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楼情歌c调葫芦丝伴奏:基础职业教育: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06:53

基础职业教育: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定位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  胡国勇

 

  摘 要:在高中教育得到普及、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上海,现有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地区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要已不相适应。对此本文提出,上海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把发展基础职业教育作为新的定位,在培养合格的基层劳动者的同时,向高等职业院校输送合格生源。在此过程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基础职业能力,同时构建合理的中、高等职业教育相衔接的体制与机制。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职业教育

 

  一、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培养目标与现实状况的脱节

 

  讨论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的定位,首先应该认识上海经济产业发展的现状。近20年来,上海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7年生产总值已相当于1990年的15.6倍;[1]2008年上海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2]上海的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第一、第二产业的比重逐渐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逐渐上升,2007年该产业从业人员已经占所有从业人员的50%以上。[3]上海的制造业已经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同时,作为区域经济中心,上海的生产指挥和综合服务功能日益增强。

  上海经济产业的变迁,对劳动力的要求也发生了相应变化。对于上海的职业教育来说,它正面临提高层次、增强人才培养适应性的挑战。具体而言,就是如何培养适应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人才,以应对产业国际化、全球化的新挑战。

  其次,再看上海的教育发展状况。从2000年到2008年,上海义务教育净入学率始终保持在99.9%,高中阶段入学率则从97.0%提高到了98.0%。普通高等学校的录取率从67.4%提高到了82.1%,2008年上海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57%。[4]

  经济社会与教育的不断发展,使得人们对学历的要求逐步提高,高中阶段教育的普及意味着高等教育升学的需求高涨。而随着上海青年平均学历的提高,其就业年龄也在延迟,20岁以后就业已成为主流。[5]这一切,也对中等职业教育产生了强大推动力。

  在我国,实施中等职业教育的机构大致有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职业中学(职业中专)三类。中等专业学校是20世纪50年代初参照苏联学制,在原有中等技术学校基础上兴办的“培养中级技术管理人材的学校”,[6]一般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3-4年。1986年国家教委《关于制定和修改全日制普通中专专业(四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试行)》确定的中专培养目标是:“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牢固掌握必须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等专门人才”。[7]技工学校是借鉴苏联技工学校模式,于1954年创立的“培养中级技术工人的学校”。[8]1979年国家劳动总局颁布的《技工学校工作条例》规定,技工学校培养具有政治思想觉悟、中等复杂程度的作业技能、必要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以及高中文化程度的健康的技术工人。[9]1993年,劳动部颁发的《关于深化技工学校教育改革的决定》对技工学校教育任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在以培养中级技术工人为主要目标的基础上,有条件的也可以培养高级技术工人、企业管理人员或社会急需的其他各类人员。”职业中学产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是为适应我国经济产业发展和人才结构调整的需要,由部分普通高中改制而来的,当时也称职业高中。职业中学大多招收初中毕业生,学制2-3年。1986年国家教委《关于制定职业高级中学(三年制)教学计划的意见》中规定,这类学校培养“具有政治觉悟,具备直接从事某一职业(工种)的技术理论、专业知识及操作技能,高中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的“中级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中级技术工人和从业人员”。[10]

  在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的“中等专门人才”、“中级技术工人”、“中级技术人员与管理人员”等培养目标显然与劳动力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因为在上海整个人力资源构成中,中等职业教育学历已经是从业人员的最低学历(除部分外来务工者外)。只要学历还是劳动力资质的主要指标,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只能进入低端劳动市场。

  首先,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时学业水平较差。2006年、2007年、2008年上海中考的公办高中(含综合高中)投档分数线分别为480分、470分、500分,而普通中专分别只有300分、300分、330分。[11]有关研究显示,上海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平均入学成绩与普通高中学生相比,少则相差100多分,多则相差400-500分。初三毕业考总分650分,职业学校最低录取分不到70分。[12]很难想象中等职业学校能够在短短几年中将这样学业水平的学生培养成为“中级”技术、管理或技能人才。

  其次,尽管统计数据显示上海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很高,但是就业质量却不容乐观。通过对四所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直接就业的毕业生的调查发现,半数以上(55%)毕业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工作稳定性差,两年之内有接近半数的毕业生更换工作单位;工资福利待遇很低,毕业生平均工资不到1700元,有近四分之一用人单位未为其缴纳社会保障金。此外,受调查的企业有半数不愿意再雇佣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13]

  现状表明,上海的中等职业学校事实上已经成为培养低端劳动者的教育机构。而即使在以简单体力劳动为主的低端劳动者市场中,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职业”并不被用人单位所重视,连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毕业生就业时专业不对口的也占半数以上。

  论及中等职业教育的困境,理论界多从中等职业学校找原因,或指责其偏向普通教育、重理论轻实践,或指责“双师”型教师不足、教育教学不力。三十年前上海中等职业教育并不见得比今天更重实践,“双师”型教师也不见得比今天多,但为什么能够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令人信服的成绩?我认为,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与现实状况之间产生巨大落差的根本原因是未能适应上海经济体制发生的重大变化,而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又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上海中等职业教育要摆脱困境,必须认清现实,与时俱进,转换办学思路,重新定位自身的培养目标。

 

  二、上海中等职业教育的新定位:基础职业教育

 

  200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在生产、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并将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于“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门人才”。一方面要求其培养的人才具有“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等,另一方面要求其培养的人才具有“继续学习能力”、“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14]这表明,中等职业教育的功能已经发生变化。2006年,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又提出,要“继续深化普职渗透、中高等职业衔接的教育模式改革”。[15]这实际上已经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应朝基础职业教育的方向发展,同时必须肩负两种责任,一方面为上海地区培养合格的基层普通劳动者,另一方面为高等职业院校输送具有基础职业能力、明确职业(专业)志向的生源。所谓合格的基层普通劳动者,需要“基本”的科学文化素养,“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比较熟练”的职业技能,但更重要的是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及职业道德。要求中等职业教育向高等职业院校输送的毕业生,绝不意味着中等职业教育普教化。现在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基本素质、基础学力方面虽略低,但通过中高职贯通以及一定时期严格的职业教育训练,就可以掌握一技之长。这部分学生的基础学力可能不如高中毕业生,但“寸有所长”,他们的基本职业能力与职业(专业)志向会优于普通高中毕业生。

 

  三、基础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培养职业道德与基础职业能力

 

  上海中等职业教育要实现在培养基层普通劳动者、为高职院校输送生源的目标,必须转换办学思路,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采取模块化、层次化的课程教学以及实践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基础职业能力。

  职业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道德是“体”,职业能力是“用”,职业道德的缺失,任何职业能力都将失去意义。现在,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大都来自“弱势群体”家庭,中等职业学校校长认为他们“自信心差,理想缺失,漠视人生,放任青春,逆反心理强,与家庭关系紧张,言行举止比较放纵,缺少起码的责任心”。[16]要使这样的学生成为合格的社会人、职业人,必须强化道德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2001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了“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规范。2008年底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也正是为了使这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劳动观,以及正确的行为规范、法制意识。对于学业水平较低的中职生而言,仅仅靠传授道德知识还不够,必须创造条件,使学生在活动中,“知行合一”,掌握职业道德规范。

  “职业能力”的提法,最初出现在1999年7月教育部颁发的有关文件之中。其后,2002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也强调要“加强实践教学,提高受教育者的职业能力”;2005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又明确要求“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并将提高劳动力素质、培养职业能力作为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种类型教育的本质特点。

  职业能力是“直接影响职业活动效率和使职业活动顺利进行的职业心理特征”。[17]借用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家技能振兴战略》(1998年)的课题中职业技能分类方法,我们可以将职业能力划分为专业特定能力、行业通用能力和核心能力。[18]专业特定能力具有极强的岗位针对性,行业通用能力是一个行业所需的通用能力,两者均可以根据具有明确目标、培训过程、考核方法的职业标准进行训练培养。而核心能力则是职业教育的“核心”,尽管现在尚不能明确其具体目标、培养过程及考核方法,但却是知识经济社会职业人不可或缺的能力。

  专业特定能力属职业培训范畴,应在就业后进行。理由很简单。首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将职业分为1838个细类,而细类规定的特定能力也会因企业岗位而异;而且,由于客观条件的限制,职业教育一般滞后于产业技术的发展,职业学校很难进行专业特定技能训练。其次,学生就业存在不确定性,而专业特定能力迁移性较低,如果得不到相应职业岗位,将造成浪费。

  行业通用能力大致相当于职业教育的职业(专业)能力,是现在职业教育中最受重视的部分。重视行业通用能力培养并不错,但通过应试训练使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并不能真正形成这种能力。“职业资格证书”是行业通用能力的指标,理应反映行业通用能力。但由于职业资格制度本身存在缺陷,我国现行的“职业资格证书”还缺乏应有的权威,职业资格尚未发展到可以取代学历的程度,往往只能以学历为前提。从学历与劳动市场的对应关系看,由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现在进入上海产业现场从事“中等”管理、技术、技能工作的基本是大学、高职高专毕业生,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很难通过“职业资格证书”获得相应岗位。上面已经提及,现在上海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处于劳动力市场的低端,他们所学专业(职业)并不被重视,大多数人从事的工作与自己所学专业(职业)无关。而用人单位录用中职毕业生时,往往看其是否具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乐于奉献等职业道德素质与基本的核心能力。

  20世纪70代中期,德国学者提出了核心能力(core skills)也称“关键能力”(key skills)或“可携带的能力”(portable skills),这被称为是一种“普遍的、可迁移的、对劳动者的未来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能力”。[19]在进入知识经济社会的发达国家,对职业教育培养能力的界定已逐渐突破的局限。以任务为本位或者行为主义能力观,开始以“通用”、“核心”、“基本”、“关键”、“必要”等来界定人的职业能力。

  2006年,日本厚生劳动省通过对11255家企业的调查,归纳出年轻人踏上社会最低限度的“就业基础能力”。这包括交流能力、职业人意识、基础学力、行为规范以及各种资格。[20]日本经济产业省提出了以“行动能力”(主体性、影响力、执行力)、“思考能力”(发现、计划、创造、发信、倾听)“团队工作能力”(灵活性、纪律性、自我控制能力)为核心的“社会人基础能力”,[21]并希望形成企业与教育机构的“共通语言”、形成培养年轻人能力的社会性框架。正是认识到了知识经济社会对职业能力要求的变化,日本政府才提出了上述就业基础能力,而日本职业教育训练也开始朝这一方向转型。

  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制订的《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结合国际先进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八个大类核心能力。[22]这些实际上都是知识经济社会对职业人能力的基本要求。

  为应对业已来临的知识经济社会,从“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办学宗旨出发,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应该转变办学思路,将行业通用能力培养作为职业道德、核心能力培养的途径,将教育训练的目标指向职业道德、核心能力的培养。同时,为应对学生就业与升学的双重需要,必须改变片面强调岗位技能,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片面理解为企业的岗位培训,并将其视为就业捷径的职业培训思路;必须将教育训练着力点转换到通过行业通用能力的教育训练培养职业道德和核心能力方面来,转换到顺应经济产业发展趋势的职业教育方面来。

  职业道德是一个人职业生涯的精神核心,包括交流表达、数字运算、信息处理、外语应用以及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革新创新等。核心能力是通用性最强的职业能力,是人们在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广泛可迁移性,并能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职业道德、核心能力可以影响行业通用能力甚至职业特定能力形成,影响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但是,职业道德、核心能力并不是抽象的,也不是可以通过应试教育灌输的教条,相反却需要实地的、职场的体验型学习,在“做”的过程中去掌握的。职业道德、核心能力的培养既符合教育规律也符合职业规律,是教育逻辑与职业逻辑的契合点。

  强调中等职业教育培养“基础”职业道德、职业能力,是因为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贯穿个人职业生涯的过程。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是准备踏入职业领域的青少年,所学的当然是基础。中等职业教育是上海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部分,当然应该承担为学生打好职业能力基础的责任。此外,对于上海经济产业而言,中等职业教育传授的职业能力也仅仅是基础职业能力。

 

  四、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搭建人才成长“立交桥”

 

  上海的中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未来上海基层劳动力的责任,但如果将中等职业教育作为低端劳动力市场从业人员的培养机构,过分强调低水平的“就业”,给中等职业教育学生贴上低水平劳动者的标签,不仅不利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职业发展,还将降低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及社会地位。上海已进入以依靠科技进步为动力的现代产业发展新时期,现代产业技术是与传统技术有着本质区别的全新的“全方位技术”,对劳动者的智能要求越来越高,换言之,现代化企业的人才结构已呈现高移化、智能化和复合化趋势。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内涵的提升,上海对“中等教育程度”劳动者的需求越来越小,再加上大量外来务工者的进入,低端劳动力市场已呈现饱和状态。所以,上海中等职业教育应该转移重心,将自身定位于职业教育体系的“基础”,为部分学生接受更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创造条件。

  发达国家的中等职业教育大多经历过从单纯的终结性职业教育向基础性职业教育转型的历程。德国的职业或技术高中、职业或技术完全中学毕业生,均可升入相应的高等教育机构。[23]法国高中技术班毕业生可升入高级技术员班,学习两年后可获得“高级技术员证书”,之后既可就业也可以进入普通高校继续深造。[24]英国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衔接方式是资格证书衔接和教学单元衔接两种方式。为16-18岁的学生设置的介于普通教育证书与国家职业资格之间的普通国家职业资格(GNVQ)与高级普通教育(相当于高中)证书地位等值,同样可以作为大学的入学资格。而教学单元衔接是把中等职业课程与高等职业课程统一制订成教学单元,并按程度分成五个层次,中职的教学单元占I、II、III三个层次,高职课程占III、IV、V三个层次。其中第I层次的单元与初中课程衔接,相邻层次的单元之间也可以衔接,可以依据所学单元的最低值和高层次单元所占百分比的最低值颁发毕业证。[25]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专门学校、短期大学及职业能力开发大学校均招收职业高中毕业生。[26]

  笔者认为,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要考虑两个方面。首先要考虑培养目标的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层次规格不同,各有自身的独立性,但目标指向的职业领域应该是大致一致的。其次,要考虑教育内容的衔接。中、高等职业教育内容必须通盘考虑,在同类专业中,中等职业教育强调“基础”而高等职业教育侧重“专业”及其应用。这也是中等职业教育强调“基础职业能力”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提出,要“继续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规范中高等职业教育相通的教育模式,积极推进高等职业院校依法自主招收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的改革试点”,[27]这表明了政府对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基本思路。

  我国自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试行5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从1999年开始实施面向中等职业教育毕业生的“对口招生”。近几年,上海中职毕业生的升学比例已占总数的35-42%,[28]中、高等职业教育的衔接成为常态,但在衔接方式上存在诸多问题。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中、高职衔接最简洁的方式,日本的高等专门学校就采用这一方式。学生可以用五年时间专注于“楔形”课程的学习与职业能力的提高。但在上海,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因为管理与学制方面存在问题,迟迟没有发展壮大。从长远发展的观点看,这种现状一定要改变。

  从培养目标衔接的角度看,上海现行的“三校生”高考中“3+综合”的考试明显不合理。最大的不合理在于考试不设专业大类,只有文理分科,而且由招生学校组织专业技能考试,在招生量不足的情况下往往名存实亡,基本上根据“3+综合”的成绩录取。这实际上是对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或“职业”教育的否定,逼迫中等职业教育普教化。

  上海中、高等职业教育衔接,首先应该体现在入学考试中,鼓励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继续自己的“专业”。从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培养目标的衔接出发,如下一些方式可供三校生高考选择:

  两次考试:在现有“3+综合”的入学考试模式的基础上,缩小“3+综合”的权重,加大招生院校(或院校联合体)专业实际技能考试的权重,鼓励所有考生继续自己的专业。

  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由教育行政部门确定学历、职业资格等基本入学要求,由高等职业院校自主招生,自主招生也应该鼓励学生继续中等职业学校时的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推荐: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推荐升学名额,本着专业对口的原则,可制订中、高等职业专业对口表。此外,在高考加分政策方面也应该考虑鼓励专业对口。

  从教育内容衔接的角度看,必须形成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的衔接机制,既要避免在学生高等职业教育阶段放弃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专业(职业),同时也要避免高等职业教育阶段重复中等职业教育阶段的教育内容。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牵头,组织由中、高等职业院校、职业教育研究与产业行业专家构成的“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咨询机构,统筹基于经济产业发展的中、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战略,参考发达国家的经验,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业教育专业课程体系。近来上海中等职业学校开始实施“专业教学标准”,不仅是为了规范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强化职业能力培养,而且更重要的是为中、高等职业教育专业课程的衔接创造条件。

  因此,笔者认为高等职业院校与中等职业学校之间应该形成一种合理的相互选择机制,学校可以选择符合自己要求的学生,学生可以选择自己青睐的学校。这就需要学校能够充分了解学生,学生也能够充分了解学校。从提高教育质量、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升学率、扩大高等职业院校生源的观点看,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在提高自身教育质量的同时,与对口的中等职业学校形成“校-校联合体”,促进中等职业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从而为获得更多高质量生源创造条件;而中等职业学校也应主动与对口高等职业院校建立稳定的联系,为学生充分了解高等职业院校及升学创造条件。

 

  本文系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专项委托课题“上海职业教育培养模式与体制机制改革研究”部分成果。

 

  注释

  ①2006年上海中专、职校、技校三类学校的平均计划完成率分别仅为73%、48%和41%。来源:透过数字看上海中等职业学校招生新动向[N].中国教育报,2006-09-20.

  参考文献

  [1][3]上海市统计局.2008年上海统计年鉴[EB/OL].http://www.stats-sh.gov.cn/2004shtj/tjnj/tjnj2008.htm#

  [2]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 上海迈入中等发达经济体[EB/OL].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09-01/20/content_10699613.htm

  [4]上海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5%居全国之冠[EB/OL].http://news.xinhuanet.com/edu/2005-02/23/content_2607659.htm

  [5]周海旺,何玮娜.上海青年就业和收入的特征分析[EB/OL].http://www.xinzhihr.com/UploadFiles/200859165429723.pdf

  [6][8]教育部,国家劳动总局.关于中等教育结构改革的报告[EB/OL].http://www.bjld.gov.cn/LDJAPP/search/fgdetail.jsp?no=217

  [7][9][10]张家祥,钱景舫.职业技术教育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1]上海高中零志愿最低投档线570分[EB/OL].http://sh.xinmin.cn/shizheng/2008/07/11/1234889.html

  [12][13][28]陈嵩.上海市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21.

  [14]教育部关于印发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edoas/website18/07/info12507.htm

  [15][27]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EB/OL].http://news.eastday.com/eastday/zfgb/wenjian/userobject1ai2082168.html

  [16]苏全兴.职校校长:“弱势社群”的解放者[EB/OL].http://www.shedu.net/news/data/20061113191510/20061113191510_12.htm

  [17]车文博.心理咨询大百科全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555.

  [18][22]国家技能振兴战略研究报告[EB/OL].http://www.21wecan.com.cn/zyjd/xsyfz/xsgc_05060902.htm

  [19]吕景泉.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关键能力”培养[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07.5.

  [20]厚生劳动省.YES-プログラム[EB/OL].http://www.mhlw.go.jp/houdou/2006/09/h0919-1.html

  [21]经济产业省.社会人基础力に?する研究会——中?取りまとめ?[EB/OL].http://www.meti.go.jp/press/20060208001/shakaijinkisoryoku-honbun-set.pdf,

  [23]德国使馆.德国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24]法国使馆.法国职业教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6,(2).

  [25]黄日强.邓志军.英国中等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J].职业教育研究,2004,(1).

  [26]胡国勇.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研究[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