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欧洲委托公证模板:中药药味剂量专题资料汇编 - 【中医研习馆】 - 杏林论坛 衷中参西|艺术生活――余每览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24:35

中药药味剂量专题资料汇编

 

中药药味剂量专题资料汇编

.threadtags_tag {margin:0px !important;background:none !important;padding:12px 0 !important;color: #444 !important;} .threadtags_tag span {border:1px solid #E6E7E1; padding:10px 14px 10px 32px; background: url(http://images.5d6d.net/dz7/default/tag.gif) no-repeat 10px 50%;} .threadtags_tag a{color:#09C !important;} 相关搜索: 中药, 药味, 剂量, 汇编, 专题 李可470张汤药处方用药规律分析


提要:本文对2006~2007年搜集的李可老中医470张汤药处方重点从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方面进行了用药规律分析,从而为把握李老的用药思路和用药经验提供借鉴。
  
李可是我国独树一帜的老中医,自学成才,长年奔走在缺医少药的贫困山区,因其自学成才,以致少一些院校派中医的规矩束缚;因其长年奔走于缺医少药的山区,故更少一些西药的干扰,更多一些鲜活的经验。李老擅用温阳峻药救治危重和疑难病症,在方药用量上为最接近仲景的一代宗师。我们对其2006~2007年收集的470张处方进行了用药规律分析,或可供同道借鉴。
1.选方问题
由于条件所限,我们选方多是连续1~2个月,然后有所间断,然后再连续1~2
个月。故我们选方具有连续性和间断性。因为我们的用药规律分析当中主要包括用药频率和用药剂量分析两个部分,为了反映李老的一般用药经验,我们去掉了儿童的用药方剂,另外也去掉了丸散膏丹的特殊剂型的处方。但其他选方均没有经过刻意筛选。因此,笔者认为选方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
2.用药频率分析
表一:频率超过50%的处方用药(N=470;剂量单位为克)
药名        频数        频率%        平均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合并频率%
1.        附子        374        79        81.44        9        300        乌附84.32
2.        乌头        25        5.32        26        10        30        
3.        炙草        348        78        70.1        7        200               
4.        干姜        256        54        66.9        10        100            姜91.68
5.        生姜        155        33        48.8        5        125        
6.        姜炭        22        4.68        36.6        5        90        
7.        肉桂        169        36        9.65        1        60        桂56.00
8.        桂枝        97        20        44.9        9        120        
9.        晒参        207        44.04        30        4.5        90            参75.11
10.        红参        129        27.45        36.1        10        100        
11.        党参        17        3.62        75        30        120        

表二:频率在20~49%的处方用药(N=470)
药名        频数        频率%        平均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常用量
1.细辛        182        38.72        43.62        9        75        45
2.大枣        157        33.40        18.2        4枚        30枚        12枚
3.白术        150        31.90        74.27        20        125        45
4.麻黄        117        24.68        10.59        3        80        15-45
5.茯苓        114        24.25        44.2        10        120        45
6.北芪        112        23.83        165        18        500        120
7.生半夏        110        23.46        49.6        20        75        45

表三:频率在10~19%的处方用药(N=470)
药名        频数        频率%        平均数        最小值        最大值        常用量
1.灵脂        89        18.94        31.70        3.3        100        
2.当归        81        17.23        35.74        6        50        
3.牡蛎        78        16.59        30.70        10        45        
4.肾四味        77        16.38        29.40        9        100          30
5.龙骨        76        16.47        30.13        10        45        
6.山萸        74        15.74        75.40        30        120        
7.磁石        63        13.4        29.90        10        45        
8.葱白        61        12.98        4.57寸        3寸        10寸        
9.赤芍        53        11.27        41.46        10        45        
10.五味        52        11.06        27.70        6        50        
11.白芍        49        10.42        42.20        10        90        45

  3. 用药频率讨论
  李老学术上崇尚仲景,自学医始,即“心仲景之心,志仲景之志”,认为汉唐后学派蜂起,大多背离了仲景之旨,倡导“重疾沉疴,师法仲景”。以上从表一用药频数可以看出,附桂姜参草为用药频率超过50%的药物,单独看来,附子用药频率第一,为79.00%。如果和乌头合并为84.32%,以附子扶先天少阴之阳。炙甘草用药频率为78.00%,排在第二位,重在将将,补土伏火。干姜第三,为54.00%,如果把干姜炭和生姜合看,姜的总用药频率为91.68%,重在扶后天太阴之阳。肉桂用药频率为36.00%,如果和桂枝合并,用药频率为56.00%,重在扶厥阴之阳。以上合看,充分体现了李老用药注重扶阳的基本精神,几乎贯穿了大多数疾病治疗过程的始终,不论外感内伤伤寒杂病,全部体现了这一基本精神。
第二类表二为用药频数在20~49%之间的药物,为参术芪麻桂辛苓夏之辈,重在益气、通阳、除湿,参术芪为益气常用之品,但气之峻者为阳,气之缓者为气,参术芪比较附桂姜益气之用和缓,故也为常用之品。麻桂细辛重在通阳,阳气充足,还要阳气畅达才能发挥效应。苓夏之类重在除湿,除湿即所以通阳也,叶天士云“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即是此意。
表三第三类为用药频数在10~19%之间的药物,多是收敛潜镇阳气之品,重在收纳阳气,以防阳亡阳脱,龙牡磁石为常用之品,重则加紫石英,重在潜镇阳气。山萸五味白芍为酸敛之品,重在收敛阳气,故张锡纯以来复汤治疗阴阳气血之将亡。
4.用药剂量分析
表四:按照药物最大量和平均量进行排序
药名        最大值 〉100g                药名        平均量 〉50g
1.北芪        500                1.北芪        165
2.附子        300                2.葛根        107
3.葛根        300                3.浙贝        103.5
4.炙草        200
5.白术        125                4..附子        81.44
6厚朴        125                5.熟地        76.2
7生姜        125                6.山萸        75.4
8柴胡        125                7.党参        75
9浙贝        120                8.白术        74.27
10萸肉        120                9.炙草        70.1
11党参        120                10.茵陈        67.5
12乌梅        120                11.干姜        66.9
13茯苓        120                12.鸡矢藤        60
14.赭石        120                13.川芎        58.41
15.干姜        100                14.厚朴        56
16.海藻        100               
17.红参        100               
18.肾四味        100               
5.药物用量讨论
    李老处方用量普遍很大,470张处方全部药物共97味,平均用量为38.61克,从最大药物用量来看,100克以上共有17味药物,占全部药物的17.53%,50克以上共有49味药物,占全部药物的50.52%,30克以上有70味药物,占全部药物的72.16%。从平均药物用量来看,100克以上的药物共有3味,50克以上的药物有14味,占全部药物的14.43%,30克以上的药物有43味,占全部药物的44.33%。从单药用量来看,黄芪用量最大,最大用量为500克,平均用量165克,远远超过临床一般常规用量。王清任补阳还五汤黄芪用量为四两,约合现在120克,每天最多可服两剂,相当于240克,但还不及李老最大用量的一半。附子最大用量为300克,平均用量为81.44克,张仲景通脉四逆汤生附子大者一枚,约合25~30克,以熟附子相当于生附子用量的2~3倍计,最大用量也应不到100克,可见李老附子的用量是要大过仲景的,故李老将其救治心衰阳脱的著名方剂命名为破格救心汤。破格二字大概重在附子的破格用量吧,后世只有少许火神派医家用到此剂量。葛根最大剂量是300克,平均剂量也为107克,而张仲景的葛根芩连汤用量为8两,约合现在125克,炙甘草最大剂量为200克,平均剂量为70.10克,重在将将伏火,厚朴、生姜、柴胡最大用量为125克,约为汉代的8两,基本上是仲景的大剂量用法。小柴胡汤、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基本是此剂量。山萸最大用量是120克,平均用量是75.40克,主要取张锡纯来复汤之意而重用。熟地平均用量在75.40克,最大用量是90克,取陈士铎引火汤之意而用此量。干姜、红参、党参、白术最大用量也在100克以上,重在温太阴之阳,李老常言“三阴统于太阴”之意也。
以上可以看出,李老的本意就在于把握阳气,首先要使阳气充裕,达到一定的量;第二要使阳气升降出入有序通畅的运行,正如仲景所言“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之意。有阳则生,无阳则死;阳气畅达则人和,阳气郁阻则人病。阳气是人体健康的基本保证,阳气是一切生命的根基。把握阳气,是李老之意,也即仲景之意也。
    李老因其比较独特的成长经历和行医经验,故使其成为远离院校派的独树一帜的医家。如果从中医的发展历史来看,张仲景应是中医大剂量用药的代表和典范,李老为最接近仲景用量的医家,在治疗危急重症方面疗效卓著,但因用药剂量偏大,故我们临床应更加谨慎。有李老之胆识则可用,无李老之胆识则断不可用!

收藏 分享 评分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订阅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2# 发表于 2009-12-14 10:50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张锡纯用药剂量探讨

杨付明

张锡纯为近代中西汇通的代表人物,著有《医学衷中参西录》等临床专著,其用药独具妙法,有“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之论。笔者就其用药及剂量特色浅述如下。

1 “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的合理性

1.1 明确了药物作用的主体对象药为病设,药物作用的主体对象为疾病,药物的选择及剂量大小,当以病之轻重为确定剂量的原则。而病之轻重是以辨证结果为准绳,病有轻重之别,有中脏腑、经络、肌表之异,用药的剂量也要根据作用的主体情况区别对待。因此“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之论,是符合中医理法方药必须一致的根本原则,明确地指出了在确定药物剂量大小时,首要要考虑药物作用的主体对象这一重要原则,是合理的用药原则。

1.2 明确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的本质区别 “用药剂量与毒性具有直接关系,用药剂量的大小与药物毒性的有无及大小之间,有着直接的关联,诸多即便在常规剂量下不会产生毒副作用的药物,在大量使用的条件下,因实际吸收量的增加,使有毒成分蓄积达到中毒条件,从而产生毒副作用”。而且“用药所以除病,所服之药病当之,非人当之也”。从这种意义上看,如果确定的药物剂量适宜于相应的病证需要,其药力作用于病,不会作用于人体而产生损伤性反应。因此,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是没有截然界线和实质上的区别,剂量适当则为治疗作用,失当则可能为毒副作用,其关键在于所酌定的剂量是否为治疗所需要,无论有毒无毒的药物均是如此,如张锡纯对于半夏的使用,虽亦认为半夏为有毒之品,但在“治胃气上逆,冲气上冲,以致呕吐不止,闻药气则呕吐益甚,诸药皆不能下咽者”之薯蓣半夏粥中,以及治疗妊娠恶阻的安胃饮中,半夏的用量均为一两(《中药大辞典·附篇》“古今度量衡对照”,一钱约合 3.7g,一两约合37.30g,下同),不可谓之用量不大,而在其他运用半夏之方中,其剂量不过五六钱,这表明了其对药物治疗作用与毒副作用本质的理解。

1.3 突出了灵活求变原则 “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之论,明示了在确定用药剂量时,不应拘于所治何病,所用何药等表面形式,而应将所患疾病的辨证结果、所处阶段、缓急状况,选用药物的寒热、偏性强弱、毒性大小、运用形式,以及患者本身的素体因素等进行综合权衡,作为药物剂量大小确定的根本原则,就表明药物的使用剂量,并没有固定的大小,而是具有较强的灵活性。

2 药物剂量大小运用的基本规律

2.1 重病重药,轻病轻药 张锡纯用药充分体现了重病重药、轻病轻药的原则,一药在某些方中可能以两计,而在另一些方中则可能仅数钱而已。常重用有生石膏、赭石、熟地黄、山药、山茱萸等,常用至三、四两(约合110~150g)。张氏谓:“乃有所用之药本可以除病,而往往服之不有效,问有激动其病愈加重者,此无他,药不胜病故也。病足以当其药而绰有余力,药何以能除病乎?”这似乎其仅仅偏爱用大剂量,其实不然。如论述石膏则云:“用生石膏以治外感实热,轻证亦必至两许;若实热炽盛,又恒用至四至五,或七八两,或单用,或与他药同用”,如在治疗温病初期的清解汤中仅用六钱,而用于温病表里俱热之凉解汤及治疗周身壮热烦渴之寒解汤中均用至一两,在仙露汤、镇逆白虎汤等方中更用三两,在其记述的案例中甚者用至五两。再如山茱萸,用于固脱救逆时常用至一两以上。这些都是他临床实践的经验结晶,其调整用药量的方法,以分析病证的轻重情况来确定最佳有效剂量。

2.2 随药物配伍不同选择剂量 《医学源流论》中云: “一药有一药之性情功效,某药能治某病,古方中用之以治某病,此显而易见者。然一药不止一方用之,他方用之亦效,何也?盖药之功用,非止一端。在此方,则取其此长;在彼方,则取其彼长。真知曲中病情,而得其力。”不同的配伍是影响药物功效的关键因素,不同的配伍形式,可对药物功效产生直接的影响,包括不同药味的组合和相同药昧不同剂量的组合对药物的功效产生变化两个方面。因此,可以根据治疗的需要,通过改变方剂中药物之间的相对剂量来达到治疗目的。张氏对此具有独特的经验。如山药,若以之一两伍白芍二至四钱,具有滋阴利小便作用;若以之一两伍牛蒡子二至四钱,则其作用为滋肺胃之阴以定喘嗽、止吐衄,蕴含补泻并举、动静结合的深意,如薯蓣纳气汤、清降汤、保元清降汤等;山药与山茱萸剂量相同,则具有敛冲固脱、标本兼顾的作用,代表方如镇摄汤、参赭镇气汤等。

2.3 根据药味多少选择剂量张氏制方选药精炼,药不过七、八味,有时甚至仅用单味药以疗疾,药昧越少,剂量相对较重。如山药在用于治疗阴虚劳热的 11个方中,有5方用量均在一两以上,这5方所用药物均在5味以下,其中,资生汤用药5味,山药用一两;珠玉二宝粥用药3味,山药用二两;一味薯蓣饮用药1味,山药用四两。其他选用山药的4方中,其用量均在六钱以下,其他如治疗痰涎壅盛喘咳之一味莱菔子汤,如治疗虚劳喘嗽痰中带血之二鲜饮及三鲜饮;治疗脾胃虚弱痰浊内生之健脾化痰丸,治疗泄泻的益脾饼、扶中汤等方,组方药物均二三味,但用量均较大。这种制方简捷、药专力宏、简单实用的组方,体现了其对药物特性的深刻认识和药物剂量斟酌确定的基本思路。

2.4 根据药物功用取向选择剂量不同的药物剂量变化,能直接改变药物的功效,因此,药物功用取向不同,其剂量就应作出相应的调整。如张氏认为薄荷“味辛,其清郁香窜,性平,少用则凉,多用则热”,因所治病证的寒热性质不同,用药剂量有别;木通“为藤蔓之梗,其全体玲珑通彻,故能贯串经络,通力九窍。能泻上焦之热,曲曲引之下行自水道达出,为利小便清淋浊之要药……多用亦能发汗”,本品本为通泻之品,取用发散之功时则量大,余则相反。赭石是张氏运用广泛的药物之一,如用于治疗肺气上逆时剂量多在三至六钱,用量较轻,如滋培汤、镇摄汤等;用于治疗胃气上逆之呕吐时用量多在六至八钱,如参赭培气汤、保元清降汤等;而用于治疗阳明腑实燥热结聚于内、痰阻癫狂痫等证时,剂量多用至二两,如赭遂攻结汤、加味磁朱丸等。通过改变药物的剂量来改变其功效这一运用特点,愈来愈受到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2.5 根据治疗思想选择用药剂量某些药物在方剂中承担着体现和实现治疗思想的重要作用,这些药物的剂量确定,必须结合病证特点、脏腑特性等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药物和剂量。如柴胡,张氏在大气下陷之“升陷汤”中,柴胡、升麻为仅一钱余而已,二者轻清上升,体现的是助补气之黄芪完成提升下陷之胸中大气;而在用于治疗久疟不愈的加味小柴胡汤中柴胡用三钱,体现的是其疏散半表半里之疟邪。又如连翘,张氏在治疗阳明腑实已成,表证犹在,周身壮热之寒降汤中仅用一钱半,相对该方中石膏一两而言,其量轻,体现其轻清泄热,以汗的方式透热外出的治疗思想;而在治疗素有蕴热复感外邪之犹龙汤中,连翘用至一两,相对该方中石膏六钱而言,其量重,体现其清泄内热,兼散外邪的治疗思想。表明了药物的剂量,亦需据治疗思想来选择确定。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3# 发表于 2009-12-14 11:27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伤寒论之药物用量探讨

古今名医方剂中,用药剂量颇具特色,其间蕴义深刻,疗效卓著。分析其处方用药,各药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君药大可至数两,数倍于常规剂量,佐使药却可小至几分。通常是药味少而用量精当,力专效宏。一定之病有一定不移之剂量,量变则方变法亦变,治病亦变。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煎服药法乃为因人之强弱、因病之轻重而调节用药量的重要途径,故而有仲景与东垣等不厌其详的煎服药法。中医处方用药不应乱填剂量,使治病失去法度而疗效不佳。
中医两千年历史,形成了一套以阴阳五 为基础的辩证施治、理法方药较为完态的科学理论体系。业医者以之为准绳用于病,而实际效果较之理论是相差甚远,今医尤甚。纵览古今,各大医家及名间名医治病效果则远在芸芸众医之上。究其因,其超人之处多在处方用药上,尤以用药剂量之妙不可言。余就读中医大学时,老师们来以授方剂中用药剂量之机括,多次询问也含糊其词不得而知,所学的常规剂量屋安全保守量,以后用此常规剂量于临床,多难获得显著疗效。故而查览古今医名方,深思穷究,明解从医十余年之疑惑,乃有所心得,验之临床,确有其效。深知,为医者当精思熟虑,追根究底,方为不致误人之真医。在此,对古今部份名医方剂中的用药剂量作较粗浅的分析综合研究,以希能从中可以达到较高疗效的真实用药剂量。同是,抛砖引玉,也希望同道中有专人研究中药用量这个问题使同代中医水平上一个层次。
中药剂量是临证最根本的问题的之一,它是一个貌似的简单,实则相当精深的问题。不知者忽略之,稍有心思者则认为它与治疗果关系重大。古今名医,没有不在用量上细加揣摸的。针对这个问题,好好总结一下前人用药经验,应当很有启发。
先看看“方书之祖”张仲景的用药。以桂枝炀为例: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 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向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之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以上摘自《伤寒论》原文,据多方考证,东汉一两相当于现13.92g。大枣十二枚至少大于30g。据此,柱枝三两大约为40g,药量之重令人生畏。观以后众医用仲景方,莫不减量用之,有的有效,有的效微,但均难达到原方的一服病愈,停后服之效果。正所谓“遵古则骇俗,减轻则失其本意,而必不灵。”余用桂枝汤数年,初用时乱填剂量,桂枝用量3-9g,余药剂量随决填写,未遵仲景用药之比例,辩证准确,用药却无效。于是也叹古方不能治今病。俟后细想,仲景被公认为医圣,方药用法写得清楚明白不厌其详,其药味少而能起沉疗效重病,后世用之却不效,一定另有其妙。首先,应当是剂量。桂枝汤、麻黄汤后均有禁例,犯之则吐、吐脓血、便血、汗出亡阳等,若非是大剂量,定不会出现此等情况。固然,古今气候变迁,人有强弱,地有南北,遵古而不泥古,用方当知常达变,不应斤斤拘于古之剂量。但古之名方,其药味选择,剂量搭配,宜丸宜散,或一剂分服、顿服、停后服之类,无微不至,各寓心法,一季度动则大相迳庭,失去本方奥义,故用难取效。老生常谈的解肌和营卫的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为治虚劳里急的小建中汤;桂枝汤加重桂枝剂量而变为治奔气的桂枝加桂汤。桂枝汤的煎服药法充分说明了用药有效剂量可以通过服药方式调节,而不是任意改变方中药物剂量。以后再用《伤寒 》、《金匮》方时,一两折合为6 g或9 g,儿童可折为3g ,麻黄桂枝常用18 g-30 g不等,病愈停后服,剂量搭配悉遵原方,其效立显,深知药物剂量的确十分重要。仲景用药,汤剂均以两计,丸散剂才以“分”、“铢”等计。可以说,张仲景是用药少而精,力专效宏的典范。
清.张锡纯亦独具妙法,方中主药多以两计,余药多数二、三钱而已。其最有特色的几种药:生石膏、代赭石、熟地、山药等,恒用至三、四两(约合120-160 ,清一两为现37.30 g )甚者生石膏用至一斤。这些都是他几十年医疗实践的用药经验,在他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不厌其详反复阐述,申明其如此用药的原因和结果,其病案也证明了这种用药法确有奇效,能起沉疗,救生死。其调态用药量的方法,总以通过服药方式的改变而达到最佳有效剂量。如,治阳明经热症,常以生石膏六两煎汤一大碗,徐徐温服。若一次多服,则恒有寒凉浸下焦反生变症之弊病。又如用赭石降逆,汤剂效果不显时则汤未并用,常用赭石四两,又重罗出细末两许,将余三两煎汤,调细末服下,其效立显......种种煎服药法甚多,其大略基于一个原则:一定之病有一定不移之剂量;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其重用石膏,骇人惊俗,这并非他故弄玄虚,逞匹夫之勇,确因有的病须用重剂才能显效和根除。张锡纯深感药不胜病往往服之不效,或药轻而激动其病愈加重。凡服药,有病则当之,非人当之,唯用不对病则人当之而有害。
清.陈士铎用药颇为精当,有胆有识,匠心独运。其处方用药,亦同张锡纯一般,在精通药性及辩证准确的基础上,极尽药量之变化,君医佐使、轻重缓急、升降浮沉,随病而施。如其言人参气味阳多于阴,少用则泛上,多用则沉下。治气脱。用人参一至五两始能回阳固脱于须臾。邪之初入,宜少用参为佐,及邪之深入,宜多用参以为君,及邪之将去也,宜专用参以为主。甘草多用至两以解毒,少用以钱而和药。五味子多用反无功。少用最有效。茨仁必用一、二两,始易有功。银花除风热数钱足矣,治痛须大用至数两效乃神。补阳之药,可少用以奏功,补阴之药而气易上腾;阴降,少用阴药而味难不达。诸如此类,这都是不同药物的特性在临床用量上的独特性。若有遵循它们自身的特点用之,是辩证无误,也难起效。
清.傅专主用药与陈士铎和张锡纯类同,君臣佐使轻重有别。余初用易黄汤治黄带,山药、芡实仅用15g而已,结果总不见效,后读《傅青主女科》,见山药、芡实为一两,约37.30g,照实用之,效果立见,深叹“中医不传这秘在剂量,”确为真言。
以上诸例看似贵“重剂”而轻“轻剂”,其实非也。余意叹今医多处“隔靴搔痒”之方,常常是病重药轻,难以见效,故得点论文。实际上,张锡纯又何尝不用轻剂。其治大气下陷之“升陷汤”中,柴胡,升麻为君,仅一钱余而已,效力非凡,能力挽重病,此又体现了轻清上升之意。当代名医岳美中用药以轻清宣灵见长,其言轻量方剂治病适用于上焦病、皮表病、慢性病,引经药用量宜轻。李东垣治脾胃内伤杂病亦常用轻剂,其意为脾胃虚弱不受重药,量小多调理脾胃。总之,用药止问当与不当,不必问多与不多,以胜病为主,不可一尘不变地拘泥地常规用量。
《疹疫一得》的“清瘟败毒饮”中,黄连(大剂四钱至六钱,中制二钱至四钱,小剂一至半钱)......余认为,此等用药法最为恰当,值得推宗。当代天津名医于东川用药也同此,分为通用、重用、甚用,如:大黄通用9g ,重用12-15g,甚用18-30g 。这应当是一种科学的且极有效的用药方法,是中医临床用药量的发展方向之一。
古今名医在精通药性的同时,也在用量上细加摸索,以求达到最佳疗效。现在中医教材和药典中的剂量仅可作为常用安全参考量,而不可完全囿于彼。真正的临床最有效剂量还有待于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再加之前人已有的经验,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4# 发表于 2009-12-14 11:35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

一. 众说纷纭
   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 有了一个标准
  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但汉、晋时期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仲景之方每剂只作一煎,多数分3次服用,今则每剂作两煎,分2至3次服。所以其用量差别较大。本教材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在临床应用时,须参考《中药学》和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气候、年龄、体质及病情需要来决定。
  兹将该书提出的古今剂量折算列表于下:
  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1钱3克 (尾数不计)1升3 ~ 9两 +/-9 ~ 27 克 +/-1合0.3 ~ 0.9 两 +/-0.9 ~ 2.7 克 +/-1方寸匕5 ~ 8 两 +/-2 ~ 3 克 +/-1钱匕3 ~ 5 两 +/-1 ~ 2 克
  在《伤寒论讲义》(1985版)中,也有这样一张折算表:
  古今剂量折算表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一钱3克1升六钱至一两18克至30克 (若作容量计算,则折合60 ~ 80毫升)一方寸匕二钱至三钱6克至9克1钱匕五分至六分1.5克至1.8克
  除了采用李时珍的说法,一两折合一钱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与《方剂学》(同一套教材﹗)存在出入。特别是在一升和一方寸匕上,出入太大。今日中医处方用克计量,剂型也以汤剂为多,目前汉一两等于今一钱即3克的说法,基本上是合符临床实际的。例如桂枝汤,仲景原方用桂枝三两,折合今9-10克;麻黄汤用麻黄三两,亦折合今9-10克。十枣汤,原方用大戟、芫花、甘遂等等,捣为散。强人服一钱匕,羸人减半,今用1.5-1.8克/日,不效,次日可增至2.5-3克;小建中汤用胶饴(饴糖)一升,合今60-80毫升,也是可以的。这就为初涉临床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标准。
  三. 还有若干疑问
  仅管有了这样一个大致可行的标准,但在许多问题上还有疑问,需要探讨。例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按6铢为1分,4分为1两,即24铢为1两计,虽说是小汗之方,但剂量就太轻了。
  又如桂二越婢一汤:桂枝十八铢,麻黄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炙甘草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折合下来,桂枝0.75两、麻黄0.75两、芍药0.75两、炙甘草0.75两、石膏1两、大枣四枚、生姜1两(2铢无法折算)。再按1/10的比例折合现代用量,则桂枝、麻黄、芍药不过2克,石膏不过3克。
  徐灵胎《伤寒论类方》说桂麻各半汤就按他的“古一两,今二钱零”折算下来,已经是很小剂量,还要分三服,“犹勿药也”(等于不吃药),看来他也感到惶惑。今人郭子光《伤寒论汤证新编》可能也看到折算下来剂量太小,乃将桂麻各半汤的桂枝用6克,芍、姜、甘、麻、杏各3克,枣4枚;桂二越一汤,桂、芍、麻、甘各3克、石膏12克、枣4枚、姜3克。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古一两,今一钱”的标准,对某些方也许差不多,但对以上这些方,就有疑窦了。
  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今人于急性热病,当用石膏者,远不止30克之量,张钖纯治“脑膜炎”用至每剂120克;蒲辅周治“乙脑”暑热型,虽9岁儿童亦用至60克。因此,按汉1两约等于今1钱即3克的折算法,1斤等于16两,则仲景白虎汤之一斤只合今30克就恐怕是“病重药轻”了。
  又如仲景书中附子的用量,四逆汤用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强人可大附子一枚。桂枝附子汤用附子三枚,炮,去皮,一枚破八片。附子是我家乡四川江油的特产,四逆汤的附子,常人取中者即使如乒乓球大,也在15克以上,大者则在20克以上。桂枝附子汤用三枚,则有50克– 60克之多。
  再如麻黄汤中,杏仁七十枚,实秤为27.5克,此方君麻黄,臣桂枝,杏仁是佐药,没有用如此大量的道理。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剂量都照“古之一两,今用一钱”,改了,但大枣原方是以“枚”计,无法改?只好照原书写上十二枚,这么一来,大枣用量就大大超过君药。
  至于百合病诸方,俱用百合七枚;炙甘草汤,用大枣三十枚;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桃仁俱用五十枚;扺当汤用水蛭三十个,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仲景药量比今天重。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
  四. 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于此,前人早有认识。如《活人书》云:“桂枝汤,西北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唯冬及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一分,…夏至后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张锡纯认为:古今气化或有不同,古人禀赋比今人强,故其分量与药味,恒有所增减。古今气化有多大的差异?古人的禀赋是不是强于今人?不太好说,但是,他又说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必定以三钱(指麻黄汤麻黄的用量)为准也”,却真是一位临床家的通达之论。(于此可见他也早就接受了古一两,今一钱的说法)。缪仲淳也说:淮阳荆广,天气炎热,即使冬天也不太冷,故仲景之法须遵,而其用药(包括药量)可改。徐灵胎虽然说过:“古一两,今二钱零”,但他为麻黄汤定的分量却是: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二钱、甘草五分,盖其为江苏人也。从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的三则医案,更能看出在辨证论治前提下药物用量的灵活性:
  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背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三钱、甘草八分
  黄汉栋,夜行风雪中冒寒,因而恶寒,时欲呕,脉浮紧,宜麻黄汤。
  生麻黄三钱、川桂枝三钱、光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五分
  俞右,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黄汤。
  麻黄五钱、桂枝五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三钱
  《经方实验录》
  方中的麻黄由一钱至五钱不等,桂枝的用量也与之相应。说明用量的变化,要因人而异,视体质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结合时地而定,不可拘执。


  再以笔者治验为例:
  北京百岁老人傅某,2000年冬某日,因开窗透风而受寒,发热、恶风、汗出而喘、脉浮缓,舌紫,苔白。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也。用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大枣三枚、生姜三片。一剂知,二剂愈。
  李某,男,52岁,马来西亚华人。93年8月15日。在非洲打工,得热病(具体不详),治疗无效,乃返大马。往来寒热,一日二、三次发作,恶心欲吐,乏力,不思食,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此小柴胡汤证也,柴胡24克、黄芩18克、姜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4克、大枣4枚、生姜三片。二帖。
  8月7日复诊:寒热已除。不思食、尿黄、苔黄腻依然。
  原方合平胃散,加滑石、车前、茵陈、焦楂曲。
  傅案桂芍等药用量是常用量,与“古一两,今一钱,即3克”相近。但大枣只三枚,杏仁只用10克;李案大枣也仅用4枚,不照原方的大枣12枚。这样整个处方就是协调的了。
  应当指出﹕也有一些医家,认为古今药量,并无不同之处,看见《伤寒论》用细辛四两、附子四两的,也照量使用。(原文如此-何)这就是清末民初的广东名医陈伯坛、谭彤辉、易巨川与黎庇留。陈伯坛疏方仅三、五味,汤分量奇重,如附子、干姜等药,每味动辄数两,或多至12两者。黎庇留也善用辛热药干姜、附子,虚寒痼疾,往往一剂而起,但误用也可杀人。因而誉之者称其为“活神仙”,毁之者则称他是杀人狂。(以上,见谢永光《香港中医药史话》及刘筱云《近世名医忆述》(载《香港现代中医药》))。看来,岭南四家是与四川的“火神派”遥相呼应,有一些共同之点的。由此也可见,无视古今度量衡的差异,固然是一种偏见,而不免食古不化之讥;但有一些重要的药,如石膏、附子,其用量是否都要按“古一斤,今一两,约等于30克”去用,则大有可啇,例如现在许多研究伤寒金匮的书,白虎汤的石膏用量都是30克;四逆汤,芍药甘草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附子汤等方的附子一律都是10克(如黄煌《张仲景五十味药证》,北京人卫,1998)。是不是会直接影响疗效?我认为值得进一步探讨,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五. 某些特殊的剂量标准
  常用剂量标准之处,还有一些特殊的剂量标准。
  仲景有用“分”者,如防已黄耆汤用黄耆一两一分,气上冲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这里的“分”,是10分=1钱的“分”。但是在他的笔下又有不同的“分”,如“白散”用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侯氏黑散用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风各十分,桔梗八分,黄芩五分,细辛、茯苓、牡蛎、人参、矾石、当归、干姜、芎藭、桂枝各三分。薯蓣丸用量也用“分”计,二十一味药中,薯蓣用三十分,甘草十八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敛二分。这里的“分”,却是汉制一分为今2钱半即7.5克之“分”。此外,还有用“尺”的,如麻仁丸、厚朴大黄汤都用厚朴一尺。这些,可视作仲景在“博采众方”中留下的一些痕迹,似可以通过和方中其它药用量的比较去确定一个合适的剂量。
  六. 看原方用药的比例及药量的增减
  学习仲景用方,还特别应该注意原方中用药的比例。如桂枝汤,如果桂枝、芍药都用9克-10克,大枣还用十二枚就不合比例。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甘草、大枣),原方人参二两、甘草三两、大枣12枚,为甚么代赭石的用量只有一两?原是汗吐下后,胃气已伤,胃虚而浊气上逆,胃虚为本,浊气上逆为标,故重点放在补虚上,用赭石是降胃逆,但用量独轻,则唯恐其重坠伤胃。
  方中药量的增减,也不能忽视。如桂枝汤加桂,即用以治疗寒气上逆的奔豚病;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即变解表调营卫之方,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与厚朴大黄汤用药完全相同,但因分量不同(煎服法也不同),主治的重点也不同了。
  方名药物组成及原方分量主治小承气汤大黄四两、枳实三枚、厚朴二两痞满实、实热阻滞、热结旁流、重点在荡实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痛而闭、腑气不通、胀重于积、重点在行气厚朴大黄汤厚朴一尺 (约合八两)、大黄六两、枳实四枚支饮、胸腹胀满、饮热互结、重点在逐饮泻热
  难怪过去日本学者要感叹:“汉方之不传之秘,在剂量上﹗”。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5# 发表于 2009-12-17 16:24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克

无论是在进行学术研究还是在古代医籍的阅读、整理或者临床医疗方面,都经常要将古代药物剂量折算为现代公制计量单位。这个问题虽很简单,但不少人却偏偏将它搞错。他们因受中医院校教材中存在的纰缪影响,总是不假思索按以下方法计算:
 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两) ÷10 =3.125g (1钱)。
 其实这种算法是错误的。其错误在于错把古代的一斤等同于新中国1979年度量衡改革前的1市斤的重量了。其实,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唐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明以后,一斤固定在595g。直至中华民国18年政府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但仍沿用十六两为一斤、十钱为一两之进制。新中国1959年计量改革时,将500g一斤之重量不变,只将其进位制中十六两为一斤改为十两为一斤。还应特别指出,民国18年的改制和新中国1959年改制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如果有一把完好的明朝药戥,完全可以不加改造一直使用到1979年。所以,折算旧制中药重量为公制单位,不能使用上述计算方法,而应以595÷16÷10的公式计算方为正确。
      当然这种算法仅限于明代以后,但此前直至汉代的漫长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当如何折算呢?罗志平先生曾于1998年在《国医论坛》增刊中发表文章做过认真考证,其考证结论均有确凿实据,可信度甚高。  现据其考证列表如下,以供参考:
  —————————————————————————————
  历史时期         每两重(g)    进位制     每斤重(g)
  东汉至隋          14               16        222~2269
  唐至元            40               16        640
  明至公元1979年   37.3                     16        595
  —————————————————————————————
一斤等於十六兩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從秦始皇制定統一度量衡。
關於秦朝制定斤兩的十六進位制,有個傳說: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負責制定度量衡標準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順利地制定了錢幣、長度等方面的標準,但在重量方面沒了主意,他實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兩定為一斤才比較好,於是向秦始皇請示。秦始皇寫下了四個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給出了制定的標準,但並沒有確切的數目。李斯為了避免以後在實行中出問題而遭到罪責,決定把“天下公平”這四個字的筆劃數作為標準,於是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兩。(天下公平共十六筆劃)
誰知這一標準在此後兩千多年一直被沿用。當時十六兩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祿壽三星組成十六兩的秤星,告誡做買賣的人要誠實信用,不欺不瞞,否則,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

南宋楊輝有首“斤價化兩價”的歌訣:“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記……”意思就是一兩等於0.0625斤,二兩等於0.125斤……

而過去漫長時期內度量衡變動很多,查看《歷代度量衡簡表》,歷代一斤等於多少克。
秦代至西漢1斤相當於258.24克,
隋代初期668.19克,末期222.73克。
宋代的一斤,根據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銅則,自記重一百斤,實重64公斤,相當於每斤640克
明代以後一斤基本在595g。
目前台灣一斤是600g
祖國一斤是500g


祖國從1959年開始改一斤等於十兩=500g。(而文中,中藥計量仍襲舊制不變)
一斤=10兩
一兩=10錢
一錢=10分
一斤=500g
一兩=50g
一錢=5g
一分=0.5g

1979年,中藥計量單位也改用了美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兩、錢、分”舊制。
一錢相當於多少克?(舊制十六兩為一斤,十錢為一兩)
500g(1斤)÷16兩÷10錢=3.125g(1錢)

目前一些中醫院校教材中是以3.125g為1錢,但實際上,這個換算方法也是有紕漏的。

古代量制歷經多次變革,明代以後才大體穩定,變化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
1929年~1959年推行計量改革,將舊制595g一斤改為500g一市斤。還特別指出,改制中,「均將中藥計量作為例外對待」,仍襲舊制不變。如此,錢換算為克的正確公式應為595÷16÷10,1錢約等於3.72克才對。
台灣目前仍是用一斤十六兩的市制。合西方度量衡的600g。
一斤=十六兩
一兩=十錢
一錢=十分
一斤= 600g
一兩=37.5g
一錢=3.75g
台灣過去移民是從福建、廣東來的,所用度量衡即是一斤十六兩。合西方度量衡的600g,到目前仍是沒變。台灣中醫師,目前開藥方,仍是以錢制來開方,一錢合3.75g。
個人是自學中醫,當學習方劑劑量時,最初也為漢朝傷寒論劑量、金元四大家劑量、明清二朝劑量,搞的頭痛不已。後來弄清楚移民來時的市製,及明、清二朝書藉劑量無多大變化,自此,就以明、清二朝前賢書藉為架構,書裏劑量是多少,就以此為基底來增減開方劑量。而過去漢朝、金元時期的劑量,畢竟是彼此不相同,到了明清時期的醫家其學習過程中,我想,前賢他們自然會將劑量轉換成他們時代的度量衡。
台灣人服用中藥的體質,早以習慣一錢=3.75g。而祖國是以一錢=3g來開方,自也符合祖國人的體質。也因此,每每看到近期醫家以10g、6g摸式來開方子,自然的,我就會以符合台灣人的體質來加量。
另外,過去醫家所用的藥材是天然野生的,其藥效自是比目前農家種的要好,少數除外。因此,是不是在劑量上要增量,或服用天數要加長。
另外,每個朝代的度量衡,自是符合當時人民的體質,今人適不適用,看看下面文章,自學的我,自然會重新思考。
以下,是李可老醫師在火神討論會裏提到的,「用古方就必須用古代劑量」。
原則上折算方法,就是漢代一兩,等於現在15.625克。如果少於此量,就不能治大病!關於古方,特別是傷寒論的劑量問題,過去大家都講,好多古人認為仲景方不傳之秘在於劑量。我在一生當中,有一次偶然的機會誤打誤撞,發現了這個秘密。我在60年代初期從甘肅回到山西,曾經治過7例心衰。心衰毫無疑問是少陰病主方四逆湯,但是用四逆湯這些人都沒有救過來。以後我就想傷寒論四逆湯原方是,炙甘草2兩,乾薑兩半,生附子一枚,生附子毒性超過制附子5倍以上,一枚大約大者30g,小者15-20g,一兩照3倍來計算,四逆湯用制附子,起碼3-5兩左右,就是古代劑量!但是從明朝李時珍開始,對古方作過一番研究,認為古今度量衡變化不太清楚,究竟應該怎麼辦,他最後來了個折中,說: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也就是古方傷寒論只用到原方量的四分之一,這樣就等於把傷寒論閹割了。
我怎麼樣能發現呢,有一次,一個老太太,病得很厲害,她兒子和我是朋友。醫院下了病危通知,他就抬回家準備後事,然後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脈搏非常微弱,血壓測不到。當時開了方子,用了一兩半的附子,開了三劑藥!我說回去以後給他煮上吃,看情況,如果四肢冰冷全身冰冷,吃了藥後溫度回來,就可能就回來。結果第二天他又來找,說我媽情況很好,已經能夠坐起來,已經吃了很多東西,同時自己張羅著要下地幫媳婦做點家務活。我說不對,我昨天給你開了三劑藥。他當時,老太太病重的時候,手忙腳亂,又要準備後事準備老衣服,又要熬藥,所以三副藥熬在一塊(一笑)。一副一兩半,三副就是100多克,這就誤打誤撞,病人好得很快,據他兒媳告訴我,因為她急急忙忙,藥熬得過火了,剩下不多一點,加了水量不夠,過一會喂一匙,喂了四十多分鐘,老太太眼睛睜開,藥吃完了,老太太第二天就下炕了,所以藥量問題是個關鍵問題。用藥這麼大劑量會不會對病人造成傷害?這個大家過慮了,這個劑量,我是從60年代初期開始做的,
一直到81年7月,我們國家考古,發掘出東漢的度量衡器——權。當時發現有量液體的,量固體的,量粉末藥的方法,很全面。最後經過一些學者,特別是上海中醫藥大學柯雪帆教授,作了系統的總結。我當時就是誤打誤撞,發現這個奧秘後,我就逐漸的查找歷史上為什麼發生斷層。為什麼張仲景傷寒論的方子治不了病。查來查去,從李時珍開始就是現在的小方子,幾錢幾分,雖然可以治好些個病,但是治不了大病。在重危急症領域起不了多少作用。(用古方就必須用古代劑量。原則上折算方法,就是漢代一兩,等於現在15.625克。如果少於此量,就不能治大病!關於古方,特別是傷寒論的劑量問題,過去大家都講,好多古人認為仲景方不傳之秘在於劑量。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6# 发表于 2009-12-17 16:32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郝万山:汉代的一两等于现在的多少克?

我在这里顺便要说,汉代一两等于多少克?等于15.625 克,汉代的

一两等于现在的15.625 克,汉代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50 克,怎么知道的,

看文物啊。我们北京历史博物馆就藏着一个汉代的铜权,那是张仲景在

世的时候,当时汉代的国家的农业部叫做司农铜权,按照当时的权的系

列,它应当是重 12 斤,我们今天拿了一约,除以 12,等于 250 克,所

以汉代的一斤就是 250 克,汉代的斤和两的进位是16 进制,16 两等于1

斤,所以它的一两等于15.625 克,我们为了换算方便,就是汉代的一两

是15克。  

    对大青龙汤来说,它的剂量是几次的治疗量呢?我们看服法,“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是三次治疗量,吃了一次以后,出

了汗,后面的药就不要吃了,这样的话,麻黄用了六两,一次的量是多


少呢?30 克,麻黄一次的量是30 克,桂枝用了二两,一次的量是 10 克,

甘草二两,一次的量是10 克,杏仁 40 枚,我上午说了 10 枚杏仁大约是

4 克,现在40 枚大约是16 克,16 除以3,5 克的杏仁,生姜 3 两,一次

15 克,一次治疗量是 15 克,大枣 10 枚,这是三次量,一次量大概是 3

枚吧,“石膏如鸡子大”。  

    我们今天的杂交鸡的鸡蛋很大,有的大的鸡蛋有60 克左右,汉代没

有杂交鸡,鸡蛋都是那小小的笨蛋,苯鸡的蛋,土鸡的蛋,在台湾叫土

鸡,在我们大陆叫笨鸡,笨鸡下的蛋就叫笨蛋。这个笨蛋很小,一个也

就30 克左右,所以这里的石膏用的量并不大,那么大一块儿石膏,也就

是三四十克吧,分三次来吃,那一次就10 克左右,石膏用的量不多,麻

黄的量远远大于石膏的量,所以它是以寒邪闭郁肌表为主,寒大于热,

加一点石膏来清里热。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7# 发表于 2009-12-17 16:35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一、汉代
1 石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
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
一钱匙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


“石”:读shí,后来读dàn


“龠”:读yuè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实1 枚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
厚朴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12 克
------------
二、清代
1 石 = 120斤 = 70800克
1 斤 = 16 两 = 590 克
1 两 = 36.9克
1 钱=10分=36.9 克
1石=2斛=100000毫升
1 斛 =5斗 = 5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1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1000 毫升
1 合 = 10 毫升
1 引 = 10 丈 =355厘米
1 丈 = 10 尺 = 35.5 厘米
1 尺 = 10 寸 = 3.55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8# 发表于 2009-12-17 16:37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1.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仅供参考。

《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汉方)及其以前的方剂中:
汉1斤=今250g
汉1两=今15.625g
汉1升=今200mL
如:汉1升半夏=今法半夏56g,京半夏58g
汉1升麦冬=今61g
汉1升火麻仁=今49g
汉1升五味子=今40g
汉1升吴茱萸=今31g
汉12枚大枣=36g
汉12枚栀子=20g
汉50枚杏仁=25g

lander (2005-9-10 20:56:25)
案:此文为我发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论文,是讨论经方的量值的,贴在这里,欢迎讨论。
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
  
摘要:东汉至隋唐,药用衡量单位采用斤、两、分、铢制,与唐以后采用斤、两、钱、字、分制不同。在量值上,隋唐时期通行大小两套衡制,大两是小两的三倍,医药用小升小两,小两的量值与汉魏时期相同。经方中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关键词:汉唐衡制;衡值;经方剂量
   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关系及其量值,特别是汉方剂量古今的折算,是个长期困扰学界的问题。自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今天医家在汉方剂量的折算上多因之,把仲景方的一两折为3克①,更有主张折为1~1.6克者②。《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发表柯雪帆等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折东汉一两约15.6克。搞清汉方的真实剂量,对于澄清明清以来在汉方剂量上的错误认识,很好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以张仲景《伤寒论》为代表的汉方医学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从新莽至唐末的的几百年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药秤衡制,这是汉唐医家代代相传,虽经多次朝代的变迁而沿用不变的药用衡量单位,其衡值也是相对稳定的。汉唐时期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一、自汉至唐,均采用斤、两、分、铢制
从度量衡发展的历史来看,汉代是我国度量衡的完善时期。《汉书?律历志》首先明确了五量制,即铢、两、斤、钧、石。《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钓、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二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其衡量关系为:24铢 =1两  16两 =1斤  20斤 =1钧  4钧 =1石
其后,南朝梁著名医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本草经集注》中说:“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虽有子谷秬黍之制,从来均之已久,正尔依此用之。”与《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衡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陶弘景的药秤在铢两之间多了“分”,其衡量关系是:6铢 =1分  4分=1两  16两=1斤;其次,他提出了“分”这个衡量单位的起源,即“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即南北朝时期才有“分”这个衡量单位。
斤、两、分、铢制是不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东汉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已经使用了陶弘景所说的斤、两、分、铢制,如:《金匮要略》中“侯氏黑散”。比张仲景晚约一百多年的晋?葛洪(约公元283~363年)《肘后备急方》也使用这个衡制。
隋唐时期的医家沿用汉魏的衡制,《外台秘要》、《医心方》引六朝、隋、唐医家方皆采用斤、两、分、铢制,孙思邈也如此。唐末宋初,衡制发生了变化,医家逐渐采用新的斤、两、钱、字、分制,如北宋?钱乙(约公元1035~1117年)的《小儿药证直诀》,刊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  1078~1085年)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都出现了汉唐时期没有的衡量单位“钱”、“字”。那么,张仲景方使用斤、两、分、铢制,是不是现今所见最古的例证呢?东汉早期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中相对完整的方计36个,除了用斤、两、升等衡量、容量单位外,大量用到了“分”,如简42~43:麻黄三十分  大黄十五分  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  乌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皆并冶这里的“分”是估量单位“份”③,还是衡量单位,尚需研究。
       二、汉唐时期医方中的一两相当于13.8克
隋唐药用衡量单位沿用旧制不变,其量值是不是也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是汉魏的二倍三倍呢?从苏敬、孙思邈、李时珍到今天的医家,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争议。我们认为,自汉至唐,药用衡量单位未变;如从新莽始建国(公元9年)起,至唐末昭宗天祐年(公元904年),其间近900年药用单位的量值,也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1、南朝依古制,隋唐通行两套衡制,医药用小升小两
《隋书?律历志》在讲到衡量时指出:“梁陈依古称,齐以古称一斤八两为一斤。”“梁陈依古称”这句话很重要,郭正忠指出,李淳风提到的“梁陈”,应泛指南朝的宋齐梁陈。“既云‘梁陈依古’,其‘梁陈’之前的宋齐,自必更为‘依古’。”④也就是说,南朝衡制已发生了变化,而药秤则依陶弘景古秤。
隋唐时期衡量的量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药秤沿用古制不变,通行大小两套衡制。在社会上通行大斤大两的时候,小斤小两即古药秤在金银玉帛及合汤药中运用,两者并行不悖。《旧唐书》卷48“食货上”:“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自余公私用大升大两。”《通典》、《唐六典》、《唐会要》等书也明确记载医药用小升小两,其余公私用大升大两,大小衡制之比是三比一,即大两的一两是小两的三两。孙思邈(公元581~682)《备急千金要方》:“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依四分为一两称(秤)为定。”孙思邈是生活在隋代和唐高宗时期的医家,他指出,隋人已通行大两,其大小两之比为三比一,他开方用药“依四分为一两称(秤)为定”,即依陶弘景以来医家共用的斤、两、分、铢制,亦即小升小两。
2、唐代医家对药量的标注
唐代医家王焘于天宝十一年(752)完成的《外台秘要》卷31乌麻地黄酒方:六月六日曲四升   忘斯油麻六斗五升   生地黄四斗,前三味并用大斗大升  丹参  生石斛  牛膝  杜仲  萆薢  生姜各二斤  人参八两,以上并药秤秤之。在“代茶新饮方”,中,要求将“右十四味并拣择,取州土坚实上者,刮削如法,然后称大斤两”这里提到了“大斗大升”、“药秤秤之”、“秤大斤两”。为什么要特别标出来呢,因为合汤药用药秤,药量皆为小升斗,小斤两,若需用通行的大斤大两,则需标出。
3、宋代医家对古方剂量的注解
大约以唐末宋初为界,前后的医家开方用药使用的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差别。汉唐时期用斤、两、分、铢制,宋元以来使用斤、两、钱、字、分制。前者用的是小两,唐末宋初以后用的是相当隋唐时期的大两,两者相差约三倍,所以唐以后的医家读古方时多对剂量加以注释,以示古今的不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隋唐医家用小升小两。如:庞安时(约公元1042~1099年)《伤寒总病论》:“按古之三两,准今一两。古之三升,今之一升。”成书于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朱肱《类证活人书》:“古之三两,即今之一两也;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古之三升,即今之一升也。”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引金?李杲曰:“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二十四铢为一两。古云三两,即今之一两;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这些医家非常准确的解释了古今衡量的演变,汉唐时期 4分等于1两,唐以后 10钱等于1两,古今衡制相换算,则 4分 =10钱,一分等于二钱半。宋之一两约等于汉唐之三两,六钱半乘以三,即朱肱所谓“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4、自然科学史家的考证
卢嘉锡主编,丘光明等著《中国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卷》对汉唐时期各代的衡量值考证结论如下⑤:
朝代       斤          升               两
新莽    245克         200毫升          15.3克
东汉    222克         200毫升          13.875克
曹魏    220克         200毫升          13.75克
晋      220克         200毫升          13.75克
隋      660克         600毫升      大:41.25克
小: 13.75克
唐     662~672克    600毫升      大: 41.4~42克
                           小: 13.8~14克
宋    661克                            41.3克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魏至隋唐时期一两的衡值,没有大的变化,与文献所记隋唐沿用旧制相符。西汉到唐,一两的平均值是 14.05克,新莽一两最大,为15.3克,与最小的13.75克相比,相差1.55克。考虑到经方出自东汉,则东汉与隋唐只有0.025克的细微差别,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汉唐时期的一两折为13.8克应符合实际。                     
三、经方药量的比较及药与水的比例
1、唐代医家用经方药量与仲景同
隋唐医家用的是小升小两,剂量和汉魏时期没有大的不同。孙思邈《千金翼方》所录《伤寒论》方和张仲景使用的剂量基本一样⑥。这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孙思邈认为古今剂量一样,毋须改动,完全可供当前临床实践用;一是古今剂量虽不一样,但为了存古,不能改动。我们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医家所录方剂是供临床使用的,如果剂量不能作临床使用而不作任何交代,那是不可想象的。唐以后,药用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宋元的医家,在供临床使用的方书中录用张仲景方的时候,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交代古今剂量的不同,而后直接录用汉方,如明?许宏《金镜内台方议》:“伤寒方中,乃古分两,与今不同,详载之。铢:曰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两:曰两,古之三两为今一两。分:曰一分者,即今之二钱半也。”他交代了古今剂量的不同之后,照原剂量录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动。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交代了古今剂量的不同之后,也照原剂量录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动⑦。而陈修园等医家在书中未交代古今剂量的不同,则按当时的用量改动仲景方的药量⑧。
2、一两折 13.8克,药和水的比例恰当
分析汉唐医家汤方药量与水的关系,说明汉唐药用一两折今约  13.8克,药量与水的比例关系是合理的。从《千金翼方》中随便抽一汤方看其药量和水的比例。防风汤八味计19两,“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小两小升则:13.8克×19 = 262克  水1800毫升,药水比例合理;如是大两则一副药798克,药量太大,不合理。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五载南朝宋齐间医家深师的防风茯苓汤方,七味计21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小两小升则药水为:290克,2000毫升;大两则882克。该方人参三两,如是大两,则每天需人参120克,无理。
隋唐药秤沿古制,近900年间药用衡值基本不变这个结论,不仅要经得起唐人方子的检验,重要的是,还要经得起张仲景方的检验,也就是说,药量和水的比例要恰当,剂量要合理。我们看《伤寒论》中桂枝汤方:前四味药计11两,13.8克×11 = 152克。柯雪帆先生测十二枚大枣约30克⑨,则总量为182克,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1:8,是合理的。如将药量增加一倍,水则太少,或象今天把一两折为3克,则水又太多。葛根汤共七味药,前六味计 16两,13.8克×16 =221克,加大枣 11枚约 25克,总计246克,水一斗煮麻黄用去二升,八升水为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 1:7。
  综上所述,汉唐时期的药用单位及量值,历经数百年而没有明显的变化,自宋开始,采用新的衡制,到了元明,医家在用经方时,药量较仲景已有很大的变动。今天,医家则依据自己的医疗实践改动经方的药量,随意性太大。如果能准确地确定汉方的剂量,分析古今剂量不同的原因,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方用量,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及走向国际,无疑有重要意义。

①  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讲义.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6.326
②  王伊命.为古方权量正本清源.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2)
③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汉代医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1
④ 郭正忠.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
⑤ 卢嘉锡主编,丘光明等.中国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44.249.274.281.304.347.391
⑥ 个别方与现今通行的宋本不同,疑为依据的版本不同或有讹误
⑦  李铁君校注.清?徐灵胎.伤寒论类方.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
⑧  陈竹友校注.陈修园.伤寒真方歌括.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⑨  柯雪帆.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伤寒与金匮.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5.141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9# 发表于 2009-12-23 15:02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伤寒论》大约是在1980年学的,当时是大二,课是现在著名的伤寒大家郝万山老师讲的,老师讲的内容差不多都忘掉了(所以我近些年讲课尽量轻松些、风趣些,通过早年教过的学生反馈,效果不错,居然记得我当年讲过的内容)只记得郝老师讲过汉代的度量衡问题,后来上网一检索果然找到了:《伤寒论的方剂的度量衡转化》(http://www.zhongjingyanjiu.cn/thread-275-1-1.html

       前些年郝老师的一个友人要住院找到我,趁机请教郝老师,学到很多“一言而终”的东西。“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在《黄帝内经》中至少出现过三次。岂止中医哉,任何学科行业,都是“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包括西医、军事、商业、考古,尤其是收藏。在收藏中,只要你看明白了古物的老旧特征也就是所谓的“包浆”,你就做到“知其要”了。比如古玉的沁色以及古瓷的宝光及螨斑等。其实在顶级高手的古玩鉴定中,用的正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而首先就是望神。岂止是望物,看人也是一样,比如滑稽的“阿扁”,一看就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根本就无需再深入了解。

      其中《伤寒论》的剂量问题就是“其要”之一,所以有人讲经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是有深刻道理的。前些天我给一老乡开药,黑附片用了一百克肉桂用了二十克,效果很好。当然药量我是逐步加上去的,那位老乡的体质也好,劝大家不要轻易尝试。我的体会是经方可以治百病,但辩证确实很难,剂量也不太敢用伤寒的原量,有的剂量大得令一般人会害怕的。比如,在小柴胡汤中,柴胡用量是半斤(也就是八两),相当于现在的125克,有几个人敢用。
       去年一家里人感冒头痛,我开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其中细辛45克,一剂服下去,不仅感冒好了,多年的头痛也好了,但目前你开4克药房都不给你抓,其实细辛水解后毒性是生药的百分之二,这倒要借助药理研究(比如马兜铃科的药物要少开,最好不开)。另外一家里人多年不孕,我用的也是伤寒里的经方,加上傅青主老先生的方子,几倍其剂量,现在她的小孩已经一岁多了。

     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

1、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
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 ml)"。又说:“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
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一钱)计算”。《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
云“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

2、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

3、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 .92 g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5、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6、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 g(一两合15 .5 g),新莽时期每斤238 g(一两为14 .875 g),东汉每斤合220 g(一两为13 .75 g)。

      郝万山老师在《汉代度量衡的转化》一文中,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更为可信: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郝万山老师的观点是:“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郝老师是我所钦佩(我所钦佩的老师并不多)的老师之一,但我并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目前临床多同郝老师一样用药,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伤寒论》原方一次服用的药量,而我们现在多数汤剂是分两次服用,尽管是将原药煎煮两次兑在一起后再分两次服用,但第二煎的有效成分实际上估计是比较少的,这从药液的汤色上就可以看出,否则《伤寒论》原方也就不会只煎煮一次了。此外,《伤寒论》在桂枝汤服用法之后还有这样的说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135 g,甘草90 g大枣36枚,
     现在的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原方“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的话,现在的一服也仅相当于原方一服的二分之一多一点。如此小的剂量,估计是不太容易出现“一服汗出病差”的。何况现在的病人也不太会每个人都能做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所以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换算成今天的g,其中柴胡125 g,黄芩45g,人参45 g ,半夏50g,甘草45 g,生姜45 g,总量355g,加大枣12枚,用水2400 ml,先煮取1200 ml,去渣,煎至600 ml,每服200 ml。

      现在教科书小柴胡汤中的剂量:柴胡24 g,黄芩9g,人参9 g ,半夏9g,甘草9g,生姜9 g,总量69g,加大枣4枚。

      就算剂量搞不准,有争议,大枣的大小总不会有多大变化吧,为何减至4枚?
      还有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现在的许多中药都是人工栽培的(宋代以前很少有人工栽培中药),其药效相差不会太小。可惜我们的科研经费都不知干什么去了,竟搞些瞎扯蛋的东西,不研究这些关键的问题。付天昊去同仁堂看过,一颗野山参可买到八十万人民币,买颗园参连八块钱都用不了,当然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药效。黑附片我自己尝过药,一百克啥事儿都没有,但加草乌二十克我就呕吐了,真是厉害,根本忍不住,但吐完身上十分轻松,一点都不难受,可见古人的吐法是有独到作用的,可惜现在没什么人用了,殊可惜也。在《金匮》了这种呕吐的反应叫做“中病”,是应该有的正常反应,但你敢给病人开吗。之所以有这种反应是因为附子是人工栽培的而草乌是野生的,夏天在北京北面如云蒙山的山里有水的背阴处常可见到草乌,开着蓝色的花儿,叶子有些像艾叶。最近和儿子在山里采了些黄精、玉竹栽在窗外,很容易活,颇有情趣。

      当年,何绍奇曾就类似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
           

张锡纯用药剂量探讨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伤寒论之药物用量探讨

古今名医方剂中,用药剂量颇具特色,其间蕴义深刻,疗效卓著。分析其处方用药,各药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君药大可至数两,数倍于常规剂量,佐使药却可小至几分。通常是药味少而用量精当,力专效宏。一定之病有一定不移之剂量,量变则方变法亦变,治病亦变。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煎服药法乃为因人之强弱、因病之轻重而调节用药量的重要途径,故而有仲景与东垣等不厌其详的煎服药法。中医处方用药不应乱填剂量,使治病失去法度而疗效不佳。
中医两千年历史,形成了一套以阴阳五 为基础的辩证施治、理法方药较为完态的科学理论体系。业医者以之为准绳用于病,而实际效果较之理论是相差甚远,今医尤甚。纵览古今,各大医家及名间名医治病效果则远在芸芸众医之上。究其因,其超人之处多在处方用药上,尤以用药剂量之妙不可言。余就读中医大学时,老师们来以授方剂中用药剂量之机括,多次询问也含糊其词不得而知,所学的常规剂量屋安全保守量,以后用此常规剂量于临床,多难获得显著疗效。故而查览古今医名方,深思穷究,明解从医十余年之疑惑,乃有所心得,验之临床,确有其效。深知,为医者当精思熟虑,追根究底,方为不致误人之真医。在此,对古今部份名医方剂中的用药剂量作较粗浅的分析综合研究,以希能从中可以达到较高疗效的真实用药剂量。同是,抛砖引玉,也希望同道中有专人研究中药用量这个问题使同代中医水平上一个层次。
中药剂量是临证最根本的问题的之一,它是一个貌似的简单,实则相当精深的问题。不知者忽略之,稍有心思者则认为它与治疗果关系重大。古今名医,没有不在用量上细加揣摸的。针对这个问题,好好总结一下前人用药经验,应当很有启发。
先看看“方书之祖”张仲景的用药。以桂枝炀为例: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 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 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向絷絷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之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不汗出,乃服至二、三剂......以上摘自《伤寒论》原文,据多方考证,东汉一两相当于现13.92g。大枣十二枚至少大于30g。据此,柱枝三两大约为40g,药量之重令人生畏。观以后众医用仲景方,莫不减量用之,有的有效,有的效微,但均难达到原方的一服病愈,停后服之效果。正所谓“遵古则骇俗,减轻则失其本意,而必不灵。”余用桂枝汤数年,初用时乱填剂量,桂枝用量3-9g,余药剂量随决填写,未遵仲景用药之比例,辩证准确,用药却无效。于是也叹古方不能治今病。俟后细想,仲景被公认为医圣,方药用法写得清楚明白不厌其详,其药味少而能起沉疗效重病,后世用之却不效,一定另有其妙。首先,应当是剂量。桂枝汤、麻黄汤后均有禁例,犯之则吐、吐脓血、便血、汗出亡阳等,若非是大剂量,定不会出现此等情况。固然,古今气候变迁,人有强弱,地有南北,遵古而不泥古,用方当知常达变,不应斤斤拘于古之剂量。但古之名方,其药味选择,剂量搭配,宜丸宜散,或一剂分服、顿服、停后服之类,无微不至,各寓心法,一季度动则大相迳庭,失去本方奥义,故用难取效。老生常谈的解肌和营卫的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为治虚劳里急的小建中汤;桂枝汤加重桂枝剂量而变为治奔气的桂枝加桂汤。桂枝汤的煎服药法充分说明了用药有效剂量可以通过服药方式调节,而不是任意改变方中药物剂量。以后再用《伤寒 》、《金匮》方时,一两折合为6 g或9 g,儿童可折为3g ,麻黄桂枝常用18 g-30 g不等,病愈停后服,剂量搭配悉遵原方,其效立显,深知药物剂量的确十分重要。仲景用药,汤剂均以两计,丸散剂才以“分”、“铢”等计。可以说,张仲景是用药少而精,力专效宏的典范。
清.张锡纯亦独具妙法,方中主药多以两计,余药多数二、三钱而已。其最有特色的几种药:生石膏、代赭石、熟地、山药等,恒用至三、四两(约合120-160 ,清一两为现37.30 g )甚者生石膏用至一斤。这些都是他几十年医疗实践的用药经验,在他所著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不厌其详反复阐述,申明其如此用药的原因和结果,其病案也证明了这种用药法确有奇效,能起沉疗,救生死。其调态用药量的方法,总以通过服药方式的改变而达到最佳有效剂量。如,治阳明经热症,常以生石膏六两煎汤一大碗,徐徐温服。若一次多服,则恒有寒凉浸下焦反生变症之弊病。又如用赭石降逆,汤剂效果不显时则汤未并用,常用赭石四两,又重罗出细末两许,将余三两煎汤,调细末服下,其效立显......种种煎服药法甚多,其大略基于一个原则:一定之病有一定不移之剂量;用药以胜病为主,不拘分量之多少。其重用石膏,骇人惊俗,这并非他故弄玄虚,逞匹夫之勇,确因有的病须用重剂才能显效和根除。张锡纯深感药不胜病往往服之不效,或药轻而激动其病愈加重。凡服药,有病则当之,非人当之,唯用不对病则人当之而有害。
清.陈士铎用药颇为精当,有胆有识,匠心独运。其处方用药,亦同张锡纯一般,在精通药性及辩证准确的基础上,极尽药量之变化,君医佐使、轻重缓急、升降浮沉,随病而施。如其言人参气味阳多于阴,少用则泛上,多用则沉下。治气脱。用人参一至五两始能回阳固脱于须臾。邪之初入,宜少用参为佐,及邪之深入,宜多用参以为君,及邪之将去也,宜专用参以为主。甘草多用至两以解毒,少用以钱而和药。五味子多用反无功。少用最有效。茨仁必用一、二两,始易有功。银花除风热数钱足矣,治痛须大用至数两效乃神。补阳之药,可少用以奏功,补阴之药而气易上腾;阴降,少用阴药而味难不达。诸如此类,这都是不同药物的特性在临床用量上的独特性。若有遵循它们自身的特点用之,是辩证无误,也难起效。
清.傅专主用药与陈士铎和张锡纯类同,君臣佐使轻重有别。余初用易黄汤治黄带,山药、芡实仅用15g而已,结果总不见效,后读《傅青主女科》,见山药、芡实为一两,约37.30g,照实用之,效果立见,深叹“中医不传这秘在剂量,”确为真言。
以上诸例看似贵“重剂”而轻“轻剂”,其实非也。余意叹今医多处“隔靴搔痒”之方,常常是病重药轻,难以见效,故得点论文。实际上,张锡纯又何尝不用轻剂。其治大气下陷之“升陷汤”中,柴胡,升麻为君,仅一钱余而已,效力非凡,能力挽重病,此又体现了轻清上升之意。当代名医岳美中用药以轻清宣灵见长,其言轻量方剂治病适用于上焦病、皮表病、慢性病,引经药用量宜轻。李东垣治脾胃内伤杂病亦常用轻剂,其意为脾胃虚弱不受重药,量小多调理脾胃。总之,用药止问当与不当,不必问多与不多,以胜病为主,不可一尘不变地拘泥地常规用量。
《疹疫一得》的“清瘟败毒饮”中,黄连(大剂四钱至六钱,中制二钱至四钱,小剂一至半钱)......余认为,此等用药法最为恰当,值得推宗。当代天津名医于东川用药也同此,分为通用、重用、甚用,如:大黄通用9g ,重用12-15g,甚用18-30g 。这应当是一种科学的且极有效的用药方法,是中医临床用药量的发展方向之一。
古今名医在精通药性的同时,也在用量上细加摸索,以求达到最佳疗效。现在中医教材和药典中的剂量仅可作为常用安全参考量,而不可完全囿于彼。真正的临床最有效剂量还有待于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再加之前人已有的经验,不断发展完善,形成一个新的理论体系。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4# 发表于 2009-12-14 11:35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关于仲景方用药剂量的问题

一. 众说纷纭
   由于从汉代至今,二千年来,度量衡的标准屡有变更,仲景方的用药剂量,一直困扰着业界。即以《伤寒论》、《金匮要略》中用得最多的剂量单位“两”而论,就有许多不同的说法。远的不说,同是明代人,张介宾说:“古一两,为(今)六钱”。李时珍则说“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相差六倍之多。清人徐灵胎说:“古一两,今二钱零”,王朴庄则说:“古一两,今七分六厘也”,章太炎又说:“汉之一两,当今三钱四分”。日本学者采用公分制,也有一两等于1.42克和2克的不同说法。这真叫人无所适从了。
  二. 有了一个标准
  高等中医院校教材《方剂学》(1995年版)在“古方药量考证”中说:古今医家对古代方剂用量,虽曾作了很多考证,但至今仍未作出结论。但汉、晋时期的衡量肯定比现在为小,且用法亦不相同。仲景之方每剂只作一煎,多数分3次服用,今则每剂作两煎,分2至3次服。所以其用量差别较大。本教材对古方仍录其原来的用量,主要是作为理解古方的配伍意义、组方特点,以及临证用药配伍比例的参考。在临床应用时,须参考《中药学》和近代各家医案所用剂量,并随地区、气候、年龄、体质及病情需要来决定。
  兹将该书提出的古今剂量折算列表于下:
  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1钱3克 (尾数不计)1升3 ~ 9两 +/-9 ~ 27 克 +/-1合0.3 ~ 0.9 两 +/-0.9 ~ 2.7 克 +/-1方寸匕5 ~ 8 两 +/-2 ~ 3 克 +/-1钱匕3 ~ 5 两 +/-1 ~ 2 克
  在《伤寒论讲义》(1985版)中,也有这样一张折算表:
  古今剂量折算表汉代剂量折合中药秤十六两制剂量折合米制剂量1两一钱3克1升六钱至一两18克至30克 (若作容量计算,则折合60 ~ 80毫升)一方寸匕二钱至三钱6克至9克1钱匕五分至六分1.5克至1.8克
  除了采用李时珍的说法,一两折合一钱即3克相同,其它仍然与《方剂学》(同一套教材﹗)存在出入。特别是在一升和一方寸匕上,出入太大。今日中医处方用克计量,剂型也以汤剂为多,目前汉一两等于今一钱即3克的说法,基本上是合符临床实际的。例如桂枝汤,仲景原方用桂枝三两,折合今9-10克;麻黄汤用麻黄三两,亦折合今9-10克。十枣汤,原方用大戟、芫花、甘遂等等,捣为散。强人服一钱匕,羸人减半,今用1.5-1.8克/日,不效,次日可增至2.5-3克;小建中汤用胶饴(饴糖)一升,合今60-80毫升,也是可以的。这就为初涉临床者提供了一个具有指导性的标准。
  三. 还有若干疑问
  仅管有了这样一个大致可行的标准,但在许多问题上还有疑问,需要探讨。例如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一两十六铢,芍药、生姜、炙甘草、麻黄各一两,大枣四枚、杏仁二十四枚,按6铢为1分,4分为1两,即24铢为1两计,虽说是小汗之方,但剂量就太轻了。
  又如桂二越婢一汤:桂枝十八铢,麻黄十八铢,芍药十八铢,炙甘草十八铢,石膏二十四铢,大枣四枚、生姜一两二铢。折合下来,桂枝0.75两、麻黄0.75两、芍药0.75两、炙甘草0.75两、石膏1两、大枣四枚、生姜1两(2铢无法折算)。再按1/10的比例折合现代用量,则桂枝、麻黄、芍药不过2克,石膏不过3克。
  徐灵胎《伤寒论类方》说桂麻各半汤就按他的“古一两,今二钱零”折算下来,已经是很小剂量,还要分三服,“犹勿药也”(等于不吃药),看来他也感到惶惑。今人郭子光《伤寒论汤证新编》可能也看到折算下来剂量太小,乃将桂麻各半汤的桂枝用6克,芍、姜、甘、麻、杏各3克,枣4枚;桂二越一汤,桂、芍、麻、甘各3克、石膏12克、枣4枚、姜3克。
  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古一两,今一钱”的标准,对某些方也许差不多,但对以上这些方,就有疑窦了。
  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今人于急性热病,当用石膏者,远不止30克之量,张钖纯治“脑膜炎”用至每剂120克;蒲辅周治“乙脑”暑热型,虽9岁儿童亦用至60克。因此,按汉1两约等于今1钱即3克的折算法,1斤等于16两,则仲景白虎汤之一斤只合今30克就恐怕是“病重药轻”了。
  又如仲景书中附子的用量,四逆汤用附子一枚,生用,去皮,破八片;强人可大附子一枚。桂枝附子汤用附子三枚,炮,去皮,一枚破八片。附子是我家乡四川江油的特产,四逆汤的附子,常人取中者即使如乒乓球大,也在15克以上,大者则在20克以上。桂枝附子汤用三枚,则有50克– 60克之多。
  再如麻黄汤中,杏仁七十枚,实秤为27.5克,此方君麻黄,臣桂枝,杏仁是佐药,没有用如此大量的道理。桂枝汤中,桂枝、芍药、炙甘草、生姜剂量都照“古之一两,今用一钱”,改了,但大枣原方是以“枚”计,无法改?只好照原书写上十二枚,这么一来,大枣用量就大大超过君药。
  至于百合病诸方,俱用百合七枚;炙甘草汤,用大枣三十枚;桃核承气汤、大黄牡丹汤桃仁俱用五十枚;扺当汤用水蛭三十个,这些都说明一个问题:仲景药量比今天重。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
  四. 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于此,前人早有认识。如《活人书》云:“桂枝汤,西北人四时行之,无不应验;江淮间唯冬及春可行之,春末及夏至以前,桂枝证可加黄芩一分,…夏至后可加知母半两,石膏一两,或加升麻一分。”张锡纯认为:古今气化或有不同,古人禀赋比今人强,故其分量与药味,恒有所增减。古今气化有多大的差异?古人的禀赋是不是强于今人?不太好说,但是,他又说用药要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不必定以三钱(指麻黄汤麻黄的用量)为准也”,却真是一位临床家的通达之论。(于此可见他也早就接受了古一两,今一钱的说法)。缪仲淳也说:淮阳荆广,天气炎热,即使冬天也不太冷,故仲景之法须遵,而其用药(包括药量)可改。徐灵胎虽然说过:“古一两,今二钱零”,但他为麻黄汤定的分量却是: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二钱、甘草五分,盖其为江苏人也。从近代经方大家曹颖甫的三则医案,更能看出在辨证论治前提下药物用量的灵活性:
  范左,伤寒六、七日,形寒发热,无汗而喘,头项腰背强痛,两脉浮紧,为不传也,麻黄汤主之。
  麻黄一钱、桂枝一钱、杏仁三钱、甘草八分
  黄汉栋,夜行风雪中冒寒,因而恶寒,时欲呕,脉浮紧,宜麻黄汤。
  生麻黄三钱、川桂枝三钱、光杏仁三钱、炙甘草一钱五分
  俞右,伤寒,头项强痛,恶寒,时欲呕,脉紧,宜麻黄汤。
  麻黄五钱、桂枝五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三钱
  《经方实验录》
  方中的麻黄由一钱至五钱不等,桂枝的用量也与之相应。说明用量的变化,要因人而异,视体质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结合时地而定,不可拘执。


  再以笔者治验为例:
  北京百岁老人傅某,2000年冬某日,因开窗透风而受寒,发热、恶风、汗出而喘、脉浮缓,舌紫,苔白。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证也。用桂枝10克、白芍10克、炙甘草6克、厚朴10克、杏仁10克、大枣三枚、生姜三片。一剂知,二剂愈。
  李某,男,52岁,马来西亚华人。93年8月15日。在非洲打工,得热病(具体不详),治疗无效,乃返大马。往来寒热,一日二、三次发作,恶心欲吐,乏力,不思食,舌质淡红,苔黄腻,脉弦数。此小柴胡汤证也,柴胡24克、黄芩18克、姜半夏15克、党参10克、炙甘草4克、大枣4枚、生姜三片。二帖。
  8月7日复诊:寒热已除。不思食、尿黄、苔黄腻依然。
  原方合平胃散,加滑石、车前、茵陈、焦楂曲。
  傅案桂芍等药用量是常用量,与“古一两,今一钱,即3克”相近。但大枣只三枚,杏仁只用10克;李案大枣也仅用4枚,不照原方的大枣12枚。这样整个处方就是协调的了。
  应当指出﹕也有一些医家,认为古今药量,并无不同之处,看见《伤寒论》用细辛四两、附子四两的,也照量使用。(原文如此-何)这就是清末民初的广东名医陈伯坛、谭彤辉、易巨川与黎庇留。陈伯坛疏方仅三、五味,汤分量奇重,如附子、干姜等药,每味动辄数两,或多至12两者。黎庇留也善用辛热药干姜、附子,虚寒痼疾,往往一剂而起,但误用也可杀人。因而誉之者称其为“活神仙”,毁之者则称他是杀人狂。(以上,见谢永光《香港中医药史话》及刘筱云《近世名医忆述》(载《香港现代中医药》))。看来,岭南四家是与四川的“火神派”遥相呼应,有一些共同之点的。由此也可见,无视古今度量衡的差异,固然是一种偏见,而不免食古不化之讥;但有一些重要的药,如石膏、附子,其用量是否都要按“古一斤,今一两,约等于30克”去用,则大有可啇,例如现在许多研究伤寒金匮的书,白虎汤的石膏用量都是30克;四逆汤,芍药甘草附子汤,麻黄附子细辛汤、大黄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附子汤等方的附子一律都是10克(如黄煌《张仲景五十味药证》,北京人卫,1998)。是不是会直接影响疗效?我认为值得进一步探讨,从中汲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五. 某些特殊的剂量标准
  常用剂量标准之处,还有一些特殊的剂量标准。
  仲景有用“分”者,如防已黄耆汤用黄耆一两一分,气上冲加桂枝三分,下有陈寒者加细辛三分。这里的“分”,是10分=1钱的“分”。但是在他的笔下又有不同的“分”,如“白散”用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一分。侯氏黑散用菊花四十分,白朮防风各十分,桔梗八分,黄芩五分,细辛、茯苓、牡蛎、人参、矾石、当归、干姜、芎藭、桂枝各三分。薯蓣丸用量也用“分”计,二十一味药中,薯蓣用三十分,甘草十八分,阿胶七分,干姜三分,白敛二分。这里的“分”,却是汉制一分为今2钱半即7.5克之“分”。此外,还有用“尺”的,如麻仁丸、厚朴大黄汤都用厚朴一尺。这些,可视作仲景在“博采众方”中留下的一些痕迹,似可以通过和方中其它药用量的比较去确定一个合适的剂量。
  六. 看原方用药的比例及药量的增减
  学习仲景用方,还特别应该注意原方中用药的比例。如桂枝汤,如果桂枝、芍药都用9克-10克,大枣还用十二枚就不合比例。旋覆代赭汤(旋覆花、人参、生姜、代赭石、半夏、甘草、大枣),原方人参二两、甘草三两、大枣12枚,为甚么代赭石的用量只有一两?原是汗吐下后,胃气已伤,胃虚而浊气上逆,胃虚为本,浊气上逆为标,故重点放在补虚上,用赭石是降胃逆,但用量独轻,则唯恐其重坠伤胃。
  方中药量的增减,也不能忽视。如桂枝汤加桂,即用以治疗寒气上逆的奔豚病;桂枝汤倍芍药加饴糖,即变解表调营卫之方,为温中补虚缓急止痛之剂;小承气汤、厚朴三物汤与厚朴大黄汤用药完全相同,但因分量不同(煎服法也不同),主治的重点也不同了。
  方名药物组成及原方分量主治小承气汤大黄四两、枳实三枚、厚朴二两痞满实、实热阻滞、热结旁流、重点在荡实厚朴三物汤厚朴八两、大黄四两、枳实五枚痛而闭、腑气不通、胀重于积、重点在行气厚朴大黄汤厚朴一尺 (约合八两)、大黄六两、枳实四枚支饮、胸腹胀满、饮热互结、重点在逐饮泻热
  难怪过去日本学者要感叹:“汉方之不传之秘,在剂量上﹗”。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5# 发表于 2009-12-17 16:24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一錢究竟相當於多少克

无论是在进行学术研究还是在古代医籍的阅读、整理或者临床医疗方面,都经常要将古代药物剂量折算为现代公制计量单位。这个问题虽很简单,但不少人却偏偏将它搞错。他们因受中医院校教材中存在的纰缪影响,总是不假思索按以下方法计算:
 500g(1斤)÷16(旧制十六两为一斤)÷10(旧制十钱为一两)=31.25g(1两) ÷10 =3.125g (1钱)。
 其实这种算法是错误的。其错误在于错把古代的一斤等同于新中国1979年度量衡改革前的1市斤的重量了。其实,古代量制历经多次变革,唐代以后才大体稳定,变化较小。明以后,一斤固定在595g。直至中华民国18年政府推行计量改革,将旧制595g一斤改为500g一市斤,但仍沿用十六两为一斤、十钱为一两之进制。新中国1959年计量改革时,将500g一斤之重量不变,只将其进位制中十六两为一斤改为十两为一斤。还应特别指出,民国18年的改制和新中国1959年改制均将中药计量作为例外对待,中药计量仍袭旧制不变。如果有一把完好的明朝药戥,完全可以不加改造一直使用到1979年。所以,折算旧制中药重量为公制单位,不能使用上述计算方法,而应以595÷16÷10的公式计算方为正确。
      当然这种算法仅限于明代以后,但此前直至汉代的漫长时期内度量衡变动很多,又当如何折算呢?罗志平先生曾于1998年在《国医论坛》增刊中发表文章做过认真考证,其考证结论均有确凿实据,可信度甚高。  现据其考证列表如下,以供参考:
  —————————————————————————————
  历史时期         每两重(g)    进位制     每斤重(g)
  东汉至隋          14               16        222~2269
  唐至元            40               16        640
  明至公元1979年   37.3                     16        595
  —————————————————————————————
一斤等於十六兩 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從秦始皇制定統一度量衡。
關於秦朝制定斤兩的十六進位制,有個傳說: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負責制定度量衡標準的是丞相李斯。李斯很順利地制定了錢幣、長度等方面的標準,但在重量方面沒了主意,他實在想不出到底要把多少兩定為一斤才比較好,於是向秦始皇請示。秦始皇寫下了四個字的批示:“天下公平”,算是給出了制定的標準,但並沒有確切的數目。李斯為了避免以後在實行中出問題而遭到罪責,決定把“天下公平”這四個字的筆劃數作為標準,於是定出了一斤等於十六兩。(天下公平共十六筆劃)
誰知這一標準在此後兩千多年一直被沿用。當時十六兩秤叫十六金星秤,是由北斗七星、南斗六星加福祿壽三星組成十六兩的秤星,告誡做買賣的人要誠實信用,不欺不瞞,否則,短一兩無福,少二兩少祿,缺三兩折壽。

南宋楊輝有首“斤價化兩價”的歌訣:“一求,隔位六二五;二求,退位一二五;三求,一八七五記……”意思就是一兩等於0.0625斤,二兩等於0.125斤……

而過去漫長時期內度量衡變動很多,查看《歷代度量衡簡表》,歷代一斤等於多少克。
秦代至西漢1斤相當於258.24克,
隋代初期668.19克,末期222.73克。
宋代的一斤,根據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佑銅則,自記重一百斤,實重64公斤,相當於每斤640克
明代以後一斤基本在595g。
目前台灣一斤是600g
祖國一斤是500g


祖國從1959年開始改一斤等於十兩=500g。(而文中,中藥計量仍襲舊制不變)
一斤=10兩
一兩=10錢
一錢=10分
一斤=500g
一兩=50g
一錢=5g
一分=0.5g

1979年,中藥計量單位也改用了美制,用克、毫克、升、毫升,不用“兩、錢、分”舊制。
一錢相當於多少克?(舊制十六兩為一斤,十錢為一兩)
500g(1斤)÷16兩÷10錢=3.125g(1錢)

目前一些中醫院校教材中是以3.125g為1錢,但實際上,這個換算方法也是有紕漏的。

古代量制歷經多次變革,明代以後才大體穩定,變化較小,一斤基本在595g左右。
1929年~1959年推行計量改革,將舊制595g一斤改為500g一市斤。還特別指出,改制中,「均將中藥計量作為例外對待」,仍襲舊制不變。如此,錢換算為克的正確公式應為595÷16÷10,1錢約等於3.72克才對。
台灣目前仍是用一斤十六兩的市制。合西方度量衡的600g。
一斤=十六兩
一兩=十錢
一錢=十分
一斤= 600g
一兩=37.5g
一錢=3.75g
台灣過去移民是從福建、廣東來的,所用度量衡即是一斤十六兩。合西方度量衡的600g,到目前仍是沒變。台灣中醫師,目前開藥方,仍是以錢制來開方,一錢合3.75g。
個人是自學中醫,當學習方劑劑量時,最初也為漢朝傷寒論劑量、金元四大家劑量、明清二朝劑量,搞的頭痛不已。後來弄清楚移民來時的市製,及明、清二朝書藉劑量無多大變化,自此,就以明、清二朝前賢書藉為架構,書裏劑量是多少,就以此為基底來增減開方劑量。而過去漢朝、金元時期的劑量,畢竟是彼此不相同,到了明清時期的醫家其學習過程中,我想,前賢他們自然會將劑量轉換成他們時代的度量衡。
台灣人服用中藥的體質,早以習慣一錢=3.75g。而祖國是以一錢=3g來開方,自也符合祖國人的體質。也因此,每每看到近期醫家以10g、6g摸式來開方子,自然的,我就會以符合台灣人的體質來加量。
另外,過去醫家所用的藥材是天然野生的,其藥效自是比目前農家種的要好,少數除外。因此,是不是在劑量上要增量,或服用天數要加長。
另外,每個朝代的度量衡,自是符合當時人民的體質,今人適不適用,看看下面文章,自學的我,自然會重新思考。
以下,是李可老醫師在火神討論會裏提到的,「用古方就必須用古代劑量」。
原則上折算方法,就是漢代一兩,等於現在15.625克。如果少於此量,就不能治大病!關於古方,特別是傷寒論的劑量問題,過去大家都講,好多古人認為仲景方不傳之秘在於劑量。我在一生當中,有一次偶然的機會誤打誤撞,發現了這個秘密。我在60年代初期從甘肅回到山西,曾經治過7例心衰。心衰毫無疑問是少陰病主方四逆湯,但是用四逆湯這些人都沒有救過來。以後我就想傷寒論四逆湯原方是,炙甘草2兩,乾薑兩半,生附子一枚,生附子毒性超過制附子5倍以上,一枚大約大者30g,小者15-20g,一兩照3倍來計算,四逆湯用制附子,起碼3-5兩左右,就是古代劑量!但是從明朝李時珍開始,對古方作過一番研究,認為古今度量衡變化不太清楚,究竟應該怎麼辦,他最後來了個折中,說:古之一兩,今用一錢可也。也就是古方傷寒論只用到原方量的四分之一,這樣就等於把傷寒論閹割了。
我怎麼樣能發現呢,有一次,一個老太太,病得很厲害,她兒子和我是朋友。醫院下了病危通知,他就抬回家準備後事,然後就找我去看,我一看四肢冰冷,脈搏非常微弱,血壓測不到。當時開了方子,用了一兩半的附子,開了三劑藥!我說回去以後給他煮上吃,看情況,如果四肢冰冷全身冰冷,吃了藥後溫度回來,就可能就回來。結果第二天他又來找,說我媽情況很好,已經能夠坐起來,已經吃了很多東西,同時自己張羅著要下地幫媳婦做點家務活。我說不對,我昨天給你開了三劑藥。他當時,老太太病重的時候,手忙腳亂,又要準備後事準備老衣服,又要熬藥,所以三副藥熬在一塊(一笑)。一副一兩半,三副就是100多克,這就誤打誤撞,病人好得很快,據他兒媳告訴我,因為她急急忙忙,藥熬得過火了,剩下不多一點,加了水量不夠,過一會喂一匙,喂了四十多分鐘,老太太眼睛睜開,藥吃完了,老太太第二天就下炕了,所以藥量問題是個關鍵問題。用藥這麼大劑量會不會對病人造成傷害?這個大家過慮了,這個劑量,我是從60年代初期開始做的,
一直到81年7月,我們國家考古,發掘出東漢的度量衡器——權。當時發現有量液體的,量固體的,量粉末藥的方法,很全面。最後經過一些學者,特別是上海中醫藥大學柯雪帆教授,作了系統的總結。我當時就是誤打誤撞,發現這個奧秘後,我就逐漸的查找歷史上為什麼發生斷層。為什麼張仲景傷寒論的方子治不了病。查來查去,從李時珍開始就是現在的小方子,幾錢幾分,雖然可以治好些個病,但是治不了大病。在重危急症領域起不了多少作用。(用古方就必須用古代劑量。原則上折算方法,就是漢代一兩,等於現在15.625克。如果少於此量,就不能治大病!關於古方,特別是傷寒論的劑量問題,過去大家都講,好多古人認為仲景方不傳之秘在於劑量。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6# 发表于 2009-12-17 16:32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郝万山:汉代的一两等于现在的多少克?

我在这里顺便要说,汉代一两等于多少克?等于15.625 克,汉代的

一两等于现在的15.625 克,汉代的一斤等于现在的250 克,怎么知道的,

看文物啊。我们北京历史博物馆就藏着一个汉代的铜权,那是张仲景在

世的时候,当时汉代的国家的农业部叫做司农铜权,按照当时的权的系

列,它应当是重 12 斤,我们今天拿了一约,除以 12,等于 250 克,所

以汉代的一斤就是 250 克,汉代的斤和两的进位是16 进制,16 两等于1

斤,所以它的一两等于15.625 克,我们为了换算方便,就是汉代的一两

是15克。  

    对大青龙汤来说,它的剂量是几次的治疗量呢?我们看服法,“煮取

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是三次治疗量,吃了一次以后,出

了汗,后面的药就不要吃了,这样的话,麻黄用了六两,一次的量是多


少呢?30 克,麻黄一次的量是30 克,桂枝用了二两,一次的量是 10 克,

甘草二两,一次的量是10 克,杏仁 40 枚,我上午说了 10 枚杏仁大约是

4 克,现在40 枚大约是16 克,16 除以3,5 克的杏仁,生姜 3 两,一次

15 克,一次治疗量是 15 克,大枣 10 枚,这是三次量,一次量大概是 3

枚吧,“石膏如鸡子大”。  

    我们今天的杂交鸡的鸡蛋很大,有的大的鸡蛋有60 克左右,汉代没

有杂交鸡,鸡蛋都是那小小的笨蛋,苯鸡的蛋,土鸡的蛋,在台湾叫土

鸡,在我们大陆叫笨鸡,笨鸡下的蛋就叫笨蛋。这个笨蛋很小,一个也

就30 克左右,所以这里的石膏用的量并不大,那么大一块儿石膏,也就

是三四十克吧,分三次来吃,那一次就10 克左右,石膏用的量不多,麻

黄的量远远大于石膏的量,所以它是以寒邪闭郁肌表为主,寒大于热,

加一点石膏来清里热。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7# 发表于 2009-12-17 16:35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一、汉代
1 石 = 四钧 = 29760 克
1 钧 = 三十斤 = 7440 克
1 斤 = 16 两 = 248 克= 液体250 毫升
1 两 = 24 铢 = 15.625 克
1 圭= 0.5 克
1 撮 = 2 克
1 方寸匙 = 金石类2.74 克= 药末约2 克= 草木类药末约1 克
半方寸匙 = 一刀圭 = 一钱匙= 1.5 克
一钱匙 = 1.5-1.8 克
一铢 = 0.65 克
一铢 = 100 个黍米的重量
一分 = 3.9-4.2 克

1 斛 = 10 斗 = 2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2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200 毫升
1 合 = 2 龠 = 20 毫升
1 龠 = 5 撮 = 10 毫升
1 撮 = 4 圭 = 2 毫升
1 圭 = 0.5 毫升


“石”:读shí,后来读dàn


“龠”:读yuè

1 引 = 10 丈 = 2310 厘米
1 丈 = 10 尺 = 231 厘米
1 尺 = 10 寸 = 23.1 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1 分 = 0.231 厘米

梧桐子大 = 黄豆大
蜀椒一升 = 50 克
葶苈子一升 = 60 克
吴茱萸一升 = 50 克
五味子一升 = 50 克
半夏一升 = 130 克
虻虫一升 = 16 克
附子大者1 枚 = 20-30 克
附子中者1 枚 = 15 克
强乌头1 枚小者 = 3 克
强乌头1 枚大者 = 5-6 克
杏仁大者10 枚 = 4 克
栀子10 枚平均15 克
瓜蒌大小平均1 枚 = 46 克
枳实1 枚约14.4 克
石膏鸡蛋大1 枚约40 克
厚朴1 尺约30 克
竹叶一握约12 克
------------
二、清代
1 石 = 120斤 = 70800克
1 斤 = 16 两 = 590 克
1 两 = 36.9克
1 钱=10分=36.9 克
1石=2斛=100000毫升
1 斛 =5斗 = 50000 毫升
1 斗 = 10 升 = 1000 毫升
1 升 = 10 合 = 1000 毫升
1 合 = 10 毫升
1 引 = 10 丈 =355厘米
1 丈 = 10 尺 = 35.5 厘米
1 尺 = 10 寸 = 3.55厘米
1 寸 = 10 分 = 2.31 厘米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8# 发表于 2009-12-17 16:37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汉代度量衡的转化
——郝万山
1.度量衡制
要用好《伤寒论》中的方剂还要注意它的药物用量问题,论中用的是汉代的度量衡,和我们现代的不同,所以我们要考证汉代的度量衡。
其实这一点并不困难,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说: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就是说1200个黍米重12铢,两个12铢是一两。明确的指出了汉代的度量衡制度,用量单位和进位关系。单位应用了铢、两、斤、钧、石。石这里读shi,在后来读dan,是个衡量单位。
但是现在要用黍米来推测汉代的度量衡肯定不准确,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容量单位,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千二百黍实其龠(yue),合之为合(读ge),十合为升,十升为斗,十斗为斛。这是五个容量的计量单位。还是通过文物来考察它实际容量。结果是:1合=20ml 1升=200ml1斗=2000ml。故麻黄汤每次服用8合,就是160ml,桂枝汤每次服用1升就是200ml,和现在的用量差不多。
《伤寒论》中还用到了度量,如五苓散说白饮和服方寸匕,麻子仁丸中说厚朴用1尺。那么1寸和1尺究竟是多少呢?还是班固的《汉书.律历制》中记载:一黍为分(这句不是原话),“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为丈,十丈为引”所以分、寸、尺、丈、引是汉代关于度量的5个计量单位。进位关系都是十进位。从中国科学计量研究院收集的全国博物馆所保存的14把汉代尺子测量来看,1寸=2.3cm,1尺=23cm,三国大将关羽身高8尺,也就是184cm,相当于女排郎平的高度。
汉朝后是晋朝,晋朝在衡重的两和铢之间加了分,6铢=1分4分=1两。在《伤寒中》只有一个方子用了分,就是麻黄升麻汤,显然在仲景时代是不会用分来最单位的,是后人在传抄的时候进行了换算,或者这张方子不是仲景的方子。在《金匮要略》中出现了许多用分作为计量单位的方子,肯定是晋唐以后的人在抄写时给改过的,不是张仲景原来的东西。当然有的方剂如三物白散,说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这个分不是实际的衡重单位,而是药物之间的剂量比例,是份的意思。四逆散中各十分也是一样的意思。但是《金匮要略》中好几张方子是用分作为计量单位。
从晋朝到宋朝,我国的度量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1斤从200g上升到了600g左右,1升从200ml上升到1000ml,1尺从23cm上升到了33cm。在不到1000年的时间里发生了这样大的变化,为什么呢?根据中国计量科学研究员他们的理解认为,在这个时期地主收租想多收一些,国家收税想多收一些,于是有的地主偷偷的把斗给扩大了,后来大家都这么作,国家就从新制定度量衡了。但是到宋代以后一直到清代的库平制,中国的度量衡制基本就稳定了下来。没有随意扩大,主要是我国的经济发生了变化,地主收租,国家收税不再单纯的收粮食,而是收银子或银票,再改度量衡已经失去了意义,所以就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晋、唐、宋的度量衡发生了变化但是,当时国家规定,医药和天文是关系到人命和国家兴衰的大事,故度量衡均用旧制,其他行业用新制。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王焘的《外台秘要》它的药物计量仍然保留的是汉制,宋朝以前的中药书都是应用的汉制。宋朝在各方面都进行了改搞,包括中药的服用方法,包括中药剂量,宋朝应用煮散的方法,就是把药物作成粗散,煮过后连药渣一起吃,这是宋朝的独特的服药方法,如果连药渣一起吃的话,药量一定要减少,这样它就用了宋朝当时的度量衡制,从衡重的方面来看,它用了斤、两、钱、分、厘、毫。从宋代到清代,度量衡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故以后的方书基本用的是宋代这种度量衡制。因此说虽然度量衡在我国历史上发生过很大的变化,但是在中医药方面确很简单,就是宋朝以前是汉制,宋朝到解放前用的是宋制。
2.经方药量的折算
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
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伤寒论》中还有以容量和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有的我们现在仍用容量来计量,如水。但是许多我们现在已经不再用容量来计量了,如半夏半升,粳米一升。那么我们今天如何折算呢?可以先折算为现代的容量然后再称重。比如说粳米一升,就用现在的粳米200ml进行称重就是180g。粳米是旱地长的稻子,就是旱稻子。它和水稻是同科属植物,但是在旱地生长。有些人在开白虎汤或白虎加人参汤的时候,药房没有粳米,他就告诉病人,回去抓把大米放进取。从理论上来讲大米不能代替粳米,白虎汤证和白虎加人参汤证是热盛伤津津液不足的证候,用粳米在这里是养胃气的,要用大米的话,它除了保胃气的作用之外还有一点利尿作用,所以对于一个热盛伤津的病人,严格的来说用大米是不科学的。半夏半升,我们用半夏100ml,今天称重大概是50g。五味子半升大概是30g。麻子仁丸中的厚朴一尺,一尺当然是23cm,但是宽和厚没有说,我们今天用中等的厚朴,就是宽3.5cm,长23cm,称重大概是15g。五苓散用一方寸匕,就是用一个边长是一寸的正方形药勺来去这个散,我用一个2.3cm见方的纸板来取五苓散,称重大概是5-6g。
用数量来计算的药物,我们今天还有用数量来计算的如大枣等。但是这种方法已经不常用了,都改成了称重的方法。如杏仁,我们不再数多少个杏仁,而是称重。有人称得杏仁100粒去皮尖是40g,桃仁100粒称重是30g,枳实一枚是18g(中等大小),附子一枚20g,大的附子一枚25g,乌头一枚大约是5g。还有个一钱匕,说法很多,没有考察清楚,大概是1-1.5g。仅供参考。

《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汉方)及其以前的方剂中:
汉1斤=今250g
汉1两=今15.625g
汉1升=今200mL
如:汉1升半夏=今法半夏56g,京半夏58g
汉1升麦冬=今61g
汉1升火麻仁=今49g
汉1升五味子=今40g
汉1升吴茱萸=今31g
汉12枚大枣=36g
汉12枚栀子=20g
汉50枚杏仁=25g

lander (2005-9-10 20:56:25)
案:此文为我发表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的论文,是讨论经方的量值的,贴在这里,欢迎讨论。
试论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及量值
  
摘要:东汉至隋唐,药用衡量单位采用斤、两、分、铢制,与唐以后采用斤、两、钱、字、分制不同。在量值上,隋唐时期通行大小两套衡制,大两是小两的三倍,医药用小升小两,小两的量值与汉魏时期相同。经方中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关键词:汉唐衡制;衡值;经方剂量
   汉唐时期的药用衡制关系及其量值,特别是汉方剂量古今的折算,是个长期困扰学界的问题。自明?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出:“古今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今天医家在汉方剂量的折算上多因之,把仲景方的一两折为3克①,更有主张折为1~1.6克者②。《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年第12期发表柯雪帆等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的药物剂量问题》,折东汉一两约15.6克。搞清汉方的真实剂量,对于澄清明清以来在汉方剂量上的错误认识,很好地继承古代的文化遗产,特别是继承以张仲景《伤寒论》为代表的汉方医学成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认为,从新莽至唐末的的几百年间,存在着一个相对稳定的药秤衡制,这是汉唐医家代代相传,虽经多次朝代的变迁而沿用不变的药用衡量单位,其衡值也是相对稳定的。汉唐时期的一两折合今制约13.8克。
           一、自汉至唐,均采用斤、两、分、铢制
从度量衡发展的历史来看,汉代是我国度量衡的完善时期。《汉书?律历志》首先明确了五量制,即铢、两、斤、钧、石。《律历志》:“权者,铢、两、斤、钓、石也,所以称物平施知轻重也,本起于黄钟之重。—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二十斤为钧,四钧为石。”其衡量关系为:24铢 =1两  16两 =1斤  20斤 =1钧  4钧 =1石
其后,南朝梁著名医家陶弘景(公元456~536年)在《本草经集注》中说:“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则以十黍为一铢,六铢为一分,四分成一两,十六两为一斤。虽有子谷秬黍之制,从来均之已久,正尔依此用之。”与《汉书?律历志》所记载的衡制相比,有一个明显的不同,就是陶弘景的药秤在铢两之间多了“分”,其衡量关系是:6铢 =1分  4分=1两  16两=1斤;其次,他提出了“分”这个衡量单位的起源,即“古秤惟有铢两,而无分名”,“今”即南北朝时期才有“分”这个衡量单位。
斤、两、分、铢制是不是起源于南北朝时期?东汉张仲景(约公元150~219年),在其《伤寒杂病论》中已经使用了陶弘景所说的斤、两、分、铢制,如:《金匮要略》中“侯氏黑散”。比张仲景晚约一百多年的晋?葛洪(约公元283~363年)《肘后备急方》也使用这个衡制。
隋唐时期的医家沿用汉魏的衡制,《外台秘要》、《医心方》引六朝、隋、唐医家方皆采用斤、两、分、铢制,孙思邈也如此。唐末宋初,衡制发生了变化,医家逐渐采用新的斤、两、钱、字、分制,如北宋?钱乙(约公元1035~1117年)的《小儿药证直诀》,刊于北宋元丰年间(公元  1078~1085年)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都出现了汉唐时期没有的衡量单位“钱”、“字”。那么,张仲景方使用斤、两、分、铢制,是不是现今所见最古的例证呢?东汉早期汉墓出土的《武威汉代医简》中相对完整的方计36个,除了用斤、两、升等衡量、容量单位外,大量用到了“分”,如简42~43:麻黄三十分  大黄十五分  厚朴、石膏、苦参各六分  乌喙、付子各二分,凡七物皆并冶这里的“分”是估量单位“份”③,还是衡量单位,尚需研究。
       二、汉唐时期医方中的一两相当于13.8克
隋唐药用衡量单位沿用旧制不变,其量值是不是也随着朝代的变迁,而是汉魏的二倍三倍呢?从苏敬、孙思邈、李时珍到今天的医家,一直对这个问题有争议。我们认为,自汉至唐,药用衡量单位未变;如从新莽始建国(公元9年)起,至唐末昭宗天祐年(公元904年),其间近900年药用单位的量值,也未发生明显的变化。我们从以下几方面来说明:
1、南朝依古制,隋唐通行两套衡制,医药用小升小两
《隋书?律历志》在讲到衡量时指出:“梁陈依古称,齐以古称一斤八两为一斤。”“梁陈依古称”这句话很重要,郭正忠指出,李淳风提到的“梁陈”,应泛指南朝的宋齐梁陈。“既云‘梁陈依古’,其‘梁陈’之前的宋齐,自必更为‘依古’。”④也就是说,南朝衡制已发生了变化,而药秤则依陶弘景古秤。
隋唐时期衡量的量值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药秤沿用古制不变,通行大小两套衡制。在社会上通行大斤大两的时候,小斤小两即古药秤在金银玉帛及合汤药中运用,两者并行不悖。《旧唐书》卷48“食货上”:“权衡:以秬黍中者百黍之重为铢,二十四铢为两,三两为大两,十六两为斤。……合汤药及冠冕,制用小升小两,自余公私用大升大两。”《通典》、《唐六典》、《唐会要》等书也明确记载医药用小升小两,其余公私用大升大两,大小衡制之比是三比一,即大两的一两是小两的三两。孙思邈(公元581~682)《备急千金要方》:“隋人以三两为一两,今依四分为一两称(秤)为定。”孙思邈是生活在隋代和唐高宗时期的医家,他指出,隋人已通行大两,其大小两之比为三比一,他开方用药“依四分为一两称(秤)为定”,即依陶弘景以来医家共用的斤、两、分、铢制,亦即小升小两。
2、唐代医家对药量的标注
唐代医家王焘于天宝十一年(752)完成的《外台秘要》卷31乌麻地黄酒方:六月六日曲四升   忘斯油麻六斗五升   生地黄四斗,前三味并用大斗大升  丹参  生石斛  牛膝  杜仲  萆薢  生姜各二斤  人参八两,以上并药秤秤之。在“代茶新饮方”,中,要求将“右十四味并拣择,取州土坚实上者,刮削如法,然后称大斤两”这里提到了“大斗大升”、“药秤秤之”、“秤大斤两”。为什么要特别标出来呢,因为合汤药用药秤,药量皆为小升斗,小斤两,若需用通行的大斤大两,则需标出。
3、宋代医家对古方剂量的注解
大约以唐末宋初为界,前后的医家开方用药使用的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差别。汉唐时期用斤、两、分、铢制,宋元以来使用斤、两、钱、字、分制。前者用的是小两,唐末宋初以后用的是相当隋唐时期的大两,两者相差约三倍,所以唐以后的医家读古方时多对剂量加以注释,以示古今的不同。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隋唐医家用小升小两。如:庞安时(约公元1042~1099年)《伤寒总病论》:“按古之三两,准今一两。古之三升,今之一升。”成书于北宋元祐四年(公元1089年),朱肱《类证活人书》:“古之三两,即今之一两也;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古之三升,即今之一升也。”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一《陶隐居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引金?李杲曰:“六铢为一分,即二钱半也。二十四铢为一两。古云三两,即今之一两;云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这些医家非常准确的解释了古今衡量的演变,汉唐时期 4分等于1两,唐以后 10钱等于1两,古今衡制相换算,则 4分 =10钱,一分等于二钱半。宋之一两约等于汉唐之三两,六钱半乘以三,即朱肱所谓“二两即今之六钱半也”。
4、自然科学史家的考证
卢嘉锡主编,丘光明等著《中国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卷》对汉唐时期各代的衡量值考证结论如下⑤:
朝代       斤          升               两
新莽    245克         200毫升          15.3克
东汉    222克         200毫升          13.875克
曹魏    220克         200毫升          13.75克
晋      220克         200毫升          13.75克
隋      660克         600毫升      大:41.25克
小: 13.75克
唐     662~672克    600毫升      大: 41.4~42克
                           小: 13.8~14克
宋    661克                            41.3克
  从上表可以看出,汉魏至隋唐时期一两的衡值,没有大的变化,与文献所记隋唐沿用旧制相符。西汉到唐,一两的平均值是 14.05克,新莽一两最大,为15.3克,与最小的13.75克相比,相差1.55克。考虑到经方出自东汉,则东汉与隋唐只有0.025克的细微差别,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汉唐时期的一两折为13.8克应符合实际。                     
三、经方药量的比较及药与水的比例
1、唐代医家用经方药量与仲景同
隋唐医家用的是小升小两,剂量和汉魏时期没有大的不同。孙思邈《千金翼方》所录《伤寒论》方和张仲景使用的剂量基本一样⑥。这可以有两种解释:一是孙思邈认为古今剂量一样,毋须改动,完全可供当前临床实践用;一是古今剂量虽不一样,但为了存古,不能改动。我们认为是前者而不是后者。医家所录方剂是供临床使用的,如果剂量不能作临床使用而不作任何交代,那是不可想象的。唐以后,药用衡制及量值都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宋元的医家,在供临床使用的方书中录用张仲景方的时候,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交代古今剂量的不同,而后直接录用汉方,如明?许宏《金镜内台方议》:“伤寒方中,乃古分两,与今不同,详载之。铢:曰铢,二十四铢为一两。两:曰两,古之三两为今一两。分:曰一分者,即今之二钱半也。”他交代了古今剂量的不同之后,照原剂量录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动。徐灵胎在《伤寒论类方》交代了古今剂量的不同之后,也照原剂量录用仲景方而不加改动⑦。而陈修园等医家在书中未交代古今剂量的不同,则按当时的用量改动仲景方的药量⑧。
2、一两折 13.8克,药和水的比例恰当
分析汉唐医家汤方药量与水的关系,说明汉唐药用一两折今约  13.8克,药量与水的比例关系是合理的。从《千金翼方》中随便抽一汤方看其药量和水的比例。防风汤八味计19两,“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为三服”。小两小升则:13.8克×19 = 262克  水1800毫升,药水比例合理;如是大两则一副药798克,药量太大,不合理。王焘《外台秘要》卷十五载南朝宋齐间医家深师的防风茯苓汤方,七味计21两,“以水一斗,煮取三升,绞去滓,分三服”。小两小升则药水为:290克,2000毫升;大两则882克。该方人参三两,如是大两,则每天需人参120克,无理。
隋唐药秤沿古制,近900年间药用衡值基本不变这个结论,不仅要经得起唐人方子的检验,重要的是,还要经得起张仲景方的检验,也就是说,药量和水的比例要恰当,剂量要合理。我们看《伤寒论》中桂枝汤方:前四味药计11两,13.8克×11 = 152克。柯雪帆先生测十二枚大枣约30克⑨,则总量为182克,水14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1:8,是合理的。如将药量增加一倍,水则太少,或象今天把一两折为3克,则水又太多。葛根汤共七味药,前六味计 16两,13.8克×16 =221克,加大枣 11枚约 25克,总计246克,水一斗煮麻黄用去二升,八升水为1600毫升,煮取600毫升,药水之比约 1:7。
  综上所述,汉唐时期的药用单位及量值,历经数百年而没有明显的变化,自宋开始,采用新的衡制,到了元明,医家在用经方时,药量较仲景已有很大的变动。今天,医家则依据自己的医疗实践改动经方的药量,随意性太大。如果能准确地确定汉方的剂量,分析古今剂量不同的原因,从而形成相对稳定的经方用量,对中医药的现代化及走向国际,无疑有重要意义。

①  李培生主编.伤寒论讲义.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1986.326
②  王伊命.为古方权量正本清源.北京中医学院学报,1986,(2)
③  甘肃省博物馆.武威汉代医简.北京:文物出版社,1975.1
④ 郭正忠.三至十四世纪中国的权衡度量.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5
⑤ 卢嘉锡主编,丘光明等.中国古代科技史:度量衡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44.249.274.281.304.347.391
⑥ 个别方与现今通行的宋本不同,疑为依据的版本不同或有讹误
⑦  李铁君校注.清?徐灵胎.伤寒论类方.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2
⑧  陈竹友校注.陈修园.伤寒真方歌括.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84
⑨  柯雪帆.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伤寒与金匮.上海:上海中医药大学出版社,1995.141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9# 发表于 2009-12-23 15:02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伤寒论》的药物剂量问题

    《伤寒论》大约是在1980年学的,当时是大二,课是现在著名的伤寒大家郝万山老师讲的,老师讲的内容差不多都忘掉了(所以我近些年讲课尽量轻松些、风趣些,通过早年教过的学生反馈,效果不错,居然记得我当年讲过的内容)只记得郝老师讲过汉代的度量衡问题,后来上网一检索果然找到了:《伤寒论的方剂的度量衡转化》(http://www.zhongjingyanjiu.cn/thread-275-1-1.html

       前些年郝老师的一个友人要住院找到我,趁机请教郝老师,学到很多“一言而终”的东西。“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在《黄帝内经》中至少出现过三次。岂止中医哉,任何学科行业,都是“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包括西医、军事、商业、考古,尤其是收藏。在收藏中,只要你看明白了古物的老旧特征也就是所谓的“包浆”,你就做到“知其要”了。比如古玉的沁色以及古瓷的宝光及螨斑等。其实在顶级高手的古玩鉴定中,用的正是中医的望闻问切四种方法,而首先就是望神。岂止是望物,看人也是一样,比如滑稽的“阿扁”,一看就是那种言而无信的人,根本就无需再深入了解。

      其中《伤寒论》的剂量问题就是“其要”之一,所以有人讲经方不传之秘在于剂量,是有深刻道理的。前些天我给一老乡开药,黑附片用了一百克肉桂用了二十克,效果很好。当然药量我是逐步加上去的,那位老乡的体质也好,劝大家不要轻易尝试。我的体会是经方可以治百病,但辩证确实很难,剂量也不太敢用伤寒的原量,有的剂量大得令一般人会害怕的。比如,在小柴胡汤中,柴胡用量是半斤(也就是八两),相当于现在的125克,有几个人敢用。
       去年一家里人感冒头痛,我开的麻黄附子细辛汤,其中细辛45克,一剂服下去,不仅感冒好了,多年的头痛也好了,但目前你开4克药房都不给你抓,其实细辛水解后毒性是生药的百分之二,这倒要借助药理研究(比如马兜铃科的药物要少开,最好不开)。另外一家里人多年不孕,我用的也是伤寒里的经方,加上傅青主老先生的方子,几倍其剂量,现在她的小孩已经一岁多了。

     据网上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对汉今度量衡计量单位换算方法说法不一,比较权威性的有:

1、高等医学院校中医教材:《方剂学》在“古今药量考证”一节中说:汉代“一两约合现代的9g(三钱),
一尺约合六寸九分,一斗约合二升,一升水约合二合(200 ml)"。又说:“古方一剂等于现在的三剂药,如
直接的折算,可按一两约合了3g(一钱)计算”。《伤寒论讲义》“古今剂量折算表”中有类似的记载,并
云“凡云若于升者,若作容量计算,以折合60 - 80 ml为宜”等。

2、中医研究院编《伤寒论语译》、《金医要略语译》云秦汉时一两为今之6.69g。

3、中医研究院等编《简明中医辞典》、江苏新医学院编《中药大辞典》附篇均据吴承洛《中国度量衡史》记载谓东汉一两折合为今13 .92 g
4、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5、国家计量总局编《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记载汉代一两为15 .6 g

6、丘光明《中国历代度量衡考》记载西汉每斤合248 g(一两合15 .5 g),新莽时期每斤238 g(一两为14 .875 g),东汉每斤合220 g(一两为13 .75 g)。

      郝万山老师在《汉代度量衡的转化》一文中,通过文物考察来准确的到结果,更为可信:北京博物馆里有汉代司农铜权,是东汉国家最高的管理农业的行政部门,它所制定的标准的衡重器具,实际称下来汉代的1斤=250g,汉代的1两=15.625g,约等于15g。
    郝万山老师的观点是:“经方药量的折算,如麻黄汤: 麻黄三两 桂枝二两 甘草一两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折算过来就是:45g 30g 15g 28g .但是从麻黄汤的煎煮方法上来看:煮取二升半,温服八合,所以是三次的治疗量,如服药发汗后,不再服用。那么一次量就是15g、10g、5g、9g,和我们现在一次开的麻黄汤的用量是基本上一样的。 再如桂枝汤: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 甘草二两 大枣十二枚。 它也是三次治疗量故折算为: 15g 15g 15g 10g 4枚 。我们在换算的时候要记住两点:一是汉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还要记住这个方子分几次吃。如四逆汤等救急的方子是一次服用,而吴茱萸加生姜汤是分五次服用的,这样折合才能准确。这样记起来就有点麻烦,再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方法,就是你了解了当地的药物用量习惯后,按照《伤寒论》的比例套用,比如:北京的桂枝常用量是10g ,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5g、10g、5g,如果它的桂枝常用量是6g,那么麻黄汤的剂量就是:10g、6g、4g就可以了,这个方法是最简便的。即符合的当地的用药习惯,又符合经方的用量。


      郝老师是我所钦佩(我所钦佩的老师并不多)的老师之一,但我并不完全同意他的观点。目前临床多同郝老师一样用药,现在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伤寒论》原方一次服用的药量,而我们现在多数汤剂是分两次服用,尽管是将原药煎煮两次兑在一起后再分两次服用,但第二煎的有效成分实际上估计是比较少的,这从药液的汤色上就可以看出,否则《伤寒论》原方也就不会只煎煮一次了。此外,《伤寒论》在桂枝汤服用法之后还有这样的说明:“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  
       如果以原方服用三剂计算的话,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生姜三两的用量就是135 g,甘草90 g大枣36枚,
     现在的一天的药量仅相当于原方一天药量的九分之一;以二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六分之一;以一剂计算的话,现在的用量就相当于原方的三分之一;即便是原方“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不必尽剂。”的话,现在的一服也仅相当于原方一服的二分之一多一点。如此小的剂量,估计是不太容易出现“一服汗出病差”的。何况现在的病人也不太会每个人都能做到“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服令一时许,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所以其疗效就会大打折扣。

       在小柴胡汤中,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半夏半升,洗 甘草炙 生姜各三两,切大枣十二枚,擘。右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换算成今天的g,其中柴胡125 g,黄芩45g,人参45 g ,半夏50g,甘草45 g,生姜45 g,总量355g,加大枣12枚,用水2400 ml,先煮取1200 ml,去渣,煎至600 ml,每服200 ml。

      现在教科书小柴胡汤中的剂量:柴胡24 g,黄芩9g,人参9 g ,半夏9g,甘草9g,生姜9 g,总量69g,加大枣4枚。

      就算剂量搞不准,有争议,大枣的大小总不会有多大变化吧,为何减至4枚?
      还有个大家容易忽视的问题,那就是现在的许多中药都是人工栽培的(宋代以前很少有人工栽培中药),其药效相差不会太小。可惜我们的科研经费都不知干什么去了,竟搞些瞎扯蛋的东西,不研究这些关键的问题。付天昊去同仁堂看过,一颗野山参可买到八十万人民币,买颗园参连八块钱都用不了,当然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药效。黑附片我自己尝过药,一百克啥事儿都没有,但加草乌二十克我就呕吐了,真是厉害,根本忍不住,但吐完身上十分轻松,一点都不难受,可见古人的吐法是有独到作用的,可惜现在没什么人用了,殊可惜也。在《金匮》了这种呕吐的反应叫做“中病”,是应该有的正常反应,但你敢给病人开吗。之所以有这种反应是因为附子是人工栽培的而草乌是野生的,夏天在北京北面如云蒙山的山里有水的背阴处常可见到草乌,开着蓝色的花儿,叶子有些像艾叶。最近和儿子在山里采了些黄精、玉竹栽在窗外,很容易活,颇有情趣。

      当年,何绍奇曾就类似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再如石膏的用量,《伤寒》《金匮》均有“鸡子大一枚”之方,而在大清气热的白虎汤中石膏用量为一斤,照现在这样的药量折算则为一两,而且还是16两归斤的一两,实折今31.25克,去掉尾数,则为30克。鸡子大一块石膏,今日实秤为50多克,而作为小青龙加石膏汤的变方,方中用石膏不过是清其郁热的厚朴麻黄汤,却用鸡子大一枚,比白虎汤的的石膏还多,有是理乎?从前,我曾就这个问题请教过姜春华先生,姜老也觉得不合适,他开玩笑说:“可能汉代的鸡蛋比现在小,但汉代的鸡蛋是多大?我们怎么知道?”(http://ngotcm.com/forum/viewthread.php?tid=18514)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 回复 引用

TOP

youmeus
  • 发短消息
  • 加为好友

youmeus (杏林论坛)当前离线

UID
帖子
1025 
精华
92 
积分
1294 
阅读权限
255 
在线时间
1483 小时 
注册时间
2007-8-4 
最后登录
2011-2-23 

管理员

10# 发表于 2010-1-1 08:28 | 只看该作者    踩窝窝   送礼物   问候Ta

方药量效心悟

编者按:中医不传之秘在剂量,剂量的研究事关疗效的提高。日前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方药量效关系与合理应用研讨会”上,仝小林教授谈其20多年对剂量潜心研究的心得。现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方药量效心悟  
                           □ 仝小林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药物剂量是取得临床良好疗效的关键。《伤寒论》药味少而精纯,组方法度严谨,临床疗效确切,对后世影响巨大,被后世誉为“经方”。但因为年代久远,度量衡屡经变易,代有所改,悬殊极大,后世对经方剂量的折算众说纷纭,历代医家谓之“不传之秘”。限制了经方疗效的发挥,后世医家为确保经方疗效,使用古方,均需考虑剂量折算问题,对仲景用药本源剂量的研究从未间断。有的依据临床用药经验和一般用药剂量,但经不起出土实物及历代文献的考证;有的以神农秤为依据,将其1两折合为1~2克间,亦无出土文物可证,日本汉方学家常用此剂量,在我国则应用较少。
  总结中医方药剂量应用的现状,可以用“误、乱、惑”三个字来概括。误,是指经方剂量传承认识不一,正误难辨;乱,是指临床剂量应用混乱,实际上它是由误而引起;惑,是指有关中医剂量论述,散落于大量的古今文献之中,临床上缺乏剂量理论的指导。
  追本溯源  还原仲景本源剂量
  经方本源剂量以及剂量的演变和沿革规律的不明确,导致经方在目前普遍理解的剂量下单纯使用,疗效却不理想的现象普遍存在。有人遂说,经方不灵。或者通过增加相似功效的中药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于是处方越来越大,药味越来越多。我们调查,《伤寒论》经方平均单剂药味数为4.18味,药味分布在1~14味,由4~8味药组成的方剂最为常见;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100首汤剂处方的平均单剂药味数为18.28味,药味分布于16~22味,方剂多由12~20味中药组成;文献报道现代中医汤剂处方平均单剂药味数为15.55味,药味分布于1~42味,方剂多由10~20味中药组成。可见,现代中医汤剂处方的平均单剂药味数是《伤寒论》经方的3倍以上,无论单剂的药味数范围,还是常见的单剂药味数,均较《伤寒论》经方有所扩大。
  药味之多,品种之杂,势必互相牵制,往往影响疗效的发挥。正如汪昂所言:“古人立方,分量多而药味寡,譬如劲兵,专走一路,则足以破垒擒王矣。后世无前人之朗识,分量减而药味渐多,譬犹广设攻围,以庶几于一遇也。然品类太繁,攻治必杂,能无宜于此,而不宜于彼呼?”出于安全,“广设攻围”,或亦取效。这种大处方,看似单味药剂量减少,但每服汤药的总量并没有减少。因此,“分两减而药味渐多”并不是提高疗效的最佳途径,而引起分歧的主要问题就是出在剂量上。所以要想寻求突破,提高疗效的关键也应该从深入研究剂量着手。
  如今,国家计量总局编的《中国古代度量衡图集》中“光和大司农铜权”(中国历史博物馆藏)被认为是推算汉制的权威标准。此权铸于光和二年闰月廿三日,光和二年为公元179年,与张仲景为同年代。从权上铭文可知,此权为当时中央政府为统一全国衡器而颁布的标准。铜权,按秦汉密制的单位量值和权的量级程序,此权当为12斤权,标准重量当为3000克。据此东汉1斤合今之250克,l两合今之15.625克。
  目前教科书应用的剂量主要受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汪昂《汤头歌诀》影响,认为“今古异制,古之一两,今用一钱可也”,“大约古用一两,今用一钱足矣”。由于两位医家很有名,他们的观点广为流传,而事实上,该药量是《伤寒论》经方剂量的1/5。但《伤寒论讲义》及以后的教材均采用了此说。
  重拳出击  非化不足以撼重病  
  仲景面对来势凶猛之伤寒大疫,必然要求立方贵精贵狠,所谓“乱世用重典,重剂起沉疴”,方能挽狂澜于倾倒、扶临危于即倒,也只有量大、药简,方能力专效宏,才最能阻断病势传变,挽救危亡。如果剂量过小,则杯水车薪,无济于事。
  用药剂量减少,药味就会增多,清人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以官多乱将多败之理形象论及此事:“夫病之与药,有正相当者,惟须单用一味,直攻彼病,药力既纯,病即立愈。今人不能别脉,莫识病源,以情臆度,多安药味,譬之于猎,未知兔所,多发人马,空地遮围,冀有一人获知,术矣疏矣。假令一药,偶然当病,他味相制,气势不行,所以难差,谅由于此。”都说明用药在精不在多。系统论的不相容原理指出:“一个系统的复杂性增大时,我们使它精确的能力必将减小,在达到一定阈值以上时,复杂性和精确性将互相排斥。”
  所以重拳出击,并不主张盲目增加药味,更强调用足剂量,用到起效剂量。黄连最苦,然治糖尿病这一甜病特效。笔者用黄连,通常剂量为每日30克,而治疗糖尿病酮症,一日量最多达120克,降糖迅速。我们用药具体经验是:黄芪治萎,4两起步,佐陈皮以防壅滞;黄连消糖,30克基本,配干姜以防伤胃;萸肉固脱,3两见功,必与参附搭配;乌头止痛,8两口麻欲吐,效毒两刃;石膏清气,一日可至600克,关键要识证;生地凉营,极量800克;枣仁安眠,最大180克;人参(家种)强心,救急30克;大黄排泄尿毒,可用30克;麻黄顿止暴喘,30克分服;茯苓渗顽水500克,猪苓消浮肿120克;土茯苓解毒240克,赤芍疗急黄120克起;芦根降温120克无虑,葛根降糖3两无毒;桔梗治咽1两安全。鱼腥草拌凉菜,薤白可当小菜。圆机活法组方,巧在识证准确,用足剂量,何慢之有?(注:本段所提“两”为旧制,折合今为30克)
  以药之偏性,治病之偏胜,个体化是医学的最高境界。救治急危重症,非做到“化”的地步,难以挽倾颓于一刻,必其功于一役。所谓“药不瞑眩,厥疾弗瘳”,药到瞑眩就是“化”,非化不足以撼病,非化不足以除疾。西医抢救有洋地黄化,救治休克有阿托品化。中医同样有“化”。清气有石膏化,凉营有生地化,厥脱有参附化,糖尿病酮症有黄连化,不全肠梗阻有大黄化。非化不足以救急危,重拳出击,重剂起沉疴,加快起效时间,并能增强患者信心。
  多管齐下  保证用药安全性
  然给药特有讲究。量虽极大,多次分服,“化”到即止,不可过剂,不可孟浪。因为毒药毕竟是毒药,“燥焊之将,善用之奏效甚捷,不善用之为害非轻”。峻剂起沉疴,要想用药安全有效,我们在临床中常用以下一些具体处理原则和措施:
  胆大心细,配伍煮服。处方用药应当因时因地因人制宜,其用量的变化要因人而异,视体质之强弱,病情之轻重,结合时地而定,不可拘执。同时要掌握适应症,例如大黄、附子、细辛的大剂量应用,就要找准适应症。第二,要注意配伍,例如黄连苦寒,可配干姜、生姜;附子可配甘草等;第三,要注意煎煮:分析经方会发现经方煎煮的时间相对较长。结合现代药理,如乌头碱类中药,其毒性成分容易被水解成双酯性生物碱。所以我们的处理办法:川乌、草乌、附子用至15克必须先煎4小时,用至30克必须先煎8小时左右,且口尝至不麻,这样交代清楚方能保证既用足剂量治好病,又能保证用药安全。第四,要注意服法:如分多次,频频服用。
  投石问路,循序渐进。大剂量用药在拿捏不准时,可以通过试药,观察反映,然后逐渐加量,循序渐进,可以有效保证用药安全性。《神农本草经》讲“若用毒药疗病,先起如黍粟,病去即止,不去倍之,不去十之,取去为度”。《金匮要略》甘草附子汤“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始”。所以临床大剂量用药为保证安全性的必要措施是:如上所述对服法很讲究,即采取少量频饮的方法,这样一方面可以通过小量试服,观察药证是否相合,有无剧烈反应;另一方面可以通过频频饮服,累积用药剂量,保证血药浓度,达到持续不断的供药。
  以知为度,中病即减。“大毒治病,十去其五”,大剂量用药绝不能长期服用,防止出现蓄积后遗反应。临床一旦出现疗效后我们就酌情调整剂量。《神农本草经》“下药多毒,不可久服”,讲的就是这个问题。再如桂枝汤方后主讲“若一服汗出病差,停后服”、“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临床上有人服龙胆泻肝不加辨证滥用数年,这种方法绝对不可取。临床决定调整剂量主要是依靠患者症状的改善情况,辅助参考检验结果的变化。大剂量截断、控制病情以后,我们就应适时调整用药剂量,切记不可一味打持久战。
  振荡为先,丸散后调。在《内经》中也能看出这种思路:“大毒治病,十去其六;……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不尽,行复如法。”通过改变剂型,从起手的汤药涤荡,过渡到煮散散邪,直至最后水丸缓图,逐渐恢复正气体现速战速决之后的休养生息,既强调治病质量,又强调治病速度。
  基于上述原则,我们对临床常用药的处理方法如下:如乌头(包括附子)止痛时从15克开始,逐渐加量,最大可至240克,必须久煎至少8小时以上口尝无麻感,同时可配甘草、生姜、白蜜以减药毒;再如石膏600克为一日量,可取半上下午各一剂量。
  当然,我们提倡经方大剂量,是针对特定的病情——急危重症,特定的阶段——急性发作,使用大剂量来扼制病势、控制病情、迅速起效,一日可分4~8次服,中病即减,如按原剂量的1/2~1/4递减,中病即止,随后改用丸散调理。
  我们反对不顾病情鲁莽用重剂,提倡根据病情合理用药,剂量该大则大,该小则小。所谓:合理用药在病情,大小剂量两相宜;拿捏七寸撼雄狮,一举攻下急危症。
http://www.cntcmvideo.com/zgzyyb/html/2009-12/30/content_30535.htm '''╭⌒╮⌒╮.',''',,',.'',,','',.,','',,',.
╱◥██◣''衷中参西 艺术生活'',,',.,',.
︱田︱田田   youmeus.5d6d.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