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冰雨有多少人叫:长沙经济发展结构剖析及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动力研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22:51:39
长沙经济发展结构剖析及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动力研究   发表日期:2008年5月6日  共浏览1104 次      字体颜色: 选择颜色 黑 色 红 色 黄 色 绿 色 橙 色 紫 色 蓝 色 褐 色 墨 绿 深 蓝 赭 石 粉 绿 淡 绿 黄 灰 翠 绿 综 红 砖 红 淡 蓝 暗 红 玫瑰红 紫 红 桔 黄 军 黄 烟 灰 深 灰 灰 蓝    【字体:放大 正常 缩小】
长沙经济发展结构剖析
及保持持续增长态势动力研究
长沙市人民政府研究室
近年来,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各地均在竞相发展。自2001年以来,长沙经济始终保持了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增长质量进一步提高,城乡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已步入了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良性轨道。如何进一步保持这种良性发展的态势,尤其是在谋划和制定《长沙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关口,深入研究保持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增长态势的动力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月28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仲池来我室调研,要求就长沙经济发展结构及如何继续保持这种持续增长的势头进行专题研究。从4月30日开始,我室成立专题课题组,历时两个月,在收集整理大量数据的基础上,采取对比分析的方法,从区域竞争、经济质量、产业结构、投资结构、消费结构、经济外向度、城市化水平和文化发展等八个方面看长沙,全面解剖了长沙经济发展结构及其特征,并深入探究了进一步加快长沙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供各级领导作决策参谋和咨询。
■ 长沙经济发展结构分析
一、从区域竞争看长沙: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在中部地区位居前列;经济总量在持续高位增长的作用下不断壮大,但与发达地区的结构性差距仍然明显
(一)长沙经济增长与全国大中城市对比分析。
近几年来,全国省会城市发展呈现出明显提速的强劲势头(图表1)。2002年,全国26个省会城市(拉萨未纳入比较)中,GDP增速超过14%的只有呼和浩特,平均增速在13%以下。到2003
图表1:全国省会城市GDP总量及增长速度对比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GDP
(亿元)
GDP
增速
(%)
全国
排位
GDP
(亿元)
GDP
增速
(%)
全国
排位
GDP
(亿元)
GDP
增速
(%)
全国
排位
广 州
3001.48
13.2
9
3466.6
15.0
5
4115.8
15.0
14
杭 州
1780.00
13.2
9
2092.0
15.0
5
2515.0
15.0
14
成 都
1663.21
11.6
22
1870.8
13.0
7
2185.7
13.6
23
武 汉
1492.74
11.8
21
1662.4
12.1
22
1956.0
14.5
20
沈 阳
1400.02
13.1
13
1602.0
14.2
9
1900.7
15.5
11
南 京
1297.57
12.8
17
1576.2
15.1
4
1910.0
17.3
1
哈尔滨
1232.12
11.5
23
1414.8
13.5
15
1680.5
14.7
19
石家庄
1186.81
9.9
34
1376.6
12.5
21
1633.0
14.1
21
济 南
1200.83
13.2
9
1367.8
14.5
8
1618.9
15.6
10
长 春
1150.00
13.1
13
1338.0
14.2
9
1535.0
13.5
25
福 州
1160.53
10.7
28
1300.0
13.0
17
1548.5
13.0
31
郑 州
928.29
12.1
20
1102.0
14.7
7
1375.0
15.5
11
长 沙
812.85
12.7
18
928.2
14.0
12
1133.9
15.0
14
西 安
823.50
13.3
8
928.1
12.1
22
1095.9
13.5
25
昆 明
730.08
9.2
35
812.02
10.3
26
942.14
12.0
33
南 昌
552.37
13.8
6
641.2
15.5
2
770.0
16.5
4
太 原
433.64
13.5
7
515.6
15.5
2
643.1
15.7
8
南 宁
356.07
11.5
23
501.8
10.7
25
588.9
13.2
27
合 肥
412.81
13.1
13
477.8
13.3
16
589.7
16.2
5
兰 州
386.78
10.4
29
440.1
11.0
24
504.3
11.4
34
乌鲁木齐
352.23
10.4
29
408.0
12.7
20
478.0
13.1
30
贵 阳
336.37
11.3
26
380.9
13.0
17
443.6
13.7
22
呼和浩特
316.70
31.4
1
406.1
24.9
1
\
\
\
海 口
210.86
10.3
32
227.3
13.8
13
252.8
13.2
27
银 川
133.46
11.4
25
156.6
14.2
9
188.9
14.9
17
西 宁
121.34
12.9
16
144.8
13.7
14
174.7
14.8
18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据整理,由市统计局提供
年,GDP增速超过15%的有6个城市,增速最高的呼和浩特达到24.9%,全国省会城市GDP平均增速为13.9%。2004年,尽管国家实施宏观调控政策,但省会城市经济增长的平均速度仍达到  15%以上。在区域经济发展竞争中,长沙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期。2002年GDP增长速度达12.7%,在省会城市中排名第18位;2003年增速为14%,排名第12位,比全国省会城市发展平均速度高0.1个百分点;2004年增速达到14.8%,排名第14位,连续三年GDP总量及增长总体上保持了中等发展水平。
(二)长沙经济增长与中部地区主要城市对比分析。
长沙经济增长在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2001年至200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排位在中部六个省会城市中连续四年居第3位。在增长速度上,我市三年来GDP平均增速为13.9%,比武汉快1.1个百分点,与郑州基本持平(图表2-1)。
图表2-1:2004年度长沙与中部城市地区生产总值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总额
(亿元)
排名
增速%
排名
总额
(亿元)
排名
增速%
排名
总额
(亿元)
排名
增速%
排名
武汉
1492.74
1
11.8
6
1662.40
1
12.1
6
1956.0
1
14.5
6
郑州
928.29
2
12.1
5
1102.00
2
14.7
3
1375.0
2
15.5
4
长沙
812.85
3
12.7
4
928.22
3
14.0
4
1133.9
3
15.0
5
南昌
552.37
4
13.8
2
641.22
4
15.5
2
770.0
4
16.5
1
太原
433.64
5
15.5
1
515.59
5
15.7
1
643
5
15.7
3
合肥
412.81
6
13.1
3
477.78
6
13.3
56
589.7
6
16.2
2
我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速度连续三年在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中排位第一,明显高于其他五个城市,收入总额与武汉、郑州的差距缩小,将其他四市拉开较大了距离(图表2-2)。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保持了较高水平,平均增速分别比武汉和郑州高3.04和1.55个百分点(图表2-3)。
图表2-2:2004年度长沙与中部城市一般预算收入对比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总额
(亿元)
排名
增速%
排名
总额
(亿元)
排名
增速%
排名
总额
(亿元)
排名
增速%
排名
郑州
62.9
2
20.3
2
78.7
2
25.1
3
104.82
1
31.2
3
武汉
70.27
1
17.8
5
80.44
1
14.5
6
104.02
2
29.3
4
长沙
46.07
3
22
1
59.89
3
33.2
1
80.66
3
34.7
1
合肥
29.12
4
17.5
6
35.87
4
23.2
4
44.93
4
25.3
6
太原
21.81
6
19.9
4
33.35
5
28.9
2
42.64
5
27.9
5
南昌
25.75
5
20.2
3
31.45
6
22
5
42.19
6
34.3
2
图表2-3:2004年度长沙与中部城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对比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总额
(亿元)
排名
增速%
排名
总额
(亿元)
排名
增速%
排名
总额
(亿元)
排名
增速%
排名
郑州
430.89
2
11.5
6
479.9
2
11.4
6
558.7
2
16.4
3
武汉
770.08
1
12.3
2
853.99
1
12.1
5
960.58
1
12.5
6
长沙
401.10
3
14.0
1
452.00
3
12.7
3
525.13
3
16.2
4
合肥
184.77
4
12.3
2
207.43
4
12.3
4
239.77
4
15.6
5
太原
180.96
5
12.3
2
185.37
6
17.8
1
226.34
6
22.1
1
南昌
179.84
6
11.8
5
201.18
5
13.1
2
234.87
5
16.8
2
数据来源:根据各省会城市统计数据整理
(三)长沙经济增长与部分沿海开发城市对比分析。
将长沙经济发展与同等人口规模的沿海开发城市进行对比(图表3)可以看出,仍然存在巨大的差距。首先,从经济总量上比较,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工业、投资、财政收入和引进外资等方面。其次,从经济增长速度上比较,我市的地区经济总量、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处于相对落后水平,而在工业增加值
图表3: 2003年长沙与人口规模相近六市主要经济指标比较
单位:万人、亿元、亿美元
城市
地区生
产总值
工 业
增加值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财政一般预算收入
实际利
用外资
数额
增速
数额
增速
数额
增速
数额
增速
数额
增速
数额
增速
长 沙
929.5
14
268.3
18.8
495.0
36.5
452.0
12.7
59.9
33.2
5.02
53.2
南 京
1576.2
15.1
659.4
18.4
954.0
58.2
600.2
14.4
136.5
21.9
23.69
52.5
福 州
1300.0
13.0
542.6
15.3
439.0
45.0
483.6
15.0
67.5
17.6
13.02
8.7
济 南
1367.8
14.5
494.6
21.8
504.9
24.7
533.2
15.6
76.1
19.6
6.53
20.6
大 连
1632.6
15.2
697.1
15.8
506.9
37.8
568.5
12.4
110.5
16.6
22.11
37.9
宁 波
1769.9
15.3
910.1
18.0
837.6
39.3
521.5
12.7
139.4
32.4
17.27
57.0
苏 州
2801.7
\
1586.7
\
1408.9
\
526.1
\
170.5
\
68.05
\
数据来源:根据相关城市统计数据整理
和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增长上具有一定的优势,经济增长水平总体上基本平衡。
二、从经济质量看长沙:经济运行质量保持较高水平,财政税收与人民收入同步提升,城市居民收入领先中西部。但科技研发经费比重偏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发展缺乏持续后劲
(一)总体经济质量指标分析。
1、经济制度指标分析。良性的经济制度为经济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提供了动力支持,这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驱动力。从经济制度指标上看,长沙所有制结构合理,不同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尤其是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发展。2004年,非公有制企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所占比重上升到44.37%,增幅明显高于国有企业增长水平;非公有经济税收在全市地方税收中所占的比重由2000年的32%大幅增加到2004年的51%,上升19个百分点
(图表4);非国有投资比重提升到58.4%。充分说明长沙经济制度为经济富有效益的运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2、经济资源指标分析。在人力资源质量及使用指标上,长沙每万人大学生17名,居全国省会城市首位;熟练工人获得便利性和高级人才获得便利性分别位居全国200多座城市第11位和13位,在中部地区城市中位居第2位;劳动就业率和劳动力市场景气指数分别达到79.2%和91%,在中部地区居第一位。在技术资源指标上,长沙科技与产业的结合度较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达到60%,在全国保持了相对较高的水平,但市内转化率较低,科技成果流失比较严重。全市科技研发经费投入偏少。其中2003年和200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353%和1.355%,虽略有上升,但在中部地区处于相对落后水平。
3、经济运行指标分析。从经济综合运行的主要指标看,2004年长沙规模以上企业总资产贡献率17.80 %,资本保值增值率111.5 %,全员劳动生产率141.68%,流动资产周转率1.51次,均高于全国省会、中心城市平均水平;利润水平位居全国第2位,占全省的40%。从工业经济发展指标看,长沙规模以上工业效益综合指数从2000年的137.91%增长到2004年的177.51%,总资产贡献率为17.80%,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9.52%,万元销售收入的总成本2003年比1998年下降777元。从居民收入看,2004年长沙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21元,在中西部地区排名第一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排名第6位。
(二)财税构成分析。财政收入增幅大、加速增长趋向明显是长沙经济运行质量保持较高水平的一个显著标志。但长沙财税增长明显依赖于投资拉动和房地产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不利于可持续发展。
1、财税收入及结构变化分析。从收入增长变化看,长沙财税收入增长的投资拉动型特征十分明显。2000年到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累计达2007.75亿元,年均递增27.56%。在高位增长的投资刺激下,财税收入迅速增加。全市地方财政收入五年平均递增27.3%,增长速度由2000年的 9.43%上升到2004年的31.60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从2000年的16.7%上升到2004年的18.5%。从财政收入构成看,非税收入占比逐年减小。其中2004年非税收入占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为12.68%,比2000年的14.52%下降1.84个百分点。地方财政收入占市财政总收入的比重由2001年的72.46 %上升到2004年的78.39%,经济发展在促进贡献率增大的同时,进一步朝有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方向转变(图表5)。
图表5: 长沙财政收入构成变化
数据来源:根据市财政局年度公布数据整理
2、财税收入内部结构分析。从产业结构看,长沙第三产业税收对财税增长的主力军作用十分突出,全市将近三分之二的地税收入来源于第三产业。2001—2004年第三产业地方税收所占比重一直保持在60%以上。从税种结构看,营业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等税种跳跃式发展,构成我市财税快速增长的四驾马车(图表6)。其中营业税在全市地税收入总量中的占比由2000年的
42.33%上升到2004年53.28%;个人所得税年均递增36%左右,总额达到12.58亿元;企业所得税从2000年的10.83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19.34亿元,增幅从2000年的18.38%上升到2004年的27.86%。建筑业营业税和房地产营业税成为城市区级财税快速增长的主要支撑。五区建筑业营业税和房地产营业税两项收入总额四年内增长7.78倍,达到13.35亿元,其中两项税收当年新增额8.29亿元,占五区当年新增税收总量的80.62%。
(三)十大标志性工程企业发展分析。
1、企业成长性分析。长沙工业十大标志性工程龙头企业迅速崛起。企业技术改造投资持续大幅增加。三年共完成技术改造投资97.97亿元,年均递增55.6%。其中2004年完成49.8亿元,占全市技术改造投资总额的52.5%; 26户标志工程企业资产总额达到457亿元, 比创建之初净增230.42亿元。企业规模持续壮大。标志性工程企业个数占规模工业总数不足3%,却实现工业增加值155.1亿元,总量占全市规模工业的62%。其中大中型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0.42亿元,占标志工程总体规模的比重达96.98%,是我市标志性工程企业的绝对主导。产品销售市场持续拓展,产销率持续稳定在99.8%以上;2004年,完成出口交货值31.19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1.7%。
2、企业经济效益分析。连续三年,工业十大标志性工程企业效益持续攀升。2004年,在宏观经济环境较为不利的情况下,仍然实现利润总额36.29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利润的74.17%;实现利税104.24亿元,占全市规模工业利税总额的78.21%,对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长和利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达到50.76%和74.03%(图表7)。
图表7:长沙市工业十大标志性工程企业主要经济指标变化情况
单位:亿元
序号
工程名称
产  值
技改投资
资产总额
利  税
2003年
2004年
2003年
2004年
2003年
2004年
2003年
2004年

工程机械
56.18
79.0
4.82
6.97
64.15
99.76
8.13
10.49
2
电子信息
52.8
61.79
1.79
1.08
75.88
88.57
6.38
7.56
3
高档卷烟
85.88
107.48
1.12
7.98
95.73
115.9
57.85
73.62
4
食品深加工
8.21
26.44
9.07
15.7
3.38
20.86
0.55
3.22
5
精细化工
11.06
14.09
1.99
1.83
22.42
25.71
2.23
2.36
6
汽车工程
23.59
22.08
2.87
4.74
8.73
13.00
0.77
-0.17
7
新材料
8.54
35.16
1.56
3.82
22
35.00
0.76
2.36
8
绿色家电
15.33
24.57
0.59
0.15
8.89
25.05
2.05
1.79
9
精品纺织
4.55
7.9
0.75
0.35
5.93
5.69
0.31
0.34
10
生物医药
11.09
21.06
2.91
7.17
21.30
27.68
3.31
4.21
三、从产业结构看长沙:经济发展总体进入工业化的中级阶段的起始时期,产业结构变化度较大;工业经济总量偏小,仍然是长沙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缺陷
(一)经济发展产业构成对比分析。第二产业占比偏低,第三产业占比过高是长沙产业发展的明显特征(图表8)。与全国经济
图表8: 长沙与全国及部分主要城市长产业构成比例比较
一产业
二产业
三产业
增加值
同比
±%
所占
比例
增加值
同比
±%
所占
比例
增加值
同比
±%
所占
比例
全国
\
\
14.78
\
\
52.94
\
\
32.27
长沙市
83.3
4.8
9.9
393.7
20.2
41.5
452.5
10.8
48.6
上海
93.0
2.3
1.49
3130.7
16.1
50.08
3027.1
4.5
48.43
广州
104.1
-0.3
3.0
1504.9
21.4
43.41
1857.6
11
53.59
武汉
92.4
4.3
5.67
741.8
12.8
44.62
826.4
12.5
49.71
郑州
48.7
4.6
4.42
573.7
20.2
52.06
479.6
10.0
43.52
合肥
40.8
-3.4
8.54
238.3
16.1
49.87
198.6
13.8
41.59
南昌
52.8
4.4
8.24
324.2
18.9
50.58
264.0
13.1
41.18
太原
17.8
3.8
3.45
266.0
19.8
51.59
231.9
11.9
44.96
数据来源:根据《2003年度中国统计年鉴》数据整理
发展产业构成比较,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低11.44个百分点;与长三角核心城市上海比较,总量仅达其12.58%,占比低8.58个百分点;与珠三角核心城市广州比较,总量仅相当于1/4,占比低1.91个百分点;与中部地区主要城市比较,其占比排序位居末位。
(二)产业结构变化分析。全市产业结构变化值逐年增大,特别是从2000年开始,其结构变化值达到50以上(图表9-1),表明我市产业结构变化程度较大。在结构变化中,呈现三个明显
图表9-1: 长沙产业结构变化值
年份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结构变化值
5.5
9.8
11.4
12
9.6
11.2
13.8
17.6
21.6
年份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结构变化值
21.2
24.4
27
31.2
34
35.8
38.6
40.8
41.2
年份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结构变化值
43.2
45.2
48.2
50.6
51.8
52
52.2
56.5
数据来源:根据长沙市年度统计数据计算整理
的特征:一是第一产业比重整体趋势上不断下降,从原来的33.3%下降到2004年的9.3%。二是第三产业持续高位增长,2004年占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到46.3%,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7.4%。三是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高成长性态势明显。从2000年起,连续
图表9-2: 长沙三次产业比例演进图
数据来源:根据长沙市年度统计数据计算整理
五年工业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6.68 %,其中仅2004年所占比重就增长3.5个百分点,基本与第三产业接近(图表9-2)。
(三)主导产业内部结构分析。
1、第二产业结构分析。工业加速度发展趋向明显。 2000年到2004年的四年中,年均增长16.68 %,跨越1000亿元台阶。从现行产业内部结构分析,我市工业结构的布局较为合理,是中南地区工业经济发展最具潜力的地区之一。表现出以下五个方面的鲜明特征:一是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在国家划定的39个工业大类212个种类中,长沙除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以外,其它38个大类,201个种类均有分布,初步形成了以机械,电子,家电,食品,建筑等为支柱,支撑作用明显、产业优势突出的大中型工业企业与特色鲜明、配套能力较强的中小型企业协调发展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产业链。二是规模工业迅猛发展。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706.06亿元,占工业经济总量的比重由2001的58%上升到2004年的70.18%;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位居第11位。三是实现了从轻产业为主向重工业为主的转变,轻重工业协调发展。轻重工业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从2001年的50.8: 49.2转变为现在的35.2: 64.8。四是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拉动效益显著。2004年,工程机械,电子信息,烟草食品等支柱产业分别占全市规模工业总产值11.19%、8.75%、18.97 %;烟草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热力的生产、供应业和专有设备制造业等4个盈利优势行业共实现利润64.63亿元,占全市利税总额的69%(图表10) 。五是园区工业及高新技术产业有新突破。全市完成高新技术工业
图表10: 2003年长沙支柱产业主要经济指标情况
企业名称
工业总产值
(不变价格)
企业单位数
工业销售产值
(当年价格)
资产总额
绝对数
占全市比例
绝对数
占全市比例
绝对数
占全市比例
绝对数
占全市比例
工程机械
1355283
22.3
378
42.15
1200823
27.34
1764010
26.62
电子信息
1187166
19.53
20
2.23
541988
12.34
943764
14.24
烟草食品
511635
8.42
81
9.05
1087159
24.76
1229123
18.54
生物医药
117642
1.93
30
3.35
136520
3.11
263147
3.97
新型材料
297926
4.9
26
2.9
314580
7.16
473823
7.15
数据来源:根据长沙市年度统计数据计算整理
总产值212.30亿元,比上年增长24.8%,其总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30.1%。其中长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面
积达到24万平方千米, 2004年实现技工贸总收入403亿元,增加值105亿元;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产业开发区建成面积33.5平方千米,2004年增加值70.1亿元,主要指标均在中西部16个国家级开发区前3名。
2、第三产业结构分析。从历史的角度考察第三产业内部的比例构成,在第三产业发展的多种业态中,长沙餐饮业和其它服务业一直保持着较高的份额(图表11)。2004年我市第三产业中,倍,平均每年增长14.8%;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增加值为77.66亿元,比1992年增长169.1%,平均每年增长13.2%;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增加值为58.01亿元,比1992年增长2.11倍,平均每年增长15.2%;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增加值为27.09亿元,比1992年增长2.64倍,平均每年增长12.9%。各层次在第三产业中占比结构是第一、第二、第四层次占比下降,第三层次占比上升。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增加值为151.14亿元,比1992年增长2.02
图表11: 长沙第三产业构成比例变化情况
数据来源:根据长沙市历年公布统计数据计算整理
由于第三层次涵盖的是教育、文艺、广播电影电视、科研、综合技术服务、卫生、体育事业等,体现的是科学技术含量、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的提高,因而各层次结构发生的变化说明,我市第三产业的内在质量在提高,不断向高级化演进。
四、从投资结构看长沙:投资高位增长,成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投入拉动型经济特征明显;以市场为主、产业为主的多元投入机制初步形成。但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显著下降,且存在较大差距
(一) 投资增长趋向比较及经济影响分析。
在投资拉动的刺激下,各地区和城市固定资产投资高位增长趋向明显。长沙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额及投资增长速度一路居高,从2001年开始,四年中持续保持较为领先的水平。2004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额668.09亿元,在全国26个省会城市中排名第8位,增长速度排名第6位;在中部地区主要城市中投资总额和增长速度分别排名第2和第4位(图表12),这说明我市投资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同时,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对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投资需求拉动GDP增长比率从2002年的6.98个百分点提高到2004年的9.6个百分点,对GDP的贡献率从2001年的 %提高到2004年的64.9%。随着
图表12:长沙与中部城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较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总额
(亿元)
排名
增速%
排名
总额
(亿元)
排名
增速%
排名
总额
(亿元)
排名
增速%
排名
郑州
340.7
3
15.2
5
502.3
2
47.4
3
650.0
3
30
5
武汉
570.43
1
12.1
6
645.06
1
13.1
6
822.2
1
27.5
6
长沙
362.57
2
28.12
2
494.97
3
36.5
4
668.1
2
38.9
4
合肥
168.67
4
18.3
4
255.11
4
51.2
2
361.5
4
41.7
3
太原
147.6
5
20.3
3
204.45
6
38.5
5
298.8
6
51.4
1
南昌
137
6
41.4
1
235
5
67.9
1
350
5
48.9
2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公布数据整理
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逐年提高,全市经济发展对投资的依赖性越来越强。
(二)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特征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来源结构分析。从投资来源构成看,长沙存在五个方面明显的特点:一是国家预算内资金和国债资金拉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作用明显。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全市累计争取国债资金29.6亿元,其中2004年国家国债资金比1998年增加3倍,有力地促进了我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快速增长。二是非国有投资主体地位日渐突出。国有投资增长速度明显落后于非国有投资,非国有投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大。2004年全市非国有投资完成390.12亿元,增速高达45.4%,比2000年的81.48亿元增加3.79倍,占比从2001年的29.12%提升到58.4%(图表13),其投资强度蓄积能量的释放对
经济增长形成了超常的拉动能力。三是基本建设投资成为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主要动力。2004年基本建设投资达到282.75 亿元,增幅达43.4%,高于同年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4.5个百分点。较2001年的63.19亿元增加3.47倍。四是房地产投资扩张较快。2004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额比2001年增加1.78倍,年均增长40.8%,成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重要增长点。
2、固定资产投资方向分析。按产业分,三次产业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69.91%上升到2004年的87.68。其中一二三产业投资额度分别从2001年的1.02亿元、32.52亿元、192.59亿元增加到2004年的2.65亿元、155.53亿元、427.62亿元;增长幅度分别从2001年的-29.46%、9.85%、74.44%上升到2004年的8.53 %、67.16 %和26.48 %。按部门分,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以及房地产业成为投资的重中之重,2004年投资额332.19亿元,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49.72%。这些数据说明,我市以产业发展为主导,以工业及相关行业为重点的投资机制和投资格局已经形成。
(三)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比较分析。
1、固定资产投资效益指标分析。长沙工业投入产出率保持较高水平(图表14)。在1997年到2002年的六年时间里(2003年之后因行业划分标准变更,部分行业无法取得2002年以前年份同口径数据),全市工业平均投入产出率达到1:7.34,其中最高年份达到1:16.29(图表14)。同时,基本建设的建设周期明显缩短,基
图表14-1: 近年来工业投入与产出变化表            单位:亿元
指 标 名 称
1997年
1998年
1999年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全部工业总产值
471.59
527.43
570.02
620.49
662.51
718.31
#其中:规模以上
248.9
275.03
294.46
334.24
381.63
444.18
工业增加值
157.05
174.17
187.07
206.03
217.91
238.75
固定资产投资
95.11
107.256
112.69
141.46
226.13
293.25
#其中:工业
20.94
10.69
16.94
29.32
30.84
52.82
图表14-2:近年来我市工业投入与产出情况     单位:亿元
数据来源:长沙市统计局《长沙城市运营成本实证分析》
本建设投资固定资产平均交付使用率提高,表明我市在集中资金抓基本建设方面收到良好效果,由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动用速度加快。
2、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分析。从中部地区省会城市比较,连续三年,长沙年度固定资产投资效果系数指标处于落后水平,反映出我市GDP增长的成本明显偏高(图表15)。同时,从单位
图表15: 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年度投资效果系数比较
长 沙
武汉
郑州
南昌
太原
合肥
2001
2002
0.2
0.3
0.3
0.5
0.3
0.3
2003
0.2
0.3
0.3
0.4
0.4
0.3
2004
0.3
0.4
0.4
0.4
0.4
0.3
数据来源:由长沙市发改委提供
固定资产投资投入产出看,全市固定资产投资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从2000年的1:3.24下降到2004年的1:1.69,单位固定资产投入的GDP产出效率下降近50%(图表16)。
图表16: 2004年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单位固定资产投资投入产出比较
数据来源:根据中部地区省会城市公布统计数据整理计算
五、从消费结构看长沙:居民消费结构已从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进入消费结构升级加速期,消费结构急剧变化将促进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的转变。但过度消费影响积累和创业
(一)消费水平分析。由于近些年来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沙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长,其中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由2000年的   元增长到2004年的110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到2004年的4315元。收入的大幅增长带动了全市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
高速增长,使长沙的消费水平保持了较高水平。纵向看,四年中全市居民平均消费水平年均递增 %,由4237元增长到 5832元。其中农业居民生活消费支出由2868元增长到3646元,年均递增 %;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由7051元增加到9032元,年均递增 %(图表17)。城市居民边际消费系数(总体边际消费系数指居民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所引起的消费变化)为0.552,即居民新增收入的55.2%用于消费。横向比较,长沙居民消费水平位居全国前列,2004年在全国35个省会、中心城市中位居第8位,比中部省会城市最低的南昌市高出54.02%,比次高的武汉市也高出15.89%。
(二)消费结构及消费需求升级的主要特征分析。根据消费经济学和国际经验,人均GDP达1000美元—3000美元为居民消费结构发生转变的临界点,人们的消费方式将由生存型向发展型和享受型转变。2004年,长沙人均GDP超过2000美元,消费需求处于快速升级阶段,生存性消费减少,用于发展和享受的消费增加(图表18)。全市消费结构表现出五个方面明显的变化:一
图表18: 长沙市城市居民消费性支出结构变化示意图
是衣食消费显著减少。食品消费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到2004年的33.4%、43.6%,按照联合国粮农组织的划分标准,我市城市居民生活进入富裕水平,农业居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二是住房、汽车消费成为新型消费热点。在住房需求上,房地产业抵押贷款由最初的几百户,增至2004年的37050户,抵押金额达284.41亿元;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年均递增4.63%,住宅总建筑面积近5年净增1531.09万平方米,年均增长9.3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48.95平方米。在汽车消费上,私车购买力不断攀升,私车消费以每天400辆左右的速度增加,2003—2004年出现了“井喷式”消费现象,汽车脱销。三是居民消费开始由实物消费为主向实物消费与服务消费并重转变。随着家乐福、麦德龙、沃尔玛等国际零售业巨头齐聚长沙和国美电器、王府井、铜锣湾等国内零售业巨子的纷至沓来,再加上2000-2004年长沙投入188.87亿元建设规范商业网点,新建、扩建商业面积300万平方米,服务型消费性城市特征日渐凸现。四是医疗及娱乐教育文化消费比重上升趋势明显。2004年,长沙城市居民文化教育、通讯、保健等服务性支出人均3463.81元,占消费性支出38.35%,表明我市以人力资本投资的新消费结构正在形成。五是农村消费水平逐步与城市趋同。主要表现为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就业渠道的拓展,部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居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在吃、穿、住、用、行等物质生活方面和文化、娱乐、教育等精神生活方面以及服务消费方面同城市居民的差距越来越小,消费结构与城市居民趋同,社会公共消费增加,逐步形成注重文化、服务消费和社会公共消费的城镇型消费方式。
(三)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我市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消费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2004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25.13亿元,消费占GDP的比重在50%左右,消费需求拉动GDP增长5.0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到33.7%。今年一季度,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为55.5%;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6.9%,同比上升2.3个百分点,拉动经济增长6.7个百分点。其次是有效消费需求不足,影响积累和创业。2004年,我市居民消费率达到81.95%,远远超过同类城市水平(图表19)。这表明我市存在着“过度消费”和消费偏重于“吃喝玩乐”低层次需求的问题,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图表19: 2004年长沙与同类城市消费占收入比重的比较
省 会
长沙
太原
合肥
南昌
郑州
武汉
福州
消费率(%)
81.95
76.02
81.28
67.06
68.47
81.48
70.32
数据来源:根据各地公布统计数据计算
六、从经济外向度看长沙:处于外向型经济的发轫期,外资利用和外经外贸发展增长较快。但在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小,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大,尤其在规模和质量上反差明显,经济发展外向度偏低
(一)利用外资结构分析。
1、利用外资对比分析。2001年至今,是长沙招商引资工作发展最快的时期(图表20),全市直接利用外资累计达17.52亿
数据来源:根据《长沙市商务发展报告》数据整理,由市商务局提供
美元,占全省1/3强;新批外资项目456个;先后有58家世界500强企业来长投资或设立办事机构(直接投资的20家)。但与全国大中城市甚至是中部省会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图表21)。
图表21: 长沙与同类省会城市利用外资比较
省会
长沙
郑州
太原
合肥
南昌
武汉
西安
成都
福州
利用外资
(亿美元)
5.01
2.8
1.43
3.6
7.3
15.2
2.76
7.54
13.6
全国排位
19
25
28
23
16
11
24
15
13
数据来源:根据各地公布统计数据整理
2、外资构成、投向和效益分析。从外来投资的构成看,香港、日本、韩国、欧盟等国家和地区是长沙外资的主要来源(图表22)。
数据来源:根据市商务局《长沙市商务发展报告》数据整理
从资金投向看,2000年以来,我市外资主要投向制造业、房地产业和批发零售业等产业(图表23)。其中近三年外资投向制造业
图表23: 2002-2004年实际到位市外资金投资情况
类别
年度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金额
占比
制造业
其 他
批发零售业
房地产业
其 他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金额
占比
2002年
外资(万美元)
572
1.75%
17061
52.1%
55
0.17%
3338
10.2%
5646
17.23%
6103
18.62%
内资(亿元)
5.1
3.97%
16.1
12.45%
/
/
1.9
1.47%
39.2
30.4%
/
/
2003年
外资(万美元)
2462
4.9%
24020
47.8%
1590
3.2%
1081
2.2%
9371
18.7%
11685
23.3%
内资(亿元)
4.6
1.98%
47.6
20.35%
11.6
4.98%
9.9
4.23%
11.6
49.81%
43.6
18.65%
2004年
外资(万美元)
164
0.3%
19977
39.9%
6212
12.4%
533
1.1%
16776
33.5%
6452
12.8%
内资(亿元)
4.2
1.4%
73.1
28.9%
13.8
4.52%
14.0
4.57%
12.3
40.21%
77.7
25.39%
数据来源:根据市商务局《长沙市商务发展报告》数据整理
的比重逐年下降,共下降12个百分点,而投向房地产业的比重逐年上升,三年占比翻一番。从外来投资效益看,外来资金对长沙增加建设投入、优化产业结构、加快城市化进程、增加财税收入、扩大就业等方面产生了重大深远影响。据初步统计,2002至2004年的三年中,各年度利用外来投资分别相当于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43.1%、55.7%和52.0%;直接提供就业岗位14万个,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540.7亿元,上缴涉外税金45.8亿元。与此同时,外商投资带来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借鉴,促进了支柱产业和龙头企业的发展。
(二)对外经济贸易分析。2001到2004年,长沙进出口总额依次为16.51亿美元、16.64亿美元、20.4亿美元、24.5亿美元。长沙对外经济贸易在全国同类城市中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图表24)。经济外向度长期在20%徘徊,低于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
图表24: 2004年长沙对外经济贸易情况比较
城 市
进出口总值(万美元)
名 次
出口额(万美元)
名 次
长 沙
24.54
24
13.66
23
郑 州
17.17
26
10.79
24
太 原
33.94
19
26.30
14
合 肥
35.08
18
21.89
16
武 汉
42.98
15
19.31
19
南 昌
16.59
27
10.75
25
西 安
30.93
21
20.35
18
成 都
33.65
20
18.68
20
福 州
125.02
12
74.68
12
数据来源:根据《长沙市商务发展报告》数据整理,由市商务局提供
点。长沙进出口总值及出口值在中部省会中仅高于南昌、郑州,与武汉、合肥、太原差距较大,与福州等沿海城市更无法相比长沙加快外向型经济发展刻不容缓。
七、从城市化水平看长沙:进入城市化中级阶段的高速发展期,城市化进程促使城市规模扩大、品位提升,集聚效应和转化功能显著增强,搭建了经济发展新平台。但城市经济在区域发展中的份额偏小,差距明显
(一)长沙城市化发展水平分析。2001-2004年是长沙城市化快速发展和整体上升期。城区面积拓展70平方公里,市区人口由143万人增加到202.5万人,城市绿化率、绿化率分别由2001年的25.87、28.26%上升到32.5%、37.45%,空气质量优良率由47%提升到近70%。前两年城市化率每年上升1.5个百分点,近两年每年2个以上百分点,由2001年的44.7%上升到2004年的51.19%。其中湖南省城调队《湖南省城市化发展水平现状及发展》公布的数据显示,2003年,长沙的城市化发展水平综合指数为1.5859,高出全省平均水平0.5859(全省平均水平为1)。根据中外城市经济学者城市化发展的理论,城市化水平在30%以下属于初级阶段;在30%—70%之间属于中级阶段;70%以上属于高级阶段。按照这一理论,长沙城市化进入中级阶段的高速发展期。但是,与中部省会城市比较,城市化水平仍处于中等水平(图表25)。
(二)城市化建设对长沙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城市化率在20—70%之间时,工业化和城市化处于成长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互动发展、快速增长更加明显。美国经济学家西蒙·库兹涅茨就曾经把现代经济增长概括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图表26)。
图表26:城市化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关系对比
发展阶段
起步期
成长期
成熟期
工业化 城市化关系
工业化推动城市化
工业化 城市化互动发展
城市化质量提升
城市化率
20%以下
20%-70%之间
70%以上
城市化率年均增长百分点
0.1-0.3
早期发达国家(如美国):0.3-0.7
后期发达国家(如日本):0.8-1.2
0.1-0.2
工业就业年均增长率(或制造业年均增长率)
0.4%及以上
以城市化率50%左右为界,之前工业就业与城市人口同比例增长;之后工业就业增长率下滑,二者差距拉大
0.1及以下
服务业就业年均增长率
低于0.4%
以城市化率50%左右为界,之前服务业就业增长低于城市人口增长;之后服务业就业增长高于城市人口增长
现代服务业增长较快
工业化阶段标志
轻工业
重化工工业 重加工工业
信息产业
主导产业
密集型产业
资本密集型产业 技术密集型产业
知识密集型产业
数据来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问题研究》课题论文
近些年,长沙城市化的扩张、拓展,城市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城市环境的不断优化,为长沙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了新平台,城市的集聚效应、洼地效应和辐射效应日益明显,城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上升到42.89%,促进了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突出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拉动了投资的快速增长。2001年至2004年,城市建设投入800亿元,为前十年投入总和的2倍,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达1805.4亿元的44.31%。其次,推动了第三产业发展。2002年长沙城乡消费差距人均5298元,2004年长沙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人均2840元。据此分析,2001以来,我市由于城市化人口增加消费支出超过80亿元,而消费对经济增长产生的乘数效应则更大。第三,带动了城乡共同富裕、共同发展。近些年我市城市化使近60万农民变成市民,按目前全市城乡收入7000元的差距推算,农民每年增加收入40亿元。同时,城市化使大量农民从农业转向二、三产业,比较收益大为增加。其中2004年农民收入增加额中59.4%来自非农部分,相当大部分是城市化的结果。第四,提升了农民素质。资料显示,城市化与现代文明覆盖率呈正比递增。当城市化水平为10%时,城市文明仅能满足城区人的需要;城市化率上升为50%时,城市文明覆盖率上升为60%,10%的农村人口可享受城市文明的成果。长沙城市化率已超过50%,意味着有60多万农民农村人口享受城市文明,在城市化的过程中提高了素质。
但是,横向比较,在长沙城市化建设中,存在着城市经济在区域经济中份额偏小的问题。以2001年为例,全国城市GDP占GDP总量的82.4%,中部城市平均水平为57%,而长沙为40%。
图表27: 2001年全国平均及各区域城市主要经济指标
数据来源:武汉理工大学《中部区域城市化现状及其发展战略》课题相关数据
(三)长沙城市化发展潜力预测。下一个阶段将是长沙城市化飞速发展的重要时期。首先,全国城市化驶入快车道使长沙城市化继续面临大好机遇期。我国是在一个起点极低的基础上开展城市化建设的。1949城市化水平只有10.6%,当时世界城市化的平均水平是29%,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早已超过60%。改革开放前,由于工农业生产落后、经济基础薄弱及与城市化相关的政策、制度等原因,城市化进程起伏徘徊,直到1978年城市化水平仍低于18%。改革开放后,随着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经济基础日益增强,城市化进程随之加快,2004年城市化率达到35.09%。世界城市化发展的规律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水平达到30%左右,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时, 城市化进程将进入快速发展阶段,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客观规律。无论从从城市化水平还是从经济发展水平看, 我国城市化的列车已驶入快车道,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特别是为推进城市化进程,我国在户籍制度、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规划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城市的发展更加理性,城市化发展正面临大好机遇期。其次,长沙城市化发展的特殊时期决定城市化进程将快速推进。根据美国地理学家诺瑟姆的研究,城市化进程是一个拉平的“S”曲线,在初级阶段缓慢发展;在中期,发展速度加快,特别是在城市化率达到50%时速度达到最高点;在高级阶段速度逐渐减慢,并趋于停滞。2004年,长沙城市化率刚刚迈过50%的临界点,且进入工业化中期的快速发展阶段,从理论上说,正处于城市化快速提升时期(图表28),只要加大城
图表28: 工业化发展过程与城市化的发展速度关系对比
工业化初期    中期      后期
数据来源: 陈柳钦《工业发展与城市化》
市基础设施投入,加快和长沙与区域之间合作,努力克服长沙城市化进程中存在的产业规划落实不力,工业化带动作用不巨大,政府、企业、农民利益协调不够,环境保护效果不优等问题,长沙城市化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力将进入一个新境界。
八、从文化发展看长沙:文化产业迅速崛起,适应于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基础优势初步形成,构成长沙经济发展和竞争的独特魅力。但目前与发达城市相比,差距较大,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长沙文化发展氛围分析。首先表现为文化底蕴厚重、传承深远,地域文化特色明显。长沙有文字可考的历史达3000多年,是湖湘文化的策源地,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策源地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祥地之一,其“心忧天下、经世致用、创新求变、敢为人先”的文化精神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瑰宝,。造就了一批影响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杰出政治家和思想家,对中国近、现代发展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力,使湖湘文化也因此而成为先进地域文化的一朵奇葩,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历史传承使长沙倘佯在浓厚的文化氛围之中。其次表现为通俗文化为主流,满足了市民和大众需求,洋溢着浓郁的现代文化气息。以“琴岛歌厅”等为代表的歌厅演艺场所上座率90%以上,在全国形成了“长沙歌厅”现象,并以其独特的魅力走遍大江南北。此外,以“农家乐”为代表的市民休闲文化和以群众自娱自乐、自发形成的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对市民思想和文化影响深远。再次是媒体之间强大的挤压力对文化发展产生提升效应。文学湘军、出版湘军、影视湘军蜚声全国,尤其是省广电传媒集团领跑全国各省,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同样对长沙文化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一方面给长沙文化产业发展带来巨大的冲击,另一方面也刺激了它的发展,以“女性频道”、“政法频道”和“经贸频道”为龙头的主流媒体在激烈的竞争中雄据一方,不断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增强了长沙的文化氛围。
(二)长沙文化产业发展与特征分析。国际权威学者认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其人均支配收入要达到1000美元,恩格尔系数在35%左右,城市化率要到50%。长沙2001年以来正是处于这种合适的条件。文化产业的发展呈现三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产业发展规范化。2001年以来,我市在全国率先制定了《长沙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意见》、《关于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文件,以强劲的体制支撑、政策支撑、市场支撑和人才支撑,形成了以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的发展模式。二是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全国率先成立广电集团和报业集团,实行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职能分离,成立企业性的经营公司。文化经营体制的创新吸引了大量外来资金和社会资金。目前,全市文化产业先后引进外来干涉投资近10亿元;经营出版物、包装印刷业和书报刊发行业的民营企业占97%;投资娱乐文化业和影视动漫制作业95%来自民营资本,形成了公有制、非公有制、混合所有制各展所长,优势互补、竞相发展的格局。三是文化企业规模化。产值过1000万元的78家,过5000万元的32家,过亿元的12家,过10亿元的2家。四是文化产品品牌化,形成了金鹰电影文化艺术节、“蓝猫”、“虹猫蓝兔” “方圆之间”等知名品牌。
(三)长沙文化产业发展比较分析。长沙文化产业发展较早,在全国来说,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主要表现为动漫产业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达5.2%,远高于全国总体水平和部分发达城市的水平。但与同为文化产业较为发达的深圳比较,有明显的不足。从文化产业发展总量看,2004年文化产业总产值达到287.5亿元,其中市本级文化产业产值177亿元,不足深圳381亿元的一半。从文化产业发展速度上看,2001年到2004年,长沙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5%,而深圳文化产业增加值连续三年保持了将近20%的增长速度,比长沙快5个以上的百分点.同时,从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上看,近几年,我市始终徘徊在5-6%之间,2004年占比还略有下降,为5.2%;而深圳文化产业在GDP中的占比持续上升。长沙文化产业如不加速发展,现有的比较优势将逐渐消失殆尽。
■  优化长沙经济发展结构的对策探析
当前,经济发展对经济增长提出了一个突出要求,就是优化结构,提高素质,实现经济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根据自身比较优势,主动调整经济结构,创造经济增长新优势,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才能掌握发展的先机。
对策一:在区域竞争中突出发展城市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水平的新突破。
城市由个体竞争转向区域合作与互补和城市资源的整合,强辐射力和吸引力,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战略选择,必须有效地运用城市发展机制来推进经济的发展。
1、在发展城市群中突出省会城市的牵引作用。构建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城市经济崛起的关键所在。而增强长株潭城市群竞争力,必须发挥长沙“优势地区优先发展”的牵引作用,发挥长沙作为省会城市的要素集聚极化效应和扩散辐射效应,提高其对流、传导和牵引能力。一是加快落实《长株潭城市群区域规划》。按照“总体规划引导、基础设施先行”的方针,建成集景观生态、产业生态、人文生态、高新技术等于一体的湘江生态经济带;尽快实现三市交通同环、电力同网、信息同享、金融同城和环境同治的格局,达到基础设施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城乡一体化,尤其要制定和实施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区域统一的产业政策,加大产业一体化的推进力度,使之真正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和现代化、生态化的网状城市群,成为我国中部地带重要的社会化现代物流配送中心和发达的制造业中心。同时,加快以省政府为依托的天心生态新城建设,力争用3年左右时间建成30-40平方公里规模的新城区,推动三市联接。二是加强联系与合作,实现错位竞争,联动发展。充分考虑长沙与株洲、湘潭的比较优势,带头打破地域界限,消除制约经济区一体化进程的障碍和壁垒,率先推进与周边地区的分工与协作,努力为株洲与湘潭搭建合作平台,力求在操作层面上有一个大的突破。加强与株洲、湘潭在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城市经济发展、统一市场构建、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等方面的合作与互补,明确各自功能地位,优化产业结构,共同建立包括金融贸易、加工工业、交通通讯、现代农业的都市经济,使之成为湖南重要的经济贸易区,成为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地。将火星路延长至暮云工业园,将暮云工业园和湖南环保产业园做大做强,使之成为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产业链接点。三是形成多极发展核。在发展长株潭城市群的过程中,将长沙作为一级极核,株潭融合为较大的次级极核,变目前省会长沙单极发展为长株潭多极增长,将长株潭城市群建成湖南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真正成为一个有竞争力的区域级、超大型组团式的城市群。长株潭经济实力的整体增强,会放大长沙的城市竞争力,有利于长沙充分发挥中心城市要素集聚极化效应和扩散辐射效应,提高其对流、传导和辐射能力,从而带动整个城市群能量的提升,形成湖南乃至中部地区的经济高地。
2、在发展城市带中突出梯级城市的带动作用。实践证明,城市的发展具有沿交通线发展的最优趋势,城市体系的空间网络是支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载体。长沙作为湖南“京广线”、“浙赣——湘黔线”的交节点和梯级上位城市,通过聚集、扩散和媒介等固有的功能,依靠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特别是依靠提供产品、技术和各种服务,产生出引导和促进城市带各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拉力。一是打造“一点两线”梯级发展城市带,形成经济辐射波。在省委、省政府实施“一点一线”发展战略的基础上,构建一个以省会聚合轴为重点,“京广线”、“浙赣——湘黔线”一纵一横交通干线为坐标的一个多层次、开放式的城市带,将城市带发展成为经济增长的梯级,包括产业布局梯级,要素流通梯级和城市分工梯级。“京广线城市带”以长沙为主轴点,南北分别以岳阳和郴州为支点,接受珠三角、京津冀两大经济圈向沿线城市的强大梯次辐射,且向北便于与武汉城市圈携手合作,联手打造继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环渤海、成渝和东北等经济带之后的全国第六个增长极。“浙赣——湘黔沿线城市带”以长株潭为支点,向东直通杭沪,联结赣、浙、沪,主动融入长三角经济圈,向西历经横穿我省至贵阳,打通与黔、川、渝的经济、文化交流要道,与西部大开发实现能量、要素对接。通过优先发展“一点两线”,对发达地区的扩展效应形成拉力,充分吸收周边地区产业、技术和资本对湖南的转移,促进湖南借东、西部之力,率先在中部崛起。二是发挥长沙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承接、传导作用,促进城市带的形成。构建“京广线城市带”和“浙赣——湘黔沿线城市带”的关键在于利用交通主干道的优势,发挥长沙这个梯级上位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先导和带动作用,把长沙市的资金、技术、管理、信息等优势,与京广线城市带各城市丰富的能源、矿产、生物等资源优势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加强在经贸、交通、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合作,联手发展优势特色产业,联手开发整合资源,联手盘活存量资产,联手发展现代物流业,联手共建经贸大通道,联手开拓省内外市场。三是发挥产业集群对城市带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作用,进一步提升长沙在全省的“领跑”作用。在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同时,长沙还要做好从聚向散、从内向外、从留向流的历史性准备,即产业、人口等从聚集转向扩散,城市基本格局由内向型向外向型发展,形成“多心组团,分层辐射”的城镇体系,各种生产要素从“留下来”变成“有进有出”的流动型格局。长沙与沿线城市人才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等城市要素沿交通要道在城市带内实现迅速、有序地循环、交流、互通,增强城市要素集聚流通和经济辐射功能,加速产业聚集,以产业链条为纽带,产业关联配套,在城市带上形成有高有低、优势互补的城市产业集群,从而为湖南打造纵横交错、联结南北东西的现代化城市带,使之成为全省最富有潜力、沿线梯次发展的带状增长链。
3、在发展城市圈中突出核心城市的辐射作用。21世纪将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世纪,全球城市圈间分工、交流、合作、竞争关系日益强化。长沙作为湖南的省会城市,既要发挥“一点一线”的战略作用,又要在更大范围内进行城市空间规划和布局,打造环省会城市一小时经济圈。即以高速公路一小时车程为半径,以长沙市为中心圈层,辐射株洲、湘潭、岳阳、益阳、常德、娄底、衡阳等周边城市,通过“7+1”组合,产生“大于8”的效应,真正使长沙的核心功能和辐射作用从“点”的发挥向“面”的扩展上延伸;让环省会城市实现城市圈内部的产业集聚和资源配置,发挥特色化产业优势,在形成具有特色的城镇体系或城市带方面产生共同利益,实现城市联盟与竞合发展共存,进而推动城市实现价值最大化,提升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长沙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要以自身所拥有的雄厚经济实力和巨大经济能量为基础,注重谋求与圈内城市的发展互动。一方面,长沙要不断地从外部环境,首先是从周围地区把适于自身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吸引到城市中来,经过加工,创造出新的产品,通过商品流通扩散到城市外部区域。另一方面,又不断地把自身所创造的更高水平的各种经济、技术要素辐射到外部环境,首先是周围地域中去,推动周围地区生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及经济社会的发展。既要鼓励和引导长沙的企业向周边城市投资,也要鼓励和引导周边城市的制造业企业来长沙投资,并发展城市圈内制造企业间的协作与配套。
对策二:在推进“三化”进程中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工业经济发展的新突破。
长沙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向中级阶段转型的时期,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工业仍是推动经济增长的主导部门,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农业产业化,是长沙实现经济高速高效发展的现实选择。
1、突出工业化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工业是三次产业互动的核心和联结点,要举全市之力加快工业经济的发展,力争2010年全市全部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2800亿元、850亿元,年均增长18%、16%;其中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2200亿元、75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将二产业结构比重、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都调整到50%以上,产业比重回归为“二、三、一”序列。一是扶持壮大支柱产业。加大对工程机械、汽车、家电三大优势产业,以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和十大标志性工程的扶持力度,改造提升烟草食品、建材、纺织服装、花炮等四大传统产业,形成三类产业竞相发展提升的新格局。到2010年,扶持年产值过200亿元的企业1-2家,年产值过100亿元的企业3-5家,年产值过50亿元的企业10家,并培育一批年产值20亿元和10亿元的企业,力争培育更多的国内500强,打造跨国公司。实施“名牌战略”,每年培育几个品牌,力争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形成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拳头产品。电子信息重点发展以应用软件开发和系统集成等产品;先进制造业重点发展工程机械、空调制冷、数控精密高效加工机床等产品;新材料重点发展新型能源材料、超硬材料、复合材料等产品;生物医药重点发展新型农药和新型医药。二是大力培育产业集群。集群就是竞争力,集群就是创新力。科学制定好长沙“十一五”产业集群发展战略规划,优先发展产业关联效应强的优势产业,在国内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发展一批具备综合竞争实力的特色产业集群。重点发展以中联重科、三一重工等企业为核心的工程机械产业集群,以长丰集团、北汽福田等企业为核心的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以远大空调、伊莱克斯为核心的家电产业集群,以及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和影视动画等四大产业链建设。到2010年,工程机械、汽车、家电三大优势产业集群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三大产业集群龙头企业本地配套率达到50%以上。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三大新兴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1000亿元,烟草食品、建材、纺织服装、花炮等传统产业总产值力争达到500亿元。三是加快园区工业发展。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争取设立保税区和海关直接报关等政策支持,营造良好的园区环境。各园区要实施差别化发展,壮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高开区和经开区要在全国各地竞相发展中实现保位、进位,着力引进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增强两大园区的带动、辐射作用。充分发挥园区在配套设施、土地、服务、品牌、行政管理、对外联系、企业互补和环境等方面的优势,使园区工业成为全市工业的支柱,工业园区逐步成长为我市产业聚集程度较高的块状经济区,力争“十一五”末“两区六园”的工业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和实现利税应分别达到全市规模工业的70%、60%和50%。
2、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实现工业化与城市化的相互促进、良性互动。在工业化初期,工业发展所形成的聚集效应使工业比重上升,并对城市化率上升具有直接的带动作用。城市化要以工业化为基础,通过运用市场机制、土地政策、产业规划等措施,引导城市分层、组团、板块式发展,实现城市从内到外地拓展。长沙要通过发展工业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比率,通过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快城市化进程。一是通过工业经济发展提高城镇人口比重和非农就业比重,促进城市化。持续推进工业化进程将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直接的需求;工业化会产生对服务业的衍生需求,从而增加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转移劳动力收入提高后会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产生更多的需求,从而进一步扩大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到2010年,力争通过工业化使城市人口比重提高到55%以上。同时,抓好人居环境建设。突出建设以湘江滨水区为核心的风光带,保护建设太平街历史文化街区和11条历史街巷、23栋历史旧宅、96处历史遗迹,充分展示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和风貌。二是通过优化工业产业布局拓展城市空间,促进城市化。着重结合湘江生态经济带的建设,加快“两区六园”的规划建设和产业聚集,形成湘江以西以高新技术开发区、岳麓山大学城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并在湘江以东地区完成湖南环保科技产业园、天心环保工业园、新港工业园等工业空间布局,引导形成一条新的制造工业带,成为湘江生态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待条件成熟时,将两个国家级开发区和天心区环保科技产业园升格为行政区,有选择地兼并城区周边5个重点小城镇,并加快推进长沙县城、望城县城与主城区的对接,打造宁乡、浏阳两座卫星城市,实现城市兼并扩张,加快城市化进程。三是通过工业服务拉动非农产业,促进城市化。改变当前第三产业过于依赖“生活型”服务业的低质结构,将加快发展金融、保险、咨询、物流和文化旅游等“生产型”服务或知识型服务业,致力于服务业的结构升级和增强服务业的竞争力,作为调整三次产业结构的突破口。重点是组建文化产业集团,建设文化产业园,加快发展媒体传播、文化旅游、出版发行、娱乐文化、文博会展、文教体育、卡通动漫七大文化支柱产业,促进文化力向经济力转化形成文化经济力。进一步优化城市商业网点布局,大力发展连锁经营等新兴服务业,使三产业成为长沙经济的主要拉力。
3、通过推进工业化进程加快实现农业产业化。工业化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得千万农民成为“城里人”,成为“产业工人”,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促进农业产业化生产,而农业产业化为工业化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要加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以工业化的思维和理念推动农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引导城区产业梯度转移和配套项目优先安排到县(市),突出抓好20个经济强镇(街)的发展。一是着力构建农产品加工体系。关键是着力培植加工型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建立起以大型龙头企业为骨干的现代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发展具有优势特色的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业。研究出台支持和鼓励农产品加工的政策,着力提升发展百里茶叶走廊等四大产业带和隆平高新科技园等农业科技园,突出抓好茶叶、蔬菜、花木、烟草、药材、禽畜和水产等八大优势产业,扶持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著名品牌、驰名品牌和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农产品加工支柱型龙头企业。二是着力构建农产品市场体系。高水准地建设一批批发市场,尤其要重视产地批发市场的建设,完善城乡农产品市场网络。鼓励各种形式的产业化组织,特别是农民专业合作等一体化、产业化组织的发展,使企业、市场、组织和农户结成利益共同体。三是着力构建服务体系。加强农业和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科技服务和金融服务,扩大优良品种,调优品种结构,构建科学的管理体系,为企业和农户创造有利的市场环境。建立农产品市场信息和质量标准体系,推进生产标准化,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把农业生产逐步纳入标准化的轨道。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机制,实现专业和适度规模化经营,并向基地化方向发展。
对策三: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坚持速度与效益的统一,实现经济增长质量的新突破。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增长速度和结构、质量和效益的统筹发展,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才能够促进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
1、提高产业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产业的发展是直接的财源和经济实力的直接体现。进一步调整投资结构,固定资产投入要由过去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转向以产业为主,尤其是以工业为主的投入上来。要把工业投入作为硬性指标来进行考核,工业投入占固定资产的比重每年新增3-5个百分点。今年工业投入力争突破160亿元。一是树立“不禁止则自由”的新理念,进一步拓展民间资本(包括内资、外资)产业投资领域。要继续全面清理有关对民间投资的歧视性规定与政策,扫清制度性障碍,减少投资审批程序,放宽产业准入限制,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法律法规未禁入的基础设施、公用事业及其他行业和领域,大量吸引各类民间资本参与投资,不断提高民间投资的比重。二是激发各类企业投资产业的积极性,确立企业的投资主体地位。落实“将设备投资纳入增值税抵扣范围”等鼓励企业投资政策,大幅度提高产业投资比重,千方百计集中资金投入工业园区,加快推进产业集群发展。紧紧围绕我市机械、汽车、家电等龙头支柱产业和交通运输、信息技术和文化产业,加大上、下游产品项目的招商和开发投资,逐步降低房地产项目引资投入。三是运用补贴、贴息、参股等政府性投资,吸纳社会资金跟进。实行招商引资奖励政策,撬动外源性融资;多渠道筹措国企改革成本资金,推动国企产权向民企流转;发挥财政信用担保功能,放大政策性融资的影响和作用。实行国有资产资源评估、量化、整合,打包开发,特许经营,实现资产增值。
2、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占国民经济总量的比重。长沙与东部沿海地区存在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为民营经济的差距。各级政府要关注国家产业政策,结合本地实际,合理引导民营企业的发展,激活民间资金加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一是建立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资金并逐年加大资金投入。资金渠道由市技改资金中切块解决,切块资金额度由10%左右增加到30%以上,用于扶持非公有制经济中的优势产业、名牌和特色产品的技改、新产品开发。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的非公有制企业,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骨干企业,其银行流动资金贷款给予重点贴息支持。二是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问题。加大中小企业担保资金注入,增加的资金额度专项用于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担保,使担保规模从  万元增加到  万元。鼓励兴办按市场机制运作的租赁融资公司,以租赁方式(长期或短期)解决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问题。支持有上市公司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和股票上市。鼓励非公有制经济通过购买或入股等方式融入国有经济,鼓励国有投资公司对具有发展前景的非公有制企业投资、参股,探索国有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合作的途径。三是加大发展民营经济的服务力度。在市场准入、税收政策等方面给予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待遇。加大帮助非公有制企业开展ISO9000、ISO14000、ISO18000、GAP、GMP、GSP认证、国家强制产品认证的力度,获得发展和进入国际市场的入场券。
3、提高技术创新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市场竞争实质就是技术竞争。增强经济增长的后劲必须提高知识、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一是大力发展高新技术。21世纪是高科技发展的世纪,要确立高新技术产业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主要载体和孵化器功能,对外技术合作与交流,突出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新型材料产业和生物医药产业。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机制和资金支撑体系,每年投入技改资金100亿元,重点抓好三一重工、HEG玻壳等技改项目建设。力争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到2010年达到2300亿元,年均增长30 %;实现利税280亿元,年均增长30%以上;增加值达到800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例由30 %增加到80%以上。二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土地、水、电等资源要素的有效供给和集约利用,重点推进节约和合理用地,千方百计盘活存量土地。注重“单位土地价值”,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优先保证政府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物流等支柱产业用地。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能源和资源使用效率,建设节能型城市。突出和强调产品的“寿命周期设计”,创新工业模式,实现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三是大力推进企业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充分运用政策引导和经济杠杆调控等手段支持高校、独立科研机构及国有企业打破部门隶属界限,促进优势集成,构建产业发展技术支撑体系。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切实提升企业研究开发能力,提高科研成果转化率,增加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增强核心竞争力。
4、提高外资企业产出效益占政策性投入比重。长沙作为内陆城市,本身优势不多,只有加大开放力度,才会缩小与发达城市的差距。然而,目前长沙的外交企业普遍存在政策性投入大,税收、就业等经济社会产出效益不高的就只是。要进一步提高外资利用率,提高涉外税、新增就业岗位等经济社会效益产出。一是突出第二产业的外资引进,提高产出效益。注重利用外资与培育支柱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相结合,增强外资对产业发展的带动作用。坚持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先进制造业优先和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产业优先,重点围绕工程机械、汽车、家电和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加强与国外知名企业合资合作。以大项目引进大企业,把引进有实力、规模大、科技含量高、带动力强的工业性、税源性外资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重中之重,形成新的重要经济增长点和税源增长点。二是推进“招商选资”,提高财税、就业和环境等效益。注重把引进外资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结合起来,利用产业规划和政策导向,多引进跨国公司的科技型、基地型大项目。对即将引进的外资、外商,或者是已经引进的外资、外商,既要提供优惠政策,又要引导外资、外商对公共财政和社会服务做出相应的贡献。在招商前要算好财税收入、就业岗位、环境代价等效益账,把增加税源、新增就业岗位和保护生态环境作为引进外资的重要参考依据。三是加强外资企业的引导和跟踪服务,落实贡献效益。外资企业引入后,也要建立联系责任机制。将全市外资企业、外资项目按条块管理原则,将投入与产出指标一并分解后列入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实施目标管理考核,并定期进行通报,每个季度在《长沙晚报》等媒体公布进度完成情况。
5、提高“内生型”财税占GDP的比重。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作用于经济。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调整财政收入结构,提高工业生产税收比重,降低房地产税收比重,提高财政收入规模和质量。一是立足经济谋增收,促进经济调整高效增长,不断培育主体财源。工业企业的增值税一直是长沙税收收入的主体税种。工业产值和增值税的关联关系很大程度上影响到GDP与税收的关联关系。要详细研究那些能够增加地方财政收入的重点产业、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加大支持、服务力度,确保工业经济稳步快速的增长势头,做大做强工业税收。到2010年,力争工业对GDP贡献率达到42%左右,全部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35%以上;实现利税300亿元,工业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达到42%左右。二是拓宽聚财思路,跳出经济谋增收,建立高效的财政收入增长机制。创新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将依靠投资拉动的“机遇型”财政增长机制逐步过渡为依靠经济发展带动的“内生型”增长机制。财税部门应对本地纳税额前30名的大型企业、国内外连锁型企业进行三年的纳税情况调查,凡纳税额发生异动情况或有可能在长沙扩大投资的企业,采取“一厂一策、逐厂研究、适当优惠”的办法,吸引企业在长沙集中纳税,着力培育新的财税增长点。三是适应财税改革的方向,扩大企业投资,增强经济自主增长能力。国家将对现行税制进行改革,增值税由生产型改为消费型。这项改革后财政虽会暂时减收,但从长远看会增强企业投资能力,促进经济更好发展,并相应带来财政增收。各级政府要超前研究由此而对长沙经济和财政的影响,因势利导,引导企业加大投入,提升产业层次和竞争力。
对策四:在经济结构调整中加大对外开放与合作,实现流量经济的新突破。
流量经济发展的领先者往往是经济发展的主导者。国内外许多中心城市都在抢占流量经济发展制高点,力争掌握未来经济发展主动权。要大力发展流量经济,实现生产要素规模流动,增强长沙综合竞争力和服务能力。
1、集中力量发展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资源要素的规模、高效、有序、规范流动,促进价值增值最大化和循环流动,进而扩大经济流量规模,扩大区域经济规模,增强集聚、扩能辐射力。长沙发展流量经济,要以“流入”为主,通过大项目、大产业、大企业的流入集聚,达到一定规模的流量后形成辐射效应。一是立足优势引大引强。把眼光聚集到世界500强、跨国公司、金融财团、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公司,有针对性地引进战略投资者,大力吸引跨国公司将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销售中心设在长沙,使更多的世界500强和国内500强落户长沙。加强对德日韩等国和粤港澳、上海、江浙以及邻近的大城市招商。加大项目的筛选、包装、宣传力度,积极向外推介优势项目,有针对性地与国内外大企业、大财团加强联系,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做大做强传统产业项目,做优做特高新项目,做精做专特色产业项目。二是要落实政策引大引强。凡是已出台涉及到招商引资的各项优惠政策,各级各部门都要不折不扣地执行,绝不允许讲价钱、打折扣、搞截留。对一些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要实行一事一议、一企一策和特事特办的原则,千方百计使这些项目与资本在我市扎下根来,并尽快开花结果。三是提高大企业大集团对中小企业的带动功能。对产业关联度大的企业,鼓励大企业大集团通过参股、控股、收购等方式进行整合,通过资产整体转让或部分转让,组建新的股份公司;对产品有市场,但经营困难的企业,要能股则股,能售则售,能租则租,能分则分,委托大企业、大集团或资产经营公司管理,加快产权多元化制度创新。鼓励大企业大集团给予中小企业特许经营、贴标生产,或者实行分包代理,建立策略联盟,帮助中小企业跳出独立奋斗、自我循环的圈子,借船出海、借梯登高,大力发展大企业大集团拥有市场,中小企业拥有工厂的区域板块经济,形成抱团打天下,大中小企业共生共赢的格局,使中小企业成为和大企业大集团“支柱板块”相呼应的最具增长力的“活跃板块”。
2、大力构建中南地区现代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现代物流,对于加快“三化”进程,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加强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研究。制定长沙市物流发展规划,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投资”的模式,通过合理配置现有的物流设施和资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广泛吸引社会投资,推进全市物流业的发展。二是加快物流园区建设。物流园区建设要严格用地政策,同时注意相邻城市的规划动向,建立对话协调机制,避免资源浪费。重点发展金霞物流园区,促其建设成为继上海和苏州之后国内第三个、中国内陆地区第一个保税物流中心。加快火车南北货站搬迁以及新港码头二期工程建设,使之成为金霞物流园区快速发展的强劲推力。扶持省粮油中心批发市场、蔬菜物流配送中心、冷冻食品物流配送中心、商业储运物流配送中心等一批物流企业的建设与发展,大力支持星沙、一力物流园区发展。同时,以老城区核心商业地带为基础,规划建设长沙商务中心区(CBD),加快发展星沙、红星等新兴商圈,集中建设好芙蓉中路金融一条街。三是积极培育物流市场。以大型物流基地为核心,物流配送园区为节点,物流公共信息网为网络,逐步建立物流配送体系,提高物流业竞争力。加快发展面向中小企业的社会化物流配送企业,催生一批规模大、功能强、信息化和标准化的物流企业集团。支持大型连锁、批发代理企业和大型工业企业建设物流配送中心,发展第三方物流。积极引导工商企业专注核心业务,将零配件和产成品配送等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公司。
3、着力完善生产要素的集散功能。流量经济发展的基础和重点是构建完整的流量经济发展平台,包括硬件设施建设,要素市场体系和服务体系构建,以及政府管理等综合发展环境。着重发展和完善要素市场体系。一是支持引导资本市场稳定发展。力争2005年长沙创建成金融安全区,引进外资金融机构和国内有影响的股份制商业银行。积极发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每年净增2家以上。提高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质量,力争每年有2家以上的企业上市。落实78号令,壮大市产权交易中心,强化产权交易监管。二是统筹发展城乡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民营职介机构和大中型劳务公司,把劳动力市场主动延伸到外地。加快长沙人才市场网站建设,加强对人才市场的监督管理,提供便捷高效的信息平台。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市、区县政府每年拿出20万元以上就业培训指导专项经费。三是完善规范土地市场。经营性用地必须100%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加强土地供应和房地产开发土地出让管理,有效调控土地价格,防止房地产泡沫。大力发展普通商品房,严格控制高档商品房,适度发展经济适用房。四是整合发展技术市场。合并长沙技交所与长沙产交所,大力推进产学研联合,建好以科技情报信息机构、成果管理机构、技术交易机构和专家库为基础的公共技术信息平台。
4、扩大和深化区域合作助推“长沙崛起”。流量经济的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加强区域合作。要充分利用“中部崛起”的战略机遇和宏观政策,“优化”与泛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塘等经济圈的合作。一是优化经济合作形式。充分利用广阔的市场、充足的劳力、丰富的资源,突出投资生产型合作,鼓励合作区域把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种资源融入长沙,促进产业和企业对长沙的投资与合作,实现互补、共赢。二是优化科技合作。在一般合作的基础上,加强科学技术合作的产业联合,加强区域内人力资源的合作,大力引进合作区域的科技成果转让,技术、专利入股,联手进行科技攻关,增加产品科技含量,提高长沙科技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在工农业生产技术和基础性项目的合作中,加强产业联合和经济技术合作,减少区域内不必要的竞争和重复性的开发。三是优化区域产业结构。提高区域内经济运作的相互依存度和结构性互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形成区域性合理、科学的产业分工与协作,形成各自的优势产业。四是优化金融领域的合作与协调。发展多种形式融资和金融业服务,促进区域内金融业多层次、宽领域的密切合作。着重发展银行贷款、贸易融资、合资办行、证券市场、金融机构直接投资等业务,使金融合作在规模、范围、手段、方法和深度上都有较大的发展。
对策五: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提高城市竞争力,实现软实力提升的新突破。
环境是经济发展赖以依托的基础条件,经济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环境的竞争。长沙要大力发展经济,必须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
1、着力构建“和谐长沙”,支付和谐成本。只有和谐才能促进发展,只有发展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但是,没有投入就没有产出,建设和谐社会需要支付“和谐成本”。一是加大“生存成本”支付力度。以人的需求、人的流动、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领域规划的出发点,提高公共财政对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扶贫开发的投入比重,特别是增加对社会保障、农村基础教育及医疗的投入,使社会财富再分配向农村和城市弱势群体倾斜,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提供完善的公共服务。二是注重支付“发展成本”。支付和谐社会成本要做到生存成本与发展成本并重。当前,重点是加大对交通能源、农田水利、生态环境、科教文卫、公用事业等公共领域的投入,为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扩大就业创造和谐环境。同时,完善农民工进城就业环境,解决农民进城的户籍、子女入学、安居和社会保障问题。要注意解决失地农民出路问题,从政策上充分体现社会和谐的成本投入,使农民可以长期地、稳定地在工程建设中受益,让他们不仅生存下来,而且融入城市,在城市中求得新发展。三是建立和谐社会成本支付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生态环境保护、弱势群体扶助、城乡统筹一体化、地区均衡发展等各方面的相关政策法规,使政府主动支付“和谐成本”有章可循。同时,引导群众增强追求社会公平、维护自身合法利益的意识,规范群体维权行为,合理分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
2、着力建设“诚信长沙”,优化商务环境。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信用环境是最基本的投资和发展环境,它决定社会生产的有序程度和经营效率,决定资金、技术、人才等各类生产要素的有效集聚,决定企业在公平市场环境中的发展壮大。当前要重点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整合资源,搭建平台。成立市公共信用信息中心,加快建设区域性统一、规范的信用服务体系,实现数据标准的统一和信息资源的共享共用。打破信息资源垄断,争取用一年的时间实现相关部门及行业信用监督信息的归集和共享,确保今年全市90%的企业、95%个人进入公共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二是培育市场,有效使用。认真落实《长沙市社会信用征信管理实施办法》,加快培育合格的征信服务机构,建立以各类中介组织和机构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信用认证和评价体系。加快制订相应的信用中介机构监管机制,制定社会信用信息服务管理人员从业规范,促进和规范征信市场发展。三是政府引领,整体提升。各级政府要强化政府信用意识,加强依法行政,全面提升政府决策信用、法治信用、服务信用和管理信用,树立信用政府形象。建立社会对企业信用的约束机制,促进企业内部信用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全面改善企业信用状况,推进个人信用管理,并通过个人信用产品的开发、推广和创新,引导人们运用信用产品,为参与经济活动服务。
3、着力优化政务环境,降低商务成本。随着新一轮引资高潮的到来,政务环境、商务成本已成为客商投资考虑的两个先决条件和左右各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必须优化政务环境,降低商务成本。一是切实提高政府行政效能,降低商务成本。提高法律、政策的透明度和规范性,积极稳妥地进行政府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简化政府行政审批程序、精简合并各种收费,建设反应敏捷、高效率的政府服务体系,为企业提供完善便捷的服务和更多的共享资源,让长沙成为外来投资的“成本盆地、发展高地和回报福地”。二是加大开放与竞争力度,降低商务成本。更加开放长沙的各个领域和产业部门,使劳动力等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流动更加频繁,使用更加合理、有效,通过市场化的流动自发抑制降低商务成本。例如采取更加有利于劳动力区域流动的政策与措施,对劳动力成本形成强有力的抑制作用;引导企业改变用人时普遍存在的“高消费”现象。三是更合理地配置商务活动要素,降低比较商务成本。重视城市在分工协作、产品配套、原材料供应、技术服务等方面形成较为完善的供应链配套、各项服务配套和产业链配套,从总体上降低商务成本。注意规划好各开发区,通过发展“飞地工业”等,更合理更有效地使用土地,以降低土地使用成本。尤其要克服在降低商务成本中依靠行政力量来压低或减少某种支付,比如实行土地“零租金”等直接干预市场的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