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小凤我真的不是男人:语文课,上出你的“个性”来(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6:26:41
语文课,上出你的“个性”来(2)2011年07月04日 星期一 13:52

  《兰亭集序》是著名书法家王羲之写的一篇作品序言,文章不只是为书写序,而且在对聚会盛况作形象生动的艺术概括的同时,发抒了个人感慨,具有无限意趣。教授此文,一因它是古文,古今词义差异较大,二因文章所谈感慨,学生不易理解,所以宜侧重于用讲授法。关于作品所表达的意趣美,我们可引导学生扣住作品,抓住词、句、章,从两个方面去品味:一是文章所表现出的格调清新淡雅,与其“清鉴贵要”的性情比较一致。开篇叙四乐,即名士相聚之乐、环境优美之乐、气候宜人之乐、相聚狂欢之乐,良辰、美景、赏心、乐事四美并具,足现出文人儒雅风度和诗意人生;而再现江南暮春景色,作者舍“姹紫嫣红”、“浓妆重彩”,只选山、水、林、竹、天、风而已;写竹,又只言其修而弃其绿,写水,只言其清而弃其碧,色调淡雅;写盛会,又回避丝竹管弦演奏的繁盛热闹,只写饮酒赋诗,畅叙幽情,其淡泊心境可见一斑。二是作品所流露的情感深富哲理。聚会自然欢欣,但作者未在叙乐上着笔,而是以极细腻的情感流程,向读者展示了渐次深入的哲理层次:由欢聚想到分别,露出悲凉→由哀婉想到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深发感慨→由对举烘托出人们对有生之乐的留恋,袒露心迹→由生死之念说到人总是要死,不能永远保留其美好的留恋,提出“死生亦大矣”的哲理命题。整篇文章,由古说到今,蕴理丰富含蓄:现实总有缺憾,但身处其境人们往往意识不到这种缺憾,所以无法弥补纠正,只为后人留下很多惋惜;而人的最大遗憾就在于远距离审视历史,一切都洞悉于心,而却难以彻底认清自己。应该说,像这种认识,这种阐述,非阅历丰富,难以尽情阐发,对刚刚成人的中学生更如一头雾水,非老师讲授,他们很难理解。当然,运用讲授法也很有讲究:一是讲授内容要少而精当,以给学生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时间,努力形成互动的局面;二是讲授时机要准而适当。有位教师在谈到这一问题时这样表述:“当教师的精讲帮助学生突破了重难点时,那么讲授就成了‘催化刘’;当教师的讲授是为了巧妙地纠正学生的错误时,讲授就是‘灵丹妙药’;当教师为了传授新知识、新方法而精讲时,那么讲授便成了学生终身发展而积累的‘财富’;当教师的点拨开启了学生的智慧时,讲授便是开启学生智慧、产生灵感的‘金钥匙’;当教师的点拨把学生的思想引向深入时,教师的点拨便成了学生通往真理和智慧的桥梁;当教师的讲授激起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强烈的求知欲望时,讲授便变成了引爆的‘导火索’;教师的补充、完善、总结性的讲授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给学生‘梳理’的过程,就连教师对学生激励、赏识性的美言,过渡性的妙语,调控课堂气氛的‘幽默’都是上一节好课的‘润滑剂’”。概括起来说,教师的讲授要“讲于当讲,止于当止”,准确精约,恰到好处;三是讲授要讲究艺术性。在坚持有效性的前提下,讲授要力求有情趣、有感染力、能吸引学生。

  《蜀道难》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代表作,关于它的寓意,人们历来有不同的见解。有的认为这是作者于蜀而作,如实叙写,没有什么特别寓意;有的认为是李白专门为那些西游入蜀的友人而作;有人认为写蜀道之难是为了极力展示蜀道的战略意义,告诉当权者要重视这块兵家必争之地的控制和管理;也有人认为这首诗是以蜀道艰险寓仕途坎坷之意,而教材和教参却都采取了规避主题的做法,认为诗人着力描写奇丽惊险的山川形势,展示了诗人浪漫的气质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面对这样一篇文章,面对众说纷纭的主题理解,教师就可以采用探究式的课型,把人们对这首诗的理解推介给学生,然后让学生扣住文本,并广泛搜集资料,进行周密细致的思考,从而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笔者组织探究型教学,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研究、思考,有理有据地阐明了这样两种观点:一是为送友人入蜀而作实际上暗寓着作者因人生际遇而生仕途坎坷的感叹。理由是:从诗作本身看,诗人笔下的蜀道高不可逾、不着人迹,险得阴森,凄凉恐怖,而李白初入长安作的《行路难》,无果而归,作《蜀道难》,其立意比较昭显;从相关作品看,其时李白写的诸如《送友人入蜀》、《剑阁赋》等,都有其路崎岖、仕途升沉已定这样告诫友人的话;从作者思想传承看,诗人既受过儒家思想的影响,也接触过道士、纵模家之类,思想比较复杂,既渴望建功立业,又生性豪朗、不满现实,注定要遭权贵排挤,所以选择了鄙弃官场、放归自然、饮酒求仙、放纵享乐的道路。长安三年,更使他认识到宦海深不可测、官场险恶黑暗、权贵狡诈凶残,这些自然要在诗中有所流露。一是通过再现蜀地的战略地位,突出该处的战略意义。理由是:整首诗用汪洋恣肆的笔法极言蜀道之险绝,先写蜀道之高,“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再写蜀道之险,“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又写剑阁极险,自古战祸惨烈……从这样一种诗脉流程来看,它内蕴着深远的政治寓意:四川山高路险,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权者要重视对蜀地的控制和管理,否则将造成蜀地战乱,让老百姓流离失所。事实上,以后此地的两次战乱验证了李白的这一政治见解。这两种见解应该说都能成立,也能自圆其说,但观点提出的过程则是探究的过程,老师和学生用科学的方法、确凿的材料去提出并映征自己的见解,课堂教学以探究的形式进行,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自然有很大的帮助。

  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的年代,课型的变化可以说是日新月异。作为语文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课型,不断接纳和融入新的课型,以课型的变化实现自身的发展,完善自己的教学个性。上述所举讲授型、探究型只是课型百花苑中的两朵,在充满生机、洋溢活力的语文教学海洋中,我们要不断地实践,不断地根据教学情境变化课型,使我们的教学风格日益彰显起来。

  语文课堂教学是孕育生机、充满灵动的,课堂上,师生思想碰撞、感情交流会有许多新的“生成”,这些“生成”虽然是“预设”外的东西,但其对加深课文理解、加强语言感悟、激活思维状态、培养学生能力,往往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教师能否及时捕捉这一资源,并加以很好的利用和开发,往往反映出教师是否具有教学的机智,而这种机智又折射出教师的教学品质。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灵活而有效地驾驭课堂的“生成”资源,是教学实现“个性化”的重要外征。

  课堂教学本身是非线性的,各种教学因素在不同的时段、不同的条件下会发挥作用,有些主要的因素可能会弱化,某些次要的因素有时会非常活跃,而一旦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学习状态,包括他们的兴趣、注意力、思维流程、鉴赏品位等发生变化时,就会产生许多无法预见的教学情境,而这,正是我们十分期待的“生成”资源。抓住这些资源并很好的利用,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位老师在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时,充分肯定鲁迅在群众斗争中堪为“导师”的地位:“他思想的深刻之处在于能从血的事实中,冷静地总结出血的教训,告诫斗争者改变斗争方式。”一个学生在这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鲁迅先生,在事情发生后两个星期,才写文章主张不用徒手请愿的方式去斗争,这是否有‘事后诸葛亮’之嫌?”这一问题使老师措手不及,课堂也一下子沉寂下来。聪明的教者发现,这是一个极好的“生成”资源,于是便让学生思考、讨论,充分发表各自的看法。学生思想活跃了,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见解。有的说,从文章的表述来看,作者当时也没意识到当局竟会这样凶残,他觉得爱国青年只不过是徒手请愿而已,不至于会发生什么不测,所以鲁迅并没有“事后诸葛亮之嫌”;有的说,鲁迅对发生“三一八”惨案表示了自己最大悲痛和愤怒的同时,也作了深刻思考,总结了“三一八”惨案的教训。血的教训警示人们:徒手请愿只会带来无辜生命的损失,所以热血青年不应贸然行事,做无谓的牺牲;有的说,鲁迅的出发点不仅仅是对惨案本身,更是着眼未来。斗争要讲策略,要清醒地认识敌人的本质,指导今后的革命,否则只会给斗争带来生命的损失。这更能表明鲁迅的斗争策略:要从最小的代价换取最大的胜利。短短几分钟,学生各抒已见,这些见解无论从对教材的深度理解看,还是从学生思维的深刻和求异能力的培养看,都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生成”的东西并不一定都可以作正态推衍,有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或者其思维的“闪现”并不都在正确的轨道上。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怎么办?我们说,错误的“生成”也是资源,作为老师,要抓住“错误”所带来的契机,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纠正,并形成正确的东西,让“错误”也生发出“美丽”来。这样,教师的才能显得就更充分,其个性也就更张扬。元杂剧《窦娥冤》选入教材,读者对其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非常赞赏,认为最后窦娥所发的“三桩誓愿”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是“美妙绝伦”的。教学中,一位同学介绍了他从一本杂志上看到的观点,认为窦娥是“一个善良的野蛮人”,她临刑前所发的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楚天亢旱”不是一种讲人性的渴望和呼告,而是一种复仇,一种盲目的野蛮复仇,窦娥是混淆了复仇的对象与其他公众的利益界限,将自己一个人的私仇扩大到整个楚州的百姓。这个同学对这个观点表示认同。老师感到,学生的思考似乎有理,而其实是比较片面、偏颇的,这种理解其实是一种错误的理解。但老师没有简单轻易地否定这个学生,而认为这是一个“生成”资源,虽然它错误,却可以借机引导学生“纠偏”,于是便让学生展开讨论。结果学生纷纷发言,驳斥了错误。有同学说,如果讲窦娥的三桩誓愿是一种野蛮的复仇,即窦娥既要自己的冤仇得以昭雪又不伤及无辜,依当时情形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后来清官洗冤或草菅人命的昏官遭上天惩处。而窦娥已是状告无门,所以不可能发前一种誓愿,只能发第二种,结果,也就只能是常规的因果报应之类的惊惧,读者也就难以强烈感受窦娥的惊天地、泣鬼神的冤仇,难以强烈感受黑暗、残酷、百姓有口难言、官吏无心正法、天地鬼神也为之不容的社会现实;有同学从作品思想意义的角度认为,《窦娥冤》的不同凡响,就在于“发誓愿”这精彩一笔。正因为窦娥冤屈深重,所以才发出三桩誓愿,这是弱者血与泪的控诉,也是其与现实的最后抗争。誓愿的一一应验,正说明社会的污浊昏暗,而读者则由此更痛恨黑白颠倒、贪赃枉法的社会,更同情窦娥的悲剧际遇,作品所渲染的悲剧意义也才更加显明;有同学从作品艺术创作的角度分析,提出作品浓郁的悲剧氛围,正是借助于浪漫主义手法的运用,作品的艺术魅力,正是聚焦于这三桩誓愿。作品问世后之所以传诵不衰,正是由于作者惊人的艺术构思。如果少了这些,作品将大为失色,也就失去了其旺盛的生命力;也有同学从文学欣赏的角度、从审美的角度阐发,窦娥发誓,从实用价值的角度确实不应当,因为它有可能导致众多的人遭受灾难;但从审美价值的角度它是美的,它从情感上深深打动了读者,当人们的情感为剧情所左右,当窦娥的遭遇之惨、冤屈之大、悲愤之深让人们在一掬同情之泪的同时义愤填膺,谁不是衷心希望誓愿赶快实现、冤屈赶快平反,谁还会去考虑她的誓愿会死多少人、损多少财,进行统计学上的成本核算、法学上的动机与效果的考量?这时,没有一个人会保持一副理性的、冷静的头脑,情感高于一切,这正是艺术作品的魅力和震撼力!学生的发言有理有据,折射出他们思想的深度和一定的艺术鉴赏力,这种水平甚至超过了老师的预料。老师非常高兴,因为生成的“错误”并没有歪曲对作品的理解,并没有引偏正确的思维轨迹,反而激活了学生,让其有了发表意见、辨明是非、提高自己的机会和途径。老师利用生成的“错误”,让其生成出“美丽”,这样处理课堂生成,表现了其独特的胆略和技巧,也正反映出这位教师独特的个性教学魅力。

  优秀的语文教师、富有个性的语文教师不仅要善于抓住课堂的“生成”资源,及时地利用、生发,还应根据教材、课堂和学生的实际,去有意识的创造生成,以扩大教学资源,优化教学效果。这种创造,主要是教师要瞅准一些契机,创设一些“生成”情境,激发学生去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去联想想象、创新超越。有位教师在教乐府古诗《孔雀东南飞》时,精心设计了两次“生成”的机会:一是在学生对全篇内容了然以后,鼓励学生提出阅读后的疑问,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思维。有学生说:“刘兰芝这么好,为什么还要遭到焦母的遣归?”这一“生成”虽与课文的学习没有直接关系,但对阅读的拓宽、加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于是,老师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积累,充分地发表意见。有的认为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刘兰芝未能生育,所以遭婆白眼;有的认为刘兰芝与焦仲卿感情甚笃,削弱了丈夫与婆婆间的亲情,所以婆婆嫉恨有加;有的认为可能刘兰芝的家庭背景与焦家不相当,所以婆婆从心眼里瞧不起她……这些见解,涉及古代婚育、伦理诸多方面,一旦给了学生思想空间,会大大丰满他们的世界,也有助于对作品的理解;有学生说:“刘兰芝对爱情是忠贞的,可为什么后来还是允婚了,这会不会影响刘兰芝的形象?”教师认为,这一“生成”很有“研究”价值,便引导学生去畅开思维,大家纷纷各抒已见。有的说,刘兰芝被遣回家,难违父兄之言,答应嫁给府君,并不是对爱情的不忠,而是“高压”下的无奈之举,是“屈从”而非“自愿”,并不影响其形象;有的说,刘兰芝虽口头应允再婚,其实心里是绝不会有悖忠贞的,因为她内心已下了殉情之心,所以允婚不但无损于她的形象,反而从另一侧面更强烈地表现出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应该说,学生的这些见解很有道理,不仅丰满了人物形象,而且更好地实现了主题的升华;二是在这篇文章教学尾声的时候。凄惨的爱情悲剧令学生动容,读完全篇他们会深深叹息,同时也会有深深的遗憾。他们不忍心故事是这么一个结局,总在自己的头脑中筹画着能不能改变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一般的老师教学至此,总以为教学任务已完成,而这位教师却认为当学生的情绪难以平静之时,这是一个极好的“生机”机会,于是他抓住了这一时机,再次设计了一次开发学生思维资源的活动,即请学生以“     ,我想对你说……”为话题,把自己对作品中人物的想法和情感充分地渲泄出来,把自己内心压抑的心情充分地表达出来。老师创造的这次“生成”令学生十分激动,他们的思维空前的活跃,他们的情感异常的强烈,大家十分踊跃地发言,以自己独特的视角选取人物进行评析,与书中人物进行对话,表达自己的心声:就刘兰芝这一形象,大家赞赏她的美丽聪慧、优雅大度、勤劳能干,欣赏她对爱情的忠诚和在捍卫爱情上的勇气和智慧,同情她遭遇的不幸,又从焦母、刘兄、焦仲卿、封建观念等角度寻找原因,抨击那些致刘兰芝悲剧命运的人和环境,也有的学生对她的以死殉情提出了非议;就焦母这一形象,大家较多地是批判她的刁蛮泼悍、思想顽固、不通人性,也有学生对其孤独的境遇和无后的凄凉给予了同情;就焦仲卿,学生赞赏他对爱情的忠贞,纷纷给他出点子,让其挣脱樊笼,对其两难的处境表示了理解和同情,更多的学生则对他的软弱无能表示了不理解甚至愤慨,对他前“孝”后不“孝”的做法提出了质疑……这次“生成”机会的创设,让学生对诗歌的人物形象有了更立体、深刻的了解,对作品主题有了更全面、理性的把握。虽然学生的理解并不一定十分正确,但视角的多维和深刻对其形成正确的阅读鉴赏的思路和方法,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课堂教学需要精心地“预设”,因为这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前提。然而,“预设”再充分、再全面,也无法将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新情况、可以产生的新“生成”没有遗漏地全部包容。从这个意义上说,按照“预设”有条不紊地实施教学不一定个性就十分鲜明,而能高屋建瓴地驾驭课堂,将课堂上的“生成”资源能充分利用并开发的教师,他的功底更显扎实,他的教学机智更显灵活,他的教学才能更显不凡,他的教学风度更显潇洒。也只有这样,他的语文课才不落俗套,他的教学风格才不同一般,他的教学效果才不同凡响,他的教学所产生的影响才不胫而走。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是师生双方共同合作、共同推进的过程,人们倡导的师生互动也正是希望改变教师一人主宰讲坛的局面,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成为语文学习的主人。事实上,一个教师注意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他的课堂教学就活,课堂效果就佳,其教学个性也就得到了充分地发挥。相反,学生在课堂上活动量小,教师在课堂上辛苦忙碌,那样的语文课自然谈不上个性鲜明了。

  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应该有两个层面的参与:第一层面,他要动眼动口动手动脑。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出发,课堂上,该让学生读、背的要让学生动口,该让学生提高书写水平和技巧的要让学生写,老师的描述、板演、体态语言要注意吸引孩子的眼球,应该提出的问题要讲究给学生思考的时间。总之,课堂上,老师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处在“动态”氛围中,而不要让其当“听众”。活动了,其投入程度高,其学习效率也就高,而处于机械的、被动的境地,学生打不起精神,提不起兴趣,也就学不到什么东西。有位教师在教学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就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情绪,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活动,收到了极好的教学效果。他让学生参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难点的确立,学生熟悉课文、查阅资料,围绕“本课应该学什么、我想学会什么”进行思考,确立了熟读背诵、积累词汇的知识目标,理解语境意义、学习语言技巧的能力目标,和体会作者喜忧淡淡、心怀不满又充满渴望之情的情感目标。在此基础上,学生又确立了揣摩语境义的重点和情景交融抒发感情的难点;他让学生积极选择既适合他们品味又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经过讨论,学生认为,这样一篇语言典雅、清丽的美文,师生之间必须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同时文章美点很多,作者移步换景,披情于景,处处都耐咀嚼,而对作品题旨和技巧的理解,学生个体的把握只能得到一些皮毛,需要依靠集体的智慧。于是他们选择了朗读学习、美点寻踪、讨论交流等三种作为其学习方法;他让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学习。在体悟作品的过程中,学生朗读,感受了荷花饱满盛开、含苞待放的情状,荷香轻淡缥渺、沁人心脾的飘逸,荷叶田田、风过轻颤的妩媚丰姿。学生品析,归纳出动静结合、赋形象以动感、虚实结合、映衬烘托等表现手法,惊叹于作者技巧的娴熟、艺术品位的高雅;他让学生参与教学的检测与评价。学生对作品感情基调的把握是否恰当,对作品语言的魅力是否领悟,对表现技巧的高超是否心有所感,这些需要在学习结束时作一检测与评价,而让学生参与,则既可以教师测学生,也可以学生测老师,既可以笔试,也可以口试,学生的兴趣会十会浓郁、学生对作业的厌恶和抵触也就化为乌有,这种检测也才能真正达到巩固成果、发现问题、不断改进的效果。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是师生平等交往、积极互动、共同进步的活动过程这一先进教育理念,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分享成果的过程,这应该是课堂教学的较为理想的境界。

  第二层面,他要动容、动心、动情地去学习。我们对语文的理解不能只局限在语言文字上,不少的名家名篇、典范之作不仅在语言学上堪称经典,同时具有浓郁的文学色彩,甚至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时,如果我们仅停留在表层,只追求表面的书声琅琅、唇枪舌战的表面热闹是远远不够的,而应从更深层面,让学生情为所牵、心为所动,从而真正感受作品的内在魅力。有位教师教苏东坡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以多媒体演示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入题,悲壮雄浑的音乐、气势磅礴的画面、精练激昂的歌词一下了凝住了学生的神,使学生神情严肃、情绪凝重起来;接着,教者以词的情感脉络为线,带着学生一起了解三国历史、鉴赏赤壁风光、品评周瑜丰功、领略潇洒风度,师生共同探究,同入佳境,为历史之繁而思、为景色之壮而振、为人物之卓而兴,学生心潮澎湃、跃跃欲试;然后,老师以苏轼欲建功立业而怀才不遇的坎坷人生为引,叙东坡曲折经历,列苏轼壮丽功业,思考词人寄情于月的人生思辩和艺术匠心,体察情怀,感悟人生,学生情动于衷而难于自己……整堂课,学生内心热血腾涌,大脑高度运转,虽然没有你站起来我抢着说的热闹,但学生内在情感和思维的活动却非常地充分、强烈、持久,教师很投入,学生也很投入,这其实是“动”的至上境界,是远比浅层次的活动要深刻悠远了许多的。

  对语言教师而言,他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动”起来,他的教学自然是深富个性、深富魅力的,当然,这种“动”有时可能是表层的急流,流速很快,流域很广,有时则可能是河床潜流,看上去水面波平如镜,其实河流深层却急湍甚箭。不管处于哪一个层面,追求“动”境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师永恒的追求。

  语文教师需要有经验的积累,丰富的教学积淀可以使自己的教学有特色、有风格;语文教师需要向同行学习,多方汲取才能滋润自己、自成一家。优秀的语文教育工作者之所以教有特色、风格特异,与其注重自身的学习——实践——反思——探索具有密切的关系,积累使自己丰满,学习使自己成熟,这几乎成了所有成功者必经的人生之旅。

  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这样概括自己的风格形成履迹:第一阶段,求“准”。他上小学时,语文教师是个代课的,家底很薄,经常把音读错了,把义释偏了,以至后来上初中上高中,经常把字读白了,如把“贻笑大方”的“贻”读成“抬”,把“莘莘学子”的“莘”读成“辛”,给老师批评,给同学笑话。所以他参加工作开始教语文,一切求个“准”字,音怎样读,意怎么释,段怎样分,中心思想怎样表述,有板有演,所有跟学生说的话,都要力求有出处。但时间一长,他发现不对,课上得太呆板了,太死气沉沉了,学生学得太机械,也兴趣不大。于是,在保持“准”的前提下,他进入第二阶段,开始求“实”。所谓求“实”,就是尽可能地打开学生的视野,“开窗放入大江来”,以课文篇目为点,带领学生尽可能地去联系与课本有关的背景与知识。如教学王维的《使至塞上》,就其“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写景诗行,向学生介绍再现沙漠奇丽风光的名句,然后再就边塞诗作进行分析,就王维的作品题材和风格进行分析,这样,教学避开了孤寡,而给学生饱满丰腴的感觉。实实在在的课堂,学生得益多了,但教师过分注重传授,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压抑,其主动求知、积极思维的劲头就没那么足,所以这位老师认为,在“准、实”的基础上,还要有突破,于是进入第三阶段求“活”。“活”的语文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学生以学习的主人身份出现,成为课堂上最积极最活跃的要素。因为有了学生主动参与,师生之间有了心灵的沟通和交流,教与学就形成了一种默契,学生就不再以被动无聊的状态出现于课堂;二是课堂展现的是更开阔的学习背景,知识穿越了时空,突破了学科界限,纳进了生活和科学前沿,从而显得更广泛、更立体,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也就更多元、更灵动、更富延展性和创造力;三是理解排除了“惟一性”,对知识的把握更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科学领域,倡导思维的广泛性和灵活性,不用“非此即彼”的程式拘囿学生。比如《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一诗,对其中“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两句的理解,有学生认为可分别理解为“远远的牵牛星,灿烂的织女星”,有的则认为这两句类似于“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互文用法,应理解为“遥远的牵牛星和织女星灿烂明亮”。两种理解其实都可以,不一定要弄它个“非此即彼”来,多元了,看各人体验,应该是无碍文意的。“活”的教学激活了课堂,激活了学生思维,但教师认为还有更高的境界,于是又探求教学风格的新高地,进入第四阶段求“美”。中国是一个“文”的大国,优美的文字容纳了文化的博大精深。与学生一起学语文,要充分利用这一美的载体,充分挖掘美的要素,让学生进入美仑美奂的艺术佳境,从而灵魂得以升华、匠心得以修炼,把语文学习当作诗意地栖居。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语文学习就是“美”的享受,“美”的体验,“美”的感悟。以《荷塘月色》教学为例,教师让学生作为鉴赏主体,带着学生去完成从感官到心灵的审美观照,可以先让学生外观形态美,由其优美流畅的句子、叠字叠词的妙用感受音乐美,由其近、中、远景的描绘和衬托、点染的手法感受绘画美,由文章结构的美妙回环、画面叠现感受结构美;然后让学生内窥意象美,由想象的绘景创造出特定的意境,由意境的创设而曲传出心域,从而走进作者心灵,实现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共震;最后让学生感受文化意蕴美。作者竭力表现荷塘的静穆、朦胧、和谐之美,再现蝉噪、蛙鼓的热闹,烘托自己离群索居的超脱,有着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深沉的孤独和苦闷的心绪交融在静谧朦胧的景色之中,但渗透在骨子里的却是不食“嗟来之食”的刚烈,这是有骨气的中国文人的刚烈,也正是一代正义文人的风骨。这堂课,教师带着学生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了对美的感悟,由外表的感知进入内在的体会再到更高层面的深味,让学生接触的不只是文字的刺激,还有灵魂的感动、人文的提升,达到了较高的境界。透过这位教师教学风格形成的轨迹,我们不难看出他一直在追求,一直在探索,求索的过程孕育了大量的积淀,厚重的积累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个性,而且是充满活力和底蕴的个性,从而成就了其作为一位优秀的语文教师的品格。

  当然,漫漫求索路,一位教师孜孜以求是非常艰辛的。在这样的一个千舟竞发、万花吐艳的时代,我们语文教师还要放出眼光,注意观察和汲取同行们的优秀成果,来润泽自己、丰满自己,从而促进自己良好风格的发展。就语文教学而言,不说活跃在基层的老师们各有建树,单就斐声遐迩的语文大师,他们的教学个性和风格就足以让我们去敬仰:窦桂梅的主题教学、魏书生的民主教育、孙双金的情智教育、高万祥的人文教育、钱梦龙的导读艺术、赵谦翔的绿色语文、丁有宽的读写导练、李吉林的情境教育、程红兵的语文人格教育、于漪的探求语文教学综合效应等,如果我们能从他们每个人身上汲取一点,结合自己的优势,那绝对会加速自身的成长。有位教师在题为《踏着名师的足迹前行》的文章中,谈到自己的成长,曾这样表述:“我深深感谢华师大二附中的陆继椿老师,由他的‘得得’理论,我确立了自己的课堂目标定位:每堂课要让学生有得,而各堂课的‘得’连缀起来,就构架起学生语文知识和能力的体系;我深深感谢江苏常熟中学的朱泳燚老师,他的‘语文教学要强化语言训练,语文教师要加强语言修养’的理论和实践,促使我讲课力求字字珠玑、时时不忘语言训练,美化了我的语言,也优化了学生的表述;我深深感谢四川成都石室中学的李镇西老师,他的‘民主、科学、个性’的语文教学思想使我在语文教学中始终把学生当作有灵性的、有着独立个性和思想的生命体,按着教育的规律和学生自身的实际去实施教学……”这段表述正给我们这样的启发,博采众长丰满自己的羽翼,个性化教学根植于丰腴的土壤。当然,这种学习绝不能囫囵吞枣,更不能亦步亦趋,而应以塑造自己为前提,正像魏书生老师所说:“教学不能像浇铸标准件那样,非有一个模式不可,教学方法必须千姿百态,百花齐放。艺术的生命在于改革,在于创新,在于各显情态……应该是条条道路通罗马,而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我们学习的结果,是要成为具有独立意义的“这一个”,而不能给人似曾相识之感,如果那样,就变成“画虎不成反类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