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副省长成岳冲:医学影像论坛 : :磁共振成像(MRI)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15 00:30:14
磁共振成像(MRI),俗称核磁,是20世纪70年代末继CT之后,借助计算机和图像重建数学的进展和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医学影像技术。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就授予了对核磁应用于医学做出开创性工作的两位科学家。现在,核磁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影像诊断中,人们对它的了解也越来越多。

  头部检查,核磁最好

  对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颅脑、脊髓等疾病,核磁是最有效的影像诊断方法,可早期发现肿瘤、脑梗塞、脑脓肿、脑囊虫症及先天性脑血管畸形,还可确定脑积水的种类及原因。在显示脊髓先天异常、脊髓空洞症及硬化症、椎管瘢痕等,核磁均有独到之处。在头颈部,核磁应用于眼、鼻窦、鼻咽腔、颈部软组织,以及血管狭窄、闭塞、畸形、颅内动脉瘤的检查。核磁在显示脊柱椎间盘突出、退行性病变、肌肉、肌腱、韧带、软骨病变等也非常清晰。核磁可清晰显示心脏各房、室间隔、心瓣膜及心肌的图像,也可用于检查肝脏、胰腺、子宫、卵巢、膀胱及前列腺的肿瘤。

  近年来,核磁不断发展与完善,有许多特殊成像技术先后问世,更把其临床应用价值推到一个新的高度。血管成像技术,可以很容易地使以头、颈部血管为代表的中、小血管立体显示,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传统的血管造影方法。水成像技术,利用核磁对水信号的敏感性,可以三维显示胰胆管及输尿管系统。利用磁共振相位对比成像技术可以测定生理与病理状态下血流速度、血流量以及随心动周期变化特点。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能够无创伤性观察体内组织、细胞代谢。弥散与灌注成像属于功能成像技术,能够有效诊断缺血和脑梗。

  核磁不能替代CT

  常见的医学影像学检查除了核磁,还有X线、B超和CT。这些技术各有特点:X线检查应用最早,利用穿过人体的X线在感光片上留下的“人影”成像,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B超是依靠超声波在人体内不同组织层面反射后,通过分析反射波获得人体内部的信息;CT是利用计算机,分析X线从各个角度穿过人体后探头收集的信息,重建出人体的内部结构;核磁是通过分析人体内组织在强磁场作用下磁化和去磁化过程中的变化,利用计算机重建人体的内部结构。核磁是其中技术最复杂、图像效果比较理想、副作用较小的检查方法。那么为什么医生不用核磁代替其他检查呢?

  首先,身体内有金属存在的人不能接受核磁检查。金属异物在强磁场中可能发生移动、扭曲,对受检者造成危害,某些磁性植入物在磁场中可能消磁。在美国,有受检者曾因体内安装的心脏起搏器在强大磁力下折断而死亡,还有受检者在接受核磁检查时,因眼部镶入的金属片在磁力的影响下发生移动导致失明。因此,医务人员和受检者在进入检查室之前必须清空口袋,摘掉手表、耳环和眼镜等容易被磁力吸引的物品;受检者在核磁检查前必须确定体内没有残存的弹片、子弹或其他辅助医疗装置,以防对受检者造成伤害。

  其次,核磁所需的成像时间长,通常要半小时以上。受检者在整个检查过程中身体在检查床上不能动,身体的移动会造成伪影,使重建图像失真。一些危重病人或身体不能自控的病人不能接受核磁检查,必要时可以使用镇静剂,入睡后进行检查。另外,急症病人不能在检查上“浪费”时间,通常选择检查速度快的CT。

  再次,核磁对一些组织的影像效果并不优于CT。CT在骨骼及钙化的显示要优于核磁,而且对骨折也更敏感。核磁由于检查时间长,对胸、腹检查受到一定限制。对质子密度低的结构显示不佳,如肺、皮质骨。虽然尚无证据表明核磁对胎儿有害,但基于安全考虑在妊娠3个月内避免此项检查。核磁的噪音使人紧张

  最后,核磁检查中有比较明显的噪音,而且检查时间长,对神经紧张或易恐惧者容易造成心理障碍。有不到10%的受检者会出现幽闭恐惧感和心理问题,如压抑、焦虑、恐惧,使核磁检查难以完成。对噪音敏感或神经紧张的受检者,可以用棉球塞住外耳道,缓解紧张情绪,必要时家属可以陪同进入检查室。

  因此,医生会根据受检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采用核磁检查,其目的是选择最适合、最可行、最经济、最可靠的检查方法。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



天天可乐,天天好心情!


 [斑竹推荐] 激情燃烧的岁月(一)
  2004/01/23 05:14pm IP: 已设置保密  可乐78    头衔: 医学影像斑竹
论坛奖章:
门派: Oncology Hunter


 
级别: 天使
威望: +1
魅力:
经验:
现金: 29866.2 Union
存款: 保密
来自: 北京 
总发贴数: 1098
注册日期: 2003/10/06
当前状态: 离线
斑竹失踪: 754天
斑竹评价: 应撤职 消息 查看 搜索 好友 复制 引用 回复 相册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是一种核物理现象。早在1946年Block与Purcell就报道了这种现象并应用于波谱学。Lauterbur1973年发表了MR成象技术,使核磁共振不仅用于物理学和化学。也应用于临床医学领域。近年来,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日臻成熟完善。检查范围基本上覆盖了全身各系统,并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应用。为了准确反映其成像基础,避免与核素成像混淆,现改称为磁共振成象。参与MRI 成像的因素较多,信息量大而且不同于现有各种影像学成像,在诊断疾病中有很大优越性和应用潜力。

一、 MRI的成像基本原理与设备

(一)磁共振现象与MRI

含单数质子的原子核,例如人体内广泛存在的氢原子核,其质子有自旋运动,带正电,产生磁矩,有如一个小磁体(图1-5-1)。小磁体自旋轴的排列无一定规律。但如在均匀的强磁场中,则小磁体的自旋轴将按磁场磁力线的方向重新排列(图1-5-2)。在这种状态下,

图1-5-1 质子带正电荷,它们像地球一样在不停地绕轴旋转,并有自己的磁场

用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radionfrequency,RF)进行激发,作为小磁体的氢原子核吸收一定量的能而共振,即发生了磁共振现象。停止发射射频脉冲,则被激发的氢原子核把所吸收的能逐步释放出来,其相位和能级都恢复到激发前的状态。这一恢复过程称为弛豫过程(relaxationprocess),而恢复到原来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则称之为弛豫时间(relaxationtime)。有两种弛豫时间,一种是自旋-晶格弛豫时间(spin-lattice relaxationtime)又称纵向弛豫时间(longitudinal relaxation time)反映自旋核把吸收的能传给周围晶格所需要的时间,也是90°射频脉冲质子由纵向磁化转到横向磁化之后再恢复到纵向磁化激发前状态所需时间,称T1。另一种是自旋-自旋弛豫时间(spin-spin relaxation time),又称横向弛豫时间(transverse relaxation time)反映横向磁化衰减、丧失的过程,也即是横向磁化所维持的时间,称T2。T2衰减是由共振质子之间相互磁化作用所引起,与T1不同,它引起相位的变化。

人体不同器官的正常组织与病理组织的T1是相对固定的,而且它们之间有一定的差别,T2也是如此(表1-5-1a、b)。这种组织间弛豫时间上的差别,是MRI的成像基础。有如CT时,组织间吸收系数(CT值)差别是CT成像基础的道理。但MRI不像CT只有一个参数,即吸收系数,而是有T1、T2和自旋核密度(P)等几个参数,其中T1与T2尤为重要。因此,获得选定层面中各种组织的T1(或T2)值,就可获得该层面中包括各种组织影像的图像。

MRI的成像方法也与CT相似。有如把检查层面分成Nx,Ny,Nz……一定数量的小体积,即体素,用接收器收集信息,数字化后输入计算机处理,获得每个体素的T1值(或T2值),进行空间编码。用转换器将每个T值转为模拟灰度,而重建图像。

表1-5-1a 人体正常与病变组织的T1值(ms)


140~170
脑 膜 瘤
200~300


180~200
肝癌
300~450


300~340
肝血管瘤
340~370

胆汁
250~300
胰 腺 癌
275~400

血液
340~370
肾癌
400~450

脂肪
60~80
肺 脓 肿
400~500

肌肉
120~140
膀 胱 癌
200~240

表1-5-1b 正常颅脑的T1与T2值(ms)

组 织
T1
T2

胼胝体
380
80

桥 脑
445
75

延 髓
475
100

小 脑
585
90

大 脑
600
100

脑脊液
1155
145

头 皮
235
60

骨 髓
320
80

(二)MRI设备

MRI的成像系统包括MR信号产生和数据采集与处理及图像显示两部分。MR信号的产生是来自大孔径,具有三维空间编码的MR波谱仪,而数据处理及图像显示部分,则与CT扫描装置相似。

MRI设备包括磁体、梯度线圈、供电部分、射频发射器及MR信号接收器,这些部分负责MR信号产生、探测与编码;模拟转换器、计算机、磁盘与磁带机等,则负责数据处理、图像重建、显示与存储.

体有常导型、超导型和永磁型三种,直接关系到磁场强度、均匀度和稳定性,并影响MRI的图像质量。因此,非常重要。通常用磁体类型来说明MRI设备的类型。常导型的线圈用铜、铝线绕成,磁场强度最高可达0.15~0.3T*,超导型的线圈用铌-钛合金线绕成,磁场强度一般为0.35~2.0T,用液氦及液氮冷却;永磁型的磁体由用磁性物质制成的磁砖所组成,较重,磁场强度偏低,最高达0.3T。

梯度线圈,修改主磁场,产生梯度磁场。其磁场强度虽只有主磁场的几百分之一。但梯度磁场为人体MR信号提供了空间定位的三维编码的可能,梯度场由X、Y、Z三个梯度磁场线圈组成,并有驱动器以便在扫描过程中快速改变磁场的方向与强度,迅速完成三维编码。


射频发射器与MR信号接收器为射频系统,射频发射器是为了产生临床检查目的不同的脉冲序列,以激发人体内氢原子核产生MR信号。射频发射器及射频线圈很象一个短波发射台及发射天线,向人体发射脉冲,人体内氢原子核相当一台收音机接收脉冲。脉冲停止发射后,人体氢原子核变成一个短波发射台,而MR信号接受器则成为一台收音机接收MR信号。脉冲序列发射完全在计算机控制之下。

MRI设备中的数据采集、处理和图像显示,除图像重建由Fourier变换代替了反投影以外,与CT设备非常相似

二、MRI检查技术

MRI的扫描技术有别于CT扫描。不仅要横断面图像,还常要矢状面或(和)冠状面图像,还需获得T1WI和T2WI。因此,需选择适当的脉冲序列和扫描参数。常用多层面、多回波的自旋回波(spin echo,SE)技术。扫描时间参数有回波时间(echo time,TE)和脉冲重复间隔时间(repetition time,TR)。使用短TR和短TE可得T1WI,而用长TR和长TE可得T2WI。时间以毫秒计。依TE的长短,T2WI又可分为重、中、轻三种。病变在不同T2WI中信号强度的变化,可以帮助判断病变的性质。例如,肝血管瘤T1WI呈低信号,在轻、中、重度T2WI上则呈高信号,且随着加重程度,信号强度有递增表现,即在重T2WI上其信号特强。肝细胞癌则不同,T1WI呈稍低信号,在轻、中度T2WI呈稍高信号,而重度T2WI上又略低于中度T2WI的信号强度。再结合其他临床影像学表现,不难将二者区分。

MRI常用的SE脉冲序列,扫描时间和成像时间均较长,因此对患者的制动非常重要。采用呼吸门控和(或)呼吸补偿、心电门控和周围门控以及预饱和技术等,可以减少由于呼吸运动及血液流动所导致的呼吸伪影、血流伪影以及脑脊液波动伪影等的干扰,可以改善MRI的图像质量。

为了克服MRI中SE脉冲序列成像速度慢、检查时间长这一主要缺点,近年来先后开发了梯度回波脉冲序列、快速自旋回波脉冲序列等成像技术,已取得重大成果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此外,还开发了指肪抑制和水抑制技术,进一步增加MRI信息。

MRI另一新技术是磁共振血管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MRA)。血管中流动的血液出现流空现象。它的MR信号强度取决于流速,流动快的血液常呈低信号。因此,在流动的血液及相邻组织之间有显著的对比,从而提供了MRA的可能性。目前已应用于大、中血管病变的诊断,并在不断改善。MRA不需穿剌血管和注入造影剂,有很好的应用前景。MRA还可用于测量血流速度和观察其特征。

MRI也可行造影增强,即从静脉注入能使质子弛豫时间缩短的顺磁性物质作为造影剂,以行MRI造影增强。常用的造影剂为钆——二乙三胺五醋酸(Gadolinium-DTPA, Gd-DTRA)。这种造影剂不能通过完整的血脑屏障,不被胃粘膜吸收,完全处于细胞外间隙内以及无特殊靶器官分布,有利于鉴别肿瘤和非肿瘤的病变。中枢神经系统MRI作造影增强时,症灶增强与否及增强程度与病灶血供的多少和血脑屏障破坏的程度密切相关,因此有利于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

MRI还可用于拍摄电视、电影,主要用于心血管疾病的动态观察和诊断。

基于MRI对血流扩散和灌注的研究,可以早期发现脑缺血性改变。它预示着很好的应用前景。

带有心脏起搏器的人需远离MRI设备。体内有金属植入物,如金属夹,不仅影响MRI的图像,还可对患者造成严重后果,也不能进行MRI检查,应当注意。

三、MRI的临床应用

MRI诊断广泛应用于临床,时间虽短,但已显出它的优越性。

在神经系统应用较为成熟。三维成像和流空效应使病变定位诊断更为准确,并可观察病变与血管的关系。对脑干、幕下区、枕大孔区、脊髓与椎间盘的显示明显优于CT。对脑脱髓鞘疾病、多发性硬化、脑梗塞、脑与脊髓肿瘤、血肿、脊髓先天异常与脊髓空洞症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纵隔在MRI上,脂肪与血管形成良好对比,易于观察纵隔肿瘤及其与血管间的解剖关系。对肺门淋巴结与中心型肺癌的诊断,帮助也较大。

心脏大血管在MRI上因可显示其内腔,所以,心脏大血管的形态学与动力学的研究可在无创伤的检查中完成。

对腹部与盆部器官,如肝、肾、膀胱,前列腺和子宫,颈部和乳腺,MRI检查也有相当价值。在恶性肿瘤的早期显示,对血管的侵犯以及肿瘤的分期方面优于CT。

骨髓在MRI上表现为高信号区,侵及骨髓的病变,如肿瘤、感染及代谢疾病,MRI上可清楚显示。在显示关节内病变及软组织方面也有其优势。

MRI在显示骨骼和胃肠方面受到限制。

MRI还有望于对血流量、生物化学和代谢功能方面进行研究,对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也带来希望。

在完成MR成像的磁场强度范围内,对人体健康不致带来不良影响,所以是一种非损伤性检查。

但是,MRI设备昂贵,检查费用高,检查所需时间长,对某些器官和疾病的检查还有限度,因之,需要严格掌握适应证。

(摘自医学影像技术)



版权所有,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