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氏益农穗生:大学生情商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5 05:23:10

大学生情商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情商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贯彻情商教育将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就业和未来的工作。文章分析了目前大学在情商教育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情商教育;智商
  
  智商与情商是当今社会都比较关注的话题。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写成IQ)是用以表示智力水平的工具,也是测量智力水平常用的方法,智商的高低反映着智力水平的高低。情商(Emotional Quotient,简写成EQ)是表示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适应环境的能力,情商的高低反映着情感品质的差异。大量的学者通过对智商与情商的比较研究发现,情商对于人的成功起着比智商更为重要的作用。美国著名教育家、企业家卡耐基说:“一个人的成功,只有15%是靠他学得的知识和技术,85%是靠他做人做事的方法和能力”。
  一、大学生情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注重智商的开发,情商的培育被忽视
  据教育部的相关统计,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有495万人,2008年更是高达559万人,就业工作任务更为艰巨。“至去年9月1日,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实现就业人数351万人,但仍有大约144万应届高校毕业生未能如期就业。”由于升学与就业的压力,我国很多的家庭、学校历来都非常注重孩子智商的开发,却往往忽视对孩子未来的发展起着潜在影响的情商的培育,致使许多智商非凡的孩子一事无成,白白浪费了一生。单一的智商开发往往导致学生高分低能,调适能力差,认知社会的能力差,融于群体的能力差,公关社交组织能力差。有的大学把情商的培育工作当作智商开发的附属物,有时间和精力的时候就开个讲座或者举行一次活动。其实,智商与情商,就好比人的两条腿,要使人走得平稳,走得更远,两条腿必须平衡发展,瘸了任何一条腿都不可能走得太远。所以,家庭和学校应该在关注学生智商开发的同时,强化学生情商的培育。
  随着近几年用人单位招聘行为的理性回归,人们已不再追求人才高消费,而是非常地务实,以“用得上、用得起、留得住”为基本标准,这样,大学生的就业前景有了很大改观,但是,毕竟目前的就业大环境还不尽如人意,为了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几乎所有的大学都非常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远远超过了对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视,从长远发展来看,这恐怕是一个误区。当然,也有一些院校意识到了情商教育的重要性,并且也采取了相关的措施,但投入的时间和精力有限。
  (二)情商教育的内容零散,不具有系统性
  从我们的研究来看,大学生的情商教育跟智商的开发一样,实际上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的面非常广泛,但情商教育跟智商教育又不同,因为情商主要跟人的情绪的驾驭和环境的适应相关,培养的是学生的某些特质如耐心、爱心、宽容、分享、自信、团结、协作、抗挫折能力、适应性、自控能力、责任心等。正是因为情商教育不像智商开发那样便于操作,所以很多大学只是在情商教育的某些点上作了一些工作,不具有系统性。
  非系统的情商教育的缺陷是,无法使学生感受到这种教育的重要意义,因为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非常大,可能在不同的学生身上具有不同的情商特质,零散的情商教育未必能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只有把这些点连成线,再把这些线连成网,最后把这些网组成面时,才能让每一个学生体会出其中的真正内涵,也才能真正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和主动改变自己的内在动力。
  (三)情商教育时间分布不均,缺乏长期性
  很多大学认为,新生入学时是进行情商教育的最佳时机,因此,开学后的一段时间各种各样的报告会、班会、讨论会、联谊会、晚会等层出不穷,让学生应接不暇。当然,这个阶段对新生进行情商方面的培育的确很重要,因为学生来到一个新环境里,对这个环境充满了新鲜和好奇,这时候及时地灌输一些新的思想是很必要的。但是这个阶段学生的角色并没有转换过来,多数仍然处于中学生的角色,心也不安稳,杂事太多,比如了解学校及所在城市的环境、准备生活用品、准备学习用品、熟悉人员、打探自己感兴趣的问题等,密集的各种会议和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使得这时候的学生穷于应付,并不会静下心来体会这些工作的真正意义。当所有的事务性工作完成之后,学生便转入到课程学习中来,并且心也基本上安定下来了,也完成了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换,这时候后续的情商教育工作没有再跟进,似乎情商教育结束了。这种教育方式,实际上就是“前期吃不了,后期吃不饱”,情商教育在时间上不连续,缺乏长期教育的思想,其结果将会大打折扣。
  (四)情商教育主体不明确,没有计划,随意性强
  有的人认为,学校没有专门开设情商教育类的课程,情商教育是课程学习之外的事,因而应该是学校主管机关的事,是学校领导的工作。也有部分人认为,情商教育属于思想政治工作,是各系部领导和辅导员的工作。还有一些人认为,情商教育是各任课教师的工作,因为整个教学任务都是由教师完成的,只有教师最合适。正是因为情商教育的主体不明确,没有纳入教学计划,所以,整个情商教育的工作就是随意的、零散的、可有可无的,再者,对情商本身认识的偏差也使得大学的情商教育工作相当滞后,很难达到培育高情商学生的目的。  二、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对策
  大学生的情商教育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大学是大学生迈向社会的最后一块跳板,社会与校园有着很大的不同,挫折更多,人际关系更复杂,如果此时不及早认识和调试,以后将很难适应工作。
  针对目前大学生情商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下列措施,以期解决目前的问题:
  (一)改变观念,实行智商情商并重
  观念的改变是一个相对比较难的过程,也是具有决定性的方面,因为如果在观念上没有引起重视,很难在行为上有所改变。其实大家也明白,由于目前就业环境方面的原因,大学生在找工作的时候影响最大的、最直接的是其技能水平,是其胜任岗位的能力,而对大学生未来发展起着重大影响的情商因素并不是直接竞争因素,所以大学才把主要精力放在直接竞争的、可见的技能上了,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也应该明白,教育解决的绝对不仅仅是近期的、显性的问题,它更要着眼于学生未来的、起着潜在作用的能力,只有明白这个道理,才能彻底改变重智商开发,轻情商培育的思想,才能真正做到智商与情商并重。
  (二)系统设计情商培育的内容
  前面我们也谈到了情商教育内容的丰富性,这些内容同时也比较地杂乱,比较难于把握,很难用单一的项目包罗如此广博的内容,鉴于此,需要学校深入分析和讨论本校情商教育的内容,只有经过充分酝酿的内容才能做到既贴合实际,又便于操作。一般地说,情商培育的内容需要多个项目或活动来实现,因为一个项目或活动只能涉及有限的情商内容,学校需要做的是确定到底涉及情商的哪些内容,通过什么形式达到教育的目的,情商教育的成本如何等。
  根据我们的研究,尽管各个大学的情况互不相同,情商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也不尽相同,但是,至少应该在大学生的心态教育、吃苦耐劳、挫折教育以及团队意识教育等几个方面做好学生的情商培育。
  (三)选好情商教育的时机,必须打“持久战”
  我们认为,大学生的情商教育,应该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从大生入学的第一天起,到他们毕业离开学校为止,学校都应该随时进行情商培育。现在这一代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由于成长环境的选择,在家深得父母的宠爱,几乎没有吃过苦、受过累,饿了有饭吃,渴了有水喝,冷了有衣穿,没钱的时候,有父母给,脏活、苦活、累活更是鲜有体验,等、靠、要的思想比较严重,改变起来绝非易事。此外,有的大学生没能如期进入他们理想中的大学,很多学生存在一种失败心态、后悔心态,对学校不满意,缺乏自信,自卑感特别强。凡此种种,学校必须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不可指望一蹴而就,搞突击。
  从整个大学学习的过程来看,大学生情商教育的时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致是入学后的第一年,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最强,以形象化的培训和讨论为主,主要是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参加教师设计的培训活动中去,以学习和体验为主。这个阶段是接受阶段。第二个阶段大致就是入学后的第二年,这个阶段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参与为辅,主要让学生设计和组织一些锻炼项目,训练学生的沟通、团结、协调、忍让、宽容、合作、责任、抗挫折等能力与品质。这个阶段是巩固和运用阶段。最后一个阶段就是入学后的第三年至第四年,此时的学生已经比较成熟了,他们开始运用情商的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弟学妹们,这个阶段完全可以放手由学生们承担一些大型活动的组织工作,这个阶段是情商理念的传播阶段。
  (四)完善情商教育的组织与领导工作
  其实,情商培育与智商的开发工作一样,有一套科学的组织与管理系统。一般地,可以由学校的教务部门纳入到教学计划中去,可以设计专门的课程或项目,也可以分散在课程中。学校在设计智商开发课程的同时,将情商教育的思想贯彻进去,然后由负责教学的教师实施,由系部领导或者辅导员掌握学生的培训效果,并及时向有关机构或人员反馈结果。总之,把这项工作交给任何单一的部门恐怕都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只有分工负责、各施其职,同时又相互协调与配合,才能真正达到情商培育的目的。
  高等学校的情商教育是中小学情商教育的继承和延续,这一阶段的教育意义更为深远,作用更为持久,因为此时学生的知识体系、认知水平、理解力处于最优阶段,我们有理由相信,我们现在给学生的这些教育,会给学生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