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磕精神是什么意思:清平并不等于贫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3 02:33:22

清平并不等于贫穷

念小学的时候,常到一个同学家玩,他有三兄弟,姓徐,他是家中老二。他的父亲是打铁匠,母亲帮着掌扦。据说他父亲是被打倒的右派分子,尽管打铁是脏活,但他父亲衣靠却从来都是整整齐齐。他家前铺后居,店子在坡子街,两间很小的房子。一家人靠此为生,日子过得很辛苦。按说前铺打铁时的烟火会使屋里弄得一团糟。但他家的桌子总是擦得一尘不染,房里也很干净。到他家吃过两次饭,我都震慑于他父亲一口打铁般洪亮的嗓ヲ,以及他那铁板一般威严的仪容。而他的孩子,我这位同学,尽管一身旧衣早就洗得发白,却永远穿戴得整整齐齐,一丝不苟。偶尔忆起童年往事,念及他家那极尽简朴的陈设,窗明几淨,堂堂正正,我才赫然想起,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清贫”。

清贫,也就是贫而不贱,且有一股自重自尊的清气。这种人穷则穷矣,然尊严所在,绝不容人轻视贬抑半分,不食嗟来之食,不以媚色示人,任何人见他,都还得敬他三分。曾见过不少这种清贫寒士,或者是朝气勃勃的菜园老农,或者是精神抖擞的焊铁工人。他们面目明朗,好像自己正在干一件天下间顶重要的事似的。 

 “清贫”并不完全指物质上的贫乏,而是思想上的一种境界。

古人云:“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我视富贵如浮云。”孙中山先生说:“衣必常暖,然后求丽,食必常饱,然后求美,”细细思量,人也是不得以而为之,面临生活种的种种压力,人的追求与要求也是无止境的,这样社会才会进步,人类才会有发展,当然这是一种物质的需求,时间久了,人的思想也被多余的物质腐蚀了。我所理解的清贫,其实就像日本的一位作家叫中野孝次写的一本<<清贫思想>>一样,它之所以成为二三年内日本十大畅销书的排行榜首,是因为它敏感的提出了一种人类渴望的生活方式,也鸣合了一些文人画家隐士等思想的共同之处,即:认为生活应尽量简朴些,摆脱物欲的缠绕,让心灵悠然于平和和自由之境,那才是一种最高的生存境界。 

((清贫思想》的精华其实再简洁不过了———“袋里有米,炉边有柴,还要什么?”如此惊人之语,出自被物化了的日本人笔下,我起初也大为惊诧:是真诚还是虚伪?当我真正走进作者清贫思想的深处,不觉心悦诚服肃然起敬,我无法不相信作者的清贫思想是真诚的。崇尚简朴、远离物欲、遏制贪婪、人人向善、渴望心灵自由、追求精神充实、热爱自然、向往风雅,这种源自中国儒、道、佛教思想精髓的传统文化,也深深地影响着日本人。

当金钱把生存空间挤压得越来越少,当人们在物欲的漩涡里挣扎得精疲力竭时,对精神世界的渴望是强烈而真诚的。并不是富有的人才去追求精神享受,也不是贫穷的人才去追求物质富有,一切都缘自价值观的差异。弗洛姆早就说过:世人有两种追求———一为求有(物质的占有);一为求是(精神的追求)。人生谁不想活出价值?有人认为价值就是聚财的多少;有人认为价值便是精神的富有和自我实现的程度。“若知足,虽贫亦可名为富;有财而多欲,则名之为贫。”书中这句话睿智地指出了人的价值观,我反复品味,深有感触。我从心里敬重具有清贫思想并执迷于事业的人,他们的灵魂未必都在高处,但精神境界却令人仰而望之。发疯般地聚财敛钱的人,他们的灵魂未必最肮脏,但为“利益”活着,其品格自然会远离高洁,物质的富有虽满足了生活的需要,但不等于人生的完美,更不等于人生价值的实现。当拜金主义成为时尚,自私冷酷、人性趋恶也在所难免,这时,惟有“清贫思想”才是治疗这一痼疾的良方。清贫不是让人去受穷,而是思想中要有清贫意识。比如世界首富盖茨不坐头等舱,他的观点是:既然同一架飞机在同一时间到达同一个地方,头等舱和二等舱又有何区别?

清贫绝不是贫穷,而是主动放弃多余的物质追求,在简单的,朴素中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佛家也对出家的子弟一句提倡“安贫乐道,少欲知足,”然而过去过份的强调“清贫思想”,所以造成佛教徒对苦行的执着,其实人生如果过份的崇尚享乐主义,固然会迷失自我,但如果过份的执着苦行,就会显得冷冰冰,也会麻木自己,所以说这是一个度的问题,俗话讲的好:“物为人所用,人不为物所累”,生活中,大家纷纷向钱看齐,纸醉金迷,不知不觉就做了物质的奴隶。

一个人在物质生活上如果能淡泊知足,精神才会升华,能够理解“清贫思想”的人,虽是贫穷,他也能享受满足的人生,所以“清贫思想”是简单朴实的生活形态,而不是贫穷!

 

欢迎到石书人的空间

谢谢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