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和企盼的区别:“致中和”:传统文化人本思想之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20:17:10

“致中和”:传统文化人本思想之四

2010-08-06 0:03 / 发表


作者:李土生

《礼记•中庸》中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与西方注重对立、冲突、冒险、竞争的文化品格不同,“和” 是中国传统文化共同的因子;“致中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是中华民族的价值目标和理想追求。
  早在西周时期,即有所谓的“和同之辩”。西周末年,史伯阐述了和谐思想的内涵和意义,他认为不同要素的有机组合,才能使矛盾均衡统一,收到和谐的效果。《国语•齐语》中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也。”古人认为,“同”是简单的同一性。简单的叠加、雷同与重复,只能使事物的发展停滞直至灭亡;而“和”是多样的统一性,是在承认事物的差异的基础上,互相聚合、靠拢,相兼相惬,“和”才能产生新的事物;《国语•郑语》中又说“以土与金木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调口……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单一的声音太枯燥,只有各种声音的“和”才能悦耳;单一口味的菜肴算不上美味,只有各种味道“和”才是美味。五味相和,才能产生美食;六律相和,才能形成悦耳的音乐。善于倾听正反之音的君主,才能成为“和乐如一”的局面。
  春秋末年,齐国的晏婴进一步丰富了“和”的内容。晏婴认为,五味相和,“济其不及,以泄其过”方能为美羹,“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一,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左传•昭公十二年》)这是以饮食和音乐来说明和谐的重要性。晏子还以君臣关系来阐述和谐的道理:“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作为臣子,并非一味迎合君上,一味迎合为“同”;如果君上有不对的地方,应该指出,这才是“可否”相济的“和”。孔子、庄子也都强调不同事物的相济相成,和谐统一。《论语•子路》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庄子•田子方》:“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之后,和的理论,经过历代学者的发挥弘扬,形成具有丰富内涵的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和”表现在人和自然问题的认识和处理上,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地之道而美于和”。万千物种只有和谐共存,才能形成多姿多彩的世界。人类可以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却不能破坏自然的平衡状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孟子一方面赞美人类说:“上下与天地同流”,一方面要告诫人们“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强调要适当利用自然,防止自然资源的枯竭,才能长久。这种观念,不仅为中国古代人类维护自然环境的和谐,提供了卓越的指导思想,就是在今天,对人类如何解决由于科学技术高度发达而带来的自然环境的破坏问题,仍具有很大的启迪意义。
  “和”在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问题上,表现为个人之间、民族之间、邦国之间的关系融洽,相容相生,和平共处。中国先哲不讲人与人之间的对立斗争,而是讲“和为贵”,即人与人之间要友好和谐相处。在处理民族、邦国之间的矛盾时,古人同样反对暴力,主张和平解决。《尚书•尧典》说:“克民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易传》说:“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墨子》的“非攻”说,都是表述了儒家的和平理想及其实现的途径。
  以中和为美的思想体现在古代的诗教传统方面就是“温柔敦厚”、“怨而不怒”、“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在审美方面,就是强调“文质彬彬”、“形神兼备”、“发纤秾与简古,寄至味与淡泊”、“境与意会”、“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等等;体现在创作上,就要“气高而不怒,怒则失之风流。力劲而不露,露则伤于斤斧。情多而不暗,暗则蹶于拙钝。才赡而不疏,疏则损于筋脉”(皎然:《诗式》);体现在养生方面就是“阴阳平衡”、 “使无偏颇,平和而已”、“刚气不怒,柔气不摄”、“冲气以为和”等。
  正是因为千年来中国人对“以和为贵”思想的认同和追求,才形成了中国人仁爱温良、平和宽大的品格,崇尚团结、热爱和平的价值取向。才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做事不走极端,着力维护集体利益,求大同存小异,成了人们普遍的思维原则,并逐步形成了一种比较稳定的社会心理和民族文化传统。“和”对于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对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无疑有着深刻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