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藏剑门派长老:中美两国的粮票比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4:58:50

牡丹江农业信息中心 


              先说说我们中国的粮票。我国的粮票就是在计划体制下居民购买粮食及其制品的凭证。从1955年开始,国家实行粮食凭城镇户口、按人定量供应的办法,粮食关系与户口紧密挂钩。1963年以后,公安部在人口统计中把是否吃国家计划供应的商品粮作为划分户口性质的标准,吃国家供应粮的城镇居民就划为“非农业户口”。至此,中国城乡二元结构初步形成。

              对“非农业户口”,国家按一定标准发放粮票,对“农业户口”,国家不发放粮票,只能吃自产粮。在漫长的计划经济时代,一纸粮票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城里人每天离不开它,乡下人出个远门也少不了它。所以,长期以来,不仅粮票抢手,而且全国粮票比地方粮票更抢手。


              粮票本来只是一种凭证,它本身没有价值也不允许流通。但在转型时期价格双轨制下,粮票也有了价格,并在黑市上交易。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到了1993年终于发生了大变化,这年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加快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当年内全国大部分县市全都放开了粮食价格和粮食经营。而粮票这一计划经济的标志物也从此悄悄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说完了中国再看美国。从1964年食品券法颁布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一直对穷人购买食品提供补贴。这种食品券就是美国的粮票。食品券只能用于购买食品,而且不能出售。


              美国这种食品券计划,以1979年为界分两个阶段。1979年以前,食品券计划允许符合条件的家庭购买食品券,然后凭食品券去商店购买食品。比如,一个四口之家,如果月收人为300美元,只需支付83美元就可以购买到价值153美元的全月的食品券。如果一个四口之家的月收入仅为100美元,则购买全月的食品券只需支付25美元。1979年美国对食品券计划进行了修改,原先要求家庭购买,现在只要符合条件,一个家庭每月可直接得到200美元的食品券。


              不论是中国的粮票还是美国的食品券,都是与农业或食品有关的一种凭证,本身都没有价值,也都不能流通,这是二者相通的地方;但在不同的国情下,透过中美两国的粮票,却更反映出了令我们深思的许多不同的东西。


              中美两国粮票的补贴方式不同。美国粮票所实现的补贴是明补,从1979年以前的食品券计划来看,如果一个四口之家一个月购买153美元的食品券只需支付83美元,其补贴额就是70美元;如果只需支付25美元,则补贴额就是128美元。按照1979年以后的食品券计划,只要符合条件,每家都可以得到200美元的补贴。中国的粮票所实现的补贴则是暗补。居民凭粮票买粮,享受国家计划价格,但这个价格低于国家的收购价格,其差额由国家财政来补贴,因而是一种暗补。它成了计划体制下国家财政的一大负担。


              中美两国粮票的受惠群体不同。很明显,美国的粮票的受惠群体是收入最低的社会底层人民,而且根据美国食品券计划,收入越低的家庭,在购买食品券时享受的补贴就越高。这从刚才的例子中可以看出。与美国的粮票相反,中国粮票的受惠群体则处在社会的上层,因为中国的粮票供应的对象是在各方面都较农村居民享有特权的城镇居民。城镇居民不仅仅拥有由国家统一供应商品粮,享受副食补贴,享受公费医疗等方面的特权,而且在子女上学、就业以及军人退伍安置方面也都享受着比农村居民更优越的待遇。


              中美两国粮票的体制环境不同。美国的粮票是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产生的。市场经济虽然盛行优胜劣汰,但它却能导致产品过剩,不会产生短缺。美国食品券计划其实就是一种效率优先、兼顾平等的一种调控方式的体现;而中国的粮票则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的产物。计划经济也被称为命令经济,从人类实践的经验上看,它与物资短缺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中国的粮票政策也是在这种短缺制约下的无奈的产物。粮食太少了,只能平均分配,一个人多吃了,其他人就不够吃了,只能限量供应。其实计划体制下的中国人不仅使用粮票,还使用肉票、布票、油票等等。

              通过比较中美两国粮票,我们欣喜地看到短缺经济条件下体现等级关系的粮票一去不复返了,同时也殷切地希望过剩经济条件下体现平等关系的粮票能尽快出现在中国低收入者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