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超琼和杨其龙 夫妻相:河图洛书与远古物象崇拜(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53:58
关于[河图洛书与远古物象崇拜(上)]的字幕:
  • 今天讲河图洛书与远古物象崇拜(上)河图洛书与远古物象崇拜。人类社会早期的文化成果,是启蒙之初人们的文化观念的反映。河图洛书所反映的中国古代先民的文化观念,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其中主要的是
  • 远古时期的物象崇拜意识。所谓物象崇拜,物象崇拜——远古时期先民对于自然界中一些具象的物件或图形的崇拜。是远古时期先民对于自然界中一些具象的物件或图形的崇拜。世界上各个民族在文明之初都曾有过物象崇拜。这包括对宇宙之间自然力的崇拜、
  • 对自然规律的崇拜、对天神的崇拜、对一些有生命的动物崇拜等。具体来说如太阳崇拜、生殖崇拜、造物主崇拜、图腾崇拜等。河图洛书所反映的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物象崇拜,
  • 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中华民族远古时期的物象崇拜的表现:河流崇拜 灵异动物崇拜 数字崇拜即河流崇拜、灵异动物崇拜和数字崇拜。先讲第一个问题:河流崇拜河流崇拜。回顾人类产生的历史,世界上哪一个民族的兴起都和河流有密切的关系。
  • 本来生命的产生就是来源于水,而且在生命的过程中一步也离不开水。生命存在条件的三要素就是阳光、空气和水。其中阳光和空气在地球表面上什么地方都有,
  • 而水却并不是什么地方都很充足的。人类从灵长类动物进化过来以后,就在陆地上生活,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除了阳光和空气之外,就是离不开水,而且必须是淡水。
  • 陆地上能满足人类所需要的淡水的地方,就是河流。世界人类史上最早的四大文明古国埃及 巴比伦 印度 中国其发源地都在一条大河的流域,这已经是人们公认的事实。
  • 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文明起源于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印度文明起源于恒河、印度河流域。中华文明最早主要起源于黄河流域。埃及文明起源于尼罗河流域,古代巴比伦文明起源于中东地区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古印度文明起源于南亚印度次大陆上的恒河、印度河流域。中国的情况更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中华文明
  • 最早主要起源于黄河流域,因此我们称黄河的中游一带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摇篮,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当代考古发现表明,远古时期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
  • 有不少都集中在黄河两岸地区,或者在黄河的支流——如汾河、渭河流域。中国其他地区发现的许多文化遗址,也大都临近一条河流。从已知中国境内大量发现的远古文化遗址来看,长江 珠江及其支流 淮河 钱塘江 永定河 辽河等都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摇篮
  • 长江、珠江及其支流以及淮河、钱塘江、永定河、辽河等著名河流也都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摇篮。河流给人类的恩惠是多方面的。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饮用与洗涤要用河水;
  • 河水中有大量的鱼类可供捕捞,这是人类社会早期食物的重要来源。河边滋生茂盛的草木,有丰富的种子与果实,河边又是各种虫类、鸟类、兽类的栖息地与活动场所,
  • 人类社会之初靠采集和渔猎生活,靠近河流便有取之不尽的生活资源。到了人类学会种植谷物果木,原始农业出现之后,河水可用于灌溉,这更是以农耕为主要生活依靠的人们不可缺少的。
  • 河流既是人类生存的依靠,也是人类知识的来源。古代埃及人们的天文学知识,据说就是由尼罗河而得来的。埃及人的太阳历确定一年为365天,就是从对尼罗河泛滥的周期的长期观察中总结出来的。世界上各民族在文明之初都有强烈的河流崇拜意识
  • 因此,世界上各民族在文明之初都有强烈的河流崇拜意识,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之一。古希腊著名哲学家泰勒斯“万物源于水。”——(古希腊)泰勒斯有一句名言:“万物源于水。”中国古代哲人对于水的认识,和这位泰勒斯的观点
  • 有异曲同工之妙,认为天地本原于太一,由太一分出天地,并由太一生出水,然后才有万物。当代在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楚简中,就有“太一生水”的著名论断,
  • 这引起当代学者的关注。现存的《灵枢经》佚文中有一句说:“太一者,水尊号。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灵枢经》“太一者,水尊号。先天地之母,后万物之源。”从古代先民对于水的地位的认识可以看出,人们对于河流的崇拜,实际上是对于水的崇拜意识的反映。
  • 河图洛书的传说,正是表明了中国远古时期的先民对于河流的崇拜,也就是对于水的崇拜意识。传说认为,河图洛书这样重要的经典性的文化成果,原本是从河水中得到的。伏羲据河图而画八卦,大禹据洛书
  • 而制定《洪范九畴》,那么八卦和《洪范九畴》原本是也是从河水中产生的,与此相关的各种知识,原本也是从河水中产生的。河图洛书图形中数字排列,都是从“一”开始,而且一和六都在最尊贵的北方,
  • 这表示万物之始的意义。因此,明代章潢《图书编》卷一“图书一致”一节中,论述河图洛书问题,“凡物之初生,其形皆水,而水为万物之原,乃有生之最先也。”——明·章潢《图书编》其中说:“凡物之初生,其形皆水,而水为万物之原,乃有生之最先也。”
  • 这段话强调了水为天地之本、万物之原的重要地位,也表明了河图洛书推崇水的文化观念。这是我讲的第一个问题河流崇拜。第二个问题灵异动物崇拜灵异动物崇拜。在人类文化史上,各民族大都有过对于某种动物的图腾崇拜,
  • 这也是一种普遍的现象。中华民族崇拜的动物图腾排在首位的是龙,除了龙之外,还有凤凰、麒麟、马、龟、虎、狮、熊、蛇、玄鸟、獬豸、赤乌、白兔等。
  • 关于河图洛书的是由龙马和神龟负出,涉及三种灵异动物就是龙、马、龟。这三种动物在古代中华民族崇拜的灵异动物图腾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汉武帝时期制造的三种钱币,
  • 叫做龙文币、马文币、龟文币,龙文币、马文币、龟文币合称“白金三品”合称“白金三品”,正好是这三种动物。当时在朝廷议论时,大臣们认为,“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天用莫如龙,地用莫如马,人用莫如龟”,所以就选用了这三种动物作为钱币上的图案。
  • 这就是汉武帝时期的这个图,钱币的图案。这个龙币、马币、龟币。这个例子说明,当时对这三种动物特别推崇。作为一种文化观念来说,崇拜这三种灵异动物的意思,在河图洛书的传说时代已经形成了。
  • 第一点看龙图腾崇拜。龙图腾崇拜龙作为中华民族崇拜的图腾由来已久。远古时期的神话传说中就早已有龙的概念,并且对于龙的形象、习性和威力有完整的描绘。20世纪80年代,河南濮阳西水坡发现的仰韶文化时期的一座墓葬中,
  • 有用蚌壳摆塑的龙与虎的图案,那龙的形状昂首、曲颈、弓身、长尾、有爪,呈飞腾之状,和后来秦汉时期绘画的龙的图形非常接近。从古代有关文献典籍的描述来看,龙的形状大同小异,一般来说,
  • 大概是兼具多种动物特征的复合型生物。各个朝代的画的龙的图案大体差不多。我这里带了几种,可以看一下。这是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龙的图案,那时候人民认识的龙的形象。
  • 这是汉代木质当中和汉画像石当中的龙的图案是这样的形状。这反映这汉代对龙的认识和那时候他们所绘画的龙的特点。这两幅是唐代绘画的龙的形象,和汉代的略有不同但是大同小异。
  • 这几个龙的图案是清代的,龙的壁画,龙的图案。这个龙都画的比较细致了。但是从形象,从整个龙的特征来讲和前代的龙的形象基本上是一致的。关于龙的形象《尔雅翼》这个书当中解释,
  • 解释说,叫做宋代罗願在《尔雅翼》一书中,用“三停九似”的概括为龙的形象做了解释。有个“三停九似”的提法,“三停九似”意思是从龙,三停从龙头到膊(龙的前肢)从膊至腰(从前肢到后肢之间)从腰至尾(从后肢到尾巴)从头到那个膊,就是龙的前肢、从那个膊至腰,就是从那个前肢到后肢之间、然后从那个腰至尾,就是后肢到尾巴,这样分为三段叫“三停”,就是这“三停”,
  • 是大致是相等的。所以被称为“三停”。所谓“九似”是指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角似鹿,头似驼,眼似鬼,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就是它的这个龙的各个部位分别像各种动物。所以这龙呢
  • 它是一种兼具多种动物特征的复合型生物。这样的动物,现实中肯定是不存在的,它只是传说中一种灵异动物的形象。闻一多先生说:“然则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虚拟生物。”——闻一多《神话与诗》“然则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我们的答案是它是一种图腾,
  • 并且是只存在于图腾中而不存在于生物界的一种虚拟生物。”这段话在闻一多先生《神话与诗》这本书当中。在人们口头传说和文字记载的过程中,龙的概念大体定型之后,龙也就不是一般的动物了。
  • 龙具有一般动物的某些生理特征,也具有一般动物所不能具备的神的法力。龙是能够决定和主宰人类命运的自然力的象征,也是人们渴望战胜自然灾害的主观愿望的物化。人们对龙怀有敬畏之心,
  • 也期盼龙给人们带来福祉和恩惠。这种观念深入人心,形成了人们共同的思维与心理定式。于是,龙在人们的观念中和实际生活中,都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龙图腾崇拜意识
  • 和龙文化观念形成的同时,关于河图洛书的传说和龙联系在一起就是必然的了。河图洛书既然是远古时期的人们十分看重的宝贝,它就是上天赐与人类的神物。有一种传说是认为河图是由龙衔来或者负来,就是把龙看成了体现上天意志、
  • 并为人类带来智慧和祥瑞的使者,河图本身也就具有了神器法物的品格,打上了龙图腾的标记。第二点马图腾崇拜。马图腾崇拜马也是中国古代人们图腾崇拜的动物之一。其实,马图腾崇拜
  • 是从龙图腾崇拜生发而来的,这是因为古代中国人对于马的认识是和对于龙的图腾崇拜意识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关于负图出河的“龙马”,前人的解释大抵是两种说法,
  • 一说是像马的龙,一说是像龙的马。不论是哪种说法,马与龙都有割不断的关系。马的奔跑和跳跃轻健快捷,这和人们想象中的龙的腾飞之状有相似之处,因此,自古以来常见用龙来比喻马。
  • 尤其是那些良马、好马,更是被直接称之为龙。《周礼·夏官·廋人》这一节当中说:“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周礼·夏官·廋人》“马八尺以上为龙,七尺以上为騋,六尺以上为马。”后世的良马,常见用龙来比喻,如汉代的名马就叫做龙子、龙驹、龙种、龙马等。
  • 古代人看来,龙是天上的马,马的是地上的龙。古代人们把马作为所崇拜的灵异动物之一,并把它抬升到和龙的图腾崇拜同样的高度,不是偶然的。考究其原因,是由于马在人类的生活中
  • 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类社会之初,人们最早能够饲养的动物之一就有马,后来马便列为“六畜”之首,所谓六畜就是马、牛、羊、鸡、犬、豕称为六畜。农耕民族的耕种、驾车要用马,
  • 人们出行乘骑要用马,游牧民族的放牧生涯要用马,后来人类争夺生存空间和政治利益的战争更要用马。在国家产生之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对马的占有是财富和权力的象征,是国力强盛的重要因素。
  • 《后汉书·马援传》记载说,马援好骑射,最爱马,也善于辨别名马,他征交趾得到许多铜鼓,就把它们熔化铸造成铜马,献给朝廷,他上奏的表章中就说:“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后汉书·马援传》“夫行天莫如龙,行地莫如马。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
  • 马援对于马的作用有深刻的见解。关于河图的起源究竟是龙负出还是马负出?龙马究竟是龙还是马?这些纠缠不清的问题,正是反映了一种文化现象,就是中国古代龙图腾崇拜
  • 和马图腾崇拜互相交织。河图既称“龙图”,又称“马图”,本质上都是中华民族龙文化的产物。第三点龟图腾崇拜。龟图腾崇拜关于洛书起源,传说中是由龟负出的,龟也是古代人们崇拜的灵异动物之一。
  • 其实,对于龟的图腾崇拜和龙图腾崇拜也有密切的关系。古代世俗认为,龙生九子,皆不成龙,各有所好,其中之一是龟。明朝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七“龙子”这一节当中,
  • 记述明朝弘治年间,有一天明孝宗皇帝问“龙生九子”是怎么回事?当时大学士李东阳有一段精彩的回答,说清了龙的九子究竟是哪九种动物,九子当中其中的一种是排行第八的贔屭,
  • 就是驮碑的大乌龟。古时候称它为贔屭。《礼记·礼运》篇说:“麟凤龟龙,谓之四灵。”——《礼记·礼运》“麟凤龟龙,谓之四灵。”这“四灵”当中,麟、凤、龙三种都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动物,只有龟是世间实有的动物。把龟和龙、凤、麟并列,
  • 可见龟的地位是何等的尊贵了。人们崇拜龟的根本原因是认为龟长寿。人类的本质是要强烈追求自身欲望的满足,对各种灵异动物的崇拜,就是这种欲望追求意识的体现。崇拜马,
  • 是因为马具有超过人的速度和耐力,人骑马可以随心所欲地在地面上快速扩大活动范围。崇拜龙,是向往着像龙那样升天下海,无拘无碍,获得活动范围的更大自由。如果说,对马与龙的崇拜是人类期望
  • 实现对自身生存空间的超越,那么,对龟的崇拜则是人类期望实现对自身生存时限的超越。人的寿命难过百岁,于是人们强烈地追求长生,渴望不死。因此,龟的长寿正是人们所羡慕的,
  • 它和龙并列也就是必然的了。古时候,人们早就认为,龟的寿命可以达到百年以上,其中被称为神龟、灵龟的,其寿命更长。《洞冥记》讲述一个故事,说仙人黄安80多岁了,面色还像儿童,他常坐在一个
  • 二尺宽的神龟的背上,有人问他:“你在这龟背上坐多少年了?”黄安回答说:“古时候,伏羲开始造网捕鱼,捕得此龟送给了我,那时这龟背已经是平的了。这龟畏惧日之光,两千年才把头伸出来一次,自从我坐在这个龟背上之后,我看见它伸头五次了。”
  • 这么一算,黄安的岁数大概在万年以上。当然这个故事,显然是有高度的夸张,说龟的寿命可达千年万年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夸张的基础是龟确实具有长寿的事实。正是出于对龟的图腾崇拜意识,古代中国人的传说中认为洛书是由神龟负出,
  • 因此洛书也称为“龟书”。只有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非常尊贵地位的龟,才能担当起传送着这件宝物的重任。龟和龙与马相对应,龙与马从空间的意义上,龟从时间的意义上,共同体现着人类的愿望。好这节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