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朋友说很累不想亲吻:新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8 12:35:20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

埃里克森(E.H.Erikson,1902)是美国著名精神病医师,新精神分析派的代表人物。他的人格终生发展论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发展持续一生,他把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划分为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的顺序是由遗传决定的,但是每一阶段能否顺利度过却是由环境决定的,所以这个理论可称为"心理社会"阶段理论。


(1)基本信任对不信任 0~1岁

在出生后的第一年或后来的岁月中,新生儿完全处在周围人的慈爱中。婴儿是否得到了充满爱的照料、他们的需要是否得到了满足、他们的啼哭是否得到了注意,这都是他们人格发展中的第一个转折点。需要得到了满足的儿童,会产生基本的信任感。对受到适当的爱和关注的儿童来说,世界是美好的,人们是充满爱意的,是可以接近的。然而,有一些儿童在一生中对他人都会是疏远的和退缩的,不相信自己,也不相信他人。

(2)自主性对羞愧和怀疑    1~3岁

一周岁以后,儿童想要知道是谁使他们与外界联系起来?外界的哪些东西是我能控制的?外界的什么东西控制着我?大多数儿童在这个阶段产生了“自主性”的意识。他们感到有能力,是独立的,他们有了强烈的个人操控感,有自主感的人自信能够在障碍之海顺利航行,能够应对生活中的挑战。然而,和阿德勒不赞成溺爱孩子一样,埃里克森发现,父母的过度保护会阻碍这个年龄儿童的自主性的发展。如果不允许儿童进行探索,不能获得个人控制感和对外界施加影响的认识,儿童就会产生一种羞怯和怀疑的感情。他们对自己感到不确定,变得依赖于他人。

(3)主动性对内疚 3~5岁

随着儿童开始与其他儿童交往,他们面临着进入社会生活的挑战。儿童必须学会怎样与其他人一起玩、一起做事,怎样解决不可避免的冲突。儿童通过寻找游戏玩伴以及参与其他的社会性活动,他们的主动性得到了发展。他们学习怎样设定一个目标,通过说服来处理挑战;他们发展了企图心和目的感。不能很好地发展主动性的儿童,在这个阶段会产生内疚感和退缩性,他们可能缺乏目的感,并在社会交往或其他场合很少表现出主动性来。

(4)勤奋对自卑 5~12岁

大多数儿童进入小学时,都会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做不了的,但不久,他们发现开始与别的孩子展开了竞争——为学习成绩、为得到大家的欢迎、为引起老师的注意、为体育比赛中的胜利等。他们不可避免地要将自己的聪明和能力与同龄儿童进行比较。如果儿童体验到了成功,他们的竞争意识就会不断增强,这为他们今后成为积极的、有成就的社会成员铺平了道路,但失败的体验,会使儿童产生一种不适当的感情,对今后的创造与生活都期望不高。正是在这个时期,在青春躁动到来之前的少年时期,我们形成了勤奋感和对自己力量和能力的信任感,也可能形成了自卑感和对自己天分和能力的低评价。

(5)自我认同感对角色混乱 12~20岁

很快地,我们到达了青少年阶段,这是一个迅速发展的时期,是进入成年期的短期准备阶段。青少年阶段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困难的时期。以前只是对游乐场感兴趣,遇到的问题也很简单,现在,突然要应付生活中的重要问题了,这种跨越造成的混乱使青少年感到烦恼甚至痛苦。埃里克森清楚地看到了这几年的重要意义。年轻人开始提出这样一个重要问题:“我是谁?”如果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成功的,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就形成了,他们对个人价值和宗教问题能独立做出决定,理解了自己是怎样的人,接受并欣赏自己。但是,很遗憾,有许多青少年不能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感,相反,他们出现了角色混乱。

(6)亲密对孤独 20~24岁

当亲密关系的发展成为最根本、最重要的时候,青少年就步入了埃里克森模式中的下一个阶段:发展亲密关系。年轻人开始寻求一种特殊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来发展他的亲密感,并在情感方面得到成长,亲密感发展的结果一般是结婚,或是对另一人的爱的承诺,但也可能有别的结局,例如两人一起分享亲密感而不结婚,也可能很不幸,与人结了婚却没有亲密感。在这一阶段不能形成良好的亲密感的人,就会面临孤独感。他们可能经历了很多次肤浅的关系,但从来没有在真正的密切关系中获得情感满足。有些人甚至回避需要情感承诺。独身生活方式可能有其方面之处,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令人愉快,但假若一个人不能超越这种生活方式,就会导致情绪和个人满足感发展的严重滞后。

(7)繁衍对停滞 24~65岁

进入中年,人们开始关心下一代。父母们发现,他们通过对孩子的教育,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没有子女的成年人通过与年轻人的接触也会感到这种生活的丰富。例如,我们常常看到一些人志愿去帮助青年团体,或者照料兄弟姐妹的孩子,没有形成这种繁衍感的成年人会陷入一种停滞感当中,它表现为一种空虚感和对人生目标的怀疑,我们都看到父母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生活充满了丰富多彩的有意义和有趣的事情。遗憾的是,还有些父母,他们从教育孩子中很少获得快乐,而是充满了厌烦,对生活感到不满。在孩子发展中不能展示自己的潜力,对父母和孩子来说都是可悲的。

(8)自我整合对失望 65岁以上

大多数人到老年时都能保持原来的状态,但埃里克森认为,老年人还有一种危机要克服。过去的岁月和经历,走向死亡的必然性,使老年人要么达到一种自我整合,要么产生失望感。以满足的心情回忆往事的人,将以一种完善感走完最后的发展阶段。埃里克森写到:“人对唯一的一次生命,是将它作为不得不是这个样子而接受的,是将它作为必然的、不允许有其他替代物而接受的,是以人的生活是人自己的责任这样一个事实而接受的。”不能形成这种良好整合的人会落入失望的境地。他们认识到现在时间是太少了,年轻人拥有的选择和机会,他们都没有了,一生已经过去,他们希望用完全不同的方式重新生活一遍,这样的人常常通过对他人的厌恶和轻蔑来表达他们的失望。生活中没有什么东西比一个老年人的失望更悲哀,也没有什么事情比一个充满完善感的老年更令人满足。

 

阿德勒的自卑人格理论

阿德勒强调,寻求控制感,力求完美和克服自卑是人类的本能,当我们体验到自卑时,我们便被追求优越的力量所驱动。他指出,“优越”并非一定是比他人优越,而是一种知觉到较低的位置发展到较高位置,从感觉到不足到感觉到增强,通过追求能力、控制、完美从而克服自卑感。

故事:

美国有一家农场主,为了方便拴牛,在庄园一棵榆树的树干上箍了一个铁圈。随着榆树的长大,铁圈慢慢地长进了树身里,榆树的表皮留下一道深深的伤痕。
有一年,当地发生了一种奇怪的愉树病,方圆几十里开外的榆树全部死亡,唯独那棵箍了铁圈、留下深深伤痕的榆树却存活下来。植物学家对此产生了兴趣,结果发现,正是那个给它带来伤害的铁圈救了它,是它从锈蚀的铁圈里吸收了大量的铁,所以才对真菌产生免疫力。
     启示——不仅是树,人也是如此,一直以来都害怕被伤害,不敢正视。既然伤害已造成,为何不积极面对;伤害有时会成为生命的一道养料,它会让生命更坚强。

 荣格的人格结构说

荣格认为,人格具有与生俱来的整体性,人类所应做的,首先是保护这种整体性,避免它四分五裂,变成种种独立存在的、相互冲突的结构系统。其次是进一步发展这种固有的人格整体,使之达到尽可能的最大限度的分化、整合与协调,实现终极意义上的精神统一。

荣格把整个人格叫做心灵,包括三个层次:意识、个体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包含着人们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荣格认为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原型与本能差不多,是人格中的根本动力。

原型有很多,其中重点讨论了几个:

1、人格面具persona:荣格用以描绘个体公布于众的自我;

2、阿尼玛anima:指男性精神中的女性特征,它使男性具有了慈爱、感性、温柔等女性特征;

3、阿尼姆斯animus:指女性精神中的男性特征,它使女性具有刚毅、坚强等男性特征;

4、暗影shadow:与人格面具相对立的原型,它根植于生物进化的历史中,包含了在社会生活中无法完全表现出的人的基本动物性;

5、自身self:是精神中协调整合所有其他组成部分的力量,它体现了人类对整个人格的和谐、完整和整合的追求。集体无意识的中心原型是自身,它是秩序、组织和统一的原型。

荣格的人格类型说

荣格从两个纬度区分人格类型,一个是态度(分为外倾和内倾),另一个是机能。荣格认为,思维和情感是理性的机能,感觉和直觉是非理性机能。根据人格的两种倾向性和四种机能,两方面组合,形成了八种性格类型:

1、 思维外倾型:按固定的规则生活,客观而冷静。善于思考但固执己见。情感受压抑。

2、 思维内倾型:独处的愿望强烈,喜欢离群索居。实际判断力差,社会适应差。智力发达,而不顾现实。情感受压抑。

3、 情感外倾型:极易动感情,尊重权威和传统。寻求与外界的和谐,爱交际。思维受压抑。

4、 情感内倾型:安静、有思想,比较敏感。对于别人的感情和意见无动于衷。感情冷淡。莫名其妙的孩子气。思维受压抑。

5、 感觉外倾型:追求快乐,无忧无虑,社会适应力强,善于交际。不断追求新异的感觉刺激,或许对美食、艺术之类的东西感兴趣。非常实际,直觉受压抑。

6、 感觉内倾型:生活受情景所决定、被动、安静、艺术性强。不关心人类事业,只顾身旁发生的事情。直觉受压抑。

7、 直觉外倾型:做出的决策不是依据事实,而是凭主管预感。不能长时间坚持某一观点,能很快接受另一观点,好改变主意,富于创造性。感觉受压抑。

8、 直觉内倾型:偏激而喜欢做白日梦,观点新颖但稀奇古怪。好冥思苦想,很少为人理解,但不为此烦恼。以内部经验指导生活。

中年期是人格发展转折点

荣格认为,中年期遭遇新的危机和人生转折是一个人第一次开始决定生活意义的时期。

童年期是个体学习生存技能的时期,个体是父母人格的反映;到了青年期和成年早期,个体面临着新的挑战,有全新的使命,需要将精力指向学习工作、结婚、抚养孩子、社会交际等活动;步入中年期后,个体的发展会出现一个转变:从一个精力充沛的、注重外部世界的人转变到具有更成熟的文化的哲理的和高尚价值观的人。

霍妮的人格理论

霍妮Horney的理论早期深受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影响。后期霍妮由于对自我冲突的不同理解(她不太认同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的冲突论)而背叛了正统的精神分析学。她强调一个人的心理冲突和心理问题是由环境影响的,但她还是非常强调早期经验对一个人的影响,《神经症与人的成长》是霍妮的巅峰之著。该书从不同角度和类型上深刻地分析了个体的挣扎。

神经症的产生

霍妮的核心理论之一就是:一个人的心理问题起源于儿童与父母的交互关系。一个真正得到父母的关怀和肯定的孩子就有安全感,这样的孩子长大后有充分的弹性应付和适应外在的变化,否则既会陷入早期形成的某种固定而僵化的人际模式中不能自拔。这种早期的"防御机制"会以破坏性的行为和思想模式来对待生活,个体与自己越来越疏远。霍妮把早期没有得到基本安全而来的不安称之为基本焦虑。另外这些人对现有问题的理解不切实际,他们在做人和做事方式上不加选择地以自己原有的固有模式去应付,当这种模式不适应与外界时,就会激起他们强烈的不安和恐惧。以下是霍妮讲的十种人(神经症)对外界的不协调需求。

       霍妮提出了十种降低基本焦虑的策略


  1,对友爱和环境的神经症需求。具有这种需求的人依靠外在的友爱而生存。他们的价值总是由外在得到赏识才能肯定自己。
  2,对支配其生活的伴侣的神经症性需求。这种人的需求附属于某人,以得到他的保护,免于一切灾难,并满足其生活需要。
  3,对狭小生活范围内的神经症性需要。这些人极其保守,他们不敢冒险,因为他们害怕失败。
  4,对权力的无上崇敬。这种人崇拜权威,轻视弱者。
  5,利用他人的神经症需求。这种人最担心被他人利用,但自己又总想利用他人。
  6,为得到社会的认可做事。这些人做事的目的就是得到他人的注意和承认。他们的最终目的是想得到威望。
  7,对称赞的神经症性需求。这些人需要他人的恭维和吹捧。他们希望他人把自己作为理想人物看待。
  8,野心和个人成就的神经症性需求。他们极力想成为著名的、有影响的人。为了这些他们会不顾一切。
  9,自我满足和独立性的神经症性要求。这种人极力避免对任何人负责,不愿有任何束缚。
  10,对完美无缺的要求。这种人对批评极为敏感,他们极力想成为完美无缺的人。

其实正常人都有上述的大多数要求。但正常人的满足不局限于一种形式,他们有更大的灵活性。而神经症性的人不顾其他的重要的生活需求,而围绕在一种满足上"拼命挣扎",越是得不到满足,他们越是"执著于它",于是进入了一个恶性循环而不能自拔。

霍妮把十种神经症性需求事例归为三类,每一类都是指一种特殊的适应范围的神经症性模式:

1,趋就人working toward:这种适应模式包括友爱和赏识的神经症性需求,对支配人的神经症性需求以及生活限制在狭小范围内的神经症性需求。霍妮称这种人是依从性的人。这种人内心里似乎在说"如果我顺从,我就不会得到伤害"他们总是需要他人的喜欢和爱,他们总是需要他人的认可、赞赏、欢迎而去无条件地趋就人。他们不太清楚自己的内心感受,他们的付出都是为了得到上面的要求。所以在他们内心里依然是敌视人的,他们的友情也是表面上的,是建立在受压抑的攻击性基础上的。
  2,反对人working against:很大程度上,他们是顺从性的反面。它包括对权力的神经症性要求,对荣誉和个人成就的神经症性要求。霍妮把这种类型称之为"敌对类型"。这些人的内心似乎在说"如果我有力量,没有一个人能够伤害我"。他们总是以"我能从中得到了什么"来看待一切事物,他们也在有意无意地认为他人也在这种心理模式下行事。他们看起来可能彬彬有礼,但这一切的背后都是为了达到自己的权利目的。
  趋就人和反对人的基本心理都是对外在的不信任,他们的"手段"虽不同,但基本的动机就是不想"失去自己"。
  3,离开人working away:这种适应模式包括自我满足和独立性的神经症性需要,完美无缺和不受指责的神经症需要。霍妮称之为"撤退类型"。这种人的内心心声似乎在说"如果我后退,没有任何人能够伤害我"他们的内心强烈地想与人保持距离,在任何时候他们不想与别人有情感上的联系,他们既不想与他人对立,也不想与他人友好。这很像生意人说的那句话"我不投资,我自然不赔本"。但这些人的心理是持续的,于是他们远离人群,独来独往。这种类型也是对他人的基本不信任。

正常人也有上述的情况,但正常人根据外在的具体情况,比较灵活的改变自己的态度来适应外界。而神经症性的人则强烈地依赖一种模式,不够灵活性。他们在一种破坏性的模式下恶性循环。

霍妮的理论思想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间的矛盾统一学,在这一点上也很像弗洛伊德的理论,但霍妮对现实自我的理想自我间的失调更多的是站在社会学的角度来说明的。
  霍妮认为,一个相对健康的人,他们知道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差距,他们在生活中能够面对现实的情况下作切实可行的事情,他们的解决方法是灵活的,他们可以根据外在的环境变化,调整现实做法。而心理失调的人在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间存在着难以协调的对立。
  霍妮认为,当一个人完全受限制于理想自我并只服从于他的指引时,他们就总是以"应该是什么"来支配自己的思想。霍妮用"应该的暴虐"来形容他们的自我破坏。他们在太多的"应该下"越来越远离自己。用霍妮的话说"和自我疏远"。他们生活在无数的应该下,他们越来越失去了"此时此刻"的感觉,他们渐渐地与现在疏远,但他们在理想的应该下,"暴虐地对待自己"。他们的这种认识因投射到外部世界,所以他们又认为他们必须这么做,他们进入了"恶性的魔宫"的不能自拔。

霍妮对治疗的目标是:在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间建立一种合理的,符合现实的关系,使病人接受现实的自我,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未来的,合理的目标。把自己从自己的"应该的暴虐"中解放出来,并勇敢地尝试正常人的成功和失败。

沙利文的人格意象

沙利文sallivon用人格意象来表示人的社会化和人格的形成。人格意象是个人对他们自己或他人在需要满足或是焦虑中产生的情感、态度和概念的综合印象

沙利文的人格意象包括:

(1)好我good me由养育者对婴儿所给予的喜爱关怀赞扬构成,能给婴儿美好的感受和满足。形成“好的我”意象

(2)坏我bad me包含着幼儿成长过程中所不断积累的焦虑经验,通常是由养育者的烦躁不快发怒粗鲁的情绪行为构成,形成“坏我的”意象

(3)非我not me保存在无意识里,演进相对晚一些,源自个体高度的焦虑体验,往往是伴随着强烈的情绪体验,个体在清醒状态下往往压抑“非我”

科赫特的自我对象

 

 自我对象就是被个体体验为其自身的一部分,或为自身提供一种功能服务的人或事物
 分类:
 (1)镜像性自我对象,对儿童固有的活力感、伟大感和完善感作出响应,并给以证实的对象
 (2)理想性自我对象,儿童所尊敬的,并能将其作为安宁、完美、全能的表现而与之融合的那些对象
 (3)他我自我对象,人们感到与自己基本相似的人,帮助个体找到归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