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胜奖和优秀奖的区别: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6:22:38

 

                    文:张晓珊           点评:郑委

       很多家长经常问这样一个问题: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总是束手无策,对于怎样教育好孩子,还是迷茫困惑。大多数家长都是在自己孩子出了问题时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开始学习的,(郑委老师:关键点!)学习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孩子。这本身就是一个错误的观念。(郑:学习的目的是改变自己,而不是解决孩子问题!)孩子出现问题,问题在家长,是家长缺少家教知识,教育方法不当。

    记得心理学家杨凤池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孩子从哪里错的还要从哪里改,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可能缩短这个过程,但不会减少环节。还有,纠正不良的认知和行为习惯要比培养新的难上好多倍。因此,任何急功近利的想法在教育上是注定要失败的

    另外,任何的理论和经验都是来自实践中个案的总结,不是万能的定理公式,是不能套用的。知识原本来是无用的,如果不能科学合理运用的话。(郑:能讲的都是共性,能做的都是个性,每个家庭和孩子的问题都是个性的,如果把共性运用在个性上,结果可能适得其反,只想学习方法的家长是教育不好自己的孩子的,在方法之前是“观念”、“信念”、“原则”,在方法之后是“应用(行动)”、“调整”和“坚持”)

    还用,孩子的改变是一个微妙而复杂的过程,我们看不到并不一定是没有起变化。(郑:学员给我的启发:孩子的自我教育是一个类似于化学反应的复杂过程。正如买回家的香蕉,我们对着香蕉说再多的“熟吧!快熟吧!”,也只能说说而已,最后还得由香蕉内部起作用。孩子最需要的不是说教,而是一个宽松的自我教育的环境。)

    怎样才能使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管用呢?

        第一,要把提高自己的家庭教育素养作为学习的目的。(郑:就是改变自己为核心目的

    一位母亲对我说:我感谢我的孩子,在伴随他成长的过程中,我看到了自己的问题,孩子身上放大了我的问题,也提示了我很多正面问题和改善自己的方式,我在教育他,更是在教育自己。

     人的智慧来自两个途径,一是感悟,二是反思。教育者对自己过错的反思态度会极大地影响被教育者。(郑:还记得“德”吗?在做任何事之前要提醒,做任何事之后要反省,我们是否伤害和妨碍社会、集体、他人和自己)

    我感觉,作为家长,如果能做到两点,教育孩子就不会烦恼。首先是做好自己,同时要尊重孩子。要教育好孩子就要学习科学艺术的方法,任何问题至少有三种以上的解决办法。

    养孩子就像种庄稼,庄家长得不好,农民总是会想水浇多了还是少了,肥料不足还是过了,地太硬了还是太松了,单单不埋怨庄稼。教育孩子是不是也应该这样想呢?(郑:孩子出问题的了,你不应该去想“庄稼有问题”,你应该思考“农民”有种庄稼的水平吗?)

      第二,“悟”字当头,循序渐进

      悟是学习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实践的唯一门径,除此之外,别无他法悟教育规律、悟教育原理、悟自己的孩子、悟教育方法,学会迁移。在应用中不断修正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悟就是把教育真理同自己教育孩子的实践相结合的过程。

     好的指导师应该引导家长自己去学习、分析、思考、实践,自己明白应该怎么去做,而不是告诉他应该怎么去做。 :“只有体验才有经验”。)

      第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想很多人都听说过《祖孙买驴》的故事

     从前,爷爷带孙儿去市场,买到一头小毛驴。回家的时候,先是爷爷骑着毛驴,孙儿跟在后头走。走了一段路后,遇上一群妇女。妇女就指责爷爷,说他不关心小孩,大人骑驴让小孩走路,不像话。爷爷听了感觉有理,就立即下来,改让孙儿骑驴,自己跟在后头走。又走了一段路,遇上一群老年人。老人指着小孩骂,这小子真不孝,年纪轻轻的骑着驴,让老人走路。孙儿听了觉得有理,就叫爷爷上来一起骑。两人又走了一段路,遇上一群养驴人,养驴人指着祖孙二人说:“这么小的毛驴,两个人骑着走,太狠心了,这驴儿肯定会累死的。”祖孙二人听了想想也是,索性两人都下来牵着驴走。途中又遇上一群年轻小伙子,青年人指着两人风趣地说:“你们两个傻瓜,有驴不骑,真是笑话。”祖孙二人听了觉得也有道理。但是,他们的处境很困难:爷爷骑驴有人责备,孙儿骑驴有人指责,两人都骑有人非议,两个都不骑又有人取笑。所有的选择似乎都不妥当。剩下的唯一选择就是两个人抬着驴走。他们也这么做了。结果在经过一座独木桥时,两个人不小心把驴掉在溪沟里摔死了。

     (郑:所有的理论和个案都是让家长悟出一个字“爱”,教会家长两个字——“信念”,让家长实践两个词“德行”和“责任”,告诉家长一句话“想让孩子改,自己先要变”)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龙生九子九子不同。人体有异,千差万别,教育一定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郑:学习“行知合一原则”中的“法财侣地”! 

    第四,要学会等待。

    很多家长学习家庭教育带有很强的功利性,非要短时间看到孩子身上变化的效果。在这种浮躁的心态下,很难真正改变自己,也很难做到静心去悟,选择适合自己孩子的方法就更难了。。(郑委老师:戒——定——慧,停掉错误的教子方法之后,心回静,静才能生智慧,家长学习核心是要“先心静”,这是基本功,怎么做到呢?——去掉功利性“只管修行,不问前程”。也就是说“关注过程的进步,而不要索要结果”)

   曾看过一个交叉手游戏:伸直双臂,两手十指自然交叉,看是右手拇指压着左手拇指还是左手拇指压着右手拇指。改变拇指交叉的顺序重复动作。然后让参与者谈自己的心理体验。几乎所有的参与者都异口同声地说,改变交叉的姿势后感觉很不舒服。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什么?那就是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很难!教育,是一项慢的艺术,归根到底是一个改变人的习惯的过程。

  《西游记》中,孙悟空几次气愤地提出,自己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把经拿回来,不就行了吗?能行吗?绝对不能!用今天的话来说,取经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唐僧及四个徒弟的成长过程,没有九九八十一难的考验和磨练,也就不可能有正果的修成;其实,佛祖看重的不是那些经书,而正是取经的过程。(郑:经典!

    如果没有母亲无限期望的等待,就不可能有爱迪生的发明;如果没有文王充满信任的等待,也就没有姜尚垂钓的美谈。我们的孩子每天都在变化中,只是可能我们没有感觉到。

     学会等待,需要拥有一个宽容的心态和宽广的胸怀,只有这样的胸怀才能创造性地包容和化解一切矛盾。善于等待的家长,是智慧的家长

    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