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雀英雄传粤语版mp3:斯宾诺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6 18:19:58
荷兰哲学家。后改名为贝内迪特·斯宾诺莎(Benedictus Spinoza)西方近代哲学史重要的欧陆理性主义者,与法国的笛卡尔和德国的莱布尼茨齐名。
个人生平
出生
斯宾诺莎(Baruch Spinoza,1632年11月24日—1677年2月21日)他出生于阿姆斯特丹的一个从西班牙逃往荷兰的犹太商人家庭。他的父母亲以经营进出口贸易为生,生活颇为宽裕,斯宾诺莎也因此得以进入当地的犹太神学校,学习希伯来文、犹太法典以及中世纪的犹太哲学等。他也接受了拉丁语的训练,而正是凭借着拉丁语,斯宾诺莎得以接触笛卡尔等人的著作。学术
他也由此渐渐脱离所谓正统的学说范围,1656年因反对犹太教教义而被开除教籍。他最後搬出犹太人居住区,以磨镜片为生,同时进行哲学思考。1670年移居海牙,斯宾诺莎此后一直过着隐居的生活。1673年有人提供他在海德堡大学哲学系的人教授之职,条件是必须不对国家的法定宗教提出任何质疑,被斯宾诺莎断然拒绝。由于长时间的饮食不规律,营养不良,他的健康状况逐年恶化。1677年,在与病魔一场激烈的交战之后,他倒下了,最终倒在了45岁的边缘上。
哲学思想
一元论
哲学上,斯宾诺莎是一名一元论者或泛神论者。他认为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即作为整体的宇宙本身,而上帝和宇宙就是一回事。他的这个结论是基于一组定义和公理,通过逻辑推理得来的。斯宾诺莎的上帝不仅仅包括了物质世界,还包括了精神世界。他认为人的智慧是上帝智慧的组成部分。斯宾诺莎还认为上帝是每件事的“内在因”,上帝通过自然法则来主宰世界,所以物质世界中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有其必然性;世界上只有上帝是拥有完全自由的,而人虽可以试图去除外在的束缚,却永远无法获得自由意志。如果我们能够将事情看作是必然的,那么我们就愈容易与上帝合为一体。因此,斯宾诺莎提出我们应该“本质地”(sub specie aeternitatis)看事情。唯物主义世界观
斯宾诺莎提出以实体、属性与样式为中心的自音论唯物主义世界观,具有一定的唯物主义观点,并披上泛神论的外衣,同时又具有丰富的辩证法因素。强调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必然的,主张“必然性的认识”就是自由。认为感性知识不可靠,只有通过理性的直觉与推理才能得到真正可靠的知识,是唯物主义唯理论的主要代表之一。伦理学
在伦理学上,斯宾诺莎认为,一个人只要受制于外在的影响,他就是处于奴役状态,而只要和上帝达成一致,人们就不再受制于这种影响,而能获得相对的自由,也因此摆脱恐惧。斯宾诺莎还主张无知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对于死亡的问题,斯宾诺莎的名言是:“自由人最少想到死,他的智慧不是关于死的默念,而是对于生的沉思。”他的一生也彻底地实践了这句格言,对死亡一直十分平静面对。哲学体系
斯宾诺莎的哲学体系对之後17世纪的科学运动的意义在于其决定论的解释,为此后的科学一体化提供了蓝图。他对后来的哲学家,例如谢林、费尔巴哈、马克思等人都有过影响。
斯宾诺莎哲学的目的是证实思想的真理性并获得自由,条件是放弃世俗的东西获得思想的自由,方法是对真理标准的重新确定即真观念。他首先对知识进行了分类,把知识分为传闻的知识,经验的知识,理性的知识,直观的知识四种,并认为直观的知识是最可靠的,即真观念。界定
他还界定了上帝的概念,认为上帝是“我理解为绝对无限地存在,亦即具有无限多属性的实体,其中每一属性各表示永恒无限的本质”。他还界定了实体的定义,“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需借助他物的概念”。实体具有自因性无限性自由性永恒性。通过对实体概念及其特征得分析,他得出上帝是唯一的实体。他还对自然做出了区分,认为主动得自然作为属性,被动的自然作为样式,即作为原因的自然合作为结果的自然,自然既是自己的原因又是自己的结果,可见自然是实体。同时,上帝又是自然的内因是全部得自然。(通俗来说,就是上帝实体自然是一个东西)二元论
他克服了笛卡尔的二元论,认为思维和广延是上帝实体的两个属性并各有各的样式。斯宾诺莎的方法论
斯宾诺莎哲学的根本目的,就是探究获得对事物的“真知识”的方法和途径,促使人们改进理智,正确认识自然的必然性,以获得与自然相一致的知识,达到“最高的人生圆满境界”。那么,什么是对事物的“真知识”,怎样才能获得它呢?
斯宾诺莎认为,为了改进理智,首先“必须尽力追求一种医治理智,并且纯化理智的方法,使理智可以正确圆满地认识事物,不致错误”。为此,他把知识分为三等:感性知识、理性知识和直观知识。感性知识是最低等的知识,斯宾诺莎称为“意见”。这类知识又可分为由传闻得来的知识和由泛泛的经验得来的知识,如由传闻知道我的家世,我是要死的,因为我看到别的同我一样的人已死了,水是有用的,狗是会吠的,等等,都是感性知识,这类知识没有“确定性”,不能使我们认识事物的本质,因此,应把它排斥在科学的真知识以外。第二等是理性知识,它是“由于一件事物的本质从另一件事物推出而得来的知识”。理性知识是经由推理得来的。比如,同一物体从远处看则小,从近处看则大,据此我们可以推出:太阳比我们眼见的要大。这种知识虽然可以科学地洞察事物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但不能说明事物究竟为什么是这样,因此,它仍不是完善的知识。只有直观的知识,才是“纯粹从一件事物的本质来考察一件事物,或者纯粹从对于它的最近因的认识而得来的知识”。这种知识,既不借助感性经验,也不运用理性推理,而直接凭借“人的固有的能力和本性”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如3+2=5,两条直线各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条直线必定平行等。斯宾诺莎把这种知识称为最高级的知识,能“最完满、最确定地认识一个对象”的知识。知识种类的划分
斯宾诺莎通过对知识种类的划分,得出第一种知识是产生谬误的唯一原因。而第二种知识和第三种知识是必然的和真实的,因而是“真知识”。借助于第二种和第三种知识,我们可以辨别真理与谬误。他说:“凡具有真观念的人无不知道真观念包含最高的确定性。”“真观念与错误观念的区别仅在于真观念与它的对象相符合。”但是,斯宾诺莎在论述真理的“标志”问题时,却把“观念与对象的符合”看做真理的“外在标志”。除此之外,真理还有它的“内在标志”,即观念自身的清楚明白。他强调说:“真思想与错误思想的区别不仅在于外表的标志,而主要的乃在于内在的标志。”因此,他断言,除了真观念,没有更明白更确定的东西可作真理的标准。“正如光明之显示自身并显示黑暗,所以真理即是真理自身的标准,又是错误的标准。”哲学原理
斯宾诺莎与笛卡尔一样,在方法论上坚持唯理论,推崇几何学方法。他的主要著作《笛卡尔哲学原理》和《伦理学》都是采用写作几何书籍的方式写的。他认为只有像几何学那样,凭理性的能力从最初几个“不证自明的定义和公理推论出来的知识才是可靠的知识”。他坚信:“凡是由心灵中本身正确的观念推演出来的观念也是正确的。”因此,他主张,以真观念为基础,运用几何学的方法就可推演出其他科学知识。不过,斯宾诺莎从唯物主义的角度发展了笛卡尔的几何学方法。首先,他认为:“现实的理智,无论它是有限的或无限的,应当只理解神的属性与神的特殊状态,不能理解别的东西。”在斯宾诺莎看来,认识的对象是客观存在着的自然界,认识的根本任务,就是要研究能够“指导人达到对事物的真知识的途径”。
其次,他明确肯定:“观念的次序和联系与事物的次序和联系是相同的。”他认为自然事物、自然规律是可以认识的,人们能够获得关于自然的真理性的认识。他说:“人们有认识许多事物的能力,如果它的身体能够适应的方面愈多,则这种能力将随之愈大。”最后,他承认:“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
总之,在认识论上,斯宾诺莎与笛卡尔是一脉相承的,他们都认为只有理性认识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必然性,在认识方法上,他们都坚持理性演绎法。然而,两人在出发点上是不同的,笛卡尔从怀疑开始,找出一个无可争辩的原理——“我思故我在”,据此建立哲学体系。斯宾诺莎没有任何先入的怀疑,而在直觉的基础上确定了实体这一基本概念,把自己的哲学建立在“唯一无限的实体必然存在”这一唯物主义观点之上。但是,斯宾诺莎把理性认识在认识过程中的作用片面夸大,从而陷入了唯理论的错误。也正如此,斯宾诺莎在真理标准问题上陷入自相矛盾之中:作为唯物主义者,他承认“真观念必定符合它的对象”;而作为唯理论者,他又断言“真理即是真理自身的标准”。他依旧坚持把笛卡尔的观念的“清楚明白和恰当”作为真理的标准。斯宾诺莎喜欢说观念的恰当性,而不喜欢说它们的真理性,其实就是为了避免使人想到外部的对应。另外,斯宾诺莎把原本有着特定运用范围的几何学方法绝对化、普遍化,从而妨碍了后人对其思想的正确理解,这也是哲学史上出现对斯宾诺莎学说的相互矛盾的解释的重要原因。斯宾诺莎的实体论
笛卡尔承认两种实体——物质实体和精神实体的存在,并把它们彼此割裂开来。斯宾诺莎则认为人认识的对象是物质实体,即自然界。由于受笛卡尔世界观的直接影响,斯宾诺莎把自然等同于神,认为这种实体的性质是由思维和广延两种属性构成的。这样,斯宾诺莎就建立了一元论的唯物主义哲学。
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世界观集中体现在他的关于实体、属性和样式的学说中。
实体学说是斯宾诺莎世界观的基础,也是他全部哲学的基础,是他的唯物主义思想的集中表现。
什么是“实体”呢?斯宾诺莎写道:“实体,我理解为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换言之,形成实体的概念,可以无须借助于他物的概念。”从实体的定义可以看出,实体不被他物所产生或创造;实体不依赖于他物而独立存在;实体不用借助于他物而得到说明。
斯宾诺莎在其著作中,屡次把实体称为“神”(“上帝”)或“自然界”。他说:“除了神以外,不能有任何实体,也不能设想任何实体。”“自然的力量与上帝的力量是一回事”。这里的“上帝是万物的内因,而不是在万物之外起着作用的原因——外因”。可见,斯宾诺莎根本否认了那个站在自然界之外并创造自然界的上帝,而是把上帝与自然界等同起来,这正是他哲学体系中的基本论点,同时也表明他的世界观无疑是唯物主义的。实体的特性
斯宾诺莎根据实体的定义,进一步阐述了实体的特性:
第一,实体是“自因”的。他指出:“实体不能为任何别的东西所产生;所以它必定是自因的,换言之……它的本质必然包含存在,或者存在即属于它的本性。”这就是说,自然界本身就是自己存在的原因,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无论有着什么样的质的差异,都存在于统一的自然界中。就整个自然界来说,事物的原因都在自然本身之中,即自然本身是自然的原因。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给予斯宾诺莎这个思想以很高评价,他说:“斯宾诺莎:实体是自身原因——把相互作用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第二,实体是无限的。如果实体是有限的,它就必然依赖于别物,受制于他物,这与实体的定义是相矛盾的,因此,一切实体”都必然是无限的”。
第三,实体是唯一的。如果实体不是唯一的,那么实体之间就会相互制约,这样的实体就不可能是无限和自因的,因而“不能有多数实体”,自然界是无所不包的唯一实体。
第四,实体具有不可分割性,即实体是统一的,是联系在一起的统一整体。斯宾诺莎说:“物质到处都是一样的”,它是“不可分的”。由于实体不为他物所产生,因而还是“不生不灭的”。
第五,实体的存在是有规律的。斯宾诺莎认为,不仅“自然是水远和到处同一的”,而且“自然的规律和法则,也是永远和到处同一的”。
实体的不可分割性及其存在的规律性说明,物质世界是按照自身的规律运动和发展的统一的世界。
综上所述,斯宾诺莎把实体=自然界=神。把实体说成自然界,即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这毋庸置疑地证明了其世界观是唯物主义的。把实体说成是神,尽管这个神已不是站在世界之外的人格化的神,不是世界的先验因,但他毕竟没有从自己的世界观中彻底排除神的概念。因而,斯宾诺莎是一个泛神论者,他在宣传唯物主义思想时,仍然披上了泛神论的外衣。实体的属性
什么是属性呢?实体有哪些属性呢?他说:“属性,我理解为从理智看来是构成实体的本质的东西。”斯宾诺莎认为,既然神是绝对无限的东西,亦即具有无限多的属性的实体。然而,在无限多的属性中,他只提到两个:思维和广延。他的《伦理学》第二部分第一命题说“思维是上帝的属性,换言之,上帝是会思想之物”;第二命题说:“广延是上帝的属性,换言之,上帝是有广延之物。”思维与广延都是同一实体的属性,而非笛卡尔所说的两个相互独立的实体。就像他自己说的:会思想的实体和有广延的实体是同一个实体,只是在一种场合从这个属性去理解;在另一种场合从另一种属性去理解。他强调:“纵然两个属性可以设想为确实有区别;也就是说,这个属性无须借助那个属性,我们也不能因此便说它们是两个存在物或两个实体。”
斯宾诺莎认为广延和思维是实体的两个并存的属性,并试图以此来重新解释在他看来笛卡尔并未真正解决的肉体与心灵的关系问题。他说:“身体不能决定心灵,使它思想,心灵也不能决定身体,使它动或静,更不能决定它使它成为任何别的东西。”可见,斯宾诺莎实际上并没有消除二元论,而是持“身心平行”论。实体的特殊状态
什么是样式呢?他说:“样式,我理解为实体的特殊状态,亦即在别的事物内并通过别的事物而被认识的东西。”依据斯宾诺莎的定义,样式作为实体的特殊状态即具体事物,不仅是实体派生的,而且通过实体而被认识。样式不仅依赖实体而存在,而且它们之间也互相联系与制约,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他说:“我们不难理解整个自然界是一个个体,它的各个部分,换言之,即一切物体,虽有极其多样的转化,但整个个体可以不致有什么改变。”他认为,作为统一整体的实体(自然界)是不动的、不变的,而样式(具体事物)在不断地运动、变化。在斯宾诺莎看来,实体和样式的关系,就是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本质与现象、无限与有限的关系。样式为部分存在于实体之中,样式为现象表现着实体,样式为结果由实体产生等等。
被斯宾诺莎称之为“样式”的自然界中的各种具体事物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前面说过,斯宾诺莎认为样式来源于实体。因而,一切都由神性必然地规定。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存在子不间断的因果系列之中,一切都被必然地规定了的,自然界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这也是他所处时代的科学的观点。由于受这样一种机械唯物主义的影响,因此,他认为,各种现象都受因果性制约,而偶然的现象,由于不具有原因,因而是不存在的。他说:“自然中没有任何偶然的东西,反之一切事物都受神的本性的必然性所决定而以一定方式存在和动作。”而“其所以说物是偶然的,除了表示我们的知识有缺陷外,实在没有别的原因”。斯宾诺莎认为,各种现象之间有因果联系,不存在无原因的现象,这是正确的。但他把偶然现象理解为无原因的现象,则是错误的。
既然他认为一切现象一开始都是被(实体、上帝)因果地决定了的,一切都受因果性制约,那么人的任何行动也是被规定了的;在这种情况下,人就失去了自由。然而,斯宾诺莎并没有因为肯定自然界为必然性所支配,而否定人的自由。他把自由和必然统一起来,提出了“自由是认识了的必然”这一重要的辩证法思想。他说:“我认为自由不在于自由决定,而在于自由的必然性”,“依照理性指导的人是自由的”。斯宾诺莎认为,人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也和自然界中的其他事物一样,是整个自然界的连续不断的因果链条中的一环,是服从自然界的规律的。然而,人又不同于自然界,人具有思维的能力,并凭借它认识自然的必然性,认识自己的行动和激情。人一旦认识了自然的必然性,并按照必然性来行动,就不再受盲目的必然性所支配而变为自由的了。斯宾诺莎在论述实体与样式的关系时,谈到产生自然界的自然界和被自然界产生的自然界,前者指实体,后者则是样式的总和。他认为,每一种样式都可以具有质的规定性,而产生自然界的自然界即实体,不可能有质的规定性。因为,他认为“规定即是否定”。既然这样,它就不可能说明无限和完善的东西。尽管斯宾诺莎用一切规定性都是否定、否认,来说明无限之物不可能具有质的规定性,然而,这个命题说明他在一定程度上认识到了肯定与否定的辩证关系。在他看来,当我们说某物是黑色,就意味着它不是白色的。唯物主义
斯宾诺莎的实体、属性、样式学说是唯物主义的。他把自然界看作唯一的存在,是独立自存、永恒无限的。这就反对了笛卡尔的二元论和唯心主义,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他主张和坚持从自然本身说明自然,认为在实体(自然)之外没有超自然的神存在。可见,他的实体学说具有明显的无神论倾向,反对了自然神论和有神论,从而表现了他的“最高的荣誉”。他的实体、属性、样式学说还具有卓越的辩证法思想:第一,他认为实体是自因的,即主张从事物相互联系来说明事物;第二,认为实体和样式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原因与结果、本质与现象的关系;第三,他虽然承认一切都是必然的,但不否认自由,提出了“自由是认识了的必然”。第四,提出了对一切事物的限制和肯定也就是对它的否定。
然而,这个学说也有局限性:第一,有泛神论的色彩。他主张上帝就是宇宙全体,而宇宙全体都是上帝。一方面,他把自然与上帝相等同,从而没有给超自然留下地盘;同时也说明斯宾诺莎并不是一个彻底的无神论者。毕竟他承认并强调了上帝的实在性。第二,实体学说中具有二元论的残余。与笛卡尔不同,斯宾诺莎不是把思维和广延看做两个实体,而是看做实体的两个属性。但这两个属性是相互独立的,其身心平行论表明斯宾诺莎哲学仍保留了二元论的残余另外,他把实体看成都具有思维属性,犯了“物活论”的错误。第三,具有机械论的局限性。一是把运动和实体分割开来,认为实体是不动的,运动的只是样式,这样,就把实体变成了一个抽象、僵死的东西,从而无法说明运动着的个别事物是怎样从不动的实体中产生出来的问题。二是他的典型的决定论思想。他认为世界上一切东西都处于不间断的因果联系当中,都受必然性支配。他的这个思想虽然驱逐了任何超自然的力量,但他把因果性和必然性混为一谈,认为偶然现象等同于无原因现象,从而否认了偶然性的客观存在。斯宾诺莎的伦理学
伦理学是斯宾诺莎哲学的目的、终结。他认为哲学的目的,是求得人的最高的善和最高的幸福。他说:“我志在使一切科学都集中于一个目的或一个理想,就是达到……最高的人生圆满境界。因此,各门科学中凡是不能促进实现我们的目的的东西,我们就将一概斥为无用;换言之,我们的一切行为与思想都必须集中于实现这个唯一的目的”。
他的伦理观是以资产阶级人性论作为出发点,强调“自我保存”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推动力,是人们判断善恶的标准。他说:“所谓善或恶,是指对于我们的存在有补益或有妨碍之物而言……任何事物使得我们快乐或痛苦,我们便称那物为善或为恶。”他的伦理观是功利主义的,认为:“一个人愈努力并且愈能够寻求他自己的利益或保持他自己的存在,则他便愈有德性;反之,只要一个人忽略他自己的利益或忽略他自己存在的保持,则他便真是软弱无能。”然而,斯宾诺莎认为人是一种比较复杂的样式,人本身包括身体和心灵两个方面,心灵是有情感的。如果人的情感受外界支配,那么必对外界的认识就不正确。反之,如果人的情感受理智支配,则人对外界的认识就是确定的、正确的。所以他说:“所谓善是指我们确知对我们有用的东西而言。”“所谓恶是指我们确知那阻碍我们占有任何善的东西而言。”可见,斯宾诺莎倡导的是在理性原则指导下的功利主义的伦理学说。哲学的目的
哲学的目的是求得人的最高的善和最高的幸福,那什么是人的最高的幸福呢?他说:“世界上因为富有资财而遭受祸害以至丧生……例子是很多的。世界上忍受最难堪的痛苦以图追逐浮名而保全声誉的人,例子也并不更少些。至于因过分放纵肉欲而加速死亡的人更是不可胜数。”在他看来,“资财、荣誉和肉体快乐”不是人的最高幸福,它们最终给人带来的是痛苦。因此,他主张“放弃迷乱人心的资财、荣誉、肉体快乐这三种东西”,去探寻“真正的善”,即认识自然,提高科学与文化水平,以获得“人的心灵与整个自然相一致的认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认为:“我们首先必须尽力寻求一种医治理智并且纯化理智的方法,使理智可以正确圆满地认识事物,不致错误。”并且“还必须建立一种适当的社会秩序”,以便促使多数人易于达到这个目的。于是他接受当时流行的社会契约论,提出了与其伦理观密切联系的政治学说。他认为,自我保存是人的自然权利。人们为了自我保存,而不择手段地侵犯别人,就使得人们的生存受到威胁。为了保障人们的自然权利不受侵犯的需要,人们通过契约产生了国家和法律。在他看来,国家是由“自我保存”这一人的本性中必然导出的,因而是必不可少的。他说:“每个个人把他的权力全部交给国家,国家就有统御一切事物的天然之权;就是说,国家就有唯一绝对统治之权,每个人必须服从,否则就要受到最严厉的处罚。这样的一个政体就是一个民主政体。”而民主政体是最好的政体。斯宾诺莎认为,“在所有政体之中,民主政治是最自然、与个人自由最相合的政体。”在他看来,国家的职责就是促使每个公民去克服自己的情感欲望,避免不合理的欲求,竭力使人受理智的控制,能够以理性为指导去获得自由。这样,才能达到“人生圆满境界”。影响
在斯宾诺莎逝世后的一个时期内,他的著作继续受到不同宗教派别的谴责,而没有受到哲学家和进步思想家的重视。到17世纪末,法国的〖HTK〗P.贝勒在著名的《历史批判辞典》中,肯定斯宾诺莎的哲学是一个无神论体系。此后,斯宾诺莎的哲学逐渐受到重视。他的无神论影响了18世纪法国的战斗无神论者。与此同时,他的唯物主义也为法国的唯物主义者所继承,尽管他们对它有所保留。〖HTK〗D.狄德罗在《百科全书》第 15卷中,曾经称法国的唯物主义为“新的斯宾诺莎主义”。在德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的启蒙运动中,斯宾诺莎的哲学经过G.E.莱辛(1729~1781)、J.G.赫尔德(1744~1803)、〖HTK〗J.W.von歌德等人的努力宣扬,才为人所重视,他的泛神论也深深地影响了德国的启蒙思想家。赫尔德曾公开宣称自己是斯宾诺莎主义者。斯宾诺莎的哲学也给德国古典哲学以很大的启发。〖HTK〗J.G.费希特和〖HTK〗F.W.J.谢林都把它视为自己哲学的也发点。他的实体是〖HTK〗G.W.F.黑格尔哲学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因素。〖HTK〗L.费尔巴哈曾称“斯宾诺莎是现代无神论者和唯物主义者的摩西”。马克思十分重视斯宾诺莎的唯物主义哲学,把他坚持从世界本身说明世界称为近代哲学的最高荣誉,并把他视为17世纪辩证法的卓越代表之一。
主要著作
斯宾诺莎的著作中最伟大的莫过于《几何伦理学》(Ethica Ordine Geometrico Demonstrata,简称《伦理学》),该著作一直到斯宾诺莎死後才得以发表。该书是以欧几里得的几何学方式来书写的,一开始就给出一组公理以及各种公式,从中产生命题、证明、推论以及解释。他的其他重要的作品包括了《神学政治论》(TractatusTheologico-Politicus)、《政治论》(Tracta Atus Politicus')、《哲学原理》、《理智改进论》、《神、人及其幸福简论》(等。《神学政治论》的主题是圣经批评与政治理论,而後者则只谈政治理论。  斯宾诺莎 出书 著作
纪念文章
西方思想的巨人
附:《西方思想巨人(一):斯宾诺莎》
作者:佚名
在纪念他两百周年忌日的时候,人们开始募捐为他建一尊全身像,捐款来自世界各地受过教育的人。从来没有哪一座纪念碑是建造在如此宽广的爱的底座上!
在西班牙的摩尔人被斐迪南地于1492年占领格林纳达后,离开伊比例亚半岛,西班牙实行驱赶异教徒地政策,在西班牙地犹太人又开始了一次从圣殿被毁以来的民族大迁徙。这些人在宽宏大量的荷兰找到了居所。这些人中有一个来自葡萄牙的家庭,主人叫 埃· 斯宾诺莎 。
1598年,犹太人在阿姆斯特丹建起了第一个犹太教堂。75年后,他们又建立了欧洲最宏伟的教堂。当时他们的基督教邻居还在帮助他们。 乌列.阿.科斯塔 ,一个满腔热情的小伙子,受文艺复兴时期怀疑一切的影响,写了一篇论文,猛烈攻击来世的信仰。这并不一定违背了古老的犹太教义,但犹太教会却强迫他当众否定自己的观点,以免引起当地基督教会的反感。悔过的方式是要求这位高傲的年轻人横卧在犹太教堂门口,让集会的教众依次从他身上跨过。 乌列回家写了封谴责他的迫害者的遗书,然后举枪自杀了。
这件事发生在1640年,当时 巴鲁克·斯宾诺莎 ―――-近代“最伟大的犹太人”和最伟大的哲学家――――还是一个八岁的儿童,也是犹太教众当中惹人喜爱的学生。
巴鲁克·斯宾诺莎的父亲是经营有道的商人,但 巴鲁克·斯宾诺莎喜欢在犹太教堂里度过他的时光,学习本民族的宗教和历史。长者们一致认为他是新的士师:弥赛亚!
摩西的上帝和宇宙同一的观念给他留下深刻印象,克雷斯卡斯也相信,物质的宇宙就是上帝的形体。阿维罗伊认为永恒不具有人格。斯宾诺莎读书越多,想的越多,他单纯的确信就变成了越来越多的疑惑。
他的好奇心促使他去阅读基督教的思想家们关于上帝和人类命运的著作。他开始跟一名叫凡·丹·恩德 的荷兰学者学习拉丁文。他的新老师有个美丽的女儿,他从拉丁文那里夺走了斯宾诺莎的感情;在这么漂亮女子的诱惑下,现在的大学生也会不为艰难地学习拉丁文。但是这位妙龄女郎爱钱财甚于爱情。当另一位求婚者带着昂贵的礼物到来时,她便对斯宾诺莎失去了兴趣。毫无疑问,斯宾诺莎就在那一刻成了哲学家。哲学上的争论
当时,哲学上的“三百年战争”已经开始,笛卡尔、莱布尼茨、休谟、康德先后加入,这场战争既促进又践踏了近代哲学。笛卡尔认为,在上帝给了最初的推动后,天文地理以及所有的非精神进程,都可以用一种最初以分散形式(犹如拉普拉斯和康德的“星云假说”)存在的均质实体来解释;并且,各种生物的运动,都是一种机械运动。整个世界,以及每个躯体都是一部机器。但是,在世界之外还有上帝,躯体里还有灵魂。
笛卡尔停在了这里;斯宾诺莎满怀渴望的向前走去。
1656年,他被指控又异端言论而被召唤到犹太教会的长老们面前。长老们许诺给他提供500英镑的年金,要他保证起码在外表上忠诚于他的教会和宗教。他拒绝了这个条件,1656年7月27日他被按照希伯来仪式中的一整套阴森的程序开除了教籍。
斯宾诺莎平静的接受了现实,他的父亲催促他离开家庭,他的姐姐想从他的手里骗走那点少的可怜的继承权。一些急切表现自己虔诚的教徒企图杀死他。他搬到了阿姆斯特丹外奥特德克鲁的一个幽暗的阁楼,起初他在范·登·恩德的学校里教书谋生。后来改行打磨光学镜片。5年后他搬到莱顿附近的莱茵斯堡,现在那条街以哲学家的名字命名。他在那过着简朴的生活,一刻不停的进行思考。有多次在房间一呆就是两三天,不见任何人。
在莱茵斯堡的5年间,斯宾诺莎写出了《知性改进论》、《用几何方法证明的伦理学》。在他死后十年《伦理学》才得以面世。同时还有他的《政治论》和《论虹》。
斯宾诺莎生前发表的只有《笛卡尔哲学原理》和《神学政治伦》,刚一问世就被列为禁书,但是人们把它伪装成医学书和历史故事。有很多人写出长篇巨著来批驳他, 克来诺斯还提到过一本批驳他的书,说是“永不磨灭的无价之宝”―――但是现在就剩下这句评语。
巴鲁克· 斯宾诺莎一直受到公开的指责和收到大捆的批评信。但是也有好消息:惠更斯、莱布尼茨、奥顿博格、谢恩豪斯这些知识界的精英向他表示敬意,一个富商坚持把财产遗赠给他,法皇路易十四要送给他一笔年金,荷兰的执政官给他一笔50磅的年金。
在1665年在新朋友的要求下,巴鲁克·斯宾诺莎搬到了海牙附近的沃尔堡。他跟荷兰的首席执政官德·维特结下了深厚德友谊。1672年法国入侵,法军统帅孔代亲王邀请斯宾诺莎到他的军帐里做客,斯宾诺莎认为到敌人的营帐里没什么了不起,回来后单纯的哲学家被认为是卖国贼。看来卖国贼是很容易当的。
1677年 巴鲁克·斯宾诺莎去世,那年44岁。很多人哀悼他的去世,就像精英敬佩他的智慧,朴实的民众喜欢他的温和。哲学家和政府官员加入送葬的人群,不同信仰的人聚集到这个异教徒的墓旁,这个叛国贼得到了安宁。
尼采说:最后一个基督徒已在十字架上死去了!可他忘记了斯宾诺莎!
名人评价
要达到斯宾诺莎的哲学成就是不容易的,要达到斯宾诺莎的人格是不可能的。 ――黑格尔
名言
斯宾诺莎说:“自由的人绝少想到死亡;他的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