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好觉多梦怎么调理:媒介依赖症 (评论: 娱乐至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2:29:46
2010-09-26 15:50:33   来自: 茉茉 (我爱秋天。)
娱乐至死的评论   

   想起在另外一本书上看到过,在当下的家庭,电视机俨然成为一个新的中心。沙发环绕着电视,饭桌正对着电视,卧室中则更加少不得电视。倘若有一天家里的电视机坏了,人们简直不知道要干什么好,沉默地大眼瞪小眼。电视的好处在于:一来有声音有画面,一个人的家里都仿佛立马热闹起来;二来,就像波兹曼所说的,娱乐节目提供的是娱乐,严肃新闻提供的还是娱乐,哪怕再惨痛的灾难在电视上都好像一出悲情剧,演完可以立即接上麦当劳的新品广告。他在书中说道——
  
   “再残忍的谋杀,再具破坏力的地震,再严重的政治错误,只要新闻播音员说一句‘好……现在’,一切就可以马上从我们的脑海中消失。观众很少需要把上一个时间段的思想和情绪带到下一个时间段。电视屏幕上的图像会源源不断地出现,图像的力量足以压倒文字并使人的思考短路。”
  
   事件成为娱乐的源泉,电视中那些支离破碎、脱离语境、流于表面的信息只是被人用来随便一看或随便一说,并且震惊愈少、同情愈少、反省更加愈少,但这实在是消磨时间的最好方法。
  
   其实说起来,大部分书籍和电视一样制造娱乐,供人消遣。在中国,印刷术大规模应用之后促进的是通俗小说的传播。但是波兹曼已经说了:“我的焦点是放在认识论上,而不是放在美学或文学批评上……我也非常清楚地知道,印刷机产生的垃圾可以使大峡谷满得溢出来。而在生产垃圾这一点上,电视的资历还远远比不上印刷机。”即他的重点是印刷术和电视所创造的认识论高下立判。
  
   他把印刷机统治美国人的时代称为阐释年代,“所有成熟话语所拥有的特征,都被偏爱阐释的印刷术发扬光大:富有逻辑的复杂思维,高度的理性和秩序,对于自相矛盾的憎恶,超常的冷静和客观以及等待受众反应的耐心。”这里可能有过多的褒奖,同样是印刷术统治下的wen ge时期,文字本身就构成太多的暴力和狂乱(“XX万岁”,“打倒XX”,口号、标语式的短句同样排斥理性)。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阅读文字必须运用抽象思维,必须理解词句含义,最后在脑中留下一个观点或概念。而电视连续不断地播出画面,一帧接一帧,激发观众直观的瞬间的反应,几乎没有思考的时间,因此他们只能产生印象、情绪。读书,即便是最通俗的读物,也需要人的主动参与,理解符号获得含义。而看电视几乎可以无需任何脑力消耗。“人们看的以及想要看的是有动感的画面——正是电视本身的这种性质决定它必须舍弃思想,来迎合人们对视觉快感的需求,来适应娱乐业的发展。”于是,教育、政治甚至宗教传播都愈加依赖娱乐的形式,“除了娱乐业没有别的行业”。
  
   结尾说句主观的话,三流的人看电视,二流的人读书,一流的人与自己对话。当我们对媒介的依赖愈深,愈加陷入泛滥无边的信息海洋,我们离自己也可能越来越远。想象一个没有电脑、没有电视、没有书本的孤独夜晚,好像我们谁也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