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利达q8:毕业论文:苏轼的“以诗为词”简论〖原创〗 - 华艺时空的日志 - 网易博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4 23:11:29

毕业论文:苏轼的“以诗为词”简论〖原创〗

23、论文写作 2008-07-19 10:55:00 阅读205 评论0   字号: 订阅

华艺时空注:此论文为韩际中老师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两人写了一天而完成。今天才发现题目过大了。呵呵......

 

论 文 提 要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文学样式,到宋代得到空前的繁荣和发展。苏轼就是在宋词改革中最有影响的先行者和具有开创精神的词人。

苏轼的“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本领作用于词,是词体改革的关键,使宋词突破了传统题材的限制,摆脱了作为曲子词的音律的束缚,融入了诗的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法。另外,苏轼的“以诗为词”改变了词作为依赖于音乐的歌词身份,使它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提高了词的地位,丰富了词的内容,从而大大开阔了词的意境。

苏轼“以诗为词”主要表现在以诗境入词境、以诗风入词风、以诗格入词格等几个方面。把诗的意境写到词作之中,把诗的风格融入到词中,突破了词的原有的音律的限制,从而使词具有了开阔的意境,广阔的取材空间,不受音律的限制,更具表现力。

苏轼“以诗为词”对提高词的地位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苏轼前期的代表作,全词意境辽远、内涵丰富,表达了词人坦荡坚贞的品格、随缘旷世的文心和风流潇洒的气度。以前这种境界只有在诗中才能见到,作为“小道”的词是容不下这样的“大境界”的,人这一点我们足可以看出“苏词”在开拓词的意境方面所做的突破。《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激情奔纵、气势宏伟、场面雄阔,怀古而伤今,为豪放派词风的典范之作,体现了苏轼“以诗为词”对词体风格的转变。

这两首词都有无比开阔的词境、灵活多变的表现手法和广阔的题材范围,是苏轼“以诗为词”最具代表性的实践成果。


苏轼的“以诗为词”简论

 词是唐代兴起的一种文学样式。大约产生在初唐,晚唐、五代时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到了宋代进入繁荣鼎盛时期。苏轼就是这个时期出现的一位伟大的具有创新精神的词人。

苏轼的词在宋词发展的变革中占有重要地位。他突破了传统词作的题材限制,拓宽了词的意境;他的“以诗为词”,促进了词体的变革,提高了词的地位,使宋词成为我国诗歌发展史上继唐诗之后的又一朵艳丽的奇葩,以至于人们把宋词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可以说,在宋词发展的进程中,苏轼的贡献功不可没。苏轼的“以诗为词”的创新精神,也为后来南宋辛弃疾的“以文为词”开了先河,为宋词以后的良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苏轼的“以诗为词”的革新精神

所谓的“以诗为词”,就是将诗的本领作用于词,凡是能入诗的内容都可入词,凡是诗中可用的手法,也可以借鉴到词中。这是苏轼革新词体的关键。

这样可以大大拓宽词的题材,充分发挥词的功能。可以写景、抒情、记事、议论等等,创造性地把诗歌的内容、形式、表现手法、艺术风格等融汇到词作中来。他以汪洋恣肆的文笔一扫从前词坛浮艳的格调,创立了豪放派的词风,在宋代词坛独树一帜,把宋词推向了一个历史的高峰。刘辰翁在《辛稼轩词序》中曾这样写道:“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同时,他的那种敢于标新立异、敢于改革创新的精神也对后代文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苏轼的“以诗为词”的具体表现

1、以诗境入词境。

唐诗在构建意境方面已经达到了成熟、完美、至善的地步,苏轼创造性地取诗之“长”而补词之“短”,把唐诗美好的诗境变为宋词美好的词境。如:他的《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他的《定风波》中“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等,词中不再仅仅是花前月下的胜景、深闺寂寞的惆怅,还有田园牧歌的美好,还有仕途失意的苦闷。用词句表现诗情画意,用词的语言来表现封建士大夫阶层的情感、志趣、抱负,把词的题材取向从应歌回归到表现自我上来,并从现实中撷取创作题材,因此苏词中的取材十分广泛。有打猎、尚武之作:如《江城子·密州出猎》;有慷慨悲歌之作: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有乡野游乐之作:如《浣溪沙》;有伤别、悼亡之作: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这就与诗的题材取向取得了一致,用能写诗的内容来写词,使词的意境如诗的意境一样的辽远、开阔。这是苏轼“以诗为词”的首要表现。可以说这一点是从前的词所不能企及的。例如《水调歌头 明有几时有》这首仲秋之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首词之所以具有永久的魅力,还在于词中蕴涵着深刻的哲理思维和以诗为词的创造手法。苏轼在词的结构中,把诗文的议论手法直接引入词,促使中秋词在抒情的同时又具有雄辩的力量;每片都从三个层次形象地展开议论,形象思维渗透着逻辑思维。全词以青天为背景,以明月为中心,创设了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加之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又给词染上了神奇瑰丽的色彩。以前,这种境界只有在诗中才能见到,作为“小道”的词是容不下这样的“大境界”的,从这一点可以充分体现词人丰富的想象力和豪迈的性格。

下面我们再看他的另一首词:《临江仙》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僮鼻息已雷鸣。敲门都 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生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毂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

这首词记叙了深秋之夜,词人开怀畅饮,醉后反归临皋的情景,创造了一个极其安适的静美境界。因为夜阑更深,万籁俱寂,所以伫立门外能听到门里家僮的酣声。也正因为四周的极其静谧,所以词人在敲门不应的时候,能悠悠然 “倚杖听江声”。以动衬静,以有声衬无声,是常用的诗家手法,从写家僮 “鼻息如雷”到进而写谛听江声,把夜之深、夜之静完全衬托出来,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

再比如他的:《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枝上柳棉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声不闻声渐消,多情却被无情恼。

此词上片虽写暮春景色与伤春情绪,然却作旷达之语。这在一般的婉约词或豪放词中是看不到的,伤春与旷达本是互不相关、相互对立的两种感情,然而词人却通过一系列的艺术形象和流利的音律把它们统一起来。下片是通过人的关系、人的行动表现对爱情以至整个人生的看法。 “墙里秋千”自然是指上面所说的 “绿水人家”。由于绿水之内环以高墙,所以墙外行人只能看到露出的秋千。不难想象,此刻发出笑声的佳人是在荡着秋千。在艺术描写上,有一个藏和露的关系,词人只露出墙头的秋千架、露出佳人的笑声,佳人的容貌与动作则全部隐藏起来,让行人与读者一起去想象,在想象中产生无穷的意味。可以说,一堵围墙挡住了视线,却挡不住姑娘们的笑声,挡不住行人的感情。词人想象的翅膀更可以飞越围墙,创造出一个瑰丽的诗的境界。这种写法可谓绝顶高明。

2、以诗风入词风

在这之前,无论是花间词派的“婉丽绮靡”,还是“一冯二主”的亡国之音,其实风格都大同小异,都没有摆脱“香软”、“婉约”的限制。苏轼却有所不同,他既是词人,也是诗人。所以他不自觉地继承了前代诗文化沉淀下来的“黄金”,如太白诗风的“浪漫飘逸”、老杜诗风的“沉郁顿挫”、摩诘诗风的“洒脱自然”、陶潜诗风的“恬淡悠远”,都为苏轼词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借鉴。在继承诗风的同时,诗风入词风也就顺理成章了。然而,苏轼在词上的发挥却比诗更淋漓尽致些。我们在他的许多词作中都能找到前代诗歌的影子。

如:《水调歌头》中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脱胎于李白《把酒问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的诗句;《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的词句,也会让人想到杜甫悲秋时“艰难苦恨烦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心境;《采桑子》“停杯且听琵琶语,细丝轻拢”则由白居易的《琵琶行》中“今夜闻君琵琶语”的诗句而来。

下面我们以《江城子·密州出猎》做具体分析: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全词以描写词人自我抒情形象为主,烘托以射猎的壮阔场面。上片以鲜明的动态写出猎盛况。开头一句以情语起句,奠定了少年人豪气的感情基调,然后从行动上描写豪气的具体表现。“左”,一个太守,亲自牵黄擎苍,其豪气可见。“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二句写打猎的阵容,动静结合。“亲射虎,看孙郎”据《三国志》记载孙权曾亲自射虎,人皆称勇。此处以孙郎自比,突出自己的豪情万丈的气概,给自我抒情形象赋予英雄色彩。下片抒发报国守边的豪情壮志,“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把豪壮的气势纳入已到中年的躯体中,符合作者的年龄和身份。“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是一个典故,据《汉书 冯唐传》,汉文帝时,云中太守魏尚戍边有功,却因小错获罪,冯唐向汉文帝劝谏,文帝终于醒悟,派冯唐持着节杖,去云中赦免魏尚。苏轼用这个典故,实是以魏尚自拟,以大胆的构想填补现实的不足,使全词的想像多于现实,豪情大过行为。

这首词是苏轼最早的一首豪放词,词中饱含着立功报国的雄心壮志。在苏词以前,严肃的题材和崇高的格调,似乎是词体所不能承担的。苏轼以一个诗人的敏感,捕捉到一股豪放之气,经过创造性的发展,终于把原来诗文中能表达的旨意写入词中,给词坛带来全新的冲击。再如:《念奴娇·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词的上片,首先创设了一个激情奔纵、气势宏伟的艺术境界。作者以他奔放的笔力勾勒出一个雄阔的场面,然后加以粗犷地点染,就像一个胸有成竹的大画家画山水画,纵情泼墨,而不刻意雕琢,这样形成的意境更加开阔,风格更加豪迈。滚滚东去的长江,流去的不仅是滔滔的江水,还有无数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作者伫立于江岸之上,欣赏着穿空的石壁,汹涌的江水,引发出无限的感慨,怀古之情油然而生。这首词是他豪放词风的代表作,“壮难描之景于目前,抒不尽之意于言外。”①里面不但有刚劲的文笔、开阔的意境、豁达的品格,更有他敢于打破陈规的开创精神,为宋词中的典范之作。这正体现了苏轼的“以诗为词”对词风的转变。

3、以诗格入词格

词是唐代音乐——燕乐的产物,起源于敦煌曲子词。后经中唐文人白居易、刘禹锡等人的尝试,晚唐温庭筠、韦庄等花间词派的定型,形成了一种香艳、纯情、惟美的“艳科”局面。它始终是一种音乐的附属物。苏轼突破了音乐对词体的束缚,把它由一种依赖音乐传播的歌词变成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促进了词体的解放。由“歌者之词”变成“封建士大夫之词”,完全可以自由的抒发词人的心胸。

如他的《蝶恋花》,按照词律,这一词牌本为双叠,上下片各四仄韵,字数要相同,节奏要相等。而这首词因为前后感情色彩不同而节奏各异,不能说是词牌本色,一定是受到了移诗律以填词的影响。

再如前面提到的《江城子·密州出猎》,无论其内容和音节,让那些娇滴滴的美女来演唱,显然不合适。苏轼大胆改革演出形式,命壮士来唱,一面唱一面鼓掌顿足,并吹笛击鼓作为节拍,一时声情和文词相合,场面极为壮观。他这种用男性代替女性,用豪壮代替柔媚的演唱形式,对词坛不能不说是一种创新。他突破了常规,创新了词的形式,打破了声律对词情的制约,使格律更好地为表达内容服务,创造了更加自由的空间。

三、苏轼的“以诗为词”对提高词的地位所做的贡献

下面我们以苏轼的代表作《水调歌头》为例,来具体说明苏轼的“以诗为词”对提高词的地位所做的贡献。

水 调 歌 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偏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作者从眼前景物推开去,对人间宇宙做高度概括:事物无十全十美,人生忧患与生俱来,在所难免。词中深刻的哲理性,是作者豁达胸襟的体现。词尾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作结,表现了作者从个人的情感中解脱出来,由对仕途的苦闷释怀、对亲人的怀念,变为对所有天下人的美好祝愿。全词以青天为背景、以明月为中心,创设了一个神话般美丽的境界,加之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又给词染上了神奇瑰丽的色彩。以前,这种境界只有在诗中才能见到,作为“小道”的词是容不下这样的“大境界”的。从这一点上我们足可以看出“苏词”在开拓词的意境方面所做的突破,这是我们读“苏词”时常读常新的一个主要原因。

同时作品写景、抒情、议论有机结合,情、景、理三者兼胜,相得益彰。这是把诗的表现手法灵活地运用到词中的典范,是苏轼“以诗为词”增强词的表现力的重要开拓。此后写中秋词的不少,但超过苏轼的,却没有一人。难怪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云:“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馀词尽废。”

总体说来,词的创作到苏轼出现了极大的转变。抒发纵横豪放的襟怀,张扬自己随缘自适的个性,表现自己喜怒哀乐的情感,使词的意境大大开阔起来。就这样,苏轼打破了婉约派一统词坛的格局,用他那雄浑的笔力,开创了豪放派的词风,突破了诗、词之间的传统界限,使词的内容更加丰富,更能反映社会现实生活,表现丰富的思想感情,从而提高了词的地位,为诗歌的良性发展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参考书目:

《中国古代文学史》  罗宗强、陈洪主编 华东师大2000年版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朱东润主编   上海古籍1980年版

《宋词百讲》 黄天骥主编     广州文化出版社1988年版

《宋词三百首笺注》唐圭璋注    上海古籍1979年版

《宋词选》    四川大学中文系编 人民文学1979年版

 

注释:

①壮难描之景于目前,抒不尽之意于言外:语出《文心雕龙·神思篇》意思是:作者所描写的景物非同一般,抒发的感情有无限丰富的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