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变青蛙全集》01:从顿悟到圆满 生命是一场修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8:45:36

从顿悟到圆满 生命是一场修

缘起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09ab7da0100q79b.html

      

   从社会上讲,我是一个失败者;用世俗的眼光看,我是一个落拓者。人到中年,望眼能穿,三十多岁就到了知天命的年龄,不由得非常感慨。国父孙先生曾有由衷之言:“除了做总统(领导革命),什么也不会做。”我再想想自己:除了鼓动别人修炼,我还会什么呢?这大概就是使命吧!


一、修炼界的悲哀
   八〇年代,气功界风起云涌,以特异功能为依托的修炼之术席卷了世界。虽然只短短的十年,在历史长河中有如昙花一现,却把人们从物欲中唤醒,驶向智慧的彼岸。
也许事物的发展,总是波浪起伏的,但我们从中不难得出一个真理:离开了政治的支持,任何事业都变得灰暗。


二、高层次上度人
   我从不敢说,自己是在高层次上度人。因为大家奋出同门,是平辈的兄弟。即使是智慧不等的众生,谁又不未来佛呢?我们口口声声要拯救世界,实在是世界朔造了我们;自己大言不惭地要普度众生,而事实上是众生成就了自己。方法适当,证道是迟早的事儿。丢了平常心,反而离道越来越远。


三、高层次上修炼
   高层次上度人,是指直接明理后的修炼,无需间接的引导。说高层上度人是不恰当的,应该叫高层次上修炼。这个说法是针对于不深明练功之理,单用修炼时间来衡量道行的同修而讲。所谓理未圆通莫论修真。明理后的修炼,虽不能一蹴而就,却能一日千里,少走许多弯路。


四、修炼的根本
   人和天地万物都源自那闪光的一瞬,之后,这个宇宙诞生了,并幻化出许许多多的物种和生命,其中也包括我们所谓的自己。修炼的过程与其相反,逆转返原,回归天地之初、万物之前的一炁状态,进入那永恒的道体。从道的层次上讲,世界所有现象的一切,本身就是自心的变现。这个心不是指传统意义上的心脏,而是指能思想的本体。这个本体即是宇宙的根源。
   所以,修炼的根本是从心上起修。但是,这个提法太笼统,让人误以为修心就是修思维。
   心理和生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修心更多的是指心性和道德的培养,通俗一点说就是修德,所谓的德高功自升,通过心理来影响生理机能。人身是个小宇宙,宇宙是个大人身,人天同源同质,一旦达到了根本,就可以宇宙在手万化在心。这些从来都是修炼人定功圆满后的心得,而不是什么张狂的大话。


五、发大心
   既然修心是根本,怎样从心上起修呢?很简单!发大心。也就是修炼大乘经典的第一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无上正等正觉)心。这是佛家的称谓,道家叫求道修真,也就是下了求道修真的决心。
   这个心是什么样的呢?
   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
   此心一发,三界震动,诸神顶礼,万圣赞叹。十方大成者,都会助你一臂之力。听到这里,难免多数人要心生骄傲,您大可不必,这就像人作恶后地狱里滚烫的油锅等着我们去享受一样,都来自于心灵的感应。


六、立大愿
   火焰燃烧时,既有光明也有温度。同理,能发大心的人,必然升起大愿。有如佛性,真诚、清净、平等、正觉、慈悲都是佛性的一面。当愿力大于业力的时候,自己可以左右命运;当愿力小于业力的时候,自己被命运所左右。这个愿力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当慈悲之心大于憎恨时;
   当正觉之心大于偏邪时;
   当平等之心大于轻蔑时;
   当清净之心大于烦躁时;
   当真诚之心大于虚假时;
   您的心能力量就会显露,修炼的境界就会出现。
   以上五条,您只要有一条能做到,其他几条自然随后追随。


七、修炼的内涵
   知道了修心是根本,还远远不够。发心立愿以后,要想证得究竟的果位,仍需具体的实践。小乘者走的路线是戒定慧,大乘者走的路线是信愿行。无论是戒定慧,还是信愿行,都离不开精气神的转化。这里面就揭示了修炼的真谛。


八、“戒定慧”与“信愿行
   严格来说,大乘与小乘不是这样区分的。“戒定慧”与“信愿行”亦不像泾水与渭水分得那样明显,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戒定慧中有信愿行,信愿行的基础依然是戒定慧。


九、修什么,炼什么
   修与炼是分不开的,像手心手背一样难分离,为了表达方便,我勉强把它分开。
   修炼一词,我没有认真考究过,凭我的直觉,它代表的是佛道两家最高的修炼智慧——方法论。
   修是对善而言,炼是就真而说。
   在求证大道的切入点上,佛家重心性,故以修善为本;道家重慧命,故以炼真为宗。真者必善,善者必真,真与善是道的不二特性。


十、戒定慧与精气神
   我们把佛道两派的方法具体演绎,得出两个修炼的公式:
   佛家:戒→定→慧
   道家:精→气→神
   戒则精固,定则气全,慧则神出。
   佛家不提精气神,而戒定慧暗合修真之道;道家炼神以合虚,无戒定则精气不聚、阳神难成。戒定慧与精气神,不是没有对应关系的,但也不必死扣字眼,徒添烦恼。


十一、不修善无以炼真
   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
   听说鬼要是死后,会变成“渐(聻)”,大概是指十恶难赦、灰飞烟灭后的散灵。这是恶的结果,灭身!
   昔日,吕祖学艺,钟离师许以三千善事,吕祖不点五百年之金,而功德骤满。这是善的结果,成名!
  看来,止恶修善是修炼的第一步,是入门的功夫。这在今天我们从事生命科学实践的人听来,处处充满宗教劝善的气息。但是,懂道的修炼者,非常注重良性意念的反馈。不做善事就难有心安理得的坦然,就无法彻底的放松入静,更不会因定发慧,成神做佛了。
   《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说的是修善。
   《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得生彼国”。说得还是修善。
    修善就是修慈悲。
    慈悲之心就是佛性。
    行善最能激发慈悲心。
    所以讲:只打坐练功,而忽视行善,是舍大道而入小径;只行善而不练功,就如只施肥而不播种,难以收成。


十二、法门的由来
    戒定慧是修炼的方法,而精气神则是修炼的原料。换句话说:修的是戒定慧,炼的是精气神。把戒定慧和精气神从理论分开可行,而事实上不可行。历来法门,都因在这六个字上着力的不同,而分出八万四千,应机度世。

   明白了以上道理,修炼之路就不会彷徨,更不会谤佛、谤法、谤僧、谤道,谤基督、谤天主了。


十三、修炼的目的
    只是明理,疾病来临,依旧痛苦,是身没解放;身体能变化,有些神通,仍有执著,是心没解放。修炼界把实现身心解放的过程,叫性命双修。性指的是佛性;命,低层次指的是身体机能,高层次指的是精气神凝炼而成的生命体——阳神。进入这个阶段,性命是合一的,阳神是他的本体,佛性是他的特征。


十四、修炼的原料
   前面提到了,修炼的原料就是精气神,这一回细讲。精,是指无欲而刚或活子时出现或静极而动时产生的真精,非是指交媾之精及血、津、液等体液。气,不是指呼吸之气及脏腑的宗、谷、营、卫等气,而是指真阳之气,它生于虚极恍惚时的一觉而动.神,非是烧香磕头之神,也不是指后天的思虑之神。它浅层是指未被扰动的寂定心体,深层是指真气、能量、内光凝聚而成的高级生命体——阳神。


十五、精分清浊
    浊精指的是交媾之精血津液,是由于欲念而引动的精子卵子等体液。采炼这种后天之精,会头昏脑胀,心疲意癫。有些房中术采用此法。从修炼角度看,这是是最典型的外道。
   清精指的是无欲而刚或活子时或静极而动时产生的真精。真精充实,能使人健康长寿,提高免疫力。提炼此精,可以转化为真气,聚能生光(内光)。


十六、气分先后
   后天之气,指呼吸之气及宗气、谷气、营气、卫气等。
   先天之气,生于虚极恍惚时的一觉而动,其来源有三:一是两肾之间秉于父母的先天之气,二是无念真精所化,三是宇宙间先天一炁所聚。

      

十七、神分阴阳
    这个神不是指后天的思虑之神或情欲之神,也不是指庙堂里的所塑的神或上帝。而是指通过修炼后,激活了的先天之神,它是由人体的内光凝聚而成,又叫法身或真我。修炼界通称为元神。
    受后天思虑情欲影响较大的元神称为阴神,受后天思虑情欲影响较小的称为阳神。丝毫不受后天影响的,就是老成了的阳神,达到了修炼的极果,宗教界称之谓佛或金仙。
十八、修炼的程序
  一个字:化。
   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化)虚。
  (注意:以上三项,不是递进关系,而是并列关系。)
   先天精气神与后天精气神是同时存在的,修炼的原料是先天精气神,但修炼的途径是以后天来养先天。通过修炼,要使凡精不泄,呼吸绵绵,识神(思虑之神)不疲,当思虑之神安静的时候,元神才会显现。所以要放下妄念情识,节欲固精养气,才能修道成功。
   佛家以无为而化,但修炼的程序实则相同,其他宗教虽然只讲信愿,却也不曾脱离这个规律。值得一提的是道家,它把握了修炼的细节,从有为处入手,探索出一套关键性的火候。
十九、传功不传火
  圣人传功不传火”,这句话也不知道是谁说的,原义可能是留给人自悟,或者是没有度世的大愿,不肯轻易道出个中机密,那样的人肯定不是圣人。
比起无为的心法,一念之差,功败垂成。“身法”的修炼,还是较稳妥的。我们以中为度,性命双修,一不放弃顿悟的机会,二不放弃渐修的精进。
二十、火候
   心,五行属火,火候就是指内炼过程中的意念强度,用意的松紧迟缓、大小上下、深浅内外,与观想并用,达到修炼的效果。
   实际上在各个法门中都存在着火候,祷告有祷告的火候,念佛有念佛的火候。好多东西是一悟便知,我们这里只说精气神的火候。
炼精的火候,要掌握精生的奥秘:一是无欲而刚;二是活子时;三是静极而动。
  什么是无欲而刚?
  《老子》五十五章“未知牝牡之和而朘作”说的就是这个。
  什么是活子时?
   子时是指夜里11点至1点,这段时间,万物萌动,人体内部,气机发生,遵循子午流注规律开始沿经脉运行,虚弱的人身体会得到充实,正常的人伴随之来的是无欲而刚或精血旺盛,出现性的感觉。而常炼功的人,随时随地都可能有这种现象,所以称之为“活子时”。
   一旦出现活子时,如果不加控制,引动欲念,而生成后天之精。完全凭戒律或思想克制,不如配合提肛缩肾,引之上行,因为心理与生理毕竟是相互联系的。
  静极而动,也是精生的奥秘,症候是下丹田生热。
气生的火候:
   精气神并不是互相孤立的,亦无绝对的分界线,有时是在同时的演化。精是气所变,气是神所化,精漏,则气虚神散,不能完成向生命永恒——仙佛的过渡。
   气生的火候是,虚极到一定程度,恍兮惚兮之时的一觉而动,其来源亦有三:
  一是两肾之间,秉承于父母的先天真气;
  二是没有欲念之时所产生的真精所化;
  三是宇宙间先天一炁所聚。
   炼神还虚的火候,也分三部分:一是出神的火候,二是炼神的火候,三是还虚的火候。有为的方法,我就不讲了,靠的是观想,全凭心意用功夫,是精气神达到转化边缘时的一种助力。如果修炼不到境界,能量不够,既不能生神,又何以能出神?如果到了境界,无需助力,也能自然而然,元神悠游于物外。
   出神的火候:
   先天真气积少成多,量变为光明(内光),光明相聚,凝结成法身。这个法身,就是真我,或者叫元神。
   有些直出阴神的同修,回来后会很疲劳或胸闷等,是因为刚一出神好奇,不懂得在自性之光中沐浴和静养,元神耗尽后,间接影响了脏腑的功能。是元精和元气没有跟上来的缘故。
   炼神还虚的火候:
   经过不同维层空间的历练,澄心净意,神光自照,其乐融融,如沐春风,再细微的妄念都也止歇,元神合于光明,光明合于虚寂,不生万相而能生万相,谓之涅槃。
二十一、佛是什么也没有吗?
   一讲出神,佛理高明的人就来子,引用《金刚经》的名言:“倘若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噎得我们喘不过气来,仿佛真理就在他们那边。大家要晓得,《金刚经》是说给大乘的菩萨们听的,不是说给闭目眼前乌黑的无明者和连元神都不能显现的凡夫听的。佛家用无为法,径直修炼元神,从中也可见一斑。这句经文,说得就是炼神还虚的事实。经中说:“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并没说如来没有身相。
   哦!千万别错会了佛祖意。
   如果修行到了最后,真的什么也没有,西方极乐世界又在哪儿呢?世尊菩提树下证道后,人们见他头上宛若日光围绕,那是什么呢?不知底里的法师们,不明究竟,干脆避而不答,或闪烁其辞。经读多了,脱离了实践,现代的出家人,大多都是这样,换了身衣服,就不认得他的主人。
   佛祖身上的光圈是怎么回事儿?那是精气神炼化的结果——阳神散发的光辉。
如果没有阳神,佛祖何以能去忉利天为母亲说法?
   只是比我们太高级了,躯壳也能带得走,这也只有老成的阳神才能办得到。
空谈佛法的大师们,您能否?如若不能,就请谦虚点,不要动不动就贬斥别人为外道,以为是护持了正法,事实上是造就了口业,谩骂如来。
   有人说,真佛不在寺院内,我不太赞成。不过真要是佛是不会成天坐在寺庙里无所事事的。不论在家出家,真心修炼就是真佛。
二十二、念佛法门的利弊
   首先要说,念佛法门不是净土宗的专利,它是一种入定的训练方法。这种方法,方便易行,所以能被社会广泛接受。它还有一个最关键性的特点,就是与佛感应。
只是简单的念几声佛号,就能与佛感应吗?
不是的。
   持守戒律,则气足神闲;心灵清净,则内视光明;念佛才能有感应。
最早的念佛,不是用嘴,而是用心。心念清净,无念而念,自性光现,与佛相应,是真念佛。
退而求其次,口诵佛号以系心,使心意不散乱,念念不离佛,日臻功夫成片。弊端是口诵容易伤气,导致耗神,使心烦意乱,不能继续用功。
再退而求其次,记数以摄心,与其被情欲之心牵动,不如去牵动情欲之心。
念佛要达到的境界是佛念自己,而不是自己念佛。过于强调自己念佛,修的就是思虑之神和主意识,而不是先天元神和自性。
今天的净土宗,起始于晋代慧远,盛行于大唐,普及至现代的大大小小的庙宇。
从最初的用心念佛,过渡成心系佛号,再到如今的口诵记数,把个大乘法门堕落的不像样子,多数人只图自利,与阿弥陀佛的大愿相去十万八千里。
学佛一年,佛在心田”,刚开始,稍微认真;
学佛两年,佛在大殿”,随之外求;
学佛三年,佛在西天”,越修越远了。
这说的是居士们。
僧人们呢?
出家一年,真心修炼”,想出离苦海;
出家两年,烧香上殿”,变成了工作;
出家三年,供养打算”,开始注意名声与供养。
什么是末法呢?这就是末法。说到根子上,是无明师指导,把一个活生生的法门僵死在那里。
不信你去问:信天主的人死后去天堂,你们念佛人死后去哪儿?他们多数会想“去极乐世界”。
活着的时候去不了,死了靠鬼魂去,能靠得住吗?
所以要回到正确的路子上来——修行戒定慧,炼化精气神,如是来念佛。
二十三、念佛与练功
   现代人的思想,形成了框框,认为念佛的不该练功,练功的不该念佛,修禅的不应修密,学密的不应参禅,并美其名曰:一门精进。不知道,显密禅净是分不开的,念佛也是练功,练功也是修佛。
万法一门,一门万法。任何法门都是入道的方便,如果不便,就不能称之为“法门”。倘或一个法门与其他法门冲突,那么这个“法门”,不是非法,就是非门。
有人问净空法师,《金刚经》上说,“以音声求佛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为什么《阿弥陀经》还要人执持名号呢?
法师回答:法门不同。(意思是修法不同。)
这是权巧之说,实则是修炼阶段不同。当念佛念到念而无念或功夫成片的时候,就不是以音声求佛了(音声都转成了佛)。
不以音声求佛,是念佛的高级阶段。(音声就是佛)
经上说得很明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
一心不乱,佛现其前,心不颠倒,往生彼国。

一心不乱”是啥境界?炁生的境界。
现在其前”是啥境界?光现的境界。
心不颠倒”是啥境界?涅槃的境界。
往生彼国”是啥境界?阳神的境界。
有时候,人心烦意乱,站桩也没心思,静坐坐不下去,这时不妨念佛,“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一样长功;有时候,心里宁静,反而不愿意唱诵佛号,就任运这境界,保持正念就行,一样不退道。
如果用僵化的思想,指导人们候炼,会很难受的,绝不是捷径。
二十四、正说一门精进
一门融万法,一法融万门,每一个法门都随顺人的分别心,以做入道的药引。
无论何等法门,身口意是修炼的工具,精气神是修炼的对象,戒定慧是修炼的法则。
掌握了这个道理,修炼才算是入了门,之后就可以精进了。
二十五、信上帝者
有一位神父,谨遵基督的教导,有一天入了境界,进入了神的国度,发现上帝就是自己,自己就是上帝,也无所谓自己或上帝了。
从定境中回来,与他人宣讲,结果怎样?被教团驱逐。
有时候,“真理”真的掌握在“魔鬼”手中。
二十六、万教归一
生命科学的兴起,不仅沟通了宗教之间的隔阂,还使人类的整个文明和文化发生了质的飞跃,改变了人们以往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人向神过渡的社会形态得以出现。
今天,我们就处在这样一个变节点上,统一文化与思想,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拯救世界从自我做起,很容易想像,一个迷惑颠倒的人,会给世界带向何方。不是证道的人,难以完成这个使命。
二十七、气功的误区
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大多数的人,是通过气功的祛病健身和认识特异功能才步入这所殿堂的。
从习练气功开始修炼的人,大致分三种情形:一种是停留在祛病健身层次上的;一种是停留在追求特异功能,喜欢小术上的;再一种是寻找人生答案,进入宗教信仰领域之中的。而少有求道修真、踏实修炼的行者。即便是有,多数也是些理不圆通,持有偏见的、边修炼边结业的蜘蛛大侠们。
二十八、动作与动功
动作与动功,区别在于心意的锻炼和经络的作用。
在生活中,也许和别人一样,吃饭、走路、甚至说话,但内里不同。
内心平静而安详,体内温暖而舒畅,真气氤氲,滋养脏腑。
要是还达不到以上这些,就需要时时稍微提意,拆功习练,把气机和心意的锻炼融入在有形或无形之中。行走时,可练体呼吸,喝茶时可意入下丹田,工作时,精神专一,捕捉那种异样的感觉。
生理和心理是个有机的整体,通过气机的修炼,反应出来就是,待人谦和、慈爱,欲望很少。
二十九、静坐与静功
人通过静坐,可以开发生命能,使精气神在体内自然转化,出现各种奇妙的感受。
一般来说,刚开始静坐时,腰酸腿麻会很难受,这是因为经络阻塞和真气虚竭造成的。
这段时间,最重要的是节欲固精,不耗体内真气,时间一长,腿部和身上的经络会自动打通,浑身轻松自在,如同浮于云端。
如果边纵欲边习练盘坐,真气虚竭,影响生理机能,部分人会造成瘫痪。
静功,不局限于静坐。多是指养气、养神。
动功与静功是分不开的。人在运动中也能入于静定,是一种内心的清凉。比方说,散步、开车等,而且也不影响这些工作的判断,是非常的愉悦和清新,美好和舒畅。
我只说的是我的感受。色受想行识五蕴本空,思维和判断,并不影响自己的心境。
你可别故意闭着眼睛开车,错会了我的美意。
无论静功动功,观想还是行气,都是入定的训练方法。
我发现很多人,把入定理解错了。把入定当成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想,是无想定,是顽空;什么也不做,是石头,是无情物。
入定舍弃的是妄想,而不是连正念也丢掉。入定放下的执着,而不是连智慧也不要。
真正的入定,叫虚空大定。也就是心经上说的:“空不异色,色不异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受不异空,空不异受,受即是空,空即是受;想不异空,空不异想,想即是空,空即是想;行不异空,空不异行,行即是空,空即是行;识不异空,空不异识,识即是空,空即是识。
阳神老成后,大致就是这样的。
    

三十、分道扬镳
从生命科学讲,佛道两家代表了修炼的方法精华。但从两派的修法对比中,给人的感觉是大相径庭。这除了一个从修性入手,一个从修命入手外,还有一个更大特点:
一个从有修,一个从无修。
这从修炼元神的方法上,大见分晓。
《老子》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这是修炼元神的总纲。

佛家自称空门,从“常无”起修,为了放弃人类最大的执着,它始终遵循“相不心生,意不起境”,所以从不提及元神游走的状态,即使灵性升华到另度空间,也从不把它和肉体分割开来对待。把一灵独存,视作修道的正因。
而道家呢?沿着“精化气,气化神”,根据生命的自发现象,炼神合虚以得道。
如此看来,常无中有常有,常有中有常无。
有人把道家比做佛法的小乘,可能是出于普渡众生的考量。但原始的佛教,从没有大小乘的之分。
如果有人把修道之术,普传天下,那么它是大乘还是小乘呢?
佛道不能再分家了。

 

三十一、明师在何方
无师在成道。
师在哪里?
明师就在经典中。
每一个证道的人,在他离世之前,都留下了宝贵的成道经验。或以文字,或以口述。
学会从经典中取舍,抓住修炼的根本,你就是自己的明师。
我观修行人,缺乏的不是明师,而是勤奋。


三十二、举世修炼
读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很受启发,猴子一定能变成人,人也一定能变成佛。
猴子怎样变人呢?
猴子变人,需要的是轮回,而不是靠进化。
人怎样变佛呢?
人变成佛,需要的是进化,而不是靠轮回。
所以说,环境很重要。没有仙佛的土壤,不能生长仙佛的大树。没有仙佛的大树,不能结出仙佛的硕果。也只有人的价值观,提升到人神过渡的时候,普度众生,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这需要教育和政治力量的推动。
我们不能等待着那一天来临,而是要勤奋修炼,创造机会。


三十三、阳神速成
从精气神的转化结果看,直修元神是最快捷的成佛之道。
子:阳神能速成吗?
午:话到即出。
子:那一定是上上根器者。
午:不要那样讲,那样讲灭人的道心。
子:怎样讲?
乙:心(后天思虑之神)死则神(指元神)活,心灭则性(先天元神)现。
子:原来如此。
子:阳神能瞬间生成,能瞬间老成吗?
午:刹那之间,龙女成佛。
子:难以置信。
午:人没信心,就不能成功。
子:那么多人修行,却少见成就者。
午:成就的你没看见,看见的还没成就。
子:敢问修行失败的原因?
午:真信者不多,真行者没有。
子:还有其他原因吗?
午:世间缺少善于劝化引导人的智者。
子:使人间变成净土,您看可行吗?
午:有愿能行,无愿不行。
午:这个愿力是你发的吗?如果是,随着你的成就,你的愿望就能实现。不然,就是骗人的话,鬼都不信。
子:不,这是寺院里的大德说的。
午:寺院里的真佛很少,泥塑石雕很多。如果只是停留在信仰的层次上,相信有极乐世界,相信死后能往生,还不能称之为大德。大德活着的时候,就可以去,不肖死后再来。如果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宣传,那是欺世盗名之辈。
子:听您之言,您才是真正的大德。
午:不敢当。
子:我拜您为师怎样?
午:我从不收徒。
子:您收我为徒吧?
午:我只收师父。
子:我真心想听您教导。
午:明师不在外边。
子:不是说无师不成道吗?
午:所以佛说要以戒为师。
子:您是谁?
午:这个话,应该我来问你。
子:为什么?
午:我是谁并不重要,关键的是你要认识自己。
子:听不太懂您说的话?
午:悟入境界,我就是你;悟不入境界,我谁也不是。
子:怎样达到这个境界?
午:老实修炼,水到渠成。
子:就这么简单?
午: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三岁儿童知道,八十老翁难行。
子:该修那个法门?
午:明理之人,万法一门;不明理之人,一门万法。
子:怎样明理?
午: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抓住修炼的根本。
子:修炼的根本是什么?
午:戒定慧,精气神,身口意。
子:怎样修最快?
午:明理之后修炼,一日千里;不明理盲修瞎炼,千日难行一里。
子:修炼者应持怎样的心态?
午:一切境界,该显自显,该现自现。只问耕耘,不问收获,只管勤奋,莫管其它,有因必果,决定成就。
子:阿弥陀佛,感谢您的教导。
午:众生是佛,我们要感恩众生。
这段话编的不错,虽是拾人牙慧,但也禅语机锋,发人深省。如若真正的实践,仍不啻为是至理明言。


三十四、戒色种种谈
直修元神最快最直接,然而,心不死则神难活,不舍妄念情识,元神难以显现。
而欲念之最大者,莫过于色,故有“食色性也”一说。这里的“性”,指的是习气、习惯、惯性。而非色是人的本性。
色是修炼的天敌,淫心不除,尘不可出。色的危害,不止是导致精漏、气虚,影响健康那么简单。它还是元神的头号杀手。
儒家讲“万恶淫为首”,并不是说“淫”本身有多大罪恶,而是说淫色障道,十分可恶(wù),不能令人入于仁义之境。
儒门戒色用“非四”: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反之就是“四非”——“罪”了。
释迦佛也讲:“莫与相视、莫与共语、当自检心”的话。
修炼界也用“不净观”“白骨观”“伦理观”来对治色欲。
佛家还有个念号疗法,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就可以离欲。
我说那些都不是根本。
当你体会到佛法喜悦的时候,怎么还会好色呢?即使给你个美女猛男,亦犹如太监嫖娼,味同嚼蜡。
之所以好色,是因为你还没有体会到佛法的快乐。


三十五、修炼难不难
对于有心修炼的人,难也不难;对于无心修炼的人,不难也难。
修炼就像是负重,你能背100斤,它就给你101斤背,看你能不能坚持住。所以说,磨性给任何人的都是平等的。
修炼之难,也正在于此,正因为难能,才显得可贵。试想,一闭眼,几秒钟,成佛了,佛也就不金贵了,还有什么意思?
修炼中遇到此问题,不想舍的,放不下的,正好锻锻意志,炼炼忍耐的本领,不要因为难舍,或一时没有过关,而心中懊恼,着了“磨”的道。
千百次的冲锋,有一次成功就行,修炼不难。


三十六、一定要练动功吗?
我们知道,动功是训练体内真气的方法,修炼的要领是“意到气到”。也就是说,练气也是在练意,练意念专一、练一念专精。练气的过程,就是练意的过程,修气的本身,修的就是定力。
练不练动功,练什么样的动功,怎样去练动功,要靠自己掌握。


三十七、减食得清定
早上醒来,一睁开眼,饱饱撮一顿,直到打嗝,一个上午头脑都是昏沉的。
不知您是否与我有同感。
这证明肠胃功能也是耗神的,过量饮食,不宜于修炼。所以养生家要求“不饥勿强食”。佛侓中也有日中一食的戒条。


三十八、辟谷生性光
辟谷也叫却谷,低层次的要适量饮水,高层次的连水也不用。
气功修炼到一定阶段,体内真气充足,会自然的产生辟谷现象。修炼界称其为“气足不思饭”,
人在辟谷的时候,消化系统得以短暂的休息,使元神不再内耗,在真气滋养之下就会开始显现,反映出来就是心灵的清净和内视光明。
所谓的“明心见性”,指的就是这个境界。


三十九、久坐生禅
一定要坐禅吗?
这个问题和刚才的“一定要练功吗”一样难回答。
入定的窍门,无外乎调身或调心或调息。调身之时,心息自调;调心之时,身息自调;调息之时,身心自调。
形正则气顺。盘腿打坐,状如金塔,一是稳固,二是宇宙的特殊符号,是开通经脉,聚焦宇宙超能的特殊姿势。
但调身只是入定训练的一种方式,如果坐到心烦意乱,还在坚持,就没有必要了。不如练练动功,换一种形态。
所谓的久坐,也并不是让你每次打坐多长多长的时间,而是要经常的去坐坐,等身上气脉打通后,人就入了境界,即便坐再长的时间,身体也不会疲劳。
禅一定要打坐吗?
也不一定。站着也可以,躺着也可以,走着也可以,甚至于吃饭说话都可以。
禅是“禅那”的简称,意译为“静虑”。静即是定,虑,即是慧。用气功话讲,定是出阳神,虑是炼阴渣。禅就是修炼的极果。禅的境界,需要自己参悟求证,而不是听人演说。
中国的祖宗,翻译梵文,用单单示心——“禅”字,表达直指人心的道果。禅就是圆满的心神,禅就是自在的法身。


四十、在生活中修炼
在生活中修炼,指的是修心和修善。在待人接物之中,陶冶品德,历练心性。
这样在练功放松入定的时候,才不会受到不良信息的干扰,渐入佳境。


四十一、佛眼视众生
佛眼看众生,众生无不是佛;
鬼眼看众生,众生无不是鬼。
这两只眼,可以照出自己的境界。
佛眼看人,人高;
狗眼看人,人低。
  当看他人不顺眼的时候,肯定是自己修养出了问题。赶快用慈悲观治疗憎恨嫌恶,如此能生平等心、大爱心、清凉心,还佛的眼目。


四十二、大悲若狂
释迦出生后,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语出惊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我们中国人喜欢谦虚,看到这么狂妄的小孩也能成佛,实在是不解。
又有后来的好心和尚打圆场,说那个“我”是我们心中的自己。
毕竟人家后来真的成道,没有人再追究他的过去。
释迦真的狂妄吗?
一颗清净、平等的心讲出来的话,再大也不是狂妄。


四十三、找罪受
《圣经》说,人类的始祖,偷吃了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实,被上帝从快乐园驱逐,从而种下了原罪。
宗教家总喜欢说故事,用故事寓言真理。
舍去分别善恶的欲念,吐出自作聪明的执着,人就能返回极乐的天国。
怎样帮助人舍欲和离执呢?
找罪受,修苦行。
圣人以苦为乐,乐在其中;
凡人以乐为苦,苦不堪言。


四十四、享清福
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高尚的道德境界,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它真实的存在,而又与世不同。

然而,这种享受,又不是爱慕荣华者所能企及的。


四十五、以欲治欲
饭后思食,欲后思淫,便知一切索然。
不过,人的习气根深蒂久,以欲制欲,不亚于饮鸩止渴、与虎谋皮。
习气,来源与习惯,习惯生成于自然。人在日常生活之中,要从小事做起,培养正当的兴趣爱好,化解邪心杂念,日久而道心自生。
这叫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勿以善(好处)小而不为,等豁然顿悟的一天,就再也不必如此辛苦了。


四十六、最高尚的兴趣爱好
——修炼气功。
气功不气功,全在意念中。
修气的实质,就是炼意和修定。
炼气的时候,你没有去想杀盗淫妄,是戒律圆满。
炼气的时候,你没有去想是非人我,是智慧圆满。
炼气的时候,你没有去想荣辱得失,是功德圆满。
有人不解,问我:你们都练出神了,还说没“人我”?我反问他:那个元神和生活中的自己有什么区别?只不过是修炼的层次不同、空间不同而已。


四十七、圆顿启示录
《圆顿研修》这本书,我看过两遍,的确是经典之谈,它代表了现今修炼界的最高成就,是生命科学最精华的部分。
圆顿,是以炼神为根本,直接成就阳神(法身)的佛体修炼。
它下手工夫很具体,渐修的方法是“结胎”、“育婴”,借助观照,配合正念,引导“出神”。这些根据仿生学而来的名词,贴切的道出了元神成就的步骤。顿的方法是,言下即出,话到即成。
圆顿大法,就是以生现元神,为修炼的重点。
无论是渐出,还是顿现,都需要自身量级达到一定的层次,在甚深的静定中,才能完成阳神的老成。


四十八、欲炼神功,挥刀自宫
说起来滑稽,听起来熟悉,原来这句是《笑傲江湖》里辟邪剑谱的口诀。
您一定觉得我很没正行(形),在如此严谨(肃)的场合,开偌大的玩笑。
请不要误会。小说来源于生活,是现实的影子。这句话有着很深的历史背景。
二百五十条比丘戒中,有一则叫“不故弄精出”,用今天的话说就是不许手淫。
佛在世时,有比丘犯戒,被佛祖呵斥,十分懊悔,回去用戒刀阉了自己。佛祖知道了,训责他:当断的不断,不当断的倒断了。
挥刀自宫”是对“炼精化气”的误读,假设自宫(宫刑)了就能成就,西方极乐世界必是一望无际的太监。
如果仅以袪病健身为修炼的目标,是无需杜绝性生活的,还能使生活的有声有色。
如果要追求生命的解放,高层次的自由,性生活是要严格控制的,所谓“阳关一闭,个个长生”。
又羡鸳鸯又羡仙,这样的修炼者,是注定难成就的。
即使发心再大,志气再高,亦难成正果。
空怀利生之志,耽著鱼水之欢,悠悠度日,蹉跎岁月,一时鬓添华发,老死将至。
悲哉人生!
悲哉众生!

 

四十九、结语
人人都道仙佛好,修行的背后泪多少。
说来容易做来难,待人不可太苛求。
楞严一笑泯恩仇,千古人物数风骚。
卧看天下无知己,圆日弯躬照九幽。
我代师嘱咐大家,修炼的路上,要循序渐进,量力而为,精进不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