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设计院招聘条件:国学课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6:33:43

                                           第一课    命里有时终须有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论语.里仁》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孔子说,不用担忧自己没有社会地位,而应担忧没有可以立足于世的本领。

好多人抱怨怀才不遇;自己这匹千里马怎么就老遇不上伯乐呢?其实“怀才不遇”往往不是他人造成的,如果你没遇到伯乐,可能是因为你现在还不是匹千里马!

如今抱怨“怀才不遇”好像成了年轻人的一种通病,他们普遍的症状是:牢骚满腹,喜欢批评人,有时也会显出一副郁郁不得志的样子;和这种人交谈,运气不好的时候,还会被他批评一顿。

当然,这类人中有的的确是怀才不遇,由于无法适应客观环境,“虎落平阳被犬欺,龙困浅滩遭虾戏”。但为了生活,他们又不得不委屈自己,所以生活得十分痛苦。

难道实现中有才的人都是如此吗?不,尽管有时千里马可能无缘遇伯乐,但如果你真是一匹千里马,一次错遇伯乐,应该还有第二次,第三次……很多人之所以无缘于伯乐,主要原因还在于自己。有些人确实有才,但他们常自识清高,看不起那些能力和学历比较低的人,可如今的社会并不是你有才气就能成大器。别人看不惯你的傲气,就会想办法修理你。至于你的上司,更有可能因我的不知收敛而打压你,不让你出头。在人生丛林中,人与人之间的斗争大都是这么回事!最后的结局就是,你慢慢变成了一位“怀才不遇”者。

还有一种怀才不遇者,他人其实就是一类自我膨胀的庸才,因为他们本身无能,别人当然无法重用。但他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没用,以倒认为自己怀才不遇,没人识才,于是到处发牢骚,吐苦水。

不管是有才还是无才,怀才不遇者真是人见人怕,因为他们一谈话就骂人,开口就是批评同事、主管、老板,然后吹嘘自己多行,多么能干。听者也只好点头称是,要不然,他也许会骂到自己头上!

所以,最后的结果就是,“怀才不遇”感越强的人,越会把自己孤立在一个越来越小的圈子里,甚至无法与其他人的圈子相交。每个人都怕惹麻烦而不敢跟这种人打交道,人人视之为“怪物”,敬而远之!一个人如果给众人的不良印象已成定局,那除非遇到贵人大力提拔,否则将永无出头之日。结果往往是:有的辞职,有的外调,有的总是个小职员,有的则一辈子“怀才不遇”。

一个人不管才干如何,都会碰到无法施展自己才干的时候,这时候千万要记住:即使你觉得自己“怀才不遇”,也不能明显地表现出来,你越是沉不住气,别人就越看轻你。

与其把大好的光阴浪费在抱怨与哀叹上,不如用心把自己打磨成一粒珍珠。

当你真的已成为一粒珍珠时,你的光芒是无法被掩盖的。人们常说这样一句老话:是金子总会发光的!难道不是这样吗?

没有人给你的人生设置障碍,欲求伯乐的赏识先要让自己成为一匹千里马。当你对人生有怀才不遇的感叹时,要警告自己一句:不患无位,患所以立。  

                                     第二课  学着用减法生活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论语.季氏》

 

修身养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之一,儒家讲“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也以“君子三戒”来警示世人严于修身。人生的境界高低不在于社会地位的高低,与各人的财富多寡也无关。内心的和谐宁静才是人生的至高境界。

人的生命看似很漫长,其实匆匆的几十载,历经少年、壮年、老年三个阶段,也只是弹指之间的事儿,而每个阶段因年龄、阅历的不同,要迈的门坎就不尽相同。

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是如何警示世人成功迈过这三道坎的呢?

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孔子说:“君子有三件事要警惕:年轻时,精力不稳定,要警惕贪恋女色;到了壮年阶段,血气正旺,要警惕争强好斗;到了老年时,精力衰退,要警惕保守与贪婪。”

“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人在少年的时候,很容易冲动,这个时候我们尤其注意不能因男女关系而玩物丧志,或因感情的变故而导致人生走向不稳定。有不少青少年,因为谈朋友而误了学业,更有甚者为了争夺一个异性朋友而作出伤害他人的举动。想不开的时候,甚至会跳楼自杀。所以,在这个时期要慎重处理感情问题。切忌因色生事,情关难过。

过了这个坎儿,就到了中年。孔子说,人在这个阶段,“血气方刚,戒之在斗”。

人在中年,血气方刚,事业、家庭都很稳定。个人为了突破事业上的瓶颈完全与人“大打出手”,所以孔子说“戒之在斗”。与他们斗的结果很可能是两强相争两败俱伤,此时既已家业有成,当静享人生乐趣,以一颗平和之心来看世相万千。

人生不过几十个春秋,一晃眼到了老年,这时应注意些什么呢?按照孔子的说法,叫“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老人多半性情温和,如罗素所说,湍急的河流冲过山峦,终于汇入大海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就是一种平缓和辽阔。在这个时候,人要正确对待你得到的东西。孔子所说的“戒之在得”其实是大有深意的。

人年轻的时候,都是用加法生活,因为你每天都需要学习很多知识、经验。但是到一定层次后,要学着用减法生活,还和年轻时一样拼命,你的身体根本撑不住,心理也同样承受不了。

年少时忙着学习,给自己的心理堆了很多东西,但到老了就必须学会决择,有些东西虽然很好,却不一定是你所必需的。这就好比去超市,年轻人见一新奇的东西,不管自己需要不需要,行买了再说,所以“打折”对他们最具有诱惑力。但老人就不一样,他们有自己的人生经验,“任它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永远只买自己用得着的。

孔子的人生三戒,其实是对心灵的自我释放与抚慰。只有大度、洒脱的人才能从中获益,修养不够的小人是不会理解其中的深意的。

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少一份豁达,就少一份平常心,当然,快乐就少了很多。觉迷色欲、功名,都是贪欲作祟。若只是求而不得,只能徒增烦恼。以“君子三戒”为修身准则,才能获得内心的宁静、平和。

 

                                      第三篇  宽容:一种疼痛的过程

 

子击磐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磐乎!”既而曰:“鄙哉,??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论语.宪问》

 

 人们常说世事本混沌,何必太较真。慧能五祖更是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世俗之人汲汲于功名利禄,很难达到禅宗的这种境界,但凡事能放且放仍不失为一种聪明的生活方式。

《论语.宪问》中有一段描写孔子失落心情的文字:

子击磐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磐乎!”既而曰:“鄙哉,??乎!莫己知也,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子曰:“果哉!末之难矣。”

从这段晦涩难解的文字里,我们似乎能窥见孔子内心的一丝秘密:他也有看不开的事情。

孔子在卫国的时候,有一天正击着磐,一个挑着草筐子的汉子恰巧从门前走过,说道:“这击磐是有深意的啊。”过了一会儿,又说:“可笑啊,磐声的,似乎在倾诉没有人了解自己。没有人了解自己就算了呗。《诗经》上说得好,河水深就穿着衣裳走过去,河水浅就撩起衣裳趟过去。”孔子听了后说:“好坚决呀,没有办法来说服他了。”

如果人人都能像荷蒉者那样豁达,那还有什么好痛苦和失望的呢?有位智者说,大街上有人骂他,他连头都不回,他根本不想知道骂他的人是谁。因为人生如此短暂和宝贵,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何必计较这种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而浪费时间呢?

怎样做人是一门学问,甚至是一门用毕生精力也未必能勘破其中因果的大学问。多少不甘寂寞的人穷究原委,试图领悟人生真谛,塑造辉煌的人生。然而人生的复杂性使人们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洞明其全部内涵,人们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总是局限在事件的启迪上。所以,聪明人很快就会悟到:处事不能太较真。

做人固然不能玩世不恭、游戏人生,但也不能太较真,认死理。“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太认真了,就会对什么也看不惯,连一个朋友都容不下,把自己同社会隔绝开来。镜子很平,但在高倍放大镜下,就变得凹凸不平;肉眼看很干净的东西,拿到显微镜下,满目都是细菌。试想,如果我们“戴”着放大镜、显微镜生活,恐怕连饭都不敢吃了;如果用放大镜去看别人的缺点,恐怕那家伙早就罪该当诛、无药可救了。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人相处就要互相谅解,经常以“难得糊涂”自勉,求大同存小异,有肚量、能容人,你就会有许多朋友,且左右逢源,诸事随愿;相反,“明察秋毫”,眼里不揉半立沙子,过分挑剔,什么鸡毛蒜皮的小事都要论个是非曲直,容不得人,人家也会躲你远远的,最后你只能关起门来“称孤道寡”,成为使人避之唯恐不及的异己之徒。古今中外,凡是能成大事的人都具有一种优秀的品质,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于求大同存小异,团结大多数人。他们胸怀豁达而不拘小节,大处着眼而不会鼠目寸光,并且从不斤斤计较,纠缠于非原则的锁事,所以他们才能成大事、立大业,使自己成为不平凡的伟人。

但是,如果要一个人真正做到不较真、能容人,也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有良好的修养、善解人意的思维方法,并且要从对方的角度设身处地地考虑和处理问题。多一些体谅和理解,就会多一些宽容、多一些和谐、多一些友谊。比如,有些人一旦做了官,便容不得下属的缺点,动则横眉竖目,使属下畏之如虎,时间久了,必积怨成仇。静下来想一想,天下的事并不是你一个人能包揽的,何必因一点点毛病便与人生气呢?

太较真的人,往往容易揪住别人的缺点不放。但有道德修养不在于不犯错误,而在于有过能改,不再重犯。所以用人时,用有过之人是常事,应该看到他的过错只不过是局部的,他的大方向是好的。《尚书.伊训》中有“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话,是说我们与人相处的时候,不求全责备,检查约束自己的时候,认识到自己也许还不如别人。若别人也对自己较真起来,自己岂不是也要没有容身之地了?所以,要求别人怎么去做的时候,应该先问一下自己能否做到。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才能赢得人心,共同做好工作。一味地苛求,一味地较真,就什么事情也办不好。

哲人说,宽容和忍让的痛苦,能换来甜蜜的结果。

在大是大非上讲究原则,这就是所谓的大事不糊涂;鸡毛蒜皮的小事则能忍就忍。太较真的人之所以生活痛苦,就是因为眼里容不得沙子,爱钻牛角尖。摒弃这一点,才能拥有快乐的人生。

 

第四篇

“安贫乐道”不等于不思进取

 

子曰:“贫而无怨,难;富而不骄,易。”

                              ——《论语.宪问》

今天我们的邻居、亲戚、朋友,总会有贫穷的也有富贵的。他们多半是什么样的心态呢?究的抱怨富的不帮助他、不接济他;富的呢,在穷的面前摆脸色,内心里却害怕这些穷亲戚、穷朋友找上门来。

所以,还是孔子说得最透明了。他在《论语》里谈到了这种现象,他是这样讲的“贫而无怨,难;富而不骄,易。”

没有人会喜欢贫穷,所以,在贫穷的时候很容易产生怨恨,这是人的本能,是人的常情。本能与本性不同,本能需要外在的力量去发动起来,一旦发动起来,也就容易偏离本性。君子的修养,所需要的就是这种节制这种本能的发动,使它不至于偏离本性。如果没有这种修养,就只能服从于本能,从而使我们被得失左右,被情感左右,被名利左右,内心中那种与生俱来的善良本性便可能完全被遮蔽了。如果修养不够,就不可能有足够的定力,从而使自己在贫富贵践的波涛之中上下浮沉,在人生的大海中漂浮不定。修养使我们能够在贫践之时,可以心安地生活做事,心安才能使自己不至于颓废,做事才能使自己有希望。修养使我们能够在富贵之时,可以不骄不躁,善于节制自己,不骄不躁才能使自己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善于节制自己才能防患于未然。

在贫穷的时候,在不得志的时候,能够不怨恨,确实很难,但是,君子的修养,就是勉为其难。产生怨恨之情很容易,也很可以理解,但是,怨恨无用、无益、反而有害。然而,天下之人虽多,能够完全符合君子修养的人毕竟不会太多,所以,执政者首先需要的是尽力避免使百姓陷入贫穷卑贱之中,要使百姓衣食无忧,这是执政者的责任,也是君子的义务。只顾使百姓富裕起来,并不是目的就达到了,因为富裕不一定使人心安,反而有可能因此而骄横傲慢、懈怠奢侈,富贵之后如果不知道节制,要害人更容易,自我的堕落也更容易,所以,通过礼义教化来提高百姓的修养,增加君子的数量,才能根本性解决方法。今日的贫贱,不一定明日仍然贫贱;今日的富贵,不一定明日仍然保持。贫贱的时候不怨恨,也就有希望;富贵的时候不骄横,也就可以避免未来的堕落。

“富而不骄”,指有地位、有财富却不骄傲。能做到这一步并不是很容易,但是比较起来还算容易。古今中外有些人虽然地位高了,风度却蛮好。不过这种风度好只是外在的,外形过得去,看不出骄傲起来,已经了不起,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内心到底还是有一点觉得自己了不起。

我们销加留意便会发现这么一个现象:有许多人很难做到不骄傲。地位高了会骄傲;有钱会骄傲;年龄大了会骄傲——认为自己多吃几年饭,年轻小伙子就没有,其实多吃几十年饭,不一定吃得对;学问高了也会骄傲。所以要修养到“无骄”,实在不容易。

“贫而无怨”的“贫”指的并不一定是经济环境的贫,不得志也是贫;没有知识也是贫。

庄子就曾经提到,眼睛看不见的瞎子,耳朵听不见的聋子,并非不能弥补他们的缺陷;知识上的瞎子,知识上的聋子,就不可救药。

所以分并不一定指没有钱,各种贫乏都包括在内。人贫了就会有怨,就牢骚多,人穷气大。所以人应当做到“安贫乐道”。但是要真正做到贫而能安,实在是太不容易的一件事。

现在有人拿“安贫乐道,知足常乐”这两句话讽刺中国文化,说民族不进步就是受了这种思想的影响。这种批评当然是不准确的,“安贫乐道”与“知足常乐”是个人的修养,而且也少有人能真正修养到这么高的境界——又怎能扼杀一个民族的进取心呢?何况安贫乐道是为了以正确的心态来追求财富,使人能怀有一颗平常心,在没有获得物质财富时能够做到贫而无怨。

第五篇

孔子这样成为“社交明星”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论语.季氏》

我们常说人以群分,物以类聚。要了解一个人,你只要观察他的社交圈子就够了。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朋友在一个人的社会活动中无疑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朋友,直接反映着他的为人。歌德也曾说:“你只要告诉我他的朋友是什么样的,我就可以判断他的性格与为人。”

朋友关系是人生重要的一环,但是结交好的朋友并不容易。西方文学家亨利·亚当斯曾说:“人的一生中有一次友谊(交到一个好朋友)就已足够,有两次友谊就太多了,有三次友谊几乎不可能。”的确如此,人的一生中很多时候是因缘而聚,缘尽即散。聚聚散散,身不由己,所以交朋友往往是被动的,没有选择的余地,这是很无奈的事情。如果人生都由被动的因素来决定,生命的意义何在?想想看,我们无法选择父母,无法选择出生时间、地点,无法选择种族、国家、文化传统,无法选择成长的经验,如果连朋友也无法选择,那么这一生能由自己选择的实在太有限了。人的价值在于以某种方式突破限制,突破的程度越高,自主性也越强。人生有许多无奈,但所有的无奈都比不上放弃选择的权利,一味消极地接受生活的安排。因此,交朋友首先要化被动为主动,也就是说要学会选择朋友,然后去主动表达你的友谊。好朋友是你一生的财富,也是助你成功的关键力量。历史上的许多伟人之间的友谊都成为彼此人生成功的催化剂。

什么样的朋友算是益友呢?在《论语.季氏》中孔子给出了正确的答案:友直,友谅,友多闻。

他认为这个世界上对自己人生、事业有帮助的朋友有三种,就是所谓“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

第一,               友直。直,指的是正直。这种朋友为人真诚、坦荡,刚正不阿,有一种朗朗人格,没有一丝诌媚之色。这种朋友会在你得意时直言不讳地提醒你,也会在你因失意而心灰意冷时不离不弃,是真君子。

第二,               友谅,指的就是诚实与信用。

第三,               友多闻。见多识广的朋友多半心胸开阔、为人豁达、思想深刻,因为这是广博的知识与经验所赋予他的特质。与这样的人交往,我们就能得到他的指点,让他的经验转化为我们的经验。

朋友不是工具,无“利用”之说,朋友不是风景,仅供自己赏心悦目。但是,交良友、益友,交有长处的朋友,会使自己的个人智性、悟性得到提升,会使自己的精神世界更加丰足,这又何尝不是一件乐事呢?

 

 

第六篇

只有心灵委琐的人才会把“烦”挂在嘴上

    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论语·子罕》

 

人活在世上只有短短几十年,却浪费了很多时间去为一些一年之内就会忘了的小事发愁。因此孔子说: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这三条,每一条都是念起来简单、顺口,却很难做到。

有些人能很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那些大的危机,却常常被一些小事搞得垂头丧气。我们常常会因为工作时间长、薪水少、没有机会升迁而发愁;也会因为没有办法买房子,没有钱买车子,没有钱给自己买漂亮的衣服而忧虑;每晚回到家的时候,自己总感到非常疲倦和烦躁,常常跟自己的亲人为一点小事吵架;还曾为自己额头多长了一颗痘痘而发愁。

很多其它的自寻烦恼也是一样,我们不喜欢那些小事,结果被小事弄得整个人很颓废,只不过因为我们都夸张了那些小事的重要性。

狄士雷利说过:“生命太短促,不能再只顾小事。“

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确实,不管生活中有哪些不幸和挫折,你都应以欢悦的态度,微笑着对待生活。

安德烈·摩瑞斯也在《本周》杂志里说:“……我们常常被一些小事、一些应该不屑一顾并忘了的小事弄得非常心烦……我们活在这个世上只有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却浪费了很多不可能再补回来的时间,去愁一些在一年之内就会被所有人忘了的事。不要这样,让我们把精力只用在值得做的事情上,去运用伟大的思维,去经历真正的感情,去做必须做的事情。”生命太短促了,不该再去自寻烦恼了。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何苦让这短暂的几十年在忧愁与痛苦中度过呢?人,难道不应该对自己好一点,生活得潇洒一点吗?孔子之所以认为仁者无忧,就是因为仁者心胸宽广,行事光明磊落,做事目光长远,自然就不会为小事而烦忧了。

 

第七篇

欣然而对无力更改的事情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论语·八佾》

 

《论语》中有这样一段话:

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 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

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哀公问宰我,社稷坛与历史文化演变有什么关系呢?宰我告诉他夏朝社稷坛上栽的是松树,殷朝栽的是柏树,周朝栽的是栗树(如同现在的国槐)。不过哀公说栗树栽得不好,栗树使人看了会害怕,战战兢兢。宰我后来回到孔子这里,向孔子说了这件事,孔子听了以后大发感叹。他说已往既成事实,再多说无益。

禅宗讲究凡事随缘,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有个小故事深得其精髓,故事是这样的:

三伏天,禅院的草地枯黄了一片。“快点撒点草籽吧!太难看了!”小和尚说。

师父挥挥手:“随时!”

中秋时,师父买了一包草籽,叫小和尚去播种。

秋风起,草籽边撒边飘。“不好了,很多种子都被吹飞了。”小和尚喊。

“没关系,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发不了芽。”师父说,“随性!”

刚撒完种子,就飞来几只小鸟啄食。“要命了,种子被鸟吃了!”小和尚急得直跳。

“没关系,种子多,吃不完!”师父说,“随遇!”

半夜一阵骤雨,小和尚一早冲进禅房:“师父,这下真完了,好多草籽被雨冲走了!”

“冲到哪儿,就在哪儿发芽。”师父说,“随缘!”

一个星期过去了,原本光秃秃的地面,居然长出许多青翠的嫩草。一些原来没播种的角落,也泛出了绿意。

小和尚高兴得直拍手。

师父点头:“随喜!”

随不是跟随,是顺其自然,不怨恨、不躁进、不过度、不强求。

随不是随便,是把握机缘,不悲观、不刻板、不慌乱、不忘形。

落英在晚秋凋零,来年又灿烂一片;黄叶在秋风中飘落,春天又焕发出勃勃生机。这何偿不是一种达观,一种洒脱,一份人情的练达!

洒脱不是玩世不恭,更不是自暴自弃。洒脱是一种思想上的轻装,是一种睿智。有酒脱才不会终日郁郁寡欢,有洒脱才不感觉活得太累。

懂得了这一点,我们才不至于对生活求全责备,才会在委屈、懊恼之余,收回耿耿于怀的愁绪,懂得适时放下。做到随性、随缘、方能随喜。

适应那些己经发生而我们无力更改的事,对它们抱以“既往不咎”的态度,不也是一种高明的生存智慧吗?

 

第九篇

选取信息的3个筛子

 

子曰:“道听途说,德之弃也!”

                        ——《论语·阳货》

有一种人我们在生活中一定不会陌生,那就是“小喇叭”型的人。这些人天生就是个信息“收藏专家”和谣言的传播专家。

一个人急急忙忙地跑到苏格拉底那儿,说:“我有个消息要告诉你……”

“等一等,”苏格拉底打断了他的话,平静地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用3个筛子筛过了吗?”

“3个筛子?哪3个筛子?”那人不解地问。

“第一个筛子叫真实。你要告诉我的消息,确实是真的吗?”

“不确定,我是从街上听来的。”

“现在再用第二个筛子审查吧。”苏格拉底接着说,“你要告诉我的消息就算不是真实的,也应该是善意的吧。”

那人有些踌躇:“不,刚好相反……”

苏格拉底再次打断他的话:“那么我们再用第三个筛子,请问,使你如此激动的消息很重要吗?”

“并不怎么重要。”那人有些不好意思了。

苏格拉底说:“既然你要告诉我的事,既不真实,也非善意,更不重要,好么就请你别说了吧!这样的话,它就不会困扰你和我了。”

多么富有智慧的处世之道!如果我们希望能网聚我们与他人的人气,能积攒我们的人脉,不妨也用这3个筛子筛一下信息!

孔子说:“道听途说,德之弃也!

道听途说、散布流言是可怕的。三人在虎,众口铄金;谗言三至,慈母不亲。

孔子对道听途说的批判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凡事都要深入调查,不可道听途说。

第十篇

扔掉依赖的拐杖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论语·卫灵公》

   有一则很有意思的小寓言,说一个人跑到庙里跪拜观音,期望能得到观音的帮助,不料旁边正巧有一位观音模样的人也在敬香。于是他很好奇地问:“您是观音吗?”对方答:“正是。”他更好奇了:“那您为什么要拜自己呀?”观音答:“噢,我只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故事很简单,但寓意深刻。想想我们的身边有多少人还喜欢依赖他人的帮助!

子曰:“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孔子说:“遇到困难的时候,君子自己想办法克服,不轻易给人添麻烦;小人往往相反,大事小事非求人帮助不行。”(一译:“君子严格要求自己,小人苛求别人。”)

“这个世界上最坚强的人是孤独的、只靠自己站着的人。”这是挪威著名戏剧家易卜生对于人生所作出的一个断言。穿越世纪的风尘,这句话依然掷地有声,因为它揭示了一个亘古不变的真理:你的命运只藏在自己的胸中,你就是主宰一切的上帝。

雨果曾经写道:“我宁愿靠自己的力量打开我的前途,而不愿求取有力者的垂青。”一个人的前途永远取决于自己,成功与失败,都只系于自己身上。而依赖是对生命的一种束缚,是一种寄生状态。英国历史学家弗劳德说:“一棵树如果要结出果实,必须先在土壤里扎下根。同样,一个人首先需要学会依靠自己、尊重自己,不接受他人的施舍,不等待命动的馈赠。只有在这样的基础上,才可能作出成就。”将希望寄托于某种强大的外力上,意志力就会被无情地吞噬掉。

为了训练小狮子自强自立,母狮子故意将它推到深谷,使其在困境中挣扎求生。在残酷的现实面前,小狮子挣扎着一步一步从深谷之中走了出来,这样才能逐渐成熟。

现实人生的风风雨雨,只有靠自己去体会、去感受,然后去战胜它,任何人都不能为你提供永远的荫庇。你应该撑握前进的方向,把握住目标,让目标如灯塔般在高远处闪光;你应该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懂得自己解决问题;你不应该相信有什么救世主,不该信奉什么神仙或皇帝,你的一切都是你自己行为的产物,并不能靠其它什么东西来改变。

还记得电影《肖申克的救赎》里那句“圣人救人,强者自救”的警世恒言吗?像孔子那样的圣人几千年才有一位,但强者在每个时代都有很多。勇敢地扔掉那根让你依赖的拐杖,你才能学会奔跑!自立自强的人生,才是什得我们向往与崇敬的人生。

 

第十一篇

成天琢磨别人的人是最蠢的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论语·述而》

有位研究儒学的老教授某日很无奈地说:“现代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道德沦丧,信仰崩溃,和孔子生活的时代一样混乱。但我们的情况更严重、更悲哀。因为整个社会充满浮躁之气,片面追求物质利益,有时基至到了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地步!办假证、卖假药,搞教育的人拼命去赚钱、走穴,从政的又拼命想弄个硕士、博士头衔,努力装出一副有教养、有知识的模样!”

的确,急功近利的心态导致我们很多人做事急于求成,不再讲怎样修身养性。越来越多的人喜欢钻营耍小聪明,把那些圆滑世故的蝇营狗苟的伎俩都用上了,以为这样便可以赢得成功与幸福,殊不知到头来机关算尽,反误了卿卿性命!

孔子在《论语》中有句流传至今的名言:“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君子心怀宽广,做事凭道义(良心),因此也就无愧于心,一生光明磊落;而小人却相反,凡事算计,工于心计,让自己活得很辛苦,也不给周围的人好日子过。

孔子说,君子行善乐施,小人唯利是图;君子掌权积德,小人仗势欺人;君子见贤思齐,小人嫉贤妒能;君子光明正大,小人阳奉阴违;君子成人之美,小人成人之恶;君子交而不弃,小人反目成仇;君子是水,小人是油……提防小人,就要先学会识别小人,尽量不让他们挤到你身边来扰乱你。

想靠小聪明在名利场上玩得转的人,在现实生活中比比皆是。这种人如同《红楼梦》中的王熙凤一样,只会得势于一时,最后的下场还是水月镜花一场空。

在一部反映政府机关生活的长篇小说中,一个市长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我觉得,最值得怜悯的人是那些一天到晚琢磨别人的人,这种人很累,其实也很苦,往往玩不转。可为什么有很多人心甘情愿地钻这个套子呢?人哪,有时候实在太蠢,好人中有蠢人,坏人中也有蠢人,而后一种人是最没有寄托的。”

第十二篇

“小利大事”的哲学

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赖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论语·子路》

人们做事情的时候,总希望尽快把事情做好,可情况往往是越急越办不好,所以孔子说“欲速则不达”,凡事不能抱着急功近利的心理。这和老百姓口中所说的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是一个理。万事万物都有一定的发展规律,你越是着急往往就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相反,有耐心和恒心的人往往能通过踏实的努力成就一番大事。

持之以恒地把事情一步步完成,是成功者共有的品质。而大多数人都是急躁之人,他们最欠缺的就是耐心与恒心,总是渴望能一朝飞黄腾达,却不懂得天下没有一蹴而就的好事。

“罗马非一日建成,”“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欲速则不达”,世上任何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成功是没有捷径可寻的。一味主观地求急图快,违背了客观规律,后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一个人只有摆脱了速成心,一步步地积极努力,步步为营,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有一个小孩,很喜欢观察生物,很想知道蛹是如何破茧成蝶的。有一次,他在草丛中看见一只蛹,便取了回家,日日观察。几天以后,蛹出现了一条裂痕,里面的蝴蝶开始挣扎,想抓破蛹壳飞出。艰辛的过程达数小时之久,蝴蝶在蛹里辛苦地挣扎。小孩看着有些不忍,想要帮帮它,便拿起剪刀将蛹剪开,蝴蝶破蛹而出。但他没有想到,蝴蝶挣脱蛹以后,因为翅膀不够有力,根本飞不起来,不久,痛苦地死去。

破茧成蝶的过程原本就非常痛苦、艰辛,但只有通过这一经历才能换来日后的翩翩起舞。外力的帮助反而让爱变成了害,违背了自然的过程,最终让蝴蝶悲惨地死去。将自然界中这一微小的现象放大至人生,意义深远。

欲速则不达,急于求成会导致最终的失败。做人做事都应该放远眼光,注重知识的积累,厚积薄发,自然会水到渠成,达成自己的目标。许多事业都必须有一个痛苦挣扎、奋斗的过程,而这也是将你锻炼得坚强,使你成长、使你有力的过程。

急于求成、恨不能一日千里,往往事与愿违,大多数人知道这个道理,却总是与之相悖。历史上的很多名人是在犯过此类错误之后才懂得成功的真谛。宋朝的朱熹是个绝顶聪明之人,他十五六岁就开始研究禅学,然而到中年之时才感觉到,速成不是创作良方,经过一番苦功方有所成。他以16字真言对“欲速则不达”作了一番精彩的诠释:“宁详毋略,宁近毋远,宁下毋高,宁拙毋巧。”

 

 第十三篇

迁怒是一种怯懦行为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论语·雍也》

今天的所有人对环境污染这个概念都不陌生,但多半没听过情绪污染的说法。顾名思义,情绪污染就是将坏情绪传给他人,搅乱自己的人际环境。显然,情绪污染的危害性不亚于环境污染。为了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管理者尤其要注意不让自己成为坏情绪的污染源。怎样才能做到这些呢?我们还是来看一来孔子的大弟子颜回的表现,可以说他的为人堪称万世之表。

鲁哀公曾问孔子,你的学生中,哪一个能真正继承你的学问?最好学的是谁?孔子说,只有颜回。孔子认为继承学问道统的是颜回,他不一定有将相之才,却有师道的风范。

颜回足为人师的学问德业在哪里呢?“不迁怒,不贰过。”

“不迁怒”,这三个字很多人一辈子都做不到。孔子认为,除颜回以外,3000弟子中,没有第二个人能做到这一点。一般的人,都容易犯迁怒于人的毛病。

我们都有迁怒的经验。举例来说,我们最容易迁怒的是自己的亲人,比如父母与子女、夫妻或恋人等。比如,丈夫在外面受了气回家,妻子好心前来慰问:“今天怎么回来得这么晚?” 丈夫却劈头对她大吼:“我想回来得这么晚吗?”这就是迁怒了。

心理学上著名的踢猫效应,就是孔子所说的“迁怒”的表现。

已经受了委屈,或者情况已经很糟糕了,最好的办法是去化解自己内心的不平衡。把坏情绪传染给别人,只会造成更坏的结果。总之,我们做人做事,要尽量注意“不迁怒”。尤其是做领导的,因为手中有权力便毫无顾忌地随性释放自己的情绪,对坏情绪不加约束,将使自己的领导魅力大打折扣,甚至伤害下属的情感。若想拥有让人心服的领导力,还是尽量做到不迁怒为好。

第十四篇

多少人栽在一个“改”上

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论语·卫灵公》

有句俗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犯错并不要紧,关键是不要在同一个地方栽两个跟头。

孔子曾评价颜回,说他“不迁怒,不贰过”。不贰过,就是说不犯相同的错。这个可不简单啊,不易做到。因为有的人犯了错,连承认的勇气都没有,还为自己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男子汉大丈夫说不低头就不低头!好像承认错误就是失败、丢面子的事情,而坚持错误就是男子汉的表现,这确实不是一件值得称道的事。

孔子在《论语》中同样说过这么一句话:“过则勿惮改。”惮,就是害怕。有了过错,就别怕改。

唯有改了,才能有更大的进步。死不悔改、嘴硬对自己没有什么好处。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便真叫错误。孔子这句话,是给那些知错不改的人敲的警钟。大而言之,知过不改,坚持错误,不仅有损名声,还有亡国亡身的危险。

孔子对于过错的看法,概括来说就是:一个人有过错不要紧,只要能改过就好。如果有过错而不肯改,就成了大过,真正的过错。

孔子在处理过失和改过的关系方面,强调改过,他把道德修养过程也看做是改过迁善的过程。孔子说:“丘有幸,苟有过,人必知之。”他承认自己犯有过错,并认为过错被别人所了解,是自己的幸运。他反对对过错采取不承认的态度,“小人之过也必文”,文过饰非,把过错掩盖起来,是不对的。他还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他认为君子的过错,好比日食和月食,他有过错,人人都看得见,他改正了,人人都仰望他尊敬他。孔子提出“过则勿惮改”的要求,还说,“过而不改,是谓过矣!”,“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要正确对待自己的过错,也要正确对待别人的过错,要容许别人犯错误,对别人过去的错误采取谅解的态度。

孔子要人知过、改过的思想,涉及人犯错误的必然性以及人如何对待自己的错误和改正错误的问题,还涉及如何对待别人的批评和如何对待别人的错误的问题,这些思想对我们今天仍然有启发意义。

第十五篇

掩藏自己是一种大智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论语·卫灵公》

同在一个单位,彼此熟悉了,话题也就随之多了起来。有些人一打开话匣子就收不住,把掏肺的话像抖包袱似的抖出来。这确实不是明智之举。俗话说:“逢人只说三分话,未可全抛一片心。”那么同事之间怎么相处才是适宜的呢?我们看圣人孔夫子是怎样说的:

子曰:“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这段话非常有智慧,不失为为人处事的圣经,意思是这样的:

孔子说:“与人交往时,可以跟他谈话却不跟他谈,就错过了一个朋友;不适合跟一个人谈话却跟他谈,就是说错了话。聪明的人,既不错过发现朋友的机会,也不会说错话。”

袒露之心犹如一封在众人面前摊开的信,当一个人把自己的过去呈现于别人面前时,就无疑等于为自己埋下了重磅炸弹。

罗曼·罗兰说:“每个人的心底,都有一座埋藏记忆的小岛,永不向人打开。”马克·吐温也说:“每个人像一轮明月,他呈现光明的一面,但另有黑暗的一面从来不会给别人看到。”

与人相处,不要把自己过去的事全部让人知道,特别是对那些不宜让他人知道的个人秘密,要做到有所保留。向他人过度公开自己秘密的人,往往会因此而吃大亏。世界上的事情没有固定不变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不例外。今日为朋友,明日成敌人的事例屡见不鲜。你把自己过去的秘密完全告诉你的朋友,一旦感情破裂,反目成仇或者他根本不把你当做真正的朋友,他还会替你保守秘密吗?

也许,他不仅不会为你保密,还会将所知的秘密作为把柄,对你进行攻击、要挟,弄得你声名狼藉、焦头烂额。那时你后悔也来不及了。

17世纪西班牙著名思想家葛拉西安曾经告诫人们:“千万不要让人了解你的全部。”他说:“深谋远略的艺术,就是善用你的智慧清晰地洞察情势,衡量情势。此中最重要的就是让人们知道你,但不让他们了解你,并不断培养他们对你的期望,又绝不满足他们的期望。当你每成一事,每展长才时,他们便会因为你的伟大业绩而盼望更伟大的业绩。”

这位极富社会经验的思想家还解释说:“看透别人就能主宰别人,被别人看透则会被别人主宰,胜利会因此易手。善于识破他人,就可以号令全局;善于隐藏自己,就不必担心会落入圈套。”

“不要让任何人了解你的全部。一旦被人识破你的才能局限,你就很难获得别人的敬仰和尊重。”

事实上,假如一个人被人一眼就能看穿,不仅难以受到别人尊重,而且会令他人更加小心防范,甚至陷自己于危险的境地。

守住自己的秘密是对自己的一种尊重,是一种对自己负责的行为。

其实,这一条与人相处的圣典又何止适应于同事之间呢?它是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适用于一切的人际交往。

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说过这么一句富有哲理的话:

“我们的心是一座宝库,一下子倒空了,就会破产。一个人把情感统统拿出来,就像把钱统统花光了一样得不到人家的原谅。”

细思量,可不是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最微妙,人的心也最难琢磨,不留一些余地行吗?

就当是一种自我保护与自我敬重,还是别把自己变成一个透明人为好。

 

第十六篇

弯曲姿态与婚姻的幸福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

                          ——《论语·颜渊》

 

世界上有两种事情无法逆转:一堵倒向自己的墙壁和一个倒向别人怀抱的爱人。婚姻是比爱情更现实的东西,它源于爱情,又高于爱情,爱情不需要刻意去雕琢,婚姻却要用心去经营,一旦经营不善,怀中的爱人就会一去不复返。

有很多恋人在没结婚时卿卿我我,而一旦结婚却反目成仇,曾经山盟海誓的爱情被婚姻磨去了最后的光泽。《论语》里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名句: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在浓情密意时恨不得替对方去死,在浓情变谈或者根本没有爱的时候,却恨不得将对方置于死地。其实,感情的世界永远不止是二元对立。二人世界需要两个善经营的合作人。

婚姻对很多不善经营的人来说确实是爱情的坟墓。

加拿大的魁北克有一条南北走向的山谷。山谷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唯一能吸引人的奇特之处是,它的西坡长满松、柏、女贞等树,而东坡只有雪松。

这一奇异景观是个谜,许多地质学家都大惑不解,一直没有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揭开谜底的,竟是一对寻常的夫妇。

那是1983年冬天,这对夫妇的婚姻正濒临破裂。为了重新找回昔日的爱情,他们打算来一次浪漫之旅,如果能找到感觉就继续生活,如果不能就友好分手。他们来到这个山谷的时候,正赶上天降大雪。他们支起帐篷,望着满天飞舞的大雪,发现由于特殊的风向,东坡的雪总比西坡的雪来得大,来得密。不一会儿,雪松上就落了厚厚的一层雪。不过当积雪到一定的厚度时,雪松那富有强性的枝条就会向下弯曲,直到雪从枝上滑落。这样反复地积,反复地弯,反复地落,雪松始终完好无损。而其他的树因没有这个本领,树枝就被压断了。西坡由于雪小,总有些树挺了过来,所以西坡除了雪松,还有柏和女贞之类。

帐篷中的妻子发现了这一景观,对丈夫说:“东坡肯定也长过杂树,只是因不会弯曲才被大雷摧毁了。”

丈夫点头称是。少顷,两人像突然明白了什么似的,相互拥抱在一起。

对于婚姻的压力要尽可能地去承受,在承受不了的时候,学会弯曲一下,像雪松一样让一步,这样就不会被压垮。弯曲不是倒下和毁灭,它是婚姻的一种艺术。在该低头的时候不肯低头,你的婚姻也就不会向你低头。不要去苛求对方是完美的,因为你也不是完美的,向他(她)低一下头,你们的婚姻就会自有一番风景。

《圣经》中神对男人和女人说:“你们要共进早餐,但不要在同一碗中分享;你们共享欢乐,但不要在同一杯中啜饮。 像一把琴上的两根弦,你们是分开的也是分不开的;像一座神殿的两根柱子,你们是独立的,也是不能独立的。”

在婚姻中两个人的关系是有韧性的,拉得开,但又扯不断。谁也不束缚谁,到头来仍然是谁也离不开谁,这才是和谐的婚姻。

夫妻之间产生争执的主要原因,是他们把婚姻当成一把雕刻刀,时时刻刻都想用这把刀按照自己的要求去雕塑对方。但是有谁愿意被雕塑成一个失去自我的人呢?于是“个性不合”、“志向不同”就成了雕刻刀下的“成品”,离婚就成了唯一的一条路。

每个人本身都是“艺术品”而不是“半成品”,人人都企望被欣赏而不愿意被雕塑。所以不要把婚姻当成一把雕刻刀,只想把对方雕刻成什么模样。婚姻是一种艺术,要懂得去欣赏对方,而不是去束缚对方,彼此之间的空间太小了,谁都会感到不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