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莉奎茵和小丑爱情:淞沪会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4:57:39

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是抗战爆发以来,中日双方规模最大的一次战略性的会战。3个月的战役中,双方都投入几十万兵力。但是由于国军本身武器装备的落后,再加上指挥不当,使我们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不仅丢失了上海,而且使我国首都南京处于直接受到敌人威胁的地位。但是,不能否认的是,淞沪会战在战略意义上我们是胜利的,因为我们扭转了日军的进攻路线,给了东南沿海城市的工厂、原材料转移争取到了宝贵的时间,而且使日军被我们拖在了华中战场,后来日本外相重光葵在他的日记中不得不承认:“日军投入华中战场是,陷入后来中国战场不能自拔的败招。”我们现在就来回忆一下那场大规模的会战。

一、两军的实力和战略考量

也许后人很难想象当时中国军队的艰苦,对于当时中国军队的装备还只是个模糊概念,那么,我们现在先抛开两国整体的实力不谈,看看两国在1937年的军队状况对比就清楚了。

中日双方投入淞沪战役的兵力对比图

上面的图表是两国军队一个师的装备状况,但事实上,我军与日军的差距是不只是差几倍而已,关键是我们和日军差的整整一个时代,因为这里存在着你看不到的质量上的差距,比如说,一挺经常卡弹的机关枪还不如一杆步枪方便,但我们当时一个连才有一挺小机关枪,各省的地方军队只有步枪,他们只有靠两条腿一只抢来抵抗敌人,装备的差距使我们在战场上显得被动。

海军的状况更是可怜,假如以吨位来比较的话,我们和日军的比例为1:30,当时我们只有6万余吨的海军力量,但这里也存在质量的差距,因为假如你有100万吨的渔船,也抵挡不过日军5万吨的战列舰,何况我们在吨位上已经落后了,所以假如说我国海军在抗战时期实力为零的话,一点也不过分。空军方面,开战之初,我军的军机总数应该在300架左右,日军约为2700架,但是这里还包括一些教练机和不堪作战的飞机,后来陈纳德将军的计算后认为,真正可以进行作战的飞机还不足一百架,而且这些飞机还是东拼西凑向各个国家分批买来的,也就是说砸了一架就毁了一架,所以空军的势力对比远不止1:9。这就是在战前中日两国的陆海空三军实力的比较,但是我们依靠这简陋的武器,在战略上取得了胜利。

淞沪会战对于日本人来说可以用“战争的胜利掩盖了战略的失败”来形容,我们之所以发动淞沪会战,是为了扭转日本人的进攻路线。在七七事变后,按照日本人的计划,他们可以顺着平汉路和津浦路南下,而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包围而歼灭了,历史上元朝就是利用这一战略攻打南宋的。所以我们需要扭转日本人的进攻路线,使他的主力作战线由原来的从北往南打,改为从东往西打,我们背对自己的基地,以这样的空间来换取时间给东南沿海的工厂进行转移,可以说,淞沪会战在战略上是胜利的,他最终扭转了日军的进攻路线,使日军陷入中国华中战场,如果用西方人讲的“开辟第二战场”来形容是最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