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届紫金奖:入禅定后是什么样的?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15:02:40

...

满意答案1:


看看心经您或许会明白,那就是如禅定的最高境界。


补充:禅定的最高境界:照见五蕴皆空!

古今中外,关于对修炼“心”的方法非常的多,然而从科学客观和具有实际意义的角度来看,经过数千年“智者大师”验证为真实有效、获得普遍公认的只有佛学禅定。那么,修行禅定以何为依据呢?

自古以来,在各种相关书籍中,单单对禅定的解释就多得难以计数。因为许多内容都互不兼容,所以总体看来,在具体修习方法上,成为一锅“糊涂粥”。如果你不相信的话,现在就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如何修入禅定?然后,你用一个月的时间去学习和总结出一套“脚踏实地”方法看看。你会惊奇地发现,不但包括气功、内丹、存神等,都有相关论述,而且禅宗、密宗等宗派中的大师活佛,对佛经的注解和论述,不但多得“汗牛充栋”,而且每一本几乎都深奥得“无法理解”,即可操作性极低(有许多人修了许多年,还是模糊不清具体的方法,而原因嘛,多是“我眼本明,因师故瞎”)。所以,如何在繁杂、深不可测中,找到一条清晰、确定、科学、公式化的修定之路,就变得非常重要。


首先,《圆觉经》是了义经,是彻底使人获得解脱的经典——既是指引如何修行成佛的经典。其次,圆觉意指成佛法门的“大总持”。是含盖一切清净、真如、菩提、涅槃、波罗蜜,乃至一切大法之总根源的经典。也是所有佛依此圆觉法门教授历代菩萨的根本总法。古代大德高僧为什么极少有人对此经书详加注解呢?原因在于只有实践者才会有领悟及发言权。而更多的人都跑去注解可以进行辩论议理的经典去了。

另外,佛祖担忧有人在其入灭后“故弄玄虚”,所以在涅磐前留下了千古流传、为后世学人确立修习佛法及禅定必须遵循的原则“四依四不依”(依于义,不依语;依于智,不依识;依了义经,不依不了义经;依于法,不依人)。所以,我们无论谈论任何的佛学内容,都依佛经而论,而不依任何“活佛大德”的论点为依据。只有佛经才能够最精准地诠释禅定。而后代任何的所谓的“法王、大德”所作的“论”呀、“典”的,都只能是“个人想法”。那么,在佛经中修习禅定有没有最高心法呢?

我们说,把六百卷的大般若经浓缩成一部经是《金刚经》;而把5000字《金刚经》再浓缩就是260字的《心经》;如果再把《心经》浓缩的话,就只有一句话“照见五蘊皆空”。再浓缩就只有一个字“照”。
在修习禅定上,也有这么一种浓缩,即:一部经“圆觉经”;一句话“知幻即离,不作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一个字“知”。

《圆觉经》的这句话就是修习禅定的最高心法了。也是贯穿修定始终的唯一心法。因为都是一个“本心”,所以,所有的“八万四千法门”最终都要归于这一法门——证入“本心”之门,即为“不二法门”:不二法门者,一实之理,如如平等,而无彼此之别是也。那么,如何理解这句“心法”呢?

“知幻即离”:当你察觉有妄想的时候,当下即是“清净”,当下即是“空境”,因为妄想早已跑掉了。
“不作方便”:因为在察觉的当下,你就住在“定境”了。所以就不要再去用什么方法去除妄想,也不要再到那里寻找一个“空境”出来,因为当下即时“如来本心”。比如,有人试图通过灌顶、摇铃、念咒的方法去除妄念,修入禅定。这样都是不对的。这些东西都有辅助作用,而关键这个辅助作用不是“佛”给你的,而是只具有发大勇猛心、发的愿力、在修习禅定前调节内心逐步平静的作用。比如,我在修习禅定时,会挂佛珠,会敲木鱼,还会在面前挂着佛祖打坐的像,这对我只具有信仰的作用。而最终能够入定,还是要靠自己不懈努力。所以在真正修习禅定上,所有的“方便方法”一概不要用。

“离幻即觉”:离开了杂念妄想,当你清清楚楚时,既是如来觉性、即是本心。

“亦无渐次”:无论是在入初禅之前的“九住心”阶段,“四禅八定”任何一个境界中,十地菩萨中的任何一地菩萨,任何一位佛,都是同一个“清净觉性”。这个清净觉性是没有次第之分、无论你修不修,都是存在的能知之性。也是人人具足、“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那个东西。

这句话就是最高修入禅定最核心的心法了。就这么简单?对!就这么简单!既然这么简单,为什么极难有人入定呢?
问题出在,一方面,极少有人实际、恒常地去努力修习禅定,绝大多数人都是一时兴奋(人们学佛、念佛都可以恒常,但修定却难恒常),结果最终没能“触摸”到那个能知之性。另一方面,就是人们在修习禅定上出现了许多让人感到简单得“不可思议”的错误认知。

更关键的是这样的错误认知,是在实践修习过程当中对佛经的错误领悟。因为这样的“错误领悟”有特异性的个人色彩,并非大众所“共犯”,所以书籍给不到可以起到实际纠正的参考资料——而这就像是,如果你到医院去查看一百个患感冒病人的医疗病例的话,你就会发现,虽然患的同是感冒,但病情会有很大差别(如有人有肺炎,有人只是咽喉发炎,有人发烧,有人不发烧等等),所以医生对每一人用什么药及药剂配比方面都是有较大差别的;而这样不同的用药差别,一部医学全书是给不到答案的。只有研究并深刻领悟了这部医学全书的医生才能给到最佳的治疗方案。进一步说,如果没有对佛经内容极为“灵活的变通应用”,仅仅是一个小小的错误理解,就可导致一个人“永不入定”的结果。

那么,如何实修这句心法呢?要想实修“知幻即离”,就需要透视整个修习禅定的过程。

首先,“知幻即离”所体悟到的清净即是入定。如果你能够停留在“知”上一分钟,就入了一分钟的定;停留一小时,你就入了一小时的定。然而问题是,我们无法一直停留在“知”上,甚至连一秒钟也做不到。怎样才能恒久地停留在“知”上呢?就像搭建楼房需要脚手架一样,修建“知”也需要一个脚手架。这个“知”的脚手架是什么呢?

当你在一察觉的当下,会出现一个时间十分短暂的“清清楚楚”,这清清楚楚就是定境。然而你保持不住,在时间稍微一延长,你就会有一个“观”的体验,即是在监察着杂念来了没有,或走了没有的感受。而这样的感受也不会很长,接着你又被卷入到乱七八糟的杂念中去了。

知即是“觉”,监察就是“观”(科学禅定书中的“原来是我”和“住看清楚”都属“观”的范畴)。在修习禅定过程中,觉和观是不断交替出现的。也会与脑中的妄想交织在一起。觉和观,唐玄奘翻译为寻和伺。寻就是寻找定境,而伺就是找到了,然后定定地守候在那里,定在那里。

“寻与伺”的交替出现就像是,人们举哑铃时,对胳膊进行屈伸运动的屈伸动作。只不过“寻与伺”是获得“心力”的屈伸动作。而两种“屈伸”之间也有一些差别:
1.在锻炼臂力中,屈臂的动作是我们主动作出的,而脑中的妄想则是自动产生的。

2.“寻”是伸臂的过程,“伺”就是将哑铃举过头顶停在那里的状态。之所以要不断察觉,就是要不断地将臂伸直,然后最终可以不断地“举着”——不断体验到空境,最终停留在那里,就入定了。

从修习禅定之初的“一住心”至“九住心”,再到“初禅未到地定”,直至初级禅定中,有觉有观,即有寻有伺是以不断交替出现的形式贯穿于整个修入禅定过程的。其过程是一个由“寻多伺少”到“寻少伺多”渐进变化的过程。在二禅、三禅、四禅中,则是一个“无寻有伺”的境界。四禅以上,即空处定、识处定、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直至第九次定“灭尽定”中,都是“无寻无伺”的境界。“无寻无伺”境界才是真正意义的“定境”。


既然都“无寻无伺”,即等于“无觉无观”了,我们的那个“心”到哪里去了呢?而在修习禅定的方法上,不是说“知幻即离”是贯穿于从凡夫到成佛的始终吗?既然到这里连“知”都没有了,这个“知幻即离”岂不等于一句空话了吗?为了进一步理解,就需要指明“本心”到底什么?那么你认为本心应当是个什么东西?
首先,你可以到寺庙、网上、书籍中查找一下,除了佛祖在睡觉的像,又有哪一个佛像在闭着眼睛打坐的呢?恐怕你找遍天下名山古寺,也找不到一个闭着眼睛的佛像。而为什么佛像的眼睛都是微闭着呢?

现在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假如所有的佛像都是怒目圆睁,那是多么不协调。所以,佛像的眼睛之所以是微闭的,是出于“ 慈眉善目”形象的考虑。而实际在禅定时,眼睛即不是“特意圆睁”,也不是“特意微闭”,而是就像看着眼前1.5米处一只苹果那样,正常地目视前方或稍微向下看(当然,假如佛像被塑造成直盯盯地看着前方的样子,肯定也会吓跑一些人)。而对于修定时对眼睛的调整,最关键的是,你只要自己感到“怎么看着眼睛舒服”就好了。

禅定的整个过程都是这么睁着眼睛(也不是入定后就把眼睛闭起来)。当然也有一部份人习惯于微闭着眼睛。而无论如何,禅定的整个过程,都不是将眼睛完全闭上。


满意答案2:


入禅定后要看是入的书名禅,四禅八定个有不同。

 

【初禅】

 

初禅者,行人先须趺坐调息,从粗住细住,阶欲界定。次后身心泯然虚豁,失于欲界之身,坐中不见头手。床敷犹若虚空,是为未到地定。此定能生初禅,即是初禅方便,亦名未来禅。得此相已,初勿惊恐,亦勿欢喜(惊喜皆能招魔),勿向人说(说则永失不可复得,譬如种树,不可露根)。若于未到地中,入定渐深,身心虚寂,不见内外。或经一日,乃至七日,或一月乃至一年,定心不坏,守护增长。忽觉身心凝然,运运而动。当动之时,还觉渐渐有身,如云如影动发。或从上发,或从下发,或从腰发,渐渐遍身(上发多退,下发多进)。动触发时,功德无量。略说十种善法眷属,与动俱起:一定,二空,三明净,四喜悦,五乐,六善心生,七知见明了,八无累解脱,九境界现前,十心调柔软。如是十种胜妙功德庄严动法,此则略说初动触相。如是,或经一日,或经十日,或一月四月,乃至一年,此事既过,复有余触,次第而发(然亦无定前后)。故名初禅。言余触者,即前动触为一,二痒,三凉,四暖,五轻,六重,七涩,八滑。复有八触:一掉,二猗,三冷,四热,五浮,六沈,七坚,八软。此八与前八虽同,而细分别,不无小异。此十六触,随一发时,悉有十种善法功德眷属。行者因未到地,发如是等诸触功德善法,故名初禅初发。并是色界清净四大,依欲界身中而发。从此舍离欲界五欲五盖(五欲者:一色,二声,三香,四味,五触。五盖者:一贪欲,二嗔恚,三睡眠,四掉悔,五疑),得初禅五支功德(一觉,二观,三喜,四乐,五一心)。
一、觉支初心在缘名觉。谓行者依未到地发初禅,色界清净色法,触欲界身根,心大惊悟,尔时即生身识,觉此色触,未曾有功德利益,故名觉支。
二、观支细心分别名观。谓行者既证初禅功德,即以细心分别此禅定中色法诸妙功德境界分明,无诸盖覆,如是等功德,欲界之所未有,故名观支。
三、喜支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发禅时,乃有喜生,但分别未了,故喜心未成,若观心分别,所舍欲界之乐甚少,今护得初禅,利益甚多,如是思惟已,则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四、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发初禅时,乃即有乐,但分别喜,动涌心息,则恬然静虑,受于乐触怡悦之快,故名乐支。
五、一心支心与定一,名为一心。谓行者初证禅时,乃即着定,而心犹依觉观喜乐之心,故有微细之散,若喜乐息,自然心与定一,故名一心支。
若在人中坐禅,得此根本初禅,不失不退,则命终已,随初禅力深浅,必生梵众等之天中,是初禅天因也。
【二禅】

 

次二禅者,若于初禅定中,厌离觉观,入中间禅。从未到地,专心不止,于后其心豁然,明净皎洁,定心与喜俱发,具足四支功德(一内净,二喜,三乐,四一心)。
一、内净支心无觉观之浑浊,故名内净。谓行者欲离初禅时,种种诃责觉观,觉观既灭,则心内静,心与静色法相应,豁尔明静,故名内净支。
二、喜支欣庆之心名喜。谓行者初得内静时,即与喜俱发,而喜心未成,次心自庆得免觉观之患,获得胜定内净之喜,欢喜无量,故名喜支。
三、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喜涌之情既息,则怡然静虑,受于内净喜中之悦乐,故名乐支。
四、一心支心与定一,谓之一心。谓行者喜乐心息,则心与定一,澄渟不动,故名一心支。
名为根本二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光等之天中,是为二禅天因也

【三禅】

 

次三禅者,若于二禅定厌离喜相,入中间禅。从未到地,澄静其心,泯然入定,不依内外,与乐俱发,具足五支功德(一舍,二念,三慧,四乐,五一心)。
一、舍支离喜不悔名舍。谓行者欲离二禅时,种种诃责二禅之喜,喜既灭谢,三禅即发。若证三禅之乐,则舍二禅之喜,不生悔心,故名为舍,亦名三禅乐。初生时,是乐三界第一,能生心着,心着则禅坏,故须行舍。
二、念支念名爱念。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乐从内起,应须爱念将养,则乐得增长,乃至遍身,如慈母念子,爱念将养,故名念支。

【四禅】

 

次四禅者,若于第三禅定,厌离乐法,深见过患,入中间禅。心无散动,得未到地,于后其心豁然开发,定心安隐,出入息断,具足四支功德(一不苦不乐,二舍,三念清净,四一心)。
一、不苦不乐支不苦不乐,中庸之心也。谓行者欲离三禅时,种种因缘,诃责于乐。乐既谢灭,则不动之定,与舍俱发,故内心湛然,不苦不乐也。
二、舍支离乐不悔名舍。谓行者既得第四禅,不动真定,则舍三禅难舍之乐,不生悔心,故名舍支。亦云:证四禅不动定时,不应取定起动念心,若心行舍,则无动念之乖也。
三、念清净支念即爱念。谓行者既得四禅真定,当念下地之过,复念自己功德,方便将养,令不退失,进入胜品,故名为念。亦云:是四禅中,有不动照了,正念分明,故名念支。
四、一心支心与定一,名一心支。谓行者既得四禅之定,复用舍念将护,则心无所依,泯然凝寂,一心在定,犹如明镜不动,净水无波,湛然而照,万象皆现。
名为根本四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福生等三天中,是为四禅天因也。


后面的四空定不一一赘述了。如果需要请准问我!
三、慧支解知之心名慧。谓行者既发三禅之乐,此乐微妙,难得增长,若非善巧解慧,则不能方便长养此乐得遍身也。
四、乐支怡悦之心名乐。谓行者发三禅乐已,若能善用舍念慧,将护此乐,乐既无过,则增长遍身,怡悦安快。三禅为最乐,若离三禅,则余地更无遍身之乐也。
五、一心支心与定一,名曰一心。谓行者受乐心息,则心自与定法为一,澄渟不动也。
名为根本三禅,若人坐禅得此,随其浅深,命终必生少净等之天中,是为三禅天因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