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受情侣头像一左一右:毕加索 《亚威农少女》—立体主义的诞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3/28 21:45:50

毕加索 《亚威农少女》—立体主义的诞生 高阶秀尔著 范钟鸣译  

2011-02-16 09:12:06|  分类: 看名画的眼睛 |  标签:毕加索  作品  少女  题名  描绘   |字号大中小 订阅

 毕加索 《亚威农少女》——立体主义的诞生

 〔画布油画,244 x 234cm , 1907 年作,纽约近代美术馆藏〕

 

五位裸女

《亚威农少女》这一题名,好像一点也没有诗意。去法国南部旅行过的人,也许会联想起法国民谣《亚威》中描绘的古老小镇。但是当你站在这巨幅画前时,你会因为画面与你的联想相差太远而感到惊愕。

在现代,确切地说在印象派以后,绘画的题名已经不象过去那么重要了,它成了画的一个标志符号。然而象这幅题名与内容如此不相干的作品,也还是很少见的。如果我们用现代的那种“桌上的苹果和水罐”式的就事论事的题名方法的话,眼下这幅画也可以称为《室内的五位裸女》吧。

纵然改变了这幅画的题名,它最初给我们的惊愕也是不会改变的。画中所描绘的无疑是裸女群像,但它与我们观念中的裸女像完全不同。在古希腊裸女像是以表现理想美的人体而出现的,在漫长的欧洲绘画史上,这样的缺乏官能性魅力,甚至丑陋不堪的裸女像,还未曾出现过。画面中央的两位正面的裸女,也许可以说她们还带有一点女性的特点。其中一个人高高举起右臂,另一个人两臂都举得很高,她们的胸部多少还体现着一点古典的媚态。但她们的身体却不具备那种女性特有的柔软和优美,它象锯下的胶合板一样单调乏味。她们的脸虽然是正面的,鼻子却完全是侧面的,好象被硬按在睑上似的。在两位裸女的左边,另一位裸女象是刚登台一样出现在画面上。她的脸是完全侧面的,但眼睛又是正面的。她身体的形体已经被破坏得分不清各个部位的位置了。我们虽然能见到她的一条腿向前跨出,但它是左腿还是右腿又很难分辫,因为另一条腿消失得无影无踪。她举起的左手的手指惊人的长,由身体遮住的左臂能不能正好与身体相接,这恐怕也很难断定吧。此外,外面的右手指尖的形状与其说象手指,不如说它更象脚指呢。更有甚者,右侧的两位裸女,她们简直和鬼怪差不多。里面的那位,折着腰正揭开帘子进入画面。尽管她举止还算雅观,但脸却象奇怪的假面具,而且它和身体相比显得格外大。最后轮到最前面的这位坐着的裸女了。她似乎是背朝着我们,只有脸才扭向我们观众,她的手臂、颈部和手的相互关系都极不明确。其他四位姑且不论,就是坐着的这位裸女,谁要是想模仿一下她的动作,那他一定会扭断颈骨的。自古以来,看到描绘得非常优美的裸女画,人们都会感到愉快。不管是理想化的裸女像还是写实性的裸女像,画中的完美造型秩序都会使人们愉快,另外,那令人陶醉的肉体魅力的诱惑,也一定会潜在人们的愉快中。然而,毕加索在这幅画中,却故意尽量抛弃这些诱人的因素。这幅画中出场的五位裸女,别的不说,至少她们都丧失了对肉体美的炫耀。

 

创作背景
       奇妙的是,毕加索最初构思这幅画时,他是想要描绘五位妓女的。题名上的“亚威农”,并不是那个曾一度成为教皇厅的法国南部历史悠久的古都,它是毕加索少年时代生活过的巴赛罗纳的小街的名字。在街上有许多为水手们开设的妓院。《亚威农少女》这一个至今仍然在延用的题名,其实是作品完成以后,毕加索的友人、评论家安德烈·萨尔蒙命名的,它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1906年秋,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的画室里创作这幅画时,他一定是回忆起了巴赛罗纳的“亚威农街”。毕加索创作这幅画,不仅是为了探索造型上的表现方法,而且显然还带有描绘这些妓女的“职业”的用意。《亚威农少女》现在一般人都认为它是对纯粹造型的新尝试,但这种尝试是在创作过程中发生的,它最初确实是描绘妓女生活的作品。当时二十岁的毕加索,在这幅作品上寄予了极大的期望。毕加索最早的艺术知音莱奥·斯当那时曾访向过毕加索的画室,他回忆说,那时画布上还没有画上任何东西,但它“已经象一幅古典作品”一样画框极为考究。事实上,一直靠灵感作画的、有时一天能画许多幅作品的毕加索,他为了创作这幅大作画了多幅素描稿。
       在那些素描稿上,毕加索最初在画面中央画着一个水兵,他周围围着“少女们”,室内还放着许多鲜花和水果,那是一幅普通的室内景草稿。然而在画面左边(根据毕加索己的说明),有一个手捧骷髅的奇怪的人物正走入屋内。

那幅素描稿的含意非常清楚。在鲜花和水果包围下的“亚威农街”的少女们,她们象征着现世的快乐,然而左边手捧骷髅的人物,又暗示着这种快乐的现世终究会被死的世界所代替。无论这个世界多么繁华,它随时都受着死亡的威胁,肉体丰美的女人们其实不过是肮脏、讨厌的骼髅替身。这就是毕加索心中最初的主题。这是现代的memento mori(匆忙死亡)的寓意画,它是没有古典背景的《阿卡狄亚的牧羊人》(普桑作)。
       年青的毕加索热衷于表现这种人生短暂无常的主题,这并不是不可思议的。这个主题在毕加索“蓝色时期”的作品中象低音乐器一样一直在低鸣着。企图征服艺术之都巴黎、来自西班牙的毕加索,在本世纪初的巴黎反复描绘了衰老、贫困、残疾、饥饿等人生悲惨的景象。他表现了毫无希望的黑暗世界。例如,紧紧拥抱着的恋人或母子,他们都笼单在阴郁的蓝色调里,表情充满了忧愁和无望。克利富兰美术馆所藏的那幅名作《人生》(1905年作),画中一对青年拥抱在一起,他们以胆怯的目光看着站在一旁的母与子。《亚威农少女》的最初构思和《人生》属于同一类作品。

也许正因为毕加索当时年青,他才会注视到这些人生的阴暗面。但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青年艺术家们都多少带有这样的情绪。在失去了基督教信仰和古代艺术趣味的时代,艺术家们关心的主题是反映他们当时的精神状况。表面上和平、繁荣的第三共和国最盛期的艺术家们,热衷于描绘妓女、小丑、流浪艺人、波希米亚人等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们,这决不是没有意义的。艺术家自身也失去了权力者们的保护,成了社会的多余者。凡高的疯狂、劳特累克的沉醉、蒙克的不安,还有卢奥的控诉,这些都是相应于如此社会而产生的。

因此,毕加索的《亚威农少女》也和德加、劳特累克、卢奥等描绘的妓女们有着血缘关系,至少毕加索最初的构想是这样,它应该算入从莫泊桑的《梅松·德里哀》到雷奥,普罗的《绝望者》等的一系列描写令人作呕的妓女生活的作品行列。在《亚威农少女》这个题名出现以前,毕加索曾经为这幅画题过一个题名,叫做《哲学的妓院》,这比什么推论都更能说明问题吧。

 

新的造型世界
      出乎人们预料的是,《哲学的妓院》后来在创作过程中转变成了《亚威农少女》,毕加索原先的寓意画构思在创作过程中转变成对新造型的尝试。那些暗示着构思内容的水兵、花束等消失了。当初构图上的关键点——左边人物手中的骷髅也不见了,这个人物本身也被另一位少女所代替。在五位少女中,只有这位少女似乎带着与众不同的表情,揭开帘子步入画面,这也许是原先构思所遗留下来的痕迹吧。

随着绘画内容的改变,绘画的空间、形体等表现手法也生了巨大的变化。原先具有深度感的室内现在缺少了深度。背景成了许多块似乎通过三棱镜看出的分解了的小平面,它与前景之间的距离感彻底消失了。裸女们的圆厚的形体变成了干瘪的平块,其中有的裸女带着奇怪的神像般的面容,尤其是右边两人的鬼怪般的脸,这是受到了当时青年艺家们都极为关心的黑人雕刻的影响。虽然毕加索自己否定一点,但我们还是很难想象毕加素会没有见过他的友人伏芒克、德兰等人收集的大量的黑人雕刻。还有在画面中央两人身上,我们能感到伊比利亚古代雕刻的强有力的、简朴的表现风格的影响。正好在创作这幅画期间,毕加素画室放有一座卢佛尔美术馆藏的伊比利亚古代雕像。(事实上,这只雕像是诗人阿普利奈尔的男仆从卢佛尔美术馆偷出来的。毕加索和阿普利奈尔并不知道这一点,后来他们遇到了很大的麻烦。)
       这就是说,当初毕加索的构思已被后来的对新造型表现的追求所代替了。前景中的一盘水果上还能够看出一点素描稿的影子,这些水果是为了填补画面这个部分的空间而画上的。
       然而,我们在这幅画中见到的造型,在印象派以后的近代绘画史上是有些出格的。当时,即使那些从不少见多怪的蒙马尔特年轻艺术家们,也对毕加索的奇怪绘画感到迷惑不解。德兰说,毕加索应该在这幅画背后上吊。

当然,毕加索创作出这样奇怪形象自有他的道理。首先是在马蒂斯一章中已谈到过的,吸引那些敏感艺术家们的绘画的平面性。毕加索在这幅画中,象马蒂斯等野兽派画家,一样,用画面的平面性取代了现实的三度空间。作品中的背景——室内景的深度消失了。同时也见不到裸女们形体的立体感。

毕加索和马蒂斯的共同点也只有以上这些了。马蒂斯在平面的人物、静物上自由地展开了自己的色彩世界。而毕加索则在形体变化上倾住了更大的热情。当然,毕加索并不是马蒂斯式的色彩画家。这幅《亚威农少女》和后来的《格尼卡》(1937年),两幅画是毕加索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作品,毕加索都没有以色彩的手法来表现。这也说明了毕加索是一位具有造型素质的怪才。当然毕加索并不是一个不敢用色的人,他只不过对造型上的变化更有兴趣罢了。因此,《亚威农少女》不仅仅是平面化了的作品,它是经过了变形的绘画。它不久就引起了立体主义的革命。

 

立体主义革命

事实上,《亚威农少女》,是立体主义的最早的作品。“立体主义”这个名字是1908年马蒂斯看了勃拉克的作品后说的一句话而产生的。马蒂斯说,勃拉克的风景画是“小型的立方体组成的”。描绘法国南部雷斯达克风景的勃拉克,他用几何形体把对象单纯化了。而毕加索则另有创建。例如,这幅画中央两位裸女正面的睑上出现了侧面的鼻子。这种手法后来成了立体主义的一个重要特色,即以双重视点观察对象。
       1906年秋,毕加索创作这幅画期间和勃拉克相识。随后以他们俩为中心的一种比较明确的立体主义美学便形成了。立体主义绘画首先象塞尚教导的那样,以单纯的几何形体来描绘对象,然后把它分解和展开,最后在画布上重新组合起来。具体地说,椅子、桌子等家具,人的脸、杯子或书本等静物,它们都具有许多不同方向的面。人的脸正面看上去是这样,侧面看过去又是另一个样子,因此如果要把这些面同时展现在平整的画布上,只有根据新的造型原理来重新组合这些面。总之,在马蒂斯进行新的自由的色彩再创造的同时,毕加索也开始较自由地对形体进行再创造了。他通过这样的分析、综合过程,终于创作出了1921年的《三个音乐家》那样的完全压平了的人物肖像画。这是用新的造型语言创作出来的奇迹。毕加索曾对那些声称看不懂他的作品的人说,“我并不懂英语,但我承认有许多非常优秀的英语诗歌和小说。立体主义也是这样。”这种新的语言,毕加索自己一定知道它的含意吧。这幅作为立体主义起点的《亚威农少女》,是一块否定了传统的空间构成、形体塑造等技法的里程碑。

 

历史背景

帕布罗·毕加索(1881 一1973)出生于西班牙安达尔西亚的马拉格。他是在巴赛罗纳长大的。父亲是美术教师, 因为他要在巴赛罗纳美术学校执教,故全家都迁至巴赛罗纳。毕加索很早就对艺术感兴趣了。在参加巴赛罗纳美术学校入学考试的时候,一般人要用一个月时间才能完成的考试作品,毕加索只用了一天就完成了,而且比谁都画得出色。据说当时人们都非常惊奇。

1900年正好是世纪交替的一年,十九岁的毕加索来到了全世界年青艺术家都向往的巴黎。虽然他在巴黎只待了几个月就返回了西班牙,但他在那期间还是看到了当时在巴黎举行的世界博览会,对他来说是大开了眼界。

那以后,他就一直往返于巴黎和巴赛罗纳之间。终于,在1903年他决定定居巴黎。他在蒙马尔特的垃圾成堆的画室里开始了他的创作生涯。那座有许多画室的建筑叫“洗濯船”,那里住着包括毕加索在内的许多年青的艺术家。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地方,它现在在巴黎也确实成了一个纪念物。

毕加索初到巴黎开始一直到1903年,这期间他用蓝色调画了许多描绘人间惨景的作品。因此这一期间被称为“蓝色时期”。那以后,出现了描绘马戏团、流浪艺人的色彩明亮的“玫瑰色时期”。从造型上来比较一下这两个时期的作品,前者明显地带着世纪末的忧愁的抒情性,而后者则侧重于考虑形体的造型构成,它为《亚威农少女》的出现铺下了路基。

《亚威农少女》一画开创的立体主义时代,不但在毕加索生涯中极其重要,在二十世纪的绘画上它的影响也是巨大的。从那以后,也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出现的艺术家们,或多或少都受到了毕加索的影响。
       毕加索在1917年为了逃避战争来到了意大利。在那里,他接触到了具有悠久历史的许多杰出的艺术作品,从而又使他返回到了古典主义。他的十九世纪二十年代的作品被称为是“新古典主义”作品。这个时期他学习了古罗马以及文艺复兴时期许多画家的艺术表现手法,并以他特有的方式把他学到的东西变为自己的东西。这样,毕加索经过多次的转变,他的表现手法不断地丰富起来。最后,在他以后的后半生中展示了无论谁都无法模仿的极其自由、奔放的绘画世界。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转发至微博 0人  |  分享到:          阅读(91)| 评论(0)| 引用 (0)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