恣意怎么读:诵读:一条开满鲜花的通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8 17:55:46

   

如果我们只看眼前利益,那就让孩子拼命做各种练习题吧;如果着眼孩子一生的发展,那就让孩子们诵读经典吧!

 

诵读:一条开满鲜花的通道

 

---关于中华经典诗文诵读的对话

 

  对话人:■本报记者 张圣华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课题组组长 李振村

绍兴北海小学师生演绎“采莲何田田”。张圣华 摄

 

“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十年上坡路

 

  当下中国教育实验课题之多,用“多如牛毛”形容亦不为过。但如此多的课题又有多少能够行走到底呢?在这样一个“你方唱罢我登场”的背景下,由李振村策划并组织实施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却默默坚持10年,让几十万个孩子受益,堪称奇迹---

 

  ■1997年末,在山东潍坊市实验小学启动实验。2000年,实验在山东省12个区县铺开。

 

  ■2003年,经山东省民政厅批准,正式成立山东中华诗文教育学会,这是国内第一个专门以推动小学生经典诗文诵读为主要工作的省级学会。

 

  ■2004年末至2005年末,经典诵读实验广州市推广中心和江苏推广中心分别成立,实验开始走向全国,迄今为止,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200所名校参加了实验。

 

  ■2005年,课题组创办了《读读写写:中华诗文学习》月刊,这是国内第一本专门以指导少年儿童经典诗文诵读为主旨的杂志。

 

  ■2005年,全国中华经典诗文诵读教学观摩研讨会召开,与会代表近两千人。自此,每年一届的诵读大会成为国内展示少年儿童经典诵读成果的最有影响力的平台。

 

  ■2007年,“首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节”在浙江绍兴开幕,近两千名教师、家长、学生节日期间通过课堂教学、文艺演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充分感受到了经典诵读的巨大魅力。

 

  ■诵读节期间,李振村提出了“新经典”的全新诵读理念,小学生经典诵读活动的可持续发展有了新的目标和方向。

 

没有诵读,使我们远离大师!

 

  记者:一个民族需要大师的引领。我们的历史上曾经有无数伟大的人物令世界敬仰。但现在,我们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这和经典诵读有没有关联?

 

  李振村:大师是人类的精神领袖,而当今时代,产生大师的土壤的确是越来越贫瘠了。但这并不意味着大师就不会再诞生,果如是,那人类的未来堪忧。

 

  我感觉中国当代缺少大师,从教育的角度思考,的确可以找到一些原因。

 

  我们可以和五四时期作一个对比。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中国,和今天安定和谐富足的社会相比,动荡、混乱、贫穷……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却诞生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鲁迅、胡适、蔡元培、赵元任、郭沫若、茅盾、沈从文、巴金、钱钟书、老舍、梁漱溟、陶行知……这只是信手拈来!用灿若星河来形容彼时大师之多,亦不为过。

 

  这些大师有什么特点呢?让我们以鲁迅为例。对于民族精神的深度思考贯穿了鲁迅的一生,这种思考对中国文化有着相当重要的独特价值---促使我们独立思考,促使我们形成独立的人格---他首先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再来看他的创作。迄今为止,鲁迅中短篇小说的艺术水平在中国当代还没有人能够超越;鲁迅杂文的境界也同样令人叹服;鲁迅的书法风格独特,自成一家;鲁迅对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也达到了相当的高度;鲁迅还精通俄文、日文,翻译了大量的外文著作。

 

  什么是大师?这就是大师,他们博通古今,学贯中西,洞悉人生社会,关注民族未来,具有宽厚的文化根基和博大的人文情怀。

 

  这些大师是怎么成长起来的?清末民初,中西方文化第一次进行大规模的实质性接触,中国文人学士对西方文化的倾慕,使得彼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段文化思想活跃的时期。正是这一时期中西文化的碰撞、调适与融合,成就了三四十年代开放包容的社会和文化特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这些大师大都接受过严格的传统的私塾教育,在少年儿童时期强记背诵了大量经典著作,从而打下了宽厚的传统文化根基;他们大多又都在青年时期远渡重洋,到西方国家接受了先进文明的熏陶,广读博览了大量西方名著。传统文化的扎实根基,西方先进思想的启蒙,二者融合,造就了三四十年代这样一批大思想家、大学者、大作家、大教育家!

 

  现在我们拥有了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有了现代化的课程设置,有了系统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但这一切很大程度都成了谋取考试高分的工具。大师成长的氛围没有了,经典诵读的传统课程没有了,读书的热情异化了---我们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分数几乎成了教育唯一的灵魂。如果说,发展经济急功近利会带来经济泡沫,会带来环境恶化,会失去可持续发展能力,那么,教育的急功近利则会让一代人的素质受到影响,会把具有大师天赋的学生扼杀掉。

 

  最近有关部门进行的全民阅读调查表明,中国国民的阅读率几年来持续走低,保持阅读习惯的不足5%。相反,“快餐式阅读”、“浅阅读”大行其道。在这样一种严峻的态势下,我们的校长和老师更加需要有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那就是不管社会怎样变迁,不管科技怎样进步,不管教育怎样改革,我们都必须引领孩子们在人生记忆力的最佳时期,诵读名家名篇,诵读千古美文,让他们的阅读从一起步,就直抵经典;在他们生命长河的源头,汇聚起一座文化的冰山。只有这样,我们这个民族才能在今后的岁月中培养出真正有中国灵魂、有世界眼光的大师级人物;有了这样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中华民族复兴的目标才能早日实现。

 

诵读:学生的童子功

 

  记者:你观察的站位很高,这应该是经典诵读的战略价值。作为普通的家长和老师,他们最关心的还是自己孩子的学习,经典诵读对一个孩子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究竟会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是大家都关心的一个问题。

 

  李振村:复旦大学著名学者葛剑雄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人类已经发明了汽车,为什么还要赛跑?练习马拉松是为了有朝一日长途奔跑送信吗?当然不是,我们只能从挑战体能极限、锻炼意志力、竞争力上来寻找答案。同样道理,古诗文诵读的价值大抵如此。

 

  这话说得多好!这让我想起了军人。全世界的军人平时都在训练,训练什么呢?除了一些操纵武器的训练,就是一些基本功训练,“一二一”、“一二一”,整天气冲云天地喊着整齐的口号,迈着整齐的步伐,阔步前进。请问:世界上有哪支军队在战斗中是喊着“一二一”

 

  的口号迈着正步冲锋陷阵的?既然这些东西在战斗中没有用,为什么平日里还要这样训练?部队首长告诉我们,这种训练,练的是一切行动听指挥、步调一致的军人素质!没有这种最基本的素质,无论有多么好的武器和技术也没有办法打胜仗。

 

  经典诵读训练的就是学生的基本素质。

 

  比如记忆能力。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记忆能力是完全可以通过科学训练得以有效提升的。凡是指导孩子背诵过大量经典的老师和家长都有这样的体会,孩子对经典诗文的背诵量一旦突破两百篇(首),接下来的背诵就变得非常容易而且高效。为什么?因为在强化记忆的过程中,孩子的记忆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

 

  比如文化底蕴。持久地大量地诵读经典,绝不仅仅是为了获取信息和知识,它对孩子最大的影响就是形成一个丰厚的文化底蕴,这是人生发展的基础。以语文学科为例,如果孩子阅读了大量的中外古今名著,滚瓜烂熟地背诵下了几百篇汉语言文字的精华篇章,有了丰富的语言积累和知识储备,就好比一个人攀上了群山之巅,他自然就有了居高临下、一览众山小的气魄,有了开阔的胸襟和宏大的视野,各种能力的发展就会水到渠成,学习自然会事半功倍。

 

  当代国学大师陈寅恪晚年双目失明,然而,他仅凭口述便完成了一部传世名作《柳如是别传》,索引文献全凭记忆,后人查对,丝毫无误。何以能够如此?文化底蕴使然。杨振宁自小就表现出了数学天赋,他的爸爸没有按照我们现在的家教思路给儿子强化数学,而是聘请了一位文学教授帮助强化文史素养。

 

  伟大人物是这样,普通学生也是如此。

 

  山东龙口市实验小学,十多年前搞了个读写实验,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时我去采访,校长说:“我们的孩子人人下笔如有神,不信你可以当场试验……”我当场命题,亲自监督,40分钟后,全体孩子的作文都交上来了。孩子们的作文真是好啊,语言优美,构思新颖,让人惊叹!原来,这所学校一直坚持提早识字,大量阅读。一年级读童话、浅显的古诗词,二年级读各种科普故事,三年级开始阅读各种适合孩子们读的中外长篇名著,孩子的阅读量到小学毕业平均高达400万字左右。在这样一个宽厚的基础上,孩子们写读书笔记、创作各种童话、编写各类故事,如鱼得水,信手拈来,读写能力飞速提升。

 

  由此可见,如果我们只看眼前利益,那就让孩子拼命做各种练习题吧!如果着眼孩子一生的发展,那就让孩子们诵读经典吧!

 

诵读:诗意生活的捷径

 

  记者:“经典诵读”是不是有死记硬背之嫌?在全社会都在呼吁为学生减负的背景下,经典诵读是否会成为学生新的负担?

 

  李振村:任何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必须死记硬背一些东西,还没听说有谁能够不记忆知识而有所创造有所发展。一切创造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识储备基础上。对于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缺少了强化记忆的环节,最基础、最根本的知识储备又从哪里来呢?

 

  过去人们评价一个人有学问,就说这个人有私塾功底。什么是私塾功底?一句话,就是背诵的功夫。私塾就是利用孩子记忆的黄金时期,把一些经典牢牢地刻到孩子的脑海里。随着心智的成熟,这些幼时积淀到生命深处的东西,慢慢酝酿,慢慢发酵,最后会“化”为一个人独特的素质和修养---这是长大无论怎么学习也无法弥补和赶上的。这就是所谓的童子功!鲁迅、胡适、巴金、茅盾、梁实秋、钱钟书……这样一批大师级的人物,无一不是在少年时期下了诵读功夫的。

 

  关于负担的问题,其实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经典诵读是否苦累,关键看孩子的感觉。南怀瑾先生说: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读得多了,自然懂得言语与文字的音韵。他还特别指出,硬记不是背诵,背诵就像唱歌一样,很愉快的。

 

  由此可见,真正的诵读,就像唱歌一样。

 

  记者:这样朗读的确是忘我的享受!

 

  李振村:其实不仅仅诵读本身可以成为一种享受,经典诵读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涵养孩子的诗心诗性,让年轻的生命能够用诗意的眼光来观察和感受这个世界,这点非常重要,它关系到孩子一生的幸福。

 

  很多老师认识不到这一点。拿到一首古诗,就只看到一个语文知识点,急急忙忙分析拆解,搞得支离破碎,老师劳累,学生厌倦。这是一种短视的做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传授知识、不是培养能力,而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幸福地度过自己的一生。经典诗文中蕴蓄了很多美好的人性元素,我们的责任就是不断挖掘这些蕴蓄在古诗文中的人性元素,让学生充分体会和感悟它们,让孩子的心在这些美好情愫的浸润下变得柔软,让感觉变得敏锐。

 

  假如我们能够给孩子一颗诗心,让他们能够在今后漫长的人生道路上,面对日出日落、风霜雨雪等寻常的景致,面对生离死别等人情百态,能够萌发一些诗意,唤醒一些诗情,这就是一种幸福的人生体验啊。所以著名学者叶嘉莹说:学古典诗歌就是让你对宇宙万物、花开花落、草长莺飞都有所关心……如果一个人对草木鸟兽都关心了,那么你对你的国家,你的同类的“人”不关怀吗?这就是诗歌的意义和价值,也是我们文化中一个宝贵的传统。

 

诵读与“新经典”

 

  记者:经典距离现在孩子的生活十分遥远,有些经典艰涩难懂,是不是所有的经典都适合孩子们阅读?我们是不是有点一厢情愿?

 

  李振村:经典中确实有一些沉闷艰涩的文本,学校和教师的责任就是对文本加以甄别,选择那些既温柔敦厚又情趣盎然的作品推荐给孩子。

 

  我们“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提出了“新经典”的概念。

 

  “新经典”首先是一种教育理念:不是所有的经典都是最好的,适合孩子的成长需要才是最好的。基于这样一个理念,我们提出了下面一些元素:

 

  第一,“新经典”是传统的、民族的。比如“论语”,比如唐诗宋词,比如四大名著,比如一些流传千古的美文,这是“新经典”的基础,是涵养民族精神的“色香味”俱佳的营养品,应该让孩子们反复诵读。

 

  第二,“新经典”是多元的、开放的。“论语”唐诗宋词元曲四大名著是经典,传统京剧唱词是经典,成语典故是经典,甚至民俗文化中的对联、灯谜也被我们纳入了“新经典”的范畴。

 

  第三,“新经典”是鲜活的、成长的。经典当然是历史的,但历史和现实之间并没有鲜明的“边界”:昨天的历史就是曾经的现实,今天的现实就是明天的历史。因此,经典不意味着凝固和僵化,真正的经典应当是一条河流,在悠悠岁月里穿行,不断吸纳最新的思想小溪,荡漾着生活的真实浪花。

 

  第四,“新经典”应当是优美的语言典范。思想的启迪固然重要,但我们同样重视语言的精粹和优美,没有孩子们喜欢的优美的语言外衣,思想的力量就要大打折扣。

 

诵读: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记者:前不久,我参加了你们编辑部和课题组召开的“全国第三届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会”,在大会开幕式上观看了小学生用歌唱、舞蹈、朗诵、短剧等形式再现中华经典诗文的魅力,可以说是精彩纷呈,让人非常感动!这种独特的表达形式是你们的一个创造。

 

  李振村:经典是美的,要让儿童发现、理解和表达经典之美,必须创造各种为儿童所喜欢的、适合儿童特点的形式。我们的实验在全国近200所学校开展,这些学校创造了多姿多彩的诵读课程,步入其中你会认识到,如果我们的孩子不喜欢经典,那不是经典自身缺少魅力,而是我们引领孩子走向经典的“桥梁”搭建得不让孩子喜欢。

 

  比如,浙江绍兴市北海小学,推行经典诵读的“本土化”策略,充分利用绍兴的文化资源,读身边的经典,读身边的大师,学生倍感自豪和亲切。

 

  比如,安徽合肥宿州路小学指导孩子们制作、互赠诗词贺卡,同学们在制作、赠卡的过程中,扩大了诵读量,增加了友谊,提升了贺卡交际的品位。

 

  记者:这些创造的确让人耳目一新。具体到一所学校、一个班级,你们如何克服孩子对经典的陌生感和畏惧心理?

 

  李振村:要想真正让经典诵读成为孩子的一种生活方式,有几个问题必须注意。

 

  第一,必须确立每天的经典诵读时光,比如利用早晨正式上课之前,开展“每日一诵”活动,每天15分钟,放开喉咙,大声诵读,书声朗朗,陶醉其中。不要小看这每天的十多分钟,邓云乡先生说:利用语言声音节奏与习惯的自然合拍,会产生非凡的记忆效果。传统习惯就是高声或低声诵读,总之是要读出声音来,这与汉语的音节特征有关,纵使重复几十遍、上百遍,也不会疲劳,而且易于记忆。如能坚持六年,就会出现伟大的成就。

 

  第二,必须摆脱不理解就不能读的传统观念。私塾教育孩子入学后三年不开讲,而是强化背诵,不是一点道理都没有。儿童的记忆力最强,先强调背诵记忆,这是符合客观实际的,即儿童的生理、心理实际,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实际。古典诗文是情感的浓缩,是文化和历史的凝聚,孩子们全部理解既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当下重要的工作是积累、积累、再积累。随着岁月的流逝,阅历的增加,孩子们慢慢就会品出诗文中的滋味。所以说,还是要遵循“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古训。

 

  第三,必须摆脱急功近利的思想,倡导“非功利性阅读”。经典诵读是为精神生命奠基的工程,不可能马上见效。要着眼一生,用慢火炖老汤的方式,慢慢熏染孩子的心灵。有些老师今天让孩子学一首诗,恨不得明天就让孩子写诗,这种做法严重摧残了孩子的诵读兴趣,应当杜绝。要让孩子不带“任务”、快乐地阅读。兴趣永远是学习的动力之源。周国平先生提倡“轻松读经典”,对于儿童而言,更是如此。

 

  第四,经典诵读不是人生的灵丹妙药,可以包治一切。台湾有位倡导经典诵读的学者,反复强调的一句话就是:教育其实很简单,把四书五经让孩子从小背下来就智慧大开了。“只要背一篇《大学》,一千五百多个字,就可以使一个孩子脱胎换骨。”这又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当代教育就无需存在了。这样的做法和理念,极易把经典诵读活动引入一个死胡同,最后被老师和家长所抛弃。

 

  因为人的成长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仅仅靠某一类内容的学习无法解决成长的全部问题。经典诵读亦然。培育民族精神,涵养人文情怀,奠定文化根基,丰富语文素养,这就是经典诵读的功效。至于孩子的科学思维、艺术体育修养等其他方面的素质,有待于各个学科共同努力,方能铸就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链接

 

  李振村,“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课题组组长,上海《小学语文教师》杂志执行主编,上海教育期刊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山东中华诗文教育学会常务会长兼秘书长。他所倡导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已历时十年,影响了全国几十万个孩子,一大批学校通过实验提升了办学品位。

 

网络时代,诵读还有什么价值?

 

  记者:时下,国内有很多人在大力推动中小学生经典诵读,其中,你所主持的“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实验”是我亲眼所见的影响很大的一股力量。我现在想与你探讨的是:读书是为了获取知识和信息,在网络几乎能够提供给人们生活和学习所需一切知识和信息的时代,经典诵读还有什么价值?

 

  李振村:这是很多人都在追问的一个问题,也是一个宏大的命题。

 

  首先,从人类自身的成长来看,人与动物有一个根本的区别,那就是世界上所有的动物,其一代代新生命的成长都“从零开始”。动物没有自己的文化积累,没有传统;而人就不同,人类新生命是在不断接受前人经验、不断接受已有文化的滋养和熏陶中成长起来的。这种代代传承的文化,形成了传统,形成了历史,于是人类才拥有了迥异于其他物种的“文明”,人类才日臻完善。

 

  传承人类文化的最主要载体就是经典作品。北京大学著名教授钱理群曾经说过: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精神原创性、源泉性的东西,它们都应该进入国民教育,比如英国人都要读莎士比亚。中国也有这样的精神遗产,比如《论语》和《庄子》,儒家和道家是我们民族思想的源头构成;比如唐诗,唐诗所表达的人的思想情感的丰富性、复杂性、广阔性是前所未有的……

 

  假如我们把这些民族的原创性的东西全部清除掉,无论我们拥有多么现代化的网络和多么先进的技术,也与动物无异(当然,如果真的没有了文化,网络也无从产生)。所以说,当下我们引领孩子们诵读经典作品,不是再质疑“还有什么价值”的问题,而是要把这项工程做得更加扎实、深入,因为这是孩子生命成长的必需。

 

  其次,从民族精神的传承来看,经典诵读是至关重要的通道。一个民族的精神痕迹都珍藏在它的民族语言里,而经典作品就仿佛一条条珍贵的深深的痕迹,它烙在每一代人的心里,见证了民族灵魂的薪火相传。著名学者赵鑫珊先生就曾经说过:科技的进化一年一个样,但人性的进化却很缓慢。唐诗的每句话都依然让我们感动,就像今天写的一样,它是我们民族思想情感的宝库。一个中国人,不管你身在何处,即便到了南极、北极,只要你肚子里有几首唐诗,你便是正宗的“中国人”。这是另一种“护照”,无形的精神“护照”。

 

  当下中国,表面上看,从政府主管部门到社会到学校,大家都在喊弘扬中华文化、要培育民族精神、要培养爱国情怀。可是现实状况又如何呢?我们的孩子从小以穿美国“耐克”运动鞋为时尚,以吃麦当劳、肯德基为至爱,以看美国动画片和日本动漫为最乐……即便是在学校里,也以“双语教育”的名义灌输着其他民族生活的点点滴滴!一个自小就脱离了民族基因、在外来强势文化熏染下成长起来的人,你怎么能够指望他会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你怎么能够指望他热爱自己的国家?

 

  因此,在今天这样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让孩子诵读中华经典诗文,其作用绝不仅仅是学习语言,绝不仅仅是启迪智慧,而是担当了更加重要的使命:那就是在孩子的血液里融入民族文化的基因,播下民族精神的种子,让孩子们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精神家园。

 

《中国教育报》20071220日第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