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姓氏由来:[转载]张昆:高考数学答卷的问题与出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22:29
高考答卷惜时如金:问题与出路

作者 张昆(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400715)

  高考作为选拔人才的制度不可动摇,而所出现的问题既然是技术上的。就应该而且能够依据学生的身心成长与社会的人才需求,对这种技术进行改造、发展与升级,调整好人的发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的平衡,使高考发挥更大、更好的正面引领作用.
  1、考生答卷。惜时如金
  数学高考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对考生答卷速度要求非常高,他们须有争分夺秒的意识.对此,有人做过简单的统计分析:一套高考数学试卷拥有的文字量,通常要求命题者控制在2000个印刷符号左右,一般情况下,考生能以每分钟阅读300~400个印刷符号的速度审题。这样读完一套试卷约需花5~7分钟时间,考虑到有的题目(比如,有的跨专业的应用题)冷僻晦涩,需要反复阅读、多层理解、多次体悟,才有可能断明题意,实际阅读完一套数学试卷需要12分钟左右.书写主要用于解答题,一份数学试卷完整地写出解答过程,大约要写3000个印刷符号,通常情况下,考生的书写速度是每分钟150个印刷符号左右,这样解答一份试卷的书写时间约需20分钟.如此,就一套高考数学试卷而言,考生看清并理解题目的意思后,直接抄写标准答案将近要花去32分钟,数学高考时间限定是120分钟,于是,留给学生探究思索、发现思路、估算精箅、文字组织和复查检验等时间约88分钟;通常每套试卷拥有20~23道题,其中最后几道题的设置一般不止给出一个问题,因此。整个试卷就会有26~30个问题.因此.学生解答每个问题平均只有约3分钟时间.考生解答数学高考试题时,这种高强度的时间要求,对教师平时教学与带领学生高考复习影响深刻.

  2、数学学习。记忆题型
  毋庸置疑,在这种每秒必争的答题速度驱使下,平时数学教学与高考复习教学就只能,也一定会演化成应试教学.应试教学的首要目标就在于教师依据历年的高考试题,预想出可套用的题型(模式),并且想方设法找到有效的教学手段,在有限的时间内,把那些有用的题型(模式)深深地刻人考生的头脑.并且必须保证他们在相应的考试情境氛围中轻易提取,迅速应用到高考数学试题中去,对处于数学高考复习中的教师与学生来说,这更是绝对的金科玉律.
  教师在解答问题时,出于自己专业领域与充足时间思考。对自己解答过程能够充分反思,解题窍门的发现、方法的取得、思想的形成对解答新的相似的问题具有较大的帮助;学生出于多门学科的压力,很难有时间保证达到教师的思考深度与水平.这样,教师就成了解题技巧、方法与题型的供给者.当把一切都归人数学题型(模式)的做法时,教师必将所有注意力集中到归纳为解决每一类可能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题目的题型,并将这些题型(模式)迅速教给学生.问题是,针对数学的育人价值及产生这些价值的最佳教学途径与方式,这样的教学必然有损于数学的教育价值.在教学中。降低了学生对数学深层次理解的要求,从而妨碍学生形成数学精神品格:如对数学的整体性、抽象性与结构性等的体悟,很难把重点放在关键的育人价值上。如对数学核心概念深刻理解、思维与计算两者间注意力的有效分配,审题中对关键文字细微差别的恰到好处地区分,数学的合情推理与归纳类比的有效应用。想象力的展开和直觉思维的诱导等等,学生达不到对这些真正要紧的地方进行认真思考与有效把握.然而,这些是数学学科教育的核心价值所在,也是数学教育的本质目标.[1]
  在考试时间的压迫下,使带领学生复习的教师和考生都会毫不怀疑:数学教学的目标,就是考生需要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题型(模式)”三个维度,考试高分的获取取决于这三个维度在考场上不假思索的成功运用.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数学教学,一定会抹杀许多更为重要的数学本质精神,使知识的获得与能力的跃升产生了差距.因为,在教师和学生的观念中,他们认为充分掌握了上述的三个维度就足以应付高考.于是,数学教学的育人目标就是要利用这“三个目标维度”将考生训练成条件反射式地对待考题,达成在考场上节省一点一滴时间的目的,以此解除答卷时间的绝对压力.
  这种意义上的数学教学,学生只是记住教师对数学知识深层结构理解的结论(题型或模式),事实上是教师在考场之外、考试之前代替学生思考,学生在考场上只是把教师的思考方法与成果移植到考题中去,而避开了其自身应当在教师的引导下,下苦功夫去对数学知识、方法、解题套路作完整的、创造性的理解,并进而形成自己对数学的深层结构的整体把握,在此基础上,使自己的知识、能力、智力、智慧等品质得以同步提升.学生绕开“理解”的匝道,进入记忆教师提供题型的“捷径”.这种教学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

  3撇开理解。扭曲目标
  如此,在应考时,在同等的计算能力的条件下。谁记忆的题型多,在考试时匹配得快,谁就会在得分上处于优势.于是,教师带领学生复习,必须马不停蹄地一个一个题型地训练下去,很少有时间停下来带领学生去想一想,探一探.我们知道,每当对数学知识的产生停下来进一步深入时,我们的经验就不能只用数量,而应该用质量或强度加以衡量.经验的数量和质量均有价值,但是我们的生命和生活却常为那些具有强度,也就是更为深度的经验所塑造和促进,所谓深度经验实际上就是自我的开放,感知的扩展,意识的觉醒,智慧的生成.每当我们借助于这种自我开放、超越已经形成了的过去,就能使用一种新方法来接触世界,认识自己,营造未来.
  素有“思维体操”之称的数学教学更是如此,时刻面临的是应该停下来深入一步,而不是立即行进到下一个信息点的选择.在为高考准备的教学中,师生普遍焦虑总是把我们推向“继续前进”的路向.我们时时忙碌,我们急不可耐,我们步履匆匆,很难停下来深入一步.教师尽量展示机械信息,学生走马观花地掠过它的表层,尽可能地积累和吞噬这些信息,在目前这种形式的高考压力下,应试教学只能将“下载信息”作为数学教学的主要途径.但是,这种把信息的获得抬高到了教育目标的水平只是光亮了学习的表层.
  盛行的、制造恐惧的测试制约着数学教育的整体进展,“就像是尾巴在摇狗,而不是狗在摇尾巴”.“匆匆掠过”的数学教育。泯灭了原本可以“逗留”和“深入”有着深刻意义的过程,而不是一味地忙着向前赶路的机会.这是现代数学教育被平庸化的表现,课程标准所开列的诸多真正意义上的数学教育目标的承诺形同虚设。成了一纸空文.因此,这既是对学生的背叛,又是对教师的背叛,更是对教育本身的背叛.更为糟糕的是,教师和学生只有适应和顺从这种教育,没有其他选择余地,教育只能停留在表层——“下载”知识信息的层面.
  高考的功利性与残酷性,迫使人们普遍希望获得高分,这是至高无上的目标.我们不否认数学高考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但是,这些通往改革的小道绝不能受到超越对考试分数的深入关注所指引.通常,所提出的改革方案只考虑到问题中不完整的表面和片段,但要求更高的考试分数,就必然要有更多的家庭作业,更长的学习年限。这些似乎是不变的主题,这就不可能鼓励潜在的深层学习的过程.于是,一届又一届的复读生相继产生,源源不断,他们又挤压着一届又一届应届生,迫使本该进入高等学校的应届生变成了新的复读生,如此,不仅产生巨大的资材和人才的浪费,更让一代又一代新人的心灵蒙上难以洗尽的阴影.
  对高分的重视导致了教师和学生都不愿意承担理解认知的风险(而理解恰恰是掌握数学的精髓所在),因为,对知识发生过程的理解有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投入大量精力,使学生和教师均认为,寻求。理解”的教学反而是“本末倒置”,“事倍功半”;相反,他们满足于对正确答案的妥协,在这种妥协下,如果学生能够提供被认可的正确答案,教育就被认为是成功的.这种观念阻碍了创造、形成、评价和运用信息能力的发展,扼杀了更高思维层次与创新能力的发展.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人的意识与精神的萎缩.如果教育不能深入理解数学课程的恰当地位与人类潜能发展之间的关系,那么,它不仅会滋生和助长平庸,而且会导致“捆绑式的生长”,甚至会成为“灵魂杀手”.
  我们对数学教育的更深层次担心,就是学生会被某些影响所腐蚀,会为某些功利性的追求所误导.为了应付考试,只能把发展数学探究能力资源转化为僵死的信息,并把这种信息当作毫无疑义的真理让学生反复背诵、记忆、在考试中套用.作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方展示,另一方吸收僵死的、封闭的知识体系,而不愿去实践、探求,鼓起发现真理的勇气.很多教师都深知这一点,但是迫于当今考试的要求,没有几个教师有时间和勇气去探讨考试内容(被当作是真理)以外的东西.我们建立了一套掌握某种知识的奴隶制度,其中包括所谓的机构,学生和老师就成了这种机构的奴仆.[2]
  越来越多的考试,越来越多的家庭作业,越来越多的学校时光无益于提高熟练运用知识和信息的能力,无益于探究与创新的氛围的营造;‘他们只满足于“正确答案”,并进一步啮噬了学生的内在动机,蚕食着学生的兴趣,消耗着他们的进取心.这一切,用来评价我国目前进行应试教育是再适合不过了.
数学应试教育是导致学生想象力贫乏的罪魁祸首.一我们建立起了封闭的知识体系,想象力就被视为无关,甚至是干扰的因素.在如此强大的高考压力下,想象力并没有被整合迸课程目标或教育实践.敏锐的教育家坚定地忠告要重视激发想象力,然而,如果我们的教育目标只是记忆信息的话,那么,想象力也只是装饰而已.但是.就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3]一想象的范围和韵律能让我们超越狭隘的教育体制和教育欲望.
  考试使认识不平衡的结果。不仅表现为成绩欠佳和缺乏理解,而且还会影响个体,影响他们存在的心灵.通过应试的教学,使学生以为,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再现而获取知识。就是学会将这些记忆在智囊中的知识,在考试的气氛中,如何尽快地提取与匹配,从而获取正确答案.教育仿佛成了一种义务和强迫。而不是向着知识、观念、情感等的深度连续拓展.如此训练出来的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他们特别会问这样的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这个会考试吗?”。“我昨天没有错过什么重要内容吧?”(潜在的意思是“考试会考这个吗?”).他们从不关心一个观点、一种方法、一项理论在那儿触动了他们,压根儿便想不到去反恩某一观点,去挑战某些权威的观点,更不用说提出创新的观点.

  4松绑时间。考查理解
  鉴于目前学生解答数学高考题时间的巨大压力,数学教育教学目标有误入歧途的危险.通过上述分析,我们的对策是必须加大数学高考改革的步伐与力度,使“数学高考”向数学教育本真目标回归,促进培养人才向着提升思维品质与精神素质目标的发展.作为教学指挥棒的高考设计,可以考虑以下两点:

  1.数学高考题应删繁就简,突出数学本质内涵.高考数学试题要摒弃那种拖泥带水的语言,呈现问题的形式应更加数学化,直奔主题,驱除为了庸俗应用而编造的没有应用价值的问题.如此,学生可以节省一些十分宝贵时间思考高考试卷中的真正面临的数学问题,而不是那种人为编造的应用题.

  2.减少试题数量,或者保持现有试题数量而增加答卷时间.试题太多,造成了学生解答数学题时,没有时间去做深度思考;要保持目前的试题数量,就有必要考虑增加数学高考时间,如此,增加考查能促使学生深入思考的数学思维分量,这可以采用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来达到目的.

  做好了这两点,主要目的是使考生能将有限时间集中到思考数学本质问题上去,使学生在学习和复习中,将他们的视线转移到提升理解数学的深层次品质上去.如此,真正保证发挥数学本身的教育价值及其用来“选拔”人才的功能.

  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史宁中教授说:“面对高考压力,现在许多中学在应付数学高考时,提出了要培养学生在考场上对数学问题应该‘一看就会。一做就对’的口号.这种口号怎么能作为教育目标呢?要知道.不经过思考的不是数学,数学不是技能训练.当然,一定程度的熟练是必不可少的.但过分强调就走向了反面.对于数学高考改革有两种选择:要么增加时间,要么减少题目”.[4] 张奠宙,赵小平二位先生也指出:“数学高考试卷。非得要那么多的题目吗?即便优秀生也没有多少思考的时间,必须看到题目就立即下笔.正因为慢了不行,才逼着老师和学生做大量的题目,快速答卷,以形成条件反射.日本高考数学,不过区区几个题目,莫斯科大学入学试题,也不超过十个题目,回顾我国20世纪60年代的数学考题,也是不多的几个题.现在高考命题模式难道不能有丝毫改变吗?俄罗斯全国数学卷统一考试时间为4小时,说明现在规定2小时也不是‘国际惯例’.全国已有十多个省市可以自行命题,可是,题目类型、数量如出一辙,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5]

  资深专家的金玉良言,都是针对我国高考数学现实情况而发的,是切中要害之处的,数学高考不增加数学题的探究与思考的分量,就会迷失数学学科的本质,偏离数学教育的目标,有损数学的育人价值.对此,我们不可听而不闻,而应该认真参考,避免某些弊端,发挥高考指挥棒的正面导向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昆.数学知识生成性.优化思想与驾驭考试[J].数学教学,2008(12):32
  2托宾•哈特.从信息刭转化.为了意识进展的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本社2007:49
  3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6:115
  4史宁中.敷学课程标准的若干思考[J].教学通报.2007(5): 5
  5张奠宙.赵小平.真的担心高考命题八股化[J].数学教学,2006(7):封底。
  
  【原文出处】《数学通报》(京)2011年第50卷第1期。51~5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