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森斯坦森 帕克 下载:学禅悟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0:49:00
      禅,是一种思考,一种表现,是集合的智慧结晶。禅之所以要突破,便是为了明确生老病死不可避免的事实,以无畏之精神全身心去投入,去认识,去了解,去体验,于其中发现秘密之所在,如何在有限的“生之旅”而不为五欲八风所迷惑,使自我意识转变成由看破而放下,获得一个****的大自在!禅的思考是:逆境来时顺境因,人情疏处道情亲;梦中何必争人我,放下身心见乾坤。
       禅告诉我们,遭遇挫折或身处逆境时,该如何面对?在逆境中,在矛盾和挫折中,应该向内找原因。逆境虽然会带来伤害,但是更能锻炼人、磨炼人的意志。如果我们利用逆境进一步升华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感悟世界的能力,那就把坏事变成了好事。不在名利场中争夺不休,该放下时得放下,你就会发现你的心胸更开阔,眼神更明亮,得到的只会更多。
        现代人自投罗网的原因之一,就是放不下的事物太多了。每个人的口袋里都有一大串钥匙,未必富有,锁住了自己倒是真的。必须以布袋和尚放下包袱的精神毅然放下负担,我们才能拥有真实的生命和自由自在的生活。当我们一旦打开慧眼以后,一切迷惘均被撕开,山河大地廓然一清。我们对于以往的愚疾、执著与荒唐,一定会哑然失笑。而又由于心灵的跃升和精神的解缚,生命会展现出新的境界。一切都有了改变,其中也包括价值标准在内的东西。有所放下,才能有新的承诺。
        有人说禅来自佛教,佛教是消极遁世,实在是一种误解和隔膜。禅并非是天上的云彩,可望而不可及。禅与其说是宗教,不如说是脱胎于宗教的一种生活的智慧,一种独特文化思维方式,一种拯救心灵的世界观。
        禅的目标就是觉悟,禅者的生活就是觉悟的生活。觉悟以后,使我们展现内心自我与实相世界的本来面目。悟字属于心部,从吾,当自我与心合一,当心与存在合一,便是觉悟。禅之要人诉之直觉,是为了免于捕风捉影,愈求愈远;要人当下承当,菩提不离烦恼,涅槃不离生死。禅要人不离现实,从生活当中悟道,然后在生活当中证道行道。
        正所谓,行住坐卧皆有禅意,清茶淡饭皆有禅味,生活就是禅,一切都是禅。
                         禅的故事说 1.》五祖年纪越来越大,他考虑到要选接班人的时候,他是怎么选的呢?他用考试的方法。有一天他把弟子叫来说:你们跟了我那么长的时间,现在我年纪大了,你们每人写一首佛偈给我看,写得好的,我就选他做接班人将把袈裟给他,作为六祖佛师。 神秀偈如下:“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偈如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敦煌本《坛经》所录惠能偈内容有所不同,如下:“菩提本无树,明镜亦无台。佛性常清净,何处染尘埃。”http://news.qq.com/a/20100518/001339_3.htm 2》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飘飘然,十分轻松惬意。这时全然忘记了自己是庄周。一会儿醒来,对自己还是庄周十分惊奇疑惑。认真想一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庄周? 3》有一朵看似弱不禁风的小花,生长在一棵高耸的大松树下。 小花非常庆幸有大松树成为她的保护,为它挡风挡雨,每天可以高枕无忧。有一天,突然来了一群伐木工人,两三下的功夫,就把大树整个锯了下来。小花非常伤心,痛哭道:“天啊!我所有的保护都失去了;从此那些嚣张的狂风会把我吹倒,滂沱的大雨会把我打倒!”远处的另一棵树安慰她说:“不要这么想,刚好相反,少了大树的阻挡,阳先会照耀你、甘霖会滋润你;你弱小的身躯将长得更茁壮,你盛开的花办将一一呈现在灿烂的日光下。人们会看到你,并且称赞你说,这朵可爱的小花长得真美丽啊。 4》有一个人搭船过海峡遇到暴风,全船的人惊慌失措,他看到一个老太太非常平静的在祷告,神情十分的安详。等到风浪过去,全船脱离了险境,这人很好奇的问这老太太,为什么一点都不害怕。老太太回答:“我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叫马大,已经被上帝接走,回到天堂,二女儿叫马利亚住在英国。刚才风浪大作时,我就向上帝祷告,如果接我回天堂,我就去看大女儿,如果留我性命,我就去看二女儿,不管去那里我都一样,所以我怎么会害怕呢? 5》一天,佛拿一颗可随意变色的珠子,问五方天王:“此珠是何色?”五方天王各说不一。释迦牟尼藏珠入袖,摊开手掌问:“此珠何色?”天王道:“佛手中无珠,何处有色?”佛叹道:“你何以迷糊至此!我将世俗之珠示之,尔等便说有青、黄、红、白诸色;我将真珠示之,尔等竟不知了。”此时,五方天王才悟。 6》)【真正的拥有】佛陀成道前是释迦族的悉达多太子。一位叫提婆达多的童子,射下了一只雁子,雁子负伤带箭掉到悉达多太子的庭园里。太子看到雁子心生怜悯,于是为其涂抹伤口。这时提婆达多童子来要雁子。太子回答:“雁子如果死了就会还你,如果还活着就不可能给你。”提婆达多:“雁子是死是活都应该还给我,那是我射下的。”太子:“这只雁子早为我所摄受,从我发菩提心以来,慈悲利他之心即已摄受一切众生,这只雁子也不例外。”太子和提婆达多僵持不下,于是请释迦族有智慧的长者们来判决这件事。净居天人化身成一位老者说:“能以慈悲光明使这只雁子安稳的人,才是真正能拥有的人。”其他的长者都表示认同。真正的拥有,并不是如何巧取豪夺,而是以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我们所想要拥有的,以及这样的心态会给对方带来什么影响。 7》佛堂里,正和佛印禅师一起打坐参禅的大学士苏东坡突然问道:你看我打坐的样子怎么样?“像一尊佛!”佛印道。“你看我坐的样子怎么样?”佛印见苏东坡非常高心,也问道。“像一堆牛粪!”苏东坡说。佛印知道苏东坡又趁机“嘲弄”自己,也不在意,只是笑而不语。苏东坡以为赢了佛印,回到家后,就眉飞色舞地向妹妹苏小妹叙说了一遍。苏小妹却正色地说:“心如佛,所以看人像佛。心如粪,所以看人像粪。哥哥,你实在是比不上佛印禅师的境界啊!” 8》一头老得快死的驴子掉到了枯井里,井很深,要把它救出来似乎是不可能的事,它的主人觉得已经没有救它的价值了,就让它这样安息吧,于是决定把这口井填起来。农民把所有的邻居都请来帮他填井,驴子很快意识到发生了什么事。起初,它只是在井里恐慌地大声嘶叫,不一会儿,它居然安静下来。再过了一会儿,人们终于忍不住朝井下看,眼前的情景让他们惊呆了:每一铲砸到驴背上的土,它都迅速地抖落下来,然后狠狠地用脚踩紧。就这样,没过多久,驴子竟把自己升到了井口。出乎预料的事令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诧不已!
 9》有一位禅师很喜欢养兰花。有一次他外出云游,就把兰花交给徒弟照料。徒弟知道这是师父的爱物,于是也小心照顾,兰花一直生长得很好。可是就在禅师回来的前一天,他不小心把兰花摔到地上,兰花摔坏了。徒弟非常担心,他自己受罚倒不要紧,他害怕师父会生气伤心。问问自己,如果你是禅师,你会怎么处理?禅师回来以后知道了,并没有生气,也没有惩罚。他告诉徒弟:“我当初种兰花,不是为了今天生气来的。” 10》禅宗里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宋代苏东坡对佛学很有研究。他被贬官之后,与佛印禅师关系很好,经常向佛印禅师请教佛法。苏东坡悟性很高,见解超脱。他的诗词文章中,常渗露出很多禅机。有一次,他打坐下来,觉得自己好象开悟了,他写了一首偈颂:“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天中天”就是佛,“稽首”就是顶礼,“毫光照大千”就是说佛的光明普照大千世界。“八风”就是称、讥、毁、誉、利、哀、苦、乐。称是当面称赞,讥是当面讥讽,毁是背后诋毁,誉是背后赞扬,利是有利益的事,哀是倒霉的、衰败的事,苦是苦恼的事,乐指快乐的事。实际上,我们整天都在八风中打圈子。苏东坡当时觉得自己已经达到八风吹不动的境界。“端坐紫金莲”,就是端正地坐在紫金色的莲花座上。这首偈颂从文辞上看,十分出色,在历来称赞佛的偈颂中,也算得是杰作。香港天坛大佛落成,赵朴初老居士题词还是用的这一首。当时苏东坡很得意,派人过长江把偈颂送给佛印禅师看。佛印禅师是非常有境界,有证悟的人。他一看就知道苏东坡仍有我相,自以为了不起,实际并没有真正证悟。于是便在偈语后面批了:“放屁”两个字,叫原人带回去。苏东坡一见,火冒三丈。他认为,这个偈颂这么好,怎么能用这样粗鲁的语言来侮辱人呢?这还了得!他立刻过长江找佛印禅师评理。佛印禅师知道他来了,就迎接上来,笑嘻嘻地说:“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来。”这位苏学士惭愧得无言以对。这说明他没有真功夫,理论上说得很好,遇到实际问题就忍不下去了。

11》忍辱的故事是说释迦牟尼佛的:佛陀过去修菩萨行作忍辱仙人时,当时有个国王叫歌利王。带着妃子们去打猎。中午,他在帐篷里休息,他的妃子们到山上玩,看见一个小庙有个青年僧人在打坐。他们就上前向佛陀顶礼,并提出很多问题。佛陀就给她们讲法,教化她们。国王醒后问妃子在哪里,听说正和一个年轻和尚在交谈。心想:这和尚肯定有坏心。他便提起宝剑来到小庙,看到妃子们跪着把佛陀围在中间,顿时火冒三丈,冲上去一刀把佛陀的膀子砍掉。当时佛陀的第一个念头是:如果我成佛,首先度你。歌利王当时问他:“你恨我吗?”佛陀说:“我不恨你。如果我恨你,我的臂膀就不会再长出来。”因为佛陀没有分别心,所以佛陀的臂膀又马上长了出来。歌利王大惊,慌忙逃走。佛陀成道时,歌利王就是他父王的一个大臣。佛陀出家时,父王派五个大臣去追赶,其中就有这个人。佛陀成道后,首先在鹿野苑度五比丘,其中憍陈如,前生就是歌利王。佛陀给我们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如何对待仇人,如何把仇人转化为恩人。这一点很难做到,但至少别人打我骂我时,我们应该想到,他并没有砍我的膀子,歌利王砍佛陀的膀子,佛陀还要度他。那么打、骂,我们就不应该起嗔恨心了。这样想,心量就开阔,思想境界就能提高。  12》一青年去问禅师:“大师,有人称我为天才,却有人骂我是笨蛋,你看呢?”“你是如何看待自己的?”禅师反问,青年满脸茫然。“譬如一碗米,在炊妇眼中是几碗饭;在饼家眼里是烧饼;在酒商眼中就成了酒。米还是那米。同样,你还是你,何所做为,取决于你怎样看待自己”。 13》寒山问拾得:“世间有人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骗我,如何处置乎?” 拾得曰:“忍他、让他、避他、由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不争,元气不伤;不畏,慧灼闪光;不怒,百神和畅;不忧,心底清凉;不求,不卑不亢;不执,可圆可方;不贪,富贵安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