沭阳瑞声科技怎么样啊:谁藏了中国的流失国宝 DM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15:40:09
谁藏了中国的流失国宝
2007-9-14 18:39:00 作者:李红霞 来源:《读者》2007.19
英国大英博物馆
大英博物馆一向被认为是中国之外藏有中国文物最多的博物馆。1860年,英军从圆明园中劫走的文物,一部分献给了当时的维多利亚女王,另一部分被拍卖。献给女王的圆明园文物存放在大英博物馆。大英博物馆收藏的中国文物包括青铜器、瓷器、玉器、书画、雕刻品等,共计2.3万余件,有许多是珍品、孤品。比如,清代乾隆皇帝的心爱藏品、东晋顾恺之《女史图》唐代摹本,最为引人注目;而精美的商周青铜器和20世纪由斯坦因(被指“敦煌盗宝第一人”)带往英国的大批敦煌文物,也是极其重要的珍品。
书画:顾恺之《女史箴图》唐代摹本、李思训《青绿山水图》、巨然《茂林叠嶂图》、李公麟《华岩变相图》、范宽《携琴访友图》、燕文贵《群峰雪霁图》、马远《山水再游图》等。
青铜器:商双羊尊,西周康侯簋、邢侯簋等。
英国大英图书馆
馆内藏有中国珍贵文献和古籍6万多种,其中有中国波罗蜜佛经最早版本、《永乐大典》45卷及甲骨片、竹简、刻本古书、敦煌藏经(包括刻版印刷的《金刚经》)和地图。
法国枫丹白露宫
在西方博物馆中,收藏和展览圆明园珍宝最多最好的要数法国的枫丹白露宫,宫中的中国馆可以说是圆明园在西方的再现。
枫丹白露宫中的中国馆是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的王后欧仁妮主持建造的。兴建的原因很简单,就是为了存放抢自圆明园的文物——1860年英法联军劫毁圆明园后,侵华法军司令孟托邦把从圆明园抢劫来的所谓战利品敬献给拿破仑三世和欧仁妮王后。目前,这里收藏的中国历代名画、金银首饰、瓷器、香炉、编钟、宝石和金银器有3万多件。
法国巴黎国立图书馆
馆内目前收藏的圆明园艺术珍品主要有: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和唐岱共同绘制的绢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宫廷画师沈源和孙佑刻版的木刻本《圆明园四十景图》,宫廷画师伊兰泰制作的海晏堂等西洋楼铜版画四十幅,郎世宁绘制的宣扬乾隆皇帝武功的《格登鄂拉斫营》,以及《圆明园菊花迷宫图》,等等。

法国巴黎东方博物院
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法国巴黎集美博物馆
馆里的瓷器从中国最早的原始瓷器一直到明清的青花、五彩瓷,各个朝代各大名窑的名品应有尽有,且多为精品。
馆内还收藏有圆明园艺术品珍品:郎世宁绘制的《乾隆肖像》,是乾隆皇帝41岁时的坐像,乾隆身旁站立两位大臣,人物极具神韵,为中国与欧洲绘画技艺相结合的佳作;乾隆百花瓷瓶,陀螺状,造型精美,画法上乘,瓶上的花卉图案种类各异,绚丽多彩,非常美观,是乾隆时代的艺术珍品。
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
日本最大的博物馆。馆内的9万多件藏品中,有上万件中国文物,上自新石器时代的良渚文化玉器、唐宋元瓷器,下迄清代的瓷器字画,可谓无所不包。马远的《洞山渡水图》、《寒江独钓图》,梁楷的《李白行吟图》、《六祖截竹图》,李迪的《红白芙蓉图》,等等,都是旷世名作。此外,日本各地上千座博物馆收藏有中国文物,珍品也是数不胜数,数量估计在数十万件左右。
据《日本侵华对文物的破坏》一书作者孟国翔介绍,战后日本归还了一部分战时掠夺的文物,但那只是很少的部分。此后由于各种因素我国没有再继续追讨。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馆内收藏的康熙玉如意,为圆明园散失的艺术珍品之一。它由一块名贵的白玉雕刻而成,长近半米,白中透绿,被雕刻成多孔真菌形状。手柄顶部有“御制”两个大字,下部刻铭文:“敬愿屡丰年,天下咸如意。臣吴敬恭进。”当年它被英法联军抢走后,在巴黎被拍卖,最后入藏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美国波士顿美术博物馆
该馆以收藏东方艺术品著称于世,现藏有中国和日本绘画5000余幅。其中有相当数量的宋元时期名画,如保存完好的唐张萱《捣练图》宋代摹本、宋徽宗《五色鹦鹉图》。
美国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收藏的圆明园艺术品最珍贵的是:郎世宁绘制的《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画中的青年时代的乾隆皇帝英姿飒爽,栩栩如生。这幅画乾隆只看过3次,即绘制完成之时、70岁时和他退位之际。
美国芝加哥美术馆
该馆的东方部以收藏中国青铜器而为世人瞩目。最让人震惊的是一件战国提梁盉。
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
这是一座以收藏于亚洲文物尤其是中国文物为主的博物馆。其中陶瓷部有2000多件,始于新石器时代,迄于清。玉器部有1200多件,为世界上收藏中国玉器最丰富的博物馆。青铜器部约有800件。
美国明尼阿波利斯澳克艺术中心
收藏有一座原藏圆明园的乾隆大玉山子。这是一块含有绿色和白色的玉石,能放射清冷的灰绿色光泽,在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被雕刻成一座高峰深谷的玉山。山岩下露出亭台殿阁,小路和下面的山脊上有几组浮雕人物,房前有一个百合花环绕的池塘,极为壮观而精致。在峭壁之上,还刻有乾隆皇帝御笔临摹王羲之的《兰亭序》。
挪威伯尔根实用艺术博物馆
其中一处展厅摆放着几千件中国文物,这些文物仅出自挪威人蒙茨的捐献。1887年蒙茨来到中国,在中国海关任职,后又担任袁世凯的骑兵团长、参谋长等多个职务。蒙茨在中国生活了50多年,收集了2500多件中国文物。该馆藏品中最不寻常的是圆明园的石雕,在一层的整个陈列室中,几乎全部是雕刻精美的圆明园建筑石构件,有残断的柱础、栏杆、望柱、石像。在大厅的墙壁上还挂着一幅印在白布上的圆明园海晏堂铜版画,从上面还能认出部分石雕原来所在的位置。这座展厅被命名为“圆明园展厅”。
  圆明园遭遇劫成废墟 到底流失多少文物
带着类似“寻梦”的期待,我们开始了寻找圆明园文物的尝试。千里之外的大英博物馆、法国枫丹白露宫固然有举世皆惊的精华之作,甚至无名之作等待与后人偶遇重逢,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也不乏出自这座“万园之园”的“名门之后”。在名园肇建300周年之际,作如此的寻找与梳理,我们尚不苛求所有文物悉数回归,只是希望从中可以回望这个“逝去”多年的人类奇迹的一鳞半爪。
【探访】
京城寻找圆明园文物
或许就在一座普普通通的四合院里,或许就在莘莘学子朝夕相处的校园中,或许就在空气中都弥漫着古书气息的老图书馆内,曾经的皇家物件就那样沉默地流落其中,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圆明园的珍贵文物其实就在百姓身边。
颐和园:铜狮和麒麟
无论何时,颐和园里总不乏熙熙攘攘的游客,他们的目光在于万寿山上的佛香阁,却不曾留意身边一掠而过的排云门前的一对铜狮。那铜狮子硕大圆满,雕工精湛,稍加琢磨便知不是一般建筑应用之物品。这正是原本位于圆明园正门处的铜狮。
由于同是皇家园林,圆明园的旧物“寄居”颐和园,倒也并不扎眼。比如东宫门口的云龙石,比如仁寿殿前的铜麒麟等等。它们与生俱来的贵族气质,与周边的景致融洽而和谐,尽管5位清帝接力修成的圆明园的地位要远高于仅仅作为慈禧太后养老之所的颐和园。挑剔地来看,竟品出几分落难公主“下嫁”的味道?
中山公园:兰亭八柱碑亭
去过中山公园的人,大多都注意到了那座八角琉璃白石亭子——兰亭八柱碑亭,因为这个亭子造的新巧别致,且又轩峻大方,特别引人注目。而坐落在来今雨轩以西长廊西侧一块大太湖石——“青云片”石,怕有不少人未必认真留意过,因为北京的公园中奇石名石太多。其实,这块奇石和兰亭八柱碑亭同属予圆明园的珍贵遗物,不可小觑。
唐初书法家虞世南、褚遂良、冯承索的临摹,唐著名文学家柳宗元的真迹、唐著名书法家柳公权的原本、清乾隆进士于敏中补刻柳公权所写的兰亭阙笔、明书画家董其昌仿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乾隆帝临摹董其昌的仿柳公权所写的《兰亭诗》……这八册《兰亭帖》就绘刻在这琉璃亭上,因此得名“兰亭八柱碑亭”。
北京大学:华表和石鱼
1925年初,燕京大学翟牧师私拆圆明园安佑宫口的一对华表。至今,这对华表仍矗立在北大西门内、办公楼前,陪伴着莘莘学子。这两尊洁白巍峨的华表矗立在一进校门的草坪上,让人油然而生庄重之感。每逢校庆日等重大庆典日,这对华表总是最吸引校友和游人们的目光,俨然是北大一景,吸引着人们欣赏赞叹、合影留念。
而在未名湖西侧近岸水中,有一尾翻尾石鱼同样也是圆明园遗物。这条石鱼原是西洋楼谐奇趣大型喷泉中的一个喷水孔,红褐色,扬头翘尾,造型精美,是未名湖一景。记者了解到,冬天时,为了防止滑冰的人踩踏石鱼,北京大学会用笼子把石鱼罩起来,而开春后,笼子会被去掉,仍难免遭遇拍照之人的踩踏。(姜葳 王海亮)
圆明园到底流失多少文物
“圆明园到底流失了多少文物,没有精确的统计。”中国人民大学博导、圆明园研究专家王道成说。他说,根据档案记载,清漪园(颐和园旧称)留有详细的“陈设清册”,详细记载了勤政殿(现仁寿殿)、佛香阁等不同建筑的各种摆设,精确到了每一层楼、甚至每一张桌子,但圆明园的陈设清册没有留存下来,可能是在战火中毁掉了,因而失去了精确排查圆明园流失文物的依据。今天,我们对圆明园文物的盘点主要来源于众多文物专家的研究。
著名文物专家史树青先生曾在《圆明园——历史·现状·论争》一书中提到:1973年5月,史树青随中国出土文物展览代表团赴法。前往巴黎东南70公里的枫丹白露的一座行宫参观,法国人称为枫丹古堡。1863年,拿破仑三世在此另建中国馆,这里收藏着法国侵略军当年从圆明园劫去的大量珍贵文物。
中国馆门前有俩石狮,馆中收藏文物一千余件,展出了320件,全部是1860年从圆明园劫夺去的。中国馆室内金漆桌案及多宝格上,陈设有商周青铜器,明清官窑瓷器(重要瓷器有宣德青花莲花大碗,康熙、雍正、乾隆三朝的五彩和粉彩瓶、罐、花盆等),明景泰蓝熏炉(宫熏)、尊、觚、吊灯,各种玉雕,各种如意、盔甲和丝绣等物,尚有成对大象牙、成对大犀角。
此外,尚有翡翠、玛瑙、珊瑚、水晶、文竹、黄杨木、象牙器、雕漆等工艺品。宫廷肩舆(辇)一抬,据说,此肩舆被劫运法国后,拿破仑三世的王后曾乘坐过。
1890年(光绪十六年),薛福成出使法国,在巴黎东方博物馆中国室见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
部分圆明园回购文物
●一只圆明园银铸兽面门环:
由我国已故著名文物鉴定专家秦公先生牵线,由中国历史博物馆购入成为该馆的馆藏之物。
●一对乾隆银铺首(银铸兽面活门环):
于2003年在北京翰海秋季拍卖会被国内买家购得,此物原为圆明园长春园玉玲珑馆陶嘉书屋之物。
●乾隆粉彩六方套瓶:
由北京文物公司斥巨资从香港拍卖会购回后捐赠给首都博物馆,现在首都博物馆馆藏之物。
●四件兽首:
牛首、虎首、猴首、猪首等4件铜兽:由保利艺术博物馆购回。
●霁蓝描金瓜棱粉彩花卉大瓶:
即将在北京翰海春季拍卖会中亮相,该拍品是圆明园陈设之物,其尺寸之巨在乾隆一朝同类品种实属罕见。
部分圆明园流失国宝
●《女史箴图》
此画由东晋顾恺之根据西晋张华的《女史箴》一文所绘,宣扬宫廷妇女应遵守的道德规范。全卷共12段,现存9段,每段后有“箴”文。《女史箴图》被誉为中国绘画史上的无上珍品。进入清代后,更成为宫中秘藏。圆明园成为继紫禁城的另一个政治中心后,《女史箴图》珍藏于此。英法联军劫掠圆明园时,《女史箴图》先被英军盗运回国,后经多次转手,现保存在大英博物馆中。
●《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包括正大光明、勤政亲贤、方壶胜境、蓬岛瑶台等。四十景图由当时最知名的宫廷画师唐岱、沈源等历经十一年绘制而成。由乾隆御笔题诗,工部尚书汪由敦书写,盖有“圆明园宝”等99颗图章。绘工精美,书法飘逸。“这套四十景图采用西式笔法,完整真实地反映了圆明园的四十景面貌。”王道成评价说。1860年,这套彩绘图被盗运回法国,现藏法国国立图书馆。
【发现】
圆明园阁楼照片美国露面
发现地:美国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地下仓库
发现者: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 罗哲文
“这是圆明园烧毁当天的一张照片。”国家文物局古建筑专家组组长罗哲文翻出了一张已经泛黄的老照片。“这是我1999年去美国波士顿的一家很小的博物馆时翻拍的,好多老照片就堆在地下室仓库里。”罗老回忆说,当年他受邀赴美国皮博迪·埃塞克斯博物馆(PEABODY ESSEX MUSEUM)整理来自中国的老照片。
罗老介绍说,从照片上看这个建筑造型奇特,是一座两层重檐的阁楼形建筑。屋顶是琉璃瓦黄剪边六角攒尖顶。最为奇特的是台基为六角星形平面,台阶置于星角之间。“我曾查考了圆明园现有的图像资料,尚未找出这一建筑的位置,因为没有焚烧之前的准确平面图纸。像这样六角星形的平面在圆明园中十分罕见。”照片背面的手写体英文显示,这张照片拍摄于1860年10月18日。而这一天,正是历史上记载的火烧圆明园的第一天。
“我很老实地告诉他们,这张照片的价值很大,建议他们以后结集出版。后来他们每天就只许我看一小时,又赶上感恩节和管理者放假,很快就没有时间(让我看)了。”罗老至今念念不忘那些无缘见面的老照片。 (姜葳)
【思考】
圆明园文物为何难回归
今年3月,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副总干事牛宪锋来到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零距离直面流失的中国国宝后,他感慨地写道:“只有与流失国宝面对面的时候,对于历史的回忆,残缺的艺术及其依旧微芒绽放的文化之光,才会有彻底的觉悟和生动的灵感,这不啻为一个悲喜交加的魂魄打击。”但是时隔100多年,如何让众多流散在世界各地的圆明园文物回归,却是一个十分困难的课题。
罗哲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文物外流一般来说有三种形式:一种是外国侵略者偷抢出去的,应依据《国际法》无条件还回来;一种是私下卖出去的,很难找回来,如果再倒手几次就更难要了,可以等时机合适时,以民间交流的形式要回来;还有一种是政府赠送的,包括清政府、北洋政府等等,你就不能往回要了,除非两国文物相交换。
2003年,中华抢救流失海外文物专项基金从一位美国私人收藏家处寻访到火烧圆明园时流失海外的猪首铜像,经过艰苦的谈判,美国人同意转让,最后由澳门企业家何鸿捐资近700万元人民币购回。
牛宪锋告诉记者,虽然还有回赠和讨还两种方式,但目前文物回国较常用和直接的方式还是回购。由于流失文物大多散落民间,只有进入市场、拍卖会等流通渠道,文物才会露脸,才有可能被国人发现。目前,专项基金根据两个标准关注流通领域中的流失文物,一是有较高艺术、文化价值的流失文物;二是有特殊历史背景和含义的流失文物,如被抢夺和盗凿的文物。“比如2003年回购的猪首,既体现了当时的工艺技术,也有特殊的战争历史背景。”依据这两个标准,专项基金从2003年至今,已接洽了一二十件流失国宝,结果有成有败。
牛宪锋认为,目前一些“你抢了我的,就必须归还”的观点太过简单,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因为海外博物馆毕竟只是文物传承链上的收藏者,而非掠夺者。”但他强调,我们不能放弃观点和立场——希望海外博物馆承认中国流失文物属于中国文化范畴,与之展开协商,希望能回到原址保护。所持的依据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在起源地保护文化财产”原则,文物不能脱离原属地的文化氛围和文明序列,否则将降低文化价值,尤其原址的破坏毁灭将不可挽回。但他也坦承,作为民间组织,专项基金目前所能做的还仅限于合作协商层面,比如将文物请回国举办展览等。(王海亮 姜葳)
历史解密
圆明园遭遇“四劫”方成废墟
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火烧圆明园后,圆明园四十景仍剩下超过13处的景观,山形水系也并未破坏。此后100多年,遭难的圆明园是如何历经火、木、石、土“四劫”,而彻底变为一片废墟的呢?知名圆明园专家、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专家王道成向本报揭示了历史真相。
1860年:“火劫”
1860年,圆明园遭焚毁,建筑绝大多数被烧毁,花草树木也遭到严重损害。同治十二年,清廷调查后发现圆明园尚存13处景观。“比如方壶胜景、蓬岛瑶台都是建在水中的,英国人没有船,烧不到。”王道成说。1860年后,圆明园的中国园林部分并未成为一片废墟,有些建筑还保存得相当完整。但这场劫掠和焚烧,是这座名园灾难的开端。
八国联军入北京:“木劫”
王道成认为,目前并无史料证明八国联军曾进入圆明园劫掠,真正让圆明园遭受“木劫”的,是清王朝驻守西郊的败兵游勇和地痞流氓。这次的破坏主要是大量古树被砍伐,甚至烧成木炭拿出去卖。同时,残余的陈设被洗劫,幸存的建筑物被拆毁。这些劫掠和损坏,已无数字可考。从此,圆明园的古树破坏殆尽。但此时,圆明园的山形水系仍然没有遭到破坏。
北洋军阀时期:“石劫”
清王朝覆灭后,军阀、官僚、政客乘机对圆明园的石料巧取豪夺,民间也有人肆意取用了圆明园的石料。比如,军阀王怀庆把圆明园的一些石料拉走,修自己的达园。抚顺张作霖的陵墓也用了不少圆明园的东西,燕京大学的翟牧师从圆明园私拆走了一对华表,至今仍矗立在北京大学西门内。
1917年至“文革”:“土劫”
1917年后,一些农民开始进入圆明园,山形水系开始遭到破坏。新中国成立后,进入圆明园的农民越来越多,破坏也越来越严重。据1980年统计,圆明园里共有7个生产队,农业人口2000多人,住户有270多家。农民进了圆明园后,为了种水稻,要挖山填湖,因为水深了水稻种不出来;为了建房屋,要挖山取土;为了在圈里养猪羊,要挖山垫圈。
“圆明园的山形水系,其实是近几十年才破坏的。”王道成叹道。
【学者追忆】
1975年圆明园初见印象
1975年,王道成应颐和园之约,为颐和园写书,考虑到三山五园的整体性,王道成提出去圆明园看看。
一辆吉普车载着王道成和三位专家来到当时的圆明园旧大门口,车子就没路可走了,王道成一行只好下车步行。商量着,先去看看福海,因为那里是圆明园的中心。
“那是一个夏天,我们走进去,触目所及,完全跟农村一样。”王道成回忆说,园子里到处是矮小的农民住房、瓜棚豆架,一幅鸡鸣犬吠的景象。“我们直奔福海,入目是一片稻田,边上几棵大柳树,耳边是田里青蛙的叫声,和柳树上的蝉鸣。”回想当年史籍对蓬岛瑶台神仙境界般的形容,王道成已无法想像此地原先的模样。
“故宫禾黍,人世沧桑。”王道成的脑海里只有这八个字。(王海亮)
1书画市场的价格究竟谁说了算 2中国文物通缉令:流失海外的文物数量 3估价千万画作被4.2万售出 蘇富比上被... 4收藏家看好香港拍卖市场 5春节藏品需求十分旺盛 6年轻版《蒙娜丽莎》是非复制品么 7艺术推手系列之陶小明:陆俨少作品市... 8艺术行业预测报告之七:2013的艺术品... 92012年全国文物艺术品成交仅279亿元 10书画高仿复制——弄假成真为流芳
圆明园专家在美国9家博物馆发现流失文物...拿国耻来炒作是个无耻的创意大英博物馆表示欢迎中方调查圆明园流失文....8件圆明园石柱础藏身拙政园60载海外寻宝正热之时 国内圆明园文物却在悄...圆明园经历四次劫难后彻底成为废墟-史海...只剩下一种态度一言难尽的大英博物馆中国文物法拍卖圆明园文物惹怒中国人(组图)更多
中国珍贵文物流失海外逾千万件流落美英等国的中国天价文物乾隆郎世宁绘《雍正十二月圆明园行乐图》圆明园文物保护大英博物馆表示欢迎中方调查圆明园流失文物萬園之園-圓明園四十景圖_自古文明膏腴地 ...精美绝伦的乾隆郎世宁绘雍正十二月圆明园....精美绝伦的清乾隆郎世宁绘雍正十二月圆明....更多
盘点10件被日本收藏着的中国国宝 中国国宝(三) 去大英博物馆看中国国宝(组图) 流失国宝巴黎被拍卖 中国买家功亏一篑侨胞遗憾 中华国宝(一)
苍凉之美:世界十大历史废墟(组图) 被刻意掩盖的历史: 圆明园大劫难真相 悉数逝去的文明 世界十大著名废墟 历史真相记录片库 历史上的太上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