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市区邮编:叶飞陶勇王必成“炮轰”粟裕的谣言从何而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6 03:00:15
 叶飞、王必成、陶勇是粟裕麾下三支铁拳,华野将帅中,他们四人相处的历史最久,感情也最深。


    但一个谣言却树欲静而风不止,被恶意广为传播,说的是7月分兵后,叶飞、王必成、陶勇三人曾“炮轰”上级粟裕,如下:

 

   “叶飞:‘吴化文过去是我们的手下败将,现在竟然敢跟着我们的屁股追!我叶飞现在有了个外号,你们知道不?我叫面包!’陶勇接过话来:‘面包虽然稀松了点,却是干货。我陶勇英名全逝,被人家点着名叫西瓜!’王必成直来直去:‘过去的手下败将,现在追得我们东奔西跑,到处躲藏。真他XX的丢人现眼!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责任在粟裕同志,陈毅同志也有责任!’”

 

    这个谣传与四人间真实的历史有很大出入,不仅丑化了华野战役指挥员粟裕的形象,也让叶飞、王必成、陶勇三人背上了不义之名。


    
这个段子最早出自《中共著名搭档大结局》(作者少华,湖北人民出版社2002 年10月版)。


    这本书出台的背景是,当时以文学笔法,也就是说真假参半写将帅人物的报告文学还很流行(如今不吃香了),中宣部2004年7号文件《关于重申严格执行有关出版管理规定的通知》要求,凡“反映我军各个历史时期战役、战斗、工作、生活和重要人物题材的作品”, “出版前须报新闻出版总署备案,并报总政审批”,以及2006年更严格的规定尚未出台。


    于是,这本文学书籍得以面世。


    因为当年网络尚不发达,该书印数较大,红极一时,影响很广,许多篇章至今仍然流行于网络,各种书店也依然在销售该书,使许多当年接触的读者,形成浓厚的印刻效应,以为这是历史。


    该书写作时间距今较远,内容上不可避免地有其思想、史料上的局限性,打上了时代的“烙印”。书中几个章节标题,至今看来就很有问题,不是历史的真实:《当代孙武刘伯承与治国领袖邓小平》、《元勋师长陈毅与常胜将军粟裕》、《军中栋梁聂荣臻与天生反骨林彪》、《政工元勋罗荣桓与阴谋专家林彪》、《跋扈大员高岗与投机高手饶漱石》。


    它的内容,以今天对历史人物的认识稍稍浏览,着实有“满纸荒唐言”之感。
随便摘录一段,《当代孙武刘伯承与治国领袖邓小平》一章中说:


    “邓小平1975年再次面临被打倒时,从北京传出一个政治消息,无翼而飞,不胫而走,迅速传遍全国各个角落:"刘伯承说,’我死了之后只要一个人为我主持追悼会,那就是老邓’。"

  
  这就是至今不时占据网站头条的《鲜为人知:刘伯承留给华国锋的“特殊遗嘱”》的由来。


    刘伯承之子刘太行2006年7月20日在《人民政协报》发表辟谣文章《从纠正几个史实引出的对往事的回忆》,说:


   “关于追悼会的事,我们完全是按照中央的程序办的,刘伯承是我的父亲,但他更是中国共产党人,他一生行为规范、慎密,严格遵守党纪,任何时候都是按党的规定和要求办事。我们作为刘伯承同志的亲人,在开追悼会这个问题上,一直遵循刘伯承同志的遗志,所以追悼会从时间、地点、规模和主持追悼会的人以及致悼词的人都是中央决定的,我们家里的人没有提出任何要求。如果说刘伯承有遗嘱的话,那就是要求我“自食其力,实实在在为国为人民做些好事。’”


    他指出刘伯承和家人,根本没有提出任何要求,“主持追悼会的人以及致悼词的人都是中央决定的。”


    但这个真实的声音反而被淹没在《中共著名搭档大结局》的影响之中,竟无人理会。


   《中共著名搭档大结局》一书更多的是对华东野战军历史的歪曲和虚构。


    关于华野的“七月分兵”,作者竟然说是陈毅粟裕主动提出来的。书中说:


    “毛泽东比蒋介石高明就在于他在战略上能破解蒋介石精致的战术构想。毛泽东在5月22日给陈粟的电报中指出集中优势兵力是孟良崮战役的经验。他说:‘歼灭七十四师付出的代价较多,但意义极大,证明在现地区作战只要不性急,不分兵,是能够用各个歼击的方法,打破敌人进攻,取得决定性胜利的。’”

 
   “毛泽东语音未落,就接到了陈毅、粟裕关于分兵的提议。”

  
  作者还接着煞有介事说:“可以说,华野分兵是迫于形势的压力。”也就是“7月分兵”是华野顶不住蒋介石的进攻,被迫分兵躲避,毛泽东和中央军委是被动同意的。


    而事实是,1947年6月 28日,华野还打算以6纵向临(沂)蒙(阴)公路出击,以4纵奔袭费县,破坏国民党军后方补给线,以7纵佯攻汤头,迫敌分兵回援,其余主力集结在沂水、东里店一线待机,继续准备内线歼敌。

  正当这一作战部署即将付诸实施之时,为配合刘邓大军渡黄河南下出击鲁西南,毛泽东发来了华野三路分兵的指令:一部出鲁南,一部出鲁西,一部留山东正面,指出:“敌正面既然绝对集中兵力,我军便不应再继续采取集中兵力的方针,而应改取分路出击其远后方的方针(《粟裕年谱》)。”


    尽管粟裕认为“内线歼敌的条件还是存在的”(《粟裕回忆录》),但为了执行毛泽东的命令,他和陈毅还是决定改变坚持内线作战的部署,执行中央军委新的指示,进行三路分兵,同时令各部于7月1日开始执行。


    毛泽东还于7月2日催促华野:“我军必须在七天或十天内,以神速动作攻取泰安南北及其西方、西南方地区,打开与刘邓会师之道路,如动作过缓,则来不及”(《粟裕年谱》)。


    这就是《中共著名搭档大结局》一书,完全颠倒因果关系的华野真实的“七月分兵”。


   该书在这一颠倒关系的基础上,先弄错陈毅、粟裕当时所处的位置,说两人这一阶段是分开行动,外线由“粟裕亲临鲁西南直接指挥作战”,内线部队则在“在陈毅的带领下处处挨打(其实陈毅、粟裕始终在一起,先在内线,后一同到外线)”,接着以文学家的想象,写了很长篇幅华野将士后来对陈毅、粟裕分兵“决策”的“炮轰”。其中说:


   “‘两位运筹于帷幄,大概还不知道外线疲于奔命之苦吧?’陈士榘历述他们进入鲁西南后一路被国民党军队撵着屁股打的情景,转述部队流行的顺口溜:‘运动战,运动战,只运不战。我走圆圈,敌走直线。敌人走一,我们走三。昼夜不停,疲劳不堪。这样下去,只有拖死;与其拖死,不如打死。’”

  
  “叶飞的俏皮话也来了:‘鲁西南水多,泥鳅成了龙。吴化龙过去是我们的手下败将,见到我军是闻风而遁。现在倒好,他竟然敢跟着我们追。我叶飞现在有了一个外号,你们知不知道?我叫面包。’”

  
   “‘面包虽然稀松了点,却是干货。我陶勇英名全逝,被人家点着名叫西瓜,这简直是奇耻大辱。’陶勇说话不客气,他直接点到了根上:‘7月分兵,开始我就不赞成。为什么呢?大家想一想,一只手,是握成拳头打人有力,还是伸开指头打人有力?’”

  
  “‘虎将王必成从不打滑头仗,说话的火药味能呛死人:’过去的手下败将,现在追得我们东奔西跑,到处躲藏。真他娘的丢人现眼!我觉得造成这种局面的责任是粟裕同志。‘常胜将军’怎么也打败仗?!陈毅同志也有责任!’”

 
    这就是诋毁粟裕的人,选择性加以复制,到处粘贴说“粟裕威信不高”的由来,甚至连某作家在其《第十一大元帅粟裕大将》中也加以原文照搬。


   与颠倒“7月分兵”因果关系一样,这个场面其实也是子虚乌有。王必成是华野6纵司令员,一直跟随陈毅、粟裕在鲁中行动,南麻、临朐战役中是主动攻击国军的主力,何来鲁西南“追得我们东奔西跑,到处躲藏”?


    作者还接着发挥想象,让这一场面带上了“阴谋家”饶漱石,说:


    “会场上的情形让主持会议的饶漱石暗叫痛快”,“他又想兴风作浪,不仅会上大声斥责粟裕,还把矛头再次对准陈毅。不仅如此,他还企图形成陈粟不能再领导华野的假象。”


    事实是,饶漱石根本没有“大声斥责粟裕”的想当然,相反在当年8月6日安慰粟裕:“二十年革命战争中,你对党对人民贡献极大。近两个月来的战斗,虽未能如五月以前那样伟大胜利,却已给敌强大杀伤。近月来伤亡均较大,主观上虽可能有些缺点,但也有客观原因。只要善于研究经验,定能取得更大胜利。”(《粟裕传》629页)

 

    显然,作者的文字近乎“诬陷”。


   《中共著名搭档大结局》一书,此种荒谬之处比比皆是。历史资料披露众多的今天,已基本失去存在的价值。可叹的是,其虚构的许多情节依然存在于众人的脑海,叶飞、王必成、陶勇“指责”粟裕一节,更是被别有用心的人当成“至宝”,四处粘贴,使谣传竟有成“真理”之势,令人无限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