用文字中立刻明确问题的主旨意向等。

“浏览阅读”是在读者没有明确功利目标情况下的信马由缰、无拘无束、漫无目的、开卷有益式的翻阅,是非专业自由阅读的主要形式,也是网络阅读的主要形式。

“浏览阅读”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通过随意的信息收取,刺激大脑,撩拨意识,使之产生灵感思维和创造思维。

人们在进行这种仿佛是无意识的阅读的时候,他的大脑看似处于平静状态。但是,当突然接触到一点什么,比如,一句话、一段目录、一点议论、一番说明、一些描写等的时候,当无数的这些“一”和大脑曾经收集到的信息有那么一丁点儿或交叉或衔接或渗透或重叠的时候,大脑就会像电子管似的被接通、被点燃、被启动、被唤醒,顿然醒悟、豁然开朗。所谓的“灵感”思维,即刻来到。

“检索阅读”,则是一种目的明确、功利至上、以解决问题为宗旨的阅读方式。当网络已经成为信息生活中起主导作用的交通方式的时候,“检索阅读”更在科技的推波助澜中一跃而成为所有阅读形式中最受人关注的阅读方略。

当人们从事一个项目、一次试验、研究一个问题、产生一种疑问的时候,必须以获得某种特殊资讯为根据,于是,迅速查找问题的积极提示或者消极答案,快速地在网络世界成千上万条信息中闪电般地筛选出自己之所需、在图书馆浩瀚的书海中鲨鱼似的寻觅自己之所要——“搜索阅读”由是出现。

遗憾的是,在一个网站的数十张网页中、在一所图书馆的十几个书架里,只能找到几段资讯、几行文字,而问题的最终解决,却需要对大量信息进行综合处理。于是,又得去翻阅第一百、两百本书,寻觅第一百、两百面网页。在万千资讯汇合碰撞之下,经过归纳综合,某一个问题才可能得到解决。而这,已经是属于个人的具有专利性质的精神产品了。

人类就在这无数借鉴他人知识、激发自身创造精神的能动中,创造财富,走向未来。

需要指出的是,这后两种阅读模式都需要以快速和大量为基础,质而言之,这种阅读甚至不是在众多资讯中“寻找”,而是于大量信息中进行“抛弃”之后剩下的精髓,就像砍去多余部分后,剩下的就是伟大的雕塑一样。

从某种程度上说,快速获取资料、搜集资料、梳理资料的能力,比得到资料本身更为重要,而这种能力,必须从小开始培养!这就是我们希望将这种阅读发端和落实于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理由,也是韩老师“海量阅读”的另一重意义。

事实上,由于信息社会的潜移默化,当代中、小学生在“浏览阅读”和“检索阅读”方面已经表现出了惊人的本领。

2008年上海某区小学生计算机网络中文操作应用竞赛,我们出了这样一个题目:

给一幅仅标明总漫画名为《父与子》的六格漫画,要求小学生依靠网络资讯,在60分钟内:

(1)检索画册《父与子》的作者姓名、生平、作品的艺术成就;

(2)为每副漫画的人物活动设计一些对话,做成一个简单的小剧本;

(3)到网络上查找什么是剧本,如何写剧本,以便完成以上要求;

这是一个综合的文化艺术问题,参试的小学生居然做得有板有眼。通过网络上的“检索阅读”,孩子们很快就知道了卜劳恩和他的生平,初步了解了剧本和剧本的写法,并且很好地完成了任务。

这些有关知识要是用现在通行的方法去讲,不知道要花费教师们多少可怜的备课精力和“细读文本”的讲解时间!

第三、“海量阅读”改变了“阅读理解”教学的传统观念和做法,让学生走上“学会学习”的道路。

到目前为止,语文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阅读分析:了解内容、分段讲解、归纳结构、总结中心、,罗列特色。从主题、题材到结构、表达;从语言、风格到体裁、语法,面面俱到!

这样的教学结果,造成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就是教师对课文的分析;学期结束的考试就是将教师分析的结论交还教师,百分之一百交还的得一百分,只还了百分之五十的,称为不及格。

在这里,教师的分析就像原始人的飞旋标,投掷出去后,没有击中任何一个目标——学生不曾建构新的知识和能力,没有出现问题质疑和知识扩展——又飞回到教师的手中!

这是一种可概括为“现成知识的结论性传递”的循环教学,教师教给学生的不是分析能力而是现成知识,教学指向不是过程而是结论,教学的本质仅仅是“传递”,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将大量精力和时间用于备课和备课结论的重复推销。

其实,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是建筑在大量泛阅读基础之上的,就好像裁缝能够分析衣服的款式、厨师能够分析菜肴的特色、老工人能够分析次品产生的缘由、车夫能够分析交通事故的原因,都是建筑在各自大量职业实践的基础上的一样。

分析能力,是人类频繁接触某一对象后大脑自然的逻辑生成。

学生对某篇作品中词汇、主题、结构、意境的理解深度,往往取决于他们的泛作品阅读的广度。作品读得多的学生,分析理解力就强、速度也快,反之亦然。

学生对某一篇作品的理解程度,是随着同类文章的阅读量而自然增长的。教师即使将《孔乙己》讲得再深再透,也远没有让学生在此前此后自行多阅读几篇取材类似的鲁迅作品如:《社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祝福》等有利。

因为五篇鲁迅作品的量的积累,将无形中在学生大脑中构建起对鲁迅作品文字风格、故乡风情、思想意识、景物描绘、人物形象等的整体印象,抽象出对鲁迅作品的全方位认知,而这些认知,又将反过来加深对某一具体作品的理解和思索——这一切,正是语文学习最紧要的接受心理程式。

同样,老师将一篇作品中的某个词语讲解得再深再透,甚至让学生背出来,也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在数篇作品中遇到同一个词语的重复阅读来得深刻。

因为只有在不同语境中才能真正领会某个词语的普遍意义或者特殊用法。纯粹的讲授,学生并不能得到能动的认知和创造性的思索,但在看似粗浅的泛阅读中,学生已经逐渐构筑起自身分析理解的发生认识过程了。

记得巴金在总结自己文学创作经验时曾经谈及:现在有两百多篇文章已经储备在我的脑子里了,虽然我没有对其中任何一篇好好研究过,但是这么多具体的东西足可以让我明白“文章”是怎么一回事了。“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的古训,大抵也是这个意思。

既然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是可以自我建构的,既然教师的分析不能代替学生自我分析,为什么语文教师就不能少讲一点、让学生自行阅读、自行分析后,再作补充、辨伪并帮助提高呢?

喜欢自己多讲而不想让学生参与,讲的又都是备课时预设的内容而非学生即时之所需,认为不讲学生就不会明白、就感到失职和伤心,是一种语文教学的痼疾,这种病症大学教师中也很流行。

上海大学钱伟长校长硬性规定把原来两学期40周制改为三学期20周制,非要把教师的课时砍掉一半!强迫教师拣最精彩、最重要的讲——就是对这种常见病的铁碗治疗。

对于教师过分讲解的现象,吴忠豪先生写道:“……要求小学生解读文本、细读文本,教师必须精心指导,甚至过度指导,然而效率依然不高,因此每篇课文教师几乎都是在同一个平面上循环往复教学。其实阅读教学主要不应该是 ‘教课文’,而应该用课文来‘学语文’。” (吴忠豪《新中国60年小学阅读教学改革》载《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6期)这是很有见地的看法。

课文,相当于电影“剧本”。对于这个“剧本”,不同导演可以有不同的导演方法。导演讲解剧本时的“示范”,相当于教师分析“课文”。“示范”的目的,是为了引发演员对剧本的深入理解并产生更为精彩的表演。教师分析“课文”之目的也应该是通过对某篇“课文”的讲解提高学生分析其他文章的能力。

在课堂上,如果说教师是“导演”,那么学生就是“演员”。教师分析“课文”的“醉翁之意”,不单在于让学生深解该篇课文,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了解分析课文的普遍方法,以便将此法“迁移”到其他文章的阅读中去。

吴先生介绍说:“大多数国家小学语文课程都设‘阅读课’,但阅读课主要是以学生自主阅读为主,教师主要进行阅读方法和策略的指导、读物的选择、阅读兴趣的激发等,一般都不讲课文内容。”(吴忠豪《新中国60年小学阅读教学改革》载《语文教学通讯》2009年第6期)

遗憾的是,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非但把分析课文看成阅读课的主要内容,而且还把学生精确掌握每一篇教师分析过的课文看成语文教学的总目标。

然而,当教师通过“细读文本”将每一篇课文分析得体无完肤的时候,也就把学生死死“钉”在他们亲手制作的阅读“十字架”上了!耶稣是肉体被钉,尚可复活,孩子们是思想被钉,要复活就难了!

我们认为,在语文课堂上,一切能够大体理解课文的中、小学生,都应该让他们自行阅读和思考。

至于词语是否有绝对正确的理解,段落是否有绝对正确的划分,结构是否有绝对正确的认识,中心思想是否有绝对正确的概括,都没有太大关系。在大量而持续的阅读中,在不间断的语文学习进程中,他们自会得到深层的认识和具有个性化的理解。

其实,许多文章的理解都是随着思想的解放和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拓展的。在学术界,重新解读过去的似乎是铁板钉钉的文章、提出新鲜见解的情况屡见不鲜。既然如此,如果老师们的某些分析其实也只是从书上、网上拾来的“牙惠”,何以见得就必须让学生视为绝对正确的规臬呢?

课堂上,教师应该尽量减少讲解范围和时间,挑选代表性课文分析一二即可,其他课文都可以放给学生去阅读分析,或者只阅读不分析。即使是精读课文,也可如此处理。

教师的作用,只是辅导学生将教师的分析当作一块样板,然后让学生跟着实践,当发觉学生的分析有了偏颇,再指出或者引导。

即使是指出和引导,也不必非要得出一个准的不可。一堂卓有成效的课,不但要解决一些疑问,还应该再带给学生更多的“怎么”、“什么”和“为什么”。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就是让学生自己阅读、自行分析,这是最经济、最快速、最高产的语文教学方式。

不要害怕学生只阅读,会缺少了分析。不要以为学生没有说出来、写出来就是没有分析。任何人阅读任何文章,只要是基本读懂,就必定分析过。只是因为没有外在表现,不易觉察而已。分析理解是有着丰富的表现形式的:口头分析比较慢,笔头分析则慢而有序,但是大脑的分析却可以一闪而过!

行文至此,有读者发话了:

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固然是符合教学规律和社会需要的方法,但是,考试怎么办?!只要“冰雪融化后是什么” 的“标准答案”只能是“水”而不能是“春天”,你就毫无办法!

我们的回答是,真正的“素质教育”不害怕“应试教育”的挑战!“海量阅读”不是“放任阅读”,而是有方法、有指导、有效率的科学阅读,只要我们能从理论上认清语文教学的正确方向,实践中坚持“授之以渔”和让学生“学会学习”的目标,善于总结经验,办法是有的。

四、推荐几种既能推行“海量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水平,又能应付考试的方法。

在此提供几种阅读理解的教学方法,作为韩老师“海量阅读”的补充,希望进行“海量阅读”实验的老师们不妨一试。

(一)“海量阅读”务必与《语文》课本教学同步并遴选与课文相似的文章进行阅读。

听了韩兴蛾老师的课后,我发现她的“海量阅读”有一个误区,就是阅读的内容与《语文》课本的教学内容南辕北辙。

如果做“海量阅读”的教师想在考试的时候也有一个较好的分数,首先必须改变“海量阅读”的内容——给孩子们阅读的文章必须和《语文》课本保持一致:进度相近、文章相似。

现在,韩老师给孩子们阅读的文章大多是传统文化的内容,比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等。

很显然,这些阅读材料从语言风格到表现内容都和现行《语文》课本中的课文不尽相同。也就是说,孩子们“海量阅读”的材料和现行的《语文》课本没有直接的“语文”关系,这是孩子们虽然阅读量不少,但是考试却有些困难的原因。

如果韩老师将阅读的内容尽量向《语文》的课文靠拢,将《语文》课本中出现的“字、词、句、段、篇”以另一些文章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作为阅读材料,使学生每读一篇新的文章,无异于在复习《语文》课本,让孩子们的“海量阅读”走的还是《语文》课本的语言文化体系的路子,考试就不会有遗憾了。

以人教版《语文》为例,既然人教版《语文》是分单元的,就可以根据人教《语文》的单元内容来组织和补充读物:

如,当课文教到《少年闰土》的时候,就配给学生阅读《故乡》原文、《社戏》原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原文以及一些后人回忆鲁迅的文章:鲁迅踢鬼的故事、鲁迅卖书的故事等;

又如,当课文教到《詹天佑》的时候,就可以配给学生阅读《祖冲之》、《张衡》、《李时珍》、《瓦特》、《爱因斯坦》等传记类短文;

此外,韩老师让孩子们将《语文》课本两周读完,可能也是个不智之举。应该将人教《语文》课本当成一条主线贯彻学期始终,让它像风筝的线一样,牵连起一切“海量阅读”所添加的相似阅读内容,让学生始终围绕《语文》课本的主题、进度和广度扩展阅读,这样,应付考试可能就比较有方向了。

(二)采取趣味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从中获得乐趣,从而爱上阅读。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趣味是最好的老师,做有趣味的事,就没有负担,反之就有负担。

要求学生背诵也好、朗读也罢,都要让学生觉得阅读有味道、有意思才好。只有让学生对阅读感到了趣味和需要,才能真正爱上阅读并且成为一种终身的习惯。

有种趣味阅读的方法叫做:“拍案求字、简单记录”。采取这样的方法让学生阅读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散文类文章,对于他们的阅读理解、字词掌握和复习,都很奏效。

操作如下:

1.老师读文章,要求学生进行简单听写(听写中还有许多趣味方法,在此不赘);

2.教师朗读全句或者全段,但在关键词处停顿。如果是两个字,则在讲台敲击两次,如是三个字,则在讲台敲击三次,请学生猜测是什么字、词。这样,学生将复习许多同义字、词,课堂气氛十分热烈;

3.如果学生屡猜不中,教师还可以请学生看自己的口型再猜;

4.由于学生一定全神贯注聆听原文,所以其阅读效果极好;

5.全文读毕,再让学生快速阅读原文,并让学生复述或者做写作训练,加以巩固。

如:

和温德尔在一起生活

凡是使它想起丛林的东西,都令它**。它看一象蛇一样的东西时特别**。我的领带有4条被它咬*了。我的打字机色带也被它猛拉出来**了。(其中*为敲击后让学生猜测的词语。)

——摘自《新编循序渐进美国英语》第4册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在猜测后,再公布答案,讲述文章的遣词艺术,特别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和模仿。

另外,还有一种“动词——动作”的方法,也可一试。

如果文章中有连续的动作行为,应该让学生一边朗读有关动词,一边站起来,用他们的动作再现文章中人物或者动物的行为。

这样,既使课堂生动活泼、充满欢乐,又能让学生身体力行地体验动词回到生活中去以后的现实效果,对于他们理解动词和运用动词,极有帮助。

如:

珍珠鸟

冯骥才
起先,这小家伙只在笼子四周活动(让学生在教室四周活动),随后就在屋里飞来飞去(让学生扇动双手在教室“飞来飞去”),一会儿落在柜顶上(让学生站在坐椅上),一会儿神气十足地站在书架上(让学生站在坐椅上做神气活现状),(让学生用手做喙啄书本状)着书背上那些大文豪的名字……

如此这般,还有许多类似的趣味方法,只要我们开动脑筋,编写一本类似的书都不难。

(三)运用写作手段辅助学生提高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阅读和写作是学习语文的双翼,阅读必须和写作结合起来才能奏效。

传统的语文教学虽然既有阅读也有作文,但是阅读和作文在内容和主题上都是脱节的,即阅读的东西并不直接为作文服务、作文的内容也与阅读没有关系。本来的“彩凤双飞翼”变成了“南辕与北辙”,这种语文教学上的长期失误,令人遗憾。

但是韩老师的“海量阅读”却可以将作文和阅读结合起来进行,让阅读为作文服务,使作文为阅读助威。

方法如下:

读任何文章后,都请学生写以下几种文章之一,字数不必多,时间也不用长:(1)写出内容提要;(2)概括中心思想;(3)缩写该文到一定的字数;(4)将原文扩写到一定的字数;(5)续写原文;(6)变换叙述人物口吻,重组文章;(7)变换叙述人称,重组文章……

如此等等,既新鲜,又好玩,而读和写,将成为密不可分的一种“接受——输出”生理和心理的有机模式。这正如前人所云的“不读文章不动笔”的做法,对加强记忆、加深理解、增强趣味,极有帮助。

(四)改编原作体裁,让学生在改编中理解不同体裁的转换机制和语境的转换因素。

题材和体裁,是语文学习中的重要范畴。其中许多理论问题,也许要到高中、大学才能触及。但是在初中甚至小学阶段,让孩子们从实践中初尝滋味,对他们语文水平的提高是大有益处的。可惜,现在中、小学语文教学都很少关注于斯。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语文》课本中的课文改变体裁。比如:诗歌变散文、小说变剧本、诗歌变剧本、剧本变散文等。

毕必成的《军神》,就很适合改编成剧本。剧本改编结束后,还可以请学生表演一番,表演以后,又可以写好多篇记叙文:“我们看演课本剧”、“我演刘伯承”、“我当护士”、“第一次做导演”、“哪组演得最好?”等等。其中的快乐和体验,取之不尽!

此外,诗歌改编为散文也很有趣。

如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孩子们早已耳熟能详,还有什么必要再“细读文本”呢 !?不如让他们改编为散文,以李白的口气,以散文的笔法,加上自己的想象,描述一番“早发白帝”的见闻来得有味道!

(五)通过表演再现课文内容,使学生感性认知文章的内涵和人物的性格。

任何带有情节性质的叙述性课文,都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原则上都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大多数课文都能还原到生活的原始状态去,以便学生从立体的综合艺术立场来解读扁平的文字艺术作品。

表演必须有一定的时间,或者10分钟、或者两分钟,因剧而异;表演必须有一定的空间限制,如果是有时间距离的作品如《项链》,还必须动脑筋放到某一个时间截面来展现全部情节;表演的内容必须集中,不能拖沓,对话必须精练,删繁就简。

表演是所有艺术中最高超的艺术形态,由于它那“戴着镣铐跳舞” 的性质,对于学生的形象思维、逻辑推断、语言表现、空间感知、性格把握乃至时间概念等的把握和提高,都具有无可比拟的实践意义。

表演课本剧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求演得好,只要有表演过程,重现课文内容即可;

(2)最好以小组为单位排练和表演,进行比赛,让学生自己辨识正误;

(3)要求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

以《搭石》为例:

将设置:

导演一人;

演员五人:上了点年岁的人、老人、年轻人、面对面的人甲、面对面的人乙;

提示一人:(躲在桌子底下,万一演员忘记了台词可以提示)

布景二人:(负责准备“搭石”等)、

群众演员若干人:(扮演过河的群众)

之所以设计这么多人,是希望小组的成员都能有工作做,都能够上台表演。

表演结束后,实际上已经具备了写作的材料——学生阅读了课文、进行了排练、表演了话剧,这样,马上可以进入出题阶段——告诉学生,如要记录刚才大家的排练和演出活动,应该出一道怎样的记叙题目呢?

出题完毕,可以立即进行记叙课本剧的记叙文写作训练,因为演出刚刚结束,激情犹在,很可能有话要讲,此时写作,正是火候。

(六)采取“换位分析”的方法,让学生出“选择题”以提高逻辑能力。

传统的《语文》阅读理解考试,总是教师出题、学生做题。能不能来一个“换位思维”,让学生出题呢?

《语文》考试题型众多,有问题、有选择题、有填空题、有简答题、有翻译题。实践下来,我们感到要求学生根据阅读文章出一道“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然后,全体做这些题,最后,全班讨论订正的方法,对提高学生逻辑水平,特别有效。

操作方法如下:

1.发给学生阅读文章,规定大约阅读时间;

2.阅读完毕的学生为文章出一道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

3.将黑板分成若干部分(六或者七等分),请六、七个学生板书自己出的“选择题”;

4.分别请六、七个学生上黑板解答以上“选择题”;

5.“出题”的学生根据文章判断“做题”学生的正误;

6.“做题”的学生和全班同学根据文章判断“出题”学生所出题目的优劣;

7.全班师生讨论题目、答案和文章之间的关系;

8.教师答疑、总结。

(请参阅《语文教学通讯》初中版2010年第一期李白坚、韩惟群文章)

 

让学生阅读文章后即出“四选一”的单项选择题的优点如下:

 

1.课堂呈现出热烈的“自主、合作、探究”场面;

2.教师得以戒除喋喋之陋习;

3.为学生“加大阅读量”打下坚实的阅读理解基础;

4.减轻了学生和教师的负担,增加了学习语文的乐趣;

5.学生渐渐了解了出题的思维逻辑,能较好地应对考试题;

6.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韩兴娥老师曾无可奈何地告诉我,每当考试前两周,就停止“海量阅读”而给孩子们做卷子补课,以免因考试出了问题连坐到“海量阅读”实验的进行!

是的,当前,做考卷岂止是我们复习《语文》的方法,简直是我们教授《语文》的重要方法了!

平心而论,为了了解考卷的形式和大致内容做几张考卷也是考试策略之一,就等于为了比赛而到指定的球场熟悉场地、甚至在正式比赛前的“热身赛”一样。

但是专门做考卷,把做考卷当作《语文》学习的方法和备考的唯一就不妥了。这种做法的毒害在于抹杀了《语文》的潜移默化的人文精神和实践运用的工具效果,把一个活泼生动的课程给格式化了。

我们认为,在平时的“海量阅读” 中,是否还可以加入给专门给学生“阅读”的考卷,带领学生“研究”和“讨论”考卷的生成、结构、题型,而不是简单地只让学生做考卷。我们在“海量阅读”的时候,将考卷普遍化、普通化和公开化,扫除学生对考卷的神秘感、神圣感和威慑感,也是提高学生考试水平的方法。

以上,我们提供了六种提高阅读水平、应付语文考试的方法。这些方法可以灵活运用、综合运用和交叉运用。可以在学生“海量阅读”的过程中,选取个别文章,适量穿插进行。这样,既让学生放开手脚,自行阅读,又给了他们一定的指导——所不同的是,这里的指导,不是以口头的理论的形式进行,而是以实践的活动的形式给予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