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新区建筑工务局:小麦玉米角色转换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2 21:37:50
米价格已冲至2400元左右,今年已达到2664元/吨。2010年大大高于当时我国广东港口玉米价格,今年进口玉米和国内玉米价格相差无几。09/10年度中国共进口美国玉米157 万吨,当时美盘玉米价格在450美分以下,所以美国玉米价格若维持在500美分以上,中国进口将会受到抑制。不过由于国内需求增加和考虑价差等因素,一旦国内粮源难以满足消费需求,美国等国家玉米价格较低时,进口仍然要不得已而为之。可见国际玉米价格高挺,国内玉米价格也将受到一定支撑和关联。
  从玉米价格的升高,我们看到未来中国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仍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不能重蹈覆辙。曾有人讲,当前粮价不是由供求关系来形成,诚然我国粮价,特别是食用油价格,受国际国内两种市场资源和定价左右,但是我国粮价在政策性干预和自然禀赋的双重影响下,粮价走势始终波澜不惊,粮价作为百价之基,国家的宏观调控须臾不离开是重要因素,这是特殊国情和粮情的必然选择。笔者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下,粮价形成的主导形式仍然是市场供求,必须遵循价值规律,要切实遵循这一颠扑不破的市场经济规律。面对中国特殊的国情、粮情,刚从典型的计划经济体制下解放出来的粮食生产和流通,不能期望用计划经济的手段再来解决粮食市场经济问题。笔者认为,要多管齐下,共同作用;市场为主,调控辅之,政策引导,一起作用于市场粮价。应对粮价的正确做法是:其一应建立大粮食、大流通圈,破除农业、粮食等农口部门各管一摊,互不衔接的状况,国有粮食企业要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建议将中储粮企业与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业务上形成一体,开展最低收购价收购和市场收购,农民卖一斤粮补贴一斤;其二加大地方储备粮油的规模,调节粮价。目前省以下地方储备粮一般储备规模不足,没有达到国务院产区三个月,销区六个月的粮食储备规模要求,这也是不符合宏观调控要求的,也不利于市场粮价的调节。建议增加地方储备粮规模,通过收储和轮换,共同参与收购,用收购来促进生产。从生产、流通形成各司其职,收购作用于生产,生产决定流通的局面,出台一系列农业、粮食产业化的政策措施框架; 其三改变目前这种补贴形式,由种粮补贴过渡为卖粮补贴。
  其次要审慎理性看待当前国际国内粮食价格的上升。粮食涨价是发展的必然,在过去的30年,农产品的剪刀差、农业劳动力低价转入工业和城市,资源被工业和城市所垄断,成就了一个低价时代,随着石油等能源价格的国际性价格上涨,种粮成本增加,加之国际粮食生产下降,价格上涨的通胀预期输入,游资的介入,粮食和农产品必然发生涨价,中国概莫能外。农产品价格逐步上扬,特别是粮食价格,是价格回归价值,是工业反哺农业,不必要大惊小怪,应在确保宏观调控可控、可预期的前提下,逐步缩小粮食市场价格与价值之间的差距,小步快走地提高粮价属于上策。
  五是下决心解决粮食主体功能区的体制机制问题。走立足国内解决粮食安全,特别是自我解决小麦、玉米、稻谷的供需问题,粮食产能提高是关键。一定的国土空间具有多种功能,但必有一种主体功能。从提供产品的角度划分,或者以提供工业品和服务产品为主体功能,或者以提供农产品为主体功能,或者以提供生态产品为主体功能。譬如,粮食主产区的主体功能是提供粮食产品和生态产品,若大量占用耕地和大规模搞城镇化和工业化,就会损害粮食生产能力,对粮食和食品安全构成极大威胁,同时也破坏生态自然环境。因此,必须区分不同国土空间的主体功能,根据主体功能定位确定开发的主体内容和发展的主要任务。
  一是要明确粮食主产区的功能定位,就是提供商品粮和发展绿色生态农业。在粮食主产区不允许把工业和城镇化发展作为主体功能。把农产品主产区作为限制进行大规模高强度工业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