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食尸鬼日文怎么写:百家讲坛之多尔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8 11:24:19
第一讲 与孝庄皇太后青梅竹马的关系之谜(一)
  
  提起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人们都在问,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孝庄皇太后到底嫁没嫁给多尔衮呢?这也就成为清宫四大谜案之一。关于这个问题,史学界有三种观点:
  第一种观点,孝庄皇太后没有下嫁给多尔衮,他们之间什么关系也没有。
  第二种观点,她下嫁给了多尔衮。
  第三种观点,她虽然没有下嫁给多尔衮,但是他们之间是一种情人关系。随着对问题的展开,我们会一一揭开这些谜底。
  我还听到过许许多多的说法,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是说孝庄皇太后,长得非常漂亮,号称“满蒙第一美女”。这里的满是满洲人,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满族,这里的蒙指的是蒙古族人,说她是“满蒙第一美女”。而多尔衮呢?也号称叫“满洲第一俊男”。而且还有一种说法,说他们两个人之间,从小相识,可谓是儿时的玩伴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青梅竹马。他们两个人之间是这样一种关系吗?我们首先介绍的是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青梅竹马的关系之谜。
  我们这里从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的出生谈起。我们首先来隆重地推出我们今天给大家讲课的内容的主角,他就是多尔衮。我们首先给大家介绍一下多尔衮的出生,在介绍多尔衮出生之前,我们介绍一下他的家世。
  多尔衮的父亲是努尔哈赤。努尔哈赤这个人,我们了解,他出生于1559年。1583年,他以十三副铠甲起兵,到1615年建立八旗制度,1616年,正式建立后金政权,他建立这个政权就叫金,但是历史上称之为后金,为什么呢?我们后面再给大家揭示。
  1626年,公历的9月30日努尔哈赤去世,他一生征战了四十三年,多尔衮的母亲呢?是努尔哈赤的妻子之一,努尔哈赤一生有十六个妻子,多尔衮的母亲是努尔哈赤最喜欢的一个妃子,她姓乌拉那拉氏。说起多尔衮的母亲乌拉那拉氏,她与努尔哈赤的婚姻,是一桩政治婚姻,他们之间可没有自由恋爱,也是从小相许的,说起他们两个人的结合还得说到1602年。
  1602年这一年呢,乌拉那拉氏她所在的部落也是满洲人的一个部落,叫乌拉部,与努尔哈赤所在的建州女真打起来了,这场战争的结果是乌拉部战败,努尔哈赤这个部落取胜,乌拉部没有办法,乌拉部的贝勒,最后只能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努尔哈赤为妻,这样,乌拉那拉氏就嫁给了努尔哈赤,多尔衮的母亲她本人叫阿巴亥。嫁给努尔哈赤以后她还挺争气,一连串给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
  我们知道,努尔哈赤本人他有十六个妻子,十六个妻子一共给他生了十六个儿子和八个女儿,而乌拉那拉阿巴亥,她一个人就为努尔哈赤生了三个儿子,多尔衮是她为努尔哈赤生的二儿子。多尔衮上面有一个哥哥叫阿济格,他的下面有一个弟弟叫多铎,多铎这个人你要记住,后面我们会经常讲到这个人。他和多尔衮相差两岁,两个人的关系可谓是非常密切。
  爱新觉罗多尔衮是大清朝创始人努尔哈赤的儿子。“爱新”是一个姓,它在满洲人的语言里就是金的意思;“觉罗”就是我们汉语的姓的意思;“多尔衮”这个词是什么意思?他在满洲人的语言里专门指一种凶猛的动物,这个动物生长在北方寒冷的北方,叫熊。所以如果人们要说爱新觉罗多尔衮加在一块儿翻译成我们现代汉语是什么意思?就是姓金,名熊。
  和他相适应的我们前面还曾给大家介绍过什么?比如和珅他的姓氏,钮祜禄氏,钮祜禄的意思是狼,还比如说,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的姓氏,叶赫是一条河的名字,那拉是什么意思?那拉是满语,满语那拉的意思是太阳,哈尔滨有一个岛叫太阳岛,是国家著名的旅游风景区,那个太阳岛翻译成满语就应该叫那拉岛。
  多尔衮本人出生于公元1612年11月17日,死于1650年的年底,多尔衮这个人的一生很有意思,他的一生是谜一样的一生,我们为什么这么说呢?
  多尔衮是大清朝创始人努尔哈赤的儿子,在努尔哈赤死了以后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皇太极继位,皇太极死了以后,皇太极的儿子爱新觉罗福临继位,多尔衮就成为摄政王。在爱新觉罗福临继位的前八年,也就是顺治皇帝的前八年,多尔衮实际上是大清朝的摄政王,真正意义上的摄政王,他从1643年开始摄政,到1644年,清军入关,迅速统治了中国,所以,他不但是大清朝的摄政王,更重要的就是在他摄政时期,大清朝完成了对中国绝大多数领土的统治,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英雄的人物,他的人生经历可是非常地不平凡。
  我们来看这样一组数字:崇德八年,也就是皇太极当皇帝的最后一年,1643年,多尔衮担任了辅政和硕睿亲王。
  顺治元年,也就是1644年,他担任了叔父摄政王。
  顺治二年,也就是1645年。他担任了皇叔父摄政王,加了一个字,皇叔父摄政王。
  顺治五年十一月,他担任的官职是什么呢?又少了一个字,皇父摄政王,这是1648年了。
  等到了顺治七年十二月二十五日,这个时候已经到了公历的1650年的年底了,也就是说多尔衮刚刚去世的时候。他的职位又发生了变化,清朝的皇帝,顺治皇帝给他一个十七个字的谥号,这是追封的,这十七个字是,“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义皇帝”。我们要注意,这十七个字的封号最后两个字是皇帝,他死后被追谥为皇帝,是皇帝就要有庙号,在家里头,庙里头供着的庙号,庙号成宗,成者,得天下也,得天下者视为成。看来,此时的多尔衮,死的时候,已经到了他人生中最辉煌的时候。关于这一点,我提醒大家几句,第一就是关于皇帝的庙号、谥号和年号,这里我们先不给大家介绍,后面我们再来介绍。
  第二,就是一般皇帝的谥号,死后,皇帝和皇后的谥号加上皇帝,加上皇后两个字都应该是由十九个字组成的,但是,您仔细听,我刚才说的多尔衮那个前前后后他是十七个字的谥号,也就是说,他没有当上真皇帝,是假皇帝,是摄政王,是死后追封的。但是,他这个皇帝之位仅仅不足两个月,在顺治八年,也就是1651年2月,顺治皇帝断然下令,将多尔衮“削爵,撤庙享、罢谥号、黜宗室,籍财产入宫”。什么意思呢?
  削爵,削去他生前所有的爵位,也就是睿亲王,或者是皇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这一系列的爵位,一概罢免。
  什么叫撤庙享呢?庙就是庙号,成宗,庙号成宗,享,在庙里面供着,把他的供牌撤掉,而且再也不允许管他叫做成宗了。
  还有罢谥号,这十七个字一个也不留给他了,他什么都不是。
  紧接着,还有一个籍财产入宫,说的是他们家所有的财产充公。
  这还没完,还有一个黜宗室,黜宗室是什么意思?把他的后代从爱新觉罗家族中清除出去,成为一个草民。这还没有结束,在乾隆四十三年,也就是1778年的时候,在多尔衮去世128年以后,乾隆皇帝终于发布长篇上谕,为多尔衮本人平反昭雪,追认谥号为忠,恢复他的睿亲王的爵位,所以人称多尔衮为睿忠亲王。
  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刚才说的某年,他什么爵位,某年什么爵位,这里面您要是仔细听,回去认真研究,您就可以发现,这里面有几个天大的秘密隐藏在其中。接下来我们就来看看多尔衮谜一般的一生,也就是我所说的五大失败。
  一般人而言,他们都会认为多尔衮的一生是和成功分不开的,多尔衮就是一个成功的标志。前面我们介绍的那么多事迹,大家也能够耳熟能详的一些事迹。他生前极尽荣华富贵,正是在他的领导之下,他担任摄政王时期他进军中原,使得大清朝迅速走向全中国,没有他便没有大清朝向中国广大的领土挺进,他应该就是一个成功的人,但是到了我这里,我却总结出来他的五大失败。
  有的人就会说,你说的有道理吗?诸位仔细听好了,我给他总结的五大失败。
  第一大失败就是两次争夺大清朝的最高统治权的失败。这里,我用的是大清朝,用的是最高统治权,有的人说了,为什么不称皇帝呢?其实清朝前面叫后金,后金的最高领导人,称谓叫大汗,不叫皇帝,后来才改叫清朝,清朝的时候才叫皇帝,所以我这里用的是两次争夺大清朝最高统治权失败。
  第一次,1626年,他争夺后金的汗位失败,与他的同父异母的哥哥皇太极争夺汗位失败。
  第二次是十七年以后,1643年,他与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争夺大清朝的帝位失败,这两个失败我们给他归纳为一个失败,两次争夺最高统治权失败,您说他失败不?那么大本事的一个人,两次都非常有机会,绝对优势,就应该他当大汗,就应该他当皇帝,但是两次机会都被他错过去了,你能说不是失败?
  第二,企图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失败。两次争夺最高统治权都没得手,最后自己没办法只能做摄政王,他满心想,在他摄政的八年里,完成统一中国的任务,但是终他去世,他也没有看到中国统一在满洲人的旗帜之下,统一在他的旗帜之下。搁别人早就完成统一了,您说,不是失败?
  第三大失败,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失败。到死我们都说不清楚,你俩到底是有关系没关系,关于这个方面的失败,我们今后再来给大家解释。
  第四大失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失败。人所共知,多尔衮十个妻妾,妻妾十人,一共给他留下了多少儿女呢?一个女儿,只有一个女儿。在中国,传统的中国,一个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社会里,拥有十个妻妾的多尔衮,居然没留下一个儿子。您说能不失败?
  由此,我们就得出了他的第五大失败。他非常喜欢顺治皇帝,非常喜欢爱新觉罗福临,视如己出的一个人,结果在他死后仅仅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内,他非常疼爱的侄子——顺治皇帝,下令将他削爵,撤庙享,罢谥号,黜宗室,籍财产入宫。您说,这是不是失败?这是他的第五大失败,最后的结局失败。
  关于多尔衮的五大失败,其原因、经过及结果,随着我们后面问题的展开,我们还会一一谈到。不过,要请诸位耐心一点。那谈完了多尔衮的出身,现在我们把眼光应该放到孝庄皇太后这里了,孝庄皇太后是怎么样出生的呢?她的情况如何?他们是什么时候认识的?
  说起来,孝庄皇太后她可不是满洲人,也不是汉族人,她是蒙古族人。出生于蒙古族的科尔沁部。提起蒙古人,我们大家都不陌生,蒙古族在公元13世纪初年的时候,蒙古族的民族英雄,我们前面给大家介绍过,蒙古族的民族英雄成吉思汗,他的名字叫铁木真,他建立了蒙古政权,统一了蒙古草原,后来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他统一了整个中国,建立了元朝。1368年,元朝被明洪武帝朱元璋所推翻,元朝灭亡之后,很快蒙古人一分为三,活跃在今天内蒙古地区的是漠南蒙古,活跃在今天外蒙古地区的是漠北蒙古,活跃在今天甘肃、青海、新疆等地区的是漠西蒙古。每一个大的蒙古部落,下面又分成很多很多小的部落,我们刚才所说的科尔沁蒙古就属于漠南蒙古的一支。孝庄皇太后便出生在这个漠南蒙古的家族里。说起漠南蒙古,科尔沁部和建州女真,和多尔衮他们家所在的建州女真,那关系可是非常密切,我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所有的蒙古各部落中,科尔沁部是最早归顺建州女真,它要不归顺,孝庄皇太后怎么嫁给皇太极啊,所以它是最早归顺。说起来这两个部落在孝庄皇太后出生之前,长期一直是对手,一直在打仗,经常作战。最著名的一次是1593年,那一次,科尔沁蒙古联合蒙古部落中的三部,又联合建州女真中的两部,还联合海西女真中的四个部落,一共是九个部落,三万人,会攻努尔哈赤,结果努尔哈赤将这九部联军打败,努尔哈赤取得了巨大胜利。
  此后,1594年,当时科尔沁的首领,蒙古人的首领称台吉,知道自己败了,一看九部联军打不过人家,赶忙给人家送礼,送了一百匹马,送了十匹骆驼,急急忙忙自己亲自押运送给努尔哈赤。结果努尔哈赤礼物收下了,人驱逐,你送给我的东西,我要了,你人给我走,咱们继续在战场上交兵。我不把你打服了,不行的。所以,双方异地再干,紧接着从1597年到1610年,这前后十四年之间,双方大战了三个回合,这三个回合我们人所共知的努尔哈赤,英雄般的人物,三次战败,三次被科尔沁部打败。
  时间到了1612年,随着多尔衮的出生,随着孝庄皇太后的出生,建州女真和我们所说的科尔沁部,关系迅速地就好转了。难道真的是随着他们两个人的出生,两个部落好转了,还是有其他的什么原因呢?这中间是偶然还是必然呢?我们来看看1612年的多尔衮。 1612年是一个关键的一年,不论是对于建州女真,对于努尔哈赤,还是对于科尔沁蒙古,都是非常关键的一年。这一年,努尔哈赤可谓是双喜临门。
  说双喜临门,第一喜,这一年的冬天11月17日,他添了自己的第十四个儿子,也就是多尔衮。这一年的第二件喜事,这一年秋冬之季,努尔哈赤遣使蒙古科尔沁部,到那儿干什么呢?求婚啊,他派人替他求婚,求谁呢?求科尔沁部的台吉明安的女儿,要求把明安的女儿下嫁给他,人家明安的女儿早就有主了,早就准备下嫁给别人了,结果在这个时期明安一听,努尔哈赤来了,他要我把女儿嫁给他,行,立即把原来那个婚约撕毁,我亲自送给他,结婚,1612年这一年,努尔哈赤又结婚了,所以这一年,又添儿子又娶媳妇,所以我们说他是双喜临门。
  多尔衮刚一出生,两个部落关系又好了,什么原因呢?其实跟多尔衮一点关系都没有。我们可能听惯了努尔哈赤长期以来带兵打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无坚不摧,但是我们可以看到,从1597年到1610年,十四年间,努尔哈赤面对着科尔沁蒙古,三次作战,无一胜绩,全都以失败而告终。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他必须得去想一想,什么原因造成了我连战连败。他思来想去,他非常清楚,一方面是自己长期作战,士兵厌战,另一方面,树敌过多,这样长此以往,建州女真非毁在我努尔哈赤的手中不可,所以他改变了政策,开始采取怀柔政策,拉一派打一派,他就想到,哪派最是我的大敌呢?我得先拉他,拉来这拨再说,我得先消灭那些弱旅。最横的当时就是科尔沁部,所以他马上就向科尔沁部求婚,这时他首先做出了这种表示友好的举动。
  那我们回过头再说,蒙古科尔沁。科尔沁部是蒙古部落中最厉害的一个部落吗?不是。所以在这个时期,科尔沁部他也有一个想法,不成,我也要保存实力,我还是老老实实别得罪人了,所以这样,双方可谓是一拍即合,只是巧的是,他们这个友好刚刚表示的时候,恰恰就是多尔衮的出生和孝庄皇太后的出生。
  我们回过头来说孝庄皇太后,孝庄皇太后本人她出生于1613年3月28日,她死于1687年,一生活了七十四岁多,按虚岁叫七十五岁。她本人是原来蒙古科尔沁部一个首领,贝勒塞桑的女儿。她在她们家行二,她有一个姐姐,她这个姐姐叫海兰珠。她在1625年,也就是她十二周岁的时候,嫁给了皇太极为妃,那阵叫侧福晋,也就是侧妃,妾的意思。她嫁给皇太极为妃以后,曾经辅佐皇太极,辅佐皇太极的儿子顺治,也就是爱新觉罗福临,还辅佐皇太极的孙子康熙皇帝,也就是爱新觉罗玄烨,她前后辅佐了三代帝王。所以呢,她活着的时候是侧福晋,是皇太极五个妃子当中位居第五的。五个妃子,她是位居最后的那一个。但是由于她的儿子,她的孙子当了皇帝,逐渐的,她的身份也日渐提高,这也叫母以子贵吧。所以她死了以后,她的称谓是一再地上涨,它的谥号也是一再地变化,最后直到康熙、雍正、乾隆,等到乾隆年间,她的谥号是十九个字,她的这十九个字的谥号很长,叫“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简称孝庄文太后,再简称孝庄,再简称庄妃,这就是她的这个词的由来。
  看过一个电视剧,电视剧上这个孝庄皇太后,她张嘴就说我孝庄,这个是不可能出现的,你活着的时候就知道死了上什么称号?孝庄这个词,最起码它也得在1687年以后才出现吧,我们称她为“庄妃”都不对,只不过是大家都称之为庄妃,关于到底应该称呼她什么呢?我们还得讲孝庄皇太后她这个人她到底姓甚名谁啊?
  说起孝庄皇太后,她的姓氏我们在《正说和珅》里给大家介绍过,她姓博尔济吉特氏,这咱们前面可讲过,说博尔济吉特氏,她本人是成吉思汗的直系后代,成吉思汗姓什么?姓孛儿只斤氏,这个孛儿只斤的意思是什么?蒙古语的意思是什么?蓝眼睛的人啊,也就是说,这个孛儿只斤氏,成吉思汗他本人有高加索血统,有欧洲人的血统,他的眼睛是蓝的,我们中国还有一些姓氏,他的眼睛应该是蓝的。像姓安的,姓史的等等,他们的眼睛应该是蓝的,应该是有欧洲血统。那也就是说,后来这个部落才逐渐地改称叫博尔济吉特氏,那孝庄皇太后她本人姓氏我们搞清楚了,而且博尔济吉特氏是蓝眼睛的人的意思,她叫什么名字呢?她的名字原本应该叫布木布泰,这是汉语了,写的汉字了,要是叫蒙语读者那就快了,那么这个布木布泰是什么意思呢?我查了一下,现在咱们蒙族人学的语言文字里面没这个词,我专门打听了很多人,布木布泰在现在的蒙文里面没有,它是很古老的蒙文,比我们通常所说专业所说的老蒙文还要老。
  蒙古族人使用文字可是有很悠久的历史了,最早是藏族人八思巴给蒙古人创立的文字。后来呢?这个文字不断地变化,一代又一代地变化,所以孝庄皇太后的名字布木布泰原意在现在的蒙文里没有,比老蒙文还老的布木布泰的原意应该是什么?后来我是翻阅了很多的资料,也咨询了很多蒙古族的专家得到了答案,布木布泰是亿万子孙的意思。
  那亿万子孙的意思,有的观众就说了,不对啊,电视里面管她叫大玉儿啊,这个大玉儿是真的还是假的啊?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还有一个问题,您说半天也没说多尔衮是不是满洲第一俊男,孝庄是不是满蒙第一美女吗?他们两个人是否是自幼相识、青梅竹马的关系呢? 第二十讲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五)
  
  对于论据二,弟娶其嫂的满族旧俗。正方认为,哥哥死了,兄弟自然就要娶自己的嫂子,这种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那么反对者认为呢,这个不对。不应该出现这种事情。我们可以考虑,皇太极他有很多弟弟,他也不是就多尔衮一个弟弟,所以反对者认为,即使满族人有这个习惯,弟娶其嫂的满族旧俗,那你也不能证明,皇太极死了以后,就一定是由多尔衮来娶孝庄皇太后,而且呢,还有一个问题,也不一定能够证明,孝庄皇太后就一定非要嫁给多尔衮。
  而且我们可以做另外一个论据,弟娶其嫂,满族有其旧俗,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来论证,孝庄皇太后就一定会下嫁,这个旧俗是可以改变的,因为毕竟它已经入关。入关以后,它这个旧俗还能保持多长时间呢?所以他们认为,这个不对,对于他们的考证,我觉得是很有道理。
  紧接着,反对者们又开始进行了一些画蛇添足的论证过程。本来我觉得前面考证就很好,但是后面他又认为这个事情不完美,开始进行画蛇添足的一些论据。他们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多尔衮后来娶了一个谁呢?娶了他的侄儿媳妇,他把豪格给弄死了,弄死了豪格以后,他把他的侄子豪格的妻子收继为自己的老婆,说这件事当时引起了全天下人的震怒。我觉得,有点言过其实,全天下其实就你们家的事,全天下人谁管这个啊,爱娶谁娶谁,对吧。说引起了全天下人的震怒。而如果多尔衮又娶了孝庄皇太后的话,那这件事一定是当时全天下的新闻。就一定不会出现今天这种情况,我们还在论证她到底嫁了还是没嫁,就不会出现这种考证。
  更有甚者,这种全天下的震怒,一直在清朝的史书中屡屡有所记载。比较典型的,比如说《清世祖实录》上,它就记载在顺治八年,济尔哈朗,济尔哈朗这个人咱们前面讲过,最开始顺治当皇帝的时候,他是两个摄政王之一,后来呢,他被多尔衮给挤下去了,自己辞职回家不干了,济尔哈朗在顺治八年的时候,也就是在1651年的时候,他曾经上书,跟顺治皇帝说,多尔衮讨了豪格的老婆,这极为不对。不但如此,过了四年以后,到了1655年的时候,济尔哈朗还是旧事重提,仍然在提,有这么一回事,他说的是这么一句话:“查睿王将肃王无因戕害,收其一妃,又将一妃私与伊兄英王,此罪尚云轻小,何罪为大?”他认为这个罪在十恶不赦之列。据《清世祖实录》里面的记载,反对派就认为,你看,他只是讨了他的侄儿媳妇,就引起了这么长篇大论的声讨,如果多尔衮真的娶了孝庄皇太后的话,那么,这史书中无论如何应该有更严厉的言词。这是一。
  第二,如果有这么回事的话,很有可能,老谋深算的济尔哈朗他就不会拿这件事一而再,再而三地说。据此,他们认为,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之间即使有关系,退一万步说,也只是一种偷情,不可能出现下嫁这种事情。偷情跟下嫁是有着原则的区别。这是他们对第二个论据弟娶其嫂的满洲旧俗的批驳。
  对于第三个论据,多尔衮的皇父称谓,反对者们也进行了彻头彻尾的批驳。他们认为这个蒋氏所写的《东华录》里面之所以记载皇父,它是说什么呢?是清朝它的君主对某个臣下,注意,是君主对某个臣下的尊称,在什么情况下对某个臣下的尊称呢?在他立了大功以后,无以赏赐,没办法再给他加封号了,所以就赏了这么一个封号。因为前面他立了很多功,最后被定为皇叔父摄政王,在定为皇叔父摄政王以后,他的功劳一天比一天大,老在打仗,老在立功,所以后边怎么办呢?没有办法了,汉文里面没有什么词汇了,所以就只能给他定为皇父摄政王。他们还举例说,用皇叔父摄政王的满文举例说,这个皇叔父摄政王,它在满文里面应该是怎么写的呢?说的是大汗,也就是皇帝了,大汗的叔父父王。他们说满洲人经常有这种传统,跟谁好就管谁叫爸爸,说有这种传统。
  那他们还进一步论述说,实际上,多尔衮的封号是一步一步叠加累积才到了皇父摄政王这儿,你看最开始他就是一个摄政王,后来呢?他立了功,所以被封为叔父摄政王。再后来诸位注意,据《清世祖实录》记载,有一个汉族人御史,他这个人的名叫赵开心,他就注意到了叔父摄政王在汉语中的问题,叔父摄政王到底是谁的叔父,是我的叔父,是你的叔父,咱们家一共祖孙三代人,到底谁管他叫叔父,这个叔父成为官称了,他说这个不对,所以在这种情况之下,他就上了一道疏,说:“夫叔父,为皇上叔父,惟皇上得而称之,若臣庶皆呼,则尊卑无异矣。”你就说不明白了,所以,在他的强烈建议之下,各部开始讨论,讨论他的建议,最后通过了他的建议。把叔父摄政王改称为皇叔父摄政王,皇帝也很高兴。
  那再后来呢?也就是到了顺治五年,1647年10月的时候,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皇帝又觉得,多尔衮又立了大功了,所以颁诏,大赦天下。大赦天下,第一句就开始这么写:“叔父摄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勋劳,宜增加殊礼,以崇功德。”最后各部各院集体讨论,应该叫什么,前面已经叫皇叔父了,现在应该叫什么,最后大家讨论的结果是皇父摄政王。反对者们认为,从此以后,直到多尔衮病逝,清朝的所有公文,在涉及到多尔衮的问题上,您查,《清实录》,或者去查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的档案,清史档案。您在那里能够找到什么呢?皇父摄政王这个词,是专门指多尔衮的,而且不光在中国的史书上您可以找到,您可以看朝鲜的《李朝实录》,它这里面也记载的是。从顺治六年以后,一直开始记载,就叫皇父摄政王,他们认为皇父摄政王这个词,在中国的史书上,从顺治五年十一月就开始出现了,在朝鲜的史书上是顺治六年二月开始出现了,而我们人所共知的太后下嫁是顺治七年年初,从时间上不对,所以,不存在太后下嫁的问题。
  另外,反对者们还对这个进行了进一步的解释。他们认为皇父摄政王这个词是一个非常简单的事,就跟我们汉族人的一些政权,他们的一些统治者对自己的臣下立了大功,觉得这人太棒了太牛了,最后怎么办呢?给他一些称谓,也就是叫父的,比如说西周,有一个姜尚,周武王就称姜尚为尚父。春秋有一个齐桓公,齐桓公就管管仲称为仲父。还有,三国,蜀汉的后主刘禅,他就管诸葛亮叫相父,相是丞相的意思。他说,怎么就许你们汉族人,汉族的皇帝管他的臣下叫尚父、仲父、相父,我们满洲人叫一回皇父就怎么了呢?有什么新鲜的,不一样的道理吗?他们还进一步论述说,你看,光绪管慈禧太后叫皇阿玛。尽人皆知,这阿玛是爸爸的意思?那慈禧太后就变性了?就变成男的了?你不能这么论述吧,所以他们认为,叫皇父,恰恰证明她没有下嫁给多尔衮,这是他的第三个方面的批驳。
  反对者们认为,张煌言的确写了《建夷宫词》,而且他们认为呢?张煌言的《建夷宫词》是正方所提八个观点中惟一的一个直接涉及到太后下嫁的,所以,如果把这个批倒了,那你认为已经下嫁的人你就没戏了,所以他们全力以赴对《建夷宫词》进行批驳。
  他们认为,《建夷宫词》有三个原因导致它不能作为论据使用。《建夷宫词》的第一个不符合,从《建夷宫词》的名字,就不对,它带有浓厚的民族偏见,本来人家是清朝,或者您最不济叫后金也可以,叫金也可以,不叫,非得按照汉人传统的您原来在那儿建过一个州叫建州,叫建。夷呢?对东方少数民族诬蔑性的称谓,夷蛮戎狄,东方是夷,南方是蛮,西方是戎,北方是狄,夷蛮戎狄。这个诗,从头到尾,十首诗彻头彻尾的内容都是对满洲的诬蔑。所以,这是第一,偏见,不能成为证据。
  第二,他认为张煌言本人出生在异地之口,他写的书,写在异地之口,记在异国之文,你不是在这儿写的,你人不在这儿看着他写的,你好几千里地以外,你写人家的事,这就不可信,这就不能成为历史的证据。除此之外,他的第三点论述,他认为,这个诗词跟史料不是一回事,诗词可以比赋,可以夸张,所以诗词就不能算史料。你拿什么说都可以,就是不能拿诗词说,诗词就靠边站,我这历史考证里头没有诗词,这是他的对于论据四的批驳。
  对于论据五,顺治谕旨露出的破绽,反对者们进行了考证。他们说,有的人说,顺治有谕旨,太后下嫁。可直到现在,我看到的顺治谕旨都不知打哪儿抄的,谁能告诉我原文在哪儿,在哪本书里,你从哪本书里看的,在第几页,这本书的可信度如何,这本书现在在哪儿?史料在哪儿?没有。天下文章一大抄,你抄我抄他也抄,最后这谕旨就真的了?所以他们认为,你要想说这顺治谕旨是真的,可以,拿来让我看看。我要看不见,抱歉,没有。我认为这个不值一提,您拿来让我看看,行不?看完了我就还你。这是他对第五个方面的批驳。
  对于第六个方面,风水墙的诉说。对于风水墙,反对者们也进行了批驳。他们认为,太后入关以后四十多年的时间里,长期生活在顺治、康熙身边,对于年轻的顺治和康熙,冲龄继位,都是几岁继位的小孩,保护、辅佐了这两个小皇帝,所以呢?孝庄皇太后对于顺治皇帝,对于康熙皇帝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他们认为是很深很深的。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孝庄皇太后临死之前,她觉得我活着的时候,我辅佐他们,现在的康熙也不大,我死了我也得跟他们这儿看着,我怕大清的江山怎么样,所以我死我也得埋在你们身边,我得照顾你们,很合理的一个要求嘛,有什么可论证的,有什么可论述的。活着的时候跟皇太极就没什么感情,就过了那十几年,不到二十年,转眼就死了,这二十年你想皇太极多少个老婆,好几个,正宫就五个,还不算那些个妃子。所以他们认为,这是一个极正常的事,有什么可讨论的呢。埋哪儿都一样,只是孝庄皇太后她的感情在顺治和康熙这儿,所以她不愿意离开这儿。但是康熙就犯难了,按照历朝历代祖宗的规矩,太皇太后,孝庄应该埋葬在自己的爷爷皇太极的坟里,可是呢?按照祖上的规矩应该扒坟,把这个坟掘起来,然后再重新埋,回埋,可是按照孝庄太皇太后的主张又得在他身边,所以康熙就犯了难了,这一犯难,三十五年过去了,她死了都没埋。然后等到雍正三年,雍正三下五除二给埋了,起名叫昭西陵。诸位,雍正为什么三下五除二,在雍正三年赶忙就把这个孝庄皇太后他的祖奶奶埋了,为什么着急把他袓奶奶的尸骨埋了。诸位仔细算一算,雍正三年,它是孝庄皇太后与皇太极结婚一百周年,那真是百年合好了,你这百年再不回去,再不搁那儿就回不去了,所以它有一个百年的问题,那边叫昭陵,这边叫昭西陵,遥遥相对,无论如何都得入土为安,所以他们认为,这个事埋在那儿也恰恰证明,应该是没下嫁。这是第六。
  对于论据七,说有人见过铁证太后下嫁诏书。反对者们认为,孝庄皇太后那么内敛的一个人事事都不出头,自己第二次嫁人,满世界张扬什么?这可信吗?完全不可信。您看孝庄皇太后哪件事强出头过,这个事本身不可信。
  第二,他们认为,太后下嫁诏书的发现人刘起瑞,他不可信。他跟他儿子说,1909年的时候,那阵这刘起瑞是清宫大内的一个头,然后在整理内务府的时候,整理文件的时候发现了一个东西叫《皇父摄政王起居注》,皇父摄政王这是说多尔衮,就是多尔衮的生活起居。过去皇帝身边都得有一个大臣,皇上每天干什么了,每句话说什么了,都一个字不落地都得抄,几点几分,干什么了都得写上,这个最后编成一本书叫起居注。多尔衮生前也应该有这么一个起居注。这个刘起瑞说他发现了《皇父摄政王起居注》,然后随同还发现了一个什么呢?还发现了一个太后下嫁诏书。这会是真的吗?反对者们进行了两个方面的考证,认为第一,如果是真的话,不会当时整理文件的就您刘起瑞一个人吧,应该有别人吧?怎么最后就您说有这么一件事,别人呢?你的旁证呢?孤证不立,你是孤孤单单的一个证据,就你说有这么一个诏书,别人谁都没看见,你拿过来你就自个收起来了,藏起来了,可能吗?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没有佐证的话,即使有这么一个太后下嫁诏也是假的。不但太后下嫁诏是假的,你那个《皇父摄政王起居注》也是假的。
  第二,1909年您发现这个东西,即使我们退一万步说您真的有这么一个玩意,真的看见了,作为您这个人到1946年,三下七年过去了,您吐噜出一句话,我三十七年前曾经干过什么什么,曾经发现过什么什么,您为什么要说这句话,您这一辈子都守口如瓶了,怎么现在把这句话给吐噜出来了呢,而且吐噜出来还不算完,怎么着还把这个东西给发表在报纸上了呢?出了一本书叫《皇父摄政王起居注》,在《皇父摄政王起居注》这本书的最后,他写的,我们现在叫后记,他那阵叫跋,《皇父摄政王起居注跋》里面还有鼻子有眼地描述一番太后下嫁诏书,您干嘛呢?我怀疑,我们怀疑您是在制造假新闻。您的话我们表示严重地怀疑,不可信。
  对于论据八,《红楼梦》里面揭示的批评,我在这儿就不想多说了。反对者们认为,《红楼梦》是中国千古以来一本最有名的文学著作,里面写了很多东西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把太后下嫁诏与《红楼梦》联系起来,什么索引派啊?这叫胡闹,这有什么可值得考证的,不值一批,不理这茬儿,你爱咋说咋说,这个我们不信,这是瞎猜疑,瞎联系,能是真的吗?谁相信啊?他认为就焦大,就那一个人骂一句话,养小叔子,这养小叔子就一定是谁?这世界养小叔子多了,就一定吗?他们觉得这个完全没有任何关系。
  那反对者们还有什么其他的证据吗?
  此外,反对者们还进一步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四个方面,第一,反对者们认为,这个《东华录》记着一个事,说多尔衮又亲到皇宫内院。反对者们说确实有这回事。反对者们认为,不要断章取义,抄文章要把文章抄全,抄完整,不能哪句话对自己有用就抄哪句,对自己没用那句话就给扔了。我提醒您,多尔衮又亲到皇宫内院的下句是,以为太宗文皇帝之位原系夺立,太宗文皇帝说皇太极呢,您那个皇帝之位根本就不是您的,您是抢的,抢谁的?抢我的,后边还一句,“以挟制皇上侍臣”。说多尔衮干嘛去了?多尔衮上皇太后那个院里头找她打架去了,你明白不明白,那是打架去了,这皇上应该是我的,你知道不知道,俩人要掐起来您知道吗?这是结婚了,有这样结婚的吗?还跑皇宫内院,闯进皇宫内院找皇太后,这是结婚吗?这肯定不是结婚啊,要结婚,在床上就说这个事了,还用专门记这一笔,恰恰蒋良骐这《东华录》证明,太后下嫁这个事,纯属子虚乌有,没有这回事。有肯定不这样!嫁给他就肯定不会打架。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清世祖实录》里面记载的清世祖,就是福临,他在顺治七年,也就是1650年的时候,他去临幸摄政王府的一个记录。这个我后边会说到,1650年多尔衮病了,病了以后自己在家里头孤孤单单,很闷,然后就发牢骚,说这讨厌的皇上,也不来找我来,也不来瞧瞧我,我还是他长辈呢,怎么就不应该瞧瞧我呢,虽然说您是皇帝,我帮您这么多忙。结果怎么样呢?属下的人就偷偷告诉皇上了,皇上皇上,摄政王生气了,说您老不瞧他去,皇上赶紧就来了。反对者们说,你看这不明明白白是没嫁吗?他为什么感觉到孤单,孝庄皇太后肯定没在他身边,孝庄皇太后在他身边他会感到孤单吗?他会挑皇上的理吗?他不会啊,所以这一点,顺治皇帝临幸这件事,也恰恰证明没有出嫁。
  第三,就是我们说的《李朝实录》。反对者们现在认为,当时的清朝和朝鲜的李朝,关系是非常好,上下级嘛,它是我们的藩属,清朝有什么事,都会通禀给朝鲜的李朝,那儿都会有文件记载。你看那儿有皇父摄政王这个词,但是那儿怎么就没有发现太后下嫁诏呢?朝鲜那儿怎么没有中国的太后下嫁诏?这也不对。
  第四,就是从顺治皇帝和孝庄皇太后在多尔衮死了以后,对多尔衮三下五除二地处理,这个处理我们前面讲过了,削爵,撤谥号,撤庙享,没收财产等等。多尔衮尸骨未寒啊,便对他痛下如此杀手,显然是没有出嫁。如果要是顺治皇帝的妈妈孝庄皇太后出嫁了的话,那这样做这不是给自己脸上抹黑吗?我原来管叫爸爸,转眼之间这爸爸刚一死就开会,这成赫鲁晓夫对斯大林了,有这样的人吗?这不可能的。不能出现这种事,这种事也证明没有下嫁。所以综上所述,反对者们认为,上述材料没有一条能够充分证明太后是下嫁的。
  那太后下嫁这一假说是怎么样出现的呢?他们认为事情还得从张煌言的太后诗说起,还得从皇父摄政王这个称谓谈起。他们认为,太后下嫁假说,之所以能够形成和发展,关键在于皇父摄政王这个词,关键在于张煌言的太后下嫁诗。他们认为,摄政王又冠以皇父,中国古代无此先例,这一点如果出现的话,那肯定会在汉族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口耳相传,肯定会觉得惊讶,怎么回事?太后?皇父?一联想,肯定太后下嫁了呗,然后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迅速全国就知道了。
  他们认为,太后下嫁是子虚乌有的,对太后下嫁假说的最好的考证文章,便是孟森先生的一篇文章,文章叫《太后下嫁考实》。孟森先生是著名的清史专家,现已故去了。我这儿引用的是孟森先生的原文,原文说“改革以后,教育部首先发旧礼部所积历科殿试策”,考试的文章,考生的试卷都给发下去了,“于抬写皇上处加抬写摄政王,而摄政王之上,或冠以皇叔父字,或冠以皇父字,亦不一律”。都不一样,写文章的时候人家那个抬头,这个字得顶格写,我们都得退两格,但是一写摄政王,你就得顶格,然后前面还要加字,这么个意思,说“一时轰然,以为皇父之称必是妻世祖之母,而后,尊之为父也”。这段是孟森先生的考证,让人一看这文章,怎么皇父摄政王,肯定他娶了孝庄皇太后了呗,然后皇上就管他叫爹了呗,后爹也是爹啊,他是这么想的。这篇文章是孟森先生在上个世纪早年写的。他认为在17世纪的时候,跟19世纪的时候,跟20世纪初的时候,跟我们今天相比,中国人的思维观念不会有太大变化,您一看皇父您就必然会产生其他联想,必然就成为皇上他爹了,这是很显然的,所以这是孟森先生的一种考证。问题在于,太后下嫁这种假说,最早是在中国的哪个地区产生的?他们认为,不在今天的北京,在哪儿呢?在浙江。这种假说最早的出现,肯定是和张煌言有关。为什么北京没有这个假说呢?他们考证,顺治六年到顺治七年,也就是我们讲的1649年到1650年这两年,朝鲜曾经先后派往中国八次使臣,这八次使臣回国以后居然没有一个说太后下嫁这个事。
  他还说,您看,康熙皇帝一死,雍正帝继位,在雍正帝继位当年,朝鲜的使臣回国,在朝鲜的《李朝实录》上就写下了这么一句话,“雍正继位,或云出于矫诏”,这是朝鲜《李朝实录》在雍正继位当年,人家那书上就写上了。中国人盛传雍正皇帝是篡位的。反过头来说,这太后下嫁,八次使臣到中国怎么也应该有一个人知道,但八个人都不知道,这不可能吧。所以,他认为是不在北京,太后下嫁说不在北京出现,在哪儿呢?他们认为在浙江,这个证据他们认为就是张煌言的《建夷宫词》。他们认为,张煌言远隔好几千里地在浙江从事抗清活动,最后被多尔衮打败,最后在康熙年间被擒,他在顺治六年就敢写出太后下嫁的诗,那肯定是什么呢?是这么一回事,就是他一听说多尔衮讨了自己的侄儿媳妇,豪格的妻子为妻,豪格的妻子我们提醒大家注意,她是蒙古科尔沁部落的人,他是孝庄皇太后的妹妹。她也叫博尔济吉特氏,肯定是什么,张煌言听错了,他分不清楚多尔衮手下有四个叫博尔济吉特氏的妻子,有四个一样姓的妻子,他分不出来,所以弄错了。他认为,这个是太后下嫁假说的形成。那太后下嫁这假说又是怎么样发展的呢?反对者们的考证是否有道理呢? 第二讲 与孝庄皇太后青梅竹马的关系之谜(二)
  
  上一讲我们谈到了随着多尔衮的出生,建州女真与科尔沁部之间的关系迅速地好转起来,我们还谈到一个问题,庄妃也在这个时期出生了,多尔衮和庄妃两个人出生以后,他们两个人所在的部落,建州女真与蒙古科尔沁部的关系也就日益好转起来。
  我们说到庄妃这个人,她本来的名字叫布木布泰,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的电视连续剧里面,却出现了一个人物,说庄妃小的时候,她叫大玉儿,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
  首先我要说,庄妃的名字,小名也肯定不会叫大玉儿,一提起大玉儿这个词,给人的感觉是什么?纯粹的汉化的一个农村小孩的名字,那大玉儿这个名字,是哪儿来的呢?我查了一下,最早有两本写庄妃的书,都是野史,不是正史,其中的一本书叫《清宫十三朝秘史》,另外一本书叫《清史演义》。《清史演义》我们知道,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蔡东藩,他把中国所有的历史都用演义的方式写出来了,《秦史演义》,《汉史演义》,一直到《清史演义》,这个学者是一个多才的作家,写了很多本书,在《清宫十三朝秘史》和《清史演义》这两本书里面,都不约而同地说庄妃叫玉妃。玉,妃子的妃,说她因为长得漂亮,说她的皮肤如玉一般,如脂玉一般,所以人称叫玉妃。这样呢,电视剧的编导们,就从这个玉妃里面受到了启发,所以,给她捏造了一个名字叫大玉儿。其实呢,不对。但是,这两部野史著作当中,把庄妃叫玉妃,这个对不对呢?我考证了一下,这个也有待考证。它对不对?我也不敢说。为什么呢?首先说,正史上,庄妃这个名字是对的,但是说叫玉妃,这个名字送到她身上不合适。送到谁身上合适?玉妃这个词,送到她姐姐海兰珠身上合适。为什么呢?海兰珠这个词蒙古语的意思就是玉。所以这个玉,玉妃,或者起一个名叫大玉儿啊,编剧应该把这个名字送给庄妃的姐姐比较合适。
  由此呢,我们就牵出来一个话,就是庄妃是“满蒙第一美女”吗?庄妃长得漂亮,那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呢?也仅仅是漂亮而已,说“满蒙第一美女”,言过其实。别说满洲了,也别说蒙古族了,就说她们家,俩女儿,姐俩,她长得就排二,她在她们家都不是最漂亮的。有人说,难道她姐姐海兰珠长得比她漂亮?那当然了,她的姐姐海兰珠不但长得比她漂亮,而且皇上也这么说。皇上先娶的她啊,清太宗皇太极,先娶的她,然后九年以后才娶的庄妃啊。一看,姐姐比妹妹漂亮,这可是正史上的。所以,说孝庄皇太后是“满蒙第一美女”之说言过其实。但是的确长得很漂亮,到她晚年的时候,相貌也是比较端庄。这里诸位,就有一个字,庄妃的“庄”,本身就是端庄,它是一种气质,不是长得漂亮不漂亮,这个是我们介绍的。
  那么,多尔衮与庄妃到底是不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呢?您要问我这个问题,我还真有点不好回答。首先,您得界定什么叫“两小无猜”?什么叫“青梅竹马”?由于我们每一个人对这两个词,有不同的理解,所以就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这里,我还是要给大家一个基本的标准,我们做一种假设,如果我们认定十岁以下认识的,而且经常玩儿的,就叫“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话,那我的结论是他们两个人之间不是两小无猜,不是青梅竹马。说一见钟情,那肯定不对。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您想啊,这不明摆着吗?一个蒙古人,一个建州女真,蒙古科尔沁部住在内蒙古自治区,建州女真住在辽宁的辽东半岛和陆地之间夹着那块,大部分都在辽东半岛上!您说两个人他哪儿认识去啊,两个人差着好几百里地呢。咱说一千里那肯定瞎说,二百里地得出去啊,两个人“两小无猜”?还说“青梅竹马”?这肯定不对,肯定是有问题的。
  如果我们说两个人不是青梅竹马,不是两小无猜,那就有另外一个问题,他们什么时候认识的呢?他们认识的时候是不是一见钟情呢?我们就来看看,他们是从什么时候认识的。
  有的观众说了,会不会是这个布木布泰—庄妃嫁给皇太极时多尔衮才看见人家啊?是不是庄妃结婚那天多尔衮才认识庄妃的?这回您可又猜错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啊,他们还真是从很小很小的时候就认识了。我的考证,他们第一次见面啊,应该是在1615年。
  1615年,这一年有什么大事发生呢?有啊,在努尔哈赤的身上,也就是多尔衮的父亲身上,两件大事发生:第一件大事是努尔哈赤在这一年正式建立了八旗制度。第二件大事是努尔哈赤这年他又结婚了。哎,努尔哈赤一生不是十六个妻子吗?1612年,他结过一回婚,1615年他又结过一回,这回他的老婆是谁家的呢?还是科尔沁部家的。还是从科尔沁部讨的老婆,不过,这回他的这个妻子是科尔沁部的一个台吉,一个贵族,洪果尔的女儿。诸位,把这个记清楚了,后面咱还讲呢。由于这次婚礼,是双方和好以后的第二次婚礼,那双方办的场面是非常隆重,双方都动用了大量的人马,隆重地庆祝这个婚礼。由于双方都动用了大量的人马,这样就为多尔衮与庄妃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提供了一个机会。
  不过我们话说回来,这一年多尔衮三岁,庄妃两岁。一个三岁的小孩,一个两岁的小孩,第一次见面,随着双方的结婚的车队,车马,两个人见面。见了面,您想能干出什么来?无非就是一块儿玩儿,什么也没有,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象啊?一见钟情?那不可能,双方这个婚礼一结束,各自随着各自家的大人回各人家去了。早忘了今儿跟谁玩儿了,那小孩长什么样?不知道,早就给忘光了。这是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
  第一次见面,我的结论是双方没有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不可能出现一见钟情的事情。不过,我刚才说是最有可能,第一次见面是1615年,存在不存在另外一种可能?说两个人的见面还要早?存在,存在这样一种可能,其实,如果我们仔细地去考证,两个人的见面可能还更早一点,为什么呢?
  因为在1614年,庄妃的亲姑姑,莽古思的女儿哲哲,她嫁给了努尔哈赤的第八个儿子,皇太极为妻。正房,大福晋,正宫。哲哲是皇太极的正宫。不过,那个时候,庄妃太小了,一岁的她,没有记住自己的姑父长什么样,她也绝不会想到,自己今天管他叫姑父,叫了好几年姑父之后,就不管他叫姑父了,就管他叫丈夫了。日后,她也嫁给皇太极了嘛,所以,我们说,她肯定太小了,她没记住,她也更没记住前来迎亲的队伍里是不是有一个两岁的小孩多尔衮。多尔衮呢?也太小了,两岁的他啊,肯定也没记住自己是否参加了这场婚礼,是否见到了那个一岁的小孩。所以,这一次他们的见面,我认为,即使见面也跟没见面一样,这样我的结论是,最有可能双方的第一次见面发生在1615年,他们应该见过面,但是那一面没有一见钟情。那他们之间,两个人之间的第二次见面发生在哪一年呢?
  说起两个人的第二次见面,发生在1623年。在这一年,对于多尔衮来说,他与庄妃肯定是见过面,这一次见面,双方肯定是说了话,而且双方都长大一点了。1623年,您想一想,多尔衮十一岁了,庄妃十岁了,两个人都是小孩中比较大的了,两个人的记忆力都应该很好,双方都已经长大一点了。但是,这次见面多尔衮可没有机会与庄妃说更多的话。他没工夫,他净与庄妃见面,见面多,说话少,为什么?忙,有人说了,忙什么呢?忙结婚呗。有的观众说了,怎么一会儿结婚一会儿结婚的,这回又是谁结婚?这回俩人结婚,同一天,哥俩,一个,多尔衮结婚了,十一岁,下面有观众说了,十一岁?
  对啊,还有一个大的呢?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十八岁,两个人在同一天办事,同一天办事就得要上人家结亲,就得上庄妃他们家。这俩新郎官啊,你想想啊,还同一天结婚,那阵就兴集体婚礼,这个集体婚礼还真不是现在有的。有人说了,娶的谁啊?
  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讨的老婆,你用心记住了,咱前面提醒过您,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是努尔哈赤的第十二个儿子,他讨的老婆是洪果尔的女儿,这回您听明白了吧?有的观众说了,我怎么记得前面您说过洪果尔的女儿嫁给努尔哈赤了?这回怎么另外一个女儿又嫁给努尔哈赤的儿子了?对啊,亲姐妹嫁给亲父子了,这不新鲜,别说他了,咱还是说多尔衮吧。多尔衮呢?也在他哥哥结婚这天同时结婚了,他讨的是科尔沁部的另外一个台吉,阿尔寨的女儿,他们俩人结婚了。
  有的人,就已经听出来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说,怎么亲姐妹嫁给亲父子?这个问题我们后面再回答。还有一个问题我得抓紧时间回答了,不对啊,十一岁这小孩就结婚了?这不玩笑吗?不是玩笑,真是十一岁就结婚了,十一岁结婚,这在满洲人和蒙古族人中间绝不算早婚。这是一个正常的婚姻年龄。有的观众不理解,难道北方草原民族的婚姻都那么早吗?对,都那么早。北方草原民族,有一个民族算一个民族,他们都有早婚的传统,为什么呢?这说来就话长了,您想北方草原民族,游牧为生,他们的蒙古包是每天迁的,今儿搬这儿,明儿搬那儿,大人,几天几天都不在家,一放牧,到哪儿住到哪儿,家里谁管?所有的大人统统都不在家,所以家里我们想到那些锅、碗、瓢、勺、米、面、油、盐,吃的、喝的、使的、用的,统统交给小孩。您都十五岁,您还在家待着呢?您放羊去吧,这家本身就是小孩当家。别人咱不说,皇太极什么时候当家理财的?七岁。努尔哈赤把全家所有的钥匙都给皇太极,这家你当了,这么多钱怎么花自己想着点,别花亏了,皇太极七岁就当家了您不给他找一个伴儿行吗?您想想是不是?他自己一个人挑起那么大一个家,他总得有个伴儿,您要给他找一个伴儿,是不是也得给他找个异性伴侣合适?与其那样,还不如结婚呢 !
  何况草原民族,食肉为生,主要的食物都是肉啊,他本身也早熟。所以两者,一,草原民族这种生活就迫使他必须早婚。二,这种食物构成也使得他可以早婚。
  十一岁的年龄对于多尔衮来说,结婚不早不迟,只是一个正合适的年龄。这是两个人的第二次见面。看得多,说得少。一见钟情也不可能,他正忙着自己结婚呢,没功夫注意那些,而且在婚礼上,美女如云啊,见太多了,也记不住谁来了,谁没来,那两个人的第三次见面是什么时候呢?
  说起两个人第三次见面的时候,那可就惨了,为什么?庄妃成了别人的新娘了,两个人的第三次见面发生在1625年。这一年,布木布泰正式成为庄妃,她在这一年嫁给了皇太极,为侧福晋,在这一年的三月,庄妃由她的哥哥吴克善伴送到了女真的新都辽阳。从这一天开始,十二岁的庄妃,就成了十三岁的多尔衮的嫂子了。庄妃,十二岁的庄妃,嫁给了三十三岁的皇太极,为侧福晋。
  前面讲亲姐妹嫁给亲父子,现在又是姑姑和侄女三个人共侍一夫,为什么?我认为纯纯粹粹是利益驱动,您就得这样,您不这样不行。能不能换一种婚姻方式?不可以,这叫做什么呢?被逼无奈,为什么呢?我们前面说过,利益驱动,不管是努尔哈赤也好,皇太极也好,还是后来的清朝的皇帝也好,他们选择后宫,美丽是一条标准,但绝不是第一标准,他们的标准,最重要的一个标准是什么?利益,利益的驱动。我该讨谁家的女儿做老婆,不该讨谁家是利益的驱动。什么利益的驱动呢?
  我们前面讲,科尔沁部是所有蒙古部落中最早倒向建州女真的,也就是说两个部落是最早结盟的,那么如何来巩固这种联盟关系呢?只有一个办法,联姻才能联盟。
  问题在于什么呢?说皇太极,讨了庄妃的姑姑哲哲为妻,哲哲嫁给皇太极以后,就压根儿没生孩子,你没有后代怎么巩固这种联姻关系?所以,没办法,这才把庄妃又嫁给皇太极。庄妃也没给他生男孩,这样,又没办法,这样皇太极又跑人家去了,不行,你们家的闺女没给我生男孩,你还得给我一个。这样跑人家又把庄妃的姐姐讨了来。你别说,庄妃的姐姐来了以后真争气,到这儿于1636年到1637年之间,生了一个男孩,到这儿人家第一胎就生了一个男孩。皇太极高兴,很高兴,庄妃的姐姐一到这儿,她在宫廷中的位置就比庄妃高。结果呢?又立即生下了一个男孩,再加上庄妃的姐姐海兰珠长得漂亮,皇太极非常高兴。
  皇太极有五个老婆,皇太极的这五个老婆都是同一个民族的,即蒙古族。而且呢,只出自两家,一家就是庄妃他们家,庄妃,庄妃的姑,庄妃的姐三个人。还有一家呢?出自察哈尔部,是谁呢?是察哈尔部林丹汗的妻子,他不是把林丹汗打败了吗?然后就把林丹汗的后宫给收过来,成为自己的后宫了。这是我们介绍的皇太极讨了亲的姑侄女三个人。生一个男孩,非常遗憾,遗憾在哪儿?活了一周岁,死了。死的日子还不好,在正月二十八死的,我说的正月二十八,实际上已经到了1638年了,他活了一周岁。1638年的正月二十八是当年公历的三月十三。两天以后,庄妃生了一个男孩。皇太极非常高兴,亲自给自己的这个儿子起名为福临,就是日后的顺治皇帝。所以此后庄妃才逐渐受宠。
  历史上,庄妃与庄妃的姑姑和庄妃的姐姐,三人的关系非常密切,而且在庄妃的儿子顺治皇帝继位以后,庄妃那阵就应该叫皇太后了,孝庄皇太后也想给顺治皇帝讨一个蒙古人的女儿,也想讨几个蒙古人的女儿给他做老婆。结果顺治帝由于讨厌他妈,顺治帝和他的母亲孝庄皇太后的关系很不好,我们经常用一个词叫爱屋及乌,这个词反着也可以,恨屋及乌。讨厌他妈,也就讨厌所有蒙古人。所以呢,顺治帝死活不肯,我就不要蒙古的女人。最后,没有办法,孝庄皇太后决定给他讨个汉人的女儿?那得跟他商量,最后给他讨的谁呢?汉人孔有德的女儿,孔有德,孔夫子的后裔啊,这个,在《孝庄秘史》等电视连续剧里面写孝庄的,或者写顺治的,连续剧里面都有所揭示。
  我们还是回过头来,继续说多尔衮和庄妃。
  不管怎么说吧,两个人毕竟这么样了?不管你是谁的妃子,怎么着这回也是给两人经常见面创造条件了。不用说第一次见面是哪年?第二次见面是哪年?一说八年过去了,十年过去了,十年才见了三次,这回可以天天见了,您想这就为他们两个人天天见面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就在庄妃嫁给皇太极,成为多尔衮的嫂子一年之后,后金政权当中发生了一件塌天的大事,这件事使得当时后金政权中所有的人关系迅速紧张起来,这所有的人中既包括庄妃的丈夫皇太极,也包括多尔衮。不但使所有的人关系紧张起来,而且还会使多尔衮与庄妃的关系发生变化。是什么事情这么重要呢?
  庄妃1625年嫁给皇太极,第二年就是1626年,1626年,这一年后金政权发生了一件塌天大事,努尔哈赤死了,多尔衮和皇太极的父亲去世了,去世的原因呢?根据专家的考证,努尔哈赤死于抑郁症,我们说白了吧,被人活活给气死了,想不开,谁有这么大的本事,把一代英雄努尔哈赤气死?这个人便是明朝大将袁崇焕。袁崇焕便有这么大的本事。
  我们说努尔哈赤一生征战无数,胜利在他眼中那是非常容易的事。他在东北,无人敢敌。尽管努尔哈赤一生战功赫赫,但是,他也有失败的时候,而且他也有败得非常惨的时候。1626年正月,他大举出兵,亲率八旗大军六万人,八旗兵当时一共就有六万,他带领所有六万八旗精兵,号称二十万大军,横渡辽河,一路之上如入无人之境一般,孤城宁远猛扑而来。当时在整个东北,除宁远城外,所有的城池都已经被清军攻下,这个时候的努尔哈赤,已经打了四十三年仗,拥有四十三年丰富军事经验的努尔哈赤,向孤城宁远扑来。孤城宁远,守卫的将领是谁呢?袁崇焕,四十一岁,进士出身,拿起个二十斤重的枪来,对他来说,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文人,说手无缚鸡之力吧,有点过分。一生没动过刀枪,没有任何作战经验,进攻者努尔哈赤,四十三年的经验,六十七岁。
  说正月二十四日,努尔哈赤命令猛轰宁远城,城上的守卫者袁崇焕命令用大炮向下轰击,只听一声炮响,正中八旗军队的中军大帐,只听到几声哀鸣,六万八旗精兵转眼之间做鸟兽散去,战争就这么结束了,就一炮。袁崇焕所使用的是西洋大炮,努尔哈赤没听说过,没见过,没见过这么大威力的炮,打中了他的中军大帐,也就是努尔哈赤所在的那个中军大帐。努尔哈赤是否身负重伤,我们现在已经无法查证,因为这对于清朝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避讳的事,但是有一点,不容置疑。
  正月二十五,六万八旗兵,转眼之间悉数从孤城宁远退出。此后努尔哈赤再没出山,再没打过任何一仗,从此以后,每天都在发愁,每天都在苦思冥想是谁,四十一岁,一个进士,就把我给打败了?就在1626年,旧历的八月十一,也就是公历的九月三十日,陷入了苦闷、彷徨的努尔哈赤,带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人世,努尔哈赤的去世,就使得他的儿子、侄子们陷入到一场汗位争夺战之中。汗位争夺战,皇太极是个参与者,多尔衮也是个参与者。参与这场汗位争夺战还有很多很多,不管是谁取得了胜利,这都会对多尔衮与庄妃两个人的关系形成致命的威胁。汗位争夺战是如何地激烈?汗位争夺战以后,多尔衮与庄妃之间的关系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 第六至九讲 争夺大清帝位失败之谜
  
  就在多尔衮已经坐到了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位置的时候,皇太极不幸于1643年9月21日病逝,突然之间就死了。我们可以说,多尔衮终于可以卷土重来了,他要再一次争夺大清王朝的最高统治权,也就是皇帝之位。
  说起来这个皇太极他死得也是太突然了,白天还在办公,晚上突然就死了,什么原因引发他突然去世呢?据我分析,主要是富贵病。也就是说,由于皇太极吃得太好而造成了身宽体胖,最后呢?皇太极的死应该是中风而死。
  一般来讲,中风都是血太稠了,也就是我们讲的吃得太好了。也难怪,中国的东北地区净出产什么人参啊、鹿茸啊,这种全世界最高级的补品,再加上当时的满洲人,特别爱吃肉食,这就造成了,满洲人的食物结构单一,再加上皇太极是皇上,他的好吃的就更多了,这就没有办法导致他不胖,你想让他不胖那是太困难了,你想让他不中风很难,像得富贵病而导致死亡,皇太极是大清王朝的第一个,但不是最后一个,像后面典型的就是他的重孙子—雍正,那纯粹是好吃的吃多了撑死的。不然的话怎么能够就做了十几年的皇帝,也太短了。
  皇太极丝毫没有想到自己会在五十来岁正当年的时候会突然死了,这是他完全没有想到的。皇太极死得太突然,造成了他没有留下遗言,最重要的一句话他没有留下,他死了之后谁来当皇帝,或者说他也没有留下一个遗言,新皇帝是如何地选举。所有大臣也没有想到,那么在这个时候,在皇太极没有任何交待的情况下,我们能够依据的是什么呢?就只能依据皇太极的父亲努尔哈赤时期的遗言来操作下一任皇帝的产生办法。
  中国历代帝王的产生办法无非两种,一种是父死子继,老子死了,儿子接班;另外一种呢,就是兄终弟及。无非就是这么两种,我们建立在这两种考虑之上。我们说当时皇太极死了以后,最有可能争夺皇位的主要有四个人,哪四个人呢?这四个人里面有三个都是皇太极的儿子。我们来看看,皇太极生前一共有十一个儿子,在这十一个儿子当中有三个死于皇太极之前,也就是夭折了。那留下来的呢有八个,在这八个儿子当中,到皇太极去世那天为止,他的继妃乌拉那拉氏所生的豪格三十五岁,他的侧妃、庶妃颜扎氏所生的辅国公叶布舒十六岁,侧妃叶赫那拉氏所生的承泽郡王硕塞也是十六岁,还有就是庶妃纳喇氏所生的镇国公高塞六岁,庶妃伊尔根觉罗氏所生的辅国公常舒也是六岁,另外还有一个小孩啊,说不好他就是庶妃生的,但历史上没记。只有这孩子,他妈是谁我也不清楚,叫韬塞,四岁。此外,还有两个人,一个就是永福宫的庄妃,庄妃生的就是福临,五岁,另外一个就是懿靖大贵妃博尔济吉特氏所生的襄亲王博穆博果尔,二岁。在上述八人当中,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人可圈可点,一个就是肃亲王豪格,他虽然说是侧妃生的,但他是皇太极的长子,年龄最大,三十五岁,第二个呢?就是福临,福临当时才五岁,但是他的妈妈庄妃是最受皇太极宠的。还有一位呢,就是两岁的博穆博果尔,他的妈妈是所有的妃子中地位最高的,要比庄妃高三个级别。因此我们说,从理论上讲,当时有权力、有资格能继承皇位的,皇太极的儿子主要有上述三人。除了他们之外,按照兄终弟及,这也是皇帝继位的一种方式啊,多尔衮也是最有资格的,当时的人们都看好谁呢?大家的想法不一样,有的人看好皇太极的长子豪格,有的人看好皇太极的同父异母兄弟多尔衮,谁都没有想过福临是最佳人选。博穆博果尔就更别提了,他的妈妈曾经嫁过两任丈夫,皇太极毕竟是她的第二任丈夫,生下来的孩子继位的可能性不大。
  现在,我们来了解一下各方的较量。一方是豪格,另外一面多尔衮,我们来了解一下这双方他们各自的优势。到当时为止,肃亲王豪格的优势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方面正值英年。豪格1609年出生,是皇太极的长子,当年是三十五岁。可以说,正值壮年,从年龄上来说,是继承皇位的最佳人选,这是第一。
  第二,他的人才出众。史称他容貌不凡,有弓马才,就是弯弓射箭的本事,特别的准啊。而且呢,多谋略。
  第三,功勋卓著。豪格一生久经战阵,早在努尔哈赤期间就曾经参与两次攻打蒙古的战役,因功被封为贝勒,在皇太极继位为大汗、后来又改称皇帝以后,豪格就亲自参与或者亲自指挥了九次伐明的战役,还有三次攻打蒙古的战役、一次打朝鲜的战役。在这众多的战役中,其中的一次让他难以忘怀,就是在那次战役中,他和多尔衮两个人一块儿出去,结果呢,多尔衮抢了头功,争取到了林丹汗遗孀苏秦太后来降,然后又不费一枪一弹的使得林丹汗的儿子来降,不仅如此,多尔衮还拿到了那枚非常宝贵的传国玉玺,这次战役我们前面讲过,那是一次攻打蒙古的战役。就是在那次战役上,豪格和多尔衮共同参与的那次战役上,他让人家多尔衮扬名立万。不管怎么说,豪格这个人久经战阵,前面我们可以看到,他一生,到1643年9月为止,前前后后参与了十五次战役。可以说是久经战阵。皇太极继位为皇帝以后,让他管理户部,封他为肃亲王,与几位叔叔平起平坐。当时与几位叔叔平起平坐的只有他一个人,这是第三。那么第四呢,他有三个旗的支持,也就是三旗效忠,三旗,两黄旗那是皇太极自己掌管,皇太极死了以后自然就应该归下一任皇帝,如果豪格是下一任皇帝的话,那么这两黄旗就应该归豪格管,两个旗啊,那么第三个旗哪儿来的呢?这第三个旗,就是我们所说的正蓝旗。
  有的人说,不对啊,这正蓝旗不是莽古尔泰的吗?对啊,莽古尔泰出生于1586年,他比皇太极还大呢,大六岁呢,但是这个人,人品不好,前面我们讲过,曾经自己手刃自己的生母,所以后来皇太极继位为大汗以后,他想加强自己的实力,他怎么办呢?得先拿有砟的开刀。所以,在1632年的时候,他就设计杀掉了自己的哥哥莽古尔泰。然后把自己哥哥莽古尔泰的正蓝旗夺到自己的手里,这是二十一个牛录。这样呢,就大大加强了他的实力,至此我们可以看到皇太极手上有了三个旗、六十一个牛录的支持。我们要注意,我们所说的多少个牛录,仍然以满洲八旗的牛录计算,我们不计算后来成立的这个汉军八旗、蒙古八旗和打胜八旗。在1643年的时候,在争夺汗位的时候他们还没有什么发言权呢。这里就是我们讲到的第四个,三旗效忠,皇太极死了,这三个旗,尤其是两黄旗肯定得支持豪格。这是我们介绍的肃亲王豪格的优势。
  那多尔衮的优势又是哪些呢?
  睿亲王多尔衮现在掌握着镶白旗,镶白旗一共有三十个牛录。十七年前的时候多尔衮曾经参与过大汗的斗争,结果失败了,十七年过去了,这个时候的多尔衮,他可不想让自己再度失败。他认为,自己与别人相比有五大优点,你豪格有四个优势,我有五个优势。他认为第一个优势就是正值英年。这一点与豪格没有什么区别,他当年三十二岁,是努尔哈赤的儿子,是皇太极的弟弟,完全可以接任皇帝。
  第二,受父钟爱。历史上记载,努尔哈赤最喜欢的就是多尔衮和多铎这两个孩子。历史上曾经记载,说努尔哈赤临终之前曾留下遗言,说九阿哥,这指的是多尔衮,当立而年幼,由代善摄位,就是应该立他为大汗,但是呢,由代善来做摄政王这么个意思,但是代善鉴于当时的那种形势,选择了支持皇太极,而抛弃了多尔衮。这是第二。他曾经受到他父亲的钟爱,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
  第三,兄弟齐心。这一点豪格不能比。豪格不能跟他比的是什么呢?多尔衮是兄弟三人,这兄弟三人指的是他的哥哥阿济格、他的弟弟多铎,这兄弟三人掌管着两个白旗。其中的镶白旗是他多尔衮和他的哥哥阿济格两个人平分的,应该是一个人十五个牛录,而多尔衮的弟弟多铎一个人就掌管着三十五个牛录,正白旗,这三十五个牛录的正白旗是所有八旗中势力最强大的,只有这个旗达到了三十五个牛录,别的都是二十多个,十几个,还有一个是三十三个牛录,也不如他。所以至此,我们应该看到,多尔衮与豪格相比,多尔衮此时已经有三个人的支持,加上两白旗六十五个牛录,你豪格是什么?三个旗六十一牛录,一个人,我的实力应该远远地强过于你。
  第四,功勋卓著。关于这一点,我们前面的讲座中经常讲到,我们净讲多尔衮如何如何能征善战,这里我们就不说了,但是我们应该清楚,多尔衮与豪格相比,在功勋卓著这个方面,多尔衮自己认为,他要比豪格强一些,豪格也能够认识到,这一点豪格应该比多尔衮差一点。
  第五,经验丰富。多尔衮有着十七年前争夺汗位失败的教训。这十七年间,多尔衮没长别的,净长心眼了,所以他被人称为睿亲王。这十七年他经常会总结自己十七年前是如何失败的,所以,与年轻气盛、虽然年龄比他大的豪格相比,他的智慧是豪格远远不可以比拟的,豪格虽然比他大两岁,但是毕竟是皇太极的长子,他不会参与这些事,所以,在这个方面应该说他要差一些。
  双方的优势我们都知道,现在的问题是是否要按照努尔哈赤时期那个汗谕留下的遗言来进行操作,来选举新的皇帝,新的皇帝不是父死子继,或者是兄终弟及,而是大家选。不过,说到大家选这个东西问题上,我觉得大清朝之所以能够延续那么多长的时间,比如说中间出现了康乾盛世,和这个是很有关系的。
  我们中国很多政权都是什么,或父死子继,或兄终弟及,父死子继肯定是长子,不管这个长子好不好他也要当皇帝,兄终弟及不管这个弟弟好不好也要当,而大清朝呢他是什么,选,选一个合适的人选。如果没有优秀的就选一个妥协的,如果有一个优秀的就选一个优秀的,我觉得这一点是很值得借鉴的。那他进行选举,什么人才有资格参与这场选举呢?按照努尔哈赤的汗谕规定是主旗贝勒才有选举权,就是领导八旗的这些人,八旗的领导者才有权利选举,但是后来皇太极时期他不用贝勒这个词了,贝勒这个词被固定的用于支持满洲的蒙古人手里。管他们的贵族叫贝勒,而满洲自己的贵族则改了称呼叫亲王和郡王。所以我们这里说的当时的满洲贵族有资格选举的就是七个人,这七个人呢,有四位亲王、三位郡王。
  这四位亲王是礼亲王代善,当年六十多岁;郑亲王济尔哈朗,当年四十四岁;睿亲王多尔衮,三十二岁;肃亲王豪格接近三十五岁。此外还有三位郡王,一位是英郡王,多尔衮的哥哥阿济格;一位就是豫郡王,多尔衮的弟弟多铎;还有一位是颖郡王,礼亲王代善的孙子阿达礼。在这七个人当中,我们知道多尔衮已经赢得了自己的亲兄弟三人的支持,外加两个旗、六十五个牛录,而豪格也得到了三个旗和自己一个人的支持,这样去掉了四个人,我们知道,现在决定命运的时候到了,命运操纵在另外三个人的手里。
  三个人,三个想法,我们就从最年轻、最气盛、最能够善于表达自己感觉的阿达礼开始说起。那颖郡王阿达礼,他是代善的孙子,他的父亲是代善的三儿子,叫萨哈林。提起萨哈林,我们并不陌生,我们知道这个人是皇太极能够担任大汗的一个大功臣。在努尔哈赤死后,如果没有萨哈林和萨哈林的哥哥岳讬全力以赴的支持,皇太极根本就当不上那个大汗。也就是说,皇太极担任了大汗,全有赖于萨哈林所赐,皇太极非常清楚这一点,那个时候的皇太极可不是一个过河拆桥的人,所以,皇太极对于萨哈林非常好,非常信任。但是,不幸得很,萨哈林在皇太极继位为大汗后不久就死了。他死了以后,不知道什么原因,我想,更多的可能是什么,恨铁不成钢的原因,皇太极一直看不上萨哈林的这个儿子阿达礼!他就觉得你不行,你比你爸爸差远了。
  他可能是觉得太亲的缘故,所以就经常地教训阿达礼。结果阿达礼就产生了一种浓厚的逆反心理。你越教训我,我越不听你,我越恨你,最后就造成一种什么,两个人就跟仇人见面一般分外眼红,他曾经在多次各种不同的场合宣称,一旦将来皇太极死了,我一定拥护多尔衮当皇帝。他从来不隐讳自己的观点,我拥护多尔衮,多尔衮好,这两个人走到一起了。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多尔衮这边是四个人三个旗了,但是,他的优势占尽了吗?还没有,还不敢说。
  我们看一看另外两个人,郑亲王济尔哈朗。对于郑亲王济尔哈朗这个人我们似乎很陌生,这个人是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奇的第六个儿子。我说到这儿,有人想起,努尔哈赤的弟弟舒尔哈奇的长子不是叫阿敏吗?对啊,阿敏是满洲八旗中第二大旗,镶蓝旗的头儿,他手下应该有三十三个牛录。后来呢?皇太极为了加强自己的权力,所以呢,在1629年就下令说这个阿敏你有十六大罪状。我就不明白了,他们这些人一说谁谁有多少罪状的时候能罗列出来好多好多,也不知怎么那么多罪状,罗列出来十六大罪状,说你得下台,我得给你关进监狱去,结果这个阿敏就被软禁起来了,也没死,就关进一个屋子里头,有吃有喝,十一年之后才死,1640年才死。那么他把镶蓝旗也夺到自己手了,正蓝旗他夺到自己手里以后,皇太极让自己担任了正蓝旗的头儿,镶蓝旗夺到自己手里以后他没办法,八个旗自己直接领导四个旗,他觉得不太合适,会引起别人的非议,那样的话肯定四个旗联合起来把他宰了。
  所以这种情况下他一想,这个旗我交给谁呢?他就想交给济尔哈朗,为什么交给济尔哈朗呢?济尔哈朗这个人表面上我们说他是叔尔哈奇的儿子,但是,他是在舒尔哈奇死了以后从小就被寄养在努尔哈赤家的,他比皇太极小七岁,所以他是跟着皇太极两个人一块儿长大的,这两个人是一块儿的玩伴,所以皇太极把阿敏除去以后,马上就把阿敏的三十三个牛录转送给了济尔哈朗,济尔哈朗也没什么功,转眼之间就当上了郑亲王,还领导三十三个牛录,一个旗。我昨天什么都不是,我今天四大亲王之一,一个第二大的旗归我了?摇摇晃晃,这多舒服,谁给的?皇太极给的啊,所以,人你不能知恩不报不是?郑亲王济尔哈朗也是基于这种想法,他就认为,将来的皇位继承人谁都想,我就一个条件,得是皇太极的儿子。他非常清楚,将来的皇上谁都有可能当,就是我不可能当皇上,为什么?我地位特殊,我是那家的孩子在这家长大的,双方对我都不信任,我只能做什么呢?在你们这个摇摇欲坠不平等的天平上在最需要我的时候,我搁在哪边,哪边就沉了,我就起这个作用,权衡利弊,在最关键的时刻才能显出我的本事来,平常我也不发言。现在呢,我们可以看到,郑亲王济尔哈朗老谋深算,老奸巨滑,他的主意到现在我们没有判定清楚。现在我们来看看礼亲王代善。
  说起礼亲王代善,这个人我们讲过多次,礼亲王代善是努尔哈赤的二儿子,而努尔哈赤的长子早就被努尔哈赤自己杀掉,所以代善实际上是努尔哈赤的长子,大阿哥。在十七年前,他就曾经参与过汗位争夺战,甚至更早一点,他还曾经担任汗位继承人。但是,由于自己不注意小节,最后让人家抓住了把柄,被人家陷害,自己一家什么也没捞着,而且在皇太极继位以后,自己这家老的老,小的小,现在已经不成样子了,自己已经六十多岁,自己最欣赏的两个儿子,长子岳讬死了,三子萨哈林死了,二子硕讬自己不喜欢,四子满达海还小呢,哎呀这代人是没戏了。第三代人阿达礼和罗洛浑虽然不甘为人后,但是总让皇太极瞧不起,皇太极借故找茬教育教育他们,也不知道他的教育是发自内心的支持,还是想杀杀我们两红旗的锐气。现在,对于两红旗的首领代善来说,他自己的心已经老了,人六十多岁老不老咱不敢说,心已经老了,他什么想法都没有,他并不想在未来的皇位争夺战中施展施展,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发挥我们最重要的才能。以我的资力,以我们两红旗的实力,我们支持谁,谁就会取得胜利。
  现在,我们可以看出,多尔衮在未来的皇位争夺战中,似乎已经是占据了优势,占尽了优势,在七个人中他得到了四个人的支持,在八个旗中他得到了两个多旗的支持,这两个旗是两白旗,这个多指的是两黄旗和蓝旗中的一些人。为什么呢?在长期的征战中,他和别人形成了深厚的友谊,那么我们说,还有两个人,态度不明朗。这两个人,一个郑亲王济尔哈朗,一个礼亲王代善,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似乎多尔衮应该是具有优势,但为什么其结果多尔衮没有取胜呢?是不是庄妃在这里面做了什么文章呢?
  说起庄妃,我们知道,她很早就与皇太极结婚了!在1636年,皇太极称帝,封布木布泰为庄妃。1638年,庄妃为皇太极生了个儿子叫福临,福临降生前两天他最喜欢的女人生的那个孩子刚死,所以他给孩子起名叫福临。1643年,皇太极去世的时候,福临五岁,此时的庄妃做梦她都想,哎呀,母以子贵,我什么时候让我的儿子继承皇位呢?哪儿那么容易啊?皇太极八个儿子,有五个都比自己的儿子大。
  这五个人是豪格三十五岁,叶布舒和硕塞十六岁,高塞和常舒六岁,自己的儿子在八个儿子当中排第六,这是年龄上。从位置上,比自己的儿子小的那两岁的博穆博果尔,他的妈妈比自己要高三个等级,哎哟,哪儿就轮到我的儿子当皇上?所以这个时候,说实话,庄妃也就是想想,也就是做梦的时候想想,哎呀,这个皇上要是我儿子多好啊?当时,她知道这纯纯粹粹是一个梦。她知道,这个形势不由她决定。豪格、多尔衮哪个是好惹的。谁会心甘情愿把权力交给她啊?所以,她的想法此时我们说不足为奇,但是,讲到这儿,我们就要弄清楚一个问题,大清朝的皇位争夺战,虽然说很激烈,但是并不悲惨,这是为什么呢?
  主要原因应该说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我们要清楚,清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这一点,在大清朝所有的人中都清楚。而这个少数民族满洲人,他的前身女真人曾经建立过一个少数民族政权—金,结果那个政权在中原没有占据多久就被消灭。这是满洲人及其前身女真人建立的第二个少数民族政权。这个政权,它正在梦寐以求地统一中国,这才是摆在多尔衮和豪格两个人面前一个最重要的任务,多尔衮对这点非常清楚,豪格对这点也非常清楚。
  第二,在1643年这个时候,大明王朝已经危在旦夕,大顺政权、大西政权先后建立,对明王朝形成了绝对的威胁,双方的决战在即。在这个时候,大清王朝正到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最佳时期,任何时候豪格和多尔衮都可以决裂,但是唯有1643年这个时候,两个人不能决裂。因为他们知道,胜利就在前面。在这个基础之上,我们就知道,这场争夺必将是激烈,但是不悲惨。他们绝对不会出现你死我活的斗争,绝对不会犯一个王朝末期才能出现的事情、才能出现的错误。这个王朝刚刚建立,他们不可能像明王朝后期那样,出现那种腐败现象。
  我们首先来看,豪格这个主动出击者的劣势。主动出击者豪格的劣势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真正的支持者少,在有决定权的七个人中间,豪格只赢得了自己的一票,其他那六票或者明目张胆地支持多尔衮,或者是模棱两可地不予表态。
  第二,两黄旗目的不纯,两黄旗表面上支持他,与其说支持豪格,不如说是为了保护两黄旗自身的优势,满洲人向来以黄色为尊,谁当了皇帝,谁属下的那两个旗就会叫成黄旗,另外两个旗就得换了颜色,如果你换了别的色就不会受人尊重,你拿的钱都不一样多。你的地位、身份一切都会随之发生变化。两黄旗之所以支持豪格,实际上就是为了保护自己。从这种程度上,两黄旗并不是在支持豪格,而是在支持自己,如果有人能够想一个办法,我上台,你们两黄旗的位置不变的话,那么两个黄旗很有可能立即就宣布,那我放弃对他的支持,我就支持你。所以从这个角度说,两黄旗的最终想法与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想法应该是一致的。就是说,只要是皇太极的儿子当皇帝,那皇太极的儿子自然就会掌握两黄旗,那我支持谁都可以。所以,我们表面上看,两黄旗那么坚定,实际上两黄旗并不是铁板一块,这是我们讲的第二。
  第三,严重缺乏经验。豪格,毕竟是皇太极的长子,他前面走的路都由皇太极给他铺垫好了,所以豪格的一生是平坦的,他没有经历过任何斗心眼的事。战争、打仗,赳赳武夫方面,豪格是很好的一把手,但是与人斗心眼,豪格没量,在这个方面他明显地比他的叔叔多尔衮要差。斗心眼这方面完全不行。
  那么第四,他缺乏军队的支持。豪格参加了大大小小十五场战役,但是这些战役很多情况下他都是挂一个名,真正打得怎么样还是多尔衮,真正立功的还是人家多尔衮,所以在军队的支持方面,他自己也清楚,他不如多尔衮更能赢得人心。
  综上所述,豪格在未来的皇位争夺战中不会轻易取胜,随时有失败的危险。9月26日这一天是农历的8月14日,中秋节的前一天。黎明,豪格为首的黄旗率先动手,他们知道,笨鸟先飞。所以先下手的为强,后下手的遭殃,他们采取了主动出击,先声夺人的战术。豪格不会成功,这是历史已经注定了的。问题在于他为什么失败?会不会出现下面这种可能,没有儿子的多尔衮与已经给皇太极生了儿子的庄妃,两个人联起手来打败豪格呢?可是多尔衮也没有成功,这又是为什么呢?也就是说,为什么会出现豪格与多尔衮两败俱伤的情况呢?会不会出现下面这一种可能,多尔衮为了庄妃这个美人而主动放弃了江山呢?
  皇太极死后不久,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冷僧机这八个人呢,诸位,这八个人那是两黄旗中的杰出人物,这八个人,一起就集合,带领着好几十个,也是三旗的各个牛录的首领,直奔豪格家,企图策划豪格为帝。在豪格的授意下,上述八个人歃血为盟,结成八拜之交,八个人,同称兄弟。在豪格的授意之下,这八个人前脚出了豪格的家门,后脚就跑到了郑亲王济尔哈朗的家,他们清楚,如果有人能支持豪格的话,那就非郑亲王济尔哈朗莫属了。这八个人到了济尔哈朗家,济尔哈朗对他们热情寒喧之后,表示我肯定会支持皇上的儿子的,你们放心,不过呢,还要争取多尔衮的同意。这八个人一看,没戏,算了,走吧,这八个人就出来了。
  他们的动向我们放下不提,现在我们回过头来再看多尔衮这边。谁都清楚,这是战争之前的最后一夜,现在已经到了9月25日深夜。在9月25日深夜,在多尔衮家也上演了类似的一幕,阿济格,多尔衮的哥哥,比他大好几岁的哥哥,多铎,多尔衮的弟弟,和两白旗的所有高级官员,高级将领,还有极个别的,居然是两黄旗的官员,还有一个蓝旗的官员都齐集在多尔衮家,都给多尔衮跪着,明天你一定要当皇上,我们求您了。这里面居然还有礼亲王代善的孙子阿达礼。多尔衮的哥哥都给多尔衮跪下了,你明天无论如何得争取当皇上,咱们这个时候该到了当仁不让的时候了。双方各不相让,形势极为紧张,清政权处在危急之中,随时有发生混战、发生内讧的危险。如果处理不得当,什么大清朝,可能就是一个历史长河中的一个小小的浪花而已,就烟消云散了。再没有比多尔衮更想当皇上的了,他太想当皇帝了,但是多尔衮毕竟是一位久经沙场、老谋深算的政治家,他不愧为一个“睿”字。他知道,我要当皇帝,但是绝对不能到了双方打起来的地步。但是当他得知值得一算计,哦,我三个旗,加阿达礼四个旗,我四比三啊,即使那边都跟他们,我也是绝对优势,大家别哭了,咱们明天早晨在崇政殿集合,开会。
  我们说第二天早晨,9月26日凌晨,一行七人陆陆续续就进入了会场,这个会场在今天沈阳故宫的崇政殿的东厢房。正房得停尸体,在东厢房。一行七人鱼贯而入,多尔衮走在最后一位,走在最后的位置上。当他临进门之前,突然之间一回身,他看到了索尼。看到索尼以后他问索尼,哎,我说老弟,你们昨天晚上商量得怎么样啊?打算推举谁当皇上啊?你们两黄旗有甚么打算?索尼冷冷地说,先皇有儿子在,谁也别想立别人,只要不立先皇的儿子,我们两黄旗就集体反水,你看着办吧。多尔衮一听,马上就回答说,好啊。您听出来吗?索尼话中有话啊,他已经给自己留了后手,先皇有儿子在,头一天八拜之交呢,那个时候是非豪格不可的,现在变成非儿子不可了。好啊,多尔衮心放回了他该待的地儿,进到了会场之内。
  进到会场以后,多尔衮主持会议。会议在即将开始的一刹那,他刚要说话,还没说话呢,那么这个时候,豪格一派的两个人就站了出来,一个人是鳌拜,一个人是索尼,两个人跨前一步说,立皇子。多尔衮眼着看着他们说,靠边站,这是亲王和郡王我们七个人在开会,你算是什么东西?滚出去,这里没有你说话的地方,出去。就把这两个人给撵出门了。这个时候多尔衮说,礼亲王,您岁数最大,您资历最老,这里只有您过了六十多岁,您主持会议吧,礼亲王说那我就主持会议?好,坐在主席台前,双方发言吧。到底还是多尔衮的弟弟,与多尔衮是兄弟同心,一笔写不出俩多字,一个叫多尔衮,一个叫多铎,那是兄弟齐心。多铎到底还是年轻气盛,人家都没发言,他自己第一个就上前发言,立我哥哥。这就得我哥哥当皇上,我哥哥那年就应该当就没当,这回轮也得轮到我哥哥了,谁有什么反对意见,朝我说,就得我哥哥当皇上。多尔衮说,别,你别那么说,咱们开会,你先待会儿说行不行?多铎说,你不想当那就立我,当年太祖遗诏里头,好几个人都能当皇上,里面也说了我了,我也可以当皇上,你要不当我当,反正这个皇上得咱家人当。多尔衮说下去下去,光你在太祖遗诏里啊?肃亲王也在太祖遗诏里,肃亲王指的是豪格,你、我、肃亲王都在太祖遗诏,咱们都有权,咱们是平等的,你下去,别瞎说。多尔衮这个时候直接就把矛头指向郑亲王,我说郑亲王,您是什么想法啊?郑亲王说,我主张立皇子,多尔衮说,礼亲王,您呢?我也主张立豪格。这个时候,多铎又说了,别,要么立我们两个人,我们两个人不立那就立您,您当皇上吧,礼亲王,您当皇上我给您跪着,皇上万岁。他净给捣乱,结果他这一捣乱不要紧,礼亲王说,别别别别立我,我都六十多岁了,先皇五十岁就死了,我六十岁,五十岁死了让六十岁的人当皇上,你见过吗,我老了,我就给你们主持会议。别的,我就问结果,我不问经过,谁也别说我。
  这个时候,礼亲王说你要非问我,我告诉你,我就主张立豪格,他这一说我主张立豪格,阿达礼不说话了,礼亲王说立豪格,礼亲王的孙子没说话,当时豪格一愣,哎,我这儿有三旗,两红旗也支持我,五旗了?八旗五比三,剩下郑亲王也主张立我,六个了,这个时候您想您要是豪格的话,您读过几本书,简单的尧舜禹的故事您知道,这个时候您要是豪格,您下一句会说什么呢?您肯定会谦虚地说,别立我呀,我福少德薄,不行不行,你们还是另选高明吧,你们千万别立我,立谁都成,就是别立我。
  这个时候多铎又说了,谁想立你,本来你这一辈子就说一句实话,就是福少德薄,就不应该立你,你以为你是谁,你以为谁想立你啊?弄一大红脸,您想您要是豪格的话,您是不是也得脸红?这个福少德薄是您说的吧,人家也同意,人家也说您福少德薄吧,多铎还说,你不信问问大家,大家都同意你的观点,你就是不应该当皇上,你就是福少德薄。在那个时候,豪格特生气,就坐在一边不说话。在这个时候,两白旗不相让,但是我们说门外的两黄旗的人一看自己的主子受了委屈,马上跨前一步,我们吃先帝的,喝先帝的,使先帝的,用先帝的,先帝对我们不薄,今天咱们就得说出个子午卯酉来,如果不立先皇的儿子,我们今天就血溅崇政殿。在这种情况下,礼亲王代善张嘴说话了,我老了,你们立谁都行,这个会我不主持了,我谁都同意,回家了啊。你们选完了皇上告诉我一声,我给皇上磕头去。人家礼亲王走了。礼亲王这一走,阿济格也走了。阿济格,多尔衮的哥哥说,我就这一句话,除了立我们家哥们儿我谁都不同意,我这话搁这儿走了,他也走了。多铎一想,我不能走,我还得跟这儿看着,我还得在这儿搅场呢,我还得看结果呢,我要是一走了,剩我哥哥一个人,指不定谁拿一刀子一捅下去我这个哥哥死了就完了,不行,所以我得在这儿看着。所以多铎没有走。
  这个时候,老谋深算的济尔哈朗说了一句话,我看咱们这样吧,豪格说他不愿意为皇上,他说他福少德薄,大家也同意这种观点,那他就甭当了。但是呢,大家的意思我看是非得立先皇的儿子了,先皇的儿子有八个,除去豪格那七个,我看咱就立福临好不好?立五岁的福临好不好?睿亲王,您的意见呢?多尔衮的意见我们先暂且不提,现在的问题是,这个郑亲王打的什么如意算盘?他为什么呢?我们可以看到,他首先想到的是化险为夷,要拿出一个双方都认可的人来。那么双方都认可的人既不能是豪格也不能是多尔衮,提他们两个谁都不合适。现在提一个小孩,双方都能接受。在这所有的小孩当中,您考虑一下也是,只有正宫的这两个人有资格,只有是贵妃、妃子才有资格,庶妃、普通的偏妃不能算,就两个孩子啊,一个是庄妃的,一个是懿靖大贵妃的。懿靖大贵妃那个虽然说规格上比较高,毕竟嫁过两个男人,让人听着不好听,不如庄妃,庄妃她毕竟是原装的啊,十二岁就一直跟了皇太极,而且是皇太极最为宠信的。提她的儿子,双方能接受,蒙古人能接受,满洲人能接受,我也能接受。所以,这是当时郑亲王的想法,他还想,我提出来的,我有拥立之功,所以他一想,我提出这个,肯定他们都得同意。
  结果您猜怎么样,他还真想对了。多尔衮一张嘴就说,我同意您这个观点,这个肃亲王他说他福少德薄,我也觉得是这样,他不适合当皇上,您提出福临当皇上比较合适,名字也好听,福临。但岁数比较小,这样吧,由郑亲王和我两个人监国、辅政。等孩子大了,等皇上大了以后再还政于他,大家还有问题吗?多铎他一想,这是我哥哥说的,那就算了,豪格一想,福少德薄这是我自己说的啊?哎,这是我弟弟,没意见,没意见就散了,给皇上磕头去,准备准备给新皇上磕头吧,散会,散会,这个会就散了。郑亲王的想法我们清楚,问题在于多尔衮是怎么想的呢?他为什么不称帝呢?他不称帝为什么又支持福临呢?他为什么非得让福临当皇上呢?难道他真的跟福临的妈妈庄妃有什么关系?还一个问题,他如何面对这众多的反对者呢?
  这多尔衮不称帝有很多原因,最主要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就是客观方面,他的兵力不足。我们刚才算了,多尔衮两白旗六十五个牛录,豪格,三个旗加在一块儿不就六十一个牛录吗?足了,足什么啊?您算一算,六十五个,六十一个,最后双方都打完了的时候,很有可能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在政治上让郑亲王济尔哈朗或者礼亲王代善这帮老家伙们夺得了,那我就吃亏吃大了,没有绝对把握的事我不去做。所以这是他的第一个想法。
  再说,我的野心那大了去了,统一满洲八旗,当皇帝,这是最小的一个目标,灭大明朝,灭李自成,灭张献忠,灭这个,灭那个,统一整个中国,这才是我心中装的事。我哪能在这种情况下跟他火拼,太傻了,这是他的第一点。客观方面,兵力不足;主观方面就是目光敏锐,志向高远。
  在这方面我们说,他心中装的,我一定要超过我的父亲努尔哈赤,也要超过我的哥哥皇太极,我要把这个江山迅速地平定下来,我就要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我所用,最终完成统一中国大业的任务。我现在的任务是攻打北京,迁都,灭明朝,灭李自成。当一切功成名就以后,这个皇上我不是随时想当就当吗?那么小一个皇上,我想灭他还不容易?
  我们再返过头来看看当时的大明朝。大明朝灭亡了,崇祯帝上吊了,在那么困难的情况下,明朝已经灭亡的情况下,那几个遗子遗孙,那前后立了好几个王还掐,我是正宗你不是正宗,不去跟别人打,反而内讧,你说这样的朝代,它能坚持几年?
  我们返过头来再说李自成,再说张献忠。两个人一前一后称了帝,张献忠已经进了四川,李自成也想进四川,两个人居然在四川打起来了,放着后面大清朝的追兵不打,两拨人掐起来了。您说,这样的人真的能当皇上?您说就在当时的情况下,崇祯帝、李自成、张献忠、多尔衮,这几个人您去查一查,这几个人相差不到十岁,您去看看,这些人谁能够有多尔衮的算计?谁能够把天下大事装在自己的心里?所以我们说,多尔衮他的雄心壮志太大了,所以他不急于当这个皇帝,正是不急于当皇帝的,成就了一世的英名伟业,想当皇帝的,前脚当了皇帝,第二脚就死了。
  1644年,李自成当了皇帝,1645年,李自成就死了;1644年,张献忠当了皇帝,1646年就被射杀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多尔衮不急于当皇帝,这是意料之中的事,但是我们不是说多尔衮这个人早就有聪明,有计算。不当皇帝对于多尔衮来讲只是他的中策和下策,这绝对不是多尔衮上上策的决定,也绝不是多尔衮内心早已经想好的。
  现在我们要回答的是,多尔衮为什么要立福临为帝,他为什么同意郑亲王济尔哈朗的意见,去立福临为帝呢?应该说原因有如下两个:
  第一,是以退为进,摄政称王。一提到多尔衮立福临,很多人就会产生一种误会,马上就会把全部注意力盯到一个什么问题上,多尔衮别跟庄妃有一腿吧?肯定是,要不然干嘛支持他。诸位且不想,立福临不是多尔衮提出的,那是郑亲王济尔哈朗首先提出来的。这个时候您要说,多尔衮跟福临的妈妈庄妃有点什么不清不白的关系,我不大同意。没有证据证明,他们这个时候有什么花边新闻,没有,最起码这个时候他们之间,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什么也没有。
  其实那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多尔衮他的想法太简单了,既然他当皇帝我不愿意,我当他不愿意,咱们各退一步的条件下,咱们就得选一个比较合适的人选,这个合适的人选最好是一个小孩子,而福临恰恰又小,但福临这个人当时郑亲王济尔哈朗一提他就同意,为什么?他也清楚福临的特殊地位,确立福临,双方都没问题,这是一个小孩子,我能当摄政王,而且确立福临还能争取满蒙之间的团结,这是太当务之急了,只要争取了满蒙之间的团结,我们还有更重要的任务,我们还要灭掉大明朝呢。所以这才是他心中最重要的一种选择。
  第二,也就是支持立福临的第二个原因—避免内讧,顾全大局。
  这个刚才我们说了。首先这个大局是什么呢?就是满洲人的团结。在这个问题上,他绝对不可以让豪格当皇上,自己也不能当皇上。豪格当了皇上那会怎么算计他啊?死无葬身之地,在这种情况下很好,让年幼的扶正,我既可以达到满洲人内部的团结,也可以达到满蒙的团结,我就可以灭掉大明朝,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他就接受了济尔哈朗的意见。济尔哈朗他更高兴啊,他提出让福临当皇上,他就是有他的想法,他可以沾光。原来我们这个家族,努尔哈赤他们家哥俩儿,我们这支在这个朝廷中什么地位都没有,任人宰割,这回,从此以后,我们舒尔哈齐一支的人崛起了,我们说话算数了,我们可以也当辅政王了。这个江山有我们这家的一半了,我从此以后可以扩充我这个蓝旗的势力。他也想着他那支子呢,他代表着他们那个家族,所以他也高兴。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多尔衮立福临为帝,不但达到了整个满洲人的团结,而且还达成了满蒙的团结。下一步的任务是,如何处置当初拥立多尔衮的人和当初拥立豪格的人,也就是处置双方的反对者呢?
  他做的第一步就是处死阿达礼和他的伯父硕托。硕托是礼亲王代善的二儿子,阿达礼是礼亲王代善的孙子,这两个人在9月26日的皇位争夺战中一直坚定地站在多尔衮的一边的。那多尔衮在新皇帝继位以后,第一件事就处死这两个人,怎么回事?怎么能够这样做呢?历史上是这么记载的:
  他说这两个人看到新的皇上不是多尔衮,就想发动政变。杀掉豪格和新皇帝,强行拥立多尔衮为帝。结果被他们的家长礼亲王代善发现,代善大义灭亲,马上向多尔衮告发,代善向多尔衮告发了自己的儿孙两辈之后,把这两个人押到了多尔衮那儿,多尔衮下令,将这两个人处死。
  事情真的会这样吗?这是历史上的记载,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我对这段历史表示怀疑,而这段历史也恰恰是清宫内部众多疑案中的一个,就是阿达礼之死,这是一个谜,关于他们到底是怎么死的,我们将来讲完了二十四臣之后再去考证吧。
  不管怎么说,硕托和阿达礼是死了。但是后来的历史也记载,多尔衮很后悔,很后悔硕托和阿达礼的死,多尔衮做了很多补偿措施。比如说,硕托的幼子,多尔衮给弄到自己家去,多尔衮没有儿子,所以就抚养了硕托的儿子,但是硕托的儿子实际上是他的孙子辈,到自己家领养,交由自己的妻妾们看管、照顾,而且照顾得很好。又比如说他让阿达礼的弟弟来接任阿达礼的一切职位等等。但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对硕托和阿达礼之死表示深深地怀疑,多尔衮为什么如此做?有没有多尔衮借这件事除去正红旗,除去两红旗的势力,削弱两红旗的势力来报多年前那场仇恨?自己本来应该当大汗,结果被代善出卖,有没有这种可能?我们将来再去考证。这是第一,多尔衮的第一招。
  多尔衮的第二招就是分化、瓦解两黄旗大臣。说到两黄旗大臣,我们又想起了当年那八位全力以赴支持豪格的那八位,歃血为盟那八位。那八位是索尼、鳌拜、图赖、图尔格、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冷僧机。多尔衮面对这八个人首先采取软硬兼施的办法。首先就是拜音图家族叛变,表示再也不支持豪格,坚定地跟多尔衮站在一起,而且拜音图的弟弟巩阿岱马上揭发郑亲王,说济尔哈朗说您坏话,说您什么什么,结果,多尔衮找到郑亲王济尔哈朗兴师问罪。济尔哈朗表示是我说的,我说了不利于满洲人团结的话,我对不住诸位,我甘愿受罚,这是五千两银子给您,这个摄政王的位置我也不干了,我确实不对,我活这么大岁数,比你还大十三岁,这事老哥哥我做得很不好,不当了。他就回家,不当摄政王了。多尔衮一想,你不当摄政王正好,让我弟弟多铎当摄政王。多铎跟多尔衮这回亲哥俩当摄政王,这是拜音图叛变的结果。
  紧接着拜音图叛变以后,何洛会也随之叛变。何洛会这个人很坏,他不但叛变,叛变就叛变得了,还揭发别人,还揭发自己八个人中间的拜把子兄弟,揭发不只一个人,揭发俩,他说谁呢?图赖、图尔格两个人说他坏话,结果,图赖、图尔格被削职为民。这个何洛会马上升官发财,这两个人一叛变,那六个人顿时就大乱。这个时候,多尔衮与这两个人一密议,你们这八个人中那六个人谁惜命啊,这两个人说谁谁谁惜命。结果转眼之间把他们弄到监狱里,把最惜命的这两个人谭泰和冷僧机关进监狱,使用酷刑,没两天,这俩人叛变。当初支持豪格的八个人,转眼之间还剩下了四个。
  第三,收拾豪格。皇太极死了,但是新皇帝就位以后,这个皇位争夺战中双方都在啊。豪格也活得好好的,多尔衮也活得好好的,这两个人都在,他们的矛盾没有消除。在这种情况之下,多尔衮在收拾瓦解了豪格手下这八个大臣之后,开始对豪格下手。
  先是这何洛会揭发豪格与他手下的图赖、图尔格等人说坏话。他说什么呢?这个豪格确实说了,说我看了汉人的相书了,我现在也会相面了,我一看,这多尔衮是个命短福薄之人,他活不长久。后来的历史确实证明了这一点,他确实很命短,活不长久。他这个人不应该当辅政王。我还看了看这个破法,怎么破呢?他啊,什么别当,官也别当,好饭也别吃,就跟家吃粗茶淡饭,就能活长久。要是现在这样下去,指不定哪天就得死。当时豪格说的也不知道他是真看了相书还是假看了相书,但是他就这么说。说了以后,何洛会就揭发了,揭发以后,多尔衮就把豪格叫来了,这个是你说的?你太不顾及八旗的团结了,我再大再小也是你叔叔,你怎么能做这种事,是不是你说的?是。都是大丈夫,那你说怎么办,豪格当时就说,哎,有什么怎么办的,你不就想把我弄死吗,我就自杀完了,给我一把刀我自杀。当时多尔衮说,这可是你说的,他说我说的,大丈夫,自己说话算数,诸位大臣有什么意见?代善说,该杀,济尔哈朗说该杀,阿济格和多铎等人都说该杀。所有的大臣都说你该死,那你死吧。哎哟,这个时候,豪格真的准备自杀的时候,会场上冒出一小孩来,我哥哥要死我也死,你们当皇上得了,这皇上我还不干了。
  六岁的小皇上出来了,你要杀我哥哥,你先杀掉我。哎哟,豪格好感动啊,有你小皇上一句话,将来我肝脑涂地,我再不说死的事。多尔衮,我以后再不跟你较劲,我就为我这弟弟,就为他这么懂事。皇上不干啊,哭啊,闹啊你说不杀了,不杀了,那他也哭啊,闹了一整天,最后算是保住了豪格的性命,但是废为普通人。虽然是普通人,不当官了,兵还你带,你的兵还是你带,但是你不是官,你可以指挥他们作战,作战完回来你是草民,人家该拿多少钱拿多少钱,你没钱,就一个普通老百姓。此后,豪格真的对多尔衮是百依百顺,但并不证明他心里面是服气的,他就为小皇上,我不给我弟弟添乱。最后多尔衮说,这样吧,你去四川,给我打仗去,结果什么职位都不是的豪格,到了四川平定了张献忠的大西政权,而且豪格自己亲自射杀了张献忠,这么大的功劳,回到北京以后,一分钱奖金没拿。豪格没有丝毫的怨言,就这样多尔衮都没饶过豪格。1648年,找个借口,说豪格乱保非人,将其下狱。皇上说不杀就不杀,关监狱。监狱里的刑罚啊,很厉害,咱们就不说了。最后豪格是精神分裂而死,完全疯了。
  所以,不过半年的时间,多尔衮就当上了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摄政王。此时,再加上多铎,再加上阿济格的支持,这个时候的多尔衮,我们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摄政王。
  这个时候的多尔衮,没有特殊情况应该公开大胆地去追求庄妃了吧?他可以毫无顾忌地与庄妃发展点什么关系了吧。但是就在这个时候,中国的局面可谓是风云突变。当时,中国境内的三大军事政治集团,大明、大顺、大清之间的竞争,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对于多尔衮来说,江山和美人之间他到底会将做出如何的选择呢? 第十一讲 企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失败之谜(二)
  
  要想论证这个问题就需要从整个中国历史的长河之中寻找。所以这样您就得允许我把话题拉得稍微长远一点。关于他到底是遗憾还是失败,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给大家作出论述。
  第一方面,我的论据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强盛王朝,或者是他们这些强盛王朝从建立或者开始进行统一战争,到最终完成统一所需要的时间到底应该是多少年?我们以中国历史上的一些强盛王朝作为例子,来看看到底需要多少年统一是正常的,多少年统一是不正常的。
  话从哪儿说起呢?我们就从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开始谈起。秦朝的前身是秦国,秦国最早的国君因为保护周平王东迁而立功,最后周平王赐给他一块属地,让他建立了秦国,也就是说秦国建立于春秋初年。到了公元前230年的时候,这个秦国的国王是嬴政。从公元前230年他开始灭韩,从灭韩开始到公元前221年,他最终灭掉了战国七雄中的最后一国齐国,这从头到尾共计是九年的时间。也就是说嬴政从开始进行统一战争到最终完成统一战争,九年。公元前221年之后,我们称这个秦国叫秦朝,这是第一。
  我要举的第二个,中国历史随之而来的朝代是西汉。西汉的建立者是秦末农民起义中的一个领袖—刘邦。话说刘邦在公元前207年进占咸阳灭掉秦国,诸位可能听着,老师,不对啊,我们这么多年学得都是公元前206年,您怎么冒出一个公元前207年啊?我在这儿郑重地纠正一下,我们这么多年的中学历史教科书写的都是错的,从最近这一年的中学历史教科书郑重地把时间改成公元前207年。那个时候秦朝以每一年的十月为岁首,所以他是在十月,也就是现在我们公历的十一月,所以呢,刘邦进咸阳那月正好赶上是当年的十月,也就是公历的十一月,他的时间还在公元前207年。这是我们历史教科书在经过中国的历法专家的一再抗议下给纠正过来的。
  刘邦从公元前207年灭掉秦国,在公元前206年正式建立西汉政权。他正式建立了西汉政权,到公元前202年,他灭掉了当时他的最大对手—西楚霸王项羽,这前后是共计四年的时间,从建立到统一用了四年的时间。紧接着随之而来的是东汉政权。东汉政权的建立者是光武帝刘秀,他是西汉的皇族。西汉末年,外戚(外戚就是皇帝母亲的亲戚或者是皇帝的妻子的亲戚)王莽篡夺西汉政权,建立了一个叫做新的朝代,结果这个叫新的朝代在他的统治之下引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最重要的农民起义军有两支,一支叫绿林军,一支叫赤眉军,绿林军给我们留下一个著名的成语—绿林好汉。在绿林起义中,刘秀在公元25年建立东汉政权,历史上称之为东汉。到了公元36年,刘秀灭掉了割据一方的公孙述和卢芳,完成了中国的统一。从公元25年建立到公元36年完成统一,这时间是十一年。
  下面一个朝代是隋朝,隋朝的建立者是北周的外戚杨坚。杨坚在581年建立隋朝,在589年灭掉了南朝中的最后一个朝代陈,最后完成统一,用时八年。
  继隋之后是唐朝,唐朝的建立者是隋朝的大将、太原留守李渊,李渊在618年,在隋朝末年农民起义战争的浪涛声中偷偷地建立了唐朝。趁人不备,一下夺取了长安,他就是充分利用隋朝和农民起义军这种鹬蚌相争的形势,迅速建立了唐朝。唐朝建立以后到李渊的儿子李世民在位时期,从618年到628年,灭掉了割据诸方势力,完成统一,历时十年的时间。
  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些比较重要的朝代,比如说北宋,北宋它的建立者是后周的大将赵匡胤,时间是在960年。979年,赵匡胤的弟弟赵光义在位时期,他在北汉的降将杨业的协助之下迅速灭掉了北汉政权,最终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这前后共计是十九年时间。附带说一句,那个杨业就是我们杨家将故事中的杨继业,这也就是我们杨家将故事的开头。
  那么明朝,明朝的建立者是朱元璋,朱元璋本人亲自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也叫红巾军起义。他在1368年建立大明朝,到1387年,灭掉了割据东北的纳哈出,最终完成统一,历时十九年的时间。从刚才我们给大家举的众多的历史上的强盛王朝看,从他们建立或者他们开始发动统一战争起,到他们完成统一,历时是在四年到十九年之间,也就是平均十年左右,一般不会超过二十年,所以就此我得出的结论是,如果一个强盛的王朝,在他由开始建立或者开始进行统一战争到最终完成统一,如果超过了二十年,那这中间肯定有很多教训值得我们去汲取。肯定我们就要分析一下,他准有什么措施实行得有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后来人去借鉴。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方面的考证。 第十七讲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二)
  
  我们在分析到孝庄皇太后到底是否下嫁给了多尔衮的问题上面,介绍了以下三种说法:
  第一种,孝庄皇太后嫁给了多尔衮;
  第二种,孝庄皇太后没有嫁给多尔衮;
  第三种,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是情人(或者说得难听一点就叫偷情)的关系。
  那么,上述三种回答,到底哪一种更加符合历史的真实性呢?
  一个寡妇,在自己的男人死后,嫁给了自己的小叔子,到底是中国的某些极为落后的少数民族特有的现象呢?还是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具有的共同的现象呢?还是汉民族也有的现象呢?还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共有的现象呢?
  在分析这一问题的时候,我说经过我的考证,我得出了下列结论:
  嫂子在自己的男人去世后嫁给小叔子是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普遍具有的现象。
  为什么这么说呢?在介绍这一问题之前,我先给大家介绍一个词汇:转房婚!
  转房婚又称收继婚、升房婚、转亲婚、叔嫂婚!
  一般而言,转房婚是指父亲死后某一特定的儿子收娶其后母,或者兄长死后弟弟收娶其嫂,或者弟弟死后兄长收娶其弟媳的现象!
  现代人戏言,这叫肥水不流外人田!此话倒也不差。因为据民族学家考证,这种婚俗起源于原始社会时期掠夺婚时人们所拥有的财产嗣承观念。
  原始社会,部落战争较多,掠夺来的妇女自然是财产,一旦男人死去,女人也要以财产的形式转让给本部落其他男子。
  但是随着家庭的出现,私有制的产生,这种转让范围逐渐缩小,最后固定在家族范围之内!也就是说,转让给与死者具有血缘关系的人。
  这其中,除了女人是财产这一因素以外,还有另一因素,即子嗣的原因。
  直到如今,乡下孩子的父亲死了,他的叔父或伯父,自然要把孩子当作自己的孩子来养,至于那寡居的嫂子或弟媳,这个做弟或做哥的,理所当然地要对其负担一定的经济义务。
  在中国的历史上,这种现象曾经广泛流行于很多少数民族中间。
  西北羌族的婚俗:比如,中国最为古老的少数民族羌族长期以来就一直流行着这一风俗!他们的婚俗是“父子伯叔兄弟死后,即以继母、世叔母及嫂、弟妇等为妻”。也就是说,转房婚这种现象一直在羌族中承袭着,以至到了西夏时期,李元昊作为一代君王,把自己的儿媳妇也据为己有!对于汉族人而言,这种现象是很不合伦理道德的行为,但是在羌族而言,这是一种极为正常的现象!关于这些情况,建议大家看一看相关的电视剧《贺兰雪》!
  东北各个少数民族的婚俗:女真族10世纪兴起于东北,《金史》称女真旧俗,妇女寡居,宗族接续之;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死,则侄也如此。故无论贵贱,人有数妻。鄂温克族中哥哥死后弟弟可以娶嫂嫂为妻,但弟弟死后哥哥不能娶弟媳为妻。
  西南各个少数民族的婚俗:在四川的凉山彝族地区,夫死后,寡妻须转嫁夫家其他男子。先尽着同胞兄弟,如没有同胞兄弟,按血统近远顺推。侄媳可以转嫁给叔父,后母可以转嫁给儿子,儿媳可以转嫁给公公。转房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家支财产外流。如果女方不同意转房,要被索要身价钱。在云南的佤族、景颇族、怒族、普米族、拉祜族的婚姻习俗中,也流行转房制婚俗。
  个别少数民族反对转房婚:当然,也有反对转房婚的。西藏墨脱县的门巴族就严禁转房;错那县的门巴族虽然允许转房,但必须征得孀妇同意,并在发丧后一、二年才可转;东北地区达斡尔族的习俗是“对待嫂嫂如母辈”,所以一般不允许哥哥死后弟弟娶嫂嫂为妻,同样弟弟死后,哥哥也不能娶弟媳为妻。
  不过,总体来看,嫂子在自己的男人去世后嫁给小叔子,是中国的很多少数民族普遍具有的现象。那么,汉族人又是如何对待这种事情的呢?
  我经过考证,得出了下面的结论:
  转房婚也是汉民族普遍具有的现象。
  根据专家考证,汉民族及其前身华夏族的转房婚传统早在中国的传说时代就已经开始流行了!这里面,也有着很多的故事!
  第一个故事:舜的故事!
  舜没有发达时,在家帮老爹鼓叟干活。老爹不喜欢他,只喜欢小儿子象。老爹与象合谋害舜,再三下手。但天佑善人,总不如意。一次,老爹与象骗舜下井,老爹与象两人遂在上面落井下石,用土填满,以为舜必死无疑。象公开说:这下可好了,两个嫂嫂就归我所有了!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参见《孟子卷九万章章句上二嫂使治朕栖章》。
  汉民族及其前身华夏族不但有转房婚的传统,还有二女共侍一夫这一现象。
  第二个故事:还是舜的故事。
  在介绍这个故事之前,我们首先介绍一个词汇:媵。
  媵制是指一个女子出嫁,须陪送同姓子侄和奴仆随嫁。媵制的起源很早,它是原始社会的族外婚向对偶婚演变中的一种过渡形式,即“与长期结婚的男性有权把她的达到一定年龄的姊妹也娶为妻。”尧嫁二女于舜就是媵制,“妻之以皇,媵之以英”。这里的皇指娥皇,英指女英。娥皇和女英都是尧的女儿,都同时嫁给了舜。
  春秋时期,各国统治者实行媵制。如《诗经豳风七月》中的“女心伤悲,殆及公子同归”,也是说的媵婚。这里的“归”是“出嫁”的意思。根据清人王先谦、姚际恒的解释,这里的“公子”为豳公的女儿。诗的大意是,少女们在采桑时忽然心里悲伤起来,恐怕被女公子带去陪嫁。
  进入战国,因为社会制度发生巨大变化,媵制随之没落。后世有妻死,由妻妹续弦的婚俗,就是媵制的遗存。
  媵妾婚的产生与转房婚一样,有如下许多原因:
  第一,是母系制的彻底崩溃与男权的申张。男子以女子为私有财产,既然是私有财产,当然多多益善。
  第二,部落战争和奴隶使用的结果。私有制引起了比过去广泛、剧烈得多的掠夺战争,通过战争总有大量的妇女、小孩成为奴隶,被胜利者任意占有。
  第三,统治阶级的纵欲,以女子为玩物,同时以蹂躏女子多作为其权势的象征。
  第四,子嗣观念的影响,多妻则多子,多子则多福。
  自从周代的宗法家族组织确立之后,子嗣观念更加浓厚。周代这种子嗣观念的发展,使多妻制度更加确定。以后帝王、贵族、官僚之多妻,以及一般市民百姓纳妾者,多以子嗣的传祧为借口。
  正是因为子嗣观念的发展,导致了转房婚和媵妾婚长期以来一直流行在汉民族及其前身华夏族中间。
  由上我们可以看出,嫂子在自己的男人去世后嫁给小叔子,是汉民族普遍具有的现象。
  那么,汉族和少数民族在发生交往的过程中,又会是如何处理类似的婚姻的呢?
  我经过考证,得出的结论是:
  转房婚是中国古代的汉族与少数民族交往中普遍具有的现象。
  这里面,有几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西汉细君公主和解忧公主的故事。
  与匈奴战争失败的汉高祖刘邦接受了大臣娄敬的建议,实行“和亲”政策,揭开了中央政权与周边民族关系新的一页。当然,两汉和亲西域和匈奴的“公主”,其实多为从诸侯王室或民间选来的女子,并非真正的公主。
  汉武帝时,经卫青、霍去病的打击,匈奴远走漠北。后来,汉武帝采取迂回战术、积极打通西域,实施远交近攻的策略,联合西域各国夹击匈奴。势力强大的乌孙国成了汉朝主要的争取对象。
  乌孙国原居住在祁连山附近,后被匈奴赶到今新疆温宿、伊宁一带,与匈奴一向是世仇。汉武帝遣使乌孙国,表示愿送公主下嫁,结为兄弟之邦,共击匈奴。
  公元前110年前后,汉武帝封江都王刘建的女儿细君为公主,下嫁乌孙国王昆莫。细君容貌美丽,气质高贵,乌孙国王喜出望外,封她为右夫人。但匈奴单于也极力拉拢乌孙,昆莫迫于压力,娶了一名匈奴公主为左夫人。
  长在深闺、锦衣玉食的细君自然比不上匈奴公主适应塞外的生活。匈奴公主挽弓射雕,驰骋草原。细君公主则度日如年,只能将满腔愁绪化成一首悲歌,整天抱着琵琶诉说思乡之情:“吾家嫁我兮天一方,远托异国兮乌孙王。穹庐为室兮旃为墙,以肉为食兮酪为浆。居常土思兮心内伤,愿为黄鹄兮归故乡。”
  两年后,昆莫一病不起,由于他的儿子已死,按照规矩将由其孙子岑陬继承王位。按照乌孙国的习俗,子孙要继承祖父的妻妾,昆莫于是准备将细君公主再嫁其孙。细君公主无法接受,向汉武帝请求归国。
  汉武帝答复说:“从其国俗,欲与乌孙共灭胡。”
  汉王的回话是:第一,要顾全大局。第二,咱汉国向来不干涉别国内政!
  无奈之下,细君公主只好从命,连降两级,由原先的奶奶辈,一下子变成了孙媳妇儿。三年后,细君为岑陬生下一女,终于因为产后失调,加上心绪难平,不久便忧伤而死。
  细君死后,岑陬再次向汉廷求婚。公元前104年后,汉武帝选派楚王刘戊的女儿解忧,仍以公主的身份嫁给岑陬。
  为了在汉和匈奴之间寻求平衡,岑陬也娶了一名匈奴公主。几年之后,解忧没有生育,匈奴公主却生下一子,取名泥靡。后来岑陬暴毙,因为泥靡还小,王位由岑陬的族弟翁归靡继承,此人身材肥胖,乌孙人称其为“肥王”。
  按照习俗,肥王娶了解忧和匈奴公主。由于性情相投,解忧与肥王恩爱异常,并生下了元贵靡、万年、大乐三位王子。肥王对解忧关怀备至,言听计从,从而也拉近了汉廷与乌孙国的密切关系,双方信使往还,不绝于途。这激怒了匈奴单于,双方关系紧张,一触即发。
  随同解忧远嫁乌孙的婢女冯嫽,也是一位知书达理的女子,还有特殊的语言才能。解忧待她像亲姐妹一样,将她嫁给位高权重的乌孙右将军。解忧与冯嫽在王庭内外连成犄角之势,对乌孙国的政治军事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公元前71年,匈奴单于发兵威胁乌孙国,要他们献出解忧公主,并和汉廷断绝一切关系。肥王与解忧公主大怒,火速遣使联合汉廷出兵,分进合击,对付匈奴。匈奴人不敢正面作战,于是向西北逃窜,又被乌孙国军队中途击败,从此一蹶不振。
  汉廷与乌孙国的关系从此更加水乳交融,解忧在乌孙国的地位如日中天。冯嫽也被称作冯夫人,活跃在王公大臣之间,受尽礼遇尊敬。
  不久,形势突变。肥王一病不起,王位归还了岑陬的儿子泥靡,也就是匈奴公主的骨肉,解忧的影响立刻下降。
  泥靡暴虐无道,大家都称他“狂王”。解忧公主依照乌孙习俗,无可奈何地下嫁给狂王,还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国内反对狂王的声浪此起彼伏。不久,狂王杀死了肥王的一个儿子,引起乌孙国的动荡。
  汉朝派人率兵前往乌孙国进行军事干预,多方疏通,说服各方派系,使乌孙接受汉廷的安排:解忧与肥王所生的大儿子元贵靡做了大国王,统治六万户;封匈奴公主所生的乌就屠为小国王,统治四万户。双方分而治之,取得了暂时的安宁。
  解忧公主从汉武帝太初年间远嫁乌孙,到公元前53年,已在西域生活了五十多年。在远隔千里的异域经历了四朝三嫁后,她上书宣帝表示“年老思故乡,愿得骸骨归汉地。”情词哀切,汉宣帝为之动容,便派人把她接了回来。公元前51年,年已七十的解忧终于回到长安。
  第二个故事:西汉昭君出塞的故事。
  王昭君名嫱,公元前52年出生于今湖北省。她天生丽质,聪慧异常,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公元前36年,她被元帝选秀入京。进宫后,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些破绽,使昭君被贬入冷宫三年,无缘面见汉元帝。
  公元前60年后,匈奴统治集团发生内讧,呼韩邪单于在斗争中失败,于公元前51年南下投汉,西汉王朝派兵保护。公元前36年西汉政权消灭了与呼韩邪单于对立的政敌。呼韩邪单于觉得应该进一步密切与汉朝的关系,于公元前33年,入汉请求和亲。汉元帝欣然应允,并召后宫妃嫔议亲。王昭君挺身而出,自愿和亲。呼韩邪临走时昭君参加了送别大会。她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想把她留下来,但已无法收回成命,便赐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王昭君出长安后,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
  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结婚仅两年,呼韩邪单于就去世了。她和呼韩邪单于生了一个儿子,名叫伊屠智牙师。呼韩邪单于死后,昭君必须改嫁呼韩邪单于第一阏氏所生的长子雕陶莫皋单于。王昭君不能接受,上书汉成帝,请求返回故土。
  汉皇还是那句话:顾全大局,入乡随俗。昭君只得下嫁。昭君与雕陶莫皋生有两女。公元前20年,雕陶莫皋又死,昭君自此寡居。一年后,三十三岁的王昭君郁郁而终,厚葬于今呼和浩特市南郊,墓依大青山、傍黄河水,后人称之为“青冢”。
  由上述故事,我们可以看出,不但在中国的很多少数民族中间,而且也在中国的汉民族中间,长期以来,也一直流行着转房婚这种现象!
  也就是说,孝庄皇太后如果是真的下嫁给了多尔衮的话,我们并不能因此证明,这满洲人和蒙古族人就是“落后的”、“野蛮的”少数民族!
  那么,为什么在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的关系问题上,会引起人们极大的关注呢?史学界也会围绕着这个问题展开激烈的争论呢? 第十三讲 企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失败之谜(四)
  
  从刚才这些数字我们来看,上述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从开始进行统一中原的战争到最终完成这场战争,大概时间是在二十年左右,一般不会超过三十年。我的结论是,如果你超过了三十年,那么你这个政权一定有些教训值得我们汲取,也就是我们说的另外一句话,您这个政权就是一个不成功的政权,也就是说,您的措施是失败的。
  我们再来看看多尔衮当摄政王时候的清王朝它完成对中原地区的稳固统治的时间。我们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正式建立后金政权,到1618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开始誓师伐明,这七大恨比较简单,一个,努尔哈赤说明朝军队擅自杀掉了无辜的努尔哈赤的父亲和爷爷,这是一大恨。二大恨是明朝的军队擅自支持叶赫部,不支持建州。第三说的是明朝支持叶赫老女,叶赫老女改嫁,原来是嫁给他,后来又嫁给别人了。支持叶赫老女改嫁蒙古这也算是一大恨。然后第四个是说明朝不允许他收获某一块土地上的庄稼。然后第五个说的是明朝再度谴责他背信弃义。第六个,又是说明朝支持叶赫部。第七个说明朝为难建州。我听了半天我觉得努尔哈赤这个人说到七大恨,实际上他概括得不集中,说了半天无非就是四件事:第一件事,杀父之仇;第二件事,夺妻之恨;第三件事,粮食危机;第四件事就是部族矛盾。他参与了建州女真和叶赫部的矛盾,我觉得就是四件事。我们先不管他了。
  那我们还说,从1618年努尔哈赤正式起兵,正式以七大恨事实与明朝对峙,开始进行灭明朝,这中间经过了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皇太极的儿子爱新觉罗福临。一直到1662年爱新觉罗玄烨,也就是康熙皇帝,最终拿下了南明的最后一代皇帝永历帝为止,这前后是四十四年的时候,这还不算,我们后来发生的平三藩、定台湾、克西北等等等等事项,这都不算。我们看,这时间是不是太长了一点?那有的人就会说,我觉得老师不对,您把这责任全都扣在多尔衮一个人身上?他没有统一?前不赖努尔哈赤、不赖皇太极,后边不怨顺治皇帝,不怨康熙皇帝,就赖多尔衮一个人啊?别人也要承担一点责任吧?所以说,老师您这话有点片面!话不能这么说,是有前面后面的原因,但是最主要的问题,我们要从多尔衮这里来分析,为什么呢?您必须得看到以下几点:
  第一点,努尔哈赤时期的后金政权,其实以后金的力量,他还完全不具备与大明进行决战,消灭大明政权,最终由满洲人统一中国的条件。他还不具备灭掉大明王朝的主客观条件。从主观方面来讲,后金政权刚刚建立,我们说大一点,女真各部刚刚完成统一,他刚刚统一东北,其实当时的东北都不是全都归他管,他刚刚完成统一,他完成统一以后,他还有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巩固统一。我们知道,这个完成统一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今后的路是更长,任务是更艰巨,所以他刚刚完成统一以后,他肯定需要巩固统一,他必须得集中全力解决自己的后院问题,防止刚刚统一的女真政权内部的捣乱破坏,所以这个时期从主观上他还没有灭掉大明王朝的势力!这是主观条件,他不具备。第二个不具备,客观条件他也完全不具备。您想努尔哈赤时代,人家明末农民起义还没有爆发,直到努尔哈赤死的1626年,明末农民起义也没有爆发,是他死了以后第二年明末农民起义才爆发。所以这个时候的大明王朝可以全力以赴对付东北的小小的女真人的后金政权。你一共才有几个人啊,一共才有几十万人而已,男女老幼都加一块儿几十万人,而明朝的军队就有好几十万,所以灭掉满洲人,还是不在话下。之所以大明朝没有兴兵进入关外灭掉满洲人,那是因为自己的内讧,我们后面会涉及到。所以我的结论是努尔哈赤时代不具备与大明朝决一死战的主客观条件。
  第二,皇太极时期,皇太极时期的政权正处在积蓄力量的一个阶段,正处在为最终灭掉中原王朝、统一中国万里江山做准备工作阶段。在这个阶段他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坐山观虎斗,看看你大明政权和大顺政权,或者是大西政权,你们两个政权或者仨政权掐,看看最后你们谁掐到最后。最后等你们都累了,我再下山,秋风扫落叶一般,把你们都平掉是皇太极时期的任务。所以尽管我们说皇太极时期实力,后金、清政权的实力已经大大上升,但是从客观来讲,他就应该等着,等待时机,等待最佳时机,一鼓作气,拿下三个政权,最终完成统一。也就是说,这个时候,如果您要是皇太极,您首先想做的是什么?坐山观虎斗,鹬蚌相争,渔翁得利,我就当那个什么?渔翁,我看你们俩掐,然后我用最少的力量,我用最少的损失赢得最大的成就。所以我们说皇太极那个时代,他也不具备统一中国的条件。 第十九讲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四)
  
  论据四就是张煌言的太后婚诗证。持太后下嫁的观点的人认为多尔衮的王妃病死之后,孝庄皇太后就与多尔衮随之举行了隆重的正式的太后下嫁大典。关于太后下嫁,作为当时全天下最大的绯闻,迅速地传遍了各个方面,其中张煌言的《太后婚》这个诗就是最为直接的证据。
  张煌言何许人也?张煌言生于1620年。1645年,清军统一南京以后,他与钱肃乐一起起兵抗清,奉鲁王朱以海监国,建立了南明四个政权中的一个政权—鲁王政权。他据守在浙东山区和沿海一带抗清,官至兵部尚书,后鲁王政权覆灭,他又派人与李自成的余部—夔东十三家联系,正式共同抗清。但到后来,1664年的时候,他发现情况大势已去,遂解散部队,自己孤身一人潜入浙江东部的海岛上—蓝田县的一个小岛上隐居起来。不久,被一个部将出卖,遭到清军逮捕,解往杭州,英勇不屈,被杀。张煌言,关于太后下嫁诗的名字叫《建夷宫词》,建,建州的建,建设的建,那么这里的建,指的是清军起家的地方,清朝起家的地方,建州三卫,他不称清朝,他称建,意思是看不起人家。第二个字是夷,夷是汉人对少数民族一种诬蔑性的称谓,泛泛的,东面的少数民族都叫做夷,所以他称之为夷。《建夷宫词》说的就是满清皇宫内部的事。《建夷宫词》一共有十首,这十首诗可以说是嘻笑怒骂,冷嘲热讽,极尽这种功能。从满洲人的服饰、住处、食物、坐骑、信仰、娱乐、文字、习惯、习俗等等方面全方位的将满洲人的风俗与汉人的习惯一一对比,意思就是跟你们相比,我们有一种优越感,你们太落后了。
  为了全面了解,我们现将《建夷宫词》十首都摘录下来:
  第一首:
  平明供奉入彤闱,亦舞霓裳唱羽衣,千乘骖骅知狩猎,挥鞭驰道拥明妃。(注解:骖,,古代称驾在车前两侧的马;骅, ,古代称赤色的马。)
  第二首:
  毳殿春寒乳酷香,侍臣偏得赐新尝,老珰不识驼酥味,犹道天厨旧蔗浆。(注解:毳,,鸟的细毛;珰,,原来指武职宦官帽子上的装饰,后来借指宦官。)
  第三首:
  盘龙小袖称身裁,马上离弓抱月开,太液池边金鞅解,疑从紫蹇射雕来。(注解:鞅,,古代称用马拉车时套在马脖子上的皮子;蹇,,古代称跑不快的劣马,也指驴。)
  第四首:
  弓鞍椎髻缀天魔,胡女宫装新样多,醉捧官家还笑问,燕支山色近如何?(注解:椎,,古代指高等动物背部中央的脊椎骨,髻,,梳在头顶或者脑后的发结;缀,,装饰;燕支山,古代匈奴族人的地盘,其地大致在今天甘肃省河西走廊北部的山脉,盛产化妆品,后来被汉朝统一,匈奴族人从此就没有了化妆品的产地,就没有办法化妆了。)
  第五首:
  朝罢瞿昙次第迎,内庭深处说无生,不知鹦鹉能胡语,偷向金笼诵佛名。(注解:瞿,昙)
  第六首:
  十部梨园进上方,穹庐天子亦登场,缠头岂惜千金赏?学得吴歈进一觞。(注解:歈,,歌;觞,古代喝酒的一种器物。)
  第九首:
  六曹章奏委如云,特敕写书翻译闻,笑杀钟王多妙楷,而今鸟迹是同文。(注解:六曹,六部。)
  第十首:
  玉几凭来顾命新,负扆闻道有家臣,从今赌却钻刀咒,不信华人信满人。(注解:扆,,古代指屏风。)
  第七首:
  上寿称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注解:卺,,卺是瓢)。
  这第七首说的是什么意思,“上寿称为合卺尊,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礼恭逢太后婚。”这里面有几个词,一个是合卺尊的“卺”,“卺”,水瓢,葫芦,劈成两半就叫瓢,瓢,古代它是用作一种酒器,结婚的时候,你不能拿小碗喝酒,拿大碗喝酒还是小,所以就拿瓢来喝酒。合卺,这是古代结婚的一种习俗,这种习俗,咱们现在也有,不过简化了,我这手一摆,你那手一摆,喝交杯酒。合卺,结婚。怎么合卺呢,你拿着大瓢盛一瓢酒,我拿瓢盛一瓢酒,两人那样对喝,是这么个意思,叫“合卺尊”。第一句话,“上寿”,这个上不是皇上,是皇太后,她的生日干嘛喝交杯酒?那么谁说是皇太后了?第二句说了,慈宁宫。慈宁宫只有太后才住。您想想那阵小皇上刚几岁,你以为一宫廷的宫女都是给小皇上预备的?他懂什么呢?几岁一小孩,所以这个慈宁宫就指向非常明确,指的是孝庄皇太后。这叫“慈宁宫里烂盈门”,“春官昨进新仪注”,大典,各个方面的很多人,乱哄哄,接下来第四句,“大礼恭逢太后婚”。说得特别明确,太后结婚了。太后结婚了,嫁谁了呢?人们认为它是一个典型的太后下嫁的写真图。
  持太后下嫁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张煌言与孝庄皇太后是同一时期的人,他进行抗清斗争,他肯定在清朝的统治者身边有间谍。有的人可能觉得,不可能吧,你想想那阵儿,明朝的官民望风投降,你还去考证,凡是投降的,你原来当什么官,你现在还当什么官。
  现在我在张煌言这儿,在鲁王这儿,我当的是尚书,我当的是什么,现在还当这个官啊。他为了拉拢汉族地主,只要投降我就信任你,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另外,一个满洲人打天下,他在这方面应该是不会太过于的甄别。
  所以持太后下嫁的人认为,张煌言在皇太后身边,在清朝的高级官吏,汉族官吏里面,一定有间谍,他对于清朝政府的一举一动,应该有很深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取得胜利,如果您连个间谍都不派去,您怎么样知己知彼啊,您怎么样与人家作战。当然,这个间谍了解太后结婚这肯定是副业,这不应该是他该干的事,他应该干的还是刺探军事情报,但是得到这个消息以后,张煌言肯定就会改了,就会认认真真地去大肆宣传一番。所以人们认为,这第七首诗是当时人写当时事,是最有说服力的证据。
  第八首:
  掖庭又说册阏氏,妙选孀闺足母仪,椒寝梦回云雨散,错将虾子作龙儿。
  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呢?阏氏,少数民族,蒙古高原上有一个少数民族匈奴族人,其首领叫单于,匈奴族人首领的妻子叫阏氏。这一首诗他说掖庭又说册阏氏,这个少数民族头儿又结婚了,又册了一个妻子。正宫才叫阏氏,比如说我们讲那个昭君出塞,王昭君出嫁以后也叫阏氏。这里面说又结婚了,这册的阏氏是谁呢?孀闺,孀,寡妇,这个册立的正宫娘娘结过婚,是寡妇,册立一个寡妇,当自己的正宫,这指向多明显啊?第三句咱不解释了。第四句,错将虾子作龙儿。虾,满语侍卫叫虾,多尔衮的弟弟多铎,当时的官叫领侍卫内大臣。这不这个官职正好用虾子,虾子指的是多铎的儿子,多尔衮没有儿子啊,他只有一个闺女啊,那谁来继承他这个家产呢?多尔衮那个时候把多铎的儿子多尔博过继过来,将来我的家产,我的所有的东西,包括我的爵位,身份都由你来继承。这个虾子指的是多铎的儿子多尔博,他已经过继给了多尔衮了。如果我们说,多尔衮与皇太后结婚了,那你还要人家的儿子干嘛,这皇上不就是你的儿子了吗?弄错了,你赶紧把他轰回去,现在有人管你叫爹了,你没必要过继你弟弟的了,你妻子的亲儿子,管你叫爹是正常的,你何必要一个完全没有关系的呢?所以人们认为啊,这是太后下嫁的又一个事实,又一个论据。
  那么论据五,顺治谕旨露出的破绽。持太后下嫁说的人认为,在1660年,顺治皇帝有一次颁布了一道谕旨,里面露出了蛛丝马迹。这道谕旨的背景是,1660年12月24日,按公历说,已经1661年了。在这一年的旧历腊月,他的乳母李氏病故,他写了一个谕旨,这个谕旨里面说:“睿王摄政时,皇太后与朕分宫而居,每经累月方得一见,以致皇太后萦怀弥切,乳母竭尽心力,多方保护诱掖,皇太后眷念慈衷,赖以宽慰。”这里面,值得我们研究的是这么几句话,一个是“每经累月方得一见”,另外一句是“皇太后萦怀弥切”。这道谕旨真太奇怪了。五岁的一个小孩,当了皇上,这皇上他怎么会不跟他妈妈在一起呢?小孩肯定住在宫廷大内里面,偌大的一个紫禁城,里面就一个男的,就这么点一个小孩住这么大一个房子,他妈哪儿去了呢?他妈为什么和他每经累月才能见一面呢?而且后面的话说,这个皇太后萦怀弥切,那么你为什么不看你儿子去呢?他不就一个小孩吗?他能跟那儿办什么正事?你为什么不看他去?
  话又说回来了,皇太后想你,你这个小孩,你怎么不去看看你妈呢?一个月见不着一面?这中间肯定有问题,是什么夹在了太后和顺治皇帝的中间了呢?谁能挡得住这个去路?持太后下嫁的人认为,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多尔衮,谁也没有这个能力。他们恰恰就认为,一个月方见一面,那肯定是太后不在宫里,她住哪儿呢?她住多尔衮他们家了,所以自然一个月看望自己的孩子一次。所以,这是第五个论据。
  第六个论据,是风水墙的诉说。我们知道,每个朝代都有自己的陵墓,像明陵,在十三陵。清陵呢?前后一共有三个清陵对不对?沈阳有一个,河北有两个,每个陵都得有一个陵圈子。这个陵圈子都得有一道墙,把所有的陵包围起来。你会发现,把这三个陵圈子都包围起来以后,外面还有一个人的陵—昭西陵。孝庄皇太后的坟,不在这三个陵中的任何一个陵墓里面,她在外面,就她一个人孤孤单单,如同孤魂野鬼一般飘荡在这三个陵圈子外面。按照历朝历代的规矩,只要是皇上的妃子,除非你犯了谋刺皇上的罪过,不管你是死在皇上前面,还是死在皇上后面,你的陵墓都必须得搁在那个皇帝旁边,按照你生前和他关系的亲疏薄厚,亲,就搁在旁边合棺,不亲就摆在外围,但是你总得在一个棺椁里面,你总不能飘着。但是,清朝,就她一个人飘着。
  孝庄皇太后的灵位为什么会飘着呢?曾经有过这么一种说法,七十四周岁的孝庄皇太后按照祖制要运到关外的昭陵,与皇太极合葬,当孝庄皇太后的遗体的棺椁走到清东陵附近的时候,突然之间沉重异常,一百二十八名杠夫被压得抬不起来。晚上,康熙帝做梦,说这个孝庄皇太后跟他说:“我绝不与太宗合葬,如今,子棺停放之地,就是上吉佳壤,可即地安葬,切记吾言,休得违误。”当然这是野史。
  但是正史中是怎么说的呢?正史中还真有这么一个说法,我们查阅《清史稿》第二百一十四卷,这卷讲的都是后妃,《清史稿卷二百一十四后妃列传孝庄文皇后传》记载,她在死前给他的孙子康熙的遗言是这样的:“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动,况我心恋汝父子,当于孝陵附近安错,我心始无憾。”
  这句话翻译成我们现代汉语,就是说,她说,太宗文皇帝已经死那么多年了,他那棺材已经在东北这么多年了,不要为我轻易地就把他打开,没有必要。而且,我心里头天天就惦记着你爸爸和你,我儿子和我孙子,你就把我埋在你爹那个坟旁边,随便找一块地儿就得了。哎,问题在于什么,这个康熙还挺听话,孝庄皇太后死了三十五年之后,直到康熙死之时,他都没把他的奶奶安葬。那棺材就一直搁在地面上,就没有入土为安,三十五年啊。我们人尽皆知,稍微看一看,看一点《清史稿》的人,我们都知道,康熙对他的奶奶那感情是非常深厚的,远比顺治跟他妈孝庄深厚。那么深厚的感情,怎么能够不把自己的奶奶入土为安呢?他这中间是什么原因让他不能下决心,你不管她埋哪儿,先把她埋了啊?三十五年,直到他死三年以后,他的儿子雍正帝继位三年以后,才把她安葬在孝陵外面,清东陵的外面。而怪怪的是把这个陵起名叫昭西陵。昭陵就是皇太极的陵,那在沈阳了,这昭西陵在清东陵的外面,算怎么档子回事呢?真像她说的:“太宗奉安久,不可为我轻举妄动?”真的是那样吗?
  就在此前一年,皇太极的另一位皇后就是孝庄的姑姑去世,就把皇太极的棺椁给撬起来,入土为安了,把皇后搁在那里头了,这是前面。后面我们再说一个,那比这个,这才三十几年啊?我们还有一个更长的例子。您想,1861年,咸丰帝病死,1908年,咸丰帝的妻子慈禧太后病死,四十七年都撬开,入土为安了,她与前面不对,与后面也不对,前面也有过死过许多年埋一块儿,后面有死过比她长过许多年埋一块儿?为什么她这个陵,就不埋在一块儿,而且她这个孙子就不敢给她埋呢?而且最后她这个重孙子给她埋,还单单给她建一块儿,把陵圈子给她围起来让她放在外面?这肯定不对。
  而且满大清朝所有的妃子都在陵圈子里面,只有她这么一位号称皇太后,辅佐三帝,皇太极、顺治、康熙,她自己却如孤魂野鬼一般,飘在风水墙外。您拿什么来解释这件事?持太后下嫁的人认为,只有一种解释,随着满洲人汉化程度的加深,随着她对汉民族文化越来越深刻的了解,她自己的内心发生了变化。我们来看一看顺治皇帝的本记,看看康熙的本记,这两个人汉化程度是非常深的,他们对汉文化的接受基本上可以说是全盘接受。
  还有一段时间,孝庄皇太后说,我心恋汝父子。不对的,顺治皇帝死去十年,在这十年间,孝庄皇太后没到他的儿子陵前看过一眼。拒绝看,为什么?两个人生前的时候,就到了不说话的地步。为什么不说话?顺治帝汉化程度太深,他觉得我这个妈怎么能够这样呢?丢人现眼!他一小孩子,不能正确地把握住这一点。是他恨他妈,哪儿有妈恨儿子的?最后第十年头上,康熙帝跟他的奶奶说,您看看我爸爸去吧。这样,由康熙说情,孝庄皇太后才走了一圈孝陵,“心恋汝父子”,这话不对。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她不埋在那里面,肯定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这个原因就是她自己觉得,没法埋那里面。她孙子也觉得没法埋那里面,她重孙子最后给她埋了,也觉得没法埋那里面。什么样的仇恨让你不能埋啊?自己的奶奶,祖奶奶,至于的吗?这中间,能够解释的只有太后下嫁。这种说法,能够解释得通,因为你不是他妻子了。而你这个丈夫怎么样?他的坟被刨了,没地儿搁你了,你就只能孤魂野鬼一般地飘着。
  第七个论据,有人见过铁证,太后下嫁诏。1946年10月,近代学者刘文兴曾经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叫《清初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起居注跋》。这篇文章中写到,1909年,他父亲刘启瑞任内阁学士,奉命收拾内阁大库的档案,曾经得到过顺治时太后下嫁皇父摄政王的诏书。文章说,刘启瑞同时还见到了《皇父摄政王起居注》一文。这是一个重要信息。看来真的有人看到过太后下嫁诏书。世上如果果真的有这个太后下嫁诏书,如果我们找到了,那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就不用我们去考证了,那无疑就是太后已经下嫁的一个铁证。问题在于,真的有这么一个诏书吗?这个诏书在哪儿?现在还在吗?它是在现在的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还是在台北的故宫博物院,还是流落到其他的什么地方,但愿有人能够找到这个太后下嫁诏书。到那个时候,很多考证太后是否下嫁的人恐怕就都失业了。
  论据八,是《红楼梦》里面的提示。有人觉得,《红楼梦》跟太后下嫁没关系吧,我也觉得关系不大。但是我现在在介绍,认定太后已经下嫁人的观点,这不代表我的观点。他认为这《红楼梦》里面的一些描述,也从侧面支持太后下嫁。有一个学者叫王梦阮,写过一本书叫《红楼梦索引》。他解释说,《红楼梦》里有个人焦大,这个焦大骂人,骂这个贾家,《红楼梦》这里面贾家除了门前两个石狮子是干净的,没有干净的,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很多人解释说养小叔子指的是什么呢?说的是王熙凤跟贾宝玉不干净。但是,他这儿说,不是那么回事。他名义上是骂这个,但实质上说的是孝庄与多尔衮关系不干净。这是王梦阮的解释,他还解释说,不有个元妃省亲吗?元妃省亲那整个的过程讲的实际上就是太后下嫁的这么一个过程。那里面不是还有个张道士吗?这个王梦阮认为,那里面张道士是代替名人出家的。王梦阮解释说,这个张道士就是替谁出家的呢?就是替多尔衮出家的,这个荣国府就是多尔衮的府第,睿王府。这个说法虽然有点离奇,有点离题太远,但是也不失为一种考证,虽然很多人不相信,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想,太后下嫁这个事,可以说是人尽皆知,谁都想把各种事与它联系起来,从这个方面应该说,太后下嫁这个事太深入人心了。关于认为太后已经下嫁的人的观点,主要是这上述八个方面。
  那反对太后下嫁的人,他们是怎么考证的呢?
  我们接下来介绍第二种观点,孝庄皇太后没有下嫁给多尔衮。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清白的,持这种观点的人对上述八个方面的论据进行了一一的批驳,还举出了一些新的证据证明,的的确确是没有下嫁。我们这里首先介绍他对于第一个论据的批评。第一个论据是说为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他们认为,要想论述孝庄皇太后是清白的,历史还得拉回去。得从1643年皇太极去世那天说起。
  他们认为,孝庄皇太后是当时满、蒙两个民族中一个杰出的巾帼人物。前提是,孝庄皇太后和她的姑姑她的姐姐三个人,要结成同盟。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她们深深地知道十七年前的教训。这个十七年前,是指1626年努尔哈赤去世,多尔衮的母亲乌拉那拉阿巴亥被迫殉葬一事。当时,努尔哈赤的所有的妻子都随同殉葬,一个不留。这个事,孝庄皇太后和她的姑姑她的姐姐一定是对这事记忆深刻。她们一定会很有防备,她们非常清楚,随着皇太极的去世,下一个肯定是自己姑侄女三人随之殉葬。如何避免这种殉葬现象的发生?他们认为,当时的孝庄皇太后,与她的姑姑、姐姐已经结成同盟,她们知道她们有一个优点,是十七年前多尔衮的母亲不具备的。多尔衮的母亲来自女真,她们与努尔哈赤是同一个部落,而自己的姑侄女三人是来自蒙古,她们是满洲人的同盟军,她们三个人如果殉葬的话,那么很容易就出现另外一种现象,蒙古人离心离德,背叛满洲,那样就会出现什么?明朝与蒙古人合作,夹击大清的现象。所以,她们三人首先知道,她们三个人一定不会死,一定不会重蹈十七年的覆辙。在这种情况之下,三个人一定要拥立我们三个人的后代,惟一的后代—爱新觉罗福临当皇帝。所以,这些人认为,孝庄皇太后在暗中做了大量的工作,一方面求得自己的母亲这个家族蒙古人的全力以赴的援助。另一方面,全力以赴地与正镶两黄旗达成同盟。
  他们认为,经过皇太极在位十七年的苦心经营,两黄旗的实力大增,在满八旗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那么人们经常说,不管是豪格当了皇上也好,顺治帝当了皇上也好,两黄旗的位置不能变,不会变。其实这种考证是错误的。因为什么?两黄旗是豪格的父亲的,皇太极的。而豪格自己掌握的却是那个正蓝旗。他们认为,按照以往的规矩,如果豪格上台,一定会把正蓝旗放到首位,一定会再次发生换旗的事情,两黄旗的地位一定会下降。如何能够保证两黄旗的地位不下降呢?他们认为,在这个时候,两黄旗的大臣鳌拜、索尼等人,自然会与孝庄皇太后等人结成同盟。所以,他们在拥立豪格之前,就已经结成同盟。他们对于支持豪格当皇帝是有一个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豪格继承皇帝之位,但是必须指定福临作为太子。所以,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些人他考证是说什么?两黄旗的地位,举足轻重。孝庄皇太后如果想拉拢谁的话,肯定不会拉拢多尔衮,肯定不会倒向豪格。如果孝庄皇太后想拉拢别人的话,肯定是拉拢两黄旗的大臣。他们认为,事后的历史恰恰证明,由于孝庄皇太后与蒙古人,与满八旗的两黄旗结成同盟,才最终赢得了这场宫廷政变的胜利,宫廷内争的胜利,她成功地挫败了豪格、多尔衮,由自己五岁的儿子继任。他们说,这个五岁的儿子继位以后,孝庄皇太后后来的作为,必然是继续巩固自己的母族蒙古人与两黄旗的同盟,而绝不会偏向于多尔衮。
  那我们说,孝庄皇太后是这么想的吗?他们考证认为孝庄与多尔衮是清白的,他们之间并没有任何姻亲的关系,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吗?这种考证对吗?他们中间还有哪些考证呢?他们的考证有道理吗?孝庄皇太后到底嫁没嫁给多尔衮呢? 第十二讲 企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失败之谜(三)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第二个方面的考证,为什么?有的人可能说了,你说这都是所谓的汉族人的政权,是不是汉族人的政权您自己清楚,秦朝那时候还没有叫汉族。这个隋朝的政权、唐朝的政权是汉族人建立的吗?
  有的人会说,那都是什么中原强盛王朝,即使不是汉族也是受汉化很深的,你给我举少数民族的王朝。我第二个方面的论据就是什么呢?中国历史上曾经统治过中原地区的少数民族。从他们开始发动对中原王朝的进攻,到完成对中原地区的稳固统治,或者是统一中国,所需要的时间的长短,我们要从这里面再计算一下,一个少数民族政权,他们从发动战争到完成战争所需要的时间。这里的中原至少应该包括如下几个地区:山东、山西、河南、河北。没有统治过整个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的,我们不在这里计算。
  那么中国的历史上曾经统治过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的少数民族政权那是很多了,远的比如说氐族人建立的前秦政权,鲜卑族人建立的北魏政权。近的比如说满洲人的前身,女真人他们建立的金政权,还有比如说蒙古人,建立的蒙古政权和元政权,还有满洲人建立的大清政权等等,那是很多很多的。那么我们现在来简单地看一看,他们要完成对中原地区的稳固统治需要有多长时间。我们首先来看前秦。前秦这个政权给我们留下很多成语,比如说八公山上,草木皆兵,说的就是前秦。但是前秦这个政权您却不知道,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过北京、黄河流域的少数民族政权。前秦这个政权是在公元352年建立,他的建立者叫苻健。到了他的侄子苻监继位以后,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先后灭掉了割据北方的鲜卑族人建立的两个政权,一个叫前燕,一个叫代,还灭掉一个汉人建立的政权梁。到376年,完成了对山东、山西、河南、河北,还有陕西、甘肃等等地区的稳固统治。这中间历时24年的时间。
  第二个是北魏政权。继之而来的北魏政权的建立者是鲜卑族人,他叫拓跋珪。他在386年建立北魏政权,但他建立以后偏安于今天的山西大同地区,他没有灭亡,没有统一中国的打算,直到他死了以后,409年以后,继位的明元帝,还有后面的太武帝等等,开始发动了大规模的统一战争,转眼之间就统治了刘裕所建立的宋的兖州和青州,也就是今天的山东,然后又灭掉了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其中灭掉了匈奴族人的两个政权,还有一个是少数民族的汉政权,他最终在439年完成了黄河流域的统一,统一了整个中原地区,这历时从公元409年到公元439年,不足三十年的时间。
  那么近一点的,比如说我们讲满洲人的前身女真人建立的大金政权,那个金政权不是我们后来讲的努尔哈赤的金政权,那个金政权的建立者是完颜阿骨达。那完颜阿骨达1114年起兵抗辽,在1115年正式建立大金政权,1125年灭辽,1127年灭北宋,完成了对整个中原地区的统一,这从头到尾十三年。
  关于蒙古人,那我们就得分成两块来说了。一个是蒙古政权时期,一个是元政权时期。我们首先来看蒙古政权时期。蒙古政权,公元1206年开始建立,到公元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的时候,已经建立了横跨欧亚两大洲,拥有三千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这从头到尾二十一年的时间,三千多万平方公里,这是二十一年。
  我们再说后来的这个政权,也就是后来被称为元的。元的前身就是蒙古政权,蒙古政权在公元1252年开始发动统一战争,在这一年,他进占今天的云南,当时进占云南的蒙古人的领袖就是忽必烈。忽必烈当时还不是皇帝,也不是大汗,他就是一个将军,他率领的军队进占今天的云南,当时云南有一个政权叫大理,大理的国王姓段,就是金庸的小说《天龙八部》中的段誉他们家。我查了查历史,还真有段誉这么个人,他还真的当过皇帝,他爸爸还真是小说里写的那个段正淳。还真是那么个人,但是事儿好象跟金庸先生写的不太一样。那是一部小说,您只能当小说去读。从公元1525年,蒙古政权开始灭大理,这样开始了一场新的统一中国的战争。灭掉大理以后,忽必烈所率领的军队迅速回师,回师到哪儿?回师到了南宋的军事重镇襄阳,然后就在襄阳,忽必烈与南宋的军队展开了长达十年的拉锯战,在那十年的拉锯战当中,我们可以看到双方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金庸先生的另外一部小说《射雕英雄传》就是以忽必烈打襄阳为背景展开的,那郭靖我没找着,我没找着历史上有那个人,写得挺好,那也就是说,《射雕英雄传》反映的背景就是忽必烈开始打襄阳,开始完成统一中国的战争。这以后,到1276年,元灭南宋,1279年,元朝的军队把南宋的最后几个人追到了哪儿?今天广东南海县,海外面的一个叫牙山的地儿,在那儿,南宋的最后一位皇帝,南宋的最后一个丞相陆秀夫背着这个才四五岁的皇上,跳海自杀为止,这中间是二十七年时间。 第十五讲 企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失败之谜(六)
  
  说起严嵩呢,我就想起书法界流传着一句话:“文如其人”。说你这个人人品好,字写得就好。有的时候,我就觉得不见得,你看严嵩这个人挺坏吧,他的字写得很好。我们一到北京一说吃酱菜,肯定第一选择“六必居”,这个“六必居”三个字就是严嵩的字,写得是非常好看。所以,我觉得文如其人不见得对。
  接下来继位的是明神宗,明神宗他当了四十八年皇帝,是整个大明朝当皇帝最长的一位,也是整个大明朝罢朝时间最长的一位。罢朝,不上朝,拒绝上朝。他在四十八年的时间里面,有二十四年就一天朝都没上过。二十四年,拒绝上朝谁都不见,只见太监,你有什么事都得通过太监跟我去说话,这就是明神宗。
  所以正是在他在位时期,他在位的第十年,努尔哈赤以十三副铠甲起兵,他在位的倒数第四年,努尔哈赤建立了后金政权。我们可以说,明朝灭亡,毁就毁在他手里,清朝能够壮大,要没这个神宗万历皇帝那是万万不可能的,应该说明朝灭亡也好,清朝崛起也好,这个明神宗万历皇帝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这就是明朝腐败第一个方面的表现。
  我们说,明王朝他的腐败表现在三个方面,这只是他的第一个方面,那他的另外两个方面是什么呢?与此同时,当时的大顺政权处于什么样的境地呢?我们为什么说多尔衮没有能够完成中国的统一,与孝庄皇太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呢? 第十八讲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三)
  
  经过考证,我得出了下列结论:
  我们可以看出,包括汉族在内的中国很多民族,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着转房婚这种现象!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们还给大家介绍了西汉细君公主、解忧公主和昭君出塞的故事。
  其实,这样的故事还是很多的,比如,晚唐的咸安公主的故事。
  第三个故事:晚唐咸安公主的故事。
  晚唐的咸安公主,在回纥生活了二十一年,创造了历嫁祖孙三代、两姓、四位可汗的和亲记录。
  回纥长寿天亲可汗即位不久,便派遣使者献方物向唐朝请求和亲。唐德宗知道回纥与唐朝的交往对双方都是有利的,于是将自己亲生的第八个女儿咸安公主出嫁回纥为可敦(可敦:妻子的意思)。
  咸安公主在回纥生活了二十一年,她先后按回纥的收继婚制嫁给长寿天亲、忠贞、奉诚及怀信可汗。直到公元808年病死。可以说她将整个一生都献给了唐朝与回纥的和亲友好事业。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的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领袖的和亲都会带来好的结局。
  第四个故事:隋朝义成公主的故事。
  隋宗室女义成公主,于公元599年嫁给突厥启民可汗,启民可汗死,义成公主又先后改嫁他的儿子始毕、处罗、颉利三位可汗。
  唐朝建立以后,义成公主数请颉利可汗出兵攻唐,为已经灭亡的隋朝报仇。626年,颉利可汗率兵深入长安附近,刚即位为帝的唐太宗与之结盟。四年后,唐将李靖大破突厥,颉利可汗被俘,义成公主被杀,东突厥汗国灭亡。
  嫂子在自己的男人去世后嫁给小叔子是世界各民族都具有的现象。
  有的观众说了,转房婚这种现象是否是一种只有在中国才有的特殊现象呢?
  答案是否定的!转房婚这种现象是一种在全世界各个地区都具有的现象!
  在我论述转房婚这种现象是否是一种在全世界各个地区都具有的现象之前,我先给大家讲一个故事。
  故事说的是丹麦王子小哈姆雷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接受教育,因父王老哈姆雷特突然去世而回国,却意外发现他的父亲乃为其叔叔、新任国王克劳狄斯所谋杀;而且,在老哈姆雷特突然逝世后不到两个月,王后乔特鲁德就和国王的弟弟、新国王克劳狄斯结了婚。在哈姆雷特看来,这桩婚事是十分不正当的,用“乱伦”两个字来形容是再恰当也不过了。哈姆雷特决心为父报仇,结果却误杀了宫内大臣波洛涅斯。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也发誓为父报仇。克劳狄斯利用雷欧提斯与哈姆雷特决斗的机会,在雷欧提斯的剑上蘸了毒,还准备了药酒,以便将哈姆雷特除掉。最后,哈姆雷特和雷欧提斯都中了毒剑,王后饮了毒酒,克劳狄斯也被哈姆雷特刺死。
  有人说,你讲的是什么呀,不就是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作品《哈姆雷特》嘛,这谁不知道呀?
  可是,您听出来了么,《哈姆雷特》这个故事的背景就是转房婚这种现象长期存在于丹麦的反映。
  不仅如此,在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以及美洲、非洲一些国家的历史上,都曾经长期流行过转房婚!
  时至今日,尚处在父系社会的南非祖鲁族还仍然有个习俗,即该族的姑娘一旦出嫁,便永远属于丈夫的家族!不仅肉体上要与丈夫结合,血统上也要同化于丈夫的家族!如果丈夫不幸去世,妻子仍要留在丈夫的集团中,如孀妇尚有生育能力,为了集团的存在,亡夫的弟弟要娶嫂嫂为妻,代替哥哥传宗接代。
  只是时间到了现代,一夫一妻制的婚姻盛行于世,传统的转房婚才逐渐淡出了世界婚姻这个大舞台!
  话说到现在,诸位可能已经把我要说的意思完全弄清楚了。
  经过我的考证,我得出了下列结论,在中国古代,这寡妇嫁给自己的小叔子,是中国包括汉民族在内,几乎绝大部分民族共有的现象。而且,也是世界绝大部分民族共有的现象。
  据我考证,从宋朝开始。宋朝开始的汉民族,开始觉得,这个寡妇嫁给小叔子,不人道。宋朝为什么会有这种想法?我们知道,任何一个新兴的朝代,它建立以后,首先面临的是一个什么,是要总结前朝的经验教训,我不能失败,我要让我这个政权流传千古,我怎么样才能保证我这个政权长寿呢?那我就要总结前一个朝代,它是怎么失败的。但是我们要知道,他们的总结,毕竟是站在封建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他看得不那么清楚。所以,总结得不完全对,当然也有对的,比如说,唐朝总结隋朝灭亡的原因,是因为隋朝大兴土木。不正确的总结,比如北宋的统治者赵氏王朝,它总结,唐朝为什么灭亡呢?它得出,其根本原因在于唐朝这个社会在男女关系方面的自由化倾向,这是导致唐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它认为唐朝男男女女乱,正是这种混乱关系,导致这个朝代灭亡的,而且这个灭亡主要赖女的。不过,要说起来呢?这个唐朝也是够乱的。什么事都有,你就说唐初,就这几个皇上,唐太宗,杀掉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迫使自己的父亲让位,这是唐太宗。等到唐太宗的儿子唐高宗李治,这唐太宗还没死呢,这个李治就相上了自己父亲的小妾。这前面唐太宗刚一死,马上把小妾拐到道观里头出家了,然后又从道观里转一弯再收回来,这就是武则天。这儿子就跟小妈了。
  你再说,他们俩养的这闺女—太平公主,一辈子不知离过几回婚。瞧谁不顺眼,跟自己父母打一个报告,不要他了,您明儿给我换一个男的,就换了。你说有这样的社会吗?他们俩养的孙子就更不是什么好东西—唐明皇李隆基一看,我儿媳妇挺漂亮,跟儿子商量,儿子,你把媳妇转给我得了,而且居然就转嫁成功了,这就是杨贵妃。
  你说有这样的朝代吗?后来宋朝皇上就觉得,这个唐朝怎么灭亡的呢?就是这么灭亡的。它的统治者就认为这是唐朝灭亡的根本原因,用他们的话讲,就三个字,“唐女祸”。他们给唐朝送了一个词:“龟唐”。原来咱们都说千年王八万年龟,祝您这个,这是长寿的意思。等到他这儿,这个“龟”字真的不是一个好意思,就从宋朝开始,这个“龟”字完全改变了它在汉语中的本意了。原来咱送人一个龟是祝您长寿的,现在送一龟,这是王八,这个“龟唐”的“龟”就从这儿出来。从宋朝以来,就是龟唐,丢人现眼,给汉民族现眼。
  宋朝统治者是认为这个给汉民族现眼,宋朝的思想家们不能这样做,经过他们的精心考证,得出一个结论,这个唐朝为什么这样呢?这个李渊、李世民他们都不是汉族人,他们不是汉族血统,这样的丑事只有少数民族才有。唐朝他就不是汉人建的,所以看着就乱。所以从此以后,从南宋以后,在汉民族的知识分子当中,就逐渐有了这种意识。这个寡妇嫁给小叔子,违背儒家的三纲五常原则。从血缘关系上来讲至少是一种乱伦,这是一种陋习。
  等到明朝一建立,它继承了宋朝的这种思想,它觉得这个事也是一个丑恶的事,而且宋明以后,汉族人的政权它流行什么?长兄如父,长嫂如母。比较典型的包公,把自己的侄儿铡了以后,管自己的嫂子叫“嫂娘”,找唐朝以前中国找历史,你找着这样的事,管自己的嫂子叫嫂娘的,长兄如父的,没有。就从宋朝以后,这种事就越来越多,而且从宋明以后,寡妇嫁给小叔子这种事,在汉民族的上层,知识分子当中,逐渐地就销声匿迹了。当然,这是在上层,在下层,老百姓可不那么想,一寡妇,你说,让她怎么活啊?怎么生活啊?我们这个家族得对得住她,你说给我们家生了那么多孩子,我哥哥死了就这样了?多苦啊,多可怜啊?宗族观念不允许他们这样。所以在汉族各地,在中下层人民当中,依然故我,嫂子就得嫁给小叔子,这很正常的。弟妹你就得嫁给大伯子。
  所以一直到1949年以前,这种事在汉民族当中,哪村都有,哪个地儿都有,而且地起的名字还不一样。
  你比如说在陕西、湖北、湖南、四川的交界处,这叫“转房”,寡妇嫁给小叔子这叫“转房”;在湖北东南部地区叫“旧婚”、续婚、晚亲;在湖北北部地区叫“伦婚”,伦理道德的“伦”,他觉得这个事是符合伦理道德的,所以叫“伦婚”;在山西地区叫“接交”;在四川地区叫“嫂就叔”,嫂子就合着小叔子,或者叫“叔接嫂”,小叔子把嫂子给接过来了,;浙江金华地区叫“插花婚”;在浙江南部地区叫接面、续亲;在福建中部地区叫接结;在广西、江西地区又叫“转婚”、“转书”;在江西南部地区又叫“升房”。
  所以这种事在我们汉民族地区,其实一直就有。但是我们客观地说,汉民族的知识分子,统治阶级的确在宋明以后觉得这个事是丢人的。那么汉民族的想法,很自然地就会逐渐感染给入关以后的满洲人。满洲人在入关之前,他觉得嫂子嫁给小叔子这太对,太应该了,还甭说传宗接代,就说一个寡妇你怎么生活啊?哪个地区好生活啊?就得跟着啊。所以他觉得这是个很正常的现象,那入关以后呢?跟汉族人长期接触,也学四书五经,也学朱熹的学说,逐渐觉得,这个事是挺丢人的,不能做。然后把《大清律》改,改掉《大清律》,加了两条。第一条,收父祖妾及叔伯母者,收自己的父亲的小妾,收爷爷的小妾,就类似于唐高宗这样的,什么刑法呢?斩,斩首。然后收兄嫂与弟媳者,绞。一个是斩一个是绞。刑罚不一样,收长辈的斩,斩首,那个是绞。不过,我们说这都是满洲人入关几十年以后的事了,他们才逐渐接受了汉民族的文化。但在顺治帝刚刚入关的时候,还没那些。所以像这种事还很多,特别多。但是我们想想,过了一百年以后觉得这个事多丑恶啊,咱们怎么写书上,咱们祖宗就办过这种丑事,他也觉得丑了,原来他也不觉得,念了几天汉字,就觉得这事丑了。咱怎么改变啊?咱祖宗办的事忒寒碜了,办法只有一个,隐瞒历史,篡改历史,消灭历史。从此以后你再找吧,这些事满洲人入关以后找不着这个事了,但凡有这事的,这个人都是不好的。这个人都是该杀了,在捏造他的罪名的时候给他加一个这个事,好人没有这个事。于是乎,这被篡改的历史呢,我们就看不清楚了,就有了我们今天的话题。
  这孝庄皇太后她到底嫁没嫁给多尔衮呢?
  前面,我们说过,在孝庄皇太后到底是否下嫁给了多尔衮的问题上,历史学界一直有三种说法。
  那么,到底哪一种更加符合历史的真实性呢?
  在我具体考证之前,我先介绍一下支持这三种观点的论据。
  第一种观点,孝庄皇太后嫁给了多尔衮。
  支持这种观点的论据有如下八条:
  论据一: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
  我们前面给大家介绍,孝庄皇太后出生于1613年,姓博尔济吉特氏,蒙古族人,十二岁时即1625年嫁给皇太极,嫁给比她大二十一岁的皇太极。1643年,孝庄皇太后三十岁,她五岁的儿子继位当了皇帝。我们说一个是三十岁出头寡妇,一个是只知玩耍的孩童,孤儿寡母,两个人怎么能够撑起战火纷飞中的大清王朝?她怎么办?在当时,我们说顺治皇帝名义上是皇帝,但是我们要清楚一点,皇帝的玉玺是放在多尔衮家的。皇上没有皇帝的玉玺,这个多尔衮表面上他是顺治皇帝的叔叔,努尔哈赤的十四子,比孝庄皇太后大一岁。在入关进军中原的过程当中,可以说是他们家兄弟三人立下了汗马功劳的。手握重兵,成为朝中说一不二的举足轻重的人。你怎么样保证他不篡位?怎么样保证他不把你踢开?所以人们普遍认为,正是因为孝庄皇太后为了保证自己的儿子能够长久地做皇帝,而不惜委身于自己的小叔子多尔衮。
  那为什么不委身于别的人,偏偏委身于多尔衮呢?一是他手握重兵,权倾一时。二,据她想,多尔衮这个人跟她过,肯定不会有后代。不会有后代,我跟你过了,自然把我儿子当成亲儿子,我也给你生不了孩子,别人也给你生不了孩子,多尔衮这个人就一个女儿嘛,所以人们普遍认为太后下嫁是为了保证他儿子的皇位。
  人们认为有了结婚仪式,办结婚喜事才算下嫁。持太后下嫁观点的人认为,只要你有这种行动,我们就不在意你的形式,你结婚办事没办事,我们都认为你已经下嫁,因为政治婚姻不在形式,在实质。所以这是他们的第一点,他们认为正是这点,正是因为太后下嫁,才保证了她儿子的皇位,保证了顺治的皇位,才稳定住多尔衮的情绪。这是论据一,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
  第二个论据,弟娶其嫂的满洲旧俗。把太后下嫁这个疑案放到清初,清军刚刚入关,满洲人还没有接受汉民族的思想之前来考虑。这持太后下嫁了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那就太对了。过去满洲人太简单了,爹死了,儿子把自己的小妈给接过来,就一块儿过了,哥哥死了,弟弟把嫂子接过来就一块儿过了,这是满洲旧俗,人尽皆知。所以,他们认为,收兄嫂、收弟媳这都是正常现象,见怪不怪,而且,历史上也确实记载,他们这种事特别多,甭说别人,多尔衮就有。据《清世祖实录》载,顺治的哥哥豪格,是多尔衮的侄儿,但是他比叔叔还大三岁呢。他们俩争夺皇位失败,两个人都没成功,最后皇权落到了顺治手里。多尔衮最后设计,把豪格给弄死了,弄死以后,豪格是他侄儿,就把侄儿媳妇给接到自己屋里去了,真有这个事,历史上也记载了。
  第二件事,顺治皇上也干过这个事。中国史书上没有,那哪能记载这个事,外国史书上记着。汤若望长期在顺治宫里头,他什么没见过,他回国以后写了《汤若望回忆录》。其中记载:这个顺治皇帝喜欢上自己的弟弟襄亲王博穆博果尔的媳妇了,就是我们讲的董鄂妃啊,喜欢上董鄂妃。顺治天天惦记着,最后设计把弟弟给弄死了。他就一个弟弟,剩下都是哥哥。人家刚死不到一个月,急急忙忙把弟媳妇收到宫里,还封了一个名叫贤妃。后来,贤妃先死,他经常去五台山受影响。这是我们讲的这个时期的事。像这类的事很多。所以认为太后已经下嫁给多尔衮这种观点的人说,这种事在满人心中无可厚非,是很正常的,也就是说,这顺治他妈不管嫁谁,你就必须得嫁出去,按照传统的规矩你肯定不能单独生存,你肯定要嫁,嫁给谁都要嫁,所以不管你是嫁给谁,都会有一个太后下嫁疑案。考证结论就是嫁给多尔衮了,这是第二点。
  关于这些说法里面,论证的有没有问题呢?我们后面专门来讨论,这里我们来介绍其第三个观点,这个多尔衮他的皇父称谓。持太后下嫁说的特别强调,在顺治年间,这个多尔衮公开的以皇上的父亲自居,他的称号就叫皇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我们说只有皇帝的母亲下嫁了,多尔衮才可能被称为皇父,如果没有下嫁,不可能出现皇父这么个词。当然多尔衮的称谓是逐渐变化的,根据《清史稿多尔衮传》记载:1644年的时候,他的称谓是叔父,是摄政王,1645年,经过汉人的鉴别,认为是叔父摄政王,谁叔父?多尔衮是全天下人的叔叔,不管是三岁孩童,还是七八十岁的老人都叫叔叔.他是皇上的叔父,所以汉人就建议,您不能叫叔父摄政王,应叫皇叔父摄政王,就此到了1648年,汉人又建议,您不能叫皇叔父摄政王,叫皇父摄政王。这中间发生了什么事?按照我们汉民族的传统思想一推你就知道,太后下嫁了呗。太后不下嫁他怎么能叫皇父摄政王,怎么能成皇上的爹,皇上的叔父是叔父,爹是爹,两个词。她肯定是下嫁了,而且他们还举出了一个顺治的诏书。
  这个顺治诏书说,这个“叔父摄政王治安天下,有大勋劳,尊为皇父摄政王,凡诏疏皆书之。”我们现在在中国历史档案馆,第一档案馆发现,凡是汉文都是皇父摄政王。多尔衮自己就这么写,皇父摄政王,他自己都认为自己是皇上的爹,你还能说不是吗?而且据我们专家考证,多尔衮的称谓,所有的清宫档案里面,凡是1648年到1651年初这之间,这两年半文书写的都是皇父摄政王,而且这种皇父摄政王的称谓不仅仅在我们大陆有这种说法,在朝鲜半岛也有这种说法。
  朝鲜的《李朝实录》中,有这么一段记载,朝鲜的李朝对中国的文书,称他自己为国王,他在他自己国内管自己叫皇上,所以这个皇上就是朝鲜国王,他说“上曰清国咨文中有皇父摄政王之语,此举何措。”皇上问属下人,属下人叫什么呢?叫金自点,这个金自点曰,“臣问于来使”,我已经跟清朝的使节问过了,“则答曰,今则去叔字,朝贺之事与皇帝一体云”。金自点说的什么意思呢?我问过来使了,这个清朝的使节说我们现在去了一个叔字,变成了皇父,满天下的人都很高兴,朝贺,我们现在这个多尔衮与皇帝是一体的。当时这个朝鲜的皇帝说,他叫“上曰,然则二帝。”他说,我知道了,清朝俩皇上。不可能出现俩皇上啊,那就是一个是太上皇,一个是皇上,那怎么成为太上皇,那只有太后嫁给小叔子才能成为太上皇,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朝鲜他一个属国,他受汉文化的影响,他都能明白。从这个短短的信里面,他都能够完全判断出来这个多尔衮娶了孝庄皇太后过日子了。你从这一个字,皇叔父和皇父,朝鲜人都看出来,你肯定嫁了,不然的话不可能出现这种事。难道清朝他不懂?清朝的满洲人他不懂?那些投降清朝的汉族官员他没念过孔夫子的书,他也不懂皇叔父和皇父不是一回事?您蒙谁啊?说没下嫁?没下嫁您把皇父跟皇叔父给我考证明白,您怎么让他划等号,不仅如此,还有新的证据呢。
  多尔衮后来死了。死了以后顺治皇帝他生气啊,给他捏造了很多罪状,当中有两句值得我们考证。一个罪状是说他自称为皇父摄政王。这个就不对,根本就不是自称,是他前面的诏书跟后面的不一样了,肯定不是自称,第二个罪状,说他亲到皇宫内院。顺治帝做皇上,你还到皇宫内院找谁啊?就说顺治是一个小孩,这宫廷里面你找谁,如果你没有太后撑腰,你自己跑皇宫内院干什么?也就是说,从这儿更加坚定了这些认为太后下嫁者们的考证。他认为,这太后的的确确就是下嫁,肯定没有别的说法。持太后下嫁的人的观点,我们前面说了三点,第一保持皇位的政治婚姻。第二,就是满洲旧俗,弟娶其嫂的满洲旧俗。第三就是多尔衮的皇父称谓。除了这三点之外,还有哪些证据呢?这些方面的考证是否可信呢?而反对太后下嫁的人,他们对于支持太后下嫁的这几种观点,他们的考证又是做了如何的批驳的呢? 第十六讲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一)
  
  我们谈到由于多尔衮的六大错误决策,客观上造成了到1651年初多尔衮去世的时候三大抗清力量的抗清斗争几乎同时渐入佳境!也就是说,多尔衮直到死,也没有看到他率领的清朝八旗子弟统一中国!而我们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却说,多尔衮的上述六大错误决策,是与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关系的改变有着密切的关系!这是为什么呢?话还要从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的关系谈起!
  长期以来在史学界,或者是在野史中,正史中,民间传说中,关于他们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有三种说法。第一种孝庄皇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第二种,孝庄皇太后她没嫁给多尔衮,而且两个人的关系是清白的。第三种,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是情人的关系,或者说难听一点,没嫁,但是偷情。
  那么上述三种说法,哪一种更客观呢?更能反映出历史的真实性呢?或者严格地说,我更相信哪一种观点呢?相信哪一种观点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对于这件事的考证过程,所以从今天开始呢,我就和大家一道来考证一下他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说起他们的关系,我们就会发现,清朝挺乱的。你翻阅历史,什么清宫三大疑案,四大疑案,八大疑案,等等不一而足。你再翻翻我们前朝,从秦到明,哪朝有这么多的疑案,怎么就清朝怪呢?也甭三四,关于是到底三大疑案、四大疑案,还是八大疑案,这都不在我们今天考证的范围之内。观众要有兴趣,我们将来专门来给大家讲解清宫八大疑案,我们现在就统一的把它命名为叫清宫大疑案。不知道是几个,说法不一。关于这个清宫大疑案,我们现在不去考证,我们只考证这大疑案中的第一个疑案,太后下嫁疑案。
  说起太后下嫁,我们很自然的首先就会有一个问题,这个太后下嫁什么时候出现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个疑案?为什么这个疑案在人们心中挥之不去?不就嫂子嫁给小叔子了吗?有什么可讨论的?所以我们首先回答一个问题,什么时候开始有了这个太后下嫁疑案的呢?史学界进行考证,我们最早发现有这个太后下嫁疑案有人讨论的,说实话是从乾隆初年就有人给归纳出来了,这是一个案子,疑案,谜案,那为什么要有呢?这个问题说起来就话长了,很复杂。我们还得从夏完淳说起。夏完淳,一个知识分子,夏完淳死了,英勇牺牲。那我们要知道,面对着清军浩浩荡荡的大举入关,这个汉民族的知识分子他不服啊,他得打啊,但是他们的一切战斗都不能救国救民的时候,您说,他还有什么办法来挽救这个国家呢?在这个时候,我们说,知识分子他还有一个武器,最后的一个武器—语言、文字。
  我们知道,语言文字那是可以杀人的,语言文字杀人那是不流血的,那是最锐利的一个武器。如何利用好语言文字这种锐利的武器来杀人呢?当时的汉族知识分子就采取了两个办法,利用了汉民族的语言文字中的两种功能,第一种功能,利用语言文字的放大镜功能,放大镜。本来我们说这是一个点,黑点,经过放大以后它可以放大到无数倍,也就是说,我要想千方、设百计,想办法夸大你的缺点和错误,以逞自己的栽赃陷害之能事。既然用武力推不翻你,我就到处利用我手中的笔、口中的舌,到处去宣扬你,到处去羞辱你,笑话你,其结果便是出现了清宫大疑案中的一大疑案,太后下嫁了,顺治出家当和尚了,雍正继位是篡位。
  第二种功能,利用语言文字武器中的自嘲功能,没完没了的自嘲。这种自嘲被鲁迅先生称为阿Q精神,在这里,汉民族知识分子的阿Q精神集中地表现为清宫大疑案中的两大疑案。一个雍正暴亡,一个乾隆出身。雍正暴亡,大家一看,甭管是谁的小说,金庸的小说,梁羽生的小说也好,雍正暴亡,你们的老皇上怎么样?被我们汉族的一个女子给弄死了,身首异处了,我们汉民族报仇雪恨的任务完成了。下面一个乾隆出身,那乾隆不明明是我们汉人的种吗,现在的皇上是我们汉人,明白了吧,我们还报什么仇,我们有病,我们推翻自己家的皇上,想必就不用推翻了嘛。我们汉民族,那么多军队没打赢,一个吕四娘,再派一个女的把你们民族彻底改造完了,两个女人解决战斗,有什么?还报什么仇?不用报了吧。
  诸位,也觉得是这个理。所以这就是我们讲,为什么清朝那么多案,别的朝代怎么没那么多。
  它没法有那么多啊。别的朝代不是少数民族建立的。蒙古,少数民族建立的,不到一百年就给他打回去了嘛,所以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了,那么现在,问题是太后下嫁它凭什么会成为清初大疑案中的第一个疑案呢?
  考证这一问题的答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考证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寡妇,嫁给了自己的小叔子,有什么值得我们大惊小怪的么?
  这样一个小小的小到不值得一提的芝麻大的小事,还能成为“清初四大疑案”之首?这些史学家们,放着天下那么多的大事不去研究,别是有点太自做多情了吧?即使不是有点太自做多情,也应该是有点什么另有企图之类的吧!
  您还别说,这些史学家们还真的不是什么自做多情!
  当然,不可否认的是,绝大多数史学家们的想法是单纯的,他们就是觉得既然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案件,作为史学家们就应该将这些疑案一一搞清楚明白,弄清楚他们的来龙去脉,以便还历史以本来面目!
  但是,客观地说,也有极个别的史家研究这个案件,还真的是有点另有企图!另外也有些史学家们研究这个案件,则是为了揭露这些阴谋!
  “太后下嫁”凭什么成为“清初N大疑案”之首
  观众朋友们,诸位觉得,一个寡妇,嫁给了自己的小叔子,是否是一个比较奇怪的现象呢?
  我再给您提个醒,这个寡妇是前任皇帝的妻子!更为重要的是,这个寡妇还是一个出身于蒙古族的女人!而这个皇帝呢,他是一个出身于满洲人的皇帝!
  我的意思是说,在这个时候,您是否会觉得,“太后下嫁”给自己的小叔子这样一种现象,发生在少数民族中间,是很正常的现象?
  在我研究考证“孝庄皇太后到底是否下嫁给了多尔衮”这一问题之前,我还必须要考证一下这样一个问题:
  一个寡妇,在自己的男人死后,嫁给了自己的小叔子,到底是中国某些少数民族特有的现象呢?还是中国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具有的共同的现象呢?还是汉民族也有的现象呢?还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共有的现象呢?
  经过我的考证,我得出了下列结论:
  嫂子在自己的男人去世后嫁给小叔子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普遍具有的现象。
  在介绍这一观点之前,我先讲一个故事。
  正北蒙古族的婚俗有个三娘子的故事:
  常听京剧的人们都知道,有个三娘子的故事。故事中的三娘子是个蒙古女子,由于她的明智,使战乱不断的明代北方边疆出现了民族友好往来的春天。
  诸位可能不知道吧,她这个人也曾经先后嫁给了俺答汗一家祖孙三代人!
  三娘子本名叫钟金,蒙文史籍中称她为“克兔哈屯”或“也儿克兔哈屯”。蒙文中“克兔”的意思是三,“哈屯”的意思是皇后或娘娘。所以汉文史籍把克兔哈屯译成三娘子。也儿克兔哈屯,意思是“有权力的三娘娘”。
  钟金是漠西蒙古奇喇古特部首领哲恒阿哈的女儿,原本许配给当时控制着整个漠南蒙古西部的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由于钟金美貌非凡,不知在什么场合被未婚夫的爷爷俺答汗看到,惊为天人,便不顾一切地在1570年将她抢到手,成为自己的妻子!俺答汗的孙子把汉那吉一怒之下,偷偷跑到敌国明朝的边关请降。
  以把汉那吉投降明朝的事件为契机,关闭多年的马市也就随之恢复了。
  所谓马市,也叫互市,是明朝政府在长城沿线开设的一些贸易市场,蒙古族各部可以定期到市场上用马和羊跟明朝政府和中原百姓交换生活必需品,诸如铁器、布帛、粮食、茶叶等。明朝政府更把马市当做笼络蒙古各部的手段:哪个部不扰边,就向哪个部开马市;一扰边,作为惩罚,立刻关闭马市。
  自从在“土木之变”中大败明军、俘虏明朝英宗皇帝的瓦剌蒙古首领也先死后,蒙古族各部又一次分裂,互相仇杀,部落人民越加穷困,缺衣少食,便常常侵扰中原;明朝就干脆关闭了所有的马市。蒙古各部生活用品来源全断,就越发频繁地进入中原抢掠,使得长城内外几无一日安宁。
  俺答汗是位有见识的蒙古族首领。他懂得要强盛必须发展经济;要想发展蒙古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就离不开中原。所以,从1542年他控制了整个漠南蒙古西部之后,年年都要求明朝政府开放马市。
  对于明朝政府来说,由于边患严重,巨大的军饷开支已经达到全国一年总收入的一倍,寅吃卯粮也实在难以承受、难以支撑了。
  适逢其时,出了个把汉那吉降明的事件。双方借此事进行接触。1571年,明政府正式宣布恢复马市,并封俺答为顺义王,特地为他铸了一颗金印。
  开市这一天,马市所在地大同得胜堡如同节日,一片欢腾。祖国各地的土特产品摆满了市场,汉蒙各族人民熙熙攘攘,摩肩接踵,气氛友好而热烈。
  这时,三娘子盛装浓妆,率领着蒙古各部首领,赶着五百匹精心挑选的蒙古良马也来到大同,她是代表新受封的顺义王俺答来向明朝政府进贡的。
  此后,三娘子经常到马市上贸易,她曾因到张家口马市而认识了明朝的巡抚吴兑。吴兑对待三娘子就像对待自己的女儿一样,亲切关怀,无微不至。特意赠给她贵重的八宝冠、百凤云衣和精美的红骨朵云裙。他们这种亲友般的关系一直延续了很久。明朝政府也因此而获得很大好处:因为三娘子积极维护马市贸易,一听说哪个部落想进关掳掠,就事先告诉吴兑,让他防备。
  三娘子与明朝结好,必然在蒙古各部中招来嫉恨。俺答自己也知道,一旦他倒下,三娘子的处境就危险了,所以拨给她很多兵马,另筑一城。明朝皇帝命名这个城为归化,此城就是今天的呼和浩特市。
  1581年,俺答汗去世,理应俺答汗的儿子黄台吉继位。
  诸位,需要注意的是,这个“黄台吉”可不是那个皇太极呀!
  虽然,两个皇太极的写法在当时的汉文里面是一样的,都可以写成“黄台吉”、“皇太极”或者“黄太极”!但是,我们现在要讲到的是蒙古族人的“黄台吉”,是俺答汗的儿子“黄台吉”!不是女真人即满洲人的前身里的“皇太极”,不是努尔哈赤的儿子“皇太极”!
  按照蒙古族习俗,黄台吉在继承王位的同时,也继承除生母以外的俺答的所有妻子,包括三娘子!
  黄台吉年老多病,不问政事,大小事务全由三娘子主持,马市贸易得以继续。
  不久,黄台吉病死,其长子扯力克继承王位,仍然娶三娘子为妻。明朝政府封三娘子为忠顺夫人。其后,凡有蒙古部落在边关进行抢掠,被三娘子发现,就都依照法令给以严惩,明朝边境于是得到相当长时期的安宁!
  三娘子做了三代顺义王的妻子,始终维护马市贸易,维护汉蒙两个民族的友好往来,减轻了两族人民因为战乱带来的灾难。所以,三娘子不仅深受蒙汉两族人民的敬重和爱戴,就连一向视少数民族为蛮夷、一向抱有很深民族成见的汉族士人、朝廷官员,也不得不承认三娘子的重大贡献,并为她写出赞美的诗篇。
  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在蒙古族中间,长期以来,一直流行着这种一个寡妇在自己的男人死后嫁给自己的小叔子这种情况!
  问题在于,我凭什么证明在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中间,长期流行着这种现象呢?在汉族人的历史上,是否也长期流行这种现象呢?在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上,是否也长期流行这种现象呢? 第十四讲 企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失败之谜(五)
  
  第三,多尔衮当摄政王这个时候,可是大清朝一个千载难逢的极好机会。为什么?就在多尔衮时代,明末农民起义军,如秋风扫落叶一般,迅速席卷了半个中国。李自成迅速统一了西安,然后从西安直扑太原,从太原两路夹击明朝的首都北京。明王朝危在旦夕,而且随之而来的大顺政权进了北京以后,也迅速腐化、堕落下去。这对于多尔衮为首的大清政权来讲是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但是,就是这样一个好机会,被多尔衮的错误政策给生生的错过了。他的错误政策有哪些,我们后面自然会说。那这里呢我们当然应该清楚,是什么原因使得他错过了这么一个好机会?他错误政策的制定,是什么人对他施加了压力,在给他施加影响?毫不客气地说,多尔衮背后的这个女人—孝庄皇太后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他们两个人中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呢?我们后面才能给大家讲到。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已经来不及讲他们之间的感情了,因为现在的中国真到最关键的时刻了,大明、大清、大顺,他们的较量已经真真正正地到了白热化的阶段了。那么,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我们还要首先从大明朝的变化谈起。我们先来看看大明王朝。
  大明王朝建立于公元1368年,大明的建立者朱元璋本人亲身参加了元末农民起义,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红巾军起义。他本人出身很贫苦,小的时候要过饭,出过家,当过和尚,结果到了庙以后人家把他轰出来,你到我这儿吃,我这儿还没有呢。给你个度牒,自己化缘去吧。所以他本人穷苦人出身,当了皇帝以后实行了很多很多措施维护农民利益。我们客观地说,朱元璋这个人,真的在维护农民的利益上做得非常好,而且他有很多措施,都是为了维护这个国家,维护这个江山能够让它长远一点。比如说,谁家有五亩地,你必须种半亩棉花!比如说,谁开垦土地都归自己等等。但非常遗憾的是,朱元璋的子孙不孝,传到后来,这个大明朝在政治上就越来越腐败,统治就越来越黑暗。等到了明武宗以后,明朝就开始走下坡路了。
  明王朝在朱元璋的后代里体现出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方面就是昏君屡出,大权旁落。明朝的皇帝可以说从明武宗开始,屡屡出现昏君,一个接着一个,咱谁也甭说谁。明武宗是1506年继位,到1521年去世,他当这十几年皇帝,他的年号叫正德,一说正德皇帝,咱们就知道了,一说正德皇帝您脑子里马上就会反映出一个词—李凤姐,还有什么豹房,这个咱们都知道。明武宗长期不上朝,当了皇帝以后,天天总想着从紫禁城出西门,然后奔北海,然后到西苑,从西苑走,东厂胡同,从东厂胡同出来就叫豹房。明武宗去的那个豹房,是北海西南角那个豹房,就是今天的豹房胡同。那个时候确实养什么虎啊,豹啊,供皇上看着玩儿的,皇上也看一些豺狼虎豹,在跟前表演表演,就跟咱们动物园似的,但是没有那么多动物。他是上那儿,不是我们现在讲的奥运工程场馆那儿的豹房。那个豹房真养豹子的,因为过了紫禁城往北就到了北苑了,整个这片都是森林,所以里面真有豹子,这个豹房里面真有豹子,但是不是明武宗去的那个地儿,明武宗去的那个豹房在北海西南角。他在这个豹房里头每天是招妓、应酬,荒淫无度。其结果,荒淫了一辈子,一辈子没有孩子,绝后了。所以等到了继位的明世宗(明世宗的年号叫嘉靖,清朝有个皇帝的年号叫嘉庆,明朝有个皇帝的年号叫嘉靖,可别弄混),嘉靖皇帝,在1522年继位,到1566年去世,前后他当皇帝四十五年,但是这个人终日沉迷于什么呢?这个嘉靖皇帝,明世宗,他可不好那个什么逛窑子铺,他不干这个,但是这个人一心一意地想多活几年,一心一意想长寿,每天都在想我如何长生不老,每天放着好好的皇帝不当,放着国事不干,每天去炼丹,亲自指挥炼丹工作,每种药,管他这个药方是什么?你哪怕配出来一硫二硝三木炭我也敢吃了,咱们都知道这是炸药,什么都敢吃,就是为了长寿,其结果呢?也没长寿成,还好,比他这个大爷明武宗活的时间长。最后他呢?活了五十九岁,由于服用丹药过度,中了毒了,最后死了。中国历史上服用丹药过度死的嘉靖帝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中国历史上多多了,人所共知的著名的清正廉明之君唐太宗就是吃丹药过度死的,比他死得还早。明世宗由于他不理朝政,所以他就重用手下的一个人。明武宗有长达二十年的时间不上朝,那么朝廷大权肯定就要旁落,就落到了谁的手里呢?就落到了当时的大奸臣严嵩父子手里,严嵩父子就控制了朝政,鱼肉百姓。 第十讲 企图完成统一中国大业失败之谜(一)
  
  到了1643年9月,21日皇太极去世以后,在9月26日,多尔衮又一次参加了皇位争夺战,在这次争夺战中,多尔衮虽然没有取得成功,但是他成功的使得庄妃和皇太极的儿子福临继承皇位。这样就挫败了豪格当皇帝的企图,我们说多尔衮又经过了半年的努力,终于成为大清朝名副其实的摄政王。至此,我们可以说,这时的多尔衮,取得全胜的多尔衮,终于可以放心大胆地与庄妃,现在不能叫庄妃,应该叫做皇太后明目张胆地发展他们的关系了。但是,且慢,这个时候还不是他们发展关系的最佳时间,因为当时中国的形势不允许多尔衮与孝庄发展这种感情的关系。中国当时的形势也不允许我去描绘他们之间感情发展的情况如何,这个时候的中国已经到了风云突变的时候了。
  1643年前后的中国发生了哪些情况呢?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看一看当时中国境内三大军事政治集团,第一,大明,第二,大清,第三,大顺。
  关于“大明”和“大清”我们大家都有所了解。
  我们知道,大明朝1368年朱元璋建立于南京应天府,朱元璋是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的,是红巾军的一个领袖,他灭掉了元朝,将蒙古人的势力重新赶回到长城以北,他建立了大明朝,大明朝到1643年的时候已经存在了二百七十五年之久。
  那么大清朝,我们知道它的前身是多尔衮的父亲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的后金政权,这个政权在多尔衮的哥哥皇太极继位以后,在1636年改“金”为“清”,这就是大清政权。
  而大顺政权又是谁建立的呢?大顺政权的建立者是李自成。1643年,也就是在多尔衮他的哥哥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就是在他与豪格竞争皇位的时候,这个李自成在湖北襄阳建立了大顺政权。
  三大军事政治集团的较量已经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我们来看一看,大明、大清和大顺三大政权到了什么样的境地了呢?这个时候他们的竞争非常激烈紧张。
  大顺的军队在李自成的领导之下,兵锋已经席卷太原,直指北京而来。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张献忠建立的大西政权,也已经统一了武昌,从武昌杀奔成都而去。
  在大明与大顺较量的紧要关头,我们可以说,摄政王多尔衮率领下的大清朝已经到了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最佳时机了。多尔衮多么盼望这个江山,这个少数民族的政权能够在他的领导之下,由他来率领八旗兵,迅速地灭掉大明政权和大明政权的余部南明政权,还有两支农民起义军大顺政权和大西政权及其余部。他做梦都想完成这些任务。因为他知道,只要他完成了这些任务,那不但大清朝的江山属于他的,而且中国的一统万里江山都是属于他的,到那时候多尔衮还愁自己当不上皇帝吗?还愁自己的子孙当不上皇帝吗?但是让多尔衮没有想到的是,终其一生他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他都没有能够使得中国达到统一。他自己既没当上皇帝,也没有能够完成统一的任务,没有让少数民族政权—清朝政权在他的领导之下统一中国。
  他之所以没有能够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究竟是什么原因呢?应该说原因很多,但是不可否认的,这与他和孝庄皇太后的密切关系是不可分的。
  我们注意,以前我们总是说庄妃,从此以后呢,我们就管这个庄妃叫做“孝庄皇太后”。为什么?庄妃的儿子爱新觉罗福临当上了皇帝,所以很自然,她就不能叫“妃”了,她就被称为“皇太后”,但是皇太后呢?按照规矩她应该叫“圣母皇太后”,或者叫“母后皇太后”,不应该叫“孝庄皇太后”,孝庄皇太后这个“孝”字,是她死后被封为“孝”,是她的谥号,是“孝”字,另外庄妃这个“庄”字是她生前,皇太极管她叫做“庄妃”。但是呢,我们为叙述方便,权且把这个人称之为“孝庄皇太后”。
  我们说,这个时候的多尔衮之所以没有能够完成统一中国的大业,是和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的一步步密切分不开的。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
  有的观众包括一些历史学家可能不太同意我的这种结论,我的这个结论是多尔衮没有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是多尔衮一生中一个重大的失败。在有些人看来,历朝历代要想完成国家的统一,那都要经过不只一代人的努力,好几十年的努力,你纪老师凭什么去说,多尔衮没有完成统一就是失败呢?在他们看来,他们会觉得,他没有完成统一是一个非常正常的事情。他们认为,这顶多顶多就是一个重大的遗憾而已。他们认为,大清朝没有能够在多尔衮的领导之下完成中国的统一,这是多尔衮一生中的一个遗憾,而不是一个失败,历史难道就仅仅是一个遗憾这么简单吗?不!绝不仅仅是一个遗憾这么简单。不过,这里不管是您说的遗憾也好,我说的失败也罢,我们都要经过科学的、严谨的、有着充分论据的史实作为依托,来论证他没有完成统一到底是一种失败还是一种遗憾。 附录 多尔衮年谱
  
  零岁 公元1612年11月17日(明万历四十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
  1613年2月,阿巴亥的母国即海西女真乌拉部被努尔哈赤所灭,所幸努尔哈赤对阿巴亥非但宠爱未衰,还更增了几分。
  四岁  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国,迁都辽阳。
  九岁  公元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沈阳,分封八旗。多尔衮与弟多铎被合立为一个和硕额真,同掌一旗。这是多尔衮参与到后金政治架构中的第一步。
  十二岁   公元1624年,娶蒙古科尔沁部十四岁的博尔济吉特氏为妻。
  十三岁 公元1625年,后金国迁都沈阳。
  十四岁 公元1626年,后金天命十一年发生了许多大事,足以对其一生产生重大影响:多尔衮晋贝勒;农历八月十一,努尔哈赤死;次日,农历八月十二,大妃阿巴亥生殉;农历九月一日,皇太极登汗位,宣布将多尔衮、多铎兄弟二人“恩养”于宫中,交由大福晋照看。
  十六岁 天聪二年(1628),从后金汗皇太极征察哈尔蒙古多罗特部,获敖木伦(今大凌河上游)大捷,俘众万余,以功赐号墨尔根戴青(意为聪明的统帅),封固山贝勒。
  十七岁 天聪三年(1629),从皇太极自龙井关(今河北遵化东北)入明边,与贝勒莽古尔泰等围攻北京,败山海关援兵于蓟州(今天津蓟县)。
  十八岁 天聪四年(1630),还师先行,再败明军。
  十九岁 天聪五年(1631),初设六部,受命掌吏部。参加大凌河城(今辽宁凌海)之战,率先冲击,勇胜明总兵祖大寿部。与贝勒阿巴泰等奔袭锦州,击败出城明军。
  二十岁 天聪六年(1632),与贝勒济尔哈朗在归化城(今呼和浩特)西南黄河岸俘蒙古部众千余。
  二十一岁  天聪七年(1633),皇太极问进军方向,力主以征明为先,奏言乘机入明边、围北京,被采纳。
  二十二岁  天聪八年(1634),纵掠山西等地。
  二十三岁  天聪九年(1635)二月,任统兵元帅,贝勒岳托、萨哈林、豪格等为副帅,以正黄旗固山贝勒纳穆泰为左翼,以吏部随政图尔格为右翼,统兵万余招抚察哈尔蒙古林丹汗子额哲,深入青海却只围不攻,秋毫无犯,怀之以柔,耗时半年,而终使察哈尔十万兵马投诚,获元朝传国玉玺“制诰之宝”,随率林丹汗的众后妃与其子额哲班师还朝。回军途中掠山西大同、宣府(今河北宣化),斩六千余人,俘获甚众。九月五日,凯旋大军班师过辽河,皇太极亲率众福晋、贝勒及文武群臣出迎数十里。
  二十四岁  清崇德元年(1636),晋封和硕睿亲王。为配合武英郡王阿济格进关攻明,受命与多铎率兵攻山海关,以牵制明军。继从皇太极进兵朝鲜(今朝鲜、韩国)。
  二十五岁  清崇德二年(1637),同肃亲王豪格进克江华岛(今属韩国),迫使国王李倧请降。
  二十六岁  清崇德三年(1638),监筑辽阳、都尔鼻城(今辽宁彰武),治盛京(今沈阳)至辽河大道。旋授奉命大将军,统左翼四旗兵与扬武大将军岳托所率右翼军大举入关攻明,越北京至涿州(今属河北),分兵八路,乘虚掠山西及保定(今属河北)地区,击败明总督卢象升部。继破济南,掠天津等地,凡二十余战皆捷,克城四十余座,俘掠人口二十五万余。
  二十八岁  清崇德五年(1640),率兵参加松锦之战,与和硕郑亲王济尔哈朗轮流充任前方统帅,以筑城屯田、围城打援之策,进围锦州,败明军于宁远(今辽宁兴城)、杏山(今凌海西南)、松山(今锦州南)间。
  二十九岁  清崇德六年(1641),以私遣甲兵归家罪,降为郡王,被罚银万两。后两次围锦州。
  三十岁 清崇德七年(1642)二月,参加松山决战,大败明蓟辽总督洪承畴所统八总兵十三万人,俘洪承畴。三月,迫前锋总兵祖大寿献锦州城降,获松锦大捷。
  进克塔山(今葫芦岛东北),歼明军七千余人,再破杏山。师还复亲王爵。
  三十一岁  清崇德八年(1643),在皇太极卒后,立年幼福临为君(是为顺治帝),与济尔哈朗联合辅政。旋称摄政王,实掌军政大权。
  三十二岁  顺治元年(1644)四月,以奉命大将军率阿济格、多铎等统满、蒙、汉军十余万攻明。在山海关东威元堡诱降前往乞师的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大顺军约十万(一说六万)。五月攻取北京,确定迁都于此,以武力统一全国。制定了先攻农民军,后灭南明政权,联合汉族官僚地主势力,以汉治汉的方略。六月,分遣部将抚定山东、河南、山西、天津等地,拱卫京畿地区。遣辅国公吞齐喀等赴盛京奉迎顺治帝至京。致书南明兵部尚书、大学士史可法,劝其削藩称臣。十月,受封叔父摄政王。旋命阿济格为靖远大将军、多铎为定国大将军,合击大顺军于陕西。
  三十三岁  顺治二年(1645)初,命多罗饶余郡王阿巴泰为统领,率准塔、谭泰等代豪格征山东。三月,命多铎分兵三路南下,四月屠扬州,五月占南京,于芜湖(今属安徽)俘弘光帝朱由崧,相继灭亡弘光、隆武等南明政权。晋封皇叔父摄政王。六月以剃发令激起江南各地民众的反抗,相继派兵镇压。闰六月,命兵部尚书洪承畴等经略江南及粤、赣、闽、湖广、云贵等地,以攻抚之策相继平定江南。
  三十四岁  顺治三年(1646),命豪格为靖远大将军,率师攻四川大西农民军。命博洛为征南大将军征闽、浙。命多铎为扬威大将军,率师征蒙古苏尼特部腾机思等。命孔有德为平南大将军,同耿仲明等率师征湖广。十一月,部将豪格部于四川西充凤凰山射杀大西农民军首领张献忠。
  三十五岁  顺治四年(1647),修成《大清律》,命颁行全国。七月,罢济尔哈朗辅政,独专朝政。
  三十六岁  顺治五年(1648),命谭泰为征南大将军,同何洛会征讨降而复叛的原明将领、江西总兵金声桓。调户部侍郎额色率兵协助陕西三边总督孟乔芳,镇压甘肃回民米喇印丁国栋起义。命吴三桂镇守汉中。为排斥异己,迫害豪格致死。初设六部汉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禁民间养马及收藏军器。命济尔哈朗为定远大将军,征湖广大顺军将领李过、高一功部。十一月,晋封皇父摄政王。
  三十七岁  顺治六年(1649),两次率师亲征降而复叛的大同总兵姜瓖,克浑源(今属山西)等地。同年,弟多铎、嫡福晋、长嫂孝端相继去世。
  三十八岁  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1650年12月31日)病卒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先追尊为诚敬义皇帝,庙号成宗。不久,追论生前谋逆罪,削爵。
  乾隆四十三年(1778),复睿亲王封号。已距其亡128年矣。 附录 相关人物
  
  孝庄皇太后
  孝庄生于1613年3月,卒于1687年1月,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她出生于蒙古科尔沁部,乃贝勒寨桑之女。其十二岁时,嫁给后金四大贝勒之一的皇太极为妻。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封其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她生皇九子福临。后福临嗣帝位,孝庄被尊为皇太后。再后,其孙玄烨又嗣帝位,又被尊为太皇太后。史称“孝庄文皇后”。
  孝庄天生丽质,性格坚毅,喜好读书,聪明能干,多有谋略。皇太极执政时,她就是得力助手。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暴疾而逝。是时,孝庄方三十二岁,她施展谋略,争取各方支持,终于使其子福临继位。顺治十八年(1661年)顺治帝病逝,由玄烨继位,她又精心抚育培养玄烨,授以治国方略,指导处理各种政务,终使康熙成为中国历史上很有作为的一代君主。康熙二十六年九月,孝庄因病辞世,享年七十五岁。但孝庄死后三十八年方才葬于清东陵风水墙之外的昭西陵。
  肃亲王豪格
  爱新觉罗豪格生于1609年,死于1648年,母叶赫那拉氏。
  皇太极共有十一个儿子,豪格是皇长子,但他一生并不顺利,备受挫折。其一生重挫有四次:第一次,崇德元年(1636)被降爵;第二次,崇德八年(1643)与皇位失之交臂;第三次,顺治元年(1644)被废爵号,贬为庶人;第四次,顺治五年(1648),多尔衮坐豪格徇隐部将冒功、及擢用罪人扬善之弟吉赛,系豪格于狱,因此殒命。
  肃亲王豪格的府邸现为北京市政府办公所在地,原有建筑至今保存完好。
  礼亲王代善
  爱新觉罗代善,生于1583年8月19日,卒于1648年11月25日,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次子。
  在努尔哈赤的诸子中,代善是最长寿的。在宫廷倾轧中,代善也是相当幸运的,尽管他身历多次内部争斗,总是有惊无险,一直活到清入关后的第五年(1648),六十六岁时寿终正寝。乾隆四十三年配享太庙。
  在努尔哈赤诸子中,代善系族还是最显赫的一支。在他的八个儿子中,有三人被封为亲王,二人被封为郡王。在清朝世袭罔替的八大“铁帽子王”中,代善祖孙三代就占了三个。
  代善家族坟位于香山附近的门头村,是现存的重要王坟遗迹。
  范文程
  范文程(1597-1666),字宪斗,号辉,辽东沈阳卫(今沈阳市)人。范文程出身于明朝官宦之家,是宋朝名臣范仲淹的后裔。其自幼聪明好学,精通经史。天命三年(公元1618年),努尔哈赤攻陷抚顺,范文程“仗剑谒军门”,自愿投效,参加后金政权。太宗时,为主要谋士之一。
  清世祖福临定鼎北京,范文程提出了一系列措施,以安人心。由于他功劳卓著,顺治九年授议政大臣,先后晋少保兼太子太保﹑太傅兼太子太师。范文程历事四朝,对清朝政权的建立和发展,多有贡献。
  卒后葬于怀柔红螺山,清圣祖玄烨亲写祭文悼念,立碑纪绩,谥文肃,御书祠额曰“元辅高风”。
  洪承畴
  洪承畴(1593-1665),福建南安人,字彦演,号亨九。洪承畴自幼聪明好学,思绪敏捷,深受老师喜爱。老师写了“家驹千里,国石万钧”的评语,赞扬洪承畴年少就胸怀大志。崇祯三年,洪承畴迁延绶巡抚,镇压农民起义军。崇祯十四年,洪承畴授命率十三万军队出山海关驻镇宁远。后洪承畴兵败松山被俘。崇祯以为其殉节而死,恸哭辍朝,赐祭九坛。当时洪承畴已降清,后屡受重用。洪承畴对清朝的政权建设、稳定社会秩序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做出了一定贡献。
  康熙四年二月十七日,洪承畴病逝,终年七十三岁,葬于北京西直门外八里庄。
  洪承畴宅在地安门东大街南锣鼓巷五十九号,宅门在现方砖厂东口路北,现仅存北房三间,其他的均已改建。 第二十二讲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七)
  
  我们认真地分析了在太后下嫁这个问题上正反双方的基本论据。只要将双方针锋相对的八个方面的观点对比一下,看看哪方说的有道理,排除那个没有道理的,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
  很多观众就会很着急地问,按照您的想法,这个孝庄皇太后,她到底下嫁没下嫁给多尔衮呀?她与多尔衮有哪些感情纠葛?如果下嫁给多尔衮了,那场面是什么样呢?您别着急,答案马上就会出来!
  太后是否下嫁
  经过对比双方针锋相对的八个方面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到正方所提供的八个方面的论点,已经被反方击倒的有如下四个方面:
  论据二(弟娶其嫂的满洲旧俗)、论据五(顺治谕旨露出的破绽)、论据七(有人见过的铁证“太后下嫁诏”)和论据八(《红楼梦》里面的揭示)。
  但是,正方有四个方面的论据还站得很稳!这四个论据是:
  论据一(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论据三(多尔衮的“皇父”称谓)、论据四(张煌言的“太后婚”诗证)和论据六(风水墙的诉说)。
  而这四个方面的论据恰恰是最为关键的!也是最不容易被轻易驳倒的!据此,我的观点是:太后下嫁,证据确凿!无可质疑!因为,有了上述四个论据就足够了!就已经用不着其他的论据了!
  有的观众会问,既然您同意太后下嫁这一观点,那么,按照您的考证,孝庄皇太后下嫁给多尔衮,究竟是完完全全的利益驱动?还是在利益驱动的同时,也有一些真诚的感情因素呢?
  您这一问,还真把我问着了!这个问题太复杂,实际上包含着以下好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是否有一些真诚的感情因素呢?如果有的话,孝庄皇太后是什么时候与多尔衮产生了感情纠葛的呢?
  第二个问题,孝庄皇太后是什么时候、怎么样下嫁给多尔衮的呢?
  太后与多尔衮的感情纠葛
  早在第二讲的时候,我们就曾经说到了以下几点:
  第一,孝庄皇太后与多尔衮两个人不是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关系!两个人的第一次见面最有可能的是在1615年这一年,多尔衮三岁,孝庄皇太后二岁;
  第二,两个人的第二次有意义的见面最有可能的是在1623年这一年,十一岁的多尔衮结婚了,十岁的孝庄应该参加了多尔衮的婚礼!
  第三,两个人的第三次见面最有可能的是在1625年这一年,十二岁的孝庄嫁给了多尔衮的同父异母的哥哥皇太极、成为了十三岁的多尔衮的嫂子了!从此,两个人可以天天见面了!
  然后,我们在第九讲中又介绍到了1643年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孝庄的五岁儿子福临在多尔衮与豪格争夺皇位的时候渔翁得利,当上了皇帝!而三十一岁的多尔衮也很快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摄政王!
  一个是三十岁的寡妇,一个是三十一岁正当年富力强的栋梁之才!美人与英雄之间,肯定是要演绎出故事的!
  但是,这个时候的中国,大明、大顺、大清三个政权的竞争已经到了白热化的程度了!而也正是这个时候多尔衮迅速率领八旗兵精锐部队出兵山海关,定都北京,入主中原!
  因此,这段感情故事无可避免地被迫推迟了!
  话说回来,孝庄皇太后什么时候与摄政王多尔衮产生了感情纠葛?
  史学界无法考证太后与多尔衮的感情纠葛
  说到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的感情纠葛,通过现有的正史史料,我们无可考证!也没有办法考证!为什么呢?因为没有材料!
  关于这方面的材料肯定是被毁了!为什么要毁掉这些材料呢?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因为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的感情后来又发生了变化!
  由于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日益接近,这必然会引起一系列的问题,诸如谁来照顾小皇帝福临等等!您想想,当时的福临才太小,他是很需要母亲的关照的!但是,正需要母亲关照的福临却得不到母亲更好的关照,所以,他就把这一切怪罪给自己的母亲和自己的叔叔!这样,顺治小皇帝与自己母亲的关系逐渐疏远了!
  这就迫使孝庄皇太后必须在自己的亲儿子福临和自己的第二任丈夫、福临的叔叔摄政王多尔衮之间做出选择!而这不能不影响到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的感情。逐渐的,在他们之间,不利于维持这段婚姻的因素逐渐增加!
  最终还是发生了摄政王多尔衮去世以后,顺治皇帝断然下令将多尔衮“削爵、撤庙享、罢谥号、黜宗室、籍财产入宫”这一悲剧性结果的发生!
  悲剧发生了!孝庄皇太后就必须快刀斩乱麻!隐瞒自己前面所付出的感情!
  第二,因为后来的清朝皇帝逐渐接受了中国传统的道德习俗!
  满洲人入主中原以后不但逐渐接受了中国传统的道德习俗,逐渐接受了寡妇下嫁给自己的小叔子是件不太光彩的事情,而且还在法律上明文规定:收父祖妾及叔伯母者,斩;收兄嫂与弟媳者,绞!
  因此,后来的清朝皇帝就面临着如何解释自己祖先经常的收兄嫂与弟媳的现象!办法只有一个,隐瞒历史!也就是想方设法要把这些现象加以隐瞒!
  怎么样隐瞒呢?这个好办,无非就是毁掉所有与太后下嫁给多尔衮的史料!一个字,烧!
  根据清朝大兴文字狱的史实,我们可以作出如下的基本判断:在康乾盛世前后,这些史料被损毁完毕!
  具体说来,这件事情是什么时候被损毁的呢?
  正史上没有记载!不过,野史上倒是有相关的分析!他们认为,这种事情出自乾隆皇帝时期,而且就是出自乾隆皇帝命令纪晓岚修纂《四库全书》之际!
  野史上说,主管修史的纪晓岚见到了相关的记录后,惊异道:“这种事怎么可以传示后人,以彰其丑?”立刻请示乾隆皇帝,将有关内容全部删削。此后,便很少有人知道这件事了。
  从乾隆年间以后,关于孝庄皇太后下嫁给摄政王多尔衮一事的材料,在相关史书和资料中都找不到了!这个“太后下嫁”是否属实就真的成为疑案了!
  有的观众又会问,依您的意思,孝庄皇太后与摄政王多尔衮的感情纠葛就无从考证了吗?
  这可不见得!只要我们下点工夫,关于他们之间的感情纠葛,我们还是能够找出一些蛛丝马迹的!
  野史上记载的多尔衮巧妙求婚
  关于孝庄皇太后下嫁给多尔衮的记载目前看大都出自野史,这些野史还不能完全让人相信!所以,我在这里就只能简单介绍一下。
  根据野史上记载,皇太极去世后,福临登基,多尔衮称摄政王。多尔衮率大军杀进山海关、夺取北京后,迎请顺治皇帝移驾京师即皇帝位!
  其时,举朝都因此替多尔衮感到过意不去,非有所报答不可。
  多尔衮看准了时机,与大学士范文程密议定计,授意亲信在朝廷中倡言,说:
  “摄政王功高望重,又谦抑自持如此,让位之德,亘古少有。我皇上虽想要报答,可这么大的恩德如何能够报答得了呢?正好,摄政王是皇上的叔父,今日让位的事,就跟皇父传位其子的意思一样。摄政王既然像对待太子一样对待皇上,皇上也应当像对待皇父一样对待摄政王,以此作为报答,诸位觉得如何?”
  众人都附从此议。范文程于是出面提议说:“近日闻说摄政王妃新亡,而我皇太后又多年寡居无偶。皇上既视摄政王如父,自然不可使父母异居两处。宜请摄政王与皇太后同宫而居。”
  在这里,我要插上一句,实际上,这个时候的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两个人之间,应该早就有更加密切的接触了!
  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这就要从多尔衮的婚姻和子嗣谈起!
  多尔衮的婚姻和子嗣问题探讨
  说起多尔衮身边的女人,那实在是太多了!他的一生,妻妾有十多个!有名有姓、能够知道其父母是何人的就有十个之多—六妻四妾!
  这六个妻子是:
  结发妻子博尔济吉特氏(蒙古科尔沁台吉吉桑阿尔寨之女),死后被多尔衮私自上谥号为敬孝忠恭正宫元妃;
  娶福晋佟佳氏(尚书孟噶图之女);
  三娶福晋扎尔莽博尔济吉特氏(根杜尔台吉之女);
  四娶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拉布希西台吉之女);
  五娶福晋科尔沁博尔济吉特氏(索诺布台吉之女,即原豪格的福晋);
  六娶福晋朝鲜李氏(金林郡公李开音之女)!
  他的四个小妾是:察哈尔公齐特氏(布延图台吉之女)、博尔济吉特氏(杜思噶尔卓农台吉之女)、济尔莫特氏(帮图武之女)、朝鲜李氏(李世绪之女)!
  在这十个妻妾当中,只有他的第六位福晋朝鲜李氏给他生养了一个唯一的女儿东莪(é)!其实这个朝鲜李氏是多尔衮在征服朝鲜的过程中,从朝鲜王宫里面抢来的!只是因为她替多尔衮生下了惟一的女儿,才被册封为福晋的!多尔衮倒台后,东莪被送给了多尔衮的侄子、多铎的儿子信王多尼!至于以后的事情嘛,历史上没有记载,我们就不知道了!
  既然多尔衮所有妻妾当中,只有这个朝鲜李氏给他生养了惟一的一个女儿,这就有个问题需要我们必须做出回答:
  为什么多尔衮的其他妻妾都没有生育呢?问题出在谁身上呢?
  关于这个问题,历史上没有记载!我这里也仅仅是猜测而已!应该说,多尔衮的其他妻妾都没有生育,原因在于多尔衮一直有病!
  多尔衮的病理问题探讨
  为什么我要说原因在于多尔衮呢?历史上记载,多尔衮长得虽然很英俊,但是从小人就比较消瘦,三十岁左右就经常病。
  得病的原因,根据他自己说,是由于在1640年松锦大战前后费心造成的。
  至于病症,历史上记载他是“怔忡之症”、“风疾”和“咯血症”。
  什么是“怔忡之症”呢?中医上讲的“怔忡之症”指的是西医上说的心血管方面的病。分为以下几种:病毒性心肌炎、过早搏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下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房室传导阻滞等等。
  “风疾”就是我们现在中医所说的中风,西医分为以下几种: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栓、脑栓塞等等。
  “咯血”,是中医上的说法,西医分为以下几种:肺结核引起的咯血、支气管扩张症引起的咯血、风湿性心脏病引起的咯血等等。
  由此看来,多尔衮的病还是比较严重的。
  既然多尔衮一直有病,那么,东莪这个孩子是怎么来的呢?
  巧了,他惟一的孩子也就是他的女儿则恰恰是在此之前的1639年前后他二十七岁的时候出生的。
  而此后的多尔衮再也没有过自己的孩子,这是当时很多人都知道的事实。
  由于多尔衮一直没有自己的儿子,而他的弟弟多铎有八个儿子,所以多尔衮后来就把多铎的五子多尔博过继了过来。
  也正是因为如此,孝庄皇太后作为一个女人,她知道,她与多尔衮的接触是很安全的。再怎么接触也不会产生那种让她突然怀孕、让朝廷尴尬的现象。
  因此,这个时候的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两个人之间,应该早就有更加密切的接触了!
  不过,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两个人,毕竟一个是英雄,一个是美人!他们之间出现点色彩,当时的人们还是很容易接受的。所以,才有了前面我们所讲到的多尔衮与大学士范文程的密议定计,才有了众位大臣的附从此议。
  野史上记载的太后下嫁盛况
  前面我们讲到了野史上记载的多尔衮巧妙求婚的情况!现在我们再来看看众位大臣的想法。
  在中国人的心中,宁拆千座庙,不破一门婚!面对着这样一段大好姻缘,谁还敢说出个不字呀。所以,他们也顾不得宋明以来中国传统的思维习惯了,纷纷随声附和。史官也大书特书曰:“皇太后下嫁摄政王。群臣上贺表。”
  相传婚礼之盛,为从来大婚所未有。京师除一二自命清流者外,多传为佳话,同瞻盛典。当时又有恩诏宣示天下,也系汉人手笔,其略曰:
  “太后盛年寡居,春花秋月,悄然不怡。朕贵为天子,以天下养,乃独能养口体而不能养志,使圣母以丧偶之故,日在愁烦抑郁之中,其何以教天下之孝?皇叔摄政王,现方鳏居,周室懿亲,元勋贵胄,其身份容貌,皆为国中第一人,太后颇愿纡尊下嫁。朕体慈怀,敬谨遵行。一应典礼,着所司预办。”
  孝庄皇太后下嫁给了睿亲王多尔衮,肯定会给包括顺治小皇帝在内的整个爱新觉罗家族带来巨大的影响。多尔衮会如何对待顺治小皇帝?顺治小皇帝又会如何看待自己曾经的叔叔、现在的继父多尔衮?顺治小皇帝又会如何看待自己的母亲孝庄皇太后?自认为得到了孝庄皇太后全力以赴支持的多尔衮又会如何对待他的那些同父异母的哥哥和兄弟?而这些人又会做出什么样的动作呢? 第二十三讲 多尔衮之死
  
  首先,我们还得从多尔衮与顺治小皇帝的结怨谈起。
  两个人的关系越来越恶化,为什么会恶化?我们在不谈他与多尔衮、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前,我们先简单地浏览一下中国历史。您看看,中国历史,从周到清,那么多的摄政王,哪一个摄政王有好下场?所以,我们不谈他们之间的关系,我们就知道,多尔衮的结局一定是悲剧性的。
  多尔衮何许人也,他能跟我们中国历史上的周公相比吗?堂堂周公摄政,让周成王憋得三个月不说一句话,不敢说话,不敢出家门,生怕人家误会他要篡权,要怎么样。多尔衮熟读汉家的书,他会不清楚吗?他太清楚自己作为摄政王将来的下场会是什么。他要避免这种下场出现,他要改变历史对于摄政王的结局。所以,他对于顺治小皇帝做的,是仁至义尽。他也非常清楚,一旦孝庄皇太后下嫁给多尔衮的话,那给孝庄皇太后带来的结局将会是什么,他太清楚,万历小皇帝是如何对付张居正的?
  根据《明史》记载,万历小皇帝十岁继位,由于皇太后极为信任张居正,所以把所有的大权交给张居正。张居正对于十岁的万历小皇帝的教育,从知识层面上,是全面、系统的,从管理层面上,是管教严格的。但是,正是他的全面、系统、严格的管教,造成了小皇帝的叛逆心理。十年以后,张居正一死,万历小皇帝马上不顾自己母亲的一切教诲,立即扒坟掘墓,锉骨扬灰,这就是他对于张居正的报复。不仅如此,拒绝上朝,拒绝批改文件,拒绝一切,没有他,没有张居正教育的这个高徒,明朝恐怕还不致于灭亡得那么快。
  根据《清世祖实录》记载,多尔衮采取了两个方面的措施,第一,规定从孝庄皇太后开始,严格执行后宫不得干政的制度,从孝庄皇太后开始,一直到慈禧太后之前,清朝所有的后宫都很好地坚持了这个制度。只要一当皇帝,只要你的孩子一当皇帝,你就离你的孩子远远的。所有妃子养的孩子,都得领到皇后那儿去教育。皇后的孩子皇后不能教育,离开你的母亲,断绝你们之间的往来。你对他没有感情,没有太多的感情,所以到最后你爱不起来他,也恨不起来他,因为这是规矩。这就是我们讲顺治他经常见不到孝庄皇太后,当了皇帝倒见不着太后。
  第二,在对于顺治小皇帝的教育问题上,采取顺其自然的办法。什么叫顺其自然呢?这里的顺其自然,是指第一,在学习满汉两种语言的问题上,先学哪个,后学哪个?还是两个并重?谁留的作业多?是满文师傅留的作业多,还是汉文师傅留的作业多,重点学习哪个?多尔衮自己不是教育家,他只能凭自己的直觉,给顺治小皇帝做一个简单的决策。他还在关外,就给五岁的顺治小皇帝请了五个师傅,三个满人,两个汉人,五个人进行教育。既然我不能拿主意,那就顺着小孩的便吧,小孩爱学什么学什么,那您说您要是顺治小皇帝的话,您是满洲人,您肯定先学满文,然后您再学汉文。小孩谁不喜欢玩儿啊,对于一个小男孩来说,肯定先学骑马、射箭。所以他就开始学习这些。
  入关以后,他又继续对顺治小皇帝进行教育,又派了新的师傅。结果,小皇上不满意。顺治皇帝在成人以后,经常埋怨人家多尔衮,说我的叔叔摄政王,就怕我学习好,不给我派师傅,天天让我玩儿。其实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您想一想,顺治小皇帝的父亲,临终的遗言是什么?不能放弃满人的传统,一定要学会骑马射箭。甭说顺治,您看康熙、雍正、乾隆,哪个不是马上皇帝,哪个在马上“弱”过?这是人家的传统,你必须要学会骑射,你不能忘记祖宗的教诲。所以顺治皇帝,骑马射箭好,这是祖宗教育的结果。多尔衮自己拿不定主意,他也只能按照他的哥哥皇太极的说法去做。
  所以,正史上不论是《清史稿》也好,《清世祖实录》上也好,都有大量的关于顺治皇帝如何不满意多尔衮对其教育的说法。但这些说法,都是一家之言,都是出自顺治小皇帝的嘴。他埋怨多尔衮,不让我学汉语,你看我现在的汉语,当了皇上以后,汉族大臣跟我说话我听不懂,不知道他说什么,我听懂了我不会说,我不知道怎么交流,都怨你。其实您想,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子,学外文,然后就当着皇上,学了外文还要跟属下交流,对任何人来说也会成问题。所以,史书上关于多尔衮缺乏对顺治小皇帝教育,疏于管理,说多尔衮刻意怕他学习,怕他怎么样,是完全站不住脚的。
  第二,在治国方针的问题上,多尔衮要求顺治小皇帝随他临朝听政。也就是说,边玩儿边学,我上朝管理政事,你跟旁边瞧着,你爱瞧就瞧,也不管你,在这种不知不觉中,边玩儿边学的过程中,寓教于乐,耳濡目染就让他学会如何驾驭自己的臣民。他一边玩儿一边就得看,这个人怎么回事?干嘛这样说,那人干嘛那样说?这个人是什么脸色,那个人什么眼神?他是采取这种办法来对他进行国家政事的教育。
  第三,对于长幼关系和君臣关系上,多尔衮做得很不好。多尔衮这个人号称睿亲王,可能他太把这个顺治帝当成一个小孩了,他就忘了,这个小孩是皇上。他觉得这不就是我侄儿,我又没儿子,我对他教育教育理所应当,说说,训训,他就不明白,他是满人,他那个汉文师傅,您记得他有汉文师傅,他会对皇上进行教育啊,您生下来就是皇上,谁都得给您跪着,谁跟您说话都得自称是奴才,都得是这么着那么着,他这个汉文师傅会拿汉人这套理论教育他,别什么摄政王啊,他就应该给您跪着,他对您说话就不能大声,大声就是错的。
  顺治小皇帝就逐渐地接受了这种观点。认为我是皇上,我可以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他们都得老老实实,我叔叔怎么着,摄政王怎么着,我不应该怕他,他应该怕我,他实际上就接受了这种教育。
  紧接着还有,这个师傅他会偷着教育,您看在我们汉人这儿,哥哥死了,弟弟娶嫂子这个事是丢人现眼的事,这出去怎么见人呢?
  这样,顺治小皇帝开始对多尔衮有不满意的地方,多尔衮和小皇上之间矛盾产生了。有的人会说,您这个是猜的吧,您的考证我看都是分析,找一个具体的事例说明他们之间确实产生矛盾了。
  这太多了,《清实录》里面到处都是。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有一年,京城流行瘟疫,你说那个时候中国人怕什么瘟疫?天花!死的人太多了,不死也落个麻子,那个时候中国人麻子有多少?谁能治,谁也没有办法治,面对着天花,只能是束手无策。就在某一年,小皇上也在北京,京城流行天花。当时多尔衮可急坏了,刚刚听说这件事,冲进宫中把小皇上抢出来,带着七八十个人,策马狂奔,跑到关外,他知道,那儿冷,那儿没有天花。他就带着小皇帝离开了京城,小皇上也不知道实际情况,非常害怕,这么几岁小孩,让马给夹着,他不害怕才怪。过了十多年后,多尔衮都死了好些年了,他回忆起那年的情景还恨恨地说,什么人啊,几十个人就把我带走了,沿途之上,到处都是土匪,我吃吃不上,喝喝不好,也没人保卫我,策马狂奔,这不是要杀我是什么?说到这儿我就想起来一句话,“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这个罪名真是想有就有。
  矛盾产生了,我们能够理解,这种矛盾为什么产生?又为什么会发展起来呢?
  矛盾扩大有多方面的原因,这中间既有多尔衮的原因,也有顺治小皇帝的原因,还有旁观者,如济尔哈朗之流的原因。从多尔衮方面来说,他这个人居功自傲,从来不把小皇上当皇上,独断专权,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不请示也不汇报,这个方面害了他,这中间最最典型的有一件事,最最让顺治小皇帝伤心的就是豪格之死。
  我们在第九讲中曾经给大家介绍过,根据《清史稿》和《清世祖实录》记载,豪格竞争皇位失败,对部下发泄对多尔衮的不满,结果被多尔衮抓住,这个部下告密,何洛会告密。告密之后,多尔衮下令杀掉了。当时他散布的不满是说豪格请人算命了,说多尔衮不长寿,不是长寿之相,会早早就死,不应该当皇上,事后证明是对的,他就是没长寿。结果,他把所有听到这个信息的人都杀掉之外,还要处死豪格。当时济尔哈朗也同意杀,代善也同意杀,所有人都同意杀。就在马上上法场这个时候,小皇上出现了,先杀我得了?在这种情况下,小皇上救了比自己大三十岁的哥哥豪格一命,但是死罪饶了,活罪不免,紧接着多尔衮让他戴罪立功,发配到四川,打张献忠。在豪格与张献忠交战当中,双方你射我一箭,我射你一箭,咱谁都不动,你那边人射我,我这边人射你,豪格自己跟人家比阵,自己往那一站,什么都没戴。结果,豪格属下人射杀了张献忠,遗憾的是张献忠手下人没有射着豪格。豪格立了如此大功,回到了北京吗?历史书上众说纷纭。很多书上,包括《清史稿》上都认为豪格没有走到北京,走到卢沟桥,人没了,哪儿去了呢?死了。为什么死了呢?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说在卢沟桥举行宴会,被人用弓弦给勒死了,说起用弓弦给勒死了,就使我想起了多尔衮的母亲的死,也是用弓弦勒死的,这是报仇吧。
  第二种说法是凯旋的时候设伏兵把他杀了,走到那儿伏兵把他就给杀了。但是我们要说,不管这个豪格是怎么死的,与豪格感情那么深厚的顺治小皇帝不会善罢甘休。多尔衮对自己的侄儿下手过于惨重,比他还大三岁。下手过狠了。
  第二,从顺治小皇帝来说,多尔衮从来没有把顺治小皇帝当皇帝,而且多尔衮和孝庄皇太后的关系很让顺治小皇帝不满,不满的原因我们说两个方面,一个,他就见不着自己妈了,多尔衮的规定不结婚也见不着,他恨多尔衮,你凭什么不让我见我妈?那么小的孩子,他哪儿懂?第二,由于有了汉人师傅的教育,顺治小皇帝越来越不满意多尔衮。
  第三个方面的原因是因为济尔哈朗等人。我们说多尔衮在打天下的过程中,经常利用他的两白旗打天下,两白旗损伤惨重,但是功劳太大,他手下的大臣,迅速提升,以后在土地的分配、钱的分配、官员的提拔等等各个方面两白旗都占了上风,这样就得罪了其他几个旗的利益,其他几个旗,自然就会找一个头,找谁呢?自然就会把头定位为郑亲王济尔哈朗。济尔哈朗第一是老谋深算,第二,原来是辅政王,生生被多尔衮给踢下去。济尔哈朗不干,他肯定也不会善罢甘休。所以由于有了上面三个原因,我们就知道,多尔衮和顺治小皇帝之间,想达成和解,其实是很难的。
  但是,多尔衮还在做出努力。毕竟多尔衮认为,我才是摄政王,我被称为睿亲王,我很聪明,我相信这点小事,我还是摆布得了的。如果您是多尔衮的话,您会做什么选择?多尔衮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真的活不长久,他就在想,我该怎么办,如果您是多尔衮,会有几种抉择?除了顺治小皇帝之外,他会有其他的抉择吗?
  我们来设想一下:第一种,他踢掉顺治小皇帝,自己做皇帝,选一个人做太子,可不可以?理论上可以!选谁来做继承人?我想,继承人只能由下面三个人中出一个。
  第一位,他的弟弟多铎。我们知道,多尔衮和他的弟弟多铎的感情非常深厚。在多尔衮没有子嗣的情况下,立多铎为自己的子嗣,立自己的弟弟为下一任皇位继承人,合理合法。但遗憾的是,多铎这个人因为天花夺去了他的性命,那么大岁数也得天花,也会死人。根据《清史稿》记载,他比多尔衮还早死了一年多,所以立多铎,历史不允许。
  第二种,立他的哥哥阿济格?一个赳赳武夫,脾气暴躁,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样的人在战场上当一个将军还行,要让他统领这个中国?他差得远了,这个大清王朝非败在他的哥哥手下不成。
  那么第三,就剩下了他抱养的儿子多尔博了,立多尔博,比顺治皇帝还小。自己真的死了,多尔博会不会被别人杀掉呢?
  所以我们说,多尔衮在当时的情况下,除了顺治小皇帝,他别无选择。他只有跟顺治小皇帝配合,他没有别的选择。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您说他会如何缓和与顺治小皇帝的关系?怎么样缓和?现在,顺治小皇帝跟我产生分歧,跟我产生了矛盾,开始埋怨我,而且这种怨言一日深似一日,矛盾越来越深,成见越来越大,疙瘩越来越重,我怎么办?
  在这个时候,多尔衮产生了及早归政的想法。干脆我不当摄政王,我自己找地玩儿去了,这个皇上你当吧,我走了。他就产生了及早归政的想法。在1649年年初,多尔衮已经做出了归政的决定。对于多尔衮来说,这种归政的决定,是非常惨痛的,自己再也不是摄政王,只是一个旗的旗主,这一个旗,还有半个旗是他的哥哥阿济格的,自己只有半个旗,原来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这一人其实还是个摆设,自己的辉煌不在了,自己怎么面见众多的大臣?这时候的多尔衮想,算了,我还是不见为好。所以,他就产生了离开北京前往镶白旗的驻地永平地区的想法,可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老天爷不作美,多尔衮病了,而且这一病他就再也没有好,一直到他死这场病都没好过。
  多尔衮的病,我们前面给大家介绍了,在1639年到1640年间的松锦大战得了病。我们日后想多尔衮是很不容易的,征战天下,运筹帷幄。所以,他的工作一天比一天忙,他没有时间好好地休息养病。在这种情况下,1649年秋天,多尔衮患病。根据《北游录》记载,多尔衮骑马的时候从马上栽了下来,膝盖磕了一下,多尔衮想怎么办,您想一般人,那阵缺医少药,在外面,你这儿流血了怎么办,土医生会教你一个什么办法?抓一把土往这儿一按,土里面含盐分就消毒了,要抹点土,没有土呢?还有一种办法,使什么呢?使石膏,使石灰敷。但是石灰这个东西,劲儿比较大,当时多尔衮正好找到点石灰,他就给自己的膝盖抹了抹,他这个人在这方面可不是细心的人,认为抹了好些,结果病没好,病情越来越重。
  在这个时候,就出现了我们前面讲的这种情况,他越来越思念小皇上。埋怨这个皇上也不看我,你说我帮了他那么多年,他明知道我有病这么长时间不看我,也太过分了。说完了,自己后悔了,对部下说赶紧都给我回来,谁也不能告诉皇上我发牢骚来着。毕竟是我侄儿,我不能给他添乱,谁都不许说。结果还是有人把这个事告诉给了小皇上,皇上一看,人家挑理了,赶紧去,赶紧去看多尔衮。结果多尔衮一听,啊,皇上知道我胡说八道了,这个时候,多尔衮开始对皇上加倍小心了。他知道,这个小皇上长心眼了,我也得长心眼,原来我那么教育是错的,马上批评自己的属下,暴怒。对小皇上来表示感谢,千恩万谢,这回学会跪着了,然后对自己的属下严厉斥责。在这个时候多尔衮知道,不行,我得赶紧走,我现在一分钟都在北京待不下去了,我必须马上走,再不走,小皇上该对我痛下杀手了,我不愿意这样决裂,将来的天下肯定是他的,不是我的,结果他就彻底地离开了北京。离开了北京,他的心情能好一点吗?他的好心能够得到顺治皇帝的谅解吗?
  离开了北京的多尔衮,就在顺治七年十二月初九,这一天是公历的1650年12月31日晚8时左右,戌时,就在这个时间,一代枭雄多尔衮死在边外的喀喇城,再过几个小时,他就可以到公历的1651年了。这个喀喇城在哪儿呢?我还特意找了一下,喀喇城就在今天河北省的滦平县,属于今天承德市管辖,风景秀丽的避暑山庄旁边。
  多尔衮死后,在他摄政时期隐藏下的一系列矛盾迅速爆发出来。首先是皇帝本人与摄政王的矛盾,其次是以济尔哈朗为首的,反对派大臣与摄政王的矛盾,第三,是多尔衮亲信的这些大臣内部的矛盾。什么事都是坏在内部,如果你内部团结一心,人家能把你怎么办?坏就坏在内部,多尔衮一死,他属下的这些亲信的大臣开始掐起来了,两拨人都想争权夺利,谁都想将来控制两白旗,谁都想成为下一个摄政王。皇上那么大了,用你摄政?谁都奋不顾身地去想着,飞蛾投火,不知道是陷阱,不知道那是火山,两拨人就掐起来了。当时占上风的一拨人是罗什和额克苏,这两个人利用多尔衮的死,大做文章。先报丧,报丧的时候强迫皇上到东直门外五里地迎接,皇上没有办法,只能去迎接,站在东直门外五里,多冷的天在那儿站着,结果多尔衮的灵车回到北京,顺治皇帝与诸王大臣身着素服在东直门外迎接,亲自把酒祭奠多尔衮,所有命妇、所有官员的妻子,一律跪在多尔衮的府邸门外,哭,成天的哭。紧接着,又下一道命令,所有的官员连夜去守灵,中国什么大事都没有了,就是哭。所有的人都得去,而且连夜守。接着,又强迫皇上,以皇帝之礼厚葬多尔衮,即使这样,他们还怕多尔衮的地位不牢固。其实他们不是怕多尔衮的地位不牢固,而是怕自己死,还在给皇帝提出建议,应该给多尔衮一个封号,天天在闹,最后皇上就下了命令,追封多尔衮为“懋德修道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封多尔衮的结发妻子为义皇后,并把他们的牌位供在太庙,他们以为这样一来,多尔衮死后能够安歇,多尔衮的灵魂也能够保佑他们能够永远掌握这个江山。但是他们太小看了老谋深算的济尔哈朗了,济尔哈朗会让他们如愿以偿吗?
  我们说这个时候,反对派济尔哈朗等人也在大做文章,马上闯进多尔衮的府邸,要回了玉玺,要回了印符,要回了赏功册,所有东西都得搬。因为你死了自然得要回来,你也没有儿子,紧接着开始削减多尔衮的军事权力。多尔衮生前他其实自己不打仗,他利用他哥哥阿济格,他弟弟多铎,多铎死了以后他就利用他哥哥。我们要注意镶白旗有一半是阿济格的,这个阿济格真的是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多尔衮活着的时候,不是排斥了济尔哈朗吗?后来呢?这个多铎担任辅政叔王,还是两个人辅佐皇上。一个是多尔衮,叫皇父摄政王,另外一个叫辅政叔王多铎,多铎死了以后,阿济格冒出来了,跟多尔衮打架,说这回咱弟弟死了,应该让我当辅政叔王,多尔衮说靠边,你当什么啊,就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靠边,你别给我添乱。
  这回多尔衮一死,他马上就跳出来,这会我弟弟死了,整个镶白旗应该归我管了,上书皇上,要求自己掌管整个镶白旗。而且,还企图掌握整两个旗,因为他弟弟多铎也死了,两个旗都应该归他一个人管,结果济尔哈朗一看,好啊你,你弟弟刚死你就对你弟弟不忠,抄家,给他扣一帽子,对皇父摄政王不忠,阴谋造反,阴谋吞并皇父摄政王的人,逮起来,家抄了,所有的家人一律充为奴隶,卖了,发往边外。阿济格本人被扣押在京,软禁起来,他家所有的人都没了,都成为奴隶。除掉阿济格的,居然是利用了阿济格对多尔衮不忠。阿济格被除掉以后,那剩下的就极简单了,这回就剩下这一具尸首了,两白旗群龙无首,就在这个时候,顺治八年,正月十二,福临亲政。
  福临亲政,属下大臣现在该听谁的?谁都清楚济尔哈朗是第一了,所以这个时候多尔衮原来手下大臣,一半以上,都迅速倒向济尔哈朗。济尔哈朗一看,所有人已经跟我好了,马上揭发、检举多尔衮,说他年轻的时候就想造反。济尔哈朗马上上书给皇帝,这一段材料,在《清实录》里面,还有《清史稿》都有,济尔哈朗马上上书给顺治皇帝,揭发、检举十六大罪状,这十六大罪状我归置归置一共有四点:
  第一,顺治皇帝继位的时候,按规定应该是两个人共同辅政,但是多尔衮排除了济尔哈朗自己单独掌权,这不对,这是第一个。
  第二个问题,多尔衮所用的仪仗、音乐、侍从与皇帝无异,多尔衮的王府同皇宫一样大小,并私用皇帝才能用的八补黄袍和大东珠,还用黑貂的褂殉葬。
  第三,多尔衮私自散布皇太极称帝是违背太祖本意而自立的。这是谎言。
  第四,逼死肃亲王豪格,迎纳豪格之妃。
  十六大罪状主要是这四点,这段材料《清史稿》里有。多尔衮是“显有悖逆之心。臣等从前俱畏威吞声,不敢出言。是以此等情形,未曾人告。今谨冒死奏闻,伏愿皇上加速乾断。”冒死奏闻,人家都死了,现在人家都没人了,还冒死奏闻。在这种情况之下,多尔衮本人死了不足一个月,于是乎,天翻地覆的变化来了。顺治皇帝高兴,终于有人给我出气了,然后也不顾自己的妈妈—皇太后的什么想法,自己在朝廷上亲政了。因为多尔衮规定的,这女人不得干政,你靠边,也不顾自己妈妈怎么想,三下五除二下令除掉多尔衮,不顾前面一个多月前刚刚封的这个义皇帝的称号,马上下令削爵、撤庙享、罢谥号、黜宗室、籍财产入宫。转眼之间,多尔衮—一个堂堂的大英雄就落得个身死名裂的下场。直到一百多年以后,才有人给他平反。那么多尔衮这个时候身败名裂,他的属下又做何打算,原来一直听命于他的人呢?这个时候,就出现另外一个人,白旗大臣苏克萨哈,他是多尔衮最为信任的大臣,见势头不好,便倒戈一击,揭发多尔衮早就曾阴谋篡位,而且对所有没有倒戈一击的人,痛下杀手。
  多尔衮所亲信的大臣,活下来的都是叛徒,剩下的都随着多尔衮殉葬去了。转眼之间,多尔衮所培养的势力,多年精心培养的势力,土崩瓦解。从这儿我们也可以看,多尔衮这个人没有私心,如果有私心的话,不应该是这样的下场。而他的所作所为,顺治小皇帝年轻的时候如此痛下杀手,到了他的后代,乾隆皇帝的时候,乾隆皇帝终于清楚,经过一番精心的考证,乾隆皇帝终于在1778年为多尔衮正式平反昭雪,修复坟茔,复其封号,睿亲王多尔衮,追谥曰忠,补入玉牒,皇家的那个家谱,叫做“玉牒”。如此这个翻来复去的案子,最终盖棺定论。
  多尔衮我们讲到这里,似乎就结束了。我们说多尔衮的一生是传奇一般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在多尔衮的一生中,我们说充满的就是江山和美人,在江山和美人之间,多尔衮似乎什么都得到了。但是,在江山与美人之间,最终的结果我们可以看到多尔衮似乎什么都失去了。 第二十一讲 多尔衮与孝庄皇太后的关系之谜(六)
  
  我们在介绍到反对孝庄皇太后下嫁给了多尔衮的这方观点的时候,我们说他必须得解决一个问题,就是如果您认为太后没有下嫁,您必须得回答,太后下嫁这一假说它是怎么样产生,又是怎么样发展的。它产生,反对者认为它产生在浙江地区,关于它的发展,反对者们认为,它的发展经历了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张煌言的太后诗出现的那个阶段,以浙江为中心,迅速向周围,向南方各省传播。但是这种传播很快地随着康乾盛世的到来,随着大量文字狱的出现,一度销声匿迹了。
  紧接着是什么呢?辛亥革命前后,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革命党人为了制造反清的舆论,不断有人印行两种东西,一种东西就是在清军入关前后满洲人的大屠杀。另外呢?他们也在印行另外一种书,就是雍正皇帝的《大义觉迷录》等书。这《大义觉迷录》是雍正皇帝自己写的。他为什么要写这本书呢?当时全天下都盛传,他是杀父自立,他是篡位的,所以雍正皇帝脸挂不住了,就自己写了一本书,不要听信谣言,我说的才是真理,专门写了这本书,每个人都得读。结果每个人读完了之后,大家就更不信了,越描越黑。那肯定的,这个事您就不能说。所以反对者们认为,为什么太后下嫁后来又出现了这种说法,就是革命党人编了很多书,抄了很多东西,把它形成字面上的文字,人人一读,得,太后下嫁,假的也成真的了。尤其是在清朝灭亡以后,那各种野史,《清朝野史大观》、《东华录》、《清稗类抄》等等,很多很多书都在记太后下嫁了,都把这件事浓墨重笔,极尽侮辱啊,就描啊,结果越描越重,最后弄得人人都认为太后下嫁。
  现在的问题是反对者们的考证它有道理吗?支持太后下嫁的人,他有道理吗?到底孰是孰非呢?我觉得,我们是不是能这样做,我们把双方的八个论点让它再激烈交锋一下,我们给它进行一下比较,对比一下,看看这八个方面谁的考证更有道理,最后我们把双方没道理的东西都去掉,我们看看剩下什么,如果剩下的是有道理的,我们就认为她是下嫁了,如果剩下的是说没下嫁的,最后那她就没下嫁。所以我是这样想,把双方针锋相对的八个观点,碰撞一下,看看剩下什么。
  我觉得,针对前面的论据一,保全皇位的政治婚姻,正反双方进行了激烈的交锋。但是我可以说,双方说的话那叫各说各话,谁都没听听对方在说什么,还有一句成语叫风马牛不相及。所以呢,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就认为反对者们,他的批驳没有击中对方的要害,赞同者们的考证稍胜一筹。我为什么这么说呢,诸位好好想一想,我前面在介绍反对者们的考证和支持者们的考证的时候是怎么说的,这个支持太后下嫁的人,他的考证是说什么?皇太极一死,顺治皇帝继位,多尔衮虽然没有当上皇帝,但他成功地挫败了豪格,当上了摄政王,紧接着这个摄政王一路直下,挥师入关,定鼎北京。然后在他挥师入关,定鼎北京的过程当中,他转眼之间就成为大清朝说一不二的人物,甚至说一不二到什么地步呢?皇帝的玉玺是在多尔衮他们家搁着。不在皇帝身边搁着。我们的考证是从这儿开始的。皇帝的玉玺被多尔衮拿去了,小皇帝顺治,随时有被废掉的危险,在这种情况之下,我们的问题就出现了。小皇上,六、七岁,他怎么办?他哪知道怎么办?我们必然就要问到一句话,他的妈妈孝庄皇太后怎么办?她怎么样做才能够保证自己的儿子能够做成这个皇帝?才能够稳住多尔衮?稳住自己儿子的皇位。我们说支持者们认为,在这种无可奈何的情况之下,孝庄皇太后选择了下嫁给多尔衮。
  反对者们的考证是什么?他们说这个事不能从后面说,得从前面说,从哪儿说呢?得从皇太极死之前就得说,他怎么说呢?说皇太极死之前这两黄旗就很牛,很厉害,然后皇太极一死,两黄旗成功地与孝庄皇太后集团,孝庄皇太后还出了一个集团,这个集团大概有两个人,她和她姑姑,成功地与这个孝庄皇太后集团合作,挫败了多尔衮集团。多尔衮集团我倒同意,哥仨儿,两白旗。然后和豪格集团,豪格集团都有谁?就一个人,一个人也算一个集团吧。说成功地挫败了他们,最后取得了胜利。人家认为,太后下嫁的这些人的考证是从哪儿说的?说皇帝那个玉玺让多尔衮拿走了,在这种情况下怎么办?孝庄皇太后应该如何办?坚决地站在两黄旗一边,拉拢两黄旗,再度结盟,击败多尔衮。这说的什么呀?您听没听清楚,拿玉玺之前,我们就考证完了,多尔衮当上摄政王以后他怎么做的?第一步,杀阿达礼,拿两红旗开刀。第二步,分化两黄旗。我们说那阵儿两黄旗有八个大臣,结盟,非要立豪格,结果两黄旗八个属下怎么样?最后被多尔衮成功分化,拉过来四个,那四个削职为民了,两黄旗哪还有人了,跟多尔衮做对的,哪儿有?您给我找一个,鳌拜,鳌拜那时候在家待着,索尼也在家待着,拉拢什么呀?可能吗?所以,我看到他们双方的考证的时候我就觉得,这个反对派如果要不是没读过历史书的话,那就是说瞎话。怎么着你也得知道,这八个人中四个叛变的,拜音图、何洛会、谭泰、冷僧机,八个人有四个人叛变了,这个时候两黄旗已经完全被多尔衮纳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了,您拉谁啊?这不瞎出主意吗?这是不可能的。这是我们讲的对于双方的论据一,我们的考证。
  对于弟娶其嫂的满洲旧俗,我们认为,反对者们的考证稍胜一筹。确实,我认为,你要说孝庄皇太后下嫁,有这种可能,因为呢,按照满洲旧俗它允许这样现象出现。但是问题在于,允许出现,有这种可能,不等于必然出现。它不等于一定下嫁。而且一定下嫁,不等于就下嫁给多尔衮。这完全是几个互不相关的概念。按照逻辑学老师讲的,这个不是什么充分必要条件。它只是一种可能性而已。当然了,他们举的后边那画蛇添足的例子,我真觉得一击就破,那还不如不说呢。稍微知道点清朝文字狱,您就不说那个了,为什么就留了豪格这个事,讨豪格的老婆怎么就留着,讨皇太后怎就不留着,这多简单,用一个文字狱就打发了,关于这一点我们下一讲会有说明。
  针对前面的论据三,也就是多尔衮的皇父称谓的考证,我认为反对者们的考证基本上是没有道理的,赞同者们的考证稍胜一筹。我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回忆一下反对者是怎么考证的,他考证的结果是什么?不用回忆他怎么考证了,我们看看他考证的结果是什么?反对者们的主要论据是,皇父摄政王这个称号主要是为了表彰多尔衮的功绩,而沿用中国古代国君尊称臣下为尚父、仲父、相父之惯例而已,绝非多尔衮真的做了顺治小皇帝的继父。他们认为,不能只允许你们汉人的君主对某个臣下尊称为尚父、仲父、相父,而不允许人家满洲人的君主对某个臣下尊称为皇父。他们进一步说明,光绪称慈禧太后为皇阿玛,而皇阿玛在满语里面是爸爸的意思,那慈禧太后就变性了?变成男的了?所以上述论据不能成立。这次我不准备引用正方的观点再说了,我就直接用反方自己的观点,我就想起来中国一句成语,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何如?我们就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考证他们自己的结论。
  我们看一看他说的对不对。我们前面给大家介绍,皇父这个词,他说,是清朝的君主对某个臣下的尊称。首先说,他们认为这种尊称是沿用了汉人的一些尊称。我们首先不用历史上的称呼,我们先就从这个构词来解释,从构词法上来说,尚父,尚是姜尚的名,加一个父,人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加上一个父叫尚父。仲父的构造,管仲父,也是一样的。是被尊称者的名字后面缀上父。对吧。还有第三,相父,这是说诸葛亮,诸葛亮的官职是丞相。从秦朝以后,中国人形成一个传统,就是不称你的名字,只称你的官职或者你的地望,就是你们家是哪儿的?这是你的官职加上父亲。这两个加在一块儿都是什么,前面这个字是什么?是被尊称者的名字或官职,后面加一个父。皇父这个词,不符合前面这个论据。跟中国古代的构词法完全不搭界,它就是一个单纯的个别的问题。
  我们注意到,前面我们在揭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刻意地提醒大家一个问题,什么呢?赵开心,他是一个御史,是一个汉人,他看到天下的人见着多尔衮叫叔父摄政王,这个叔父不对,为什么不对?他根据他心目中几千年耳濡目染的东西,不是他几千年耳濡目染,是说他受到的汉人的教育,孔夫子的教育,孔夫子的思想,觉得这样叫不好,所以建议改名为皇叔父。这一段完整的过程,《清实录》、《清史稿》里面都有,我就不说了。问题在于,从皇叔父到皇父这个过程,为什么《清史稿》和《清实录》都出现了缺失,它没有出现缺失,就是特别言简意赅,某年某月,顺治皇帝下诏,多尔衮功劳太大,大家另外找一称呼吧,然后群臣上表,叫皇父,皇上就同意了,就这么简单。这说的就不对了,您看前面那个,我们是臣下认为,这个称谓不对。为什么不对呢?是按照汉人的想法,它不对,不符合汉族人的规矩。那后一个问题理所当然地我们就应该认为,还是有一个大臣,他认为现在发生了什么重大变故?您不应该再称为皇叔父了?应该改叫皇父。对不对?而这个大臣,肯定应该是个汉族大臣,他要符合汉族人几千年来的传统。
  现在留给反对者们的问题就出现了,两个问题,第一,由皇叔父到皇父这中间的变化您给我找出证据确凿的说明。第二,就是说我提醒反对者们,皇叔父摄政王是汉人提出来的,他那个解释在《清史稿》、《清实录》里面都有。我问您的是这个皇父摄政王,这是汉人提出来的,他是怎么解释的?您别跟我说满语好不好?我不懂满语,我也不想懂满语,这不是我,是指当时任何一个大臣而言,任何一个汉人而言,这个皇父摄政王,我见过的史料就统统都是汉文的,您给我解释一下。在汉字里面,我们经常见到尚父、仲父、相父、伯父、叔父、二爸、三爸、四爸、二妈、三妈,我就没见过皇父这个词指的不是皇帝他父亲,而指的是皇帝他叔父。无论是在当时还是在今天,顺治皇帝、康熙皇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对汉语如此之精通,他难道不清楚,皇父这个词会给几千万中国人带来什么想法吗?他不清楚?所以我认为,反对者们的考证在这儿是不能立得住脚的。
  针对论据四,张煌言的太后诗的比较,我认为反对者们的考证略显不足,为什么不足呢?反对者们提出了三个观点,第一个,这太后诗《建夷宫词》有民族偏见不可信。第二这个张煌言是出在异地之口,记在异国之文不能成为历史的证据。第三,诗词本身就不能成为历史的直接证据。
  我个人认为,这样说太牵强了。我实在是不敢同意反对者们的这种主张。首先,我不能认同的是诗词不能作为历史的证据这一观点。实际上,在中国的历史上,大量的诗词、歌赋都如实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如果还有一些不是如实地也是间接地反映了历史的真实性。我们不能因为诗词歌赋可以运用,注意,是可以运用夸张、比赋的手法,而就把诗词歌赋一棍子打死,全都不能作为历史的证据,就认为所有的诗词歌赋进行了夸张。我们的考证应该是这样的,张煌言的太后婚这个诗,也就是《建夷宫词》的第七首和第八首不能作为史实的论据的话,我们必须得精心地考证,张煌言的《建夷宫词》这十首诗中的另外八首都在说假话。或者说,至少另外八首有很多东西是假的。我们才能够推翻这第七、第八首也是假的,如果我们不考证其他八首的真假的话,就贸然说这两首是假的,那八首是真的,这不可以。张煌言作为一个诗人,写了《建夷宫词》十首,除了这两首之外,其他八首诗虽然说对满洲人有民族偏见,但是稍微读一读,我们都可以看得很明确,他写的是真实的。既然其他八首是真实的,那么你为什么就说这两首是假的呢?你推翻我不太赞成,贸然推翻,没有确凿的证据推翻我认为是荒唐的。
  第二,我也不同意因为张煌言的《建夷宫词》是出在异地之口,记在异国之文,就不能成为历史的证据这种观点。按照这种说法,中国还有历史吗?《史记》百分百是假的。司马迁肯定没见过黄帝,也没见过尧舜禹,他肯定没见过秦始皇。甭异地,甭异国,他就不是一个时代人,他就没见过,他写的能是真的吗?《史记》肯定是假的。那班固写的《汉书》也是假的,陈寿《三国志》那肯定更是假的了,那瞎掰了你不是?《后汉书》那都隔多少年才写,更是假的。按照您这种观点,那中国还有历史吗?
  哎哟,我就想起来呀,中国史学界有一个疑古派你知道吧?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疑古派风云一时。史学界疑古派的创始人顾颉刚先生,解放以后毛主席说,你这个疑古你疑得太厉害了,算了,我给你找一个活吧,你别在那儿疑古了,你给我去标点二十四史去吧。中国这二十四史一个标点都没有,我给你找一个活,你把二十四史都给我读一遍,你弄出标点来让我读清楚行不行,顾颉刚先生就去标点二十四史了。现在我们看到的二十四史便是疑古派的创始人顾颉刚先生标点的。你要说老师,我问您,中国这二十四史谁看全过,我告诉您,顾颉刚先生看全过。他后来不疑古了,我就觉得,他要见着您,他肯定得说,佩服佩服,你是祖师爷,此后我不用疑古派这个词了,您比我可牛多了,在您的心中这中国没有历史,只有今天,没有昨天,这太……异国之文,异地,异国就不行了,这还不是一个时代的,这不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唯心主义吗?
  对于论据五,顺治皇帝漏出的破绽,我们的比较,我认为反对者们的说法很有道理。您说有一个谕旨,对吧?您无论如何您得告诉我,这个谕旨到底在哪儿呢?是在中国历史第一档案馆,还是在故宫博物院,还是在台湾,还是在美国,您必须得告诉我这个原件它在哪儿,原文的出处是哪儿的,您要找不着的话,我觉得您拿这个找不着的论据,就那一段材料,就说据说出自哪儿,这历史学界哪儿有据说这个词,你不能据说对不对,你可以大胆假设,按照梁先生的观点,梁启超的观点,可以大胆假设,但是后边还有一句您得记着,您得小心求证啊。而且即使您给我拿过一本书来,说您看,这就是写着的那本书,这本书的版本如何,这本书谁做的,它的可信度如何,这很多都是问题啊。所以您拿一个顺治谕旨,说当初怎么怎么样,我都见不着皇太后,我觉得,我也找来着,我一看这段材料,我也找这段材料哪出的呢?不行,孤陋寡闻,没找着,所以我现在也认定,这段材料在我的眼中确实没有。如果哪位说有,告诉我在哪儿,等电视播完了以后,您告诉我,我再改,是吧。
  那对于论据六,风水墙的传说。这风水墙,对于这个比较,我认为反对者们的考证实际上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您的考证您自己信吗?您说服得了自己吗?我就不明白,这大清朝三个陵圈子就装不下孝庄皇太后一个人的坟头?大清朝三个陵园?您孝庄皇太后的一个坟头就在这三个陵园的外边,孤零零的,就您一个人孤零零的?您说谁呢?您再怎么说离不开,离不开就不许圈里面去?您的考证是哪儿跟哪儿啊?您说服得了自己吗?谁家的妈,谁家的奶奶给自己儿子、给自己孙子出这么个难题?让自己儿孙三十八年不能给你埋了?就这么一个问题?让自己的儿孙难为三十八年?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您不就刚离开皇太极四十二、三年吗?您就觉得不能动土,要那样的话,慈禧太后得埋哪儿去啊?1861年她丈夫就死了,她自己死在1908年,四十七年了,还不得埋到外国去?您说的谁信啊,您自己信吗?
  对于前面的论据七,说有人见过铁证太后下嫁诏,我就不想考证了。我同意反对派的观点。哪有人见过。据说,咱都说过多少回据说了,历史不是建立在据说之上,您就得给我拿来,没找着之前千万别说这事了,咱就直当它没有,要不然的话这个历史就乱了。
  接下来还有一个论据八。我一开始讲《红楼梦》的揭示的时候,我就不大赞同这个揭示,我就觉得这什么啊,简直是瞎说八道了,我觉得这个没有任何参考价值。我觉得正方不要跟我再提有一本书叫《红楼梦》,不要说这个事。
  但是后边还有个问题,对吧。反对者们除了对于这八个观点之外,他不还加了四个观点吗?对于他增加的那四个观点,我也有我的想法,什么想法呢?我认为它这四点里面,最重要的就是这第四个方面,这第四方面,顺治皇帝和孝庄皇太后,在多尔衮死了以后,为什么会如此地对多尔衮及其家人痛下杀手。对这个,我觉得我不同意反对者们的考证。我呢另有说法,不过这个说法将在我们正说多尔衮的最后一讲里面予以揭示。
  对,我这儿说一下,关于第三种观点,它是认为,多尔衮和太后之间是偷情的关系,也就是说有那么点实质的事,但是没有领结婚证,就非法同居了。我个人想法啊,一个堂堂太后,一个堂堂摄政王,要同居便合法,还要非法同居?我觉得,我自己从心里面不能接受这种观点,所以,我自己就没有在这个方面进行任何考证。如果说有缺陷的话,可能这是我自己的个人感情问题吧。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有的人总是在问,老师我觉得如果太后真的下嫁了,那天下人会做什么想法啊?天下人会怎么想,怎么做?怎么在孝庄皇太后的后面戳人家脊梁骨?我觉得,在当时的时代,您这种想法是多虑了,哪儿有天下人的想法,天下人在哪儿呢?多尔衮带着大兵到处去屠杀,烧杀抢掠,在征服中原,您知道不?谁有功夫管太后下嫁不下嫁啊?哪儿有功夫管这个,您还敢说呢,您记住人家是满洲人的政权进入中原了,在平定中原的。那汉人,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吃了这顿饭,下顿还指不定吃得上吃不上就死了,还在那儿传言,太后下嫁了。您知道您哪天死不知道啊?所以,我觉得啊,这种说法不靠谱。所以我个人觉得,没有天下人的耻笑问题啊,不存在一个太后下嫁口碑如何。有的人就问,老师,那您到底什么观点啊?她到底下嫁没下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