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圣邦天麒上班:空海法师: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0:29:17

空海法师: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

壹、前言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这一套课程是在公元二○○二年的五月到十一月。上课地点是在台北中鼎菩提社以及国立台湾大学海洋研究所。

  感恩各界的协助与各方面的因缘促成,这一套课程才得以顺利完成。当时,空海还是以居士相的身分在讲述这一套课程。在这一套课程完成之后没多久,空海就现出家相,一心一意的走上弘法利生之途。但是,不管是过去的居士相,或是现在的出家相,希望大家能够做到《金刚经》里面所讲的「不以身相见如来」。不要从外表、外相上面来衡量一个人,

这样才不会迷执在「人我相」、迷执在偶像上面,也不会迷执在「见指不见月」上面,如此你要见法就会很快。

  这一套《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是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来解析一般众生痛苦的原因,

以及这些痛苦的根本原因是怎么样形成的?如何解决这些痛苦呢?所以,这一套课程对修行者、对解脱者来讲,是非常重要、帮助很大的。这一套课程很具体而且又很有深度,希望大家不要小看它。

  空海把这一套课程跟《阿含解脱道次第》以及《老子道德经》做完整的结合,透过现代语言、透过现代心理学,协助大家体会了解佛陀以及老子他们所讲解脱道的深义。这三套课程是结合古今中外的智慧,空海称之为「三无漏学」--第一是《阿含解脱道次第》、第二是《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第三是《老子道德经》。

  希望大家能够下工夫,把这三套课程好好的消化。这三套课程是我们「解脱道」的骨干、核心,当我们具足「解脱道」正知正见的观念之后,就很容易到再进一步体悟空海在禅修开示系列课程里面的深义。如果您已经有闻思的基础,再配合实修实证,要见法、断结、证果,真的是不待时节因缘,很快!而且又很安全。

  如果你真的要修行、真的要迈向究竟解脱,请你一定要归零,把过去的观念、知见暂时都放下,把过去的包袱暂时通通放下,以清净的心、以空明的心来听闻,这样你的体悟才会快,你的收获才会很大。为什么呢?因为真理实相是超越宗派、超越宗教,真理实相是超越政党、超越国界,亦即真理实相是超越时空的。如果你以超越时空的这一种心胸、观念来聆听、来求真求证,你要体道、悟道、行道、与道合一,就很快!

  所以,请大家能够秉持「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求真求证精神来走「解脱道」。只要大家认真的听闻、消化这三套课程,而且认真的去实践、去体悟,你的生命会很快的脱胎换骨,而且智慧会不断的开发出来。

  《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这套课程内容,就是要协助大家去除各种观念、知见上面的捆绑与束缚,这就是佛陀所讲的苦海、十个结缚,现在我们就是要一一来照见,而且一一的去除掉。众生被很多错误的观念、知见所捆绑而不知道,这就是「无明结」。这一套《心灵成长.事事本无碍》就是要协助我们迈向究竟解脱,现在就让我们进入深度的心灵之旅

迈向解脱自在,祝各位早日解脱、法喜充满!

贰、本书简介

  《事事本无碍》这本书的意旨是要探讨「法界本无碍」,也就是我们与涅盘净土、极乐世界及天堂之间,是没有任何的阻碍与阻隔。我们本来就处在净土中,本来就处在极乐世界里面,本来就在涅盘的彼岸里面,本来就在天堂里面,只是人类在成长的过程中,一旦有了「我见」之后,结果就从这个「自我」出发,然后自作聪明、作茧自缚的把我们所处的世界做出重重的分割,一直的分割、一直的分割,分割到后来,就导致我们处在一个很狭小又很封闭的世界。然后人类又一直在构筑梦幻世界,造成我们所处的世界与真理实相的世界是背道而驰了,这就是佛陀所指出的「苦海无边」。

  「苦海无边」讲的就是「自我」所构筑的梦幻世界,而《事事本无碍》这本书正是要让我们有深度的去探讨、解析我们所处的梦幻世界是如何形成的?是怎么构筑出来的?当我们清晰的了解之后,才能够对症治疗,把造成我们自身苦痛、不安的心结解开。也就是佛教所讲要一一解开的「十个结」。

  但问题的症结是如何才能解开呢?要如何才能做到呢?当我们清楚明了这些结缚是怎么形成的,才有办法一一解开「十个结」而离苦得乐,否则我们又会怪天怨地、怪别人,却不知道事实上这些障碍都是自己造成。

    《事事本无碍》是相当好的一本书,作者坎恩.韦伯,是美国的一位超越传统心理学的「超心理学家」,其所研究探讨的是超越传统心理学,来到所谓「超人格心理学」的领域。他曾经因为在学术上的探讨遇到瓶颈,当他再深入钻研传统心理学之后,发现仍旧是无法解开人类心灵方面很多的疑惑及困扰,于是就慢慢的与神学、玄学…这些领域结合。

  当「传统心理学」与「神学」结合之后,如果没有透过实修实证,则仅属于「超人格心理学」的层次而已,仍有许多心理治疗上的瓶颈无法突破,如果我们把「超人格心理学」的层次定位极致顶点阶段,此阶段的人格心灵层次可以说是达到了佛教所称谓的「三果世界」,亦即一般世间众生所认定的圣贤阶段。但是此阶段的人格层级。其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却仍不知依归何处,仍是会遇到许多的瓶颈及困惑,这时候就会想继续再寻寻觅觅、寻求突破。

  如果真的是想找到究竟安心解脱的人,就会继续突破,来到本书所叙述的「一体世界」,亦即会来到终极意识的境界。前述的这些心理学、玄学、神学…,包括超人格心理学,我们都可以藉由一般的知识去推理、去理解、去想象,甚至只要透过有意的栽培训练,都是可以慢慢培养出来。但是此终极意识的一体世界,就不是透过刻意栽培训练所能成就的心灵层次,此阶段本身必须蕴酿各方面心智的渐渐成熟。

  在超人格心理学的层面阶段,仍是在有「自我」的世界中,而且还是处在「有为法」的世界,除非人类玩透了、玩够了,觉悟在「自我」的世界里,仍然还是死路一条,而真的愿意再突破、愿意再超越,此时才可能真正放下「自我」而来到「无我」的层次。

  在这之前,众生还是贪生怕死,还是害怕「无我」,虽然心灵层次已经是到达超人格心理的层次,算是证悟到三果的境界,内心还是不知“一”归何处,深层心灵的「自我」还是紧抓着不敢放,当苦谛尝透,最后真的愿意全然放下时,才有可能来到终极意识一体的世界。

    《事事本无碍》这一本书就是要协助我们深观自身种种的障碍是如何形成的?如何逐步去超越?然后如何来到终极意识层级?亦即到达佛教所称的四果阿罗汉世界。因为有界线就会有战争,有界线就会有拉扯,有界线就会有痛苦、烦恼,就会有对立。由于我们的内心世界摆不平,不断在冲突、矛盾、对立,如果我们能够找出源起症结之所在,这样就好解决了,就能够从根本的原因来消弭化解,这条解脱之路就能愈平顺的行走。

    《事事本无碍》这本书的作者,原本所探究的领域已经到达「超人格心理学」的层次,但是仍然遭遇到很多的瓶颈及困惑,于是他走入实修实证的世界。当在紧要关头的时候,因缘际会的接触东方神秘学,亦即《老子道德经》,让他十分的震撼。原本他在心理学领域所无法突破的关卡,竟然被中国的老子四两拨千斤的予以解开、化解。

  如果我们在修行方面下过真工夫,体悟见识到《老子道德经》内文的力道,是绝对的让人震撼。因此,我们在研读《老子道德经》的时候,千万不要用世间的智慧、世间的思维角度去理解老子所讲的内容。如果我们真的下过工夫之后,就真的能够体会到老子把真理实相很具体的呈现、解析出来,让我们了解到如何才能够很快速的超越二元对立,而来到一体的世界。

  作者坎恩.韦伯以自己一生心力钻研心理学领域的学术理解基础,再加上曾到过东方、包括禅宗这方面,都实际去体悟、实修实证的修行经验,终于在心理学的研究探讨上有所重大的突破。所以,《事事本无碍》这本书不是一般的心理学,纵使我们读遍了仿间一般的心理学大全,还是无法把精髓核心导引出来。你是用学者的那一种立场,以闻思、搜集资料的角度在编撰,或是有经过实修实证、实际的消化所写出来的,是绝对不一样的。

  其中的分别在于:一个是没有生命力,另一个却是充满着生命力;一个只是一般学术理论知见的堆砌而缺乏智慧,另一个却是有方法的充满着智慧。本书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它是循序渐进、有学理基础,又具有实修实证的实务体会,能够协助我们有次第的逐步去超越。

    这本书是一部导引我们解读「自我」的无字天书,首先我们必须先解读及解开「自我」,才有办法更进一步解开法界大自然这一部无字天书。在我们自己的生命体没有统合之前,是无法真正溶入一体世界。如果我们的内心世界充满着矛盾、不安,还是表里不一、不愿意如实面对自己,就不敢真正去面对法界。

  如果我们不愿意真正面对自己,当面对法界环境的一切种种,还是会逃避啊!会故作态势而觉得「这没什么啊!大自然跟修行没关系啊!」这种说法是完全错误的。如果修行没有要面对法界的一切,就表示我们尚未真正面对自己,没有真正要解脱,还想再继续构筑梦幻世界,而继续深陷苦海中浮沉出没。

  如果我们真的是想要解脱、超越,很好!坦言之,这本书确实是一面「照妖镜」,假如我们没有真正想要解脱,就会不敢如实的去照见自己,就会开始闪躲、逃避;如果我们真的想要解脱、出离苦海,这一本书确实是可以帮助我们如实照见自己,从此我们就会不断的快速脱胎换骨。

第一章《导论:我是谁?》

    我是谁?本书前面所叙述的是某一些人的亲身体验,大家可以慢慢去体悟,此些都是有需要的,因为很多人就是要「唯证乃知」,像这里所描述的:「突然!我发现自己被裹在火焰一般的云彩里。最初我以为失火了,熊熊火焰好像就在附近的大城里;转瞬间,我会过意来,那火焰原来在我自己内。剎时,我沉浸在一阵强烈的喜悦中,紧接着,是一股难以言喻的觉悟。我不只开始相信,我简直可以说是亲眼看到了,这个宇宙绝不是死的物质所拼凑而成的;相反的,它是一种活生生的临在。」(第11页)

  所谓「活生生的临在」,就是整个实相存在,它是一种活生生的实相、活生生的存在。所谓「佛法」就是「活的法」,就是在我们每天日常生活历缘对境中,处处都可以见到法。真正的佛法不是在经典文字堆里面,也不是在头脑知见中的一些抽象名相,是真正「活的法」。「三法印」、「四圣谛」也都是当下展现,希望大家能够真的去看到「活的法」。

  「这个宇宙绝不是死的物质条件所拼凑而成」有的人如果知见不正确,就会以为「我们的身体就是由地、水、火、风等四种界所组合而成,如此而已」就变成是四个「一」加起来等于「四」,或是五个「一」加起来就等于「五」。认为「五蕴」就是这五个条件元素而已,于是自作聪明的解析之后,就认为我们这四界、身体的四界分析,就是由这地、水、火、风四个元素这样组合而成而已。

  若仅是如此以为,你顶多是来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的境界而已,当然不可否认这是一个过程,不是说不重要,这的确是「破身见」的一个很重要基本常识,是要历经这样的过程。但是如果你的学佛、修行还是在此处环绕、一直停留于此的话,就会看不到「活的法」,也体悟不到所谓「一加一不等于二」的道理。「一加一等于二」是人类头脑的数学概念、观念,法界实相的存在是「一加一」变化无穷,「五个一」加起来是变化无穷的,它不是等于五。

  如果「五个一」加起来等于五,而人类你、我、他都是地、水、火、风、空所组合而成,这样我们所有的面孔都应该是完全一模一样?但是「一样米养百样人」,其中所蕴含的深义就是「缘起甚深」,此种奥妙是要你去看到「活生生的法」,而不是去背诵一些僵化死板的知识、知见,我们要慢慢去看到「活法」。

    「我渐渐的意识到自我内的永恒生命」他已经看到整个宇宙活生生的活法,而且渐渐溶入一体的世界,他的生命来到安心自在,体悟到不生不死,来到了永恒的生命。「我意识到自己已经拥有永恒的生命,而且所有的人都是永恒不杇的。」此处不要落入「真常唯心」的偏见,绝对不是一般用头脑知见所理解的「真常唯心」。

  「我认识了宇宙的原则:原来一切万物都义无反顾地共同为每一个个体以及全人类的福址而努力。我还看见,这个世界以及所有世界的基础原是建筑在我们所谓的爱之上。」整个法界都是无条件、无所求的养育我们,就如同太阳每天的升起,就是在养育着我们,不是说光在寒冬出来晒晒阳光,说「喔!冬天里面的阳光多好!」享受暖冬就好…,难道春天、夏天、秋天的阳光就不好?不重要吗?不是的!

  整个法界都是在散播爱,都是在散播散播生命的能源,一个真正的「爱」不是一般世间男欢女爱或是有抓取的那种爱,而是一种无条件、无所求的慈悲,亦即佛教所谓大慈大悲的慈爱,一个真正了悟法界真理实相的人,所展现出来的慈爱,跟法界是有相同的大慈大悲。

    「这番醒悟,多么庄严伟大。如果我们武断地将这类经验认定为幻想或精神错乱,实是极大的错误」(第12页)。如果众生在「自我」尚未真正消失之前,你用头脑知见去理解、去推论万事万物,其中99.5﹪都是错误的,这就是「唯证乃知」。「自我」真的愿意死亡、大死一番,溶入法界之后,才会真正体悟到。

  「街道上的尘土及石块,都如黄金一般的可贵」就是真的来到一体的世界、平等的世界,亦即我们所讲「极乐世界都是黄金铺地」,当我们的心清净之后,眼界所及之「街道上的尘土及石块,都如黄金一般的可贵」,脚踏在地上、泥土上,生命都充满着感恩、充满着喜悦!我们不会再把大地的「泥土」视作矿物,认为是没有生命的,而藐视的认为这些不过只是一些土而已,轻视泥土里面充满着粪便、污泥、污垢…,不会这样的。

     「极乐世界是黄金铺地的」就是当我们打开智慧眼之后,看到了原来整个法界的庄严奥妙,这时候就是处在净土的世界里。

    「一群男孩女孩在街上嬉戏打滚,就好像流动的珍珠一般,丝毫看不出他们是有生有死的生命。所有众生都适得其所地活于永恒中,永恒就在眼前…」。此处所叙述的「永恒」,不要把它又跟「断」、「常」,那个相反的那一种,变成一个永恒不变、固定不变的那个「永恒」,不是喔!你要来到这个「永恒」,必须要具备怎么样的基本条件?你要清醒明觉的活在每一个当下。

  真正活在当下的人,是让整个法界的一切种种境遇,一直不断的穿流而过,是溶入无常法流里面,是真的体悟「无常法流」。生命是完全放开且溶入整个法界的无常法流,跟法界的种种际遇一起流动、脉动,是没有世间名词「断、常」的观念,这些都是人类用头脑知见所界定出来的。

  一个真正觉醒过来的人,是随着整个世间法流一起脉动,因为他清醒明觉的活在每一个当下,这时候「时间相」消失了,过去、现在、未来,此「三心」的分别,也都是人类所区别的。只要我们还有「时间相」,就会被「时间」这个死神逼迫着,我们的苦、不安就产生了。我们会被死神逼迫着、恐慌着:「我大事还未了,怎么可以就这样死去呢?!若这样死去,我不甘心…」我们就不能安住在当下。

  因此,唯有当我们真正体证无常、溶入无常法流、彻证无常法印,才能够体悟什么叫做「不生不死的世界」!什么叫做「永恒的世界」!当然这是一个体悟的过程,我们会先经历过无常的现在,然后来到永恒的现在,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你必须要先彻证无常,不要以为这个讲法是落入「常」,如果我们还会如此的解读,就表示尚未亲证什么叫做「无常」,这是有先后次序的。不要只是听了片面段落,然后就误解、错解,这样很不好。

  于此再强调一次:我们必须先彻证「无常法印」,溶入无常法流里面,这时候才会活在永恒的世界,才会来到不生不死的世界。如果我们否定这方面的存在,就表示自己还尚未真正体证无常。若我们还没有真正体证无常,就没有资格来评断这一句话。如果我们以偏见去论断这一句话,就会阻碍自己的解脱之路。

    在禅修的时候就是要协助大家彻证无常法印,溶入无常法流里面,当你看到整个宇宙或是整个太阳系这几十亿年来,都是这样一天一天、一分一秒的一直在演变、演变,但是五千年前的文化,五千年前的整个地球,到现在它的存在还是在现在啊!所以还是存在于这个永恒的这一剎那--现在。因此,如果我们真的能够活在当下,即在这一剎那的时候,过去跟未来都消失了,就只有活在当下;当我们真正活在当下,有的人就这样诠述:如果你真的活在当下,就是具足「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三世也就同时呈现在当下这一剎那。

  不要以为这可以很简单的做到,这是需要大丈夫的大气魄,众生都是活在过去跟未来的梦幻世界里面。唯有我们真正活在当下,生命才会真的活起来,就真的是「心净佛土净」的具体呈现。

    「美国首屈一指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也不断强调,我们平常醒时的意识,只不过是意识中的一环而已:在他的四周环卫着的,仍然是意识的潜在原型,笼罩在一层薄膜之下,那是个完全不同的境地。我们的日常觉识好比一个平凡的岛屿,被一个浩瀚无际、玄秘难测的意识海洋所环绕。它的潮汐日以继夜地拍打着我们日常觉识的礁岸,直到某一刻,它顺其自然地越过了礁岸的阻隔而流入内地,我们那小小的意识岛屿,顿时淹没在一股广大而玄奥的『真知』之中。这崭新的意识,虽玄秘难测,却极其真实」(第12页)

   「我们平常醒时的意识,只不过是意识中的一环而已」举例「波浪与海洋」让大家比较容易体会、了解,如果在有「自我」的世界里面,我们的生活视野、我们的界线,就只是在一个小波浪的范围里面而已。我们看不到整个大海,而是用金钟罩把「自我」罩在小波浪里,我们的心胸、我们的整个生命,就只有在这小小的世界里面。

  我们人类是很少清醒明觉的活在当下,能够活在当下的时间占我们一天的比例是很少的,假设一天你能够有百分之十活在当下,就已经很不容易了。当我们没有活在当下的时候,生命潜能是没有开发出来的,因为都是活在过去、未来,担忧东、担忧西,活在忧虑的世界,活在拉扯厮杀的世界,真正生命的潜能没有办法真正发挥出来。

    「我们的日常觉识好比一个平凡的岛屿,被一个浩瀚无际,玄秘难测的意识洋所环绕着,整个法界大自然的潮汐日以继夜地拍打着我们日常觉识的礁岸」就是整个法界的法流日以继夜地在拍打着我们日常觉识的礁岸,但由于我们的「自我」一直紧抓着不放,所以就没办法跟整个法界一起脉动,就如同大海中有很多的波浪,我们只是其中的一个波浪,我们用「自我」的金钟罩把自己罩起来,如此就跟所身处的整个大海分开了。

  事实上不是真正的分开,而是自己的内心世界封闭起来,所以我们的内心就处在孤零零的世界里面,就会觉得好像很孤单、很孤独、很无聊啊!当我们被「自我」的金钟罩封闭起来之后,还是会抓取很多的「我要」。能够抓到的就认定是「我要的」--我的太太、我的先生、我的小孩、我的财产…;然后因为内心仍是不安的,当看到有一个比自己更高更大的波浪,又认定这是我的偶像、是我的大师,这时候「我」的、「我的…」就出来了,所要的偶像就这样出现了。

  所以,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从「自我」这里出发之后,就一直在构筑所要的梦幻世界,但是不管怎么抓取,只要是有所范围、划地自限,而你所处的这个大海到底能够框围多少范围出来?能够围住多少?只要有所抓取,都属极有限的;只要有「自我」,都在这大海中处于封闭的世界里面;只要还没有超越「人我相」,目标都还在某人身上,还没有来到「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都还在「自我」的封闭世界里面。

  直到有一天「法界的潮流越过了礁岸的阻隔而流入内地」不是法界的波浪不跟你这个波浪交流,而是你自己把它阻隔了,为什么法界的波浪会越过礁岸而溶入你的世界里面呢?当你的身心渐渐柔软,懂得感恩了,惭愧心生起,苦吃够了,真的愿意放下之后,此时法界的这些法喜、法流就会流入我们小小的意识岛屿,顿时淹没在一股广大而玄奥的真知之中,「真知」就是空、明、觉。当你的心与「空」相应而溶入整个法界的时候,就是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小波浪会觉得不需要再构筑梦幻世界,这时候就跟整个大海法界一起脉动了。

    「人们能一扫疑云,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基本上是与整个宇宙一体的,不论它是圣是凡,层次或高或低,这种庄严的觉悟境界,真令人叹为观止」(第13页)。法界的庄严,「本书所要强调的即在于此:人的自我意识原本是超过狭隘的身心范畴」「人类的自我意识」就是人的心识、心量,不是局限在这五蕴身心上面而已,我们的心量是可以扩大到跟整个宇宙溶为一体,亦即心与「空」相应。

    「巴克称这种觉识为宇宙意识,回教徒称此为「大我意识」,正因为他能与一切万物认同,所以为大,本书则泛称这种以爱与宇宙整体相融的境界为『一体意识』」此处要谨慎的去理解,不要又认为是「真常唯心」--一个大我、「大我慢」、我很厉害…,我能够怎样…。与这些是不一样的。

  你说你是来到一体意识,你到底是还有我慢?还是没有我慢?完全不一样的。从你的安心情况--你的眼神、你的安详、嘴巴的微笑…这些,都是可以很自然、很清楚的流露出来,绝对骗不了人,「狂傲」与「无我」是绝对不一样。狂傲的人也会自认来到一体意识、大我意识,「自我」膨胀到很大、很大,但是不管你怎么大,「自我」的那层膜还是存在啊!就是一直要构筑「真常唯心」的那个「自我」,怕「自我」消失,所以一直要膨胀、膨胀,但是不管你再怎么膨胀,还是大海里面的一个小分子、小不点而已。

    「这是我的街道,我是我的庙宇,这是我的人民,连天空、日月星辰,整个世界都是我的,唯有我正在瞻仰它,享有它。我不懂得世界的繁文褥节,也不懂阶级界线,然而所有的界线,所有的财富,连同它的主人都属于我的。我曾费尽心机去学世界中的龌龊技俩而迷失堕落了;现在我已舍弃一切所学,回复昔日的儿童心态,才可能进入天主的国。」

  此述所蕴含的体会都很深啊!「这是我的街道,这是我的庙宇,这是我的人民,连天空、日月星辰,整个世界都是我的」是在溶入一体世界之后,跟整个世界、整个法界已经是一体了,透过一些语言跟大家诠述,才会说:这是我的天空…。因为跟上述这些现存在的一切已经是溶为一体了。如果是虚假的体证,会是用一个「我」,然后去说:这是我的什么…、这是我的什么…?你有「我」的那一种溶入,有「我」的那一种说「我的」,跟「无我」之后溶入了,是不一样的。这里所讲的都是「无我」,然后溶入这整个法界之后,跟随整个法界一起脉动。

    「我曾费尽心机去学世界中龌龊的技俩而迷失堕落了」亦即在滚滚红尘里打滚之后,学了很多的我是、我能、我慢…,结果迷失堕落了很久,到后来才觉悟到:真的要找究竟解脱之道,所以现在怎样呢?「现在我已舍弃一切所学,回复昔日的儿童心态」就是老子所讲的返璞归真,回到婴儿(小孩)的天真无邪,让我们的心灵回复到最纯真、最纯然的状态,不受人文、宗教师、书籍经典的污染,来到最原始的状态。法界大自然的一切本来就是最原始的状态!「现在我已舍弃一切所学」不受种种的污染,回复昔日的儿童心态,真的就是返璞归真,这样才可能进入「天主的国」,就是溶入整个法界大自然,这时候净土、天堂就出现了,你就身处在天堂、净土极乐世界里面。

    有人认为我是在批评净土的思想,真的很冤枉!事实上我是在阐扬净土的真精髓,是协助大家能够很快的在这一生一世就可以处在极乐世界,而不是设定在来生。真正的净土思想是「心净佛土净」。所以我们要真正体悟,而超越一般的语言名相,才能够真正看到实相。

    「这种『大我意识』,在基督教、佛教、道教、印度教、回教、犹太教中,都屡见不鲜。」(第14页)不要以为只有佛教才有解脱者,如果你又以为只有佛教才有解脱者,很糟糕!你是落入宗派、宗教的框框里,又落入「己是人非」的世界里。只要是真的在找寻生命解脱之路而来到终极意识的,能够来到大安心、大自在,则所体证的内容都是一样。

    「各宗教又各自发展出一套诠释或神学,通通称为『长青哲学』」「长青哲学」就是指各宗教所要追求的大安心、大自在,以及不生不死的世界,只是所使用的名词不一样而已。基督教说要找到「天堂」,佛教净土宗说要到「极乐世界」,原始佛法讲的就是来到「涅盘彼岸」。「涅盘彼岸」就是所有的忧悲苦恼止息,讲更露骨、更白话一点就是:所有界线的消失,而来到法界,亦即没有界线、没有分别的世界里面。

  所以,「涅盘彼岸」就是我们所有界线、内心对立、冲突、矛盾的消失,来到很详和、很和谐的世界,这些统统称为「长青哲学」,也就是不生不死之学,亦即成为宗教的精髓所在。如果我们错误的体会,就会去抓取一个「真常」,就会贪生怕死。佛陀讲经说法四十五年,目的就是要我们真正能够去解开这些实相,然后来到真正的大安心、大自在,真正溶入不生不死的世界。

    根据各宗教的教诲,不难找出所有宗教的超然一体性,以及殊途同归的终极真理。因此当我在讲述【阿含经】或是【老子道德经】的时候,课程里面所提及的真理实相,是超越一切宗派、宗教的真理实相,是没有宗派、宗教的分界。在此语重心长的勉励大家:如果我们真的要来到大安心、大自在,真的要找到「真理」,就必须要有超越宗派、宗教的大气魄、大魄力,这样才能够找到真理,也才能够真正的解脱自在。

    「本书的主旨即在于即在于此:『一体意识』或是『大我意识』,原是一切众生的本性及生存基础,我们却逐步地限制自我,舍弃我们的真实本性,为自已划出种种界线。原本单纯一体的意识,渐渐发展出不同层次的功能,各具不同的自我意识以及不同的界线。我们平素乃是透过这些层次,来探讨『我是谁』的问题。」(第 14页)

  这些界线都是众生慢慢划分出来的。「『我是谁』的问题,从人类文明破晓之际,就开始骚扰人心,直到今日,它仍然是人类最难作答的问题之一。」

    禅宗方面也是同样引导我们去探讨「我是谁」--父母未生之前的本来面目是什么?都是要让我们去了解「我」是谁?什么才是「真我」?什么才是我的本来面目?内心究竟在想什么?或是有人问:「你是谁」?这些问题要慢慢静下来去体会、去了解。

    「就在你形容、解释,或者只是体会到自我时,你正在自己的经验领域中划分心理的界线,不论你意识到与否。在界线内的你感到是『我』,或称之为『自我』,界线以外的,你便感到那是『非我』。换句话说,你的自我认识完全根据自我所设的界线。」(第15页)

  此处的叙述已经渐渐深入了,涵意很深喔!佛教所讲的「我见」、「身见」,以及对「自我」的认识,完全都是根据我们「自我」所框设的界线来形容与诠述。一般最基础、最根本的都是从我们的这个皮肤、身体起始做为一个界线,身体、皮肤以内的就叫做「我」,于是「我见」就这样产生了。而「我的」皮肤以外,就变成「不是我」,也就是「非我」、「异我」,跟「我」不一样的。在「非我」的世界里面,「我所要的」就抓取为「我所」、「我的」;「我所不要的」就排斥为「非我所」,那些是我所不要的。于是我们就从这个「自我」出发,从我们的五蕴身心如此开始,然后去构筑梦幻世界出来。

    「你知道,你是个人,而不是一张椅子,因为你已经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在人类与椅子之间划分出一道界线,而且与人类认同」因为你认为自己是人、不是椅子、不是桌子,所以这时候你跟这桌子之间划分开来了。你认为「我是人,我会走路,我跟这个大地没有黏合一起,因此就觉得跟这个大地是分开的」。当你跟大地分开,生命也开始孤独起来了,因为你已经跟这个法界的父母慢慢的渐远渐离了。

    「心理又在高与矮之间划下一道界线,且将自己与高认同。你不断觉出我是这,不是那,于是你又在这与那之间划分种种界线,将自己与这认同,而与那分开。当你说「我自己」时,你是在「你」(也就是我)与「非我」之间划分界线。」这句话是:你在描述「我自己」、「我是什么」的时候,就是在「你」跟「非你」,也就是「我」与「非我」之间划分了界线。

  「你答复『我是谁』的问题时,你只是在描述界线以内的东西而已」此处的涵意很深啊!我们很感恩这位作者,也就因为他有这样的心路历程经历过来之后,很如实的把这些诠述出来。「我是谁?」当在答复这些问题时,你只是在描述你所围起来那个框框范围以内的东西而已。「『你是谁』只不过是在问:『你的界线在何处?』而已」大家要慢慢的认清自己。

  如果以大海的波浪为比喻,若是你现在开始感受到波浪就是「我」,则「我」的意识就出来了。当人家问:「我是谁?」你就会形容这个波浪里面的种种,就是有了这个「我」。当把它划分出来了,你就会感到孤单、孤独,你的内心会是空虚的。因此你会抓取很多你所要的,开始不断的向外去抓取、向外去抓取!随着你欲贪的多少而抓取,欲贪越大,你所抓取的范围也就会越多、越多。

  但是,却不是抓得越多,你就越快乐喔!别人的家里有二个孩子,而你却得二个孩子不够,要七个、八个、百子千孙。你这样拥有越多的小孩,围得越多,你的苦也越多,你的包袱也越多。你包围的越多,烦恼也越多啊!一般众生就是如此,一直的用「自我」在框围,然后又把他所不要的那些排斥为异己。当他在划分出这个「我」之后,就会要去抓取我所要的,然后又会去排斥所不要的。

  这个「我所」里面,这是我所「要的」:包括先生、小孩、太太…,还有名利、地位…。不管再怎么抓取,你所不要的、所排斥的,纵使再怎么框围,都还是在大海里面的小范围而已。当你还是有很多不要的「非我所」,此些种种境遇就成为自己很多的梦魇及敌对境界,于是痛苦、烦恼不安就这样产生。然而,当你框围起来之后,难道就从此心满意足了吗?结果还是患得患失啊!

  「『我是谁』的所有答案,可以说都基于你如何在『自我』与『非我』之间划分界线」「有趣的是,这界线常浮游不定,你可不断重划。」(第16页)为什么呢?为什么这个界线常会浮游不定?最主要是因为随着每一个人的认知,以及心灵的成长阶段而异,你会不断的再重新划分。

  或许以前你很在乎、很执着的,当在闻思进修一段期间,心灵智慧有所成长及超越之后,你所要抓取的,又会不一样了。就如你听闻课程半年或是一年下来,如果还没有明显的脱胎换骨转变,有二种可能:一种可能是授课老师讲述的不好,跟你所要的没有相应;另一种情况就是你没有真正的归零,还带着过去很多的知见在听课,这样你不会脱胎换骨的。

    「本书的主旨就是反省」此处的「反省」换作「觉醒」更为贴切。「本书的主旨就是在“觉醒”,这种大我意识与无界线的大觉」此处的「大我」不要又落入「真常」的大我。

  我们要怎样才能够来到《事事本无碍》呢?这本书的主旨就是「觉醒」,觉醒这种大我意识或无界线的大觉,而「大我意识」不要以为是一个「我」很大的「大我」。要知道:不管你再怎么大,也不会比地球大。这个「大我」就是要你慢慢体会到你跟地球是一体的,你跟法界是一体的。不管你再怎么大,你这个波浪是不可能大过海洋的。此处的「大我」指的是你这个波浪终于体会到跟整个大海是一体的。

  真的能够体证到「无我」的人,会体悟到:这个大海不是我的大海、不是你的大海、不是他的大海。如同太阳一般,太阳不是我的太阳,不是你的、也不是他的,这是我们大家的。「空」也是一样,地、水、火、风、空、法界这些,都不属于任何人所专有,这些都是一个很重要的体悟。

  法界种种这些现象,有时候我们会认为:太阳有一个太阳神在掌管;风有风神在掌管;大地有一个土地公在掌管;水有一个水神在掌管…,但其实不是这样的。事实上,整个法界的存在都不属于任何众生,也不属于任何人。所有的众生都需要仰赖这整个法界大自然的养育,法界大自然地、水、火、风、空这些,都是我们大家的。所以,当有这样正确体悟之后,而溶入「大我」的世界里面,才不会又把这个地球变成是你的、这个大海变成是我的,自以为自己很伟大、很厉害,而框围出一个大海出来,划地自限说:「这个大海是我的」。

  此处所叙述的「大我」不是这样的意思,当你真的「无我」,才能够溶入大海里面,这时候就能体悟到法界就是我们大家的,所有众生都是法界里面的一份子,你、我、他虽然外相面貌有所不同,但本质上我们却都是完全相同的,而且我们完全都是来自于同样的这个法界,源头也都是完全相同。当体会到你、我、他完全都是平等,则身体的分界线才会真正的消失,也才会有真正所谓的「破身见」,而来到「无我」的世界。

    「人们最常认定的界线,即是以自己的有机生命体外的那层皮肤为界线」「有机生命体」就是我们这个身体,以我们身体外面的这一层皮肤为界线,这是人们最常认定的那一种界线。「这种自我与非我的界线,可算是放之四海皆准了。凡在这层皮肤内的,就是『我』:外面的则是『非我』。皮肤外的东西,可以成为『我的』,却不是『我』」此处叙述「皮肤外面的东西可以成为『我的』,却不是『我』」的涵意要慢慢去体会。

  你会聚集很多「你所要的」,比如会说:我们夫妻很恩爱啊!然而就算是再怎么恩爱,我的太太或是我的先生跟这个「我」比较起来,他(她)的重要性呢?还是「我」比较重要啊!大家要慢慢去体会。包括生死大事,就算你再怎么深爱的人,也都没办法替代你去承担、面对。当你心沉静下来慢慢去过滤、去体会,试问:你最爱的是谁?答案一定是自己啊!你真正最爱的是自己啊!

  所以,你如果没有去过滤这些,你会说:我爱先生、我爱太太、我爱小孩、我爱家人、我爱…。但是你的这个「爱」,目的也都是为了自己啊!你所爱的…种种里面,事实上是要巩固自己啊!你说:我很爱先生啊!但你是真正爱你的先生吗?不是的!你只是要再抓一个人来爱你而已啊!当还有「自我」,你的所做、所付出种种这些,实际的目的都是为了要巩固自己,要爱那个「我」啊!

  我们要发展无我、无私的爱,但人类不要把这个「神圣的爱」丑化了,众生的爱里面是有染污、扭曲的,是有很多的抓取,我们今天想要迈向解脱之道,就是要把这个「爱」净化、升华,让我们体会到整个法界所给予我们人类的,就是无条件、无所求的爱,真正解脱者他们所展现的大慈大悲那种爱就是这样。

    「所以皮肤界线可以算是人们所公认的『我』与『非我』之间的界线」本来广大无边无际的整个法界里面是没有界线的,但是人类硬是将其划分出来,认为这个世界是我所要的;于是在「我所要的」里面,又再区分出来:「这个才是『我』」。有了这个「我」,才能够抓出很多「我所要的」。难道你这个「我」就是完整的吗?不是的!你这个「我」又划分得四分五裂,划分出这一半的我不要,这一半的我才要。

  一般众生就是活在小小的空间里面,然后内心世界又不断的在冲突、厮杀、拉扯,不管你再怎么框围,在这更广泛的整个法界就会变成你的敌对境界。我们所框围起来的,就会怕失去;我们所不想要的,又怕它闯进来。于是「自我」就越抓越紧,为了要巩固这个「我」、要巩固这个「我所」,这个「自我」就会在所处的世界里面一直越抓越紧。

  因此,当你一直在追逐这些我所要的种种,事实上都是为了要巩固「自我」这个国王,而它就躲在里面的核心之中,佛陀百般设法要让你我去看到这些实相,让你我真的了悟实相而完全的放开,心中没有了界线,这时候我们才会愿意放下以往所设定的种种界线,也才能够跟这整个法界溶为一体。

    但是不要误解的认为:在还没有大彻大悟之前,我们对家庭方面都还算是有责任的;但以为来到大彻大悟的境界之后,反而要变成没有家庭责任了。不是这样啦!你还是一样关心你的太太、关心你的小孩,还是一样照常上班、照常工作,但是在面对生活的种种及人我关系方面,所蕴含的智慧就不一样了。因此所营造的心灵生活质量也会不一样了,如果我们能够正确的解读,则绝对不会是消极悲观。相反的,正因你的生命本质统合了,潜在生命力真正有所发挥,生命也才能够真正的放光啊!

    「人们通常只具体认同自己的有机生命的某一部分而已,他所认定为『真』的『我』的那一面,我们有时称为心(识)、心理,有时称为自我、人格」(第17页)很多修行人通常是厌恶、排斥这个身体的,认为身体就是罪恶之身、身体就是臭皮囊、身体就是业报、是业障!有这身体是多苦啊!你都不认同自己的身体,就变成只要我这个心就好了,身体是臭皮囊、可有可无、我不要了。你的身、心无法统合。来到心理层面又再分裂表面意识跟潜意识,不断的在交战。

    「我们大多数人确作此想:我们只是驾驭着我们的身体,就好像驾驭一匹驴子一般」。很多人对个体的身体都不认同,如果你现在还厌恶自己这个身体,就是跟这个身体不认同,你的身、心是分裂的。当身、心是分裂的时候,当然你的人格也是会分裂的。

  「人们竟然会在身体与心理上划分出界线,真是匪夷所思,这绝不是与生俱来的本能」(第18页)这种界线的划分是因为人类接受很多错误的讯息,导致把身、心分开。如果我们没有正确解读,在研读佛经时,很有可能会导致错误的解读,而造成厌恶这个身体。事实上,佛陀所讲「五蕴」、「无我」,是要帮助我们破除「身见」,是要帮助我们去破除「自我」的抓取,是要让我们来到「无我」的境界,不是让我们厌恶这个身、心。当厌恶这个身、心,你怎么解脱自在?真正的深义是要我们破除「自我」、「我慢」,这样才能真正解脱自在啊!

    「总之,个人对自我的认识,通常都不把整个身体直接包括在内,只取有机生命整体中的一部分为自我。他所认同的乃是脑子中的自我形象,以及与这形象相关的理性与情感活动,那才是他的『自我』(ego),身体好似成了拖油瓶而已。由此我们找到了另一条人们常有的基本分界线,当此人能跟自我或自我形象认同时,他便觉得找到了自己。我们不难看出,这种自我与非我的界线伸缩性很大,即使在自我的心理内,我们还可以找到另一种界线。个人常为了某种理由,否定心理上的某一方面,视他为非我」。

  这就是人格分裂,我们的潜意识、表面意识又一直在分裂,包括我们还厌恶的一些作为展现,认为修行人不可以生气,修行人不可以怎样…。因此构筑出很多修行人的框框模样。当我们设定出这样的模样框框之后,你这个框框往往会怎样呢?一个是自己所制定的一个框框,另一个是参考别人所设定的很多模板。别人或世间所认为的「怎么样的作为展现才是修行人…?」你就跟随着世俗所认定的框架依样画葫芦的照着做。当你努力修为做到如此境界的时候,就能换取人家会很尊敬你,认为你是圣人!认为你是人天师表,就会很恭敬你啊!于是无意中在修行里面就有名利心在作祟!当你的名利心在作祟之时,你未必察觉得到,也未必会承认。

  当你有这种名利心作祟之后,就会误认为世间所认定的修行人模样、形象,就设法要慢慢的压榨自己、慢慢的扭曲自己、慢慢的去挤压,让你的身心慢慢变形,然后套进世间众生所认定圣人、偶像的框框里面,让外界一看到你的外表就称许说:这就是修行人啊!这样你就可以获得很多所要的种种世间成就感及称赞。

  但是要深思的是:你修行是真的要为解脱而来?还是为了名利心?两者所发展出来的也就不一样。在此我们先挑明来讲,就可以避免产生这一种错误认知。

    「套句心理学的术语,他疏离了那一部份,或压抑它,或投射出去。总之,他有意将自我与非我的界线缩小到自我的某一种习性倾向。我们称这种更加狭隘的自我形象为『角色』」(第19页)这里所称的「角色」,就是你想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亦即在你的内心里面有自己一直想要扮演的角色。

    「当个人只与心理的某些倾向认同时,其余的心理活动便被视为『非我』,成为生疏且令人生畏的异域」。「他重新为自己的心灵划分界线,企图否定他不想要的那一部份,并且踢出意识之外。我们常称这不想要的部分为阴影。这是另一种显而易见的分界线」。

    「所谓的超人格,是指个人内心所产生的超乎个人界线的某种认识,例如:第六感这类知觉。超心理学早已接受各种超感觉活动,如心灵感觉、预知未来、推算前世等,我们还可把灵魂出窍、超人格经验、高峰经验等也一并列入」。

  这就是所谓的「超人格层次」。但是「超人格层次」还是没有来到一体世界,包括心灵感应、预知未来、推算前世、或是种种神通,只要还没有来到「漏尽通」,还没有溶入「无我」的世界里,你还是在六道苦海里面。

  「他们有一个共通点:就是「自我」与「非我」的界线已经超越有机生命的皮肤界线以外了」「虽然超人格经验与一体意识有着许多类似的地方,但是两者仍然不可混为一谈」。

  这一个观点很重要,「超人格经验」与「一体意识」有着许多类似的地方,两者仍不可混为一谈。「在一体意识内,个人是与无所不包的绝对整体认同,而超人格经验,虽已突破有机生命的皮肤界线,却未必能与绝对的整体认同」。

    现在来归纳解析第20页《图一》图表--《意识层次图》:左边的是「角色层次」,这四条线代表四种意识的不同层次,第一条界线是「角色层次」,是心量很狭小,身处于他只要的生活空间,以及他所要的角色而已。比如说:我要扮演怎样的一种角色?我只希望怎样…!但是内心里面却还存在很多的阴影是他所不想要的。这个阴影就是他的内心世界都是着充满矛盾不安、表里不一,他的内心是充满着四分五裂、多重人格,这就是一般众生最常身处的一种境界阶段。

  「角色层次」就只是希望自己要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就像说:我如果是一位大法官,就要去扮演大法官的角色,回到家里也要扮演法官的角色,到哪里、或跟朋友交谈也都一样要展现「我是个法官的权威…」。如此,你内心里面的面具都一直戴着、背负着,没办法让自己能够来到很真实的一面。

  事实上,你的内心世界里面存有很多的阴影,很多你所不想要的,就好像说:你为了要树立修行人、有修养的人的一个典范形象,如果人家骂你,让你真的很生气,但是为了展现出是一个很有修养的人的模样,于是就约束自己不可以发脾气,表面上还是跟人家嘻嘻哈哈的,表现出修养境界很高的形象,内心里面却不断的在酝酿忿恨不平,但是你却设法压抑下来,于是你就一直在内伤,内伤喔!

  为了要展现外表是一个修行人的形象,认为所要扮演的就是一个修行人的「角色」,要扮演的就是人天师表的角色、人家的模范。在此不要以为好像是在讲别人,这里所解析的是每个人都是如此!你都还有很多你所要的角色,就会设法去维护你所要的这个角色,而你所不要的角色呢?当它出现的时候,就将它强力压抑下去,这样是不可能成为一个真人。如果你的内心无法统合,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人。这是20页《意识层次图》的第一个层面。

  如果你的内心没办法统合,绝对无法跟身体认同。因此我们必须在第一个阶段有所突破,「角色」跟「阴影」方面能够合一。当你内心的心灵世界能够统合之后,才能够提升到第二个层次--「自我层次」。当自我内心里面有所统合时,自我意识就会强烈展现,诸如一些艺术家、雕刻家、美术家等,他们都有那种满重视特质率性的发挥,我个人要怎样就怎样,不管你欣赏不欣赏,我随性要怎样就怎样。有时候会表现出很酷的那一面:我的胡子要怎么留就怎么留,你管我!

  这就是「自我层次」的展现,就像有一位歌手伍佰,就有这种强烈的自我主意、自我主张,满不错的,在此所评述的不是说他不好,而是说:他就满敢于展现自我--不管你欣赏不欣赏,我就是很…。如果你要成为真正的艺术家,也要有这种魂力、气魄。像以前有个演艺人员孙越也是满不错的,也是展现出满完整的一个自我。

  真的要成为艺术家,就要敢如实的展现自我,这就是展现「自我层次」方面的。但是他对身体还没有真正整合,也就是他所重视的是心灵感受,亦即Feeling方面,但对身体方面呢?如果修行人能够渐渐来到:在内心的世界里面能够接受自己丑陋的一面。

  在「角色」的第一个层次,他是不会接受自己丑陋的一面。如果还不接受自己丑陋的一面,你就不会爱护这个身体,也就不会跟这个身体统合。当你愿意如实的面对自己,接受自己丑陋的一面,这样你的内心世界才会成为一个完整的太极出来,这只是一部分而已,还要继续来到跟这个身体的整合。

  这张图表的第一个阶段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冲突不断,不愿意接受丑陋的自己,认为你要的是一个完整圣人的模样、框框,于是生命会有很多的责备、很多的谴责、很多的不要,一直削掉你所不要的。而你所不要的,其实未必是不好的!你只是觉得说:这样不是人家所订出来圣人的模范框架,不是人家所认为、赞同的,这样得不到掌声、得不到肯定,于是就在那里一直的不要…,砍掉你所不要的,包括认为「修行人不可以笑」、「修行人不可生气」…。常常在修行一段时间之后,就变得很拘谨,把自己绷得很紧,误认为收摄六根就是不可以看、不可以接触…。

  因为你一直巩固你要的,这个都是还在「角色的层次」,于是你就一直排斥你所不要的,所以你的内心摆不平,必须要照见到这方面,你的界线才能够有所突破、消失。当你的内在能够统合起来,此时才能够来到一个完整的自我,自我意识就会强烈展现。自我主张、自我表现就是:我要怎么样做,觉得凭着自己的良心去做,这样就好!所作所为都是比较率性的,所以艺术家、美术家、雕刻家他们比较是在这种自我的意识层面。但是对身体方面,还是有很多没有统合,尤其很多的修行人厌恶自己的身体。因为界线以外的,还是没有统合,所以对这个身体充满着罪恶感,会觉得它是一种业报、业障,充满着污垢、充满着污秽。

  佛陀所讲的「破身见」,事实上是要破除我们的「我见」、「抓取」,这些本来是一种药方,结果众生却常常把这种药吞习惯了,就误解成一直在否定这个身体。试想:没有了这个身体,我们怎么修行呢?要知道这个身体是法界的缘起甚深啊!你不珍惜这个身体,你的心跟身是分裂的,当你的身、心分裂,你的人格怎么健全呢?

  如果你的人格不健全,怎么为人师表呢?所以,你不接受、不珍惜这个身体,身、心是不会健全的,你的身、心、灵也就不会统合。我们身、心的统合,身、口、意讲的就是我们对外的一种展现。有机生命体就是要把自我的这个心跟身体,慢慢的去认同。在禅修的时候曾经阐述:身与心是有交集的部分,也有先后的作用。「心」是意识在前引导,身体才会有动作,但是现在当下都是一体的,你必须要让它统合之后,才会来到有机生命体,这时候你的生命才会真的活起来。

  身、心、灵讲的是我们身心的一个统合,当具备一个健全的人格,身、心、灵统合之后,就会对自我负责,你的生命、有机生命体也会发挥出来。当你的生命潜能到达此一层次,有机生命体完整的时候,你的生命潜能才会真正发挥出来。如果你的内心世界仍是如前面所叙述的一直在互相厮杀,或仍是在否定、排斥你这个身体,你的内心里面摆不平、充满着矛盾不安,则你的生命能量就是白白消耗掉,被你把生命的能量挫折掉、把它浪费压抑掉的,生命的潜能就没办法真正发挥出来。所以,你必须在身、心统合之后,拥有一个完整的有机生命体,这时候你的生命潜能才会真正发挥出来,人格就渐渐的健全起来。

    具备健全的人格之后,你跟整个外界环境还是不认同。心灵层次来到这个阶段,是在个人的「五蕴」身心上面,就是色、受、想、行、识,还是在「五阴」的世界里面。如果以四念处的禅修方面,就是在内身、内受、内心、内法,现阶段你还是体悟不到外身、外受、外心、外法,你只看到「五阴」,却看不到整个法界。你不觉得法界对我们的重要,不觉得法界跟我们是一体的,所以你的生命还是跟这个法界是分开的,这时候虽然你的修行功夫是很厉害了,「五阴」都很会观察了,也很会收摄六根了,很会观察当下的起心动念,很会觉知四念住…。

  但是你还是在自我的苦海里面浮浮沉沉,而且如果错用功夫的话,则会形成:你是你,外境是外境。会觉得:我的六根与六尘接触的当下,怎样去看?怎样去觉受?怎样去体悟?你跟这整个境界还是没有溶为一体,甚至有的还会形成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外界种种是敌人,如果我的六根没有守护好,就是「六根漏」,觉得现在六根漏掉了,又不断的在谴责自己。这样你与整个外面的环境是怎么样呢?因为我们自己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与外境的六尘--色、身、香、味、触、法,你的心还是在跟六尘接触,但是常常会认为这些六尘境界,处处都是你的敌对,因此称之为「有漏」。

  为什么会「有漏」?因为你的「自我」跟外面的境界还没有统合,认为外面的境界还是你的敌人,也就是「心」与「境」分离,一边是能观,一边就是所观,能、所都还对立的。慢慢要能够来到统合而超越这条界线,你当然必须要吃过很多的苦,知道在这五蕴身心里面怎么绕,还是绕不出来,我这“一”还是不知归何处。

  纵使修行的境界功夫再怎么高超,再怎么用功,仍然是在苦海里面,内心还是存在苦及不安,总认为外面的境界处处都是导致让我「有漏」,六根在那里收不完,这样要断除我的贪、瞋、痴,还是永远断不完。如果你没有跳脱,就会在那里白白耗费一辈子的时间,没完没了,如此下去十年算是很短了,连廿、卅年都可能一直在那里耗费着,这都是很正常的。

  如果你听得懂上述这一席话,真的可以减少廿、卅年生命的浪费,此话绝对不夸大,要不然你光是在这个关卡里面,有得让你修、让你绕卅年。虽然你来到身心统合,但是跟境界还是一样一直在拉扯厮杀。由于你的「自我」还是不敢放开,还没有决心要大死一番,还想要有所成就,还要怎么样…。

  为什么这一条界线不容易超越?因为你还有很多想要的梦幻世界,不愿意真正来到与外境溶为一体。有的修行人甚至会认为只要在五蕴身心上面修练即可,修行跟外境、法界及大自然是无关的,假如你认为是无关的,你的生命就继续用「自我」的金钟罩保护起来,就继续跟整个法界再隔离起来,继续再构筑你的梦幻世界吧!

    所以,身、心跟外境要能够统合,要撤离消失这一条界线,你一定要吃过很多的苦,才会真的愿意放下,身、心才会真的柔软下来,才会打开智慧眼慢慢去看到整个法界,这时才能够真的见法,身、心才会柔软而才会来到「超人格的层次」。

  「超人格的层次」就是佛教所讲的证初果、二果、三果层次阶段,如果身、心没有统合,你休想谈证果,证果不是比(拼)功夫、不是练功夫,不是我是、我能,越标榜「我是」、「我能」,你离证果越远。你必须要让这个有机生命体跟整个外界(境)溶为一体,身、心越来越柔软,去体悟法界对我们生命的重要,并体会法界所展现出来的那种无我、无私特质。

  「我见」、「身见」的破除,不是在禅修的禅相里面,而是要你慢慢从「自我」的世界走出来,然后去看到外界环境,包括一切的人、事、物都是,你的心跟众生的心才会真的在交流,你也才会真心真诚的善待一切众生。你那个「我」跟「非我」的界线才会慢慢的破除。如果这一个层面没有突破掉(当然要突破、完全断除,那是证果的证量,现阶段你只要慢慢的这样连结起来、慢慢去体悟;如果你没有突破,这个界线还很严),你看不到这整个法界外面的这些,你连初果都绝对证不到,因为我慢、身见是不会断除的。

  在修行上,如果四念住的内身、外身没办法统合,于是我还是我、众生还是众生,以一个修行很厉害的我,去看凡夫、去看到别人,以一个修行很厉害的我背着一把剑去“砍”别人,跟别人较量功夫。

  必须要慢慢去看到你跟众生、跟法界是一体的,就会愿意去打开你的心量慢慢与众生交流,你的身、心就会柔软下来,这时候才能够来到「超人格的层面」。真正的慈悲、四无量心也是在「超人格层次」所展现出来的,我们以前所自以为的这些慈悲心,还是在「自我、我是、我能」的世界里面所展现出来的慈悲,当你慢慢去体悟到整个法界跟我们生命是有重要的连贯性时,这时候所展现出来的慈悲,才会是渐渐学习到无条件、无所求、无我、无我所、没有我慢的那种慈悲及爱心,才算是开始迈向「超人格层次」,亦即佛陀所称为的「入圣者之流」亦即向初果、证初果、二果、三果阶段层次。

    当心灵层次慢慢再成长、慢慢再酝酿,因为这时候你的心量能够真正展现出四无量心出来,是真正展现无条件、无所求的慈悲心出来,你是会超越宗派、超越宗教、超越种族及超越国家,逐渐破除掉种种界线。所以前面这一关很重要,如果有机生命体跟外面这些环境的界线没有慢慢破除,你心中所设定之宗派、种族、宗教及国家的种种界线,都是很分明的。

  如果你的界线能够破除掉,才能够来到像德雷沙修女所展现出来的,没有宗教的色彩、没有宗派的色彩、没有种族的色彩,这才是真正「四无量心」的展现。包括孔子所主张的「有教无类」,也都是来到「超人格的层次」,孔子的心量是来到「超人格的层面」,德雷沙修女也是来到「超人格的层面」,我们能不能问自己真的有这种心量?有没有真的展现四无量心?无条件、无所求超越宗派、宗教,如果没有超越宗派、宗教的界线,你想要寻求究竟解脱,要到达涅盘彼岸,那是痴人说梦话,是绝对不可能的。

  因为心灵的成长都有一个次第顺序,有深、有浅,有一个必经的层次过程,你要这样有次第逐步的提升上来,才会来到真正四无量心的展现。这时候你会把你的解、行实际应用、展现出来。当你闻思精进之后,慢慢要应证在生活的历缘对境中,处处都要去应用、去展现,这样才能够慢慢去淡化我们的贪、瞋、痴。

  「身见」的破除是来自于你跟外境、外界环境的慢慢融合,外界环境就是我们的外身,更深入的诠释「外境」就是我们的法身。真正的包容及慈悲是要有智慧,不是长养众生欲贪「滥慈悲」,这两者是不一样的。我们所处的外界环境,就是「四念住」所讲的内身、外身的外身,外身、外受、外心、外法讲的就是整个外界的环境、大自然法界。当界线慢慢的淡化掉之后,你才会慢慢的去体会到「法身」,也才会展现出来,你必须有这样的突破及超越,才能够来到「超人格层次」。

     「法身」就是「自我」跟整个法界慢慢融合了,这时候你才会真正展现「法身」,「身见」也才会破除,不然你的「身见」要怎么破除?!不是在那里一直经行…,然后一直修、收摄六根、修四念处,修练种种功夫…,然后一直在「自我」的世界里面修行,修练到后来自以为「我的『身见』已经破除了」。你认为你的「身见破」,事实上却不知道你的「我慢」很大啊!真正「身见的破除」是身、心来到很柔软,对法界种种越来越臣服,而且对众生--外面的外身、外受、外心、外法,「身见」就是我,你跟众生的界线慢慢的模糊掉了,这不是禅相!也不是想象!而是你真正体会到我跟一切众生,原来与我们都是同一体。

     对「一体意识」有所体会到之后,你的「身见」慢慢跟众生的隔阂才会渐渐的减少,这时候也才会真正展现出四无量心,不然以前所谓的「慈悲心」都是想象、造作、作意的,以前的慈悲也不是真正由衷流露出来的,还是矫柔造作而不是发自于内心的,现在慢慢来到无造作、自然流露,这时候你的人格才会一直的提升上来,这就是佛陀所谓的「入圣者之流」,亦即来到「证初果」阶段。

    如此继续不断的跟整个法界慢慢一直再融入、再去体会,当你体会越深,四无量心就会越具体展现,你的证量就会越来越提高。而所谓的「结缚」也就是那个界线,会越来越少、越来越淡,之后来到「证悟三果」阶段,然后继续迈向「四果阿罗汉果」境界。

  「超人格」跟「一体意识」的区别,就在于「超人格」层次还是有「自我」。以孔子为例,孔子当然是非常伟大,也值得我们尊敬,但是我们如果以修行层次及整个心灵成长的层面来论断,可以暂时做这样的一个界定,也就是孔子是属于「有为法」世界里面的至圣先师,孔子所讲述的是可以协助你来到德行很有修养,亦即「超人格」的层次,但是孔子所讲述的这些,还是没有超越二元对立,诸如:君君、臣臣、忠、孝、仁、爱、礼、智、信…。

  以「忠」为论,历史上记载关公是一个忠臣,很忠心于刘备,但是若以老子的观点来讲,关公却是杀人无数,你自认是一个忠臣,但还是没有跳脱二元对立,还是属于「超人格层次」方面。当然,这是一个心灵成长必经的过程,当最后真的跟整个宇宙及整个法界溶为一体的时候,你真的来到前面所讲的「法身」展现,慢慢的去体悟到了、慢慢的去溶合了,这就是体证的过程。

  当你慢慢越来越深入之后,就是来到真正的「无修」阶段。前面的层次还是属于「有修」阶段,是属于初果、二果、三果的阶段过程,还是有修、有为。「一体世界」就是「自我」完全消失(消融),五蕴身心完全统合,来到真正的「无我」。前面的阶段都还是头脑知见所理解的「无我」,还没有办法真正做到,唯有来到真正的「无我」,跟整个法界、宇宙溶为一体,你的「法身」即遍一切处,就是「法身具足」,此时就是真正来到不生不死的涅盘境界。

    「虽然超人格经验与一体意识有许多类似的地方,两者仍不可混为一谈」意思就是一个是有「自我」,一个是「无我」;一个是「有为」,一个是「无为」的世界。历史上的那些英雄、伟人、圣者,他们可以来到「超人格层次」,就像佛陀所讲的「初果、二果、三果」世界。但是「一体意识」讲的是阿罗汉的世界,亦即【心经】所指称的境界,是「无我」的世界,是佛陀、老子及耶稣他们所达到的境界,就是在一体意识的世界,个人是与无所不包的绝对整体认同。

    「不同的层次各具不同性质的界线,这些界线向下延伸,直到『一体意识』世界,便消失了。因为在那个终极的世界,「自我」与「非我」已经变成了一个和谐的整体」(第21页)这就是来到真正是体证「无我」、做到「无我」,前面有讲说「这些界线向下延伸」,事实上,如果我们以实际修行来讲,是怎么样?向内、向我们的内心世界,这就是反观。当你的心越宁静,就可以觉知得越深层,只要有向内反观「自我」常常在矛盾冲突的世界里,「自我」就会慢慢的统合。

  当你的内心世界慢慢整合,然后会跟身体慢慢再整合。你越向内反观,就会看到我们的内心,因为只要有界线存在,就会是战争冲突的导火线;只要有界线,就有苦的存在。所以,你的内心有没有界线的存在?都是需要自己回来向内反观检视,如实回来面对自己,检视自己内心有没有冲突?有没有矛盾?有没有苦?有没有深层的不安?如果有,就是让你照见到苦谛的机会,那个苦就是在警示你的内心世界里有在构筑一条界线,你要敢去如实面对、反观,才会看到那个界线的存在,也才能够把那个界线去除掉。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修行要回来向内反观,你越向内心里面深入观照,心灵的成长就越加提升,就会来到体证越深的世界。

    本书第26页的《图二》「意识层次与心理治疗的对照表」中的第一个层次就是「角色」跟「阴影」,「角色」的层次就是「自我」戴着很多的假面具,设法只要维护它们所想要的形象,这种人格会形成四分五裂、内心摆不平,有可能成为一个表面上看似很有修养的人,但是内心却充满着冲突、痛苦、矛盾与不安。人前展现的是一面,但人后呢?当私下独自沉静下来的时候,又是不敢面对如实的自已。因为他一直在谴责自我,一直不希望他有某种负面心理现象的存在,只要在内心深处一浮现他的阴影及那些境界、现象,就会被他压抑打入潜意识里面,然后一直躲在他内心世界的阴影之中。

  那种只着重表面修养功夫的人,是比较容易形成这种情况;有些一直构筑完美主义者,也常常容易形成我只要「我要」的这些,然后一直排斥掉很多「我所不要的」,慢慢的,你会感受到那些都只是一种苦海。因为他的内心常常会陷入死胡同的苦海里面,所以像此书图表左边所叙述的,就是在讲「对治」方面,像一般谘商、鼓励性的心理治疗。如果需要比较深层的愈合治疗,诸如心理分析、角色分析、人际分析、实现自我疗法及自我心理学…,亦即一般心理学领域方面,都是可以帮助这方面的复合。

  愈合表面意识与潜意识,让我们能够渐渐接受丑陋的自己,这是治疗心灵的分裂。其次,当内心慢慢统合之后,但是我们对这个身体还是有很多的谴责,就好像车子的二个轮胎,你只要一边却不要另一边,你只要这个心就好,却谴责这个身体的存在。这样你的生命潜能是不会真正发挥出来的,因为你不是一个完整的个体。就如「生物能量分析法」,包括后面所讲的「完形治疗法」,由于你身、心没有统合,身、心是分裂的情况之下,生命的潜能是不会发挥出来的。包括「存在主义」,让你敢于自我表现,敢于成为一个真实的我--宁愿「真的丑」,前面讲是要「假的美」,这里是来到「我宁愿真的丑」、「我不要假的美」。这时候就敢于自我表现、展现,他的内心世界会愿意接受丑陋的自己。

  例如有人要向我借钱,以前当我很爱面子的时候,有可能我并没有钱,但我会向别人借钱去借给你。但是当我借钱给你,内心又在那里很苦,认为「我们是好友、我们的关系很好、我对你多么“死忠”、对你是多么好…」要维持一种形象。但是你本身就是没钱,还要去借钱借人,眞的是很不真实,这个苦就会让你继续活在苦海里面。

  当你愿意真实面对自己的时候,假如有人要跟我借钱,而我确实真的没钱,就坦白说「我没钱!」当然有时候要看情况,慈悲不能没有智慧,慈悲不是长养众生的欲贪,以前也许你是滥好人,人家要借钱,于是就借给他,因为想要博得别人的好感,称赞说「这个人很慈悲、做人很好、很有义气」的我们所要的「角色」及称许。换做今天,你就不会博取虚名了,会让自己成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有就说有,没有就说没有。我觉得这种情况可以帮上忙,我就帮忙;不能帮忙,我就说帮不上忙;会渐渐来到「真实」。宁愿别人对自己的印象不好,那是别人的事。别人认为我是穷光蛋,也没关系啊!认为我是吝啬、穷酸,也没关系啊!随便别人怎么讲啊!就是敢展现出一个真实自我的作为出来。

  但是跟身体方面,如果你还分裂,你还是一样,还是在矛盾不安的世界里面,像心理治疗方面、生物能量的潜能发挥,包括身、心、灵的整合方面,让身、心能够成为一个完整体,你的生命能力才会发挥出来,这时候来到接受完整的自己。当然,真的要能够接受完整自己,也要经历过佛陀所讲的「无常」、「无我」这方面的闻思修证基础。

  当你慢慢能够去接受「无常」,慢慢能够去了解「无我」,才会真正接受你自己啊!身、心、灵要能够整合是很不容易,如果没有真正「无常」的正知正见,不会真正接受你自己的,你会抗拒「无常」、会抗拒「无我」,包括要身、心、灵方面的整合,都要有佛法这些对真理实相的闻思基础,要慢慢了解精进之后,才会真正接受。

  为什么你以前不接受呢?就是因为你不了解嘛!你在抗拒嘛!你要真正能够接受,不是别人灌输给你,你就要接受啊!那还只是你现在头痛,我给你一个对治的药治疗一下,没多久还是旧疾复发,并没有从根本去治疗。要从根本身、心、灵的整合,必须要对真理实相、对「无常」、「无我」这些,有相当深入的体悟,才能够来到身、心、灵的整合,也就是对根、尘、识、五蕴、六根、六界这些,要有相当的体悟,才能够来到整合。

    佛教所讲的,都是更深入把生命的这些根本问题解决,不只是这样而已,还要能够让你再去看到内身、外身、内外方面的,让你的有机生命体跟外界环境慢慢的整合。再者,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机生命体虽然整合了,但是你跟整个外界没有整合,还是在很苦的世界里面。如果你认为这个外面的世间是五浊恶世,就会继续在无边的苦海中,认为这个世界是不好的、是业报的业报身,我们是罪业深重才来到这世间。因为你当下没有找到真正的净土,还是没办法安心自在,所以你的内心还会绷得很紧,还会继续去找你所要的梦幻世界。

  你否定所身处这个实相世界的存在,然后继续再构筑你所要的梦幻世界,你当下的生命跟外界是分离的、是对立的、是分开的,如果你这个层面没有突破,是不可能来到「证初果」。因为你处处都活在跟境界是对立,跟境界都是在拉扯着,你处处活在抱怨,不满意、不知足、不知感恩,你的身、心怎么柔软下来?「身见」怎么破除?

    有机生命体跟外界环境必须慢慢的整合起来,你才会迈入「超人格的层次」,也才会来到「证初果」,才能够继续再往上提升,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这个过程就如同像荣格心理学、综合心理学所叙述。事实上,佛教对上述的整个过程都有完整的解析,更重视的是后面一体的境界,原始佛法都是要直接慢慢让你契入一体神圣的世界,就是「涅盘彼岸」。

  佛陀所讲的「涅盘」、「涅盘界」,贪、瞋、痴的止息,你的瞋心要怎么止息呢?因为一切界线消失、消溶了。只要你还有界线,就一定有对立的存在。只要你有界线,就会有你的「要」跟「不要」;有你的「要」,你就有贪;有你的「不要」,你就有瞋;贪、瞋要怎么止息?必须要界线完全的消除,这是真的!所以,十个结怎么淡薄?就是要慢慢去体悟到那些界线,就是导致痛苦战争的肇因,以及内心的痛苦不安、苦海无边…这些。当你真的慢慢愿意一一去破除,来到有机生命体跟外界环境的整合,这就是当你慢慢去认清之后,然后渐渐的接受。

  你所认为是五浊恶世的世间,要完全慢慢的去接受,慢慢去体会法界的重要,此时你所展现出来的「四无量心」,才会来到超越那些种种格局,来到「超人格层次」。你一定是必经这样的心灵成长过程,才会来到真的溶入一体世界。「自我」消失了,你就见法越深,这一定要透过实修实证去体悟,实修实证越深、见法越深,人生的历练越多,你看的越具体、越清楚,就真的能够很快的来到溶入法界,与「道」合一。

  所有任何宗教的终极目的都是要来到那种宇宙神圣的层次。诸如:大乘佛教、禅宗,包括道家,这里的所讲的道家,不是一般宫庙的“道”、道术,而是老子的所阐述的「道」,都是要协助大家溶入宇宙一体的世界。包括回教、基督教、犹太教这些真正的智慧者,他们来到体证无我、无私的世界,也都是来到一体的世界。大家可以慢慢去探究这整个解脱之路,就会更清楚了。

  「我发现每种层次的治疗法,大抵都能认可接受比他肤浅的层次,但是却常否定比他更深邃的层次」(第27页)这句话很重要,大家慢慢去看到、慢慢去消化,每一种层次的治疗法大抵都能够认可接受比他肤浅的层次,却常否定比他更深邃的层次。当然嫉妒心也有啦!但是最主要是因为他的意识层次没有来到超越的层面,于是他体悟不到,所以他就会排斥。人们通常对于不能够了解、不能够体证到的这种层次,他就排斥、攻击,认为:这是不正确的、这是不对的。

     所以,井底青蛙所能够看到就只有井底里面小虾米的世界,牠会跟这些小虾米劝说应该怎么样提升、要怎么样…。但是,当你跟井底青蛙讲述井底以外的整个大海、法界这些,牠就会说:「你在“膨风”(夸大其词),你在胡扯…」。因为他的视野、他的视线就是在这样一个狭隘的世界,体悟不到整个法界的宽广开阔。

     如果你的修行层次只是着重在个人的五蕴身心方面,只是着重在内身、内受、内心、内法方面,很容易会形成「井底青蛙」之见,形成一种「以管窥天」,这方面你要清楚看到。佛陀要帮助我们破解五阴以及四念住,是要让我们对五阴身心的如实了知、如实了悟,但是在实证实修方面,一样告诉你要内身、外身,内、外身都是修到、都要觉察到,你才能够突破、才能够超越,而不是说修了四念住之后,你就马上能够证果。纵使你整个四念住阶段都是很认真的在修,还是未必能够证果,除非你能够看到法界的这些种种,真的能够看到活生生的法、处处都能够见法,不是只有在禅坐、禅修区里面才见法,你要处处都能够见法。

     这时候在你生活的历缘对境之中,不只是在禅修才有外境,生活中的历缘对境都是在跟境界在接触,你要处处去见法,才能够真的来到证果。如果你没有超越的话,就只是在「见树不见林」的阶段,当然不是说个人五蕴身心方面的修练不重要,那的确是很重要的。但是如果你的「自我」没有完整统合,你是没办法来到对外界的「如实观」,你自己的内心世界就都在里面摆不平,「自我」都在那里厮杀拉扯了,你怎么能够去看到法界的奥妙呢?你是看不到的!

     如果你一直在「自我」展现,想要构筑你的梦幻世界,这时候告诉你要看到真实的法界,你也会不敢看、不敢面对,因为「自我」是很狡猾的,它总是要逃避的,它不敢面对这个法界。为什么呢?因为它怕见光死啊!因为自我、小我跟整个法界一比较起来就相形见拙,它原本认为:我是、我能啊!结果跟整个法界一比起来,当然就不敢照见,所以就躲避起来了。

    如果没有真正要历经大死一番,这一个关卡你就突破不了,就不敢去看法界的这些法。你一直要在「自我」成就、我是、我能…,就会不敢去看到整个法界,你会去否定。就算你去看,还是用「自我」去看,会故作态势的说:这没什么啊!还是以自我封闭的世界在看,一样不是否定,不然就是看不到(视而不见),因为他不敢掀开「自我」的金钟罩,当他一掀开看到这整个法界,就变成小巫见大巫,他原先所巩固的「自我」就没有存在的余地,那个「自我」就赶快躲回去。如果你真的决心要大死一番,就不一样啦!这时候真正的智慧才会开启,你的心量才会真正打开,你的十个结也才会真正的一一松开、断除,这就是要协助大家把解脱之路探究得更清楚。

    「所谓的成长,通常是指个人的眼界在内在的深度或外在的广度上的扩展,这正是意识层次图向下取向意思,向下深入一层,便表示他的心灵领域又扩大了一层。成长就是重新分配、重新划界、重新组合。是自我迈向更深、更广、更丰富之境的心路历程。」(第27页)这一段描述非常好,我们讲说「心灵成长」,你的心灵要怎么成长?真正佛教所讲的「证果」、「解脱的境界」,就是整个「心灵成长」的过程。当你的视野不断的开展,你的心胸不断的开展,你的智慧不断的提升,而这个开展及提升这些,根源是来自于你有向内反观,你越有内观,越深入你的内心世界去觉察,就可以把那「十个结」一一去除,去除一个结,你的心灵就成长一分。

  所以,「成长」指的就是个人的眼界,也就是我们的六根、我们的心,在内在的深度或是外在广度上的扩展,这个眼界不光是讲「眼根」,是我们的智慧眼。你的心要不断的明觉,然后越向内看,你的深度会加深,广度也会加深。「向下深入一层」便表示他的心灵领域又扩大了一层。「心灵成长」就是心灵上重新分配、重新划分、重新组合。是「自我」迈向更深、更广、更丰富之境的心路历程。

  「成长」就是从这样的界线越来越向下延伸,因为在越上面,就表示界线越多,就是生活在越狭小的世界,你的苦海越无边。成长的过程就是你越向内看,越向你的内心里面深层去看,看种种的界线、种种的隔阂、种种的痛苦、冲突、矛盾、不安,然后慢慢的如实去面对、逐渐的超越,这就是「心灵的成长」。

  如果我们以太极图来讲,众生如果越向下,视野就越狭小,心胸就越狭小,当你越向下,会怎样呢?无边的苦海啊!包括修行也是这样,如果你要在支流末节上面绕,会修个没完没了。如果你一直在那里对治,看到什么,就对治什么!看到什么,你就对治什么!把外境认为是贼,把外境认为跟你是对立的。所以,当你的六根跟六尘接触时,常常都会在自责:「我又有漏了」有漏,就要去对治!要怎样啦…。你都是在这支流末节上一直耍弄,这样外境的种种还有很多等着你去应付呢!

  因为你的「六根」每天都会跟「六尘」接触,如果把外境的一切种种际遇认定是你的敌人,你的心跟境不能够统合,就有修不完的行,甚至还有可能修个三大阿僧祇劫、三十亿年,你都还在修个没完没了。所以,当你慢慢去体悟之后,真的要不断的提升,你如果提升一层上来,你的视野就越广,而且也就越省事。如果你能够慢慢的一直提升上来,就是「心灵智慧的成长」。从井底青蛙狭小的视线慢慢的提升,提升一层所看到的范围世界就越广,你越提升一层,「自我」就不断的成长突破,如果能够来到「终极意识」、来到「一体世界」,也唯有「无我」,才能够来到这个层级。

  只要你还有「我」,就有「我」跟「非我」,只要你的内心世界还有「我」,如果还没有来到「一体世界」,你顶多是来到「超人格」的极致层面,因为你还有「我」的存在,这时候你的心量虽然已经是非常广大了,是人间所称许的圣贤、圣人,但是你还有很多的「另一半」,只要你还有「自我」,就没有真正溶入「一体世界」里面,所以你必须一定要有真正大死一番的决心,才能够真的来到「无我」的世界。

    整个修行之路就是不断的「心灵成长」,不断的超越提升,不要只是以头脑知见在听闻修练,不只是装填一些知识、知见而已,而是要用心灵来听闻体会,真的要「归零」,把过去的知识、知见放下,随时「归零」,才能够不断的跳脱、提升、超越,要有让自己大死一番的决心与魄力,当「自我」大死一番之后,你才会超越、才会跳脱啊!不然,你就只是一直在原来狭小的世界框框里面运转。如果真的能够「归零」,你每次的闻思精进、修行都会是不断的在成长,再加上又不断的亲身去实行、去实践,你就是一直在提升、提升。如果能够真的「归零」,身心柔软下来,你就会不断一直的脱胎换骨、大彻大悟。所以,什么叫做「成长」?就是不断的让自己有无限的可能,让自己真的展现无限的可能,把视野心胸扩大、再扩大。

    「我们将在随后三章里面,管窥蠡测一体意识的奥秘」此处这里讲「管窥蠡测」很容气、很保守,就是比较谦虚一点。「因为在你还没有真正能够体认一体意识以前,你可以管窥蠡测一体意识的奥秘,我们只能够旁敲侧击地,揣测一下一体意识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探讨一下一个没有界线的世界,是怎么一回事?一种没有过去与末来界线的现在是怎么一回事」就是没有过去、也没有未来那种界线的「现在」是怎么一回事?「没有内外之隔的大觉,又是怎么一回事」这就是要协助我们先了解、先理解,然后不断闻思之后,去实修实证、去体证。

    「有了全盘的认识后,我们便能够很深入意识的领域,了解各层次及相关的对治法,最后我们再度回到一体意识的主题上,那才是最真切的,因为唯有在那境界中,我们才能拥有一切的真理」当真的跟法界溶为一体。你本身就是「法身」,像耶稣就很坦然的讲:「我就是真理、我就是道路啊!」也就是佛陀所讲的:「我就是法身啊!」这个阶段一定都是跟整个法界是溶为一体的,具备无我、无私,绝对没有我慢,而且展现出来的就是大慈大悲。

    「再往深处看,我们发现佛教之禅宗(禅)或印度教的吠陀哲学,是为了愈合有机生命体与外界尘寰的分裂,开展出一个与整个宇宙认同的大我意识」也就是溶入整个法界里面。「迈向一体意识。可是我们也不可忘了,在一体意识与有机生命体的这种意识之间,还有沟距,尚有待于『超人格』层次的重重超越,这一层次的对治法门,主要是为了促成『超乎个人』或『集体性的』,或『超人格』的意识」(第25页)

  「『超人格的自我』,这虽与一体意识不尽相同,至少已经超越了个人的有机生命的范畴」所考虑的事情不是从「我」、「我所」出发了,已经能够来为众生考虑了。「属此层次的对治法门有:综合心理学、容格学派的心理分析、瑜珈及超觉静坐等」此处所讲的就是佛教之禅、禅宗,是要直接把你很快的丢入「一体意识」--无字天书、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就是告诉你要去直接溶入,去读懂这部「大地风云经」,直接溶入「一体的意识」里面。问题是你没有经历过闻思基础,没有经历过上述「心灵成长」的阶段,你就算是耗费一辈子的时间,也是有如一只“蚊子去叮牛角”(台语)般(亦即徒劳无功)。

  如果观念知见错误,很容易又变成一个「大我慢」出来!如果不能够真正去体悟「无常」跟「无我」二个法印,没有真正彻证的话,把你丢到「一体意识」里面,你就变成一个很大、很厉害的「大我」出来。因为「自我」贪生怕死,还是一样巩固那个「我」,修行就是要变成很厉害、很“大尾”(伟大)啊!这样的话,就又背一把宝剑到处要去“砍”人,要去较量、要称霸武林,成为武林高手、成为武林至尊。

    所以,本书的作者就透彻的说到:你要来到这个境界之前,要先经历「超人格层次」。如果没有经历过「超人格层次」阶段,你前面这些身心基础没有没有愈合、没有统合,没有了解什么叫「无常」法印?没有了解什么叫「无我」法印?就算把你丢到这「一体的世界」里面,因为那个「自我」不死,它还是在展现「大我」啊!那时候的「大我」,就是我慢的大我,不是「无我」。这里又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希望大家要能够照见。

    如果大家已经具备【阿含解脱道次第】、【老子道德经】的闻思基础,就可以把以上所讲述的这些再统合起来,你的修行方面就会更清楚、更具体。修行不是在打迷糊仗,你愿不愿意放下?愿不愿意「归零」,要大死一番…?这些都不是口号,也不是头脑的知见的装填,是真的要去做到!要真的让自己做到「归零」,要让过去的知见、习性从头再来,身、心要很柔软。

  「身心柔软」必须要从「有为法」开始,这是一个必经的「心灵成长」过程,就如前述所言的「向初果、证初果、二果」渐次阶段也是一样,你要从「有为法」的世界,这样慢慢提升上来!你也许会认为「身心柔软」是从刻意有造作,当然这也只是一个过程,没关系!如果你不容许有这样的过程,也不容易有所成长啊!就像你要容许小孩子跌跌撞撞,才能够学会走路啊!才能够学会骑车啊!才能够学会独立啊!要真正敢去做为,真正敢去做,这样你就会有所成长、就会有所突破。

  我们整个闻思修证的过程,事实上跟这些都是环扣在一起的,我们修行阶段的闻思跟实修实证方面,就是在「点、线」的组合,「点、线」的完整。角色、自我、有机生命体的统合,就是在「点、线」方面的完整。然后「面」呢?就是来到跟外界方面,你渐渐的溶合、渐渐的了解、接纳,这样慢慢真的有去见法、有去体悟,你的法喜自然会慢慢展现出来,而且你的心量自然也就会渐渐展开、展开,慈悲之心就自然的由衷流露出来。

  如此我们对法界的体悟就会越深,包括要怎么样进展逐渐去体悟「无我」?「太阳」每天都在跟我们讲经说法,「大地」每天都在跟我们讲经说法、展现给我们看「无我」,「空气」也都是一样每天都在跟我们讲经说法。什么叫做「无我」?什么叫做无条件、无所求?什么叫做慈悲?这些都是实相的存在,都不是想象的。只是你心里有没有打开?智慧眼有没有打开?有没有去看而已啊!当你有觉察到这些,修行就会来到「点、线、面」的展开,然后会慢慢协助我们再去体悟到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届时就能以「无为」的方式,来到与「空」相应、与整个法界相应的阶段,这个「空」不是空洞的「空」,而是整个无边无际的法界。

  在这个过程中,当你慢慢体会越来越深,你的界线就会越来越淡薄,那「十个结」的断除就会很快,当界线淡薄、淡薄之后,也就很快断除了。

    所以,这整个过程才是一条既快速又完整的解脱之路,不必耗费一生的时间。修行不是在练功夫,当你真的能够把自己的身、心统合、整合起来,如实面对自己、接受自己,然后再跟法界溶为一体,从法界中处处去见法,就很快迈向解脱之路了。

    现在讲一个故事作比喻:有一位禅师问他的在家居士弟子:「如果你跟老婆、母亲搭上同一艘船,结果这个船翻了,她们两个都不会游泳,这时候你要救谁?」有的人就讲:「救妈妈!」有的人讲说:「救太太!」而学生就回答:「我要救妈妈」,师父就敲他一棒说:再问你一次:「如果翻船之后,你要救谁?」他就说:「救太太!」禅师又敲打他一次说:再问你一次:「翻船了,你要救谁?」弟子就说:「我二个都救!」禅师就再他敲二次,这时候弟子楞住了。

  禅师说:再问你一次,再给你一次机会:「翻船了,你要救谁?」弟子回答:「我二个都不救了!」禅师就再他打三下。这个故事就是告诉我们,如果对一个假设性的问题,你事先费尽心思在作一些假设性的回答,这样是不真切的,因为你不能把这个准备好的答案,然后到时候再套进去适用遵循,这样是不行的,因为世间的机缘是不断在流动变化,应该要凭着当下的直觉、当下的因缘,你该怎么做就怎么去做。

  至于你当下是怎样去做,这跟当时心灵智能的层次也会有密切关系,是没有固定的标准答案,如果你事先设定一个标准答案,禅师又会要再槌你的。所以,我们要不断提升我们的心灵智慧,然后应遵循「中道」,「中道」是不会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应视当下的因缘,以明智、理智的当机判断去处理,怎样处理比较好?你判断之后就去做,做了你就要承担、去接受。如果翻船之后,本来你觉得当下也许是想先救妈妈,但是因为太太就在你身旁,而妈妈却漂得比较远,你又在那里挣扎说不能先救太太,要赶快去救妈妈…。结果,当你游到妈妈那边的时候,妈妈也已经漂走了,而太太呢?也死了。

  因此面对问题,不要用预设的答案去套千变万化的实相,真实的世界是要看你当下因缘是怎么样,然后你再去做有智慧的判断,这才是真正的「中道」。因此,佛法也要灵活的应用,它是活生生的法。

第二章 取其一半

    「为什么人们总是生活在相对的气氛之中?为什么你所坚持的价值观念常属于这对立中的一边?为什么你得在相对价值中做个选择?又为什么人类的欲望总逃不开这相对性?」这里慢慢已经要导引出更深入的问题了。

  「我们生活的空间与方向都是相对的,上下、内外,彼此、顶底、高低、左右」「顶底」就是高、低、左、右。「我们所重视的价值也是相对的:好坏、生死、苦乐,上帝与魔鬼、自由与束缚」还有把佛跟魔严重的一刀两断划分开来,也就是一直都在划分上帝跟魔鬼。「我们的社会价值或美感,也常常是相对的,包括成败、美丑、强弱、智愚」还有我们修行人所讲的圣、凡也是一样,你在追求要成圣、成贤,也是一种二元对立。

  「即使人类最高的想象能力,也逃不出相对的领域,例如:逻辑分析总是对与错的问题,『认识论』是研究实体与表象的问题,『形上学』则着眼于存有(就是存在)与非存有(就是非存在)的问题」如果以一般哲学或是一些宗教徒来讲,就常常于「存在」与「非存在」之间在争论,而佛教徒比较容易陷入的就是「有」与「空」之争,佛陀都跟我们讲:如果你有「如实观」,就可以跳脱出这二元对立。在【阿含解脱道次第】里面也有讲过,一般众生总是在二元对立的世界,然后抓住一边,再来排斥另外一边。「我们的世界好似由一堆对立性质所组成的」。

    「我们早已视此为天经地义之事」(第30页)因为我们众生一直在构筑完美的梦幻世界,常常都只要「一半」而不要「另一半」。所以本书就是让我们照见到内心深层里面很多的「要」跟「不要」,然而这个「要」跟「不要」都是从「自我」出发去界定的,这要慢慢静下来去反观,就会觉察到内心里面很深层的壁垒分明及重重障碍,就是导致我们无边苦海的根源。众生眞的很不容易觉察到自己在这颠倒梦幻世界里面的这些,我们早已视此为天经地义之事。

    「可是如果我们严肃地反省一下,便不难看出它的荒谬。自然界好像丝毫不懂人类的这种相对世界…」这个相对世界真的都是人类自己把他制造出来的。「自然界不会产生出真蛙或是假蛙」神圣的青蛙或是丑陋的青蛙。自然界的那些青蛙,有没有说哪一只是神圣的青蛙?哪一只是丑陋的?哪一只自然界对他比较好?哪一只是丑陋的?但是人类就不一样了,有神圣的什么、丑陋的什么…,就会标榜出来。

  「自然界也不会看到所谓合理的树或是不合理的树,也没有对的海洋或是错的海洋,也找不到有道德的山或是无道德的山」我们要慢慢去看到法界大自然是真正的平等,现象界的一切存在,包括一切的人、事、物,在法界中都是平等的存在,而且都是独一无二的。法界对一堆牛粪跟一堆钻石是完全平等,但是人类就不一样,会分辨出这个价值有多高,而牛粪是肮脏、龌龊的,要赶快把它丢掉、去除掉。

  对大自然而言,没有所谓美丽的品种或是丑陋的品种,他是喜欢所有的生命存在,这是何等庄严的法界啊!你能不能来到这样的平等心?真的很神圣、很庄严的平等心,来爱戴、善待一切众生,包括能不能以平等心来对待自己?你必须要由内而外逐步的统合起来,否则你的生活质量都是过得四分五裂,你的内心生命里面也都是不断的在厮杀、拉扯啊!

  「梭罗曾经说过:自然界从不道歉的。因为自然界没有对、错的观念,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失误』」自然界会有台风的产生,我们人类就认为这台风不好。但是大自然当因缘具足之时,该形成台风的时候就形成,台风把你横扫得东倒西歪,也不会来跟你道歉!人类认为台风不好,但是台风就是一个自然的调整!台风带来台风雨、带来丰沛的水量。再比如地震,众生都认为很不好,很不希望地震的发生,很恐惧地震的发生,但是对法界大自然而言,该地震的时候还是地震啊!当因缘具足形成,地壳累积到相当的能量该释放的时候,就释放啊!当要释放的时候,哪里知道你们在当地做了很多的法会,不知道啊!

  因为这是一个自然的过程,酝酿到某种情况就会产生变化。况且对法界而言,地震也是一个中性,在某方面来讲,它有破坏;但某方面来讲,他也有会有建设啊!所以这就是这里梭罗所说过的:自然界从不道歉!问题是:人类如果没有提升到绝对立场来看这整个法界,还在相对立场来看的话,你就会有很多的「要」及很多的「不要」,就不能接受这完整的法界一切种种,认为这完整的法界是这么的丑陋,还有落叶、还有粪便、还有尸体、还有深谷、还有地震、还有台风…,所以就讨厌这个真实的法界,然后你就去追逐希望构筑的一个没有台风、没有水灾、没有地震、还有没有死亡的世界。

  问题是:你一直在构筑这样梦幻的世界,然而人类生存的实相世界却跟你所追逐构筑的梦幻世界是背道而驰,你所构筑的梦幻世界跟实相世界是不相吻合!所以就形成你每天生活必须生活在这个你所怨叹的、不要的实相世界里面,你就会觉得自己好像活在无边苦海里面!当所追逐祈求的梦幻世界无法实现的时候,我就不得自在啊!

    佛陀一直在唤醒大家真的要醒过来,也就是不要再逃避了啦!不要再构筑不切实际的梦幻世界,请你醒过来去看这个真真切切的实相世界!但是最初当你要醒过来,要去看这个实相的时候,你会不敢接受、不敢面对,而且你会发现法界怎么这样残忍?怎么有这么多的丑陋?你会不敢接受、面对,包括要接受真实的自己,你都不敢去接受,你会厌恶自己,很多人就是这样喔!

  如果不醒悟过来,就继续戴着面具粉饰太平说:「我不是那样的人!」因此很多表面修养的面貌形象又如此展现出来。当真的觉醒过来,就是你的智慧慢慢成熟,当然在这个成熟过程中,你也一定经历过很多所追逐构筑的种种梦幻世界,却都没办法一一实践、实现,到后来你才会心甘情愿的放下,回归到真实的法界来,因为真实的法界是完整而不是完美,你要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还是继续再构筑一个完美梦幻的人呢?

    万物各安其位而嘲笑人类!其它动物、植物不会发神经病,而人类就会在那里一直的追什么,避什么,逃什么,避什么,这样凶啊!吉啊!趋吉避苦啊!趋吉避凶啊!结果不断在那里逃啊!追啊!逃啊!追啊!到后来被自己所构筑的那个影子吓死。

  因为我们一直排斥「自我」的影子,那个影子是代表黑影,代表你的身体,代表你的「自我」一直不愿意接受的那一部分。当然这是一个比喻,你一直在逃避自己的影子,一直去除掉你内心里面不想接受的那一部分。但是只要你有「自我」,那个影子就一定存在;只要你有「我慢」,那个影子一定存在。如果擒贼不擒王,结果一直在砍那个影子,一直要去除掉那一部分,结果你一直不希望有死亡产生,一直在排拒、在抵抗、对抗死亡。只要你在对抗死亡、在恐惧死亡,你的生命就不会真正活起来。

  当你在对抗死亡的时候,你的生命不会真正的活着。如果要把「死亡」这部分去除掉,你就不会有「生」这一点是很深奥!唯有能够真正了悟「死亡」也是法界里面的一个实相,是大自然的一种自然现象,你能够以平等心来接纳自然的死亡,这时候你的生命才会有尊严、很庄严的活起来。唯有你真正包容接纳「死亡」的存在事实,你的生命才会完整的跳脱出二元对立,成为一个崭新的生命质量出来,这就是来到了悟生死大事。但这是不容易啊!必须要在你投注很多心力的去追逐、构筑你的梦幻世界,但就是没办法实践、没办法实现,你还是依旧在苦海里面浮浮沉沉,于是到后来有所觉悟,这时你才会真正要放下,才会来到真正要大死一番的决心与魄力!

    「自然界中也有我们所谓的对比现象,例如大的青蛙小的青蛙、大的树小的树」是不错!「有这些大小青蛙、大小树、有熟的橘子也有不熟的橘子,可是对它们而言,这都不是问题,不至于引起那焦虑症来」自然界里面是不会有罹患焦虑症,不会认为说我现在是一棵小树,人家是这么大的树,我实在很自卑,于是就罹患焦虑症,不会这样的!

  自然界里是不会有罹患焦虑症的情况,不会说我现在是一棵小树,人家是这么大的一棵树,就觉得很自卑而罹患焦虑症,不会这样的!不会因为人家是大棵的树木,就觉得很自卑而怨叹自己何时才能长到像这般大棵的树木!不会这样自卑自艾,更不会自叹自怜:业障重、祖先没有积好功德,才会遭受到如此的命运,是前世没有做好,所以我才这样…。人类就会一直在那里比来比去,但法界大自然呢?大树有大树的因缘,小树有小树的因缘,我不去跟他们比较,他们有他们不同的因缘,今天法界让我形成怎么样的形状,我就全然的活在每一个当下,那些小花也是开得很灿烂而完全没有自卑。

  但是人类如果自己个子长得比较矮小时,看到别人个子比较高大,通常就会兴起「矮一截」的自卑感,现在男、女渐渐平等了,以前还会有出生为女人的,就怨叹是自己的业障重,自责一定是前世少修多少年…,这些观念根本都是人类自找的,对法界而言,每一个生命都是很庄严的。

    如果你能够「归零」如实面对自己,你的生命会真的活得很有信心、很庄严,但是这也必须要我们真的愿意把内心的种种界线、自找苦吃的根源找出来,这本书就是如实照见我们是如何构筑出苦海的。对自然界而言,是不致于引发焦虑症,但是人类却常常是浮沉在苦海中,也就是一直常常笼罩在焦虑症阴影里。你的苦海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今天你还在忧悲苦恼呢?就是因为你不断的在逃啊!在避啊!不愿意接受存在的事实啊!自然界也许会有聪明的熊及愚笨的熊,但是他们都毫不在意啊!你不会在熊的身上看到自卑感。

    「自然界中也有生死现象,却没有人类所怀的死亡恐惧」(第30页)对法界而言,生跟死都是平等的,我们众生是怎样呢?小孩诞生的时候,就很高兴的称许:双喜临门!得到龙子或凤女。但是当家里有人死亡的时候,就哀伤、啼哭、嚎呼啊!人类就是这样,结果慢慢后来面对生死的态度就变成是贪生怕死。

  对法界而言,动物、植物是完全接受这样的「生」,面对死亡的时候也完全接受,真正解脱者就是来到了悟生死大事的世界--生死不是我的事,那是法界的事。要来这个地球出生,不是你、我、他在决定,是整个法界的因缘!如果你自以为能够自我决定,则为什么现在社会竞争很激烈,假如二只手不够用,你为什么不能决定要出生的时候,可以多长出几只手。在这个地球上,别人只有二只手,我需要用六只手,工作效率就可以比别人高好几倍啊!如果你能够决定我要出生在哪里,就可以出生在哪里。你为什么不决定自己可以比别人多长出二只手、多长出二个眼睛?!

 

  包括你可以慢慢观察自己身体的组成构造,为什么我们的手指会长出指甲?我们都以为是很理所当然的,以为这没什么稀罕。为什么我们的眉毛是横的?为什么眼睛上面有长几根眉毛?为什么我们的鼻腔里面要长一些毛?所以道元法师后来竟然体会到说:我发现眼睛是横的、鼻子是直的。如果真的去观察就会发现身体构造是多么奥妙!多么庄严啊!你牙齿的构造也都是很奥妙的,这也都不是你、我、他所能决定的。

  根据医学的报导:人类的头盖骨构造不是整个一片,而是有好几片连接起来,接缝比我们现在的拉链更精密、精巧,我们现在的拉链齿刻还是大小划一,人类的骨头就有所不同,因为如果是大小划一,万一有个地方裂开,就会全部裂开,头盖骨是有类似拉链的构造,但是他有大、有小、有弯曲,以避免说有一个地方受损就造成全部裂开。

  这是多么的奥妙啊!因为对人类生理构造越深入研究后,日本医界就制作出一套惊异的小宇宙,天文学家去探讨广泛的大宇宙,越探讨就越惊讶的得知:人类以前的一些判断,真的有很多的错误啊!当那些医学家、生物家、生理学家,更深入人类的身心构造方面去了解,发现到真的太奥妙了、太神奇了,这些都不是你、我、他在决定的,而是这整个法界的神圣、庄严!

    「一只老猫临死前不会恐惧不安,牠只是平静地走到林中,蜷伏在一株树下平安地去世」但是人类面对死亡时的心态又是如何呢?「别太温驯地踏进那帘夜暮里,愤怒、愤怒,为消逝中的光明抗争到底!」这就是人类不断的以「我慢」在对抗海洋潮流,不断的用「我慢」在抗拒黑夜的来临,人类没有了悟实相,都是「只要一半」。

  假如你「只要一半」,就会抗拒「另一半」所不要的,结果你的生命是怎么样呢?你要抓取「这一半」,因为你要抗拒「另一半」!所以你去抓取你所要抓的,而这一半的生命就要去跟「另外一半」对抗、厮杀,结果整个生命的能量也就这样错耗掉,在不断的对抗、厮杀中,不断的在追、在逃,如此我们的生命就这样胡里胡涂的过一生。

  因此为什么「了悟生死大事」非常重要,「了悟真理实相」也非常重要,当你真正能够了悟真理实相,全然活过来的时候,你才会真的来到「无为」!安心自在!整个生命才是一个完整的统合,不会厮杀、不会浪费,你才会真正把生命的光辉发挥出来,真实的智慧也才会产生。

   「自然界也有苦乐的时刻,可是牠们好像不会为此而烦恼。一只狗感到痛时,嚎叫不已;不痛时,就忘得一乾二净,牠不会为未来的痛苦而担心,也不会记挂过去的痛苦,一切就是这么简单而自然」(第30页)当一只狗受伤而感到痛楚时,牠就嚎叫不已,这是如实的反应啊!我们观察小孩子不也是这样的特性吗?因为小孩子的本性,距离原始纯真的特质是很相近的,所以小孩子所展现出来的就是:当痛苦的时候,我就哭;当不痛的时候,我就高高兴兴、快快乐乐的,他们都是很真实的反应。而人类呢?当我们越年长之后,受到世俗礼教的约制规范,甚而有谓:「男人有泪不轻弹」男人一哭泣就表示很没面子、是弱者,纵使是遭受到很多的委屈、痛苦,都只能压抑在内心,而女孩子就比较能够自然的发泄,所以女人的一般寿命反而较男人长,男人就是爱面子。

  如果这样的观念越是如此框限压抑,内伤就会越严重。以前有一位朋友的先生,不到四十岁就罹患肝癌而去世,他生前没有抽烟、没有喝酒,外表所展现的就是很标准且中规中矩,深入探问之后才了解,他是一个对自我要求很严苛的人,不容许自己犯错,做事也都是规规矩矩,又是某个宗教很忠实的信徒,很多的宗教道德规范都严格的遵守着。像他这样的生命型态就是过得很拘谨的,喜怒痛苦也都不形于色,表面上维持一个让外界感觉很好、很有修养的模范形象,但是内心却时常压抑、撕杀、痛苦着,是很不健康的。虽然他生活十分标准规律,但事实上以罹患肝病的起因而言,常是来自于我们经年累月的压抑情绪或愤怒等都是非常伤肝,如果能够让情绪时常发泄出来,反而是比较健康的,就像说有垃圾积压,能够倾倒出来,反而是比较健康、比较好的,所以女人常常能够自然发泄情绪,哭一哭就没事了,小孩子也是最敢于如实的展现情绪,当小孩子不高兴的时候就哭,但是很快的一阵子过后没多久就平复了。

  老子就是希望我们能够返璞归真,回到像小孩、婴儿般的纯真。我们不要用错误的观念去套在一个修行者、解脱者身上,造成到后来就变成是没有觉受、不会哭的也不会笑,像是一个僵化木头人一般。真正的修行者、解脱者,一般众生是不容易看懂的,因为在真实的世界是找不到啊!所以大家就在庙里一直膜拜所要的形象,但想真正协助众生解脱的善知识,你却疏忽不予重视。

   「我们也许会说:这一点也不假,因为自然本来就是如此的愚蠢迟钝。」(第31页)此处是人类用「我慢」在认为自然界其它动物、植物的灵性比较低,就标榜我们人类是比较聪明、灵性比较高,但是如果人类自认灵性比较高,则可以自我检视一番,自己是过得比那些动、植物快乐安详?还是有比较多的痛苦烦恼?这种自以为是的批判是很难站得住脚,因为科学研究报告已经显示自然界是远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得多。

    「有名的生化学家艾伯特曾讲过这样令人深思的经验:(当初我决定加入普林斯顿的高等研究所时)原本希望借着与那群科学界的顶尖份子,原子物理学家以及高等的那些数学家朝夕相处之后,我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生命现象,可是当我指出每个生命体系内不只有两个电子而已,而那些专家们都不再跟我讨论了。因为在他们精密的计算机协助下,仍然无法指出第三个电子的作用」。所以当艾伯特说有第三个电子,那些专家就认为他是“头壳坏了”,是宗教信仰、是幻想,但奇怪的是:「那个小东西偏偏就知道它要做什么。由此可见,那个小小的电子懂得一些普林斯顿研究所全部天才们所不懂的」。上述这些的涵义很深喔!一个小小的电子懂得一些普林斯顿研究所全部天才们所不懂的。

  「我担心,自然中不只比我们想象的聪明得多,可能它的聪明根本超出我们的理解之上。毕竟,我们引以为傲的大脑本身就是自然的产物,一个旷世的杰作可能出自蠢材之手吗?」你自认很聪明、很厉害,但你的存在却是整个法界的养育,是整个法界的因缘而生,如果你没有看到整个法界的缘起,是体会不到「缘起甚深」的。为什么佛陀讲出「缘起甚深」?都是佛陀对现象界的深入观察所得,真是太奥妙了!就如同老子所讲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若你没有现观法界的此些奥妙,「我慢」才会那么大,当你真正如实去深观时,就会越来越惊奇、惊讶,当你的惊奇产生一分,你的「我是」、「我能」、「我慢」就会越臣服一分,到最后你才会真正完全的臣服。所以我们要走出过去狭隘的框架、观念,才能够看到实相。

    「根据创世纪的记载,人类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为自然界中的生态命名」。这是【圣经】记载有关「创世纪」方面的记录,自然界本来是没有姓名、标签。「空本无名」,“空”本来是无名、没有名称,但是自从老子在“空”上面,贴上“道”的名称之后,糟糕了!后来的众生就开始上山下海到处去找寻“道”,然后又躲到深山里面去修“道”。耶稣就把法界称做「上帝」,后来的众生也开始到处去找「上帝」,祈求上帝来加持我们,觉得现实世界不重要、很苦啊!而佛陀宣说“空”、讲出“法界”之后,于是众生是怎么样呢?“空”到底是什么呢?结果众生就到《大藏经》去找“空”,到计算机文字堆、数据库里去找“空”。有论:若你体证 “空”则「入空戏论灭」,结果我们却又在那里“空”来“空”去,没完没了。

    老子也讲:「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实相的存在本来就是没有名称、没有标签的,人类是为了易于沟通、了解,把它贴上一个标签。本来是无可厚非,但问题是:人类即在此些所贴的标签上,予以分别、计较、是非…。“道”与“空”原本就如实存在,你本来也就浸泡在“空”里面。佛陀讲“空”,结果众生就一直在找寻“空”在哪里?老子讲出“道”,当“道”是用语言讲述出来的,就是“可道”,这本来都只是一个假名,都只是一个指出真理实相的「手指」,都只是为了语言上的沟通方便而已,但是众生就把这些抓为实有,于是你就看不到真正的“道”了。

  耶稣、老子及佛陀分别用不同的名称宣说,虽然是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国度与时空,但是他们所要指述的却是相同,结果众生却被那些不同的语言所阻隔,变成在不同宗教之间相互排斥,分别较量着自己所属的宗教才是境界最高、最究竟,宗教的冲突就由此产生。人们能不能超越语言、名相去看到真正的“道”?要体悟到真正的“道”是本来就存在的,是那些「善知识」透过语言、文字协助我们去看到真实的“道”,所以我们一定要超越这些语言、名相、文字。我们当然是感恩这些经典、语言文字、善知识的协助,让我们去看到真正的“道”,但千万不要落入「见指不见月」的情况。

  人类为了沟通方便而将自然界加以分类命名,「于是亚当便负起这个责任来」(第31页)此述的「亚当」只是一个代表,代表人类的自我意识对自然界加以分辨名称、定名--「这个是什么?」「那个是什么?」「这是男人」「那是女人」「这是漂亮」「那是丑的」「这是大、那是小」…。结果慢慢界定之后,「亚当的任务,乃是在脑子里抽象地划分出界线。他是第一制图专家为自然分界的始祖」(第32页)本来这些命名是要帮助我们,就好像说佛陀到过涅盘界旅游之后,描述出来制作一张「地图」,协助我们众生依止,一步一脚印的去走、去做,就可以来到涅盘界。

  本来这些都是无可厚非、都很好,但是后来的众生却不是真的要去找涅盘界,反而是在「地图」上一直钻研,或是把这张「地图」框起来,然后在那里跪拜。所以「我们为自然划界一举成功以后,直到今日,我们的生活仍然忙着划界。每个决定、每个行动、甚至每句话,都是有意识或是无意识地凭着这个界线结构而发的」「任何一个决定不过在是在选与不选之间加以分界」此处的「选」就是「要」,「不选」就是「不要」,你的每一个决定都是在你的「要」与「不要」之间加以分界。

    「你的某种欲望只是在痛快与不痛快之间加以分界」有没有顺合己意?亦即「顺我者生、逆我者亡」。众生一般是「顺我则“是”、逆我则“非”」「然后死命地追逐前者罢了」。一直的追逐你所「要」的,然后抗拒你「不要」的。「当你坚持某种概念的时候,不过是在你认为对的与不对的观念之间加以分界。我们的教育只是教我们如何分界,在何处分界,以及如何处理这些分界而已」。

  我们从小的教育,包括家庭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及学校的教育,都是常常教你如何分界?如何去界定?如何去划分?然后选择一个“好”的,选择适合我们的、选择你要的;而你所“不要”的呢?就界定为是“不好”的。

   「法治的体系也是在合法与违法之间分界,战争则是在敌人与朋友之间分界:伦理是为了彰显善跟恶的界线:西方的医学更是清楚地在疾病与健康之间分界」西方的医学也是一样在这身心健康方面,把身跟心又予以分界。「不论是身边琐事或是终生大事,从小小的愿望到狂热的欲望,处处显出我们的生活原是划分界线的过程」。

  人类都一直在划分种种界线,但划分的界线越多,就代表你的生命被分割的越严重,而且你划分的越多,就代表你所处的空间越狭小。因为你一直在分割、分割啊!土地经过一直的分割、分割成这一块是我的,但是如果你不分割,整个大地都是你的。你越去分割,所处的空间就越狭小,你以为如此的分割才会有「所有权」,但纵使拥有「所有权」,又能够怎样呢?只是一个空名而已啊!

  因此,你越是在分割大地,生活空间就越狭小,如果不分割,这整个大地就都是属于我们的。若你又在分割人群、族群…,则你的心胸、视野也就越狭小。若我们要迈向解脱之路,则刚好与众生的此些分割是相反的,因为有界线就会有冲突,就会有自在跟不自在的分别,当你要处在所划定的框框里面才会自在,若你到所设定的界线之外就痛苦,就不会自由自在。

  真正自由的解脱者来到究竟解脱,是所有的界线都去除掉,没有所谓「芋仔」、「蕃薯」之分,以上都是人类所贴上的标签,我们若能以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心境才会来到无界线,就真的是海阔天空。

   「有趣的是,不论多么复杂或古怪的界线,归根结底,不外是区分内外二界而已。」(第33页)我们身处在无边无际的法界,但众生就在此间划分出哪个是我要的、我的、我所、我要的…,当划分出「我要的」之后,你的世界就只剩下这些而已。在如此无边无际的广大,你都予以割舍掉,而无边无际的广大法界就变成你「不可意」的境界,所以当「六根」跟「六尘」接触的时候,你就把「六尘」当做是贼,处处一直都在做防堵,认为自己不能有漏,否则就好似被境界“吸”去,就要赶快、赶快的抓住,就一直在「身见」、「自我」,在这个「身」里面一直巩固「自我」,视这整个广大无际的境界是敌对的、「不可意」的境界,因此就会很畏惧与这些境界交流,你的生命是躲在这样的一个苦海里。

    当「自我」消失的时候,你就能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唯有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你才会来到「无漏」的世界,也就是佛教所讲的「无漏智」、各种神通真正“慧” 解脱的智慧,阿罗汉的解脱是有「慧解脱」跟「具解脱」两者兼具,而「具解脱」一样有具足「慧解脱」了,至少你要来到「慧解脱」,则是了悟生死大事。如果一个来到「慧解脱」的人,则是能了悟生死大事,跟一切境界溶为一体。真正的「慧解脱」是代表他来到「无漏智」,如果像六道其它道的众生,只要没有达到究竟解脱以前,虽然你有各种神通,但只要还未来到「无漏智」,也都是没办法解脱自在的。「无漏智」必须是「自我」大死一番,只要你有这个「自我」,有这个圆圈在,如果你有范围、你有所得,你就极有限,就是在狭窄的空间里。

  无论多么的神通广大,只要你不能够来到「无漏智」,还有二元对立的分别,就会继续浮沉在苦海中。所以「无漏智」就是来到「自我」真的大死一番!没有「我是」、「我能」、「我慢」,「自我」消失了,但「消失」并不是自杀的那种「死亡」,而是来到「自我」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亦即无论「六根」接触到什么样的境界,我与整个法界都是溶为一体的,如此才会真正来到所谓的「无漏」。

  「很清楚的,在你划圈之前,内外二个界线根本不存在」比如:如果政治不介入台湾跟大陆之间,则台湾跟大陆本来就是一体的,但是一经政治因素介入之后,所划分的隔阂就越来越多、越来越严重。在此希望人类的智慧真的能够来到「民胞物与」,人民都是我们的同胞,万物都是我们的同类。

  「相对的两边乃是界线所造成的,分界就是制造对立」我们划分出什么界,就是制造出什么对立出来。「于是我们开始了解,所谓的人生就是不断分界的生活,难怪我们终日活在对立的世界中」这里所谓的「人生」,就是佛陀所称的「苦海」。所谓「苦海」的叙述是更为具体、传神,若没有如此描述,你是无法感受到。若只称为「人生」,是看不出它的重要。佛陀就讲:众生的「苦海」是因为不断的一直在划分界线,然后你就生活在种种界线的隔阂里面,难怪我们终日活在对立的世界中。可以检视你所有的苦,是不是都来自于对立呢?一定要从中去觉察、去照见到。

  「对立的世界就是冲突的世界」「『天』这么简单的一个音符,便能代表出浩瀚的穹苍」无边无际的虚空,为了要告诉众生「天」是什么,就讲出这个「天」或是画出、写出这个「天」,然后很快的,天地就死掉了、就分开了,就变隔阂了。为了要告诉众生有「大地」,结果又把大地跟海洋分开了,本来那些名词、名相都只是语言上的沟通,但是一旦有了语言、名相,糟糕!众生又抓住这些语言、名相。老子观察得很深透,很希望我们大家能不能回复到没有语言、文字、名相污染的世界?能够回到法界来如实观,回到很真实、很纯朴的世界里来,在【老子道德经】的80章有讲到我们来到用结绳的世界,就是回到很纯朴的生活情况。

     不要以为人类的科技越发达、进步,文化教育水平就越提高、越聪明,如果我们不能从中跳脱出来,你所装填的知识越多,你的内心世界却是越苦,而且也被分割的越细碎。为什么老子要我们来到没有世间的智慧?一般众生不了解,以为老子是提倡「愚民政策」,事实上老子就是要我们回归到法界,回归到大自然来如实观。

     大自然会讲说妳出生为女人是一种罪恶,会这样吗?大自然会告诉众生今天到地球出生就是你的业障、就是你的业报?有吗?有时候你就静静的躺在大地上,在无边无际的虚空天地中,然后问天地、问整个法界,超越经典文字来看。如果你有很多在经典上无法解开的一些结,或在心里无法解开的那些结,请你暂时抛开,交给法界、问法界、问整个天地:人家都说我们是有原罪,我们是因罪恶而出生的吗?你去问问这整个法界、大自然会告诉你什么答案?

  如果依据【圣经】所记载的,「亚当」原本是在伊甸园,也就是在天堂里面,本来就是活在净土、极乐世界,但是当他有了是非、好坏、对错的种种分别之后,就是落入了二元对立的框架,所以被驱逐、赶出伊甸园,亦即落入了无边的苦海。不是上帝把你赶出去,而是人类聪明反被聪明误。

  「当亚当完成了这伟大的使命,不免志得意满起来,而且欲罢不能地,开始不断的在划分」(第34页)「亚当」只是一个代表,你、我、他只要有「自我」在不断的划分,你就是「亚当」的角色。「他的自傲从『知善恶树』事件中表露无遗」。「善恶树」就是开始不断的落入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

  一个解脱者、修行者是不是从此就来到没有是非、善恶、对错、好坏的观念?好像就变成无恶不做?不是的。千万不要用对立的观念去理解,这是来到人类最原始、最纯朴、最纯净又很高尚的心灵质量,就是佛教所讲的「道共戒」。一个真正体道、悟道的人,不必以一些僵化死板的戒条约制,自然就是戒由心生!你不用担忧若是来到没有分别、一体的世界,就变成没有是非、好坏,绝对不是这样的。人类的自傲是从「知善恶树」事件中表露无遗。

  「当亚当辨认出善恶的分野,划分致命的分界线,他的世界就崩溃了」当划分出善、恶的二元对立之后,他的世界就崩溃了。当他离开一体的世界,原本和谐的内心世界就开始矛盾、冲突,已经不和谐了,讲更深入一点就是他这时就从天堂里掉落出来,亦即离开净土的世界。当你的内心被划分出来之后,就会有很多的不要、很多的抗拒、很多的防备,所谓的「防备、抗拒」,你需不需要用力?你的身、心都需要用力的,这样不断的防备、不断的抗拒,一方面又不断的在抓取,所以就是活在「苦海」里面。

  「亚当犯了罪之后,他自己造出的相对世界」(也就是二元对立的世界)「转身过来折磨他,苦乐、善恶、生死、工作与玩乐…于是对立冲突的大军,攻陷了人类的阵地」此处「亚当」不要认为是属于基督教的「亚当」,每个人类的「自我」就是「亚当」,当你用「自我」去界定、去划分种种界线之后,所划分、所制造出来的相对世界,就会转身过来折磨你。转身过来,你就落入在苦乐、善恶、生死的二元对立世界里面。

     你会觉得工作跟修行好像是冲突,会觉得「我要抗拒死亡,要修到没有死亡的境界,我要来到那一种没有苦的世界…」于是对立、冲突不断。于是对立冲突的大军攻陷了人类的阵地,「五浊恶世」就是这样由来的。「五浊恶世」是来自于人类二元对立的划分,法界本来就是清净的,法界本来就是很庄严的,为什么当一个人制定种种界线之后,这个戒律、戒条反而会来捆绑他?

     举个例来讲:「不持金银」的深意本来是要告诫我们不要迷失在名利堆,不要一味追逐金钱,把金钱当做是生命的目的,而让你因此迷失掉,「不持金银」原本的用意系在此。但如果你不了解,一旦落入戒相,一直坚持「不持金银」,认为就是不可以碰触金钱,当你制定、遵守这个戒律之后,结果世间所有的金钱就会变成是你的敌人,因为你制定一个框架,自己就躲进一个不可以碰触到金钱的戒条,世间的这些金钱就会变成是你的敌对境界。

     你约制自己不碰触金钱,但是当别人碰触到金钱的时候呢?尤其如果同样是修行人或是同样出家人碰触到金钱,你就会用自己标准去指责别人犯戒、持戒不清净,然后会自以为是守戒清净的圣者,认为别人就是持戒不清净、还是个凡夫、修行还没入门…。你制定出这样的一个框框,把自己框住之后,外面所有的这些钱,就变成是你的敌对境界,然后又再用这样的框架来套牢别人,去投射别人、影射别人、衡量别人。所以你的内心世界如何能够自在?

     包括如果你一直坚持「过午不食」的戒条,「过午」有的人就很坚持在十二点,如果偶而因缘不巧合,超过十二点或是在十二点的边缘吃饭,或在十一点五十分吃饭菜的时候,你就会很不自在、很紧张!若是超过十二点,就会觉得很罪恶!法界大自然有没有时间概念或是「时间相」?我们要去体悟守持戒律的精神原则,而不是固守死板僵固的戒条、戒相,否则你的生命就会渐渐的僵化。

     不是说持戒不重要,而是要守持戒律的精神原则,你虽然不持金银,但是金钱对你会是一个境界,若还是你所不碰触的境界,则金钱对你而言,你内心里跟金钱却都还在拉扯,虽然金钱没有沾染到你的身上,但是却攻陷了你的心。如果一个人真的能够来到名利都完全很淡薄且放下,就算身上有钱,这个钱也只是世间的方便工具,对我来讲不会执着、也不染着,金钱也只是一个工具,来回馈世间、回馈众生,做妥善的应用,帮助这世间少苦、离苦,所以大家要去体会持戒的根本精神原则所在。

  「亚当从每况愈下的现实中得到了教训:他所划的每道界线都成了战争的导火线」因为他的内心不断在冲突啊!「界线一分,冲突随之而来,尤其是敌友之战、生死之别、苦乐、善恶之战。他发现自己发展出来的划界本领,竟成了制造纷争的本领」这就是无边的苦海啊!有的人不知道根本的原因在哪里?然后就觉得这世间好苦、好苦!因为你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原本这个世界就是净土、是中性的。

  人类一直不断的划分种种界线,然后还无知的一直自以为聪明。「问题就出在:我们常会把分界线误认为实体存在」(第35页)。众生常会把这分界线「然后玩弄正反两面于指掌之间,我们从不去反问(误认为实际的存在)界线本身的真假」。对法界而言,本来就没有界线;对众生、世间所存在的原来实相而言,本来也没有界线。但是众生以「自我」将它划分之后,却认为界线是很真实的存在,然后就玩弄正反两面、于指掌之间。很少去反问这界线本身存在的真假。

   「我们既然对于界线这么认真,自然就会相信相对的两极是不可能融合的」当你把它划分出来之后,然后就认为这相对的二极是不可能溶合的,所以你认为生就是生、死就是死,黑就是黑、白就是白,对就是对、错就是错,白天就是白天、晚上就是晚上,怎么可能会兼容?!但是法界就是这么的奥妙,白天会变成黑夜,黑夜会变成白天,老子看出这整个法界活生生的转变,而不是死的二元对立。人类用二元对立的头脑去界定,用逻辑的头脑去分析,因此就界定出来。

   「俗云:东就是东,西就是西,两者永不相会。我们也认为上帝和魔鬼、生与死、善与恶、爱与恨、自我与他人,就像日夜一般,永无相会之日。」《葛拉玛经》记载佛陀告诉我们:不要因为是宗教经典书本,就信以为真;不因为根据逻辑,就信以为真。第六点:不因为根据哲理,就信以为真。第七点:不因为符合常识外在推理,就信以为真。

  人类最大敌人是自己,我们被自己欺骗而不知道,众生都是设定A为:非、坏、非,不是A即为是、善、好的,然后白的…这样;B我们就界定出来的非、恶,然后是坏的、黑的,还区分出这个代表「福」、那个就是代表「祸」。众生一般的观念就是认为A跟B就是不等于。我们的是、非道德观念都很清楚、戒条分明,认定我们是法律分明、是法治国家…。

  其实,法律制定的越详细,社会就会越乱,但不是说不要制定法律,能不能就规范一个大原则就好?佛法在佛陀原始僧团,最初都只是订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戒由心生」,掌握大原则即可。所以一般众生就是A不等于B,是就是对,非就是非,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好就是好,坏就是坏,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白就是白,黑就是黑,白天就是白天,黑夜就是黑夜,而不会兼容。

老子就看出此两者,整个法界就是如此奥妙的变化着,白天会变成黑夜,黑夜会变成白天,生命有生、也会老死,有老死、也会有生命,整个法界就是这样不断的生生灭灭,从中你才能体悟不生不灭,而你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怎么体悟不生不灭?这样是绝对无法体悟不生不灭的,所以要看到此变化中的不变,也就是《易经》跟我们所讲「变异中的不异」。老子也讲:「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依」要慢慢去照见那些界线,你的很多框架、是非、好坏、对错道德…种种价值,需要重新检验,生命才会过得越来越自在。

  我们会看到很多的界线、很多的框框,都是我们自己所划分、设定出来的,包括如果你是依据吃素食才是修行人,这样所界定出来的框架标准,于是如果一个人不吃素食,则无论他的道行、德行或体悟的智慧是怎么样高,你都认定他不是一个修行人。事实上,这些都是我们人类所界定出来的,如果你觉得素食好,对身体有健康、有益助,觉得自己比较能够适应素食,你就选择素食,但是你也要尊重别人,不要用自己所要的框框去衡量别人,你尊重自己的生命、尊重自己的身体,也要尊重其它的人。

  「因此,我们难免会这样想,如果能够除去相对中不好的或不想要的那一面,我们的生活就会快乐美满多了。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消除了痛苦、邪恶、、死亡、疾病,那么生活自然就会变得美好、健康、快乐而且充满生命。这正代表了许多人的天堂观念。他们的天堂并未超越对立,只是由相对的、正面那一半特质堆砌而成:地狱则由另一半负面价值如痛苦、折磨、烦恼、疾病等等堆砌而成」。

  天堂到底是虚构中的天堂,还是实际存在的天堂呢?如果否定真实法界的存在,你所谓的天堂要何时才能够到达?何时才能够呈现?众生无知,就一直否定实相的存在,认为这个就是不好的、这个就是「苦海」、我就是受业报而来、我要去构筑另外一个天堂…。所以在生命的过程中都是很苦,因为你觉得自己是化外之民,你是被抛落在天堂外面,你的心就不安、痛苦。

  如果把白天与黑夜划分开来,你就只要白天就好,而不要黑夜,请问:你要把黑夜赶到哪里去?又能把黑夜赶到哪里去?不管你再怎么消灾,再怎么法力无边,你能够把黑夜赶到哪里去?无论多少招数都让你“耍弄”之后,你会发觉自己再怎么厉害,也都还是一样!白天该来的时候照来,黑夜该来的时候也还是照来,我们所做的努力都是徒劳无功的!到后来你的「自我」在十八般武艺都“耍弄”过之后,才会平等心的接受白天跟黑夜,这时才能够体悟到何谓「无修」?何谓「无为」?

  你原本很多的修行及作为,都是要将「黑夜」赶走,而「黑夜」只是一个代表而已,你很多的努力、很多的作为,都是设法要把「黑夜」赶走,「黑夜」就是你所「不想要」的,就是你所界定成很不想要的那些。但是对法界而言,白天与黑夜是平等的,当有一天真正觉醒过来,你才会用平等心接受法界实相,也才会真正溶入一体世界,来到净土的世界,此时天堂才会真的现前。

  「一向以进步为鹄的的西方文明,不论在宗教、科学、医学、工业上,都是明确标出正负的界线,若是正面增加,负面减少,则代表进步。」(第36页)这是人类的物质观、价值观,但是「人类不断致力于正面的发展,设法消除负面的因素,然而我们却丝毫看不出人类有愈快乐、平安、满足的倾向。事实正好相反,这是个充满着焦虑不安的时代,承受着未来的震荡,感染了疏离症与挫折感,人们在富裕的物质中反而失去了生活的目的」。

  是不是这样呢?我们人类的科技愈发达、物质愈丰盛,你内心的苦有更减少吗?内心的不安有更减少吗?现在的防盗体系这么多,警民联机也如此便捷,但我们现在过得有比以前更安全、更安祥吗?在乡下都不必锁门,大家互相串门子,现在到乡下,大家左邻右舍也都是打招呼、溶为一体,白天在乡下真的不必关门。但是我们住在市区里,一进门马上就“乓”门关起来,但问题的关键非在此啊!而是我们的内心世界有没有愈来愈来自在?你的界线是否愈来愈多?你生活的空间、世界是否越来越狭狭小、越不安?还是越来越自在、越快乐、越安祥?所以科技的进步与不快乐,事实上像铜币的两面,我们越渴望进步,却越显示出我们对当前的不满。

  「我们的文化盲目地追求进步,不满的情绪已深深潜入我们的社会体系。当我们全力加强正面而消除负面时,根本忘了,若没负面,正面也不存在了。正反两面虽如日夜有异,但是,没有夜晚,我们也不会认识白天;清除负面的同时,也毁去了享受正面的机会,难怪人类愈进步,挫折感愈重」此些都在帮我们深入的找出痛苦的原因所在。「症结即在于我们老是把正负两面视为互不兼容的二极」这一点我们能不能有所突破呢?

  「正负两极之间拥有同一个现实,不论现实的两端具天壤之别,却仍是无法分割的整体,相依相存,若一方消失,另一方也无法存在。我们应这样去看:没有内在,便没有外在;没有上面,也没有下面;没有得,就没有失;没有乐,就没有苦;没有生,就没有死」(第37页)没有「生」就没有「死」,有人的修行观念修到后来,竟是否定自己的生命,他就是要修啊!修…修到后来就是认为不可以出生为人,一出生为人就是苦啊!因此就变成修到否定生命的存在,认为出生是一种业报、罪恶、罪孽!认为修行修到后来,如果境界能够来到不会出生,这样就不会有苦。

     在这样的修行观念过程中,你是否把「死亡」当做一个很恐怖的境界?把「死亡」当做一个很不可意、很恐怖的境界?在生命的整个过程中,因为你不能包容「死亡」,不能以平等心包容「死亡」,你也厌恶「生命」、不喜欢「生命」,你的生命是在「半死」(“一半死去”)的情况下,生命是活在苦海里,就好像你一直要把「黑夜」赶走,因此在「白天」的时候,你就会浪费很多的时间及生命能量设法赶走「黑夜」。

     问题是:「黑夜」仍照常到来。当「黑夜」来临之时,你就会很痛苦、很不安,好不容易熬到「白天」到来,早上的「白天」光明普照让你很高兴、很快乐!但是来到下午之后呢?你又开始想设法逃避、设法对抗「黑夜」。所以生命都是处在四分五裂的境界中,生命潜能如何发挥出来呢?生命意义又如何贡献出来呢?你当然就是活在「苦海」的世界里。

  在无边无际的法界大自然中,众生常常是在井底青蛙的视野、世界,当有了身体之后呢?你就落入「身见」,「身见」就出来了。「身见」是怎么产生的?因为在广大无边无际的世界里面,你就划分出这个世界才是我要的,结果就一直在巩固你所要的这个,然后这么广大的法界大自然这些呢?你都享用不到,会认为外面的这些都是苦海。

  难道躲在这里面,你就是在天堂里面吗?再深入解析你所围起来的这个世界,还是一样有很多的划分,因为所划分出来范围的外面,都不在你的生命、认知里面了!结果你在所划分的世界里面,又再把它划分出来,就是:这不是我的、这个才是我的、这是我要的…。当你躲在我要的世界里,就眞的快乐、自在了吗?还是没有啊!在「我所要」的里面再划分,还又有分成这是我的财产、这个才是我。这是我的家人、我的太太、我的小孩、我的父母、我的国家、我的宗教、我的种族…,这边呢?不是我所要的宗教、不是我要的种族、不是我要的国家,这边是跟我敌对的国家,这边是我敌对的种族,这边是跟我敌对的…种种境界。

  于是就巩固你所框围的这个「我」,之后还是一样啊!如果在这里面取舍,你还是一样以这个「我」为优先考虑。因为这个「我所」有很多的变化,还是有你仍无法掌握的因素,当「我所」变异更多、更大的时候,你就痛苦更多了。有时候无法顺遂自己的愿望,如小孩子不听自己的话、不听父母亲的话,或是太太所展现出来的,不符合先生的意思;或是先生展现出来的,不符合太太的意思,这时候就变成外面的都抓不到,于是你又放,又来到这个「我」的世界。

  你在「我」的世界里面,有没有四分五裂?你还是一样继续又把它划分出来--这是我的身、这才是我的心…,所以你的身、心又是分裂的。很多修行人的观念里面,还是很厌恶这个身体,包括在「自我」的世界里面,你还是四分五裂的,很多人都不认同这个身体,认为这个身体就是罪恶、这是业报、充满污垢、这是业障。你又讨厌这个身体,难道这个心、内心你就统合了吗?就统一了吗?还是没有啊!

  在你的内心世界里,还是又把它划分出来,这边是我不要的…,我怎么可以生气呢?!我怎么可以有那些人家认为不好的念头、观念呢?!我怎么可以有那些呢?!这不是我啦!那不是我啦!所以你所要的,又是内心里面的一个角落。当所做出来符合你的欲求时,你就会很快乐;当你的身、口、意展现出来的,不符合你内心欲求那个界定的时候,你就又很痛苦,然后又自责。这不是局限在身体方面的现象而已,现在这些外面的情境可以放到你来到心的方面来说,但是你把心又四分五裂,难道你所要的世界里面就很统合了吗?你还是一样有潜意识、有表面意识方面的,也一样又分裂。

  本来这个范围已经是够小了,现在那个很厉害的「自我」,它躲在哪里?那个本尊就躲在这个小小的角落里面。只要你有「自我」,只要你有「我慢」,就是躲在小小的世界里面;只要你的抓取愈多,就沉陷的愈深,你的世界也就愈狭小,不要以为你得到的愈多愈快乐啊!你得到的越多,痛苦烦恼就越多,你的内心世界就又是充满了痛苦、冲突、矛盾。

  有些人一直在找寻的灵魂--很深层的「我」、「真我」,佛陀就讲说:你连「自我」都不是本来就存在,还是种种因缘的缘起啊!你看不到这些,结果「自我」就一直很怕「无我」,然后躲在狭小的世界里面。只要这些境界所展现出来,不符合自我欲求时,你就都在苦海里,你的亲人、你的「我所」种种亲人,他们所展现出来的,不符合你所要的时候,你就在苦海里。如果你不想要这些境界,包括宗教、种族、国家,当它产生的时候,你又都是在苦海里面。这就是种种界线,众生一直在划分、划分,包括这个「自我」也都是这样四分五裂。在解脱之路的过程中,佛陀为什么一直在告诉我们要来到「无我」的世界,就是要把种种的这些界线、这些城墙,以及十个结,就是那十道墙让你的「自我」躲在愈小的空间里面,你今天修行解脱,就是要把这些墙一一去除,解脱的过程就是这样。

  第一,要先让「自我」慢慢的统合起来,如果你的内心「自我」世界里面无法统合起来,身、心分裂本身就是苦的,假如你本身痛苦就没办法真的去包容这些境界,因为这些境界展现出来不符合我意的时候,你就是起瞋、就是痛苦;如果符合你的意思,才会高兴、快乐。

所以,你必须先从「自我」慢慢统合起来,把这些所划分的界线慢慢消除。这只是表面意识跟潜意识慢慢的溶合,再来内心世界这些呢?这个界线慢慢能够接纳自己的丑陋,敢愿意如实面对自己、接受自己的丑陋,这样你的生命才不会厮杀,才不会浪费掉。

  所以,你的内心世界必须要慢慢的统合,必须要有很深、很深的反观觉察力,你才能够看到内心里面深层的鸿沟,内心世界慢慢的统合,你才能够跟这个身、心统合。当身、心统合之后,身体的界线慢慢消除了,这时候你的生命才会来到一个有机生命体的完整世界。当你的生命慢慢统合完整,你不再互相厮杀,不会在身心、物质或是精神方面,比较哪一个比较重要,你会以平等心来接受这些,所以当你身、心统合的时候,生命潜能才会慢慢的发挥出来,开发出生命的潜能。你的生命本身来到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格,潜能渐渐的发挥出来,就会有更大的雅量去包容。你以前所在主宰的种种那些,就不会用着自我意识去套、去框,你会有更大的雅量。所以这时候你会以爱己之心去爱别人,你跟家人、众生的这些隔阂,会慢慢的去除掉,界线也会去除掉。

  把内心的这些慢慢统合之后,你的心胸愈来愈宽大,就会来到超越宗派、宗教、种族。宗教、种族、国家界线的隔阂是很不容易超越,还有人类跟植物之间的隔阂也不容易超越,人类跟法界大自然的隔阂也都很不容易超越,你以前所漠视否认的这些,会慢慢的跟这些溶合,这是来到逐渐来到「超人格」的层面,当你慢慢再深入、再深入,「自我」跟整个法界就是完全的消失,来到佛陀所讲的「无我」。当「自我」消失,种种界线没有了,就跟整个法界、跟整个大自然、跟众生就是一体的世界,因为你没有种种的隔阂,所以你就没有种种的对立,真正的净土、真正的天堂、真正的极乐世界马上就现前。所以,整个身、心、灵的统合,只是在前面过程,再来心灵不断的成长,智能不断的成长,心胸不断的成长、开阔,到后来就是来到「无我」的境界,整个解脱之路就是这样,不管从哪个角度都是协助大家能够真的很快速的迈向究竟解脱。

    我们对佛陀的尊不尊敬不在于形象、语言上,而是在于你怎样去「为法做见证」,这才是真正对佛陀的尊敬,也是对佛最大的供养。

    Ken Wilber 一样在人生的旅途上遇到相当的大的瓶颈,后来接触到了老子、东方的神秘学之后,发现整个人生的大疑惑这样解开了,Ken Wilber真正最后的突破就是接受老子的很深的启示,才能够跳脱出二元对立矛盾之中。本书的37页也有列出【老子道德经】老子所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为什么皆知美之为美会变成恶呢?为什么「皆知为善之为善」是不善呢?我们一般人的观念都认为说,要是非、好坏、善恶分明,老子却认为「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因为人类本来是活在一体的世界里,但是有「自我」之后,就用「自我」去界定,就很糟糕了,然后顺我则是、逆我则非,顺我则生、逆我则亡,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当「自我」一标出来之后,无边的苦海就这样产生了,但是一般众生不容易觉察到,这真的要有很深的反观、很深的深观之后,才能够看到最深层的矛盾、最深层的问题之所在。所以老子就讲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也!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也」但是真正能够体会到个中深义的有几人呢?你以为老子是倡议愚民政策,不希望我们有智慧…,但是绝对不是这样的,是最高的智慧来到一体的世界。

  「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老子道德经》真的可以参研,其中有很深的涵义。庄子此述「故曰盖师是而无非」「师」就是你只是要崇拜,你要什么呢?「师是而无非,师治而无乱乎,是未明天地之理,万物之情者也」人类都只要一半。「是犹师天而无地,师阴而无阳,其不可行,明矣」人类的苦就在于我们都只是「要一半」包括为什么夫妻的冲突会不断呢?因为你只要你要的一半,但是每个人有他的优点、也有他的缺点,如果你不能够包容他的缺点,冲突就不断了,而且很多你所排斥的及认为是缺点未必一定是缺点。

  比如先生下班回家喜欢先看报纸,然后再做其它的事,你就认为这样不符合妳的期待,觉得先生应该要帮你洗碗、帮你洗衣、要帮你做什么…,但是你有没有体谅他一天在公司里面所承受的种种压力,以及种种的是是非非、各种的考验。人们总是常常站在一个我们想要的角度、我们预盼的角度,希望对方能够符合我们所要的角度,这就是那种冲突不断的原因。

  另如我们在寻找善知识的时候也是一样,是带着你要的框框标准去找,就是所谓的心态,更具体深入的剖析就是:如果一个嗜赌之人,就会去找喜欢赌博的人;如果你喜欢玩股票,就会去找股票分析师;如果你喜欢打网球,就会去找网球高手成为你的老师,这就是你什么样的心态,就会去找这方面的的善知识。

  修行上也是如此,当你找到最初认为是一个善知识,但是后来没多久呢?你一直希望这个善知识他所展现的,都要符合你所要的框框标准,如果他有某些展现出来不符合你所要的时候,你马上就翻脸、马上就否认,包括听经闻法也是这样,一般众生常常是找自己要听的法,对一个善知识的期待也常是认定他所讲述的,应该符合我要听的角度。如果这位善知识不是真正的明眼人,刚好你们两个就在那里互相缠缚,你喜欢什么,这位善知识就讲你喜欢的,你高兴、他也欢喜,这就是佛陀所讲的「一切众生类悉共相缠缚」。

  你是要找寻所要的善知识这种框框模式,还是真的要解脱呢?如果你真的要解脱,一定要跟过去很多的观念习性,都要有无限可能的空间,否则当你在找寻善知识的时候,现在假设你觉得这位善知识很不错,当你听闻他所说的法不错,想要多亲近他。当一段期间之后,因为你以前听闻的讯息是认为修行人都是吃素,但有一天当你发现「奇怪?我的老师怎么没有吃素呢?他怎么也有吃荤的呢?这个太失望了啦!」很失望就觉得这个不是我所要的,就为他有没有吃素,你就把他从原来你所景仰的善知识角色把他推翻掉了,因为你心里面的框框,认为修行人、善知识就是要吃素。以上是举例。

    为了坚持的一些观念,然后否定掉其它的优点,就像一个人有百分之九十的优点,如果你把他当做是一个善知识、偶像,去崇拜他、去尊敬他、去恭敬他,但是只要他有百分之十展现出来不符合你意的时候,尤其这方面又是你深层里面最在乎的,甚至只要百分之一是你最深层里面所不想要的,你马上就推翻掉。只要这个「一」不符合你的意思,你就会否定其它百分之九十九。

  在夫妻之间的相处、同事之间、师生之间的相处,以及上司、属下之间的相处也是一样,每个人都有优点、都有缺点,能不能让他的优点发挥出来,我们多包容他的缺点,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不要总是严以律人、宽以待己。要超越二元对立,你才能够真的看到真理实相。因为众生常常订一个很严苛的标准去找善知识,慢慢找到符合你所要的善知识之后,然后又锁定在这个人相上面。

  如果你锁定在人相上面,就看不到真理实相的,这就是【金刚经】所跟我们讲的。如果没有超越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真的看不到真理实相。所以佛陀也都一直希望我们能够破除那些人我相,不要抓住某个人,真的是要见法、依法,到最后你还是一样回到自依止、法界依止。假设你现在听我讲的课都不错、很法喜,有一天当你发现我的某些观念不符合你所要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把我过去所讲述的推翻掉。因为对这个人印象不好,所以他讲的法就全部一概的全盘否认,人类常常是这样。

  我们要体会到人方面的善知识认定为是「指月的手指」,是协助我们去看真理、看到实相,至于他所讲的是真?是假?我们从法上去求证,从法上去求证。如果你从这个人上面,现在假设你界定我们修行人就是要素食,以前我以为这个人是我的善知识,当我还没有见过他的面、听他的录音带、看他的光盘,觉得好欢喜,觉得他好像是一个善知识,但是当我后来了解他之后,他竟然有吃荤,这个就不是我所要的善知识。

  今天你能不能单纯回到「法」上?因为包括佛陀本身也是不会强调荤素这方面的问题,我们要怎么样选择,能不能就是尊重自己;而别人怎么样,我们也一样尊重别人。他为什么这样做,你有兴趣可以去探讨,但不要因为他所做出来不符合我们的意思,我们就把他否定,这样会阻断掉我们跟真理的认识。这一点提出来跟大家勉励,这些都是我们平常很容易犯的。

  像我以前跟人家学习的时候,都是抱着如果这个人他有某方面的优点,我觉得他这方面的优点可以弥补我的不足,能够协助我成长,只要他有这方面的优点值得我吸收、学习,我就一定是真心的认他为师跟人家学习。如果你不真,不会学到真正的东西,不要用一种怀疑的心在跟人家学习,很多人因为被骗怕了,所以还是常常用一个很怀疑的心要来学习。如果你不真,就没办法遇到真正的善知识。能不能反正只要是他的优点,我们就吸收学习,到有一天发现到他没办法再继续协助你成长了,这时候「吾爱吾师,吾更爱吾真理」,只要他没办法真正协助你成长,就要继续再突破、续续再学,要依法不依人。

    「不只是东方的玄学」(第38页)「东方玄学」讲的是老子的「道」跟禅宗方面,还有佛学、佛教方面的为主。「或是西方的神秘学才有这种『相对中的内在统一』」佛陀一样有讲「相对中的内在统一」,但是在【阿含经】里所留存的并不是很详细,【老子道德经】老子把这方面做更完整的诠释。

   「西方的高等物理,便会找到另一种对『相对中的统一』的解释,就以相对论为例:人们已看出静与动乃是无法分割的状态,每一边都具有两者的性质」「粒子与波之间的差距也消弭为一个波子或分子波」以前我们总认为一个电子、一个原子就是固定的一个框框、一个模式,但事实上现在科学家发现不是这样的,原子本身不是一个固定的形状,它是不断的一直在变,不断一直在变化,而且原子跟另外一个原子也都不是不相干的单独存在,它都是有相连性的。

   「人类的推理能力只能显示出终极境界(库沙称之为天主)的一面而已」也就是一般众生的头脑、思维都只能够理解到终极境界的一面而已,一般众生就像「瞎子摸象」一样,「瞎子摸象」的比喻故事很传神。不要以为说我两个眼睛好好的,瞎子摸象的故事对我来讲是不切实际、不重要,认为我不会这样。但是你认为不会,而偏偏你就是如此,除非你真的来到一体的世界,除非你真的了悟生死大事,不然都活在「瞎子摸象」的世界里面,这一定要照见到,才能够虚心的学习、才能够跳脱出来,如果你认为我没有、我不会,就很糟糕啊!

    「他根本无法毕陈无限境界的多面性。因此终极境界必然是相对两极的统一」因为在这世间能够体会到终极境界智慧的不多啦!在《永嘉大师证道歌》里面有提到「常独行,常独步」「达者同游涅盘路」所以老子在人间真的是很孤单,他的内心世界当然是不会苦,但就是说知音有几人?真的在这个地球上,能够了知老子弦音的,真的没有多少人啊!不管哲学家或玄学家再怎么解析、怎么探讨,用人类的头脑知见要去解读,是没办法了解的。所以老子还是这么的孤单、这么样的孤独,真正老子的体系里,老子没有什么徒弟,也没有什么他的宗派,也没有什么山头、宗教,一个体系都没有。

  我们常会讲说老庄,要知道庄子是不是老子直接教授的?庄子不是老子在上课的时候,来在老子前面听课,然后当他讲完,庄子就开悟了?并不是这样。庄子也是老子过世之后,看了老子的这些智慧《道德经》,他才大彻大悟。当老子在世的时候,真正知道老子心音智慧的,没有几位。庄子也是隔代再传出来,在中国历史上二千多年来,我们还是把老子归纳为玄学、哲学这方面的,因为人类没办法理解老子的智慧,认为他就是很玄。又有的认为老子讲的是一些权谋,讲的这些是属于「世间法」,这是错误的理解。

  是人类以「瞎子摸象」的心态来解读老子的内心世界,真正在这世间上面呈现出最完整、最高智慧的,就是老子啊!据我所了解,在人类地球上,除了佛陀能够真正了解老子所指述的涅盘、无为、空的境界之外,就是你要来到阿罗汉那种真的解脱自在的世界,你才能够真正了解老子所讲的世界,这都一定要经过实修实证,绝对不是用头脑来解析的。

  在此我们大家要互相勉励,千万不要再以「瞎子摸象」的心态,来否定我们所不了解的,诚如佛陀很明白讲过:人类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我们都被自己所欺骗都不知道,还以为自己很聪明。你不要听听之后就没信心了,事实上讲得更深入、更露骨一点,希望能够提供一面镜子,让我们如实来照见,这样你要脱胎换骨才会快,所谓「真言不美,真言不美」。

    「根据这个观点,一向互不兼容的对立现象,顿时变成梵伯特兰费所说的『同一现实中相辅相成的两面』」我们如果认为白天好、黑夜不好,都是在二元对立里面。事实上,白天跟黑夜都各有它的优点,在法界里面都是平等,而且是同等的重要。所以佛经里面,尤其在大乘很喜欢讲「烦恼即菩提」。但是如果没有来到一体世界,在那里说「烦恼即菩提」你是在自我欺骗、在遮掩自己的我慢,还是真的已经来到安心自在呢?这个涵义都很深,但是那句话的确是非常的好。「无常法印」都是在告诉我们,整个现象界都是在流动、波动变化,这就是佛陀一直跟我们讲的「无常」「无常法印」。

    「明亮的星星加上黑暗的天空。此说的要旨就是:无此则无彼」(第39页)【阿含经】里面有提到「此有故彼有」都是讲一些什么样的因,就会有什么样的果,而此处所讲到的「此无则彼无」,意思就是如果没有另外一个对此,另外一个观念不会呈现出来。我们一般都把圣人、凡夫来一个对比,把佛跟魔又来一个对比,还有把天堂跟地狱又来一个对比。要知道如果以整个法界而言,真理实相的存在是没有这样的区分,这些是人类所划分出来的,你不要以为这样就没有是非、好坏、道德,千万不要马上就套进,绝对不是这样的。

  这就是为什么亚当最初在天堂极乐世界里面,后来当他有善恶、是非、好坏…分别心之后,就被驱逐出伊甸园、被驱逐出天堂。因为当他有了是非、好坏…种种分别之后,他就落入了无边的苦海里面。所以,如果人类一直界定这些出来:凡夫是不好的,圣人才是好的…,一生一世就认为修行人是这样,你就一直要离开这个,然后一直要去追逐「圣」方面的。问题是你会越追越远、越追越远,追到后来三大阿僧祇劫的距离出来了。

  本来是没有距离的、本来是一体的,但是越追越远,追到后来就是三大阿僧祇劫,就这样修个没完没了,这个涵义很深,要慢慢去体会。包括佛、魔,这个「佛」本来就是告诉我们成为一个觉悟者--觉悟真理实相的人,而众生把这个「佛」变成一个超级大力神、法力无边的超人,然后又把佛陀界定出种种什么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些,人类一个一个标签又把它贴上去界定出来,结果呢?越对立越是分明。

  只要你心里一直向往着某种框框形式的时候,记得这个「魔」一定永远存在,「魔」是被你心中的「佛」把他对立出来,不是历史上的希达多太子、释迦牟尼,不是的。「魔」是被你心中的「佛」把他对立出来;「地狱」是被你心中的「天堂」把他分割出来;「凡夫」是被你一直想要成圣、成贤的心态,把他催建、把他打压、把他践踏、把他分割出来。所以众生就一直活在那种逃啊!避啊!追啊!赶啊!这边也是一样一直逃啊!避啊!追啊!赶!这就是颠倒梦想的世界、无边的苦海。

    《永嘉大师证道歌》里面一样有提到「证实相无人法;剎那灭却阿鼻业」此处的力道都是非常的强。「证实相」就是看到法界宇宙存在的真理实相,这时候那些「人我相」都消失了,也没有种种比较我的法才是最好、这个法是不好的、这个法才是最高的、那个法才是最妙的,没有那些种种法,包括所有众生的这些名相也通通消失。「证实相无人法,剎那灭却阿鼻业」这个距离剎那之间就消失了。如果这方面没有突破,你会背着很重、很重的包袱、很重的罪业、原罪在修。

    「苦乐就像是高峰与低潮一样,原是一个知觉的两面,所以想要强化正面,消除负面,实际上你已毁掉了知觉的整个浪潮」(第40页)「至此,我们逐渐暸解,为何我们的相对世界如此令人沮丧!为什么科技文明的进步,不仅无益于我们的成长,反成了致命之癌」。

这就是为什么老子希望我们返璞归真,希望我们能够来到没有世间的世智辩聪,包括《心经》也有讲到「无智亦无得」。如果你越自认为聪明,越自认为会解析,反而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我们先将一切事物对立起来,然后拚命追逐我们认为好的一面。这般避苦求乐、避死求生、避恶求善,实在是痴人说梦话,这和幻想一个只有高峰,没有低潮,只有买者,没有卖者,有左无右,有内无外的世界一般荒诞」。

    不要以为自己好像没有这样,其实我们天天都是在这样的世界里面,只要你还有苦、有烦恼,就是在这样的世界里面。所以,现在又是提供另外一面镜子让大家照见,当你遇到苦、遇到挫折,心灰意冷或是越痛苦的时候,就把这面「镜子」赶快拿出来看,自己是不是又在二元对立里面构筑一个梦幻世界?如界愿意去照,很快就可以跳脱出来。「跳脱出来」不是逃避,如果你逃避,就还是在逃啊!假如你真的有智慧,是会衡量当下的因缘,然后做出有智慧的中道精神、方法、原则去处理,当下该怎么做,清醒明觉的活在当下去处理。

    「我们大多数人至今还很难相信,物质与能量、主体与客体、生命与死亡,乃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就是因为我们对分界线过于认真。分界线原是对立世界的始作俑者」「『终极境界乃是对立的统一时』,实际上就是指:『终极境界乃是无界线的界线』」「终极界线乃是无界线的境界」这一句话的涵义很深,要慢慢让我们照见内心里面很深层的种种界线,然后逐一的去除而来到无界线。

    「可是,这种界线观念如此根深蒂固,很难摆脱亚当原罪的阴影」我们人类常常很习性的就去做那些是非、好坏、对错的分别,其实这也实在很难避免,因为我们从小一出生之后没多久,在成长过程中,父母的教育、社会的教育、学校的教育,都是教我们这些价值观。包括现在的考试就是用分数来订出好学生、坏学生,真的是很容易抹杀掉人类的良知良能。

    「在真实世界里,它根本不存在」在第41页中间的凹线跟凸线图,所画出来的是一个实相世界的存在,如果你喜欢凹线这边的,你就不喜欢凸的那一边;如果你喜欢凸的那边,你就不喜欢凹的那一边。但是你有没有看到事实上它们是一体两面?像这里所画出的一个凹凸方面,人类就变成只是要一边,而排斥另外一边。但是你有没有去看到?包括如果我们要的是生命,则就会在逃避、恐惧什么?死亡。人类就是这样,本来是一体的两面,但是我们都一直只要「所要的」这方面,于是就设法一直要巩固这个生命,慢慢一直巩固,结果就把生命封闭起来、框限起来。然后对这整个的未来,包括对整个法界,都常常活在死亡的阴影、恐怖之中。

    要慢慢去看到生命的存在跟整个死亡,只是一个变化、变化,一直在变化…,而且我们每天生命的存在,也是透过死亡的支撑。整个法界存在也是一样,事实上包括生命跟死亡,

也是我们用人类的语言去界定的。对法界而言,这些都只是变化、变化、变化。我们曾经举例过冰、水、云现象的变化,都是很容易理解的。当体悟越深之后,你才不会惧怕死亡。有的人还会跟你灌输死的时候是多恐怖,死的时候像鸟龟脱壳…,灌输很多的观念,于是就让你对死亡很惧怕。就是因为你一直很害怕,于是就极力对抗死亡,所以你的生命都过得很紧,当下没有全然的开发,而且又活得很苦。

    如果你在排斥另一方面的时候,是活在矛盾对立的世界里面,你的生命没有真正活起来,知道吗?如果你只要一半,生命就没有活起来。更露骨的讲就是:如果你还活在追赶跑跳蹦的世界,常常是一具行尸走肉,因为你不能够清醒明觉,安心自在的活在每一个当下,内心还有很多的「要」、很多的「不要」,还有很多你一直想要去追逐的境界,你的当下就有苦。当下有苦,你的生命怎么开花呢?

    如果你能够了悟这整个过程,当下一直就是在变化、变化、变化,后来当这一条界线消失了,你的生命是来到一个完整的太极,佛陀跟我们讲人的生命是在一吸一呼之间而已,所以你这时候会珍惜每一个因缘活在当下,对生命没有执取,对死亡没有恐惧,这样才能够很放松、很自在的活在每一个当下,生命的智慧才会真的展现出来,这样才会产生佛教所讲的般若智慧。这样当你要处理任何事情,真正的智慧就会展现出来。

    如果你没有来到统一和谐的世界,你的生命是在互相厮杀的,你的生命很多是在对抗、在逃避,你是生命里面是一直在互相厮杀的。假设你的生命有十分,但是因为一直在对抗死亡、惧怕死亡,用生命的一半来对抗死亡,你的生命就只剩下五分在活而已。你用了多少能量在对抗你所不要的?包括我们的内心世界常常是不能接受自己。当我们不能接受自己的时候,常常是在那里拉扯、痛苦、厮杀、责备、自责、懊悔、挫折啦!生命都被自己这样一直消耗掉。

    心灵智慧成长的过程就是这样慢慢一直的酝酿提升,当你慢慢越认清事实之后,也透彻了悟最深层的死亡方面,真的就是来到很和谐的生命体,不会贪生也不会怕死,就是真正了悟生死大事。

    但是众生常常把「没有分别」跟愚痴、没有智慧混为一谈,「错误的没分别」是没有智慧去分辨,变成是白痴一样,是不一样的。「正确的没分别」就好像假设以政治上来讲,你认为台湾跟大陆是敌对的,然后就认为我是台湾人,而大陆人就认为自己是大陆人,彼此之间就在互相的不信任、互相的冲突。你自认为很会分辨是非、好坏,说自己是台湾人、爱台湾;大陆人也说自己是大陆人、爱大陆。一个是中华民国万岁,一个是中华人民国万岁,彼此相互间就在不断的厮杀。

    事实上以整个法界来讲,它是没分别的。怎么样来到没分别呢?不管你出生在哪里?现在假设你出生在台湾,当然我知道你的籍贯在哪里,知道你住在台湾,但是我一样以平等心来爱护台湾人,也平等心尊重大陆人,我知道你住在大陆哪一省,我知道、不是没有分别,省籍的分别我知道,但是这种分别对我内心里面是没有阻碍的。「没有分别」是事相上、名相上虽然有一些分别,这是属于权说方面的一些沟通,我是知道,但这不会形成我心里面的一种障碍阻隔。

    人类的痛苦就在于内心的障碍阻隔,这一道障碍阻隔比台湾海峡大好几千万倍。因此要知道「没有分别」不是没有智慧,而是当你了悟这些之后,是跳脱、超越出来,用平等心爱护一切众生,不只是爱护台湾人,也不只是爱护中国人,你会爱护全世界的人,也不会认为黑人就是次等人民,不会的。

    「怀特曾经这样说过:『于是,幼稚的心灵,再也逃脱不了它自己的偏见…注定得在二元对立论的泥沼之中挣扎一辈子』(第43页)这就是无边的苦海,就是在描述亚当被赶出天堂的意思。只要内心是活在二元对立的世界,你就活在苦海的世界里面,这种挣扎就在于把主体与客体对立出来,我这个「心」、这个「身」,然后外面的是「境」。如果你的身、心没有跟整个法界溶为一体,因为主体、客体,今天一样要讲到那个境界的泯除,我们这整个白板,现在就把它称为这整个法界大海,你用「自我」把整个法界大海封闭起来,但是「自我」上面却是有六个洞,就是我们的「六根」,这里是修行上很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本来收摄六根的作用是让我们的身心澄净下来活在当下,目的是要去看清我们身、心内外整个的真理实相,如果你的修行是在五蕴身心上面下功夫,错误的导向会让你一直在收摄六根,一直在五蕴、六根的框框里面,加上错误的认知之后,认为你才是主体,外面的是客体;认为你是「心」,外面是「境」。于是就主、客分离,然后我们是六根,外面是六尘,根、尘都是分离、对立的,于是你在这个过程会很害怕。

    因为你把整个外面这些认为都是你的敌对境界,所以会很怕去溶入、很怕漏掉,所以你一直在围堵这六个洞,收摄六根就变成一直在围堵那些洞,如此越围堵,你的内心世界是越封闭、越封闭,结果里面形成一滩死水。这就是这样为什么很多修行人会越修越苦、越修越封闭,告诉他修行是要看到整个法界、溶入整个法界,但是他却不相信、不以为然,因为他觉得经典里面没有这样讲,于是就抱着一部经典,然后就在那里见诤不断。

    事实上,如果你封闭起来就是苦海无边。为什么会苦海无边?你自己所封闭起来的自我世界,就是到处跟境界对立,到处都会不得自在。你认为这个世间是娑婆世界、五浊恶世,身处这个世界「人在福中不知福」,却是一直的在否定这个世间,一直的在对抗它、逃避它,你怎么快乐?你怎么自在?你的主、客怎么双泯?心、境怎么消溶?这里所讲的都是很重要的修行观念,如果我们能够体会、消化、去转念,你的修行就会很快。

  现代的物理学从现代的科学角度都渐渐证明,我们跟整个环境法界是一体、息息相关的,当慢慢了解到这些之后,虽然你有这个身,但是「我」、「身见」、「我见」都破除了。不是说修行到后来没有「我见」、没有「身见」,或变成对这个身体都不认识、无所知,而是我们的心态跟众生之间没有隔阂、没有对立的分别心,那种境界是体会到我们跟众生是息息相关,大家都是一体世界里面独一无二的存在,然后又是相辅相成。

  这时候你跟众生对立的界线就会消失了,内心里面对立界线的消失,就是「身见」的破除。怎么「破身见」?就是内心对立界线的泯除,这时候你一样有这个身,但是却跟整个境界是溶为一体,这时候你才会见到这整个境界就是我们的「法身」。

  法身遍一切,就是四念住里面所讲的内身、外身、内外身,涵义真的都很深。「内身」就是我们的五蕴身心、六根的这个身心;「外身」就是整个法界。如果你没有清楚去看到整个法界,「法身」就没办法现前的。如果「法身」没办法现前,你就继续封闭在苦海的世界里面。如果能够体会到「内身」、「外身」本来就是一体的,当主、客消失与心、境消溶之后,你还会有瞋心去瞋恨其它众生吗?当你体悟到我跟其它众生是平等、一体的,体会到「法身」之后,瞋心才会真的消失,你不会再去瞋恨任何一个人。

  真的就是没有瞋恨的对象,你不会去瞋恨任何一个人,才是真正瞋心的完全消失。因为你知道去瞋恨任何一个人,就是在瞋恨自己啊!当我们慢慢去体会这个涵义,你也不会去让别人吃亏,会以爱己之心去爱每一个人,于是贪、瞋会完全的止息。为什么一个人的贪、瞋会完全止息?因为他了悟真理实相,把「无明」转为「明」,所以贪、瞋、痴的「痴」也都消失了。整个的过程就是要慢慢去了解我们跟整个法界的关系,像主客、时空、精神物质、自由…必然还有这些种种对立,人们不知道自己身处何处,原本单纯的一个世界已经被他搞成一个复杂的多元的世界、对立的世界。

    「迷失在一个充满界线与地图的虚幻王国里」(第44页)「地图」就是你离开了实相,没有看到这个实相。「这些虚幻的分界线与所构成而对立的世界,种下战争的祸根」我们本来就是活在一个很和谐的净土世界里面,但是众生却把它搞成这样冲突不断、痛苦不断。《阿含经》里面有「赤马天子」一经,赤马天子一直要向外去找极乐,找他所要的理想国,佛陀就讲:那些是找不到的。佛陀讲:只要在五蕴身心的世界里好好净化下功夫,极乐世界、净土世界就现前了。

    就是把我们矛盾对立的内心世界统合,了悟真理实相是相当重要的。我们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法宝流传,更是希望大家真的能够受用而解脱自在,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你只是一个护法,但是没有真正体会法,这样不是真正护持的心态。没有出钱也都没关系,认真的去为法做见证,才是真正最重要的。你体到法喜多少,体会到法宝多少,就做多少的回馈,都完全是无条件、无所求,我们都是为法而来。

    我们整个解脱道从佛教【阿含解脱道次第】到【老子道德经】,相当深入而具体的讲述过程,佛教及老子的智慧都有了,再来就是【事事本无碍】,从现代人的心理学以及科学方面来加以印证,让大家对这条解脱路更清晰、更清楚,这绝对不是迷信、也不是争辩。学佛不是学一些知见,而是真的就受用、很实用。

    「我们便不难了解,为何世上各宗教或玄学传统,都视能够突破相对世界的假相者,为大彻大悟的觉者」(第44页)世界上各种宗教里面所谓真正的解脱者,最主要就是「都能够视突破相对世界的假相者,为大彻大悟的觉者」。佛教讲的成为一位觉悟者、大彻大悟者,包括禅宗所讲的,包括《心经》或《金刚经》所讲的,都是来到这样的境界、这样的世界。「就是因为他已由相对世界中解脱,不再为荒谬的人生问题所烦恼,更不受人世的敌对纷争所骚扰」就是他远离了颠倒梦想的世界,佛陀所讲的「大雄」就是征服自己的人,把过去的错误知见都一一厘清、过滤,所以他这时候内心的宁静。

    解脱者「内心的宁静不是用彼岸来压此岸」他是超越二者之上。涅盘彼岸「不是用彼岸来压此岸」不是用另一个世界来对抗这个世界,他是超越两者之上。「不再以善制恶,而是彻底超越善恶」不是没有是非、善恶,而是一种平等心的接受,所以他是怎么样呢?「不再以生制死,而是处于超越生死的大觉之中」是平等心的接受生、死。你要怎么样才能够平等心接受生、死呢?如果没有了悟真理实相而说要平等,怎么平等?你只是一种催眠、一种暗示,还是没用啊!你只是吃一些迷幻药,当你面对实相世界的时候,还是烦恼、苦、不安啊!要来到「不再以生制死」,也就是说你对生、死能够真的放在平等立场。

    但是,这一定是要来到你真实的很深入那种体悟、体证,把这整个实相了悟之后,你才会大安心、大自在啊!绝对不是用想象、用造作出来的,也绝对不是假的。真的假不了,假的也骗不了。如果你还没有到彼岸就是还没有到,不管你多么会争辩都没用。

    「要诀即在于他们不再分开二边而执着善者,而是融合正反两面,他们能升华至一种境界,不只超越,而且包容两边。这就是一体意识」这里讲的就是大彻大悟觉者的内心世界,引述印度经典做为旁证:「真正的解脱不是逃避负面的人生,而是由相对世界中解脱出来」「真正的解脱不是逃避负面的人生」如果你在否定这个世间、否定这个世界,要另外去找一个世界、另外构筑你所要的世界,都是活在一个永远还没有到达的境界里面。

  真正的解脱不是逃避负面的人生,只要你觉得还没有找到,内心的苦、内心的不安就一定存在。所以归纳出来就是「随遇而安,超越对立,嫉妒不生」这就是真正了悟真理实相之后,来到没有贪、瞋、痴。为什么嫉妒不生?因为没有贪、瞋、痴啊!没有贪、没有瞋,就能够来到无得、无失,就是【心经】所讲的「无所得,无所失」。

   「虽有作为,不受缠缚」就是能够「三轮体空」的做,也就是老子所讲的「无为」,但是又能无不为。有所为,但是又没有我、我是、我能。「多欲无瞋」的「多欲」并不是世间在欲望堆里面打滚的,「多欲」是说他会做很多事情,一样会把他的生命意义发挥出来回馈这个世间。佛陀也做了很多事情,一个解脱者绝不会是消极悲观的,所以会做很多事情,内心里面就是慈悲善待一切众生,没有瞋心,这是大自在人!

  真的了悟真理实相,你真正的见法,跟你的工作不会冲突的,工作的当下都是在跟众生广结善缘。「不系两边,烦恼永息」就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四个字而已,但是众生就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面“挥舞”不完!根据【阿含经】记载,佛陀很坦白的讲:众生不是「执有」就是「执无」,不是「执有」就是「执空」,都是在二边。一个解脱者是来到超越二元对立,来到「中道」。

    所以,我们现在讲述【事事本无碍】,好像在讲述【阿含经】一样,也是跟【老子道德经】都是可以一体的。这个圆融不是说讲话好像很会讲、很会“转”,把什么事情都扯在一起的,那是世间法的伶牙利嘴、巧言令色,不是那种圆融。不是用头脑、名相去解析说这跟那个是相同,而事实就是这样。你如果要跟人家讲圆融,要跟人家讲超越宗派、宗教,也是要你亲证,不是用头脑知见去解析,而是真的看到文字背后所指的实相真理,看到相同的这些。

    「『不系两边』,套进西方的宗教术语,即是『天国临世』」「天堂降临」就是佛教讲的「心净佛土净」。「不系两边」就是超越所有二元对立,你的苦海就消失,净土就现前,你会发现涅盘彼岸就在这里。「可惜一般传教士已忘失了它的真谛。天国并不像他们所描述的,是一切好事的总合,没有任何负面」各种不同的宗教都是如此在构筑一个世界,都是一直把所不要的去除、去除,然后去投射所要的一个美好的世界,所以这里把这些继续再具体的讲出来。「天堂是领悟出『无二』的境界」佛教也会讲说「不二法门」──「无二」、「无别」,但是希望我们真的是能够体证到,而不是在头脑知见上的解析「无二」,而「无二」的意思就是超越所有的二元对立。

    「他们问道:『我们变成了小孩子后,就能进入天国了吗?』耶稣回答他们说:『当你能够化二为一;以内为外,以外为内;以上为下,以下为上;当你能够视男女为一性,你便能进入天国」当你「上、下…」这些观念、界线都消除了,「男女为一性」就是平等,没有所谓的「男尊女卑」,亦即没有「男人就是…?女人就少修多少年…?」的那些观念,男女平等,以平等心善待一切众生,你这时候便能进入天国。

     天堂在哪里?就在你的心中啦!净土在哪里?就在你的心中啦!当内心的冲突、对立真的消失之后,天堂就马上现前。「净土宗」是有智能型的净土,也有信仰型的净土,信仰型的可以接引很多的众生是不错,但是不要排斥智能型、实修实证的净土,真正净土的核心是要实修实证来到「心净佛土净」。事实上当慢慢透过实修实证之后,你才会知道此些是真的在弘扬净土的核心真精神。

   「它们都指向一个共同的结论:就是终极实相」其实「终极实相」的实相是没有所谓终极、不终极,实相本来就存在这里,应该说是「终极意识」亦即人类的心灵质量提升到最高。一个身、心、灵的净化提升到最高层次,也就是佛教所讲的究竟智、圆满智、大圆镜智、大觉悟。终极的意识乃是相对的统一,从众生相对二元对立的世界来到一个统一和谐。

   「由于我们所划的界线,已将现实分割为无数的对立,故各宗教宣称:终极的意识(终极的那种境界)是不受分割对立的现象所染着的」是讲说一个人来究竟智、来到圆满智慧,提升到终极意识的解脱者、真正的解脱者,他是不受分割对立的观念现象所染着,「等于是说:终极的意识是超越一切界线的。无二的实相,也就是无界线的实相」事实上就是体证到「无二」的智慧,来到无界线的实相、无界线的智慧。这里把老子与佛教所讲的「无二」、「无别」、「中道」都诠述出来了。

   「因此,若要解决人间的敌对纷争,首先应该舍弃一切界线观念,不再以进步为理由,彼此竞争对峙。战争肇始于人类过分执着于彼此的界线,我们必须根治这虚幻的界线观念,才能治好人间的痼疾」你的界线越来越少,你的心胸、你的世界就越来越宽广,因此禅修也都是慢慢带领大家来体证到「空」、溶入「空」里面。「空」就是没有界线、无边无际,能包容一切。「空」里面又能生妙有,当你的心真正与「空」相应,就产生真正的般若智慧出来。

    「也许我们会问:如果所有的相对都溶为一体了,人类追求进步的冲劲岂不是也跟着消失了吗?但愿如此!毕竟『那山总比这山高』的错觉,使人类永远快乐不起来」因为都还在二元对立里面不断的追、不断的在逃。当你在追逐,就会追得很苦;当你在逃拒,也会逃得很苦啊!「那山总比这山高」的错觉,使人类永远快乐不起来,因为不能够满足于当下,不能够安稳于当下,所以永远不知足的在那里追啊!跑啊!赶啊!冲啊!苦就是这样产生,苦海无边啊!你我本来就在一体的世界里面,结果我们就是一直往前冲、一直往前追,把净土、天堂一直推到很遥远的未来,推到遥远的他方世界去,结果成佛之道就要三大阿僧祇劫。那个鸿沟是众生所制造出来的。如果人在福中不知福,就不会快乐的,假使我们能够真正体会到,我们就活在天堂里面;如果我们能够体会到整个法界对我们的恩泽,才会真正来到知恩、感恩、报恩。

  比如以吃饭的心态举例,以供养的心态与感恩的心态在吃,其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现在来解析这二种心态有何不同的内心感受,以及背后的那个心理因素。一般人在吃饭的时候,当然是没有感恩的心、也没有供养的心,都认为「我是」、「我能」,是靠我自己赚钱、用自己的钱购买的,于是理所当然的这样吃。包括吃一餐饭就要讲究山珍海味、多豪华…,这些都还没有来到心怀感恩的情况。

  所以,佛教要我们有供养的心是很好的,供养佛恩、父母恩、师长恩、供养法、供养僧、供养一切众生…,这些观念都是很好。现在跳脱宗派、宗教的观念来解析,假设我们现在面前摆着丰盛的一道晚餐,如果你是以供养的心在吃或者以感恩的心在吃,这两者心态有何不同?如果你是用「供养」的心态在吃,这里面还是有很微细、很微细的「我慢」、「人、我」及「我是」、「我能」。另外,因为听别人讲说有供养就会得多少福报,这里面还有一些祈求的心─求福报、求消灾。

  如果认为有供养就会消灾,当然原则上是已经不错了,在此并没有否定供养之心,而是当我们再深入解析时,这两者有何不同之处?假使我们是怀着感恩的心在吃这一餐饭,你的内心是会很惜福,因为体会到整个法界在养育我们,感恩很多众生的护持、很多众生的协助,我们才有这一餐饭可以吃,这时候会不会有「我慢」?这里面是会很谦虚、心很柔软、没有「我慢」。我们要断除十个结,包括日常吃饭,如果我们是怀着感恩的心,要断结就会很快了!我们体会到今天吃这些食物,并不是说我们很棒、很厉害、很会赚钱…然后去买来的。

  如果没有整个大地、流水、阳光、空气…法界这些的养育、滋长,我们怎么会有这些食物可以吃?!如果没有农人、没有很多众生的协助,没有这些人类、种种助缘,怎么会有这餐饭可以吃呢?当我们去慢慢体会,就会生起感恩的心,当你越充盈感恩的心,身、心就会越柔软,然后会有一种知恩、感恩、报恩的渐次兴起。此时当你感恩自己能有这一餐饭可以吃,就会兴起「只要我有能力,往后众生若有需要,我都愿意跟众生分享」这时候你是以一种报恩的心来回馈世间,这也可以称做是一种「供养」你是以报恩的心来回馈世间,你这里面并没有要祈求什么目的,也没有「我慢」。此些微细之处,也要慢慢去体会出来,连日常吃一餐饭也都是可以处处见法。

    「毕竟『那山总比这山高』的那种错觉,使人类永远快乐不起来。可是我要声明一点:我并非反对医学、农业、科技的发展,只是想打破人们的幻想,以为它们能带给人类幸福。只要我们能看破所有界线的虚妄,我们当下便能看见亚当堕落前的世界真象」「在亚当堕落前」就是在亚当还没有进入二元对立之前的一体世界,本来就是一个无分别、溶入一体世界里的情况,就是真的天堂、净土!

    「宇宙原是一个有机整体对立中的统一,此起彼落的韵律,人类方能安于我们无常动荡的存在处境」虽然你、我、他在表面上看起来好像没关系,事实上当你慢慢解析之后,就会了解「众生是在一体世界」的意思。就像我们身体内的红血球-我是红血球,他是另外一个红血球,你是另外一个白血球,他是另外一个血小板…,我们都是同一个身体里面的众生。慢慢的去体会,这绝对不是想象,而是实际的存在。我们就像是处在同样一个海里面的鱼儿,宇宙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对立中」就是包括你、我、他,外相上虽有所不同,但事实上我们的本质都完全相同,这就是佛教也有讲说我们都具有相同的佛性。

    「对立中的统一此起彼落的韵律」就是描述无常变异,整个法界就是一个无常变异。「此起彼落的韵律,人类方能安于我们无常动荡的存在处境中」当了悟「无常」之后,才能够溶入「无常」法流,才不会惧怕「无常」、跟境界对抗,因此我们才能够安于无常动荡,意即流动变异之中。无常变异之中,唯有了悟「无常」,才能够不怕「无常」,而与「无常法流」溶为一体,当下的因缘是如何,冷静面对当下的境界处理。

    「直到所有的对立溶为一体,分岐变为和谐,战争化为舞蹈,敌人变为友人,我们便能与整个宇宙合一,而不老是仅取其一半而已」。


《事事本无碍》问答题


I、本书的意旨是什么? (?。.

告诉我们法界本无碍,也就是我们与净土、极乐世界之间没有阻碍,我们本来就在净土中,本来就在极乐世界里。只是人类一旦有了我见之后,从自我出发,把世界重重地分割,分出要的与不要的,导致自己处在一个狭小的,又封闭的世界里,苦不堪言。

2、十个结是有形有像的吗? (??)

十个结,即人们在一体世界里划出的界线,是无形无像的,都是人的心理作用,都是幻觉、错觉。实相的存在是无界线、无障碍的。

 

第一章      导论:我是谁?、

3、真正的佛法在哪里? (?^)

不在经典文字里,不在头脑的知见中,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佛法是活的法,是整个实相活生生地存在,三法^、四圣谛都是在当下展那。

4、一加一等于二是数学磁念,雈界实相的一加一等于多少? (?^)

变化无穷,这也就是缘起甚深的道理。

5、宇宙的原则是什么? (?^)

是建立在爱的基础上。法界处处都在散播着爱。

6、活在当下的人是什么样? (?^)

生命完全开放,让种种境界穿流而过,溶入无常的法流里。

7、怎样溶入永恒的世界? (?^)

先体证无常,溶入无常的法流,才能溶入不生不死的永恒世界。

8、 一般人活在当下的时间占多少? (?三)

百分之十的时间也不到,大都活在过去与未来的世界里,生命的潜能没有真正发挥

出来。

9、涅槃彼岸的世界是什么样? (??)

苦恼的止息,内心没有界线,没有对立,安祥、和谐。

10、婴儿为什么快乐? (?了)

没有、界线,逸直分别^、,天真无邪,他看到的一切都是纯真、纯美的。

II、 爱有几#? (?化)

一是有我的爱,是有条件、有所求、有抓取、有主宰欲。

二是无我的爱,是无条件、无所求、无抓取、无主宰欲。

12、众生最爱的人是谁? (?"))

是自己。众生爱别人的背后是抓取,是巩固自己,是抓一个人来爱自己。

13、修行人认为身体是臭皮襄,是什么心态? (?^)

身与心处在分裂状态,心理不健康,人格不健全。

14、佛陀讲无我的目的是什么? (?化)

是让我们破除身见,破除自我的抓取,来到无我的境界。讲无我不是让我们厌恶身体,厌恶身体无法解脱。

15、什么是角色层?有什么特点? (?^)

表面意识和潜意思分裂,即心与灵的分裂。为了扮演人们设定的框架内的一个形象,把原本存在的意识打压下去,排斥在外,同时不接受自己丑陋的一面。为了维护想要的形象,戴着很多假面具。特点:心胸狭小,四分五裂,表里不一,矛盾不安,多重人格。

16、什么是自我层? (?^)

表面意识和潜意识统合,心理健全,但排斥身体。重视自己特质、个性的发挥,如画家、艺术家。

17、什么是有机生命体层?   〔?1 〉

身与心统合,认同身体,人格健全,但不接受外界,认为外界与身心无关。

18、什么是超人格层?   〔?1 ^

有机生命体(五阴身心)与外界统合,心量放大,身心柔软,看到自己与众生是同胞兄弟,这是证初果到三果阶段。

19、身心统合之后还有苦吗?

有,自我与外面的环境还没有统合,六根与六尘、心与境、能观与所观还是分离的、对立的,知道万法归一,伹不知一归何处。

20、什么是法身? (?巧)

身见破除,自我与法界融合,与法界一起脉动,这时展现出来的是法身。

21、超人格与一体意识有什么区别? (?化)

超人格:属于有为法阶段,是在初果到三果的范围,自我还存在。

一体意识:自我消失,来到无我,与法界溶为一体,进入无为无修、不生不死的境

界。

22、心灵成长是怎样的一个过程?   〔?18、 19^

心灵成长的过程就是统合的过程,即把过去不要的排斥掉的部分收回来。心与灵的统合是接受丑陋的自己;心与身的统合是接收完整的自己,让生命活起来;自我与外境的统合是内身与外身合一。统合的方法:了解无常无我法印。心灵成长是重新划定界线,重新组合,是自我迈向更深、更广、更丰富之境的心路历程,是向内心深处看到种种界线,认识到界线就是冲突、矛盾、痛苦,超越界线,就是心灵的成长。

23、外境与修行有什么关系? (??力)

外境是六尘,是我们的法身。如果不接收外身,内身与外身处在矛盾中,苦还存在,修行没完没了。

24、怎样做到身心柔软? 〔?20

①生起感恩心:感恩父母、佛陀、师长、众生及众多因缘。

②生起惭愧心:看到自己的不足和丑陋,虚心学习。

③用有为法训练自己,说话、做事放慢,从刻意地训练,慢慢来自然展现,这是不可缺少的过程。 ―

25、什么是中道? 〔?22〕

中道不是固定在一个中间点上,而是观察当下的因缘,灵活智慧地处理事情。

第二章       取其一半

26、什么是取其一半?   。23 〉

人们习惯地把自然界的事物划分出好坏、美丑二个部分,然后只取其好的、美的, 排斥所谓坏的、丑的。

27 、只要一半的结果是什么? (!^^)

想要的去抓取,不要的去抗拒。抓又抓不到,抗拒的又抗拒不掉,于是在要与不要之间产生对抗、撕杀,消耗大量的生命,让自己处在苦海里。

28 、自然界有美丑之分吗? (?之^)

自然界的一切都是平等的,独一无二的存在,没有好坏、美丑、对错的观念。好坏、美丑是人类添加上去的,是以自我为标准划出的界线。

29 、怎样让生命活得有信心、有尊严? (!^〗)

承认因果法则,勇敢地接受现实,不比较、不自卑、不自叹、不顾及业障。

30 、法界对生与死是什么态度? 。25〕

生与死是平等的,死是生命的一部分,有生必有死,不必惧怕。进一步讲,生是缘聚而有,死是缘散而灭,生死都是缘起的幻相,没有实体,没有一个你、我、他在生死。

31 、自然界的动物、植物原本有名称吗? (?二?)

没有名称,也没有界线,是人类给动、植物加上了名称,并划出种种的界线。

32 、人类的智慧高于自然界吗? (^!!、

人类是自然界的产物,人类的智慧不可能高出自然界。当体会到缘起法,就能体会到自然界的无穷奥妙。

33 、划出界线导致什么结果?   。28〕 ^

界线划分得越多,代表一个人的生命被分割得越严重,导致一个人处在越来越小的空间里。解脱者是把所有的界线去除掉,心境来到无界线,海阔天空。界线一划出,敌友之战、生死之战、苦乐、善恶随之而来。人类划出了界线,久而久之又误认为界线是自然界实际的存在,而实相是没有界线的,人类自己被自己欺骗了又不知道。

34 、怎样体悟不生不死? (?^之)

①  放下二元对立,在二元对立中体悟不到不生不死。

②  要看到变化中的不变,形体有变,本质未变。水变云变雨,但水的本质没有变,从中体悟不生不死。对法界而言,没有生死,只有变化。

35 、人类能把不想要的部分去除掉吗? (?丑之)

人类把不想要的部分,视为是丑的、坏的,设法抗拒、逃避、排斥,结果是徒劳的,因为自然界不会以你的喜好为标准,不会因为你不要而改变。黑夜不会因为你不喜欢而

不来;冬天不会因为你怕冷而不来。黑夜和白天是自然界的整体,不可分割。所以不仅去除不掉,还消耗大量的生命,自找苦吃。唯有把不想要的接受下来,才能减少痛苦。

36 、厌恶死亡是什么心态? ^33〉

死亡是生命的一部分,有生必有死,以包容心、平等心对待死亡。厌恶死亡等于厌恶生命,让自己处在半死状态,让生命处在苦海里,生命无法活起来。生与死如同白天与黑夜,有了白天,黑夜必将来临。接收白天,也接收黑夜;接收生,也接收死,生命才是完整的。

37 、夫妻为什么冲突? (?^^)

只要一半,要对方的优点,希望全是;不要对方的缺点,不能包容。而一般人不可能只有优点没有缺点,所以双方冲突不断。人类的苦就在于只要一半,总在划线,只要有界线,就有对立,就是苦海。

38 、当你有痛苦和烦恼时,要想到什么? (?〗》)

想到你又落入了二元对立的世界里,因为痛苦是抓取不到,抗拒不过的产物。

39 、怎样才能不怕死亡? (?^)

生与死如同白天与黑夜,是一体的两面,是一个整体。对法界而言,生与死只是一个变化过程,就如同白天变成黑夜,然后黑夜又变成白天。物质与能量,主体与客体,生与死,都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整体。了解了生与死的过程,对生命不执取,对死亡不恐惧,放松、自在地活在每一个当下,生命的智慧才会展现出来。

40 、 一个人的生命没有统合,浪费的生命大概有多少? (?^)

没有统合的生命,处在对抗、逃避、恐惧之中,主要是恐惧死亡。所浪费的时间大约占生命的一半以上,非常可惜。

41 、对自然界无分别是什么都不知道吗? (?々^))

无分别不等于不知道,而是知道,但在内心里不会成为障碍,不会产生界线。在做事上有分别是方便说,但内心没有。没有分别不是没有智慧,而是超越出来,用平等心对待一切。

42 、破賒身见还有身体吗? (?^)

心态上没有对立、分别,内心的对立界线,自己与众生、内身与外身的界线消失了,就是身见的破除,但你一样有身体,只是你的身体与整个法界溶为一体,这时你会见到法界是我们的法身。

43 、为什么收摄六根之后还有苦? (?^)

收摄六根的作用是让身心澄静下来,活在当下,目的是看清身心内外的实相。如果在六根,在五阴身心上下功夫,把外面^六垒境界视为敌对,#1溶入,内心世界是封闭的、僵死的。认为外界是五浊恶世,一直对抗、否定、逃避,所以还有苦。

44 、怎样来到心与境、主与客消溶? (?^)

要体会到五阴是内身,六尘外境整个法界是外身,内身和外身是一体不可分割的, 才能来到心境合一、主客消溶,法身现前。

45 、修行的要诀是什么? (?斗之)

不在二元对立中,不执着对与错、好与坏的二边,而是融合正反两面,升华到不只是超越,而且是包容两边,来到一体意识。超越对立,随遇而安,嫉妒不生。虽有所为,不受缠缚,不系两边,烦恼永息。

46什么是"不二法门"? (?々〕)

超越二元对立,来到中道,苦海消失。

47 、净土在哪里? ^43〉

在心中,心净则佛土净。心灵品质提升到最高层,就是从二元对立来到统一和谐, 来到一体意识,即大菌镜智、大觉悟。

48 、什么是无二、无别? (?^)

无二、无别是对中道的诠述,是超越二元对立。无二的实相即无界线的实相。界线少,视野宽;超越一切界线,就是来到空。空无界线,空能包容一切。

49 、请画出三张图表解析取其一半045〉

角色层     自我层、   人马座层  

            

50、请甩人体的红血球、白血球说明一体世界。(料^)

众生好像是同一个身体里面的红血球、白血球,外相上虽有所不同,但事实上我们的本质完全相同。虽然红血球、白血球表面上看起来好象没关系,都是独立的个体,事实上当你看到同一个身体时,就会了解"众生是在一体世界里面",都具有相同的佛性。

51、怎样才能不怕无常? ^45〉

了悟无常是实相,是中性的,才会不怕无常,并且与无常溶为一体。接收当下的因缘,不比较,知足、感恩,快乐地生活着。

第三章无界线的境界

;2、解脱者的内心世界是什么样? 。45〉

体证到宇宙没有界线的实相。有界线是错觉,是人类的自编、自导、自演。解脱者本证到空,心与空相应,然后体道、'厝道、行道,与道合一,与法界溶为一体。;

3、、没有界线,不用分别白天与黑天吗? 。46〕

划分白天与黑天不是问题,名相和语言上的沟通不是障碍,怕的是一旦有了分别, ^形成喜欢白天,不要黑天,落入二元对立的处境。不要把权说当作真实。;

4 、实相在哪里?   ^?47^

实相就在眼前,一花一草一木,历缘对境中的一切都是实相。人类一直在实相的世^里,即大自然的现在,当下存在的本来面目,三法印都是当下的存在。

5 、先有经典还是先有实相? ^47〉

先有实相后有经典,佛陀通过实相得以解脱,而后诠述实相的文字变成经典。但经

典不是实相,经典是参考地图,是指月的手指。

56 、 了解真理实相与体悟真理实相有什么区别? (?斗了)

了解是头脑里的知见,是抽象的概念,体悟是通过实修实证,亲自见到、品尝到。只有见到实相,才能找到究竟归依处,来到大安心大自在。

57 、为什么体证空非常重要? (?^)

因为真正把众生的生命串连起来的是空,就是无色界的空气。大家来自同一个源头, 又生活在同一个大气层里。空是一体的,所以众生都在一体的世界里。空里有一条无形的生命线把众生连4一起。

58 、在经典里能找到无常和空吗? (!^)

找不到,无常和空在现实的生活中。

59 、人类能控制大自然吗? ("(^)

不可能,如同大海中的几个小波浪不可能控制大海。

60、一个人的贪嗔之心怎样止息? (^^

体证到一体的世界,体证到一切众生都是一体的,体证到我是不存在的,贪嗔之心才会止息。

61、"事事本无碍"的深义是什么?

宇宙万物原本是没有界线,没有阻碍,世界上每一种事物的存在,都与其它事物相互交溶。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原子,它的整体性真实不可分割。

62、什么叫一即一切? (?^々)

每一样东西都关联到其它东西,所以看到一样,便等于看到一切。一代表空,一切冗表现象界。

63、什么叫涅槃界? 。55〉

就是一体世界,也叫法界、实相、空、道。

64、谈谈空的深义? 。55〕

一、    一切来自于空,以空为舞台,又回归到空。

二、    空能包容一切,空没有界线,没有驵碍。 ― 《5、用波浪与大海的比喻来解析众生与法界的关系。(?^^)

大海代表法界,海里的一个波浪代表一个众生。一个波浪的浪起浪落,代表一个人的生、住、异、灭。由此可见,波浪离开大海是不能单独存在的。众生的错误是只看到楚浪(自我〉,看不到大海(法界、也看不到众生与法界不可分离的关系。化、界线是怎么来的?。59〉

界线是人为的,是人类以自我为标准划出的。实相本来无界线,你本来活在无界线9世界里,你本来就活在净土里,你与净土无距离。

67、人类的战争就是左手打右手,你相信吗? 。59〕

人类的战争、冲突都是来自人类内心深层的错误认知,没有看到众生是一体的,没有看到甲地众生是左手,乙地众生是右手。没有来到一体世界的时候,看不到你是用右手在打左手。当你真的看到这个层面时,才会发现原来自己真的是笨蛋,你会觉得对不起,惭愧心、感恩心才会发出来,而且心也会很柔软。

第五章无界线的时刻

88、实相的世界有时间相吗? (?〗")

时间是人类设定的幻相,人类有了时间,就把一体的世界分隔开了。实相里没有时间相,起点就是终点,终点就是起点,此岸就是彼岸。实相世界不受时空的限制,是永恒无限、无始无终、无生无死的。

89、什么叫永恒? (?^)

永恒不是固定不变的恒常,永恒代表不常,也不断,是一直在刹那生生灭灭地变化。永恒的刹那是非时间性的刹那,无过去未来、无先后、无生死。永恒不是时间的永无止

境,它超越了时间范畴,是超越时间的当下一刻。永恒十分明显、单纯,就在你眼前,就是当下。能活在无始无终的刹那时,就进入了永恒的一体世界。时间消失,便是永恒,

90、为什么说时间相是解脱的最大障碍? (!^^)

实相世界没有时间相,人类错误地设定出时间相,就把一体世界分隔开了。有时饲相就有开始和结束,痛苦跟随而来。人们一直追赶时间,停不下来,被时间的幻相牵着走。超越时间相就来到一体的世界。

91、怎样超越时间相? (?^)

当你完全溶入当下的每一时刻,时间顿时凝结了,那一刹那时间不存在。无时间酌刹那,便是永恒的刹那。一体世界是无边无际的虛空。实相只有现在、当下,没有过去未来,而现在又是不断地流动、刹那生灭变化。清醒明觉地活在当下,就能超越时间相, 纏三世。

92、怎样用时间来解释不生不灭? (?卯)

当下这一刻没有开端,既无开始,便是不生;当下这一刻也没有终点,既无终点,便是不死。实相世界,只有变化、变化,无止境的变化。

93、怎样理解"狂心若歇,歇即菩提"? (?^)

①    让燥动的心停下来,静下来,清醒明觉,活在每一个当下,智慧就会展现出来。

②    狂心即駭心、烦恼,即是苦谛,面对苦,找到苦因,就是智慧的开发。

94、众生的精力主要消耗在哪里? ^^93^

众生的精力主要消耗在追忆过去,企盼未来的幻想上,为过去而烦、恼,为未来而& 忧,很少活在现在、当下,让现在的生活变得虛有其表。在实相世界里,只有现在才是唯一的现实,每一个当下是实相,是非时间性的现在,过去和未来都是头脑里的念头。

95、什么叫非时间性的现在? (??^)

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刹那,实际现象的存在。

96、为什么说时间相是痛苦的根源? (^)

有了时间相,就有了压力、紧张、追赶、逃避,无法放松地活在每一个当下,无法活在每一个过程里。无时间相无烦恼。

97、怎样让自己回到当下、现在?(?^

最好的方法,修四念处,身心合一,开发觉性,做好当下该做的事。

98、禅修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4")

训练活在当下,身心合一,清醒明觉。

99、怎样理解活在当下? 。94〉

清醒明觉自己眼前的每一个动作和在做的事情,身心合一,一心一意。活在当下才能开启智慧。

100、怎样才能看到实相? ^95〉

学习放松在每一个当下,让身心安止在每一个当下,才能看到实相,因为实相只存在当下、现在。

101、归零是不承认因果吗? (??^)

承认有因果,承认过去的错,也承担未来的果,但不怨天尤人,把握好当下,过好的每一天。罪恶感来自于过去,焦虑心来自于未来,活在当下,就摆脱了过去与未来的烦恼。

解脱者怎样对待时间? (?^^)

既无过去,也无未来,也不与众生比较,接受各种因缘。安住当下,与法界溶为,珍惜每个因缘,发挥出生命的意义。

102、众生为什么不快乐?   〔?95、 ? 105〉

悔恨过去,担忧未来,瞻前顾后,心事重重,比大比小,患得患失,不知足。^被过去绑死一一被过去的是非恩怨缠绕着。众生被未来吊死一—对未来又有太多太多的企盼。

103、怎样才能知足? (?^^)

①感恩法界的恩赐,②接受当下的因缘,③不比较,活在当下。永恒的真谛与一体意识的本质是什么? 。96〉

活在当下,超越时间,成为此刻之子;活在当下,生命是新鲜的,充满活力的。在禅定中没有看到活生生的佛法是什么定? (!^了)是世间定,是死定。

104、一棵树上去年开的花和今年开的花一样吗? (??了)不一样,因为都在变化。昨天的你和今天的你也不一样,因为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变

105、地球原本有经纬度吗? (?卯)发有,经讳度是人类为了方便沟通而设定出来的。时间相也是为了方便沟通而设定但人类却被自己设定的幻相拥死了。超越时间相,活在每一个当下,才能活在永恒界里。

105、无为法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 汆松,无所求。努力用功的结果是心绷紧,无法放松,适得其反,无法进入无为。

106、为什么说永恒是不断也不常? (?化^)) 法界就像海洋,波浪每分每秒都在变化,不会长久地存在,但海洋的波浪又总是浪雾,从来没有间断过,这就是永恒的概念。你所看到的任何景色,都属于当前的,的景色你无法看到,因为已经发生了变化。也就是说你当前的直觉是没有时间性的, 变化不已的现在,永无止尽。

107、打坐中出现禅相是开悟了吗? 。10(0

不是。打开智慧眼,每一个时刻,每一个当下,都能溶入三法印,处处见法才是开

过去还是真实的吗? 0100 过去的已经过去,不是真实,只是一个记忆,一个念头,只有当下才是真实。不管是好是坏,都要放下,放不下,你的心就死在过去。记忆过去是关键性的错误,活去的梦幻世界里,生命无法活起来。

113、修行的过程(成佛之路)是怎样的? (?化丄)

醒过来,活在当下,认清实相,除掉界线,溶入一体,成为大觉。

114、可以检讨过去、规划未来吗? 。100

可以,但是检讨过去是现在做的事,规划未来也是现在做的事,所以说你所能够活

的,只有现在。

115、为什么说人类是自作聪明,自作自受? (?化之)

人类为了沟通方便虛构出时间相,又被时间逼死了;人类设计出金饯、地位,又成为名利的奴隶;人类推出大偶像,又成为偶像的奴仆。有时间相、名利相,人类不得安宁,也不得解脱。

116、凡夫与解脱者在处理问题上有什么区别? 。102〉

凡夫主要时间是在处理本来不存在的问题,如过去的包袱、未来的盼望。解脱者只是面对当下,处理实际存在的问题,不过多地想过去和未来。虚构的不存在的问题不好处理,而实际的问题反而好处理。117、怎样对待虚幻的实际不存在的问题?(?^二)

虚幻的问题如人的影子,不必怕它,也不必管它,只要识破这是虚幻的,知道就好,不必用武力去对付它。众生被关在虚幻的世界里,当醒悟过来,认清实相,虚幻的1 &界也就消失了。

118、什么叫现实?什么叫记忆? (^(^)

现实是一个实际的存在,记忆是自我头脑里的一个概念。众生很容易犯的一个严重问题,把现实和记忆混为一谈,于是把自己夹在过去与未来之间。我们本来活在永恒的世界里,但是众生虚构出的过去与未来很庞大,而现在被压小、压死,无法安住当下,烦烦恼恼过日子,生命失去了光彩。解脱者只是发现了这个事实,回到现实中。

119、解脱者为什么快乐? (?!^^)

解脱者发现过去和未来是个幻相,是实际不存在的一个概念,实际存在的只有现在,所以他可以想过去和未来,但不会被卡住,他安住当下,活在永恒的现在,这是解脱的奧妙。解脱者不会对过去的业障而发愁,也不会对未来的去向而担忧,他面对当下的因缘,解决实际的问题,所以他生活得很单纯,而且很快乐。120、怎样让生命活起来?   ^107〉 1

放下过去与未来,超越时间相,活在当下。

第六章界线的形成

121、界线出现产生什么后果? (?】^^)

实相世界本来是一体的,划出界线就意味着矛盾的产生。界线越多,矛盾越多,自我便与界线外的非我撖杀不休,苦苦挣扎。

122、什么叫一体意识? (?川^

没有界线的世界,就是回归法界,回到本来面目。当了悟真理实相,来到一体意识, 就是法身现前。

123.为什么说人是自己束缚自己? (?^^

束缚就是界线,法界原本没有界线,因为有了虚幻的自我,自我意识形成之后,划出很多界线、框框,把自己束缚起来。修行就是看到界线,把界线去除,把束缚打开,回到一体世界。

124、有了界线导致什么结果? (?"^))

法界本来是一体的,自从自我的错觉产生,划出界线,自我与法界分开了,主客分离,能所相对,界线重重,二元对立。如同一个小波浪与大海分开,于是小波浪陷入孤独的世界里。只要有自我的界线,痛苦、烦恼一大堆饲题接连而来。

125、在法界里能找到第一因吗? 〔?111〉

没有,如果有,就是缘起,"此有故彼有"。第一因不重要,众生苦的原因是现在、当下不了解真理实相,被自己虛构的幻相迷惑住了,而且又与真理实相抗争。

126、只在五阴身心上下功夫,能解决所有的苦吗? (?^?)

不能,因为还有主体五阴(:自我)与客体(:法界)分离,輕对立,还有苦。人类有个严重错误,认为众生有生命,山河大地没有生命,这就如同体内的红血球认为血管没有生命,海里的波浪认为大海没有生命,这是视野狭窄,智慧低下造成的错误。

127、为什么说苦海是众生错误的认知? ^115〕

根本界线一一自我与非我"一旦产生,自我便与外界决裂。自我的波浪封闭起来,与真我的大海分开了。但是波浪的存在又离不开大海,又拒绝大海,纠缠不清,身陷苦海,这都是错误的认知,因为实际不存在。

128、 了悟生死大事的人还有生命吗? 。116〉

有生命,但他是生而不迎,死而不拒,来去自如,生死一如。生命如同大海中的波浪,波浪的形成与消失只是一个变化过程,没有生与死的概念。

129、为什么说单独的一个波浪是幻相? (?"^)

因为现实中找不到一个单独存在的波浪,波浪与大海是一体的,是不可能分开的。自我如同大海中的一个波浪,自我无法单独存在,自我与法界是一体的,认为有一个自我的存在是错觉。自我是幻相,生是幻相,死也是幻相,都是@缘法。一个波浪是大海的一部分,自我是法界的一份子。

130、众生为什么怕死? (?"^

因为不了解自我是幻相,死亡也是幻相。因为怕死亡,便制造出时间相来安慰自己,同时不断地向外抓取,疏解内心的不安。时间也是一个幻相,一体世界没有过去与未来, 只有刹那生灭变化的现在。

131、 了解一体世界没有时间相有什么好? (?!^)

没有生,没有死,也没有自我;没有过去,没有未来,只有当下;前面一无所有,后面一无所有。让自我大死--番,破除自我的错觉,便来到涅槃之境。

132、活在当下有什么好? (?!^)

没有过去,没有未来,没有压力,没有束缚;生:^全然地放松、洒脱、自在,智慧泉涌,生龙活虎。活在当下,没有时间相,不会与时间赛跑,不会担心未来,不会一直

向前冲;活在当下,一心一意做事,工作效率成倍提高。

133、什么叫人马座? (?乜^)

人首马身,代表身心合一,有一个健全的人格。人马座也叫有机生命体。

134、有机生命体怎么产生的? 〔?120

认同身心,否定外界环境,认同内身,否定外身。众生看不到全面,看不到整体,只看到小我,便从法界里分离出来,封闭在一个小我的世界里,与外境对抗。

135、自我层是怎么产生的? ^122〉

否定身体,只要心灵。众生认为身体会生病、老朽、死亡,为了逃避死亡的烕胁, 所以否定身体,形成自我层。

136、角色层怎么产生的? 〔?123

否定部分心理,即表层意识否定潜意识。众生在自我层设定了一个理想的角色标准,但发现内心有很多贪嗔的心态,有损于角色形象的树立,于是否定部分心理,形成角色层。

137、众生为什么要构筑梦幻世界?   。123〉

实相世界是生灭变化的,是完整而非完美的世界,但众生只要好的,不要坏的,只要恒常不变的,不要生灭变化的。这种世界在实相里找不到,于是众生便在构筑想要的理想世界,厌恶现实世界,活在梦幻中。

138、怎样才能死的安祥? (?^^)

唯有在现在的每一时刻、每一个当下、每一个刹那都活得很安祥,死的时候才能安祥。当下安祥,永远安祥,当下不快乐,永远不快乐。

139、怎样产生快乐? (?^^)

活在当下,不想过去与未来,没有悔恨与担忧。解脱的秘诀:活在每一个当下、现在,全然地接受整个法界的实相,接受各种因缘的到来。〗40、找佛性,找恒常不变的自性导致什么结果?(?^斗)

活在自我层的世界里,心排斥身体,身心交战。心不想要身体,又离不开身体,拉拉扯扯,痛苦不断。身心不和谐,内心充满矛盾,思想僵化/没有慈悲心。身心不溶合, 也无法与法界溶合。

141、 一个人表现出不满说明什么? 。127〉

说明他内心有问题。一切的问题都出在我们自己,修行人要如实反观自己,净化自己,慈悲众生。

142、众生是怎样走入狭窄世界的? (?^^)

一、否定周围的环境,二、否定身体,三、否定部分心理。

143、怎样找回本来面目,回归法界? (?乜^)

一、收回否定的部分心理一一心理健康。二、收回否定的身体,身心统合一--人格傻康。三、收回否定的外境一一身心与外境统合,即内身与外身统合。四、溶入一体世界一一自我消失。

本来面目就是回归法界。回归的路上有十个结,也叫十条界线、十个假1 [具、十面城墙。每冲破一层,自我都会痛苦的,但是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

144、什么原因导致一些人强颜欢笑、假装慈悲? (?乜^)

这种人不接受真实的自己,拒绝自己丑陋的一面,不愿衞下假面具,生活得又苦又虚假。

第七章角色层次:自我探秘的起点

145、痛苦在提醒我们什么? (?^^)

意识到痛苦,这是觉醒的开始。痛苦在提醒我们界线太多了,空间太小了,自我得不到自由;痛苦在告诉我们不要与周围的一切对抗,不要与世界隔绝,不要活在梦幻的世界里,赶快转念。

146、人最大的敌人是谁?自己。人最大的骗子是谁?自己。

最狡猾的人是谁?自己。最容易伤害自己的人是谁?自己。

147、心灵成长的过程是怎样的? 。132〕

就是自我超越,自我突破,超越自我划定的界线,扩大心胸。超越一层,心量扩大一倍,最后来到没有界线的世界,这就是解脱。

148、小孩子为什么快乐? (?。〗)

没有界线,没有对立,生活空间大。大人则相反,界线越多,世界越小,自我的空间变小,所排斥的空间变大。人本来是自在解脱的,因为有了自我,才有了种种界线,一切都变了,敌人多,痛苦多,世界小。

149、怎样来到一体世界? (?"々)

把原来划分出去的部分收回来,收回一部分,就减少一条界线,收回到全部,就是无界线的一体世界。

150、种种界线,或叫十个结,是有形的吗? (:?^^

界线是无形的,是内心的界线。有形的界线好拆,无形的界线不好拆,所以修行的方法很重要。首先要看到界线,觉察到无界线的存在,才有拆除的可能。

151、解脱者什么都懂吗? (?]^^)

解脱者彻底了解解脱之路,来到大安心、大自在,但还要学习世间法的学问。

152、排斥别人说明什么? (?〗^)

封闭自己,排斥的越多,封闭的越严重。

153、怎样才能知己知彼? (?^^

自知则明,先了解自己,接受完整的自己,看到自己的丑陋和不足,才能了解别人, 知道别人的内心变化。

154、为什么要禅修? ^139〕

闻思之后的知是头脑的理解,明觉度还不够,看不到微细的心念。通过禅修开发明觉,提升觉性,才能有深度地观察起心动念。解脱的过程:开发明觉,照见诸结,一一断除。

155、不接纳自己的丑陋是什么表现? (?!恥)

内心人格分裂。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丑、接纳丑、改进丑。否则身心分裂,活得假、活得累、活得苦。

156、内心的压力是什么? (?口之)

欲望、抓取、嗔心、抗拒。

157、怨天尤人是什么表现? (?^:;)

不愿面对自己内心的贪瞋痴,找理由向外发泄。

158、外界是五浊恶世吗。144》

外界是净土,是养育我们的天地父母。因内心有贪嗔痴,而反射出外界是五浊恶世。

159、经常抱怨别人、怪罪别人,是什么问题? 0?146、 ? 157^

没有反观自己,看不到自己的脸黑,找借口推托自己。

不接受完整的自己,不接.受自己丑陋的一面,有了问题丢出去,认为是别人的错,所以怪别人。怪别人是逃避内心的苦,自然无法找到苦的因。

160、痛苦的源头是什么? (?"?)

自我。找到源头,才能出离苦海。

161、面对自己容易吗? (?"'/)

非常痛苦。自我戴着很多假面具,撕下假面具,如同剥下自己的一层皮。面对自己,就是自己把自己推上手术台,既恐惧又痛苦。但是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勇敢地向自己开刀,才有脱胎换骨的成长。

162、 一个人为什么爱生气? (?抖^)

内心摆不平,界线多,心眼小,生活空间狭窄,人我是非严重。

163、爱说别人的是非是什么问题? ^148〉

说明自己内心界线多,自己是是非之人。

164、怎样与法界溶为一体? (?^^)

当身心统合之后,开发觉性,提升明觉度,然后用无为法,即当下放空、直觉,身心才能与外界溶为一体。

165、什么情况下才能不去看别人的毛病? (?巧^))

时时刻刻面对自己、反观自己,没有时间看别人的脸黑。

166、什么叫完美?什么叫完整? 〈?150

法界是完整而非完美,完整是没有分别,完整是一种接纳、包容。完美是以自我为标准划出好坏美丑,然后要好的美的,排斥坏的丑的。法界没有界线,好坏美丑都有,但两者都是中性的。

167、追求完美,不接受完整是什么心态? (?巧!)

内心是分裂的。事物都是无常变化的,坏的东西有弊也有利,坏的也有变好的可能。

168、嗔心是怎样产生的? (?^?)

认为自己比别人好,认为自己很优秀,别人很丑陋。事实上是自己不老实,没有看到自己的虚假。 ^

169、责任感的背后是什么? (?^^:)

是欲望、抓取。责任感表面上看为别人,其实质是他需要别人,靠别人,同时也显示出"我"的重要。

170、修行初期最重要的关口是什么? (?^?)

接受丑陋的自己。接受需要很大的勇气。接受是放下虚假,回到真实;接受是看到不足,虚心学习;接受是给自己一个友善的空间,是慈悲自己;接受是面对苦,找到苦因;接受是净化自己的起点。

171、角色层的主要治疗方法是什么? (?^^)

接收丑陋的自己,把原来排斥掉的部分心理接纳进来。

172、怎样理解"烦恼即菩提"?   〈?00、 ? 160^

烦恼就是苦的现象,面对苦,不逃避苦,找苦因。一切的苦都是自我设服,自我封闭的结果。苦在提醒我们转念,撤掉种种框框,超越种种界线,让生命皂由自在,活出光彩。找到苦因,就是智慧的显现,苦不白吃。接受烦恼,包容烦恼,把烦恼的负面力量换成正面力量。

173、人为什么有苦? (?化^))

不能接受完整的法界,不能包容!&反两面的人事物。法界实相,有黑有白,只要一面,不要的一面与你撕杀就有苦。接纳正负两面,苦就消失。

174、怎样才能接纳别人? (?化之)

真正地接纳自己,才能接纳别人。接纳不了别人,也说明接纳不了自己。

第八章"人马座"的层次

175、认为身体是臭皮襄导致什么结果? (?化?)

否定身体,谴责身体,导致身心分裂,与身体为敌,身体与心理撕杀不止。身体是心的最近的外境,心与身体,心与周围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完整的一体,不可分割。强行分割,但本质上又分割不开,造成拉扯,身心分裂,人格不健全。

176、自我为什么不喜欢身体? 。165〕

①身体不干净,或长得不美,②身体不听控制,③身体会得病、变老、死亡。

177、冲出六道到哪里?   (?化^) 1

冲出六道没有到哪里,只是在心理突破了六道的界线,来到无界线的一体意识。当内心没有界线,当下就是彼岸,就是净土。心净佛土净,解脱就是心境的问题。种种界线是心划分的,撤掉界线也要用心来撤。解脱是心理没有界线,自由自在。

178、"梦里明明有六趣,觉后空空无大千"怎样理解? (?化了)

看不清真理实相,有自我,有分别,有种种界线。当认清了真理实相,来到一体世界,一切平等,没有界线。

179、什么叫超越? (?化^)

知道好坏,知道是非,但能包容是非,不被是非所障碍,不会生贪嗔之心。

180、什么叫随意肌?什么叫不随意肌? (?化^)

随意肌:随着人的意念而动,可以掌控的,如四肢的运动。

不随意肌:体内各种器官自主性地运动,不受人的意念掌控,如心跳、呼吸、大小便,也叫自主神经系统。

181、涅槃寂静的心境是什么样? (?口之)

内心没有界线,没有冲突,心量无边际,与法界大自然一样,能包容一切人事物,包括六道的众生,平等地对待他们,生命充满生机和活力。

182、众生不想要的、排斥的那部分是什么? (?^之)

是法身的一部分,心灵、身体、周围的一切及整个大自然,都是我们法身的一部分, 是一个整体。

183、无为是怎样的表现? (?〃〗)

①身心静下来,放开、放松、不用力。把身体交给法界,身心内外(内身外身)一起波动。②保持空、明、觉,活在当下。③客观地觉察,没有自我掌控,没有思惟,甩直觉,如实知,如实见。

184、感觉和思护有什么区别? (?口^)

感觉:也叫心灵感受,是一个实际的实相,不经大脑思考,亲身体验、亲自品尝、言语道断、唯证乃知。

思想:是头脑的语言,是抽象的概念,没有体验过,没有品尝过。

185、   观与觉有什么区别?(?口^

观:有主体、客体,有能观、所观,有起心动念。

觉:直觉、完全地溶入,是纯净无污染的心灵品质。

186、识与智有什么区别? (?"々)

识:有思考、有分别、有为法。智:无思考、直觉、无分别、无为法。

187、心理和身体是什么关系? (?"^)

心理影响身体,心理不健康,身体也不健康。疾病是由自己的贪嗔痴造成的,内心不清净,就是伤害自己、摧残身体,与别人无关。

188、撒掉心理的界线容易吗?   。176〕 一

撒掉界线就是除习气,除习气很不容易。即便是开悟了,也不是一了百了,还要除习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189、痛苦来自哪里?举例说明。(?口了)

自己制造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90、你经常掐自己吗?你经常伤害自己吗?你有那么傻吗?举例说明。(?口了)

人们认为自己不会掐自己、伤害自己,那是因为你觉察不到我们正在虐待自己,认为这些痛苦是从天而降,是别人引起的。我们应该认出那些痛苦、不平,原来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当你看出来自己正在掐自己时,自然就不掐了。不要以为痛苦是别人所造成的,错了,是我们自己。

191、怎样才能包容别人? (?口^

接纳自己的丑陋,善待自己,才能包容别人。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看到自己的脸黑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这是净化自己的起点。

不随意肌:体内各种器官自主性地运动,不受人的意念掌控,如心跳、呼吸、大小便,也叫自主神经系统。

181、涅槃寂静的心境是什么样? (?口之)

内心没有界线,没有冲突,心量无边际,与法界大自然一样,能包容一切人事物,包括六道的众生,平等地对待他们,生命充满生机和活力。

182、众生不想要的、排斥的那部分是什么? (?^之)

是法身的一部分,心灵、身体、周围的一切及整个大自然,都是我们法身的一部分, 是一个整体。

183、无为是怎样的表现? (?〃〗)

①身心静下来,放开、放松、不用力。把身体交给法界,身心内外(内身外身)一起波动。②保持空、明、觉,活在当下。③客观地觉察,没有自我掌控,没有思惟,甩直觉,如实知,如实见。

184、感觉和思护有什么区别? (?口^)

感觉:也叫心灵感受,是一个实际的实相,不经大脑思考,亲身体验、亲自品尝、言语道断、唯证乃知。

思想:是头脑的语言,是抽象的概念,没有体验过,没有品尝过。

185、观与觉有什么区别? (?口^

观:有主体、客体,有能观、所观,有起心动念。

觉:直觉、完全地溶入,是纯净无污染的心灵品质。

186、识与智有什么区别? (?"々)

识:有思考、有分别、有为法。智:无思考、直觉、无分别、无为法。

187、心理和身体是什么关系? (?"^)

心理影响身体,心理不健康,身体也不健康。疾病是由自己的贪嗔痴造成的,内心不清净,就是伤害自己、摧残身体,与别人无关。

188、撒掉心理的界线容易吗?   。176〕 一

撒掉界线就是除习气,除习气很不容易。即便是开悟了,也不是一了百了,还要除习气,需要很长一段时间。

189、痛苦来自哪里?举例说明。(?口了)

自己制造的。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190、你经常掐自己吗?你经常伤害自己吗?你有那么傻吗?举例说明。(?口了)

人们认为自己不会掐自己、伤害自己,那是因为你觉察不到我们正在虐待自己,认为这些痛苦是从天而降,是别人引起的。我们应该认出那些痛苦、不平,原来都是我们自己制造出来的。当你看出来自己正在掐自己时,自然就不掐了。不要以为痛苦是别人所造成的,错了,是我们自己。

191、怎样才能包容别人? (?口^

接纳自己的丑陋,善待自己,才能包容别人。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看到自己的脸黑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这是净化自己的起点。

204、什么是离系的空间? (?化》)

一般人的心与境是纠缠在一起,心被境界牵着走,成了境界的奴隶。在根与尘接触时,保持一个距离,留出一个空间,不让心与境纠缠。有了空间才能产生离系的力道,有了空间才能看到自己内心是否有贪嗔痴的心态,有了空间才能断除贪瞋痴,不成为境界的奴隶。心与境有了空间,才能升华到超人格层面。

205、怎样来到"主客双眠,能所双亡"的境界? ^193〉

让心宁静下来,保持空、明、觉的状态,根与尘、心与境的纠缠就会离系,离系之后的状态:虚空不碍白云飞,虚空不碍乌云聚,不粘着、无阻碍。接受客体,超越客体,主客双眠,才能产生出超人格的智慧来。

206、怎样来到一体世界? (?^们

提升视野、放大心量,向大慈善家、世界伟人学习,来到超人格层。然后向佛菩萨学习,无我无私,同体大悲,进入一体世界。

207、对待界线、妄念、贪嗔痴十个结的态度是什么? (?^巧)

不能责备、排斥,不能用武力去砍,用慈悲心接纳、包容,然后超越,心与空相应, 不迎不拒,看着它擦身而过。

208、消除烦恼的根本之道是什么? ^195〉

不与情绪认同,不认为烦恼是真正的觉者,对烦恼不执着、不抓取。烦恼本身是生、住、.异、灭的变化着,让它穿流过你那颗与空相应的心。

烦恼来了,不要拒绝它,不要逃避它,先是接纳它、包容它,不要招惹它。它来也好去也好,你无得也无失,只是注视着它擦身而过。反复训练自己,对烦恼不迎不拒,不必自卫,不必在意,烦恼渐渐消退。

209、烦恼很凶猛吗? (?巧^)

欲望、伤痛等烦恼,表面上看很凶猛,其实是纸老虎。只要你别招惹它,保持旁观者的心境,烦恼侵犯不了你,也伤害不了你。内心保持明觉,从烦恼中跳脱出来,不被粘着。超越烦恼,烦恼自灭,觉察到烦恼,烦恼便消失。

210、从角色层到超人格,在修行上有何不同?   (?^了) -

角色、自我、人马座是统合回收的过程,回收的过程是扩展空间。来到超人格,是放下人马座,迈向一体世界。

211、心灵成长的经过是怎样的?

角色层(心理残缺)一^我层(心理健康)"^人马座(人格健全超人格,也叫神格(心量扩大、小我变大我)一"^佛格(心量无际,无我无私)

212、超人格层有什么特点? (?巧^)

不象自我、人马座那样一一解决问题,只是单纯地观察问题,不批评、不逃避、不渲染、不辩护,只是明觉每个感受或冲动的升起而已。什么也不需做,^^时候离系的空间就产生了,有了空间,就有了转环的余地,便有了智慧。修行最高的功夫是没有功夫。

213、怎样产生离系的空间? (?^^)

烦恼来了,要认识到这烦恼并非是真我,不要与烦恼纠缠在一起,也不要去压抑或

纵容它。越想逃避它,烦恼越不散。让我们坐立不安的,并不是那烦恼本身,而是我们抓着烦恼不放,这是问题的关键。烦恼来了,保持明觉,当下放空,不迎不拒,于是就有了离系的空间。

解脱者对烦恼的态度:不厌烦不执着,虽然接受它,但不视为已物,心与境有距离,有离系的力量。抓取烦恼是执着,逃避、割舍烦恼也是执着。正确的方法是不迎不拒,

保持距离^^

当观照烦恼时,观照的心境如同明镜,物来则照,物去镜空,心不纠缠境,心不随境往返乱跑。

214、超人格的智慧是什么样? (^(^))

将自己的身心与外界万物平等视之,人民都是我的同胞,万物都是我的同类,心怀天下众生。我们去爱别人,不是因为别人先爱我们,而是因为别人是我们自己。

215怎样理解返朴归真?   0201 〉

就是回到儿童时代,回到童心。儿童没有界线,没有男女相,没有好坏美丑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心境纯洁、纯真、无污染、无邪念。返朴归真,回到赤子之心,就是回到本来面目。

216、什么时候法身会活起来? (^(^)

自我大死一番,也就是打开十个结,自我消失,来到无我的世界。体悟到我是缘起的,实相是无我的,没有我也就没有生与死的问题。进入不生不死的世界,与万事万物、大自然溶为一体,法身才能活起来。

217、人生的束缚怎么来的? (?^^^)

人们虚妄地、习惯性地把能观与所观混为一谈,心与境纠缠在一起,心总是跟着境界跑,成为境界的奴隶,心被境束缚起来。修行的过程,就是让心处在旁观者的位置上,不要与所观的境界搅在一起。看到问题,包容问题,然后超越出来。这种修行说来简单, 做起来十分艰难。

218、佛性在哪里? (??!^)

佛性就是觉性,也就是明心的心。它在人的心灵深处,是人性之灵,它也是圣灵,〔也叫纯净纯善的心,原本存在,人人具有,只是被污垢盖住了。〉它将你由束缚导向解脱,由迷惑导向觉醒,由时间导向永恒,由死亡导向不朽。

219、植物有六道轮回吗? (^(^)

植物不在六道轮回里。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在养育着动物和人类,植物对大自然的贡献远远大于六道众生。人类要学习植物无我无私,默默奉献的精神,同时植物每时每刻都在宣说着三法印。

220、怎样看待矿物? (?^^^)

矿物组成了大地,大地、地球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没有大地人类无法生存,大地无我无私地为人类默默地奉献着。了解大自然的庄严,了解人与大自然的密切关系,自我臣服,溶入法界。

第十章   意识的终极境界

221、什么是无漏? (^(^)

烦恼的止息,究竟解脱。

222、人生最大的魔是谁? (??^^)

是自己,是自己的心魔,是虚幻的本不存在的自我。没有人伤害你,没有人能伤害你,是自己使自己身陷苦海。

223、为什么佛说能解脱到彼岸的人很少?

因为修行是大丈夫事业,需要极大的勇气、决心和魄力,修行人很多,但很少有人用生命在修行。

224、为什么有些修行人不知自己修行的方法是对还是错? (^(^)

①闻思不够,没有正知正见。②没有亲证。

225、一体世界在哪里?怎样进入一体世界? 0207〉

在眼前,在当下,一切都是。用无为法,体证无我就能进入。

226、修行人最大的悲哀是什么? ^208〕

一直否定所处的实相世界,否定眼前就是净土。众生本来就在净土里,心净佛土净,但却不相信,不在心上下功夫,然后去追逐他方的梦幻泡影的净土。

227、海水与波浪之间有界线吗? (??^^)

波浪虽然形状各异,有大有小,大的高出水面十几米,但波浪没有离开海水,离^ 海水也无法存在。波浪与海水之间无界线。众生与法界的关系,如同波浪与海水,众生本来就在法界里,本来就在净土里。如果认为自己与法界有界线,就如同说波浪与海水有界线,这是错觉,是不可能的事。

228、 一体世界,有心寻找找不到,无心寻找也找不到,怎么办? (!^^)

修行到后来,做也不对,不做也不对,这是三果迈向西果的两难阶段,怎么办?跳下海里,不怕呛水,在海水里慢慢调整,来到中道才能找到。

229、众生为什么不认可净土就在眼前? ^211〕

①    习以为常:人生下来就在净土里,觉得不稀罕、不珍贵。

②    错误资讯:一些宗教家及宗教书籍错误的引导。

230、怎样理解"起点就是终点,过程就是目的"?   〔?211、 215^

每一个起点就是终点,宇宙无始无终,宇宙的终点也就在当下的这一点。当下的经验本身,本来就是我们寻求的捷径,这个过程本来就是目的。不要以为"现在还不是啦!我现在要认真的打坐、认真的修,将来才是。"这样你又忽略了过程,当你忽略这个过程, 你的目标就越遥远。

231、一体意识有时间性吗? (??^)

把一体意识放在时间的框架中,放在未来的某种境界里,这是极大的错误,因为一体意识是永恒的现在,它就在眼前,^就在当下、现在。它是根本的悟境,只要打开智慧眼就能看到。

232、为什么说"悟后方是真修"?   (??^) ―

这里所讲的"悟"是让心静下来去看大自然活生生的三法印,看大自然对生命的重要,看到十个结,并一一断除,这时的修行才不会浪费生命。你从法界里面去看到活生生的佛法,超越语言、文字、名相去看到实相,这时才是真正的修,才能慢慢体会到"无

修之修"。

233、为什么说"修行法门无法产生悟境"? (!^。)

修行法门只是让你静下来去开发明觉,去看真理实相,到了止观双运的时候,才会开悟。

234、为什么一些修行人打坐有功夫而没有开悟呢? 。215〉

没有止观双运的过程,没有体悟三法印,那是世间定、死定。

235、如果众生本来就在净土中,本来就有佛性,为什么还要修行呢? (??还)

①    在你未确认、未找到之前,有为法的修行过程是必要的。

②    修行的真谛在于充分发挥纯洁无污染的灵性悟境,返朴归真,成为真人。

我们修行,就要像佛陀那样了悟真理实相,悟到我们本来就是法界之子,本来就在涅槃彼岸。修行是体道、悟道、行道,把道的品质一―无我无私的精神特色展现出来。

236、坐禅的重要意义? (?^化)

坐禅是为了开发明觉、觉性,开发我们的良心理性。坐禅本身即是自性的当下流露,当下也是法身的展现。坐禅是让心静下来止观双运,是活的,是清醒明觉地活在每一个当下。

237、不打坐是禅定吗? (??比)

无论行、住、坐、卧,只要心身合一,清醒明觉地活在每一个当下,时时处处都在

禅定中。

238、怎样检验修行的真功夫? 。219〕

在每天的历缘对境中,接受真枪实弹的考验,接受滚滚红尘的洗涤,在逆境中看自己内心有没有打结。

239、慈悲自己的表现? (^^)

把自己排斥掉的,压抑在内心深层里面的心理活动暴露出来,勇敢地面对自己的丑陋,不逃避也不责备,接受自己,善待自己,改变自己,提升自己。

240、什么时候开始实修实证? (??^之)

身心合一,清醒明觉地活在当下。

241、什么在障碍身心合一? (??之?.)

思想、念头。思想是内心的语言、思考、想象,思想的习惯表现是一刻不停地想过去、想未来、想东想西,思想抗拒身体,抗拒活在当下。

242、让心静下来的重要方法? (??^〗)

包容种种念头和妄念,让它如同空中的云,来去自由。不可以用武力对付妄想,排斥、抗拒会越修越苦,越修心越紧,而且妄想也没完没了。当念头跑到了昨天,觉察到后,把它拉回来,不急不躁地拉回来,千百次地训练拉回来,这是对待妄念的最好方法。

243、修行的转折点? (?^之^)

照见到自己的抗拒心〔内心打的结,即贪嗔痴),是修行的重要转折点,照见不到, 说明你的修行还没有入门。

244、不经过禅修的人是什么毛病? (?^^)

心粗糙,看不到自己内心在排斥什么、抗拒什么,不觉得自己有很多问题。

245、闻思和禅修哪个重要? (!^?^)

闻思比禅修更重要。有好的闻思基础,修行中不会出现大的偏差。闻思不够,注重禅修,越修越僵化。

246、众生渴望一体意识吗? (?^^"

众生表面上好似渴望一体意识,但内心却在阻止、抗拒,这种抗拒便是症结所在。我们无需争取一体意识,只要看到内心的抗拒就够了。一看破此点,自然也瞥见了一体意识的本来面目。

247、禅修很困难,心烦意乱,又未见法,怎么办? (??^幻

退回来闻思,建立正知正见。

248、什么是实札? (?^^呂)

我们每天睁眼可看到的天空、大地、山川,以及不假造作,不假修饰的万事万物。实相展现的是三法印。

249、众生最深层的抗拒是什么? (?^?。)

抗拒无常、无我。

250、众生失去了一体意识(极乐世界)吗? (?^丑。)

没有失去,失去是你的错觉,没有错觉,转过身来便是。修行到最后,就是醒过来、转念。

251、为什么空海师让我们去看大自然? (!^^)

因为大自然是实相,是我们的究竟归依处。大自然时时处处在展现着三法印。到大自然中见法,用大自然来降服我慢是最快的方法。

252、法界的存在是什么样子? (?:^?)

一直在流动变化,没有时间性,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现在,,法界的存在是永恒的现在。永'叵不是死的,当下、刹那,一直不停地在流动变化,又不生不灭。

253、对待无常的经过是怎样的? (:??^^)

逃避无常-^认识无常"^不怕无常^体证无常—溶入无常。

254、溶入一体世界的经过? 023:0

溶入无常的现在"^溶入永恒的现在―与法界同步脉动-^言语道断的世界

255、何谓"法身"?为什么说"法身遍一切处"? (?^〗^

内身、夕卜身,整个地球及大气层是我们的法身。外身:自己身体之外的一切,包括六道众生、植物、矿物。更广大的讲:宇宙虚空是我们的法身,法身是实相的存在,不是想象。

256、为什么打坐时苦闷、烦躁? (?^?^)

习惯性的想东想西,习惯性的逃离现在、当下。对治方法:①对自己要有耐心,不

要自责,②千百次地把跑掉的念头拉回来,反复训练。

257、什么是无常的现在? ^237〕

用有为法,有我在体证,是转瞬即逝的现在,时有时无。但这是一个必经的过程。如追火车的例子,在火车后面追,追上火车,跳上火车,但又掉下来。

258、什么是第一念,什么是第二念? (??^^)

第一念:没有偏差,迸入直觉。当下一直流动变化,没有思惟、想象、解析,是言语道断的世界。

第二念:在起心动念要解析当下发生的事,便落入第二念,与直觉错幵了。

259、为什么说"我从臬地起修"是错误的修行? 0239〉

因为你还有一个"我"在修,表面上好象用无为法,其本质上还是有为法。自我不死, 就是有为法。

260、没有痛苦就没有成长,痛苦什么?   。242〉

交出自我,比自己的孩子被夺走还痛苦。交出自我很痛苦,但不交出自我,又活在

苦海里。

261、臣服法界的过程是怎样的? (^《?)

最初的臣服带有不甘心、无奈。当你慢慢了解法界的伟大,大自然的奥妙,又看到"自我"是何其的渺小,这时候才会完全臣服,与法界溶为一体。当自我死掉,看到自己与众生,与法界是一体的,这就是解脱。

262、怎样理解"那古老的自我,本来就不存在,死时也无处可去,本来空无一物"? ^244〕自我本来不存在,这是实相,有自我是个幻相,是错误的认知。死时无处可去,如同一个波浪消失,还是回到大海。自我是缘生缘灭的一个现象,它来自于空,又回归到

空。

263、什么是永恒的现在? (?^斗^)

所有生生不已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