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3 梨园弟子暴君恩:佛教育乐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4 12:46:39
用的材料通常包括黏土、石膏、蜡、水泥、钢筋等,近代更有玻璃雕、铜雕及其他金属。制作过程较为繁复,工具除了一般雕刻器具外,兼及熔炉、焊接器等,以塑造出想像的立体形象,称为"塑像"。塑像与雕刻、绘画一样,同在佛教艺术领域中占有一席之地。平时所见的塑像作品,除佛像外,尚有各式各样的艺术创作。

佛陀时代即有塑像的记载,如《根本说一切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十一载:"譬如塑师或彼弟子,先用木 作其相状,次以绳缠,后安诸泥以成形像。"另于《释迦方志》亦载:"寺有涅槃卧素佛,长千余尺,亦金宝庄之。"近年于中央亚细亚亦发现大量的塑像遗品,其中有造于二三世纪顷的诸天部头像、七八世纪间所造的立佛像、菩萨像。我国最早有塑佛像的记载见于《出三藏记集》卷十二法苑杂缘原始集目录,上有"宋明帝陈太妃造*轮寺大泥像并宣福卧像记"等十九字。其后,历代塑像之风颇盛。于今敦煌千佛洞中,即遗有多数唐宋时代所雕塑的佛像。隋唐时期是我国雕塑艺术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作品奇艺骈罗,优秀雕塑家辈出;于日本,天平年间是塑像的最盛时期,传留至今,较著名的遗品有法隆寺五重塔内之塑像群、东大寺三月堂的日光、月光两菩萨及执金刚神、新药师寺的十二神将等。

佛和菩萨的塑像除了体现佛陀的慈悲、威德之外,更能引导大众皈依佛法,如:北齐《都邑师道兴造石像记并治疾方》载:"敬造释迦石像一躯, 欲使崇真之士,指归瞻依;慕法之徒,从兹解悟。"梁慧皎《兴福论》也说:"道藉人弘,神由物感,岂曰虚者!是以祭神如神在,则神道交矣;敬像如敬佛,则法身应矣。"

古德说:"佛在世时我沈沦,佛灭度后我出生,忏悔此身多业障,不见如来金色身。"自从佛陀应身的金容涅槃以后,佛陀庄严的相好,慈悲的金容,初学者只有从圣像上才可以稍有认识。

圣像之中,有的是坐着,有的是立着,甚至还有是卧着的。无论是木石雕刻的、金属铸造的、绢纸画印的,或是坐着的、立着的、卧着的,总是表现佛陀的慈悲庄严、崇高伟大,令人一见就会生起仰慕之思。

我们修行,应该要有目标,佛菩萨的圣像可以启发我们的信心,帮助我们的修持,当我们瞻仰佛陀慈悲的圣像,心中顿息贪瞋的妄念,当我们礼拜佛陀庄严的相好,行为自然就端正不敢放逸。"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我们对圣像恭敬顶礼就会有所感应。

1 围棋

《博物志》上说:"尧造围棋,丹朱善棋。"魏晋南北朝时,玄学清谈之风盛行,下围棋成为文人雅士修心养性的方法之一。

围棋是诸多棋类中,较具动脑益智,磨炼思惟,培养沈着机智,辨别轻重缓急习性的一种棋艺。尤其下围棋须沈着冷静,思路清晰,此与参禅同具澄心静虑之效,因此古代禅师与文人雅士谈禅论道之余,也不忘对奕一棋,体会另一种禅。

四、花和茶

诸佛菩萨之间相互问候,多以花来表达,《大般若经》中,十方诸佛派遣菩萨到娑婆世界向释尊问讯,都是手持金色莲花供养佛陀。

《华手经》中,十方诸佛以莲花授与该国土菩萨,作为供养释迦牟尼佛之用,花供养的意义深远。

法藏比丘发四十八愿,诸天赞叹,雨众妙华,以散其上,花是赞美的表征。

花不但是供养之具,花也是诸佛国土不可或缺的庄严具,如《无量寿经》卷上载,极乐国土以天优 罗华、 昙摩华、拘物头华、分陀利华庄严。

花是大自然中最美的生命,花是生活中最好的庄严,花也是一个人生的写照。花与佛教有很深的因缘,在佛经中,有许多与花有关的典故和用语,例如:拈花微笑、天女散花、一花一世界、一花开五叶、花开见佛、花果自成、花开莲现、九品莲花等等,甚至大乘佛教中一部极为重要的经典《妙法莲华经》,也以莲花来象征佛法是无上甚深微妙的真理,表示佛法像莲花一样清净、善美!

此外,茶与佛教的渊源也是极为深厚,在禅宗要典《景德传灯录》中提到饮茶之处便有近百处之多,尤其在禅门里有专门司掌茶役的"茶头",乃至堂头和尚请众用茶时,为通告僧众,必须张贴"茶汤榜"、击"茶鼓"等礼节。茶汤之礼乃丛林重要行事,有"普茶"、"特为茶"等。有名的"赵州茶"更说明茶道中蕴涵禅机无限。

1 种花

自古以来,寺院一直是社会大众远离尘嚣烦扰的最佳休闲去处。寺院之所以引人入胜,在于寺院的环境宁静优雅,花木扶疏,不但殿宇辉煌,朱檐碧瓦,更有苍翠蓊郁的花木相辉映,令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因此丛林中特设有园头,专门负责种花莳草,一者美化环境,供养大众,再者种花也是一种修行。

花如人生,人生如花,易凋易谢,最能表现人生无常的百态。花是美的象征,生活在紧张忙碌的今日社会,种花正可以赏心悦目,调剂身心。

1 供花

花,在佛门中,若献于佛、菩萨前,称为"献花";将花散布则称为"散华"。

花的供养为佛门仪式之一。供花是将鲜花用器皿供养于佛前。佛教以花供养佛菩萨,有四点意义:

表示对佛陀的尊敬。

表示对佛陀的奉献。

表示对佛陀的感恩。

表示学习佛陀的教化,以佛为师。

经典中罗列供华的种种功德果报,如《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云:"若有众生,奉施香华,得十种功德:一者、处世如花;二者、身无臭秽;三者、福香戒香;四者、随所生处,鼻根不坏;五者、超胜世间,为众归仰;六者、身常香洁;七者、爱乐正法,受持读诵;八者、具大福报;九者、命终生天;十者、速证涅槃。是名奉施香花得十种功德。"

1 插花

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带来以鲜花供佛的观念和仪式,后来渐渐衍生出中国的插花艺术。所以中国花艺和佛教的供花,也有着很深的渊源。

插花有各种流派,如日本的池坊流、小原流、草月流、日新流,古松流 等,中国插花则有六大器型花和禅花以及西洋花等。

中国的插花,一向不重在奇,而重朴素淡雅,尤其花本来就生长在天地间,俯拾即是花材。一盆花,只要枝枝叶叶一陪衬,就能把意境烘托出来,所以我觉得中国的插花应该走自己的道路,能够让花表现出生命、意境、真理,这就是中国流,就是佛光流。

佛教讲众生得度有六个方法,称为"六度"。从一朵花中,其实也可以看出花具有六度的精神:

布施:花开展现美丽的姿容,令人一见心生愉悦,带给人欢喜,因此它有布施的精神。

持戒:花总在一定的时节、范围绽放,不像葛藤会攀附在其他的植物上,它不侵犯别人,所以具有持戒的精神。

忍辱:花开须经种子深埋土里一段时日的蕴育,其间必须忍受黑暗、潮湿、寂寞,而后抽芽。甚至开花后,还要耐得住风霜雨雪,乃至蜂蝶采蜜时的伤害,所以具有忍辱的精神。

精进:一朵花,不管花期长短、久暂,总是努力散布花的芬芳美味,展现它最美的一面。即使谢了,仍旧化作春泥更护花,甚至留下种子,为继起的生命而生生不息,所以具有精进的精神。

禅定:花静静的开放,表现出宁静、祥和、安忍的气质,这就是禅定的境界。

般若:花有各种颜色、大小、香味,千变万化,奇妙不已。花的世界就像人的世界,蕴含无限的智慧,值得探讨。

因此,我觉得一个人若能懂得欣赏花的美,必能升华精神生活。甚至我觉得修行也不一定是诵经、拜佛,才是修行;能够从赏花、看花中获得启示,这也是一种修行。甚至有许多的祖师大德在观看花开花谢的变化无常中,明心见性。

花在佛法中,也有其意境,如:百花衔鸟、梦幻空华、空花水月、南泉的庭前花等,佛教把花的精神更为提升了。

1 茶道

早在四千多年前,嚐百草的神农氏就发现了苦茶这种植物,但先是以茶为药,后来才作为清热解毒的饮料。三国时,华佗在《食论》中已提到"苦茶久食益意思"。

三国两晋时,不但民间已有饮茶习惯,并逐渐传入宫廷。宫廷以茶待客,始自吴末帝孙皓。至唐,饮茶的风气更盛,这是由于僧人坐禅,以此醒神而驱睡意,此后转相仿效,遂成风俗,并影响到京师和全国各地,道俗皆饮。

《唐书》上说,唐时有位陆羽,嗜茶如命,他用了毕生精力专心致志地探索茶的源本、植制、采造方法、工具,成为世界上第一个茶叶科学家。并写了一部研究茶的专书《茶经》,分为三卷,集中了我国人民长期经营茶树的实践经验,内容丰富,见解精到,光是烹茶用的器具,就记载有二十四种。

所以"茶旗经雨展,石 带云尖"是有其渊源历史的。

中国人注重饮茶,重视品茗的艺术,客至必以茶示敬。而此饮茶的茶艺,于唐代由日本僧人传入日本,日本人将饮茶之道加上人生哲理,以茶的安和特性,配合供茶礼仪、艺术欣赏,成为茶道。八二八年,朝鲜从中国引入茶籽种,种植中国茶树,从此有了韩国茶。一六五七年,法国医生着文,把中国茶叶叫"神草",说可以和圣酒仙药相媲美。一六八四年,印尼从我国输入茶籽,开始种茶。十九世纪,锡兰、印度、越南和俄国,也输入茶籽种植。现在锡兰和印度的红茶,举世闻名。本世纪,马来西亚、缅甸试种茶树也很成功。一九八○年,韩国佛光月刊大宇法师撰文推荐佛光山的"佛光茶",十多年来,东禅楼的佛光茶,不但为万千信徒称道,甚至现在佛光茶的茶艺泡法都已传到美国、英国、法国、澳洲去了。

茶有消除疲劳,提神醒脑的功能,自古禅者不但将饮茶视为修行之需,更以此传达禅机妙用,如过去有一位赵州禅师,你去参访他,他一见到你,就叫你"吃茶去","洗碗去",或者是"扫地去"。比方你问:"禅师!如何是道?"他说:"你去吃茶。"吃茶就是道。你问如何开悟,他也叫你"吃茶去"。什么是道?什么是悟?一律"吃茶去",意思是说要你不要离开生活,在生活里悟道。人离开了生活,那里有道?那里有禅?他用吃茶表示:生活里有禅,平常心里就有道,在穿衣吃饭的平常

生活里才好修行。

在我们忙碌的生活中,若能有片刻心无闲事,坐拥书城,手中又有一杯好茶的话,那真是"浮生乐事此为最,品茶论典满室香"。

五、劳动

"马祖创丛林,百丈立清规",唐朝百丈怀海禅师继承马祖开创丛林之后,立下丛林清规,倡导"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农禅生活,因此,自古禅者就非常重视自力更生的作务,举凡生活所需,无不躬亲劳作,从中实践"搬柴运水,无非是禅"的修行真义。

1 出坡

出坡又称普请,乃禅林中从事作务劳役时,普遍邀约大众,上下合力进行劳作的规制,比方搬柴运水、打扫环境、摘花摘茶、晒诸藏经及各种劳动身体的工作,都是普请的事项,今俗称"出普坡"。

据《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载,此制于唐代即行于各地,当收获蔓菁萝卜时,院中上座等尽出拣叶;如库头无柴时,院中僧等尽出担柴。在佛门,出坡时,上至和尚,下至各寮行单,除公务外,一概都到坡场。充分表现出僧团集体创作、自食其力、民主平等的精神。

出坡在佛教也是一种修行、一门功课,从出坡中可以了解工作的神圣、服务的伟大,体会自己是个有用的人。过去许多古德高僧都是从出坡作务中成就的,譬如禅宗六祖惠能,就是从舂米房中舂出他的真如佛性,法远禅师在汝州叶县广教院为饭头僧,受种种折磨而悟道。

今之出坡已由全寺大众扩及信徒义工,甚至内容也随着时代变迁而多变化,譬如杂志出刊时套杂志,举办活动时布置会场、行堂典座、茶水服务、引导入座等,乃至过年前清洗佛像、打扫寺院环境等,都需要征求众多信徒参与出坡,以便让僧众有更多的时间投入社会的弘化工作。

信徒参加出坡,不仅是护持道场的表现,也可以从工作中广结善缘、开发智慧、累积经验、学习成长,是增长福慧的最好修行。佛世时须达长者不但奉献只园精舍,请佛陀驻锡教化,并且每天都要到精舍洒扫塔院,维护精舍的洁净,他这种以寺为家的精神,正是佛教徒护持道场的最佳典范。

1 农耕

即出坡时,集体劳动,以从事农业作务为主。在日常生活中藉由"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勤劳作务,体会"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奋发精进,从生活中的行、住、坐、卧,感受"静中养成、动中磨炼"的真谛,而达到自心皆能动静一如,显露出清净无为的真常本性。

1 工禅

工,指的是技术、工艺、建筑等方面。过去农业社会,工人不易雇请,建寺盖庙时便集合大众一起劳动,或挑土搬砖,或运石推沙,从作务执劳中体会佛法,感念物力艰难,在动中悟出禅机,进而启发真如自性。

1 菜圃

菜圃乃种菜之园。在过去丛林道场中,负责栽种蔬菜、灌溉施肥的职位称为园主,又称园头。《敕修清规》说:园头需不惮勤苦,以身率先,栽种菜蔬,及时灌溉,供给堂厨,勿使缺乏。

近来由于菜农使用农药的泛滥及工业废水的排放,因此所食用的蔬菜大多有农药、废水污染;闲暇时,若能找一块空地,自己动手翻土,种菜灌溉,既能培养自食其力的精神,活动全身,又可享受到成长的喜悦以及无污染的蔬菜,真可谓一举数得。

1 苦行

苦行是刻苦修行,是佛教的修持生活。历代的祖师大德们,大都是从苦行中出身的,如雪峰禅师在洞山座下任饭头,灵佑禅师在百丈座下任典座,庆诸禅师在沩山座下任米头,道匡禅师在招庆座下任桶头,灌溪禅师在末山座下任园头,绍远禅师在石门座下任田头,晓聪禅师在云居座下任灯头,稽山禅师在投子座下任柴头,义怀禅师在翠峰座下任水头,佛心禅师在海印座下任净头,石霜禅师在米坊里筛米,云岩禅师帮人补鞋、作鞋,临济禅师锄地栽松,仰山禅师开荒牧牛,洞山禅师锄茶园,云门禅师担米,玄沙禅师砍柴,赵州禅师扫地,丹霞禅师除草、莳花,雪峰禅师斫槽、蒸饭

、耕田,懒融禅师典座,印光大师行堂等。在佛门中讲究的不是能干,而注重是否有道心。

我没有学建筑,但会建房子;我没有学文学,但会写文章;我不懂英日文,但时常与国际人物接触。因此,就有很多人夸我聪明。此聪明从何而来?若我真有一点聪明的话,都是从苦行中修来的。在大陆丛林时,我做了六年的行堂,一年半的司水,二年的香灯(并兼典座一餐)。四十多年前,刚到台湾时,每天都要在四点多起床,推着手拉车,走十五里的黄土路,到街上买菜、备办八十人份的油盐米柴,(往往都是我叫醒菜贩早起做生意)再匆匆的赶回来,早餐后扫地,并每天打六百桶的井水, 供全寺住众使用;还负责男众厕所的清洁工作,那时少有刷洗的清洁工具,我都用手去刮洗扒除;寺中有人往生了,我帮忙用木箱装置,抬出去火葬;每逢秋收时期,我都挑着担子替寺庙去收租。从劳动体力中,养成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性格。我开山建寺、做各种佛教事业,都有很多人护持、帮忙,皆能顺利完成,实在是过去为大众服务的因缘所致。

1 烹饪

"饮食有妙味,色香味俱佳",使家庭和乐的方法虽多,但莫过于一个作主妇的能烧出一手好菜,让忙碌了一天的丈夫和孩子觉得热腾腾、香喷喷的晚餐,是一日工作读书之后最大的企盼。因为,这不单是一道菜、一餐饭的问题,而是代表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现代社会,人们天天处在紧张、忙碌的压力下,如果能够再从用心的烹饪中获得温馨实惠的照顾,对人心的调适、鼓舞,远胜过千言万语。

食物的烹调,不在山珍海味,而在于精洁、卫生,让大众吃出健康,吃出欢喜。

在佛门,担任烹调工作的人称为"典座",《僧堂清规》云:"此职主大众斋食,故时时改变食物,大众受用安乐为妙。"《永平元禅师清规》也说:"调辨供养物色之术,不论物细,不论物粗,深生真实心、敬重心为诠要。"

美食是中华文化重要的一环,所以,烹饪不光是将生食煮熟,烹饪是一种艺术,必须注意食物色、香、味、形的调配,火候的控制,烧出可口又令人吃得欢喜的菜肴。以下我试着开一些菜单,提供给烹饪者参考:

红烧萝卜、菠菜百叶、海带生姜丝、黄瓜油面筋、烤麸竹笋、蒸豆腐。

汤:豆包、豆腐、白菜、蕃茄。

点心:炒面。

红烧冬瓜、红烧芥菜、奶油白菜、八宝豆腐、面筋炒青椒、生姜油面筋。

汤:味噌、海带、豆腐。

点心:糯米饭(甜)。

红烧马铃薯、糖醋冬白、雪里红豆腐、豆腐团、红烧素卤鸡、胡椒炒瓠子。

汤:什锦汤。

此外,另提供一些餐点菜式如下:

小菜:黄豆、花生、酱瓜、豆渣、咸菜、豆腐、嫩姜面筋、泡菜、黄瓜、豆芽、莴苣、菜心、紫菜豆皮酥、西瓜皮、萝卜丝、空心菜、萝卜干、豆腐乳、豆瓣酱、凉拌榨菜、炒茭白笋、凉拌海带、凤梨木耳、豆干菠菜、盐拌四季豆、芹菜炒豆干、玉米香菇丁、凉拌小黄瓜、腌小白菜加豆干、茼蒿凉拌豆干。

早点:稀饭、豆浆、汤面、浆粥、煨面、藕粥、摊饼、馒头、包子、花卷、烧卖、蒸饺、麦片、绿豆粥、红豆粥、煎油饼、小米粥、八宝粥、烧饼油条、牛奶面包、牛奶稀饭、烧饼草菇、糯米桂圆粥。

冷盘:腰果、紫菜、烤麸、金针、香菇、豆皮、醋面筋、毛豆夹、营养豆腐、凉拌干丝、糯米甜藕、芦笋沙拉、小玉米笋沙拉、三明治沙拉。

菜类:冬白菜、炒三冬、炒冬菇、蒸茄子、蒸豆腐、空心粉、豆腐团、红烧萝卜、烤麸竹笋、红烧冬瓜、菠菜豆腐、炒什锦菜、奶油白菜、糖醋白菜、红烧马铃薯、大白菜豆腐、白菜百叶卷、菠菜百叶卷、面筋炒青椒、木耳炒生姜。

汤类:营养汤、豆皮汤、玉米汤、三鲜汤、三冬汤、酸辣汤、粉丝汤、海带豆腐汤。

总之,烹饪务求在物质享受的同时,得到精神上的享受,让大家在喜悦的饮食中,吃出健康的身体、安详和谐的家庭,提高人生意境,达到寓教于食的目的。

六、修持

"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佛教为了因应不同根器众生的需要,因而施设种种不同的修行法门,诸如礼佛拜忏、念佛参禅、听经闻法、止观双修等,乃至寻师访友、参禅论道等,都是找回自性的修持法门。

1 寻师

学佛容易遇师难。学佛首先要参访明师,不得明师指导,只恐自己盲修瞎练,到头来徒然浪费光阴。因此,参访明师,寻访善知识是学佛重要的一课。

佛陀曾告诉弟子:"菩提近因,莫过善友。"善知识就是善友。又说:"善知识 者是全梵行,由此便能离恶知识,不造诸恶,常修众善,纯一清白,具足圆满梵行之相。由是因缘,若得善伴,与其同住,乃至涅槃,事无不办,故名全梵行。"什么样的人才是值得亲近的善知识呢?

修习梵行的僧人。

会说佛法的大德。

证果悟道的圣者。

导我入道的明师。

志同道合的益友。

《瑜伽论》亦说,善知识具有十种功德: 调伏; 寂静; 惑除; 德增; 

有勇; 经富; 觉真; 善说; 悲深; 离退。

1 论道

谈论人生的真理,称为论道。

经由论道,可以了解生命的含意,解除对人生的迷惑,进而在佛法之中找到安止处。历代文人学士如唐代韩愈与大颠禅师、李翱与药山禅师,宋代欧阳修与明教、祖印禅师,苏东坡与佛印禅师的论道,既阐明了佛法的微妙、宇宙人生的真谛,又满足了他们追求真理的饥渴,并且安住了他们的身心。

论道的方式有: 小参,即与师长接心,藉着请示问题获得师长的开示;辩经,对义理提出自己的看法,互相讨论; 辩论会,就一个主题,提出不同看法加以辩论; 座谈会。其中以座谈会的形式较富变化,可综合以上三者进行。

1 念佛

念佛是持念佛菩萨名号的一种修行,在忙碌动荡的现代生活中,念佛是最方便而容易奉行的修行法门。

念佛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任何时候,任何地点,都可以修持,是各种修行法门之中,最为方便的一种修行。

1 禅悦

入于禅定者,其心愉悦自适,称为禅悦,是从参禅打坐中获得的法喜。《华严经.净行品》说:"若咽食时,当愿众生,禅悦为食,法喜充满。"《维摩经.方便品》也说:"现有眷属,常乐远离。虽服宝饰,而以相好严身;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又入于禅定,身心适悦,能长养肉体,资益慧命,如同食物之能长养肉体,存续精神,因此称为禅悦食。《心地观经》卷五说:"唯有法喜禅悦食,乃是圣贤所食者。"

禅悦是一种信仰的喜悦、安静的喜悦、发心的喜悦、自我内心的喜悦。你没有禅悦的体会,就会觉得欲乐宝贵,而佛法不宝贵。所以,要从生活中、打坐中,去体会佛法的妙味,而获得禅悦,获得法乐。《维摩经》说:"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

"法乐,就是禅悦。你没有禅悦,世间的金钱会压倒你,感情的洪流会冲没你;有了禅悦,自然就有无欲之乐。

1 法喜

法喜,又称法悦。因听闻佛陀教法起信而心生喜悦。如《六十华严》卷二:"佛音能起欢悦心,普令众生得法喜。"

喜悦,称为法喜。法喜可以从发心行善、参加法会、跑香经行、听经闻法、念佛行道、出坡作务、典座行堂、朝山云游、抄经绘画、插花烹饪、唱歌舞蹈中获得,甚至日常行住作卧中,只要有佛法,不论苦乐,凡事都能够"心甘情愿",喜悦之心自然不断涌现,必然"法喜充满"。

1 止观

止是停止、止息的意思。即停止一切的心念而住于无念之中;摒除一切的妄想,令生正定的智慧。观是观想、贯穿的意思。即息散乱的妄想之后,进一步观想诸法,以发真智,彻悟诸法实相的本体。止即要止息一切诸法妄念,为静态、消极性地不造作,也就是禅定门。观即要观想缘境、观想光明,为动态、积极性地再用功,为智慧门。此二者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为求道者修禅发慧之要门。

大家在日常生活之中,如果能修持止观法门,对生活、事业,一定会有莫大的助益。在忙碌不停的生活里,每一天我们应该给自己几分钟的时间安静下来,对工作做一全盘的计划。一个月,乃至一年之间,能够拨出几天的工夫来实践止观法门,使我们的人生更上轨道。

 

一般人都以为佛教讲四大皆空,讲苦空无常,因此学佛以后一定要吃苦,甚至要远离人群,这才是真正的学佛。其实,佛陀示现、成道、教化都在人间,并且以人为主要的教化对象,尤其佛陀所说的法,无非是要让我们离苦得乐,建立幸福美满的人生,所以佛教实际上是一个欢喜快乐的宗教,是一个最具人间性、生活性的宗教。

上述的佛教育乐生活,尤其印证了佛法的生活性,所谓行住坐卧、穿衣吃饭、搬柴运水,无一不是佛法,因此,我们修学佛法,固然要向经藏去探寻,向善知识去参访,但也不能忘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吃饭、穿衣、睡觉,处处都有佛法,只要我们在生活中多用一点心去体会、去实践,必能享有"吾有法乐,不乐世俗之乐"的幸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