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全国百强镇:【资料】常见毒物的分析技术与未知毒物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3:07:16

1)溶剂萃取

液体样品最常用的萃取技术之一是溶剂萃取,通常叫做液液萃取。据调查,在分析化学实验室中几乎半数的人员常常使用液液萃取。在固体或者气体中含有的某些物质,也可以使用溶剂将它们溶解出来,这样的方法也称作溶剂萃取。根据基质的不同,可分为液液萃取、液固萃取和液气萃取(溶液吸收)。其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是液液萃取。液液萃取技术利用样品中不同组分分配在两种不混溶的溶剂中溶解度或分配比的不同来达到分离、提取或纯化的目的。现在的液液萃取技术已不只是传统的使用分液漏斗的一步液液萃取,它还包括连续萃取、逆流萃取、微萃取、萃取小柱技术、在线萃取技术、自动液液萃取等方式。其中,连续萃取和逆流萃取有利于处理含有低分配系数物质的样品;微萃取技术有利于提高灵敏度和减少溶剂用量,但回收率方面还有待提高;萃取小柱技术模仿了传统的液液萃取技术,而且使样品收集变得非常容易,同时避免了样品乳化问题;在线萃取和自动液液萃取等方式能够减小人为误差,有利于处理大体积样品。

2)蒸馏* t9 f+ e8 h+ V6 u( e2 {# f2 w


蒸馏是一种使用广泛的分离方法,根据液体混合物中液体和蒸汽之间混合组分的分配差异进行分离。蒸馏技术是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物样品精制的第一选择。对于复杂的环境样品前处理而言,很少会用到简单的常压蒸馏,更多使用的是分馏、水蒸气蒸馏、真空蒸馏、抽提蒸馏与液液萃取或升华等技术的联用。+ a1 T+ x& m- T' ~0 L


3
)固相萃取, O/ u% Y" d  A# V) w0 ?

固相萃取就是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使其与样品的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与液液萃取等传统的分离富集方法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高的回收率和富集倍数。大多数固相萃取体系的回收率较高,可达70%~100%;另外,富集倍数一般很高,很多体系很容易就能达到几百倍,少数体系甚至能达到几千或几万倍。(2)使用的高纯有毒有机溶剂量很少,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是一种对环境友好的分离富集方法。(3)无相分离操作,易于收集分析物组分,能处理小体积试样。(4)操作简便、快速、易于实现自动化。应用固相萃取可以达到:富集痕量被测组分,降低分析方法检测限,提高灵敏度;消除基体干扰对测定的影响,提高分析的准确度;高盐样品的脱盐处理;现场采样,便于试样的运送和储存等目的。与任何事物一样,固相萃取也存在某些不足,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例如一些样品的复杂基体有时会较大程度的降低萃取的回收率;污染严重的复杂样品尤其是含有胶体或固体小颗粒的样品会不同程度的堵塞固定相的微孔结构,引起柱容量和穿透体积的降低、萃取效率和回收率的严重恶化;柱体和固定相材料的纯度有时仍不够理想,使得测定的空白难以进一步降低;固定相的选择性有时仍显不足,需进一步提高等。% A$ q! [$ @5 g4 R; z3 M# H

4)固相微萃取

固相微萃取技术是在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与液液萃取或固相萃取相比,具有操作时间短、样品量少、无需萃取溶剂、适于分析挥发性和非挥发性物质、重现性好等优点。萃取过程使用一支携带方便的萃取器,特别适于野外的现场取样分析,也易于进行自动化操作,可在任何型号的气相色谱仪上直接进样。1997年提出的毛细管固相微萃取方式则多与高效液相色谱联用,分离测定一些气相色谱无法解决的难挥发和热不稳定的化合物,大大扩展了固相微萃取的应用范围。选择性强、灵敏度高、涂层稳定的新型萃取纤维的研制;与多种分析仪器联用的自动操作系统的开发;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展等都是固相微萃取技术的发展方向。


5)气体萃取(顶空技术)8 {! x4 }0 Z! M

样品中痕量高挥发性物质的分析测定可使用气体萃取即顶空技术。顶空技术可分为静态顶空和动态顶空,它们具有如下特点:(1)操作简便,只需将样品填充到顶空瓶中,再密封保存直至色谱分析;(2)可自动化,已有不少气相色谱生产商能够提供集成化的气相色谱顶空进样器;(3)可变因素多,静态顶空只需确定顶空瓶中样品的平衡时间和温度,而动态顶空还需确定捕集阱中吸附剂的种类和填充量;(4)灵敏度高,动态顶空具有较高的灵敏度,检出限可达10-12水平。顶空技术与色谱联用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可靠和有效的分析测定技术,已成为很多国家及组织的标准方法。如美国EPA发布使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方法测定废水、PVC树脂、水泥和乳胶中的氯乙烯;德国国家工业标准和德国工程师协会规定使用静态顶空/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水、废水和泥浆中的苯系物、挥发性卤代烃,环境大气中的氯乙烯和1,3-丁二烯等污染物,土壤中的卤代烃等。在日本,1992~1994年期间发布了三个标准方法用于测定饮用水和排污水中痕量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均使用静态/动态顶空与气相色谱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


6)膜萃取技术( A- p, W0 M) f4 i$ J/ b; u2 k- }

膜萃取是一种基于非孔膜进行分离富集的样品前处理技术。膜萃取主要有支载液体膜萃取、连续流动膜萃取、微孔膜液液萃取、聚合物膜萃取等几种模式。膜萃取的优点主要是高富集倍数、净化效率高、有机溶剂用量少、成本低以及易于与分析仪器在线联用等。例如,膜萃取技术被认为是选择性最高及处理后最“干净”的样品前处理技术。溶剂用量方面,聚合物膜萃取技术可不用溶剂,而支载液体膜萃取技术中用于液膜的高沸点有机溶剂的量则可以忽略。在连续流动膜萃取和微孔膜液液萃取中虽然使用有机相,但只需要体积较小的常规有机溶剂。该技术的不足是每次萃取只适合处理一定类型的物质,且经常需要优化很多实验条件。除聚合物膜萃取外,其它膜萃取技术还存在膜的长期稳定性问题。膜萃取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进行痕量富集时消耗的时间相对较长,一般认为要比固相萃取或液液萃取慢。


7)微波萃取技术  \3 r& p. h+ D  `

微波萃取技术是一种萃取速度快、试剂用量少、回收率高、灵敏以及易于自动控制的样品前处理技术。它利用微波加热的特性来对物料中目标成分进行选择性萃取。具体来说是利用极性分子可迅速吸收微波能量的特性来加热一些具有极性的溶剂,如乙醇、甲醇、丙酮、水等。非极性溶剂则要与极性溶剂混合使用。微波加热过程中萃取温度的提高大大提高了萃取效率。仅在数年前,该技术还被认为是一种极有发展前途的技术甚至是最终的选择。但是,目前的发展事态远达不到期望值。


8)超临界流体萃取


超临界流体萃取是用超临界流体作为萃取剂,从各种组分复杂的样品中,把所需要的组分分离提取出来的一种分离提取技术。由于超临界流体的密度与液体接近,粘度则只略高于气体,而表面张力又很小,汇集了气体和液体的优点,可使萃取过程在高效、快速和相对经济的条件下完成。常用的萃取溶剂为二氧化碳,由于其本身无毒,也不会像有机溶剂萃取那样导致毒性溶剂残留,可以说是一项比较理想的、清洁的样品前处理技术。但是由于超临界流体提取装置较复杂,且在高压下操作有一定的危险性,加之成本较高,其使用很有限。而且该技术的适用范围还局限在非极性或低极性物质,除非取得新的重大突破,很难成为一种重要的广泛使用的样品前处理技术。


9)热解吸7 m2 U5 N/ c. [( O) O$ `

热解吸通常与前面介绍的固相萃取、吹扫捕集、膜萃取等样品前处理技术配合使用,主要用于从固体吸附剂上将预测组分解吸下来。热解吸与气相色谱或质谱联用,具有广泛的应用范围,在环境样品分析方面,主要用于使用吸附管采集的大气样品中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检测。热解吸进样的主要特点是可用于复杂样品的分析,无需使用溶剂并可实现自动化。其优点是(1)可进行100%的样品组分的色谱分析,而不是一部分,由此使灵敏度大大增加;(2)在色谱分析中没有溶剂峰,可进行宽范围挥发性有机物分析,色谱保留值短的样品组分不会收到溶剂峰的干扰;(3)不使用有机溶剂,减少和消除了对环境的污染。其缺点是样品完全解吸可能需要较长的时间,需要考察和计算采样量,样品处理的费用可能较高。此外,热解吸装置的费用较高,如果配备冷捕集和二次冷聚焦设备,样品处理时间和费用将进一步增加。. m/ a& ]- g& O, z6 u


10
)衍生化技术


衍生化技术就是通过化学反应将样品中难于分析检测的目标化合物定量转化成另一易于分析检测的化合物,通过后者的分析检测对可疑目标化合物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分析。衍生化的目的有以下几点:(1)将一些不适合某种分析技术的化合物转化成可以用该技术的衍生物;(2)提高检测灵敏度;(3)改变化合物的性能,改善灵敏度;(4)有助于化合物结构的鉴定。$ z% q: a* Z9 l4 q0 w


11
)热裂解! ^1 L6 x( n9 r. Q

热裂解就是利用热能将大分子化合物(高分子聚合物、生物大分子等)分解成小分子化合物,通过分析小分子化合物的组成、结构来推断大分子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12)吹扫捕集样品前处理技术


吹扫捕集技术适用于从液体或固体样品中萃取沸点低于200、溶解度小于2%的挥发性或半挥发性有机物。美国EPA601、602、603、624、501.1、524.2等标准方法均采用吹扫捕集技术。特别是随着商业化吹扫捕集仪器的广泛使用,吹扫捕集法在挥发性和半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分析、有机金属化合物的形态分析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吹扫捕集法对样品的前处理无需使用有机溶剂,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而且具有取样量少、富集效率高、受基体干扰小及容易实现在线检测等优点。但是吹扫捕集法易形成泡沫,使仪器超载。此外,伴随有水蒸气的吹出,不利于下一步的吸附,给非极性气相色谱分离柱的分离也带来困难,并且水对火焰类检测器也具有淬灭作用。1 E. \* E+ e' [: t

13)加速溶剂萃取(ASE)



ASE 是用溶剂对固体、半固体的样品进行萃取;ASE特点溶剂用量少, 萃取效率高, 快速,减少人为误差,样品基体影响小,可进行全自动萃取.随着科学技术和仪器分析技术的发展,以前分析中最困难的部分,逐渐变得简单了,新的萃取和净化方法配上仪器分析,使解决突发性化学物质中毒向着快速、准确、灵敏的方向发展。


14)GPC 样品净化系统的特点 & I$ a; ?: s- B, O

可用于所有的有机分析实验相对于其他吸附清洗技术(氧化铝,二氧化硅,Florisil)样品损失低,重复性极高延长了分析柱的寿命降低了GC或GC/MS等分析设备的故障发生率,有更低的检测限。

分析前处理技术:


1  
固相萃取(SPE)


固相萃取的基本原理:SPE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吸附,与样品基体和干扰化合物分离,然后再用洗脱液洗脱或加热解吸附,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正相萃取:用极性吸附剂萃取(保留)极性物质。在正相萃取时目标化合物如何保留在吸附剂上,取决于目标化合物的极性官能团与吸附剂表面的极性官能团之间相互作用,其中包括氢键,π—π键相互作用,偶极-偶极相互作用和偶极-诱导偶极相互作用以其他的极性-极性作用。正相固相萃取可以从非极性溶剂样品中吸附极性化合物。


反相萃取:通常用非极性的或极性较弱的吸附剂萃取中等极性到非极性化合物。目标化合物与吸附剂间的作用是疏水性相互作用,主要是非极性-非极性相互作用,是范德华力或色散力。离子交换萃取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所用的吸附剂是带有电荷的离子交换树脂,所萃取的目标化合物是带有电荷的化合物,目标化合物与吸附剂之间的相互作用是静电吸引力。


吸附剂选择:主要根据目标化合物性质和样品基体(即样品的溶剂)性质。目标化合物的极性与吸附剂的极性非常相似时,可以得到目标化合物的最佳吸附。尽量选择与目标化合物极性相似的吸附剂。



例如:萃取碳氢化合物时,采用反相固相萃取。当目标化合物极性适中时,正﹑反相固相萃取都可使用。吸附剂的选择还受到样品溶剂强度(即洗脱强度)的制约。样品溶剂强度相对选择的吸附剂应该是较弱的,弱溶剂增强目标化合物在吸附剂上的吸附。如果样品溶剂的强度太强,目标化合物将得不到保留(吸附)或保留很弱。例如:样品溶剂是正己烷时用反相固相萃取就不合适了,因为正己烷对反相固相萃取是强溶剂,目标化合物将不会吸附在吸附剂上;当样品溶剂是水时就可以用反相固相萃取,因为水对反相固相萃取是弱溶剂,不会影响目标化合物在吸附剂上的吸附。


吸附剂选择考虑的其它因素:

1、目标化合物在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中的溶解度,这主要涉及淋洗液的选择;

2、目标化合物有无可能离子化(可用调节pH 值实现离子化),从而决定是否采用离子交换固相萃取;

3、目标化合物有无可能与吸附剂形成共价键,如形成共价键,在洗脱时可能会遇到麻烦;

4、非目标化合物与目标化合物在吸附剂上吸附点上的竞争程度,这关系到目标化合物与干扰化合物是否能很好分离。

常见SPE柱类型及应用:

  极性柱:CN、NH2、PSA、 20H、Si-等;

  非极性柱:C18、C8、C2、CH、CN、PH

  阳离子交换柱:SCX,PRS,CBA

  阴离子交换柱:SAX,PSA, NH2,DEA

  共价型柱:PBA

根据目标化合物性质和样品种类,选用合适的SPE柱和淋洗剂:

SPE操作

活化吸附剂:


在萃取样品之前要用适当的溶剂淋洗固相萃取柱。不同模式固相萃取柱活化用溶剂不同:


(1)反相固相萃取所用的弱极性或非极性吸附剂,通常用水溶性有机溶剂,如甲醇淋洗,然后用水或缓冲溶液淋洗。也可以在用甲醇淋洗之前先用强溶剂(如己烷)淋洗,以消除吸附剂上吸附的杂质及其对目标化合物的干扰。

(2)正相固相萃取所用的极性吸附剂,通常用目标化合物所在的有机溶剂(样品基体)进行淋洗。

(3)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所用的吸附剂,在用于非极性有机溶剂中的样品时,可用样品溶剂来淋洗;在用于极性溶剂中的样品时,可用水溶性有机溶剂淋洗后,再用适当pH 值的﹑并含有一定有机溶剂和盐的水溶液进行淋洗。


SPE
操作

上样:将液态或溶解后的固态样品倒入活化后的固相萃取柱;

洗涤和洗脱:

在样品进入吸附剂,目标化合物被吸附后,可先用较弱的溶剂将弱保留干扰化合物洗掉,然后再用较强的溶剂将目标化合物洗脱下来,加以收集。

SPE应用:

复杂样品中微量或痕量目标化合物的分离和富集;

例如,生物体液(如血液,尿等)中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分析、食品中有效成分或有害成分的分析、环保水样中各种污染物(可挥发性有机物和半挥发性有机物)的分析都可使用固相萃取将目标化合物分离出来,水果/蔬菜中N-甲基氨基甲酸酯农药的分离21种N-甲基氨基甲酸酯农药及12种代谢物的分离纯化样品: 苹果、橙、桃、草莓、大豆、胡萝卜、花菜、莴笋、土豆、洋葱、大米等固相萃取 (SPE柱 Bond Elut amino-proply-bonded silica)。

1. 柱預处理 1mL 二氯甲烷

2. 样品添加 1 mL 样品

3. 样品洗脫1 mL 二氯甲烷含%甲醇

4. 样品挥干 N2、 40

5. 再溶解 加入100μL乙氰等待30秒加入900 μLH2O

6. 进样100 μL样品HPLC分析

GC/MS及HPLC柱后衍生检测:

有机磷农药 (C18BSCs柱,含200mgC18和C8硅胶)

    1. 柱預处理 甲醇

    2. 样品添加 70 mL 樣品

    3. 样品洗脫 1 mL 二氯甲烷含1%甲醇

    4. 样品挥干 N2, 40

    5. 再溶解 加入100 μL乙睛等待30秒 加入900 μLH2O

    6. 进样100μL样品HPLC分析

2 固相微萃取(SMPE)

固相微萃取(SPME)是基于液-固吸附平衡的样品富集方法,是在固相萃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萃取分离技术。


SPME
技术关键

固相微萃取关键在于选择石英纤维上的涂层(吸附剂),要使目标化合物能吸附在涂层上,而干扰化合物和溶剂不吸附,一般是:目标化合物是非极性时选择非极性涂层;目标化合物是极性时选择极性涂层。

优点:具有无溶剂,简便,效率高,选择性好及实用性强,能同时完成分离,浓缩。

原理:数学表达式N=KVfC0Vs/(Vs+K Vf)

式中:N—吸附于萃取头上被分析物的量;

          C0—萃取前被分析物在样  品中的浓度,      

            K— 被分析物在萃取头和样品间的分配系数;     

          Cs—被分析物在萃取后样品中浓度;

          Cf—被分析物在萃取头中的浓度;

          Vf—萃取头的体积;

          Vs—样品的体积。

式中:KVf〈Vs所以N=KVfC0。K值与萃取头的固定相有关,一定的萃取头,涂的固定相是不变的,因此被分析物在萃取头的浓度是固定的,即Vf是定值,所以N与C0成线性关系。   目前用的萃取头有以下几种:

   1)  聚二甲基硅氧烷类(PDMS),膜厚100μm,适用于分析水溶液中低沸点,低微极性如苯,有机合成农药。膜厚7μm,适合于分析中等沸点和高沸点的物质如苯甲酸酯,多环芳烃。

   2)  聚丙烯酸酯(PA)适用于酚等强极性化合物。

   3 )  聚二乙醇/二乙烯基苯(CW/DVB)适用于分析极性大分子如芳香胺,除草剂。

    4 )  聚二甲硅氧烷/二乙基苯(PDMS/DVB)适用于分析极性物质。

    5)  其他:多孔固定相。在高温条件下,在石英纤维表面键合一层C1、C8、C18或苯基,C8用于分析挥发性有机物,C18具有较好的选择性。


使用方式:顶空式和浸入式。


    两种方式均要求有一个萃取,富集,平衡时间。样品浓度越高,平衡时间越短。萃取过程开初,萃取头上浓度增加很快,接近平衡时浓度增加缓慢。如果是定性可以不必等待平衡,如果定量就要求达到平衡时间。平衡时间一般在5~20min。为了提高萃取率,在萃取中有用磁力搅拌器搅拌,加温,向被萃取的水溶液中加无机盐使溶液达饱合状态。如果是萃取酸性或碱性物质,可通过调节溶液的亲酯性。

SPME应用:

    SPME在食品与生物样品上应用日趋增加,如酱油中氯丙醇的检测和血液中有机氯化合物的检测等。还可以用于农药、杀鼠药的中毒样品和污染样品的检测;还可以用于人体尿液、血液中的一些毒物如苯酚、氰化物、芳香胺,苯丙胺以及一些生物碱的测定。

    如:人乳中PCB、HCB、HCH及DDT测定。0.5ml样品中加入0.5ml高氯酸(1M)和0.15g硫酸钠。顶空瓶密封后振荡混匀,置加热块上加热,搅拌。SPME纤维(涂渍85um polyacrylate)在顶空瓶里的气相中静置40min。萃取完成后吸附纤维插入GC进样口(280)10分钟使目标物从纤维上热解吸,色谱分析(GC-ECD或 GC-MS)。


3
膜萃取:分商品膜和自制膜。它是固相萃取技术的一种。 商品膜常用的有三种,它们是聚二甲基硅氧烷膜,聚四氟乙烯膜,微孔膜。后两种膜是过滤膜,前一种是富集,净化,过滤功能的膜,它适用于低沸点,非极性的物质。

   自制膜由工作内容确定,将吸附剂涂渍在膜载体上,阴干后,将被测定的溶液通过萃取膜过滤,然后将萃取膜放入洗脱液中,将洗脱液用氮气浓缩后定容即可测定。介绍酶膜,酶—戊二醛膜,戊二醛膜的制法,及应用实例。

制法:材料,醋酸纤维滤膜(Ф47mm,0.45μm)。酶液的制备:称取2.5g精面粉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纯净水,在震荡器(250С150r/min)上震荡30min,将面粉溶液转入离心管中,3000r/min,离心5min,取上清液用0.45μm普通滤膜过滤,收集滤液于试管中 4 0C冰箱中保存待用。

萃取膜的制作:

A、酶膜和酶—戊二醛膜。滴加0.6ml酶液于普通滤膜(0.45μm)上,并在40C低温下晾干,即为酶膜。把酶膜浸入25%(V/V)戊二醛水溶液中2s,取出后再低温晾干,即成酶—戊二醛膜。将制成的两种膜置于40C冰箱中保存待用。

B、戊二醛膜。把滤膜浸入25%(V/V)戊二醛水溶液中2s,取出晾干待用。

怀疑受乐果,对硫磷,甲基对硫磷污染的河水,200ml,用0.45μm的普通滤膜过滤后,然后再用上述任一种膜过滤,将滤过水样的萃取膜放入小试管中,用5ml甲醇浸泡数分钟,洗脱液用氮气吹至0.1ml,供色谱分析。据报道污染水体含0.1μg/L的有机磷农药均能检出。回收率为70~90%。

凝胶柱净化:是一类具有三维空间多空网状结构的多聚体,常用的有葡聚糖凝胶,聚丙烯酰胺凝胶,聚苯乙烯凝胶。

购到的商品凝胶多是干燥颗粒,用前要用淋洗剂充分溶涨后才能装柱。溶涨后的凝胶是多孔的胶状物质。


原理:按照被分离物质中分子量的大小分别通过凝胶固定相,分子量大的物质沿凝胶颗粒间隙随溶剂流动而流动,因此它流程短,移动速度快,先流出凝胶柱,而分子量小的物质,就会进入凝胶颗粒的微孔内,它流程长,移动速度慢,与分子量大的物质相比,它迟流出凝胶柱,从而使不同分子量的物质得到分离。将农药提取液注入凝胶柱后,分子量大的干扰物先于农药流出凝胶柱,农药随后流出。大多数农药分子量为200~400,干扰物的分子量在500以上,叶绿素在700以上,蛋白,多糖类在1万~数百万以上。卫法监(2003)199号文测定果蔬中有机磷农药用的是BIO—Beads S—X3(聚苯乙烯凝胶)层析柱。 目前用于农药净化的凝胶有聚苯乙烯凝胶,国外商品如BIO—Bead  S—X2或(S—X3),国产有NGX—01,04;葡聚糖凝胶如SephadexLH—20,Lipidex等。



固相柱净化:常用的净化吸附柱有中性氧化铝,氟罗里硅土,硅胶,活性碳。 用法:将提取液中的农药与杂质一起通过一支装有适宜吸附剂的吸附柱,它们被吸附在具有表面活性的吸附剂上,从而达到分离,净化的目的。


   
大多数农药在碱性环境下可以分解,因此氧化铝要经活化处理,主要使用活度为~。商品的中性氧化铝于550灼烧4h,于干燥器中冷却,然后加入质量6~15%的水,充分混匀。即达上述活度。如用2%丙酮——己烷和氯仿做淋洗剂,有机磷,有机氯农药先被淋洗出来,而腊质和色素等质留在柱上。氧化铝吸附杂质的能力除与活性有关外,还与淋洗剂的极性相关,用己烷或石油醚作淋洗剂,氧化铝柱上能吸附部分脂类和全部色素,如用强极性的淋洗剂,在洗脱有机磷农药时,几乎全部脂肪和大部分色素可洗脱下来。

氟罗里硅土:有机磷在其柱上的回收率比有机氯农药差,因为有机磷农药可被吸附和氧化,氟罗里硅土多用于拟除虫菊酯农药的净化。商品氟罗里硅土要活化处理,600~650灼烧3h,于干燥器中冷却,加2~3(W/W)水脱活,用前再于130烘5h,储存于干燥器中备用。用己烷,二氯甲烷—己烷,乙酸乙酯—己烷为淋洗剂依次淋洗可洗脱有机氯和有机磷农药如果发生突发性化学物质中毒,当没有中性氧化铝,只有氟罗里硅土时,在用它作为未知毒物检测时,特别是有机磷,要注意以下问题:

A 、在用2%水脱活的氟罗里硅土作净化柱时,以30%二氯甲烷—己烷作淋洗剂,该柱上可保留1g油脂,如果油脂更多,仍用极性大于该淋洗剂的淋洗剂,部分油脂就会洗下。如果油脂超过2g,会使柱子钝化,净化效果不良。

B、在氟罗里硅土柱上,一些有机磷杀虫剂的氧化同系物可损失20~100%。高极性的磷酸酯型和膦酸酯型杀虫剂(如敌敌畏,敌百虫)在柱上可被吸附使回收率低。为了增高回收率,需用极性更大的溶剂。如果用商品柱,用前,要预先对小柱进行活化,可分别用不同的溶剂氯仿-异丙醇、甲醇、乙腈、甲醇-水等过C18小柱,再上样。如果样品中脂肪多,在固相提取后,洗脱中会有部分脂肪被洗下,因此要预先除去脂肪。常用乙酸锌除脂法。因为乙酸锌水溶液的PH为5~6,在此PH范围脂肪被水解成脂肪酸,它与锌作用形成不溶性的脂肪酸锌沉淀,经过滤除去,有机磷在此PH范围不水解,仍留在提取液中。如果在基层CDC,没有氧化铝,氟罗里硅土,商品的固相柱,只要分液漏斗和试剂,只能用液—液萃取。如果样品杂质少(饮水,米饭,馒头)可以直接用溶剂提取,如杂质多应脱脂肪,脱色素。

液—液提取主要选提取剂,有机磷杀虫剂极性有强,有弱。当不知为何种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时,用二氯甲烷,三氯甲烷,乙酸乙酯,丙酮,甲醇,乙醇,乙腈等溶剂均能将有机磷从检材中提取出来。提取要点:

1 对有机溶剂的选择应考虑待测物的极性大小,一般根据极性相似相容的原则考虑.

2 提取有机磷杀虫剂时,因在常温下有机磷的蒸气压较低,提取浓缩时应防止挥发而影响测定结果.

例:取血液2ml,加乙酸乙酯3ml,混旋3min,3000r/min 离心3min,将上层乙酸乙酯转移至另一离心管中,同法再操作一次,合并提取液,于60水浴挥至近干, 甲醇定容供气相色谱/火焰光度检测.如是固体或半固体检材,用无水硫酸钠研磨成干粉状,加乙酸乙酯浸泡0.5小时(加上振摇更好),再离心,按上面操作.

检验结果的判断:(在作结论时要考虑以下问题)

A、检验结果是阳性(即检出)时,必须考虑所用的检验方法其特效性如何?是否为特效方法,如不是,干扰物是否排出,是否用了多种检验方法,这些方法的结果是否都一致?采样是否恰当,样品量是否取少,分离方法是否恰当,回收率是否高(在毒物分析中要求回收率为60%以上,如果低于50%,阴性结果不可靠)。

B、使用的操作过程或反应条件中有无错误,空白检材是否为阴性结果,已知加标样出现阳性结果否?

C、用的化学试剂纯度如何,器皿是否干净?

D、采取的检材及盛检材的器皿有无污染毒物的可能。

E、检出的毒物在食品卫生标准中是否有该物质,它的限值是多少?

毒物的检验:分已知名称的毒物和未知名称的毒物。它们有:

1 、挥发性毒物,包括挥发性、气体性、水溶性、和金属毒物。它们大部分是无机物和一部分结构简单,分子量较低,挥发性强的有机物。

来源:主要来自工业生产和原料以及中间体。这些有机物是脂肪族的醇、醛、醚、卤化物和脂肪族的烷烃、胺。另外还有苯、苯酚、苯胺、硝基苯等。

无机物中主要是氰化物。无机氰化物本身是不易挥发,但易转化为易挥发的氰氢酸,因此把它归在此类。

挥发性毒物的分离:主要有蒸馏法、水蒸气蒸馏法、扩散法、抽吸法(曝气吸收法)、顶空法。以蒸馏、水蒸汽蒸馏、抽吸、顶空法多用。

公安部门在作挥发性毒物检验的方法:用蒸馏发可以一次将氰化物、酚、苯胺蒸出作定性用。

    10~50g捣碎的检材,放入250~1000ml圆底烧瓶中,加2~3倍水,再加10%酒石酸溶液使检材呈酸性。然后接上冷凝器通过石棉网用小火缓缓加热至沸,分两次收集馏液。第一次在接受瓶内放5%氢氧化钠溶液2~3ml,并使冷凝器出口插在液面下,收集5~10ml馏出液供检其它挥发性毒物,由于苯胺在酸性溶液中,有一部分会随水蒸汽蒸出,已够作定性分用。

用顶空法测定乙醇中毒死亡者血,尿中乙醇和甲醇:按照卫生部门的测定方法是气相色谱法,但是对测定结果却存在下列疑问。

  死者是否真正死于酗酒?酒中甲醇含量多少?体内甲醇含量是否达到致死浓度?方法有无质量控制?测定数据是否经得起法医学的追究?死者体内的乙醇是来至饮酒还是由于死后产生?

案例:建国以来第一起饮酒致死案。

      测定方法的质量控制及空白值:顶空法测定血液,尿液中的乙醇,甲醇含量,以此判断是否酗酒死亡或饮了甲醇含量高的白酒死亡。

    如果发生死亡,特别是人数较多的死亡。曾经处理过因饮酒十余人死亡,数十人中毒的案件。方法:取两份死者全血(取心脏内血—死后数小时内不凝)2ml,分别注入小顶空瓶(2ml)内,每瓶0.5ml,另取两份空白血(未饮酒者)放入另外两只清洁的顶空瓶中,在一只空白血样瓶中加入20μg乙醇,混匀密塞,60水浴15~20min,取液上气0.5ml注入色谱仪中。

测定结果的评价:

  如果加了20μg乙醇的空白血出现乙醇色谱峰,未加乙醇的空白未出峰,样品血未出现乙醇色谱峰,说明样品血中不含乙醇,阴性结果可靠,如果样品血出现色谱峰,说明样品血中含乙醇,空白中无干扰物质,阳性结果可靠。如果加乙醇的空白血样不出峰,未加乙醇的空白样也不出峰,样品不出峰或出峰均说明操作有误,阴,阳结果均不可靠。如果换另一根色谱柱,按另一条件测定,如出现上述可靠的阳性结果,可以肯定血中含乙醇。

乙醇中毒,致死血浓度根据个人耐受性不同而不同。个体差异很大。中毒死亡者血液中乙醇浓度为400~500mg/100ml。  法医学的追究:

A:血,尿乙醇的时间——浓度曲线:中国人饮酒后最大血液乙醇浓度(BACmax)出现在酒后60~90min,最大尿液乙醇浓度(UACmax)出现在酒后90~150min,吸收期内(高峰前)BAC高于UAC(UAC/BAC<1),消除期内(高峰后)UAC高于BAC,UAC/BAC为1.24±0.21,根据测定的UAC/BAC可推测死亡发生的时间.

B:生前饮酒 和死后生成乙醇的判断:如果人已死亡,从血液,尿液或组织器官中检出乙醇,不能草率下结论,“此人生前年饮酒导致死亡”。因为在正常血液中,因糖代谢可检出0.03mg/100ml乙醇,此外尸体在室温存放过程中,体液和体内各脏器由于微生物的作用也能产生乙醇。在尸体产生乙醇的同时,平行地产生正丙醇。

判断:如果测得的乙醇量为正丙醇的20倍以内,可以认为乙醇是死后产生。依此现象在测定了血,尿乙醇和正丙醇含量后,如果

a:血,尿检出乙醇未检出正丙醇,可推定生前饮酒;

b:血液中检出乙醇而尿中未检出,可推定生前未饮酒;

c:血中同时检出乙醇和正丙醇,如果乙醇量高于正丙醇量20倍以上,推定生前饮酒,如果乙醇量在正丙醇量20倍以内,则体内乙醇是死后产生;

d:如果死者血液中甲醇浓度为74~110mg/100ml,尿液中甲醇为40~240mg/100ml,

  结合上述各点可以推断死者生前饮用了含大量甲醇的酒。

未知挥发性毒物的GC筛选法:

  除用上述的蒸馏法,顶空法进行分离外,也可用有机溶剂提取。它们的适用范围是顶空法适用于低沸点的挥发性毒物,溶剂提取法为沸点高的挥发性毒物如苯胺,硝基苯,酚等。提取液用乙醚,石油醚,挥干后用二硫化碳等溶剂溶解进GC色谱定性鉴定方法一、利用纯物质定性1.利用纯物质定性的方法利用保留值定性:通过对比试样中具有与纯物质相同保留值的色谱峰,来确定试样中是否含有该物质及在色谱图中的位置。但该方法不适用于在不同仪器上获得的数据之间的对比。利用加入法定性:将纯物质加入到试样中,观察各组分色谱峰的相对变化。2.利用文献保留值定性相对保留值r21:相对保留值r21仅柱温和固定液性质有关。在色谱手册中都列有各种物质在不同固定液上的保留数据,可以用来进行定性鉴定。

二.保留指数又称Kovats指数(),是一种重现性较好的定性参数。

气相色谱的保留指数法鉴定未知挥发性毒物——无标准对照品。用该法在一定范围可以解决不用或少用标准品又能确定某些未知毒物。

  保留指数只与被测物质及色谱柱固定相,柱温有关,不受固定相用量,载气种类及流速等操作条件影响。在某种固定相上测得检材中某成分的保留指数,与文献记载的该种物质在该固定相填充柱上的保留指数比较,即可初步判断检材中含有何种毒物。调整保留时间(tr’)为保留时间-死体积时间。正构烷烃的保留(时间)指数(I)为正构烷烃的碳原子数×100。例:正己烷的(I)值为600、正庚烷为700、正辛烷为800。

一般作法:

1、配制正构烷烃的标准溶液和标准系列并进行测定求出调整保留时间和保留时间指数。

2、配制纯化了的未知毒物的测定溶液(所用的溶剂应同配制正构烷烃标准的溶剂)并取少量与上述正构烷烃标准溶液混匀进行气相色谱测定,求出未知毒物的调整保留时间。

3、以保留时间的对数值(纵坐标)—保留时间指数(横坐标)作半对数坐标图,得一直线回归方程。

4、查坐标图,求出未知毒物的保留时间指数查阅文献与测定的保留时间指数比较确定毒物。

      实用例:用一支20%角鲨烷/Chromasorb.W.AW色谱柱,柱温100,FID温度120,气化室120,以正己烷、正庚烷、正辛烷配制成标准正构烷烃混合溶液,取1~2μl注入色谱仪中,得到正己烷的tr’为15min、正庚烷为19min、正辛烷25min。正己烷、正庚烷的  I 值分别为600、700、800,以600,700,800为横坐标,以lg15,lg19,lg25为纵坐标作半对数坐标图。将少量的已纯化的未知毒物与1ml三个正构烷烃的标准混合溶液混匀,取1~5μl注入色谱仪中,得调整保留时间为17min,从坐标图中查得lg17的 I值为649,查分析化学手册色谱部分,此未知物为苯。

色谱柱总的选择规则:

  1、在强极性固定相上,被测组分一般按极性从小到大的顺序流出。

  2、在中等极性固定相上组分按沸点顺序流出。若沸点相同的极性和非极性混合物一般是非极性组分先流出。

  3、非极性固定相上,同沸点的物质中是烃类先出峰。

  4、在氢键型固定相(多元醇类)上按形成氢键能力大小,从小到大的顺序出峰。

  5、在有机皂土固定相上,分离芳烃及其取代物的异构体时,芳烃上两个基团相同者,按对,间,邻顺序出峰,两个基团不同者按邻,间,对顺序出峰。

  6、在高分子多孔微球固定相上,按分子量大小顺序出峰。

准备五根色谱柱对您的工作大有帮助

这五根色谱柱为SE-30柱、OV-17、OV-210(QF-1)、Carbowax-20M、DEGS柱(聚丁二酸二乙二醇酯),它们的极性为SE-30。

付利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此法在卫生检验中用得不多,但由于近年仪器—不管是GC/FTIR,或是FTIR—都配备有谱库检索系统和标准物质谱库。 将未知物提纯后,将样品液点在观察窗上或用KBr压片后,观察红外吸收光谱,然后进行谱库检索,得到被测毒物。该法不仅可以定性也可以定量。

氰化物的检定:

        氢氰酸和氰化物,还有有机氰化物——丙烯腈等都是剧毒物。KCN,aCN口服致死量为0.05~0.25g含氰甙的存在l 含氰甙类的植物广泛存于在自然界中,如桃、李、枇杷、樱桃、杏等的果核均含杏仁甙,木薯中的木薯甙,高梁,玉米嫩叶,嫩毛竹笋,亚麻籽均含少量氰甙。其中以苦杏仁含氰甙最多(苦杏仁甙),高达3%,小孩服10~20粒(生)即可中毒,成人40~60粒。甜杏仁含量少得多,仅为0.16%,苦杏仁炒熟后毒性略小于生杏仁。

测定方法:筛选法—苦味酸法。确证法—普鲁士兰法。(均为定性法)

检出氰化物的注意事项:

    1、正常人体血液中含微量的CN1-,不吸烟者含量为0.016μg/ml左右,吸烟者为0.041μg/ml左右。死于火灾和空难的尸体血液中CN1-含量>正常人。

    2、采样。应采为胃内容物和全血。因为HCN及其盐进入人体后,很快被吸收,以CN1-形式存在于组织和体液中,血、脾、中的浓度高于肺、肝、肾3~10倍。在血液中CN1- 主要与血红蛋白结成氰化血红蛋白存在于血球中。血清和血浆中含量较少。全血中CN1-含量为血浆的4~8倍。

    3、尿样的问题

尿中应测CNS1-而不能测CN1-含量。因血和组织中的CN1-,在硫氰酸酶作用下,大部分转变为CNS1-从尿排出,使尿中CNS1-含量大增,而CN1-浓度很低。如果尿中CNS1-含量显著增加(与正常人比),可作为中毒诊断的依据之一。

    4、氰络盐和硫氰酸盐的干扰

如“3”点所述,组织和血中存在CNS 1-,在酸性条件下这两者受热均会分解产生CN1-,因此将样品加酸蒸馏(特别是定量)检出的CN1-很可能是它们产生的。所以应先检验它们然后再检验CN1-。

氰络盐与硫氰酸盐的检验:

  氰络盐在人体中主要有亚铁氰化物、铁氰化物、亚硝基铁氰化物等。将胃内容物,呕吐物(最好的检材)用水浸,过滤,滤液数滴酸化后加1%三氯化铁溶液1~2滴如显蓝色示有亚铁氰化物存在;如显红色示有硫氰酸盐存在;如果酸化的检液加硫酸亚铁试液1~2滴,如显蓝色示有铁氰化物存在;滤液数滴加0.5%硫化钠溶液1~2滴,如显紫色并不久褪去示有亚铁氰化物存在。

氰络盐及(或)硫氰酸盐存在时氰化物的检验:

        当检验出样品中存在氰络盐和硫氰酸盐时苦味酸法,普鲁士蓝法就不能直接应用。在检材中加入碳酸氢钠溶液使pH为9.3,进行蒸馏,馏出液再用普鲁士蓝法。因为HCN是弱酸,在弱碱性条件下有相当大的比例不离解。当检材加入碳酸氢钠后加热,与CN1-处于平衡状态的氰氢酸可以被蒸馏出来。如果馏液收集足够多,几乎所有的CN1-都转变为氰氢酸蒸出。

定量分析-异烟酸-吡唑啉酮法注意点:

        CNCl的问题:该方法在5009.48—2003;48-1996均是用氯胺T在25~30将CN1-转变为CNCl,然后显色。。CNCl又名氯甲氰,此物沸点13.1,熔点-6.5,蒸气压1010mmHg柱(20)。加热会挥发。最近有一篇文献对此提出看法。加热的回收率仅为69.6%~26.0%由于CNCl在超过它沸点加热,它会从溶液中挥发损失,因此该文用数据证明“这是国标法操作中出现的关键性错误”(见“中国食品卫生杂志”VOL16;(3),2004)公安部和中国刑警学院的检验方法均是加氯胺T后不加热,放一定时间,再显色。“水质分析大全”上的方法是加塞密封后加热。

Reinch法测砷:

      老方法它实用,简单,快速。

      原理:2AsCl3+6Cu→3CuCL2+Cu3As2↓

                  2AsCl3+3Cu→3CuCL2+2As↓

      灵敏度:25μg。

操作中加SnCl2是作为还原剂,使As5+→As3+并且促进反应速度加快。金属铊、铬、硒的中毒材料(胃内容物,血)消解时应注意的问题主要是注意消解的温度和消解酸的种类:如果在消解时用酸不当会造成铊和铬挥发损失。铊和铬不能用高氯酸,只能用硝酸—过氧化氢。否则,铊会挥发,铬会生成铬酰氯,此物在116就挥发。硒的消解应在沙浴中和温控电热板上进行,消解温度不能高于140,否则硒会挥发损失。

有机磷农药的分析:

存在的困难:

  1、品种多,销售,购买均合法。

  2、标准品匮乏,特别是基层。

  3、发生中毒,如无现成调查材料支撑要确定具体农药困难。

  4、农药极性不同,有强,有弱。给选择提取液带来困难。

有机磷农药的结构:

磷酰胺酯型;膦酸酯型(敌敌畏、敌百虫);磷酸酯型

      总的说来是:硫醇型有机磷的极性大于硫酮型。同系物中甲基大于乙基。现将17个有机磷农药的极性排序如下:

辛硫磷<甲拌磷<乙拌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倍硫磷<杀螟松<马拉硫磷<亚胺硫磷<对氧磷<敌敌畏<内吸磷<乐果<敌百虫<氧乐果<磷胺<甲胺磷

果蔬样品的处理和保存的注意点:如果是测定已知农药,选择与该农药极性相似的溶剂进行提取。如果是未知农药,建议采用卫法监(2003)199号文中推荐的溶剂—乙腈作为提取溶剂。

要考虑到有机磷农药在果蔬样品中的半减期和果蔬样品的呼吸。(甘兰、莴苣、苹果、梨等是呼吸型;草莓、黄瓜、樱桃等是呼吸跃迁型)。如未考虑到,样品会腐烂造成农药分解损失—特别在常温。(应低温密封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