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醒来咽喉苦:大愚若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05:52:56
智者不多言,多言必非智。
一个真正聪明的人,往往讷于言而敏于行,遇事总是以拙御巧,而绝不会夸夸其谈,到处卖弄自己的学识。所谓“大象无形,大音希声”,说得便是这么一个道理。任何人,任何事,只要修为够深,入了化境,便是返璞归真,是不屑于与人争胜的。好比一个学识渊博的智者,虽然胸有诗书千万卷,但不会在人前夸耀自己的才能,更不会在愚夫愚妇面前显摆,好似自己高人一等;而是以此自娱——旁人看去,倒好像书呆子一般。
君不见,大千世界里,沉默的总是大海,喧哗的却常是浅水。浅水爱喧哗,那是因为它再也容不下更多的东西,不像大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可不是?喧哗的浅水最终的归宿就是大海。在庄子的《南华经》里,目高于顶的河伯望洋而兴叹、说自己必将贻笑于大方之家不就是最好的证明么?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爱喧哗的物事和人往往只会自曝其短,让别人看清自己的软肋。若智的大愚也是一样,因为卖弄,便常常衬出别人的智和自己的愚。
但所谓大愚之人,又大都自命不凡。俗话说,满瓶不动半瓶摇。肚子里就半瓶水的人,仿佛是那只饶舌的鹦鹉,随便找一个话题便可以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说上半天。言必典故,论必引证,恨不能掏空肚里仅有的一点墨水让人觉得自己很有本事。殊不知,出口不离典故的人恰恰是因为他自身没有典故,凡事都讲论据的人也只是由于他自身的道理不足以服人。
大愚若智,只是“半吊子”的代名词。他们看似聪明过人,其实除过可笑已别无余物。因为“聪明”形于外,他们大都难以成事,但爱出风头的禀性使他们有一分学识恨不能充作十分,烹了,煎了,蒸了,煮了,炒了,弄成一桌满汉全席来给人品尝,却不知其实索然无味。大愚若智者,所有本事全凭一张嘴,就像民谚所说的“半瓶水响叮当”;又仿佛染料,把白的染成黑的,把黑的染成白的。但大愚终究不是智,好比成天聒噪的乌鸦即使插上了凤凰的羽毛也难成凤凰,因为它经受不起涅槃的痛苦。
智与愚的关键区别还在于行,所以我们要讷于言而敏于行。我至今记得有一句俗语叫“能叫的狗不咬人,只会瞎咋呼”,试想,物尤如此,人何以堪?
“大智若愚”体现了人们对善于忍耐、善于规避风险、善于用策略、善于韬光养晦的一类人杰的称赞。中国是一个政治文化特别是封建政治文化发达的国度,与许多格言一样,“大智若愚”也首先是称赞政治人物的。它出于和兴盛于封建制时代,自然是中国封建制度下政治机制的折光,但作为意识形态,封建政治文化会长久地影响着我们。笔者每每在朋友那里看到贴有郑板桥“聪明难,糊涂更难,由聪明到糊涂更难”的条幅或座右铭,便生出担心来,担心他们“韬晦”得过头了,成为“聪明”“大智”的“静物”而一生碌碌无为。正是那些贴着此类格言和那些不贴格言也许正是高级“韬晦”的朋友促使我写下这一题目。试想,如果在我国政治生活里,追求“若愚”的“智者”多了,我们的社会惯性必然会加大,坏人坏事就不能得到及时纠正。还有,也是最危险和最有害的,那便是有可能在我们社会主义民主机制运行中,“大愚若智”的人占上他不该占的位置,从而误政误民,因为持选票的“大智若愚”的人多了,降低了民主的含金量。与“大智若愚”纯属智者的策略不同,“大愚若智”却并非人的自觉追求,它是社会机制畸形化的结果。一个有生机的民族,应该将那些优秀的志愿者首先推上管理岗位(当官),把不能胜任者推向“智者”才能担当的岗位,难道还不危险吗?我希望随着民主法制的推进,“大智若愚”由人生信条化为我们生活中竞技的手段。
“大智若愚”与“大愚若智”
人有智愚之分,智愚又有藏在心里和露在脸上之分。有的人看着聪明,实际上也聪明,像孔明先生,长身玉立,气宇轩昂,真有经天纬地之才,这叫“大智若智”。有的人看着像个傻子,实际上还就是个傻子,像晋惠帝司马衷,这叫“大愚若愚”。这两种人,一目了然,没什么好说的。值得说道琢磨的,倒是另外两种人:一种人内心极聪明睿智,脸上却显得愚鲁木讷,人称“大智若愚”;还有一种人,貌似聪明,心里却是一堆乱草,整个一绣花枕头,这叫“大愚若智”。
“大智若愚”,是许多人刻意追求的境界,如果自己力有不逮,那么希望就寄托在子女身上,因而我们就常碰到以“若愚”命名的人。“大愚若智”,但凡有点脑子的人都会避而远之,聪明面孔糊涂心肠的人,结果不是一事无成,就是处处碰壁,所以,从来没听说有谁叫自己“若智”或给子女取名“若智”的。
然而,著名漫画家华君武却反其道而行之,自称自己是“大愚若智”,并请人刻了一方闲章,上书“大愚若智’四个字,时时把玩摩弄,以提醒自己不要重犯当年“若智”的错误。原来,华君武在57年反右的时候,画过一些错误的漫画,在报上讽刺过胡风、浦熙修等一些被冤枉的同志,伤害了本不该伤害的人。每提起此事,华老便悔恨不已,他多次对人表示:“我当时这样做,无非是想表现自己的积极、进步,应该说是有私心的。看起来好像很聪明,其实很蠢!所以我说,自己那一段就是大愚若智。”为了记取这段教训,他专门刻了一枚“大愚若智”的闲章。
华老刻章嘲弄自己“大愚若智”,说明他心底无私,说明他已经由昔日的“若智”变成了今日真正的“大智”了。正如罗素所言:“从伟大的认知能力和无私的心情结合之中最易于产生出智慧来。”我们看华老近年来那些入木三分诙谐幽默的漫画,果然是刺人刺鬼刺神,锋利无比;劝世醒世警世,古道热肠。寥寥数笔,世风百态跃然纸上;随意勾画,便可见智慧光芒。
蒙田说:“最聪明的人,通常是那觉得自己最不聪明的。”敢于嘲笑自己“若智”的,未必就“弱智”,而自作聪明不承认自己“若智”的,倒十有八九还就是“弱智”。晋惠帝闻灾民断粮,批曰:“何不食肉糜?”左右虽嘴上高呼“陛下圣明”,暗地里早笑得肚子疼。20世纪50年代,那些根本不懂人口理论,甚至从未听说过计划生育的人,批起马寅初先生的新人口论,竟也能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十年浩劫时期,只有初高中文化水平的红卫兵小将,既不知相对论是何物,又未耳闻过质量互变公式,就理直气壮得意洋洋地宣布,已经批倒了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相对论。如今回头看看,不论当事者还是旁观者,都会为那时的无知却又大胆、弱智却故作聪明而吃惊。
德谟克利特说过:“智慧有三果:一是思虑周到,二是语言得当,三是行为公正。”以此标准观照,睿智与弱智的人会永远共存,“大智若愚”与“大愚若智”的人也会始终同在。当然,随着全人类科学文化水平的普遍提高,大智若愚者会日见其多,大愚若智者也会逐渐减少,但不可能绝迹。近看一个电视节目,神采飞扬的女主持人提问佳宾:“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是何人诗句?佳宾答曰:苏东坡。女主持得意洋洋说:“错了,是苏轼,不是苏东坡!”如果您还不明白什么是“大愚若智”的话,那么就请看看这位女主持的精彩表演吧。
大智若愚;大愚若智是什么意思?
大智若愚( dà zhì ruò yú )解 释: 若:好像。才智出众的人表面看来好像愚笨,不炫耀自己。出 处 宋·苏轼《贺欧阳少师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如愚。 《老子》中“大智若愚,大巧若拙,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用 法 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分句;指有智能的人不露锋芒示 例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史料二·骆文忠公遗爱》:“自有诸贤拥护而效其长,岂其~耶?近义词 大巧若拙、虚怀若谷、不露锋芒反义词 深藏若谷 锋芒毕露、不可一世、愚不可及歇后语 扮猪吃老虎大智若愚在《词源》里的解释是这样的:才智很高而不露锋芒,表面上看好像愚笨。出自宋苏轼经进东坡文集事略二七贺欧阳少帅致仕启:“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同样意思的还有大巧若拙。老子曰: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至都是一个意思,只是更能表现被形容者伟大可以掌控一切的一面。 ‘大智若愚’若愚,已人理悟之境;但要大彻大悟,当需‘守愚,守者即修行,亦即功夫。理上之悟,是一悟,已近‘愚’之境界;事上之悟,事事悟,时时醒,持守如一,乃一大智者。大智者,愚之极至也。大愚者,智之其反也。外智而内愚,实愚也;外愚而内智,大智也。外智者,工于计巧,惯于矫饰,常好张扬,事事计较,精明干练,吃不得半点亏。内智者,外为糊涂之状,上善斤斤计较,事事算大不算小,达观,大度,不拘小节。智愚之别,实力内外之别,虚实之分。大智若愚在生活当中的表现是不处处显示自己的聪明,做人低调,从来不向人夸耀自己抬高自己,做人原则是厚积薄发宁静致远,注重自身修为、层次和素质的提高,对于很多事情持大度开放的态度,有着海纳百川的境界和强者求己的心态,从来没有太多的抱怨,能够真心实在的踏实做事,对于很多事情要求不高,只求自己能够不断得到积累。很多时候大智若愚伴随的还有大器晚成,毕竟大智若愚要求的是不断积累自己,就像玉坯不断积累一样,多年的积累所铸就的往往是绝代珍品,出世的时候由于体积太大而需要精雕细琢,而不像外智那般的小玉一样几下子就可以雕琢出来马上能够拿到市场卖个好价钱,因而大器晚成之后往往都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