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作文600字初一结尾:中华名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2:37:15

中华名冢

来源: http://www.17u.net/news/newsinfo_85454.html      伏羲陵 
  龙,是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到了封建时代成为皇权的象征。其实,龙还是远古时代各个民族不断融合的产物。它代表着每个民族,是华夏民族统一的象征。一首《龙的传人》一经唱出,立刻风靡神州大地,引起举国共鸣,正是“龙”所蕴藏的民族统一文化含义得到认同的结果。由于龙的雏形产生于远古伏羲时代的图腾崇拜,所以伏羲被尊以“龙师”之称。伏羲陵千百年来倍受尊崇,是所有华夏子孙朝祖的圣地。1993年,伏羲陵被列为全国18大名陵之首。
  
  伏羲亦称太昊伏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十分重要的人物。据唐代李冗《独异志》卷下云:“昔宇宙初开之时,只有女娲兄妹二人,在昆仑山,而天下未有人民。议以为夫妻,又自羞耻。兄即与妹上昆仑山,(燃狼烟二柱)咒曰:‘天若遣我兄妹二人为夫妻,而烟悉合;若不,使烟散。’于烟即合,其妹即来就兄。”伏羲与女娲作为兄妹结婚,繁衍人类的神话,其影响是深远的。清初陆次云在《峒溪纤志》中记载:“苗人腊祭日报草。祭用巫,设女娲、伏羲位。”至今苗族传说中,仍认为苗族一系全出于伏羲与女娲。他们兄妹二人遭遇洪水之灾,人类仅剩他们时,毅然结为夫妻,承担起繁衍人类的重任。所以,民间亦称伏羲为“人祖爷”,称女娲为“人祖奶”。
  
   据史料记载,伏羲大致有如下几方面贡献:结网罟、养牲畜、画八卦、定姓氏、制嫁娶、作甲历、造琴瑟等。关于伏羲创造八卦,在《易·系辞传》中有明确的记载:“古者包牺氏(伏羲氏)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由八卦发展、派生出的《易经》或《周易》,不仅对中国的文化,也对世界的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中赞叹道:“《易经》包含着中国人的智慧。”日本学者本田成之说:易道“乃是中国人一切智慧的基础,是唯物主义及其规律的基础。”
  
  至于伏羲与龙的关系,则是中国原始宗教图腾崇拜的产物。龙的形象成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崇拜物,究竟是从鳄鱼、蜥蜴、蛇演化而来,还是从灭迹于六千七百万年前中生代的恐龙化石演化而来,已不可知,现唯一可考的依据来自神话和传说,即伏羲氏以龙纪,是以蛇的出入蛰为物候。龙的形象起源于伏羲,完成于炎黄华夏统一时代,成为各部落联盟统一的象征。因此,在《易经》里,各种取象中最多的就是龙的形象。到了汉代,大量的壁画、墓砖上出现的人首龙身(蛇身)的伏羲与女娲的形象,呈身尾相交状为多,便是明证。龙的形象与人类发生关系,追朔至古的也就是伏羲。
  
  伏羲陵位于河南省淮阳县城北1.5公里的蔡河北岸。据最新资料载:伏羲陵庙南宽485米,北宽396米,西长784米,东长817米,陵域占地330,000余平方米!整个建筑坐北朝南,金碧辉煌。极目望去,巍峨的殿宇错落于松柏古槐的碧绿林涛中,令人神往。伏羲陵由三道皇城护卫,分外城、内城、紫禁城。由南向北的中轴线上,依次为渡善桥、午朝门、玉带桥、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统天殿、显仁殿、寝殿、太始门等建筑。内外城之间又有女娲观、玉皇观、三仙观、岳王观、真武观、太清观。寝殿后的伏羲陵墓高20余米,周长150米,呈上圆下方状,寓天圆地方之意。陵墓前的一通石碑上有“太昊伏羲氏之陵”字样,字大径尺阴刻,古朴雄浑。墓碑前还有先天八卦坛,卦序为数往者顺,知来者逆,系伏羲八卦天地自然之数。在伏羲陵墓后,还有蓍草园一座,面积80万平方米,以纪念伏羲发明抓蓍草占八卦。现整个陵园占地500余亩。
  
  远古先民们求卦为何习惯用蓍草,而不用其它演算工具(如树枝、谷粒、棋子等)呢?这依然与先民对蓍草的崇拜和神话有关。据《易纬·乾凿度》引古《经》说:“蓍生地,于殷凋殒一千岁。一百岁方生四十九茎,足承天地数,五百岁形渐干实,七百岁无枝叶也,九百岁色紫如铁色,一千岁上有紫气,下有灵龙神龟伏于下。”《说文解字》也说蓍草“生千岁(才)三百茎。”这些传说无疑给蓍草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外衣。于是历代相传此草非圣人之地而不生,故为历代钦差大臣前来祭祖复命之信物。
  
  据有关古籍记载,太昊伏羲陵建于春秋前。五代蜀人杜光庭《录异记》卷八曰:“陈州为太昊之墟;东关城内,有伏羲女娲庙。……东关外有伏羲墓,以铁锢之,触犯不得,时人谓之翁婆墓。”(陈州即今日淮阳)汉代在陵前建祠,以后历代均有修葺祀祭,成为历代祭祖重要的活动场所。1949年以后,政府多次拨款对伏羲陵进行修缮,并于1963年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1985年,政府又拨款200多万元,社会赞助60多万元,对伏羲陵进行了全面整修。1993年,农历二月初二,淮阳县人民政府举办了“首届中国龙都朝祖会”,在统天殿前以太牢之礼对中华始祖太昊伏羲氏进行了隆重的纪念。同时还召开了“首届中国伏羲文化研讨会”,会上专家、学者不仅对“龙师”太昊伏羲氏居“三皇之首”的地位,给予了充分肯定,还将淮阳太昊伏羲陵列为全国18大名陵之首。
   正因为伏羲氏在中国历史上的突出地位,加之年代旷久,伏羲陵的文化积淀深厚,有的已形成一种民俗。如古老的民谚“二月二,龙抬头”。在北方许多乡村至今还保留着“正月里不理发,留到二月二”的习俗。而在太昊伏羲陵,自古以来一直沿袭着为期一个月的二月古庙会。人们从四面八方云集陵前,焚香祭拜,以示不忘祖先,不忘自己是龙的传人。人们举龙旗、献龙舞、颂龙祖、歌龙德,在许多祭礼品及各种玩具上绘制龙的图案,洋溢着强烈的龙文化气氛。因为伏羲是中华始祖,民间认为他能带来子孙繁盛。在陵园显仁殿墙壁上有块青石板,上面有个小洞,人称“子孙窑”。据当地人介绍,传说妇女摸摸“子孙窑”便能怀孕生子。随着岁月的流逝,“子孙窑”被人们摸得乌黑透亮。在太昊伏羲陵庙内,历代名人题联甚多,表达了世人对伏羲氏人类始祖的崇敬和感恩。如王掌丝的联:
      
  泄造化之机缄,万世交章开易象;
     
   规山川之形胜,千秋陵寝奠淮阳。
  
      
  炎帝陵
  据1995年6月6日新华社长沙电称:“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的陵寝经过多年的修复,现已基本恢复历史原貌。”其“主殿等建筑40年前因香火而被焚。自1986年以来,先后修复了主殿咏丰台、天使馆、鹿原亭、崇德坊等景观,并配合’93炎黄杯世界华人华侨龙舟赛取‘圣火’的活动,在陵旁新建了雄伟的‘圣火台’。修葺后的炎帝陵,古朴凝重,蔚为壮观。”
     
   炎帝(又称神农氏)相传是中国上古时代的姜姓部落首领,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的开拓者。史传炎帝成为部落首领后,以火德王,故称炎帝。相传炎帝为少典娶有蟜而生(俗称农历四月二十六日为炎帝生辰)。炎帝原居姜水流域,后向东发展到中原地区。《史记·五帝本纪》载:“轩辕之时,神农氏世衰,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农氏弗能征。”“炎帝欲侵陵诸侯,诸侯咸归轩辕。”轩辕氏战炎帝于阪泉之野;“三战,然后得其志。”阪泉一战,炎帝战败,归顺黄帝。炎、黄二帝媾和遂订盟邙山,共讨蚩尤。史载,炎黄二帝订盟邙山,曾在邙山东口竖立二帝木刻像。木像高可钻天。如今遗迹荡然无存,也无从考证了。炎帝归顺黄帝后,专心致力于农业,教民稼穑五谷,亲尝百草,究药习医,以解民众病疾。
     
   据清马櫂《绎史》卷四引《周书》云:“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遂耕而种之,作陶冶斧斤,为耒耜锄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助,百果藏实。”神农氏不仅教民耕作、教民使用原始的农业工具,还教民如何利用水利,促使庄稼增产。在《后汉书·郡国志》刘昭注引《荆州记》道:“神农既育,九井自穿,汲一井则众井动”。这恐怕是最早的农业水利工程吧。神农氏为何能种五谷,传说中是披上了一层神化色彩的。晋王嘉《拾遗记》卷一说:“炎帝时有丹雀衔九穗禾,其坠地者,帝乃拾之,以植于田,食者老而不死。”正因为如此,炎帝所以号称“神农”。
      
  在有关神农神话传说中,占有很大份量的是他在医药方面的贡献。《淮南子·修务训》载:“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晋干宝《搜神记》卷一曰:“神农以赭鞭鞭百草,尽知其平毒寒温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谷。”(据查所谓“臭味”,即指“五味”。五味治病各有所主。)《述异记》卷下称:“太原神釜冈中,有神农尝药之鼎存焉。成阳山中,有神农鞭药处。”据史书记载,炎帝为民治病,采药来到湖南,日遇七十毒而不辍,最后终因误尝了含剧毒的“断肠草”,不幸中毒身亡,“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因此,神农氏又被视为医药之祖。
      
  迄今湖北省西部的神农架地区,还盛传着神农在此采药的传说。据80年代末曾凡华、李德禄所记当地一位年届90岁的盲人云:
      
  上古时代,苍天降下一场大瘟疫。一夜之间,人畜死亡过半,原本熙和安乐的南土哀声不绝。冥冥中,有一个声音格外苍凉:治服不了瘟疫,拯救不了人类,我算什么皇帝……这个发明了刀耕火种给人类带来原始文明,号称炎帝的神农氏,跑到后山之上,仰面向天,一遍遍疾呼,突然,空灵的宇宙飞过一串神秘的音符:去寻找大自然吧,绝处便是生路。
      
  受到上苍的启迪,炎帝带着徒弟炎妊、炎生奔向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遍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寻找良药不得,绝望中忽见远山绝顶灿然闪现一株神药,于是他们砍树截枝,搭起三十六架天梯,足足爬了十二个时辰,终登崖顶,采得宝药,救治了南土百姓。后来,搭架的树木落地生根,吐枝发叶,长成了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
      
  后世为了纪念这位先贤,将该地区取名神农架。从许多传说来看,神农氏最终因尝百草中毒身亡的结局比较集中。
      
  炎帝死后,葬在哪里?一直是个谜,晋以前无考,直到晋皇甫谧著《帝王世纪》才有了一说:葬于今湖南长沙。宋太祖赵匡胤即位后,便下诏书让人到湖南遍访炎帝陵陵址,多年没能查到。有天晚上,宋太祖在梦中得一神人指点炎帝陵前特征,遂再次派人前往查寻,果然于茶乡(今湖南茶陵县,宋时酃县归茶陵)觅见帝陵。几经慎重考证,遂于宋乾德五年(967年)大兴土木,修陵建庙。以后历代王朝视为圣地,官民朝拜,香火不绝。宋罗泌在《路史》中载: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明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吴道南在所撰碑记中,记下了宋太宗觅炎帝陵、修陵建庙的经过。1995年8月著名历史学家、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炎黄文化研究所所长何光岳,历经30年潜心研究考证后宣布:“中国历史上确有炎帝、黄帝其人,渭水中游是炎黄文化的发祥地,陕西宝鸡是炎黄圣地。”他认为,湖南酃县古有炎帝陵,当为第八代炎帝神农氏榆罔的陵墓。据何先生建议当地将县名改为炎陵县,1994年已经国务院正式批准。
      
  炎帝陵位于湖南东南部的炎陵县塘田乡王家渡附近的鹿原坡上。陵墓距县城约19公里,整个陵区占地2平方公里。炎帝陵墓高4米,墓围86米。墓前一通石碑上刻有“炎帝神农氏之墓”,为清道光七年(1827年)酃县知县沈道宽所题。1986年,在墓前新建一碑一亭,亭内汉白玉碑石上刻有胡耀邦所题“炎帝神农氏之墓”。在陵墓一侧有“洗药池”,相传炎帝采药归来,尝草之前洗涤之处。环顾四周苍松古柏,青翠欲滴。山下溪水,常年滔滔;岸畔有石状若龙首、龙爪,称之为“龙脑石”,游人观后,极喜携一二归去,留做纪念。
      
  炎帝陵自宋建成后,历代屡有修葺。明时曾增建圣容殿,清时重修。1954年遭香火焚毁后,如今已基本全面修复。这样,自尧舜时代起,与黄帝轩辕氏一道被尊为中华民族始祖的炎帝,又拥有了一片让炎黄子孙钦敬的圣地,必将招引海内外所有炎黄子孙归根之心——爱我中华,振兴中华。
  
      
  禹陵
   在我国被称之禹穴的有二处:其一在四川北川县九龙山下,相传大禹降生于此;另一处位于浙江省绍兴市东南6公里的会稽山麓,据《墨子》、《史记》等籍载,是古代治水英雄——禹的墓穴所在。二地相距数千公里,同为禹穴,正是生于斯死也于斯。
      
  禹,又叫大禹,夏禹,夏后氏部落首领,夏王朝的创始人,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之一。据《山海经·海内经》记载:禹的父亲崇伯鲧擅长治水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鲧死后,禹继父志,逐太行山东麓的共工氏并联合其他部落,在伊洛河一带进一步展开治水工程,发展农业生产,取得了显著成绩,得到各部落首领及百姓的支持与拥戴,从而取代了虞舜的地位,成为诸夏之族最高的君长。古神话中有关禹的出生也颇奇诡:一说鲧死,从鲧的腹中取出禹;一说“……化生于石纽山泉。女狄暮汲水,得石子如珠,爱而吞之,有娠,十四月生子。及长,能知泉源,代父鲧理洪水。”无论何种神话传说,几乎都与禹治水有关,而且说是尽心尽力,“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使百姓得以平土而居,天下划为九州而治。相传他得九州后,用青铜铸造了九个大鼎,以示他统治的九州。九鼎不仅是夏的传国之宝,至商亦然。秦攻西周,取九鼎,其一沉泗水,余八无考。
      
  大禹治水的故事,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流传中,可谓妇孺皆知,因而各地留存的遗迹也很多。其中谈到禹的墓地,仅浙江绍兴会稽山一处。据《史记·夏本纪》载:“帝禹东巡狩,至会稽而崩”。另据《史记·太史公自序》集解引张晏曰:“禹巡狩至会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间云禹入此穴。”而后人所作《禹穴记》却称:禹的墓地“在会稽山阴,昔黄帝藏书处也。禹治水至会稽,得黄帝水经于穴中,按而行之,而后水土平,故曰禹穴。”禹死后是葬穴中,还是葬会稽山阴,后人已无考证,为感念先祖之恩,据史籍记载,从夏启和少康时代,就已在会稽山下建禹陵、禹祠和禹庙,并封庶子于会稽,以奉守禹祠。如今在禹陵一带,还有不少从禹姓姒的居民。
      
  禹陵背依会稽山,面对亭山,坐东朝西,前临禹池。池岸建有石牌坊一座,由甬道入内,旧有陵殿一座,今已毁废。现有1979年重建的大禹陵碑亭一座,飞檐翘角,矗立甬道尽头。亭内立有明嘉靖年间绍兴知府南大吉手书“大禹陵”巨碑一通。亭周古槐蟠郁,松竹交翠,幽静清雅。在亭的南边有禹穴辨亭和禹穴亭各一座。系清代浙派篆刻创始人丁敬所作《禹穴辨》,以考辨夏禹墓穴所在而立。在辨亭前方,旧有禹寺一座,现已圮毁无存。 
  禹庙位于禹陵右侧,重檐飞阁,画栋雕梁,中祀夏禹。今庙始建于南朝梁大同十一年(545年),历代屡毁屡建。庙门立有禹王碑。碑文原刻在衡山上,传为夏禹治水时所立,有七十余字,非篆非蝌蚪文,难能考释。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张明道按拓本重摹于此。中轴线上有午门、祭厅、正殿三进,顺山势逐步而建,殿前辅砌石阶。正殿高24米,钢筋混凝土结构,仿清代木结构建筑形式。殿内有大禹立像,高达数丈,正襟而立,背后绘有九斧凿,象征大禹疏通九河的功绩。像前楹柱上书“江淮河汉思明德,精一危微见道心”一联。 
      
  在禹庙的东侧有窆石亭一座,中设略呈圆椎状的窆石一块。此石高2.3米、围径2.1米,石顶端有圆孔。传说此石为禹下葬时的一种工具;也有人说是下葬后的镇石,作为陵墓碑以示后人的。石上刻汉以来铭文多种,大多已模糊不清。鲁迅曾考出其中龙朝夫的题诗一首:
   沐雨栉风天暇日,胼胝还见圣功劳。
   古柏参天表元气,梅梁赴海作波涛。
   至今遗迹衣冠在,长使空山魑魅号。
   欲觅冢陵寻窆石,山僧为我剪蓬蒿。
      
  关于禹庙中的梅梁传说,更是丰富多彩。明人刘绩的《霏雪录》中有载:“禹庙梅梁,乃大梅山所产梅树也,山在鄞县东南七十里。……唐张僧繇图龙其上。夜大风雨,尝飞入镜湖与龙斗。人见梁上水淋漓湿,萍藻满焉,始骇异之。乃以铁索锁于柱。……”另据《古今图书集成·神异典》卷50云:“……梁时修庙,俄风雨大至,湖中漂梅木一株,取以为梁,名曰梅梁。”如此诡奇的传说,一方面证明了禹庙内的盘龙制作精美,几以乱真。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华夏子孙对先祖的感念之情。
     
   禹陵、禹庙自宋以来设有守陵吏,明以来禁陵庙周围五百步内砍伐。现所见殿宇均为明、清以来建筑。午门、拜厅、东西辕门系清乾隆年间修建,大殿为民国廿四年(1935年)重建。1961年,禹陵、禹庙被列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先后曾拨巨款数次大修。
  
      
  泰伯墓
  古吴国,包括今江苏、上海的大部,浙江、安徽的一部,囊括着广袤的江南大片区域。其发祥地是三千多年前的古无锡一带。当时的古无锡,南临浩淼坦荡的太湖,北依烟水迷茫的芙蓉湖,东畔阳澄湖,古无锡的梅里“平地高三丈”。泰伯与他的弟弟仲雍就是从这里将中原文化传播开来,使之脱离原始,步入文明的。后人不忘先贤、不忘文明始祖,特在这片富庶之地,建起了泰伯墓、祠,以寄托他们的感念之情。
      
  泰伯(亦称太伯),商末周国(今陕西岐山县一带)人。是周太王的长子,有弟仲雍和季历二人。泰伯得知父亲欲立季历继承王位后,为不使父亲为难,遂携仲雍避奔荆蛮梅里(今无锡县梅村镇),纹身断发,以示永不为周君。泰伯到了这里,拓荒耕地,开渎理水,传播中原文化。当地居民慕其德义,“归而从之者千余家”,拥立他为吴泰伯,自号句吴。关于泰伯礼让王位、开创吴文化的功德,被尊为大圣人的孔子给予了极高评价:泰伯其可谓至德矣,三以天下让,民无不称焉。至此,泰伯被后人奉为“至德”。而泰伯所居的梅里,被人称为泰伯乡的礼义之乡。泰伯死后,葬于无锡鸿山(又名古皇山、吴王墩、皇陵)。其故居改建为祠堂,又称泰伯庙。
      
  泰伯墓,位于江苏省无锡县鸿声乡鸿山西南麓,依山营建,占地面积约三亩。由平台和石阶将各个地面建筑连成整体,四周筑以围墙。顺自下而上的墓道拾级登上最高处,便是泰伯墓冢。冢呈平面圆形,直径约4米,系青石护围,顶部以土覆盖,高约2米。墓前分立石望柱一对,柱顶各雕石狮栩栩如生。向下而行是四角攒尖式的四棱碑,正面雕长形双钩“泰伯墓”三个篆体大字,边刻火珠、云龙浮雕图饰。该碑两侧有泰伯墓碑记两块:东侧刻以明弘治十四年(1501年)杨文所书《重修泰伯墓记》;北侧为明天启三年(1623年),由东林党首领高攀龙所撰写“泰伯墓再次重修记”。
      
  泰伯墓前有月牙池,池后有石牌坊一座,上刻“至德墓道”四个大字。墓道坊后为墓地主要建筑——享殿。该殿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所建,门旁石柱上刻有嘉庆时县令齐彦槐所写对联:“志异征诛三让两家天下,功同开辟一杯万古江南。”享殿的正中上悬“三让高踪”的匾额,原为清高宗乾隆下江南期间所书,现为钱伟长重书。墓地满山林木,郁郁葱葱。山下农田一片,每当收获季节,秋风拂过,金黄一片,景色十分优美,平添了几许对吴地开创者的追思。
      
  山下梅村镇上泰伯庙,亦是泰伯墓的一个组成部分,又称至德祠、让王殿。现存大殿建筑,系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无锡知县姜文魁修建。该殿古朴雄伟、气宇轩昂,数百年来留存迄今,实属不易。殿内后壁嵌以石刻,为清代南拙老人蒋衡所书,书法遒劲有力。殿前石坊上“至德名邦”四字,更是神采飞扬,堪称书法珍品。
     
  千百年来,泰伯墓、庙早已成为吴中一大胜迹。在此留下踪迹的,上至朝廷命官,下至官场失意的隐士,文人骚客更是不计其数,因而留下的诗文也各具特色。如明末道学名家高攀龙,讲的是“心性”,故在《泰伯乡》诗中极力推崇泰伯的“三让”高风:
  锡山梅里等灵光,三让遗风百代扬。
  古柏凌云崇墓宇,新祠映日蔼馨香。
  雍雍世号文明地,肃肃人尊礼义乡。
   江左由来声藉甚,遥知至德足流芳。
  又如唐代文学家陆龟蒙、皮日休,二人诗文齐名,人称“皮陆”,均不满当时社会的黑暗与统治者的腐朽,相约来到泰伯墓前,各自留下一诗,借古讽今,抒发愤慨。
      
  陆龟蒙在诗中写道:“古国城荒德未荒,年年椒奠湿中堂。迩来父子争天下,不信人间有让王。”诗中直指当朝唐僖宗李儇即位前,由宦官刘行深、韩文约等杀戮李儇长兄诸人,立为皇太子,12岁即位的史实,讽刺了唐末政权的腐败。
      
  皮日休在七绝中写道:“一庙争祠两让君,几千年后转清氛(芬)。当时尽解称高义,谁敢教他莽卓闻。”
      
  诗中所言表面上尽谈古事,讥讽了王莽董卓的篡权、专权,实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忧虑,对宦官刘行深、韩文约之流的愤恨。
      
  这类诗词,在其它以墓葬为题材的诗词中,所遗传下来不在少数,当属墓葬文化中的精品。以泰伯墓、庙为题材的其它类形诗词还有很多,如华善述的《谒泰伯庙》、任端书的《泰伯冢》,恕不一一例举了。
      
  据传泰伯是三月初三病逝的,当地百姓深为悲痛,纷纷采摘山上白花祭献墓前,以示泰伯德行在百姓心目中洁白无瑕。此后渐渐形成习俗,只是时间改在清明了。至今无锡县鸿山一带还流传着一首民谣:正月梅花百花魁,梅里开花(化)是泰伯。
     
   泰伯墓、庙据东汉永兴二年(154年)吴郡太守糜豹所作《泰伯墓碑记》载:朝廷授命于他,改宅为祠,修葺墓冢。宋、明、清历代朝廷都派祀奉官到墓地、庙祠致祭。原墓地东南里许,还有驻房数千间,现只见地面散落的大量残砖碎瓦。1949年时,这里已满目疮痍,破败不堪了。之后,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屡加修缮。特别是1984年以后的二年,经省、县两级政府拨专款重建,使这座历经千百年的古墓得到了妥善保护。该墓地已被列为江苏省省级保护单位,并立标志碑一方于墓地。游人近年到墓地祭扫、凭吊、瞻仰的,逐年渐多。游览之余,登高眺望吴中山山水水,一派繁荣昌盛的苏南景象,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