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降雄狮秘境探宝攻略:我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学后感(修)(1)---(6)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00:56

我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学后感(修)

作者:金笛 

e-mail:jindi5@163.com  

QQ:578214294

自序

今天已是08年了,北京奥运就在眼前了,却还能时时回忆起当年宣布北京申奥成功的那一刻的快乐。时间的力量真是太神奇了,转瞬即逝间我已在大学度过了一个学期了,可高考的余韵却似乎还未散去。

一个学期的大学生活下来,似乎自己长大了许多,可发现从大学的书本里真正学到的东西却少的可怜。今天回顾一学期的大学学习生活,发现唯一学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的是社会学。社会学,我接触这门学科是在高三临近高考的时候。高考复习实在太无聊了,在逛书店时,我无意间发现了一本《社会学概要(第三版)》(蔡文辉 李绍嵘著)便被社会学它那详尽的内容、科学的理论所深深迷恋上了。甚至一度有了选择社会学专业的想法。

进入了大学后,我服从天意成为了劳动与社会保障班的一员。也算是较好的天意吧,我们专业社会学是必修的,因此我算是有了系统学习社会学的机会。教科书书是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挺不错的,足足500多页,用近一个月的时间断断续续的算是看完了。讲师是马德峰老师,年纪还年轻,不过留给他的空余时间确实是不多了。课实在是太无聊了,讲得的很概括,算是所有大学老师的通病了,废话永远比有用的知识多。最终的结果是头两排,除了我坚持己见咬定了不变外,空无一人。

所以说,这篇文章其实不是我的在课上学习社会学的心得,而是我在这一个学期随意翻看那本《社会学概要》后出现的自己的一些想法,形成的自己的一些思考。好,不再废话,开始正文。

关于本书最大的错误-第一章

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这句全书的起始句,我所认为的全书最重要,最核心的一句话,其实也是这本书最大的错误。这句话的错误之处就是本书这一章讲了半天的研究对象,到最后还是搞错了,而且还是逻辑思维上的致命的错误。书中本先说明了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接着从社会学的层次结构中分析研究对象以确定问题,这是个相当科学的方法。然后选择第二层次,“即学科的‘本问题’中的总问题层次”给社会学下定义,这也是相当合理的。可接下来的就不对了。

既然是选择第二层次下定义,从总问题下定义,而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问题是社会学的基本问题,想当然这个总问题就应该是这个基本问题之中的总问题。即这个总问题应该是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问题的核心部分、关键部分。是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问题的总体的提炼。那么为什么会最终把“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当做研究对象呢?“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从字面上看完全没有“个人”的存在,细看一下个人完全隐藏在这个“条件”下。很明显“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这个提法完全是以社会为本位的,严重倾向于社会的而忽视了个人的。而社会学的基本问题-社会与个人关系的问题中的社会与个人是平等对立的,是没有任何倾向性可言的。也就是说“社会学是关于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这个提法从社会学的基本问题上看是片面的、不科学的。

既然是选择了第二层次下定义,那么就应该从整体上、从全局、毫无偏袒的、科学的去做,如果把“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当做研究对象,那么我也可以把“个人身心健康运作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当做研究对象。其理由我想和本书中对选择“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当做研究对象的理由差不了多少。只不过“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透露出浓厚的官本位思想,而“个人身心健康运作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则散发出淡淡的个人本位思想。

我们完全可以摒弃这种带有一些本位主义的角度,从全局去思考、去科学的思考。当然这还需要广大学者的努力,不过我的建议是能否更东方化一些,比如向儒家学习把研究对象定位“社会与个人和谐发展的条件与机制”或者“社会、个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社会学是社会、个人与环境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的综合性具体社会科学”这样的提法淡化了本位主义思想,又是从全局思考,又符合中央提出的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想。个人认为比“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条件和机制”好多了。

本章的还有一个问题,这也是全书的一个角度上的问题。就是本书是从传统的社会主义角度去理解说明社会学的,而这往往会带来由于感情因素而破坏了本书的科学性,破坏了本书作为社会学教材的权威性。本书的很多句子、言辞带上了过多作者的情感而丧失了其科学性。比如第7页最后一段“社会主义社会从根本上、总体上是能够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这句话明显违反了实事求是的科学原则。从作者所立的表1-1,我们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78年社会的运行状况只有1949-1956年度是可以算得上是良性运行的,其他的没有一个年份称的上是良性的。那么从实践决定认识的角度上看,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说社会主义社会从总体上是不能够良性运行的?更何况1949-1956年度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没建立,那么我是不是可以这么说建国至1976年的实践说明社会主义社会无法从根本上、总体上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知道这句话是否适用于社会学。

关于第一编的其余部分

对于第二章呢,条件部分不去说它,机制部分我十分感兴趣。我对示意图有天生的好感,而第37页的社会运行机制示意图确实是一幅相当经典的图。废话少说,对于机制部分,即动力、激励、整合、保障和控制五个方面的机制,我认为动力机制是较纯粹的有内而外的,由个人到社会的,是自下向上的。因为从本质上讲社会的一切活动的动力源于每个参与活动的个人的需要。社会动力的源泉是个人。而激励、整合机制,我认为是主要体现为一种自下向上的机制。无论是激励机制还是整合机制,在我看来,科学地说应该是体现出一种自下而上的,主要应表现为市场机制。市场机制拥有激励和整合的功能,它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诞生而产生的,并至今不曾消失。我总觉得市场机制不简单,它是天然的,可以说它就是人类社会的新陈代谢系统,当然更重要的是市场机制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机制。最后是保障和控制两大机制,很明显,他们主要体现为一种自上而下的机制,政府的作用主要就在于此。

自从看到后,我就一直喜欢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的思想。我想如果把这社会的五大机制也做本我、自我、超我的划分是否合适呢?动力机制应该是属于本我,它是一切社会活动的根源。它表现为社会需求、社会动力、甚至社会冲动。社会冲动?难道众多的起义、革命不是社会冲动的结果?暗杀、极端民族主义、纳粹就很明显是社会本我膨胀的结果。而激励、整合机制,我认为应属于社会的自我部分。它衔接了动力源(个人)和规范源(国家),这是真正的社会意志的表现部分,同人类的自我一样,遵循现实原则。最后,控制、保障机制就应属于社会的超我部分。服从社会道德的要求,处于管制的地位对其他部分进行审查和监控,遵循完美原则。

接下来是我对动力机制中动力传导媒介(页39)的一些思考。我认为可以按照主体之间关系的熟悉程度进行分析。当关系程度为陌生,主体间需求的差异程度未知时,无论他们的需求差异程度是大是小,他们之间动力的传导都应以利益为媒介,比如陌生人间的动力传导,商人间的动力传导。当关系程度为了解,主体间需求的差异程度偏大时,那么他们之间动力的传导应以地位权利为媒介,例如上下级之间的动力传导,领导与下属的动力传导;而主体间需求的差异程度偏浅时,他们之间动力的传导应以文化、价值观、道德为媒介,比如宗教内部的动力传导,知识分子与社会大众的动力传导。当关系程度为熟知甚至密切时,也无论需求差异如何,他们之间的动力传导都是以信息为媒介的,如家庭间的动力传导,好友间的动力传导。只要一句话甚至一个肢体动作就能完成动力的传导。

第三章有两点疑问的,一是在讲满足需要的原则时(页59),为什么没有提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另一个是在讲业缘关系时(页63)为什么没有说明业缘关系与生产关系的关系?第一个问题可能是马斯洛的理论偏重于管理学,如果不是我正好有管理学的课的话,至今我可能还对此重要的理论一无所知。第二个问题难办了,可能理论界还在争议中吧。不过我们学了地缘、血缘、业缘关系后还是非常值得高兴的,因为知道了现在社会的关系是如此的复杂,绝不可能仅用生产关系一言以蔽之,而且我们也不再需要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决定一切的片面思维去思考、理解问题了。

到了第四章,首先要问的是社会文化与社会意识的关系。这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西方社会学理论矛盾之处。不好回答啊。还有一个是关于文化的功能上,我们既要注意文化的正面功能,也要注意文化的反面功能。文化也有对错,不是所以的文化对社会都是有利的,文化的价值问题需要我们深思。比如军国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纳粹主义等极端文化,他们对社会的影响到底有哪些,我们应如何对待,这都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特别是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问题上,尤其需要深入的研究。

关于我最喜欢的一章-第五章

本书的第五章-人的社会化。这是本书我最喜欢一章。我从小就对个人的成长问题、人类的发展问题感兴趣,而本章中的各种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特别喜欢其中的生命历程理论和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生命历程理论是我见过的最神奇的理论之一,是一篇真正的极具创见性的伟大理论。而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这篇给我以极大启示的理论,则是下文讨论的重点。

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其伟大性不必再由我叙说。为了写好这篇,我还特地的去找了一下他的《自我与本我》,后来发现其理论过于偏向心理学,没学过,越看越看不懂。不过幸好下学期我也要学心理学了,而这篇就当为以后深入心理学的学习预热吧。

开始正文,下面我讲得完全是我个人对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的见解,甚至几乎是有点脱离、违背了佛洛伊德的相关思想。而且很多是我尚未想好的、尚未完善的,有点凌乱。

佛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而我认为应该可以划分为四部分:本我、自我、超我和物我。物我?我所划分出来的物我可能是附属与佛洛伊德所认为的本我的一部分,但又类似于超我的极端部分。本我和物我确实是有很大的相似性,他们都是受人类本能驱动的,都是属于人格结构中较原始、隐秘的部分。不过我还是认为应该把两者分离开来,原因在于他们的出发点是决然不同。驱动他们的本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本能。佛洛伊德把本能分为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我从我的角度上看很难赞同他,我在认为人的本能应分为欲望本能和生存本能以及思维(意识)本能。而驱动本我的是欲望本能,驱动物我的是生存本能。

本我是受欲望本能驱使的,追求的是一种兴奋感,遵循快乐原则,是绝对主动的我。驱使本我的欲望本能很大一部分是人的性本能,但性本能肯定不是欲望本能的全部。欲望本能还应包含兴趣本能、创造本能、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的本能,这是生物进化动因之一。而物我则不一样,它是受生存本能驱使的,追求的是一种生理上的永存感,一种生命上活着的感觉,遵循的是生存法制,是绝对被动的我。一个人活着,他必须要吃饭、必须要喝水、必须要排泄,这些都是一个人生存所必须的。但这些事难道是人心甘情愿地去做的?人做这些事是为了性的满足?为感到快乐?当然不是,人做这些事是因为他想活下去,是被迫的,是必须的。比较好的例子是生病,一个人生病了,特别是患有绝症的时候,他还会感到快乐?还会感到兴奋?满足?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不可能这样,除非他对生命完全没了希望。人是不可能永远健康、永远存在的,所以人就有对永远健康和存在的本能性的追求。当然这种追求也就是痛苦的,它源于现实的残酷。而当人们顺从自己的本我意志进行出于兴趣的活动时,他们绝对不会感到生存的所迫、感到必须这个词。性行为的确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因为虽然越来越多的性行为是出自于人类的欲望本能,但也有出自与生存本能的性行为 ,出于生殖需要的性行为。感觉上性行为是介于本我与物我之间的,但我相信,它将越发偏重于本我。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欲望本能还是生存本能,似乎动物也有,动物也会发自本能的进行性行为,进行吃喝拉撒睡,甚至可能动物也有它们自己的兴趣本能。但是有一种本能只有人类拥有,那就是思维本能,或者说是意识本能。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本能,它区别了人与动物,它的存在致使人类意识的形成,致使人类人格的形成,也就是自我与超我人格的形成。还记得有这么一个试验,研究人员给与一个新生婴儿和一个新生的黑猩猩以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教育,开始阶段婴儿智力发展与黑猩猩一般无二。但一段时间之后婴儿的智力发展呈现几何式增长,而黑猩猩却一直停滞不前。为什么在同样的环境和教育下会出现完全不同的效果?因为人类婴儿是人类,他拥有思维的本能,教育过程中,他的自我、超我在他思维本能的催化下渐渐苏醒了。(本段感谢wellyu009 的提示

人毕竟是有血有肉的,他的活动毕竟会受到生理上的限制,但是一些原本是生理上的东西又会受到社会的极大制约。吃饭问题就很明显,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我们不再亲自种粮食,不再种蔬菜,不再养殖家禽,一切我们吃饭所需的都源于社会,源于伟大的社会分工。但这种分工也极大地制约了我们个人的生存发展。当政局动荡时、经济危机时,这种制约的残酷性得以显现,人陷入了自己编制的陷阱之中。这里比较深刻体现了物我与超我的紧密关系。人的活动受限制的根源在于物我,而物我对人的限制主要体现是人受到超我的限制。我们要生存,所以我们要工作。我们要工作,所以我们要社会,要国家。本我和自我关系也类似,人生活的动力源在于本我,而自我却是唯一能体现个人自由个性的人格。自我的人格表现在个人的生活中,但由于没有真正的完全个人的生活,只有在家庭中的或者在群体中的个人生活,因为只有在群体中自我的个性价值才能体现。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们会如此害怕孤独,渴求幸福。我们需要快乐,所以我们要娱乐。我们要娱乐,所以我们要家庭,要朋友。还有就是自我与超我不可分割的复杂关系,自我导致个人主动地面对社会,改造社会,而超我却导致个人在社会的压迫下不得不妥协。在自我和超我永不停息的互动中我们逐渐形成了价值观念,道德观念等这些真正只有有意识的生物才会有的东西。从而,人类社会的特殊性也就渐渐浮出了水面。

本我追求快乐-即心理存在感,是人类的动力之源。自我是追求个性存在-即自我存在感,追求个性是为了追求他人的认可,追求他人的认可是为了追求幸福,接近本我它的追求形成了爱情,情亲、幸福的家庭生活是自我追求所最期盼,接近超我它的结果是形成友情。超我追求利益-即社会存在感,追求权力、声誉和经济从而形成各种工作关系,进而导致社会分层(韦伯)。物我追求生存-即生理存在感,它好像是最不重要,但它却是人类永远无法逃避的。人类一直在设法扩大、发展、膨胀自己的本我、自我,而削弱、遏制自己的超我、物我。所以人们追求个性、追求自由、追求民主、追求科技、追求健康。理想中,有一天人类会成功,再也没有物我和超我的制约,能完全展现自己的本我和自我,获得完全的自由。感觉和共产主义、大同社会差不多,是永远无法实现的。当然那时的人不再是属于人类了,他们属于神了,那时人类社会也将不复存在了,一切现在的社会学理论可能都要失去作用了。

再对本我、自我、超我和物我这四个我进行划分。本我和物我是一组,是人类的动物的我,体现人类的动物性。而自我和超我是人类的社会的我,体现人类的社会性。在平时生活中,本我和物我主要是无意识的集散区,是内置的我,而自我和超我则是个人意识的主导区,是表面的我。当然在很多情况下,内置的我-本我和物我也会表现出来。用吃饭这个例子说明一下,平时我们吃饭都是我们自我的一个表现,没有特别的渴求,吃饭就是吃饭,它属于我们自己的生活之中。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就不同了,一些饭局是社会性的,是为了维持或加强某种社会关系所必须,所以也就有了超我的吃饭,为了工作需要,为了升职,不管你喜不喜欢你必须吃喝啊,没办法只好应酬一下。还有一种吃饭是在我们历史中的,因为饥饿而吃饭,为了身体的存活需要而吃饭,这是物我的吃饭,狼吞虎咽地吃饭。最后一种是本我的吃饭,完全依从自己的意欲吃饭,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想吃就不吃,这是最高境界的吃饭,也是最恐怖的,因为从环保角度上看,它似乎是最浪费的。现实中是非常残酷的,因为我发展现在的孩童越来越多的是依从本我的吃饭,想吃就吃,不想吃就不吃。虽说这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了,但总觉的不是特别好。

从本我和物我中我们可以发现,本我体现了人的精神本质,而物我体现了人的物质本质。当然超我也就体现了人的社会本质,自我体现了人的个性本质。这四个本质是我对佛洛伊德理论的最重要的认识和启发。

最后一点是我们要让这些“我”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了。不能让任何一个“我”过于膨胀。因为这任何一个“我”的过分举动都会造成人格扭曲,都是人格不健康的表现。



我的《社会学概论新修》学后感(修)(2 完)

2008-02-17 14:09:07|  分类: 默认分类 阅读38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关于进一步思考的一章-第六章

先接着第五章说,第五章的标题是人的社会化,我看着看着,脑海里不经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人有他的社会化问题,那么物呢?是否也存在物的社会化问题。一个自然的物被人类社会所利用也会经历一个类似人类的生命历程。从它被发现开始,历经被采集被改造成为一件商品,接着被消费被交换,被人类社会所消费,所回收利用,最终被废弃,重新回归自然的怀抱。物的社会化过程中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很多问题。比如生产浪费问题,消费浪费问题,供求关系导致的浪费问题,被废弃时社会的物怎样回归自然的问题,环境问题等。可以说物的社会化问题就是人类社会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利用每一件物品,让每一件物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进而减少浪费的问题。也就是怎样才能使人类个体、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问题。在这个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对此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到了第六章,社会角色问题。其实这一段的部分东西在我以前日志中提到过,这里写时想到了与第三部分的联系,就对此进行较大的完善。我认为既然每个人都由本我、自我、超我和物我这四种人格所组成,那么每个人就应该扮演这四种不同人格所带来的角色。即我认为人的角色可分为本我角色、自我角色、超我角色和物我角色两四种角色。本我角色是人的欲望角色,或者说是人的兴趣角色,理想角色,是人主动去努力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就都会有自己的一个理想性的角色,有人形成为科学家,有人想成为艺术家。可能有些人的这种角色定位不明确,只是一种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但这个愿望就是本我角色,即本我角色可能比较模糊,因为它是一种作为人生动力而存在的角色。自我角色是人生的基础性角色,他是人的性格角色,只有它扮演好了,人才会有对自我存在的认可。这种角色主要体现在人的家庭生活上。表现在为人的性格、品质、习惯等。超我角色是一种社会的角色,工作角色。是一个人必要的角色。在人类社会,一个人必须要有工作才能生存。表现为人的财富、声誉和权力。物我角色是每个人所必须扮演的生命角色,这是一种制约性角色,不得不扮演的角色。病人还是一个相当好的例子,每个人都不愿去扮演一个病人的角色,但每个人都又不得不去扮演它,去扮演好它。表现在人对生命,健康的追求。

正常的人是不可能一直扮演为一种角色,表现一种人格的,但当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某种人格占完全主宰地位时,人会成为什么样的人呢?下面就是一些极端情况下的极端角色。只为追求欲望兴趣的,本我主宰的情况,人将扮演狂人这个角色,一般的帝王、独裁者都有形成这种人格的条件,例如希特勒。只为追求自我存在,追求情感,自我主宰的情况,人将扮演性情中人这个角色,例如陶渊明。当只追求社会利益,追求理性,超我主宰的情况,人将扮演卫道士这个角色,很多利益群体的人都有扮演这种角色的条件。当只追求自我生存,追求健康,物我主宰的情况,人将扮演奴隶这个角色。

还有特殊情况下一些多重人格,多重追求下形成的极端角色。介于本我和自我之间,是对欲望和情感的极端追求,人将扮演爱情之上者这个角色。介于自我和超我之间,是对情感和理性的极端追求,人将扮演圣人这个角色,孔子是个例子。介于超我和物我之间,是对理性和存在的极端追求,人将扮演机器人或者工作狂这个角色。介于存在和欲望的极端追求,人将扮演恶魔这个角色,例子可以参看小说《无限恐怖》。

还有一种角色必须要重点说明,它隐藏于自我角色和超我角色之中。但我又认为它是人类所应扮演的最根本性的角色,那就是人类这个角色。人类毕竟不同于动物,人活着必须要扮演好人类自身这个角色。也就是说一个人活着必须要有人性,人性的拥有与否是一个人是否成功扮演人类的根本,是一个人是否成功演绎人生的根本,是人类社会是否真正和谐发展的根本。举个例子,二战时执行南京大屠杀的侵华日军,作为军队、作为军人这个超我角色他们是极成功的,无论是射击还是拼刺刀,无论是战斗精神还是协同作战能力,他们都是那时军人的楷模。作为自我角色他们可能也是非常成功的,都经历了现代的教育形成了优良的军人品质和习惯。但是作为人类他们是失败,屠杀数十万同为人类的中国人,造成了数不尽的残酷暴行,完全没有人性可言,完全是野兽的行为,甚至连畜生都不如。在人类这个最根本的角色上扮演失败,那么我认为,他们的一个总体上的社会角色的扮演是完全失败的。

还有,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一时性的行为就把他定性了,就把他认定为某种人格了。一个人未到他生命的终结,他的社会价值就不能定性。只要是人,他的人格就会分成四个不同的矛盾的部分。那么从总体上来说一个人的行为必然也是多样的自我矛盾的。每个高尚的人都要拉屎,每个充满理想的人都要为现实妥协,每个坚强的人都会生病,每个废寝忘食工作的人最终还是要睡觉、吃饭。人是相当自我矛盾的,要仔细地分析,科学地辨别,客观地思考。

剩余两点,第一是每个社会角色都应有自己特定的布景、道具等表现不假。但是这些表现从其他的社会角色看可能是错误的,这里也体现了各种社会角色的冲突之处。我要表达的是关于“要表现出中央机关干部的角色,就要有高大的国家机关的建筑,在各办公室里还要有大的办公室、沙发、电话、文件柜等等”(页114),我反对类似上文的所谓的要有的表现,这不是在浪费我们纳税人的钱吗?要明确角色的价值、位置,反对形式主义!

第二是对现代社会,社会角色发展状况的思考。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角色呈现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倾向。这导致了现代人选择角色的困难化和角色扮演成功的困难化。这最终导致了现代社会,角色扮演的失败率的提升。这也是现代化病的一种吧。不过我相信人类社会始终是在向前发展的,科技的进步也导致了众多社会角色的淘汰,手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提升也使个人的发展更容易了。社会有它自身的修复机制、完善机制。社会的畸形发展必然是难以持续的。

关于社会微观分析的剩余部分

开始写这一部分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开始按照第三部分的人格发展理论编织自己的社会学了。更头痛的是,这个理论体系似乎和我以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理论有很大的矛盾之处,几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而我总想把这两个看上去完全不相干的理论衔接起来。这样做似乎再一次的超越了我的现有能力范围。

社会互动这一角度,我是非常喜欢的,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以前全然没想过,特别是符号互动论,我第一次看到时感到非常的惊奇。

对于社会互动这一章,我主要要谈的是集合行为这一部分,是关于从普通的社会互动到集合行动再发展到组织的这一过程。社会互动应分为主动互动和被动互动。主动互动源于相互间的好感,源于本我。被动互动源于生存的需要,源于物我。主动互动的结过可能形成较为持久的互动关系,而被动互动大多会在生存需要解决后结束。集合行动很特别,他的形成是完全被动的无组织的,纯粹出于外部的普遍压力引发的对于生存的普遍需要而形成的。而当这种引发集合行动的压力在集合行动出现后很快消散的情况时,集合行动普遍会因为生存需要的消弭而解散。但是当这压力在在集合行动出现后仍然保持甚至加强的话,参加集合行动的人群就会形成出对群体的兴趣从而主动地演变出群体,就有可能形成出组织,集合行动也就可能演变成组织行动。我认为,这引发集合行动的压力持续时间越长,压力越发加大,集合行动形成组织演变成组织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即集合行动爆发后,外部压力瞬间急剧加大,以致瓦解了集合行动。这样做后,集合行动似乎是完蛋了,社会似乎是重归和谐了。但是这只是暂时加强了行动难度而已,只要是引发集合行动的压力没有消除,集合行动的再次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最好的例子就是起义运动了。当然并不是所以的组织都由集合行动演变出,很多的组织是从个别人员互动的扩大后形成群体,然后才渐渐形成的。

初级群体是非常有意思的群体,我认为它是每个人必不可缺,因为初级群体是个人自我表现的土壤,当然次级群体也是不可缺少,而且也不可能缺少,它是个人超我表现的地方,是社会必须的。对于初级群体的正负功能的看法,我认为不能僵化,毕竟很多成功的大企业是家族企业。只要把握好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之间的关系,就能很好的克服两者共存时形成的冲突矛盾。

对于第九章,的确是非常遗憾的一章。因为这章我们老师没讲,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就是不讲。从中就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思想确实还需要启蒙。这章唯一要谈的是色情问题、嫖娼问题。这两种社会现象确实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更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页183)。因为人类社会还未现代化就存在了这两种社会现象,在中国军阀动乱的时代,在日本失去的十年-90年代,这两种现象反而越发严重。难道是社会越混乱,经济越倒退这两种现象越严重?我们可以发现,色情问题和嫖娼问题是人类社会所固有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完全没有这两种现象。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我认为一般性的色情问题和嫖娼问题根源于需要者的本我需要(性需要)和服务者的物我需要。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例如日本的援交现象,其服务者很多是出于超我需要,出于炫耀。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出现出于自我需要的服务者。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特殊情况的色情和嫖娼现象越严重。这也可以说是这两种不良现象的现代化了。

关于本书其余的部分

第三编是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这似乎是国内学者的强项,但却是现在的我的弱项。社会组织是宏观意义上社会的细胞,但本书对社会组织的功能,社会意义几乎没讲,而我一直非常关心的社会组织与国家政府与党的关系也是几乎没有。社会分层,请大家去参考我的“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草稿0.4)”一文吧,我也懒得去重复了。值得注意的是韦伯的分层理论要比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更科学,因为马克思的理论过于绝对化,把经济因素视为划分的唯一标准,而从现实上看,有明显的错误。例如,中国郡县时代的社会是以“士农工商”来进行分层的。为什么商人在这分层中地位最低呢?难道商人阶层在中国郡县时代是属于被剥削阶级属于无产阶级而农民阶层却属于剥削阶级属于资产阶级?还有士族为什么地位会最高?士族在那个时代主要是知识分子、儒士,为什么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地位最高,而到了今天知识分子的地位却直线下降?还有为什么在西方社会资本家的地位最高,而中国明显当官的地位最高?很多东西仅用传统的马克思理论是难以科学地解释的。

社会设置,在中国社会似乎总是政府的事,我也没什么兴趣。社区这章有两点错误,一是“农村社区的地域特征与成员归属感两者从历史传统上看就是结合自然的,不存在重新培育认同感、增强凝聚力的问题。(页282)”这句话是有明显错误的。当今中国社会,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这里造成的众多城市社会问题暂且不谈,这种农村青壮大量流失的现象对于农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仅从认同感、凝聚力上看,去城市的青壮在长期城市生活后开始向往城市生活,特别是青少年,渴求留在城市,脱离农村。留在农村的老人、妇女、少年,由于青壮长期在外而导致家庭的残破,初级群体的逐步瓦解,开始引发出各种心理、社会上的问题,产生了老人抚养生活问题,妇女生活问题,少年教育问题等等。青壮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他的长期缺失会给一个家庭带来长期的严重的问题。这些年来,农村地区妇女的自杀问题,少年的叛逆问题等都说明了,农村社区认同感、凝聚力的极度快速缺失,极度需要社会的关注,政府的扶助。

还有虚拟社区的错误。虚拟社区是一个还在成长中的的社区,一个还有无限发展空间的未成熟的社区。在我眼中一个真正成熟的虚拟社区,是一个对现实社会有着强烈弥补功能的社区,即是一个你能在这个社区得到现实无法得到的地方。虚拟社区的成熟状态应该能达到电影《攻壳机动队》里的规模,而且应该是实名制的。对于“e时代很有可能造成新一代的孤独的人群。(页292)”我是不赞同的,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这是错的。我们通过qq等即时通信工具,能够极大地加强我们与好友、同学之间的联系,能够极大地维持业已形成的初级群体关系。对于一个群体的发展维持有极大的作用。所以e时代的人们反而可能比以前人们更幸福。

最后是我对于社会的现代化的一些理解。社会的现代化不是一步到位的,它是要经历漫长的时间的,而且每个时期的现代化的方向是不同的,每个时期社会的现代化都在弥补前一个时期现代化的不足。所以也就会出现与前期社会化完全不同方向,甚至反向的社会化。韦伯认为理性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这点我同意,但是我们仔细的观察后就可以发展,社会在韦伯所谓理性化之后就出现与之相媲美的感性化发展。出现了难以用理性所能理解后现代主义艺术,无厘头的,各种超现实的,未来的等等。更明显的是人们对爱情,婚姻的理解没有理性化,反而越发的感性化了,婚前性行为的合理化,对同性恋态度的转变,分手离婚的合理化,对爱情的完全感性化-“因为爱,所以爱”等等。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当现代化后,多数人摆脱物我的控制,本我爆发后的疯狂和疯狂后的空虚、无聊。难以想象,当现代化更进一步,当社会再过个几个世纪,当多数人的生活能达到古代帝王的水平时,人类社会将是一个怎样的面貌。

剩下的部分,由于老师讲得又快又散,我也没怎么仔细读阅,没有深入思考,也就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的。当然其中的内容还是非常值得我们看看的。

后记

这算是我的寒假作业吧,一万多字,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文章,也应该是可以向高志斌老师交差了。其实对于社会学我只学了点皮毛,直到今天我也只看过《社会学概要(第三版)》(蔡文辉 李绍嵘著)和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这两本社会学的通用教材,看了两本书就能写这么长的文章,个人认为是可以了,虽然到后面的确是太虎头蛇尾了。写人格发展理论的部分给与我很大的启发,这是我写这篇文章最大的收获。

谢谢各位的支持和帮助。祝大家新春快乐!

2008年  寒假

 

我的《社会学概念新修》学后感(3)

2008-01-22 11:22:53|  分类: 默认分类 阅读4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关于我最喜欢的一章-第五章

第五章-人的社会化。这是本书我最喜欢一章。我从小就对个人的成长问题、人类的发展问题等感兴趣,而本书中各种理论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特别喜欢其中的生命历程理论和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生命历程理论是我见过的最神奇、最科学的理论之一,是一篇真正的极具创见性的伟大理论。而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这篇给我以极大启示的理论,则是下文讨论的重点。

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其伟大性不必再由我叙说。为了写好这篇,我还特地的去找了一下他的《自我与本我》,后来发现其理论是属于心理学,没学过,越看越看不懂。不过幸好下学期,我也要学心理学了,而这篇就当为以后深入心理学的学习预热吧。

开始正文,下面我讲得完全是我个人对佛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的见解。甚至几乎有点脱离、违背了佛洛伊德的相关思想。而且很多是我尚未想好的、尚未完善的。有点凌乱。

佛洛伊德将人格划分为三部分:本我、自我和超我。而我认为应该划分为四部分:本我、自我、超我和物我。物我?我所划分出来的物我可能是附属与佛洛伊德所认为的本我的一部分,但又类似于超我的极端部分。本我和物我确实是有很大的相似性,他们都是受人类本能驱动的,都是属于人格结构中较原始、隐秘的部分。不过我还是认为应该把两者分离开来,原因在于他们的出发点的决然不同。驱动他们的本能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本能。佛洛伊德把本能分为生之本能和死之本能。我在我的角度看很难赞同他,我在认为人的本能应分为欲望本能和生存本能以及思维(意识)本能。而驱动本我的是欲望本能,驱动物我的是生存本能。

本我是受欲望本能驱使的,追求的是一种兴奋感,遵循快乐原则,是绝对主动的我。驱使本我的欲望本能很大一部分是人的性本能,但性本能肯定不是欲望本能的全部。欲望本能还应包含兴趣本能、创造本能、对未知事物的探索的本能,这是生物进化动因之一。而物我则不一样,它是受生存本能驱使的,追求的是一种生理上的永存感,一种生命上活着的感觉,遵循的是生存法制,是绝对被动的我。一个人活着,他必须要吃饭、必须要喝水、必须要排泄,这些事难道是人心甘情愿地去做的?人做这些事是为了性的满足?为感到快乐?当然不是,人做这些事是因为他想活下去,是被迫的,是必须的。比较好的例子是生病,一个人生病了,特别是患有绝症的时候,他还会感到快乐?还会感到兴奋?满足?只要是正常的人都不可能这样,除非他对生命完全没了希望。但当人们顺从自己的本我意志出于兴趣进行活动时,他们也绝对不会感到生存的所迫、感到必须这个词。性行为的确需要进一步思考,因为虽然越来越多的性行为是出自于人类的欲望本能,但也有出自与生存本能的性行为 ,出于生殖需要的性行为。感觉上性行为是介于本我与物我之间的,但我相信,它将越发偏重于本我。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欲望本能还是生存本能,似乎动物也有,动物也会发自本能的进行性行为,进行吃喝拉撒睡,甚至可能动物也有它们自己的兴趣本能。但是有一种本能只有人类拥有,那就是思维本能,或者说是意识本能。这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本能,它区别了人与动物,它的存在致使人类意识的形成,也就是自我与超我的形成。还记得有这么一个试验,研究人员给与一个新生婴儿和一个新生的黑猩猩以同样的环境、同样的教育,开始一段时间婴儿智力发展与黑猩猩一般无二。但一段时间之后(好像记得是两年后)婴儿的智力发展呈现几何式增长,而黑猩猩却一直停滞不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人类婴儿是人类,他有思维的本能,他的自我、超我在他思维本能的催化下渐渐苏醒了。(本段感谢wellyu009 的提示

人毕竟是有血有肉的,他的活动毕竟会受到生理上的限制,但是一些原本是生理上的东西又会受到社会的极大制约。吃饭问题就很明显,随着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我们不再亲自种粮食,不再种蔬菜,不再养殖家禽。一切我们吃饭所需的都源于社会,源于伟大的分工。但这种分工也极大得制约了我们个人的生存发展。当政局动荡时、经济危机时,这种制约的残酷性得以显现。人陷入了自己编制的陷阱。这里比较深刻体现了物我与超我的亲密关系。人受限制主要体现在物我,而物我限制人主要原因是受到超我的限制。本我和自我关系也类似,人动力源于本我,而本我产生的主要原因却在于自我,在于于社会中生活后逐渐形成的自我的价值观念。从而,人的内心世界与外在的社会的关系渐渐浮出水面。

本我追求快乐-即心理存在感,是人类的动力之源。自我是追求个性存在-即自我存在感,追求个性是为了追求他人的认可,追求他人的认可是为了追求幸福,接近本我它的追求形成爱情,情亲是自我追求的所最期盼,接近超我它的结果是友情。超我追求利益-即社会存在感,追求权力、声誉和经济形成各种工作关系,导致社会分层(韦伯)。物我追求生存-即生理存在感,它好像是最不重要,但它却是人类永远无法逃避的。人类一直在设法扩大、发展、膨胀自己的本我、自我而削弱、遏制自己的超我、物我。所以人们追求个性、追求自由、追求民主、追求科技。理想中,有一天人类会成功,再也没有物我和超我的制约,能完全展现自己的本我和自我,获得完全的自由。感觉和共产主义差不多。当然那时的人不再是属于人类了,人类社会不复存在了,一切现在的社会学理论可能都要失去作用了。

再对本我、自我、超我和物我这四个我进行划分。本我和物我是一组,是人类的动物的我,体现人类的动物性。而自我和超我是人类的社会的我,体现人类的社会性。在平时生活中,本我和物我主要是无意识的集散区,而自我和超我则是个人意识的主导区。从本我和物我中我们可以发现,本我体现了人的精神本质,而物我体现了人的物质本质。当然超我体现了人的社会本质,自我体现了人的个性本质。这四个本质是我对佛洛伊德理论的最重要的认识。

最后一点是我们要让这些“我”和谐共处、协调发展了。不能让任何一个“我”过于膨胀。因为这任何一个“我”的过分举动都会造成人格扭曲,都是人格不健康的表现。

(待续)



我的《社会学概念新修》学后感(4)

2008-01-24 20:38:59|  分类: 学术文章 阅读12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关于进一步思考的一章-第六章

先接着第五章说,第五章的标题是人的社会化,我看着看着,脑海里不经产生这样一个问题:既然人有他的社会化问题,那么物呢?是否也存在物的社会化问题。一个自然的物被人类社会所利用也会经历一个类似人类的生命历程。从它被发现开始,历经被采集被改造成为一件商品,接着被消费被交换,被人类社会所消费,所回收利用,最终被废弃,重新回归自然的怀抱。物的社会化过程中会由于种种原因而产生很多问题。比如生产浪费问题,消费浪费问题,供求关系导致的浪费问题,被废弃时社会的物怎样回归自然的问题,环境问题等。可以说物的社会化问题就是人类社会怎样才能更充分地利用每一件物品,让每一件物品更好地为社会服务,进而减少浪费的问题。也就是怎样才能使人类个体、人类社会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问题。在这个越来越重视环境问题的今天,我们是否应该重视这个问题,并对此进行系统化的研究?

到了第六章,社会角色问题。其实这一段的部分东西在我以前日志中提到过,这里写时想到了与第三部分的联系,就对此进行较大的完善。我认为既然每个人都由本我、自我、超我和物我这四种人格所组成,那么每个人就应该扮演这四种不同人格所带来的角色。即我认为人的角色可分为本我角色、自我角色、超我角色和物我角色两四种角色。本我角色是人的欲望角色,或者说是人的兴趣角色,理想角色,是人主动去努力的角色。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也就都会有自己的一个理想性的角色,有人形成为科学家,有人想成为艺术家。可能有些人的这种角色定位不明确,只是一种渴望美好生活的愿望,但这个愿望就是本我角色,即本我角色可能比较模糊,因为它是一种作为人生动力而存在的角色。自我角色是人生的基础性角色,他是人的性格角色,只有它扮演好了,人才会有对自我存在的认可。这种角色主要体现在人的生活上。表现在为人的性格、品质、习惯等。超我角色是一种社会的角色,工作角色。是一个人必要的角色。在人类社会,一个人必须要有工作才能生存。表现为人的财富、声誉和权力。物我角色是每个人所必须扮演的生命角色,这是一种制约性角色,不得不扮演的角色。病人还是一个相当好的例子,每个人都不愿去扮演一个病人的角色,但每个人都又不得不去扮演它。去扮演好它。表现在人对生命,健康的追求。

还有一种角色必须要重点说明,它介于自我角色和超我角色之间。但我又认为它是人类所应扮演的最根本性的角色,那就是人类这个角色。人类毕竟不同于动物,人活着必须要扮演好人类自身这个角色。也就是说一个人必须要有人性,人性的拥有与否是一个人是否成功扮演人类的根本,是一个人是否成功演绎人生的根本。是人类社会是否和谐发展的根本。举个例子,二战时执行南京大屠杀的侵华日军,作为军队、作为军人这个超我角色他们是极成功的,无论是射击还是拼刺刀,无论是战斗精神还是协同作战能力,他们都是那时军人的楷模。作为自我角色他们可能也是非常成功的,都经历了现代的教育形成了优良的军人品质和习惯。但是作为人类他们是失败,屠杀数十万同为人类的中国人,造成了数不尽的残酷暴行,完全没有人性可言。在人类这个最根本的角色上扮演失败,那么我认为,他们的一个总体上的社会角色的扮演是失败的。

还有,我们不能因为一个人的一时性的行为就把他定性了。一个人未到他生命的终结,他的社会价值就不能定性。只要是人,他的人格就能分成四个不同的矛盾的部分。那么从总体上来说一个人的行为必然也是多样的自我矛盾的。每个高尚的人都要拉屎,每个充满理想的人都要为现实妥协,每个坚强的人都会生病,每个废寝忘食工作的人最终还是要睡觉、吃饭。人是相当自我矛盾的,要仔细地分析,科学地辨别,客观地思考。

剩余两点,第一是每个社会角色都应有自己特定的布景、道具等表现不假。但是这些表现从其他的社会角色看可能是错误的,这里也体现了各种社会角色的冲突之处。我要表达的是关于“要表现出中央机关干部的角色,就要有高大的国家机关的建筑,在各办公室里还要有大的办公室、沙发、电话、文件柜等等”(页114),我反对类似上文的所谓的要有的表现,这不是在浪费我们纳税人的钱吗?反对形式主义!

第二是对现代社会,社会角色发展状况的思考。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角色呈现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发展倾向。这导致了现代人选择角色的困难化和角色扮演成功的困难化。这最终导致了现代社会,角色扮演的失败率的提升。这也是现代化病的一种吧。不过我相信人类社会始终是在向前发展的,科技的进步也导致了众多社会角色的淘汰,手机、网络等信息技术的提升也使个人的发展更容易了。社会有它自身的修复机制、完善机制。社会的畸形发展必然是难以持续的。

(待续)

 

我的《社会学概念新修》学后感(5)

2008-01-27 20:38:40|  分类: 默认分类 阅读16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关于社会微观分析的剩余部分

开始写这一部分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开始按照第三部分的人格发展理论编织自己的社会学了。更头痛的是,这个理论体系似乎和我以前的“人类社会发展基本规律”理论有很大的矛盾之处,几乎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角度,而我总想把这两个看上去完全不相干的理论衔接起来。这样做似乎再一次的超越了我的现有能力范围。

努力割弃人格发展理论的干扰后,发现能写的东西不多了。而自己又懒的很,不愿再去深入思考了。估计这篇文章必然是虎头蛇尾了。

社会互动这一角度,我是非常喜欢的,因为对于中国人来说这似乎是一个全新的角度,以前全然没想过,特别是符号互动论,我第一次看到时感到非常的惊奇。

对于社会互动这一章,我主要要谈的是集合行为这一部分,是关于从普通的社会互动到集合行动再发展到组织的这一过程。社会互动应分为主动互动和被动互动。主动互动源于相互间的好感,源于本我。被动互动源于生存的需要,源于物我。主动互动的结过可能形成较为持久的互动关系,而被动互动大多会在生存需要解决后结束。集合行动很特别,他的形成是完全被动的无组织的,纯粹出于外部的普遍压力引发对于生存的普遍需要而导致的。当这种引发集合行动的压力在集合行动出现后很快消散的情况时,集合行动普遍会因为生存需要的消弭而解散。但是当这压力在在集合行动出现后仍然保持甚至加强的话,参加集合行动的人群就会演变出群体,就有可能形成出组织,集合行动可能演变成组织行动。我认为,这引发集合行动的压力持续时间越长,压力越发加大,集合行动形成组织演变成组织行动的可能性就越大。

可能会有这样一种情况,即集合行动爆发后,外部压力瞬间急剧加大,以致瓦解了集合行动。这样做后,集合行动似乎是完蛋了,社会似乎是重归和谐了。但是这只是暂时加强了行动难度而已,只要是参与集合行动的群体还存在,引发集合行动的压力没有消除,集合行动的再次爆发只是个时间问题。最好的例子就是起义运动了。当然并不是所以的组织都由集合行动演变出,很多的组织是从个别人员互动的扩大后形成群体,然后才渐渐形成的。

初级群体是非常有意思的群体,我认为它是每个人必不可缺,因为初级群体是个人自我表现的土壤,当然次级群体也是不可缺少,也不可能缺少,它是个人超我表现的地方。对于初级群体的正负功能的看法,我认为不能僵化,毕竟很多成功的大企业是家族企业。只要把握好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之间的关系,就能很好的克服两者共存导致的冲突矛盾。

对于第九章,的确是非常遗憾的一章。因为这章我们老师没讲,没有任何合理的理由,没讲。从中就可以看出中国人的思想确实还需要启蒙。这章唯一要谈的是色情问题、嫖娼问题。这两种社会现象确实不是现代社会的产物,也更不是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页183)。因为人类社会还未现代化就存在了这两种社会现象,在中国军阀动乱的时代,在日本失去的十年-90年代,这两种现象反而越发严重。难道是社会越混乱,经济越倒退这两种现象越严重?我们可以发现,色情问题和嫖娼问题是人类社会所固有的问题,没有任何一个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具体的社会完全没有这两种现象。只是严重程度不同而已。我认为一般性的色情问题和嫖娼问题根源于需要者的本我需要(性需要)和服务者的物我需要。当然也有特殊情况,例如日本的援交现象,其服务者很多是出于超我需要,出于炫耀。甚至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出现出于自我需要的服务者。越是经济发达的地区,这种特殊情况的色情和嫖娼现象越严重。这也可以说是这两种不良现象的现代化了。

 (待续)

我的《社会学概念新修》学后感(6 完)

2008-02-06 14:35:05|  分类: 学术文章 阅读30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订阅

关于本书其余的部分

第三编是社会运行的宏观分析,这似乎是国内学者的强项,却又是现在的我的弱项。社会组织是宏观意义上社会的细胞,但本书对社会组织的功能,社会意义几乎没讲,而我一直非常关心的社会组织与国家政府与党的关系也是几乎没有。社会分层,请大家去参考我的“论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关系(草稿0.4)”一文吧,我也懒得去重复了。值得注意的是韦伯的分层理论要比马克思的阶级理论更科学,因为马克思的理论过于绝对化,把经济因素视为划分的唯一标准,而从现实上看,有明显的错误。例如,中国郡县时代的社会是以“士农工商”来进行分层的。为什么商人在这分层中地位最低呢?难道商人在中国郡县时代是属于被剥削阶级属于无产阶级而农民却属于剥削阶级属于资产阶级?还有士族为什么地位会最高?士族在那个时代主要是知识分子、儒士。为什么在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地位最高,而现代知识分子的地位却直线下降?还有为什么在西方社会资本家的地位最高,而中国明显当官的地位最高?很多东西仅用传统的马克思理论是难以科学地解释的。

社会设置,在中国社会似乎总是政府的事,我也没什么兴趣。社区这章有两点错误,一是“农村社区的地域特征与成员归属感两者从历史传统上看就是结合自然的,不存在重新培育认同感、增强凝聚力的问题。(页282)”这句话是有明显错误的。当今中国社会,随着改革开放,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这里造成的众多城市社会问题暂且不谈,这种农村青壮的大量流失对于农村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仅从认同感、凝聚力上看,去城市的青壮在长期城市生活后开始向往城市生活,特别是青少年,渴求留在城市,脱离农村。留在农村的老人、妇女、少年,由于青壮长期在外而导致家庭的残破,初级群体的逐步瓦解,开始引发出各种心理、社会上的问题。老人抚养生活问题,妇女生活问题,少年教育问题等等。青壮是一个家庭的支柱,他的长期缺失会给一个家庭带来长期的严重的问题。这些年来,农村地区妇女的自杀问题,少年的叛逆问题等都说明了,农村社区认同感、凝聚力的极度缺失,极度需要社会的关注,政府的扶助。

还有虚拟社区的错误。虚拟社区是一个还在成长中的的社区,一个还有无限发展空间的未成熟的社区。在我眼中一个真正成熟的虚拟社区,是一个对现实社会有着强烈弥补功能的社区,即是一个你能在这个社区得到现实无法得到的地方。虚拟社区的成熟状态应该能达到电影《攻壳机动队》里的规模,应该是实名制的。对于“e时代很有可能造成新一代的孤独的人群。(页292)”我是不赞同的,我的亲身经历告诉我这是错的。我们通过qq等即时通信工具,能够极大地加强我们与好友、同学之间的联系,能够极大地维持业已形成的初级群体关系。对于一个群体的发展维持有极大的作用。所以e时代的人们反而可能比以前人们更幸福。

剩下的部分,由于老师讲得又快又散,我也没怎么仔细读阅,没有深入思考,也就没有什么特别值得说的。当然其中的内容还是非常值得我们看看的。

后记

这算是我的寒假作业吧,一万多字,第一次写这么长的文章,也应该是可以向高志斌老师交差了。对于社会学其实到今天我也只看过《社会学概要(第三版)》(蔡文辉 李绍嵘著)和郑杭生主编的《社会学概率新修(第三版)》这两本,看了两本书就能写这么长的文章,个人认为是可以了,虽然到后面的确是太虎头蛇尾了。写人格发展理论的部分给与我很大的启发,这是我写这篇文章最大的收获。

谢谢各位的支持和帮助。祝大家新春快乐!

2008年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