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 味道 封闭漆:作文创新不等式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07:15

作文创新不等式

安徽省 蒙城县 双涧中学  丁言声  邮编 233521  电话 0558--7715377

 

古人云,“文章切忌随人后”,“文若春华贵出新”。 的确文章要不断创新,不落窠臼,才会有生气,有活力,也才能动人。然而在作文过程中,许多学生所体现出的却是为创新而胡乱编造的不良为文倾向。这里,有必要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澄清。

一、构思创新≠情节失真

独特、新颖的构思,往往是作文成功的一半。但是有些同学却在构思上犯了一些浮躁的毛病:要么想象荒谬,不可思议;要么情节失真,不合情理;要么自相矛盾,不合逻辑。

我在多年的中考阅卷中,已不止一次的发现有些考生为了引起阅卷老师的关注,博得阅卷老师的同情,往往不惜虚构自己是“父母双亡的孤儿” “下肢瘫痪的残疾人”,或者是“曾经锒铛入狱而今改过自新的回头浪子”等等。这种看似 “热泪涟涟”的“感人”情景,实则是 “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骗局,让人一看便知是哄人的把戏。这种构思无论从哪个角度去分析都不能认为是真正的“创新”。真正的“创新”应当是以“深刻的体验”来打动人,以“真实的情感”来震撼人。创新作文提倡彰显自己的个性,但如果是为了创新而牵强附会,陷入胡编乱造的泥潭,这只能是“创新”的悲哀。

 

 二、立意创新≠大唱反调

作文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大胆求异,就某一事物,用逆向思维或多向思维,从不同角度去认识、分析、寻求答案,发人所未发,写人所未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这是所提倡的文章立意创新。但立意创新并不是遇到问题就唱反调,讲歪理,刻意反弹琵琶,违背事物的根本规律。这样的创新只能给文章赢得个“立意不高”的评价,被打入“冷宫”,评个低分。如2003年有一位考生写了一篇题为《我渴望非典》的文章,在文中大唱非典赞歌:因非典的蔓延,我改变了不讲卫生的习惯,提高了自立能力……无论怎么说,非典给人们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远大于不讲卫生等方面的坏习惯。这样的立意虽新何益?笔者认为这样的立意远不如较平稳的常规立意好。况且有些话题是绝不能唱反调的,如环保方面,科学方面,学生早恋方面……

 

三、形式创新≠追求花样

文章的形式应根据自己所写的内容来决定。有些学生一味地为了创新,甭管写什么内容什么体裁的文章都加上题记,后记,这非但不能给人新鲜之感,反而让人觉得是画蛇添足的败笔。对文体的选择不根据题目和内容的需要,不根据自己的擅长来决定,追求花式花样,硬撑着写自己不拿手的文体,结果只会弄巧成拙,写成“四不像”。所以,我们在审题的时候,首先应该根据自己的特长,确定文体,然后再去构思。如果你喜欢编织故事,那么可以选择记叙性文体,如戏剧、童话、小小说等;如果你长于说理,那就可以选择议论性文体,如议论文、辩论文、演讲稿等;如果你善于抒情,那就可以选择抒情性文体,如抒情散文、日记、书信等;如果你想象丰富,那么就可以编写科幻小品……这样,你就可以写出最理想的文章。

 

 四、语言创新≠矫揉造作

个性化的语言是“我手写我心”“真文字写真性情”的语言,它是作者真我的自然流露,因而能够给人以全新的阅读感受和体验,个性化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然而为了谋取考场作文的高分,不少考生盲目追求语言外在形式的华丽、怪异,忽略了语言背后的真实情感,使文章显得矫揉造作,这实在是不足取的。

有的考生故作深沉,堆砌辞藻,空有一副华丽的语言躯壳;有的考生追求语言的新潮和另类,写出了让人看不懂的“新新人类”作文;有的考生则喜欢用文言写作,文白夹杂,看似古朴,实为幼稚……如果剔除掉这些或者华丽或者怪异的语言外壳,作文中存留的真性情和个性感悟实在是微乎其微,又何来的个性和创新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