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利方差哪个网站准:公众对土地问题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16:14:23

公众对土地问题认知情况调查报告

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 《 人民论坛 》(2011年第29期)

    阅读说明:

    辛亥百年来,关于土地问题的讨论、思考从未停止。在讨论当前征地拆迁、农地流转等热点问题的同时,部分人打着还原历史的幌子,借机在一些书籍、评论文章和网上贴文中反思土地改革,要求为个别有代表性的地主形象如刘文彩等“翻案”,引发争议。公众如何认识土地问题?如何看待为个别地主“翻案”的争论?当前有哪些土地乱象?应如何化解?人民论坛杂志联合搜狐网、人民论坛网、人民论坛新浪官方微博、搜狐官方微博推出“公众对土地问题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共4712位网友参与调查,人民论坛调研基地在北京市、天津市、广东省、湖南省、陕西省书面问卷调查2500人(每省市500人),总计7212人。(数据加权处理:网友调查占权重50%;书面调查占权重50%)

    土地问题对社会变革的重要性如何

    71%的受访者选择“解决好土地问题,就解决了中国问题的一大半”

    有人说,解决好土地问题,就解决了中国问题的一大半。您是否认同此观点?71%的受访者选择“认同”,11%选择“不认同”,另有18%选择“不好说”。由此可见,绝大多数受访者认识到土地问题之于中国的重要意义。

    专家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强调,在近代中国广大农村到处败落的背景下,志士仁人曾提出过很多解决农村问题的方案,但几乎都不约而同地落到了防止土地兼并和实现“耕者有其田”两方面。要求给农民以必要的土地,并不是近代中国某个人或某个党派的个别主张,而是当时有识之士的共识。解决土地问题、实行土地改革是解决近代农村问题的现实选择。

    有受访者指出,改革开放到了今天,土地仍是当前多种社会问题之源。征地拆迁纠纷、土地腐败问题派生出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和博弈。专家预测,未来十年,土地问题仍是影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可以说,只有解决好土地问题,中国前进之路才能畅通无阻。

    有观点认为,更好地解决了土地问题是中国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一个重要原因。公众如何看待这个观点呢?有56%的受访者表示“认同”,19%选择“有一定道理,但不完全认同”,11%“不认同”,另有14%选择“说不好”。 专家指出,虽然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并不仅因为解决好了土地问题,但这一调查结果从另一方面印证了土地问题的重要性。以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立足现实,清醒地认识到土地是我党对农民战争动员的重要资源。因此在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适时制定了不同的土地政策,一个重要的基点就是把土地问题作为民心趋向的重要筹码,满足农民对土地的要求。这些政策解决了农民的土地问题,使农民获得了切实的物质利益,从而动员了中国民主革命最广大的主力军,获得了革命胜利。

    很多受访者对人民论坛记者说,当前中国的土地制度改革,一定要从党史中吸取经验。中国共产党90年的发展历程表明,要促进农村生产力的发展,就要尊重中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尊重中国的国情,从实际出发,才能制定出正确、完善的土地制度,利用土地“杠杆”撬动社会变革。

    怎么看为地主“正名”的相关观点

    73%的受访者“反对”为地主“正名”

    1940年代土地改革中,“地主”是绕不过的关键词。在普通人的印象中,地主是剥削阶级,依靠出租土地剥削农民为生。他们品德败坏,横行乡里,欺男霸女,无恶不作……其典型代表是黄世仁、周扒皮、南霸天和刘文彩……

    而当前,社会舆论上出现了一些为刘文彩等地主“正名”、“翻案”的声音。当问到“您怎么看待这一现象”时,49%的受访者选择“反对,此类观点混淆是非,是剥削思想‘借尸还魂’,应坚决批驳”,27%选择“辩证看待,肯定其合理成分,指出其错误所在”,24%选择“虽然反对此观点,但允许持此类观点者说话,相信真理越辩越明”。调查结果显示,总计73%的受访者“反对”为地主“翻案”。

    有专家指出,“地主”作为一个集合概念的时候,它既包括坚持反动立场的地主恶霸,也包括一些不做或者少做坏事的中小地主和开明绅士,虽然对不同地主可以区别对待,但走入一个极端,把整个地主阶级都作为肯定对象,也同样是错误的,起码是片面的。

    很多受访者在接受人民论坛记者采访时表示,时过境迁,我们需要对地主形象进行新的研究,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能矫枉过正。那些刻意为地主鱼肉乡里、刻薄寡恩的行径进行辩护的人,严重触犯了人们的道德底线,其背后的真实意图值得怀疑。

    百年来土地变迁中,您认为哪项改革最有力地推动中国社会变革?结果位列前三位的分别为“实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占比37%)、“《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平分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占比35%)、“孙中山先生提出的‘平均地权’”(占比24%)。

    受访年轻人普遍认为,作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推行的一次重大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实行三十余年,极大地提升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广大农村地区迅速摘掉贫困落后的帽子,逐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中国因此创造了令世人瞩目的用世界上7%的土地养活世界上22%人口的奇迹。基层领导干部特别是革命老区的领导干部,则表示“毛泽东的土地革命让农村变了天,让农民翻了身”。《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平分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继承并完善了孙中山的土地理想,广大农民在政治上和经济上都翻了身。而孙中山的“平均地权”思想主张虽然没有付诸实施,但在百年前的中国,无疑具有极大的进步意义。

    有专家指出,这三次土地制度变迁,顺应了时代发展潮流,可以称之为百年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三个转折点。土地制度改革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环节。历次重大经济社会改革中,必然是土地制度改革先行。

    当前最严重的土地乱象是什么

    “土地腐败愈演愈烈”(占比63%)、“征用土地中以权代法”(占比41%)、“违法违规用地”(占比28%)

    您认为当前最严重的土地乱象是什么?受调查者认为排在前三位的分别为“土地腐败愈演愈烈,不少巨贪涉及腐败”(占比63%)、“征用土地中以权代法,侵犯农民权益”(占比41%)、“违法违规用地,如违建别墅、高尔夫球场等”(占比28%)。

    这些乱象都反映出,当前我国在土地管理方面存在缺失。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土地腐败愈演愈烈,显示出土地领域已成为腐败高发地。近年来,落马的“土地爷爷”、“土地奶奶”层出不穷。据不完全统计,2009至2010年发生在土地、建设领域的30个腐败案件,涉案人员平均涉案金额超过870万元。而在层出不穷的土地腐败问题背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行政权力过大。“国土干部手里的权力太大了,而权力使用的尺度又太松了,把握不好,就会被权力害了。”一个正在监狱服刑的原国土干部这样说。

    从征地拆迁到土地出让,从缴纳土地出让金到调整用地性质,从规划审批到项目选址,从调整容积率到产权登记,几乎每个环节都存在着权力寻租和官商勾结。对此,有专家一针见血地指出:土地的产业链有多长,权钱交易的食物链就有多长。

    那么,该如何治理土地乱象?当问到“您认为当前最有效的应对措施是什么”时,位列前三位的分别为“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遏制土地腐败”(占比62%)、“改革现行分税体制,扭转地方政府借地生财的内在动力”(占比31%)、“改革征地制度,严格划定公共利益的边界”(占比23%)。由此可见,多数受访者认为,化解土地乱象,责任在政府、在官员。而如何规范政府用地行为、遏制官员土地腐败就成了关键。

    有专家指出,必须通过体制机制的完善,最大限度减少官员土地腐败的机会。同时,通过增加腐败的“机会成本”,让土地腐败官员伸手必被抓。由于来自外部的监督往往受到信息不对称等因素的制约,因此必须将监督渗透到权力运行过程中,在政府部门内部将决策权与执行权分立,对国土资源的行政审批和行政执法进行有效监督,改变事后查处、“前腐后继”的恶性循环。有关部门要对土地收益的评估投入更多的精力,引入科学评价体系,控制弹性利益和灰色收益,缩小权力寻租空间,这样才能真正将岗位风险降到最低。

    日前,胡锦涛同志在就完善我国土地管理制度问题研究学习时用三个“最严格”强调中国的土地管理制度。相信“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三管齐下,土地乱象不会持续太久。

    (执笔:人民论坛记者  杜凤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