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霍元甲几个插曲:中小药企:坚守,还是转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0 07:42:58
没有产品、没有品牌的中小药企,再失去暗箱操作的空间,还剩下什么市场机会?如此暗淡的销售前景,又该何去何从?

  每一天,都有2家以上的医药企业停产;每一天,都有近千名医药代表失去工作或无事可做;数量占绝对优势的中小企业中,90%销量下滑70%……一波接一波的行业整顿浪潮中,积弱的中小药企很快败下阵来,溃退到医院之外。

  我们都知道,只有做大做强,才是唯一出路;我们都明白,带金销售绝对不可重度依赖;我们还打算,等资本积累完成后,我们要做品牌、要提升营销管理水平、要加大研发力度……然而,风暴来得如此之快而猛烈,让我们措手不及,一觉醒来,市场早已剧变,人事全非。

  尽管非常艰难、痛苦,但我们仍然必须做出战略抉择:是继续坚持在RX(处方药)市场,想法设法再攻医院终端?还是从战略上撤出医院终端,放眼其他领域,寻找新的机会? 

  中小药企的自我审视

  或许许多企业还心存侥幸,希望蛰伏一段时间,风头过去后再重演故技,然而,政策整顿是阶段性的,中小企业就有很多机会吗?其实,如果没有暗箱操作,产品要在医院生存,必须在以下几方面拥有相对竞争优势:

  1.专利药、各类新特药。一些概念新、确有疗效的产品能获得学术界的追捧,专利药、新特药能获得国家相关政策的保护。如“血必净”专利产品,在四川挂网招标中,其中标价格比原研药还要高。而我国中小企业很少能有实力拿到专利药、新特药的生产权,多为低端的、仿制的广普药。即使有所谓的新药,也仅仅是换个剂型,变个包装,换汤不换药。

  2.在用量极大的大众药品市场,品牌药拥有竞争优势。品牌药价格较高,适合高端市场,医院终端在销售时,能保障利润空间,易为患者接受,其质量保证也降低了医院经营风险。但大部分中小企业哪来的品牌?

  3.新的营销模式,灵活的销售机制。但在现阶段,模式创新难,风险大,即使趟出条路,对手也会迅速跟进,导致同质化,中小企业指望不上。

  因此,若没有带金销售,中小药企继续留在RX市场,并强攻医院终端,风险极大,胜算几无!   危机之下,业内关于中小药企突破困境的探索、讨论也一直在进行,有号召中小企业进入“第三终端”的,有提出营销模式转型的,销售组织变革的,但有一个重要的问题并没有人提及:医药产业相关的OTC及保健品行业,作为医药产业的衍生,正迎来新的高速增长阶段,或可成为中小药企战略转型的一个重要机会。  健康产业的机会

  与RX市场相比,保健品行业应该是市场化程度、开放程度都相对较高的产业。从理论上看,中国医药市场逐渐进入从治病转向预防,从单一的治疗生理疾病向健康、美容等多方面需求发展,健康产业逐渐向多元化发展,并终将提速。

  纵观国内保健品企业,保健品厂家数量已过万,但销售额在亿元以上的屈指可数, 这意味着保健品行业的竞争还在混战阶段,根本谈不上行业规则与集中度!一个竞争高度分散、缺少主流声音的产业,对中小药企来说,机遇远大于挑战!而与保健品企业相比,药企有着自身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优势

  从资源层面看,中小药企在处方药市场不占优势,但与近万家虾米级的保健品企业相比,具有许多优势。

  资金实力相对雄厚。溃退下来的中小药企,一般都已掘得第一桶金。相对于众多白手起家,甚至挂羊头卖狗肉的保健品企业来说,资金上有一定优势。

  技术、研发实力相对较强。中小药企再不济也是通过了国家GMP认证的,在生产设备、技术人才储备上,肯定要比目前鱼龙混杂的健康产业厂家强得多。

  从组织层面看,企业转型健康产业后,其原有的医药代表个体素质及作战能力要高于保健品的营销人员(见表1),因为他们沟通的对象是专业程度甚高的特殊群体——医生,他们必须清晰掌握药理药效。

  表1:队伍素质对照表:

   专业知识 单兵能力 教育程度 受训程度 资金 人均产出   保健品营销人员 一般 一般 一般 一般   2万元/月   医药代表转型人员 较强 较强 良好 较专业 充足 5万元/月   医药代表转型后,从事的不再是灰色业务,这个群体必然发生分化,需要从低级的贿赂,转为高级的现代营销,促进整个行业提升。 二、挑战

  如果细心观察,可以发现这些年保健品行业没有几个新品推广的成功案例拿得出手,倒是先驱先烈一大堆。

  进军健康产业的中小药企,同样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挑战。都做会议营销,都做店内终端堆头、易拉宝、产品展架,都搞终端拦截做暗促,推广手段无非虚假、浮夸的广告在电视、杂志、小报上狂轰乱炸。疯狂跟风之下,渠道和消费者早已麻木。

  转行并不能逃开营销创新的话题,这是对每个进入健康产业的中小药企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挑战。

  健康产业即将迎来变局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医药监管力度的加强和持续,将有越来越多在技术、产品、医院终端、营销模式不占优势的药企,挟多年积累的资金进入市场更大、增速更快保健品市场。随之而来的是,整个健康产业也将发生变局。

  □ 资金大量涌入,新概念性产品引进,在媒介传播上一掷千金,广告业的黄金时代来临,同时文案竞争和创意竞争将催生广告业、策划业质量升级。

  □为拓宽销售渠道,许多企业将在渠道上下工夫,把更多疗效确切的药品转化成食字号、健字号,以抢占更多的销售窗口。

  □ 补血、补钙、补……,新的亿元级产品也会横空出世,看谁的点子走在前面,面对并不是很成熟和理智的市场和消费者,中国这片沃土还能产生奇迹。

  □ 柜台促销、专家坐诊和会议促销,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被这些转型企业所抄袭,且被提炼、深化。首轮销售可能如同给医生的临床回扣一样,直接导致柜台促销费比例飙升。

  □ 保健品可能面临一场混战,数以千计的药企如同“溃退的国军”一样涌入门槛相对较低的健康产业。数量庞大的新进者,加上原来上万家良莠不齐、大小不一的健康产业企业,掺杂着大量机会主义者,保健品市场将面临着一次市场竞争从大乱到大治的洗牌。

  □ 玩家增多,边际效益递减,精细化操作将被大范围应用。玩家增多的第一个影响是加速了整个市场的发展,整个市场容量扩充得以提速。新加入厂家的创造性加大了购买的诱惑,层出不穷诞生的新概念产品扩大了使用者范围,产品的卖点宽度被延展。

  第二个影响是竞争逐渐加剧,投入产出比降低(见表2),这就要求营销操作上更精细、渗透更深入。

  表2:健康产业投入产出比示意

   市场容量(亿元) 销量增幅(%) 运营投入(亿元) 行业收益率(%)   05年市场 450 28.6% 300 50%   07年市场 600 33.3% 500 20%

  乱世出英雄,可以断言的是,在我国健康产业迅速崛起并快速发展的五年黄金时期内,将有一部分抓住机遇,果断转型的药企业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启事】

  对那些通过自我审视、决意战略转型的中小药企而言,健康产业或可成为他们的发展机会,但对那些坚守在处方药市场的中小药企而言,营销模式创新、突破目前的营销困局,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