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工附中通州校区多大:饶漱石与潘汉年、扬帆悲剧情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5:30:17

饶漱石与潘汉年、扬帆悲剧情结

2008-11-04 15:10

蔡洪堂

一、饶漱石与潘汉年、扬帆的关系饶漱石是潘汉年、扬帆的领导,他们在一起共事多年,共同为党的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潘汉年1906年1月18日出生在江苏宜兴陆平村。潘家世代是书香之家。饶漱石与潘汉年相识于1925年 “五卅”惨案后。1925年5月30日爆发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革命运动。主要发起人是李立三、刘华、饶漱石。潘汉年刚到上海;被聘为上海中华书局《小朋友》周刊的助理编辑。“五卅”惨案后。潘汉年积极投入到声势浩大的群众示威行列。并写了许多反帝檄文。在这场运动中,他从李立三、饶漱石等共产党人身上感受到不怕牺牲。勇往直前的革命气概,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5年1月,潘汉年从长征队伍中突然“消失”。党中央派他出使莫斯科,为尽快和国际共产取得联系。在莫斯科又遇到了时任中华全国总工会驻外赤色职工国际代表的饶漱石,两人曾彻底长谈。1942年11月初,潘汉年到淮南工作,任华东局社会部部长、联络部长等职,饶漱石当是华中局代书记、新四军代政委。从此,潘汉年在饶漱石直接领导下工作,主要负责上海、南京一带对敌隐蔽斗争。1945年潘赴东北从事苏管区接管工作。1946年初,潘再度南下,继续开展情报工作。此后他的工作一直在华东局饶漱石的领导之下,在上海、香港等地活动。1949年5月28日上海解放。饶漱石任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兼任上海市委第一书记。潘汉年任华东局统战部副部长、上海市委第三书记、副市长兼统战部长。

扬帆原名石蕴华,1912年出生于江苏常熟的一个渐趋破落的书香门第。1939年春节随地下党领导的文化界救亡协会和以杜月笙为首的上海地方协会联合组织的“慰劳三战区将士演出团”来到安徽泽县云岭镇新四军军部。被新四军政委项英留了下来,成了新四军的一名战士,从此改名扬帆。起初被分配到文化队当指导员兼支部书记,后被调到军部任秘书,军法处调查科科长。饶漱石已在1938年到东南局任副书记。是扬帆的上级领导。1943年12月,扬帆第一次遭到蒙冤的厄运。延安整风时,有一位曾在南京戏剧学校学习的文化人交待历史问题时谈到,扬帆在戏楼“救国会”组织。负责审干的康生断定南京救国会与国民党CC派有联系,扬帆就是CC派分子,便通知新四军逮捕审查。12月2日,扬帆奉命从三师驻地到达盱眙县新四军军部便立即被捕关在黄花塘一个农家小屋里,戴上手铐脚铐。华东局成立了由饶漱石、刘长胜、潘汉年组成的审查小组,对扬帆进行了多次审讯,扬帆坚持四条原则,一不乱供、二不逃跑、三不自杀、四守监规。后经潘汉年多方调查,认为没有根据,并向当时华中局代书记兼政新四军代政委,审查小组负责人饶漱石汇报。饶漱石顶住来自康生的压力,把扬帆放了出来。此后扬帆一直在饶漱石领导下工作,深得饶漱石信任,先后任华中局敌占区工作部长。华中分局联络部长,华东局社会部副部长,华东区处理俘虏工作委员会书记。上海解放后,扬帆任上海市公安局长,在肃清敌特,稳定上海局势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饶漱石与潘汉年、扬帆虽然年龄不同,职务不同,但他们的经历却大致同相同。三人都从事过白区工作和地下工作。都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后来又都配合得非常默契,潘汉年和扬帆都非常尊重饶漱石,  

但由于饶漱石党性原则强,不喜欢交朋结友,而潘汉年、扬帆都傲骨铮铮。三人之间的关系仅仅是正常的同志之间关系。多年在一起生死与共的战斗,并没有使他们结下很深的友谊。性格决定命运。建国后的政治氛围注定了他们的悲剧情结,他们的命运因“饶、潘、扬反革命集团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共和国第一惊冤案——饶(漱石)、潘(汉年)、扬(帆)反革命集团真相。

上海解放初期,扬帆在肃反工作中充分利用投诚的敌情人员,搞了个“以特反特”的方案。这是上海解放初期肃清潜伏敌特势力,保卫上海的最佳选择,饶漱石亲自批准了这个方案。由于历史上的工作联系,这些投诚人员最熟识潜伏特务的行动规律和特点,通过他们最便于追寻特务的踪迹,策动敌特分子自首立功。因而他们最有可能为新政权为肃清反革命提供最有效的帮助。事实也是如此,在短短的时间内,破获了国民党保密局设在上海、浙江、江苏、安徽等地20多个电台和潜伏组织。各个特务系统都有一些站长、处长、主任和重要骨干秘密自首,有的还提供潜伏特务和武装匪特的情报。如根据一个投诚人员的情报,就破获潜伏特务和武装特务三十余起。并缴获了一些电台、密码和枪枝弹药。

1949年10月25日破获了美国中央情报局远东情报总站派遣特务组织、捕获外籍中籍情报员。11月捕获从台湾潜入上海准备暗杀饶漱石、陈毅、罗瑞卿和扬帆的杀手刘全德。1950年1月,捕获向台湾提供轰炸目标的保密局上海独台的台长罗炳乾。在此期间,还破获了许多起准备爆破投毒的案件,保卫了上海人民和党政机关民主人士的安全。1951年4月下旬,扬帆担任上海市镇反统一行动总指挥,组织三千余名军警干部,工人、学生统一行动,逮捕土匪、恶霸、特务、反动会道门头目等八千余人。漏网反革命分子六百余人,一次破获了美国中央情报局远东情报总站的间谍案,逮捕间谍雷德蒙等28人。至此,上海国民党的间谍,特务网站基本被肃清。如果单单靠公安人员去侦察,是很难达到这一效果的。可见扬帆为保卫新生上海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他的功绩和才能,他完全可以担负更大的责任,为党和人民作出更大的贡献。但事实却不公正地朝相反的方向发展。1951年12月,扬帆被突然免去公安局长职务,调任一个虚职——华东公安部副部长。遗缺由徐建国接任。1952年6月,根据徐建国的要求,扬帆回公安局任副局长。这使扬帆感到“公安部可能对我有点看法。有些信不过我。”精神上的挫折使他因连年紧张的工作而造成许多毛病都出来了,特别是视力严重衰退,经诊断是脑垂体瘤,需要做手术,经市委报中央批准,扬帆被送往苏联治疗,于1953年2月作了手术。1953年5月,扬帆从苏联回到上海,江苏省公安厅长黄亦波调任上海市公安局常务副局长。10月,扬帆被排除在公安局党组外。12月被免去公安局副局长和市政法委委员职务。1954年7月,扬帆不断在各种会议上受到批判,从包庇重用叛徒特务3300多人,引伸为“国民党在共产党内的代理人”。12月31日,他被押送到北京进行政治审查,1955年4月12日被正式逮捕。1955年3月21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在北京召开,有人把扬帆的材料提交大会秘书处,秘书处把这份材料印发给与会代表。因扬帆“以特反特”的方针是饶漱石批准的。使代表们认为,饶漱石在这个问题上存在严重的政治问题,是一个严重的政治事件,是阶级斗争问题。饶漱石不是犯了错误,而是犯了罪,致使饶漱石的问题升级。

 

潘汉年也是这次党代会的代表之一。战争年代,潘汉年长期做特科工作。曾任中央情报特科长,长期同国民党敌特打交道。为党的工作作出过重大贡献。“如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爆发等情报,都是潘汉年首先获得发回延安。毛泽东多次称赞上海的情报工作,但在1943年,他被骗到南京见过汪精卫,并一直没有向组织汇报。全国解放后,潘任上海市委第三书记兼常务副市长。他也是“以特反特”方针的执行者。在北京参加会议期间,潘汉年听到毛泽东在会上讲:“与高饶问题有牵连的干部,本人有历史问题的,要主动向中央讲清楚。对他触动很大,认为自己也有问题,便主动写了一份材料交给陈毅。陈毅把这份材料直接送到中南海毛泽东处。毛泽东看了材料大为震怒,批示:此人从此不能信用”并做出了立即逮捕潘汉年的决定。4月3日,潘汉年被捕。

上述二件事情一出,全国党代会代表,中央政治局成员,毛泽东都对饶漱石的问题产生了新的认识,认定饶漱石是犯罪问题,是在党内有一个反革集团的问题。饶漱石是这个集团的首犯,潘汉年,扬帆是主犯。为此毛泽东改变了打算从轻处理饶漱石,只撤消他中央委员,中组部部长的职务,保留党籍的初衷,而是亲自下令逮捕饶漱石。1955年4月1日,饶漱石被逮捕,并被开除党籍,交公安部门侦查。

 

公案部组织了饶漱石专案组,对饶漱石进行内查外调,还多次审讯饶漱石。经过长期时间的侦查后,并没有发现饶漱石是内奸的确切证据,也没有发现什么新问题,因饶漱石的问题已经在中央全会上被定性,公安部在报告中仍然断言饶漱石“实际上是一个反革命集团”。造成了共和国第一惊天冤案。

公安部门也对潘汉年、扬帆进行了侦查,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认定潘汉年、扬帆里通外国,曾向日美和国民党提供了大量情报,包括1950年2月6日台湾国民党飞机袭击上海,重点轰炸杨树浦火力发电厂以及南市华商电气公司电厂,闸北水电公司等目标,炸死542人,炸伤870人,毁坏房屋200间,并造成大面积停电。

 

三、三人的最后结局。

(一)饶漱石的最后结局

1965年8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判处饶漱石有期徒刑14年,剥夺政治权力十年。1965年9月23日饶漱石被保释出狱,安排在一个农场劳动,但并不让他劳动。中央每月发给他200元生活费,还给他配了服务员、厨师各每一人。文革爆发后,陈伯达下令将扬帆、饶漱石、潘汉年抓起来,重新收监。在文革那样大动乱的年月,饶漱石如果不被收监,很可能会被红卫兵批斗死亡。这是他不幸中的万幸。饶漱石后来在监狱中得了精神分裂症。1975年3月2日饶漱石因中毒性肺炎逝世,结束了他那充满传奇色彩又极其悲壮的一生。享年72岁。因高饶事件影响,饶漱石被认定为反革命集团首犯问题,中央没有做出复查结论。只是在1986年8月出版《毛泽东选集》两卷本时,在第436页注释中写道:饶漱石在任中共华东局第一书记兼上海委第一书记期间,直接领导潘汉年等在反特方面的工作,由于潘汉年被错定为“内奸分子”,他因此被认定犯有反革命罪,并被判刑。这段经过中央同意的注释的发表,说明了中央用特殊的方式单独为饶漱石的被错定为“内奸”、“犯有反革命罪”平了反。  

但这条注释,并没有多少人注意。世人很少知道。饶漱石在人民心目中仍然是一个反面典型人物,可以说,饶漱石至今仍含冤九泉。

 

(二)潘汉年的最后结局

1957年,潘汉年案审理结束后,因为审理调查是根据上面定性取证的。审理结果给潘戴上了三顶非常吓人的“大帽子”:除原在批捕时已定下的暗藏在中共党内进行反革命活动的“内奸”外,又进一步加上了“国民党特务”和“日本特务”两项大罪。

1963年1月,由最高人民法院宣布结案,潘被判有期徒刑15年,剥夺政治权力终身。

1967又将假释出狱数军的潘汉年重新收监。并对潘扬案进行了近三年的虐待性审查。结果没有发现任何新问题,1970年,又将潘改判无期徒刑。

1975年,潘汉年被遣送到湖南洙江劳改农场“监督改造”。

1976年10月,“四人帮”倒台后,潘扬开始为自己申诉,希望新时期党和国家领导机关能够实事求是地复查他们的案件,还历史以公正。

1977年4月14日潘汉年在长沙医院含冤抱屈离开了人世。1981年,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开始对潘扬案进行全面的复查。

1982年8月,中共中央正式发出了《关于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名誉的通知》的红头文件,宣布“撤销党内对潘汉年同志的原审查结论    

  ——为潘汉年同志平反昭雪,恢复党籍,追认潘汉年同志的历史功绩,公开为他恢复名誉。”文件对潘汉年一生重新作出高度评价,指出:“潘汉年同志几十年的革命实践充分说明,他是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卓越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久经考验的优秀共产党员,在政治上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1983年4月15日潘汉年夫妇的骨灰被移送八宝山革命公墓存放。

和潘汉年相依为命的夫人董慧原本是香港的富家千金。潘汉年假释后,她原本可以回到香港去。但她坚信潘汉年是无辜的,她甘愿与潘汉年生死与共。于1979年2月24日在洙江茶场医院含冤去世。他们没有子女。为追记潘汉年的历史功绩,现已摄制了一部《潘汉年》的多集电视剧。

 

(三)扬帆的最后结局

1965年8月,在泰城监狱小礼堂,最高人民法院宣布,判处扬有刑徒刑16年,剥夺政治权力终身。罪名有三条:一是内奸反革命;二是为台湾送情报导致“二六”轰炸;三是包庇重用大批叛徒特务。文化大革命开始后,

1967年3月,陈伯达通知时任公安部长的谢富治“再把扬帆、饶漱石、潘汉年等抓起来。”4月,江青成立专案组亲自主管,名义上是饶漱石专案组,实际上重点目标是扬帆。因为三十年代初扬帆也在上海文化界工作,知道江青的底细。从此扬帆沦入更为悲惨的境地。原来泰城监狱监管人员属公安系统,比较讲政策。现在换成了军人。他们对扬帆肆意戏弄凌辱;使扬帆百病缠身,虚弱不堪,还瞎了一只眼睛。直到1971年9月林彪事件发生后,监管条件才略有改善。

1975年8月间,扬帆被释放出狱,安排在湖北沙洋劳改农场劳动,每月生活费80元。由于长期的精神折磨和肉体推残,扬帆的精神变得很不正常。幻听幻觉十分严重。他自认为有一架科学仪器,天天和周总理说话。1978年10月,他的夫人带儿子前往农场看望他,他认为是有人耍他欺骗他。把妻儿赶走。第二天对指导员说:“昨夜来的人不是我老婆儿子,是江青派来整我的特务,你们不要上当。”

1979年1月7日在李琼的努力和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扬帆被送回上海住入上海精神病院,后又转到华山医院。华东医院,经过三个医院的认真治疗,两次抢救,加上妻子儿女的精心护理,扬帆终于逐渐恢复了健康。

1980年4月,公安部派人送来复查结论,否认了内奸反革命的帽子,但仍保留了“工作中确严重错误”的尾巴。

1983年8月22日才作出了彻底平反的结论。承认扬帆在上海市公安工作中“作出了显著成绩”,“1955年对扬帆隔离逮捕判刑都是错误的。扬帆蒙冤20多年,应予以平反,恢复名誉与清除影响。”

上海市公安系统很多因扬帆冤案受株连而遭清洗逮捕的同志(达七百多人)也都陆续得到平反。遗憾的是有的同志已迫害致死。扬帆平反后,恢复了八级工资,当了一届市政协委员,与家人欢度晚年,1992年2月20日去世。2001年9日,群众出版社出版了扬帆的口述自传《断桅扬帆——蒙冤二十五年的公安局长》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