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网三黑年轮:我记忆中的流年“盛”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3:11:39

坐落在苏州城内的留园,作为与苏州拙政园、北京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并称为“中国四大名园”的中国著名古典园林,为人人所熟知。假山为叠石名家周秉忠)所作。清嘉庆年间,刘恕以故园改筑,名寒碧山庄,又称刘园。同治年间盛康(其儿子即盛宣怀,清著名实业家政治家,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创始人)购得,重加扩建,修葺一新,取留与刘的谐音,始称留园。

说到盛宣怀,他可以说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清末官员、官办商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企业家和慈善家,清末洋务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他建纺织厂、开办银行,投资矿业,在天津创立广仁堂,在上海开创万国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1911年,任邮传部大臣期间,盛宣怀下令铁路收归国有,引发四川保路运动,导致辛亥革命爆发,清政府被推翻。

而这次的故事,讲述的便是盛家后裔,盛宣怀曾孙盛承懋所经历的家族生活。

 

父亲的“盛氏”年华

盛承懋身在盛家的故事,是从1941年的上海开始的。在这个国家沦陷、兵荒马乱的年代,他身为兄弟姐妹中的老六,哇哇落地。盛承懋的父亲盛毓常是盛宣怀的长孙,从小备受家族的宠爱。用盛承懋的形容,父亲年轻时如同《红楼梦》中的贾宝玉那样,长辈们都亲热地称呼他为“盛宝”。尽管是家中宝贝,但盛毓常从小受到的教育可谓非常严格,除了学习孔孟经书,还要练出一手好字。因为受到盛宣怀的宠爱,盛毓常进书房玩耍,看他起草公文,稍大些就被派去办些小差事,有一次,还替盛宣怀送信给康有为。12岁的时候,盛毓常的父亲盛昌颐就病逝了,从此,盛宣怀对他更是关怀备至。15岁时,他前往英国留学,此后思想和行为时时流露出英国绅士的气质与风度。4年后,盛宣怀去世,19岁的盛毓常开始自立门户,与几房叔叔分家。尽管年轻的他在分家过程中吃了不少哑巴亏,但是由于盛宣怀留下了巨额的财富,刚刚20出头的盛毓常依旧成为了上海滩上名符其实的阔少。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他在上海轰轰烈烈地搞了一场房地产开发,然而,抗日战争却使得这些房产被破坏殆尽。而他继承下的300余件文物,因为曾于1937年带往日本展出,也由于战争的爆发而留在那里。待盛承懋出生时,家中财产已大不如前。

 

孩子眼中的困苦童年

战争年代,即便是盛家这样富裕的大户,也因为战争的祸害而走向了下坡路。没多久,全家人就从原先麦阳路的花园洋房搬至霞飞路的多层公寓。

儿童时代能记住的事情不多,但也总有许多清晰的场景存在于盛承懋的记忆里。比如看街景便是他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当时一家住在淮海中路繁华地段,沿街各种商店的橱窗内总有琳琅满目的商品。香喷喷的面包、奶油蛋糕,形状各异的巧克力,整只烤乳猪,玩具店内最吸引人的各种娃娃和电动小火车。到了年底,旧上海也充满了圣诞节的味道,橱窗内圣诞树挂满五彩铃铛,还有用巧克力制成的七个小矮人和白雪公主。

而小时候在家里,盛承懋只知道曾祖父叫做盛杏荪,盛宣怀这三个字是后来才知道的。当时,父亲常常告诉他曾祖父的事情,小小年纪的盛承懋就知道曾祖父一生办了许多有益于国家的大事,如办邮政、办电报、办铁路,还创办了上海交通大学。盛宣怀还很重视青少年打下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基础,这种思想也传输给了父母亲。盛承懋的家庭教师便是从上海交通大学毕业,数理化很好,后来成为了上海电气公司的总工程师。而盛承懋从小就对数学特别感兴趣。

困苦的记忆也是有的,即便抗日战争胜利以后,盛承懋一家也没有好转。盛毓常剩下的房产都租给了战后贫民,常常收不到房租。与此同时,家里在苏州、常州的产业也不景气。记得一日常州的管家来上海,还带来了不少白兰瓜。盛承懋几个孩子吃着香甜的瓜都很兴高采烈,但一旁的管家跟父亲交代,常州产业的境况很困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而此时,国民党政府正在拼命印发金圆券,物价飞涨,加重了生活负担。有时候,盛毓常会扛回来几大捆金圆券,还不能买上一担大米。领回来的金圆券如果不能及时用掉,过几天就会成为盛承懋和哥哥们用来折纸的材料。

而此时,全家居住的淮海中路,这条闻名中外的上海商业一条街也逐渐成为了国民党政府枪杀“犯人”的靶场。盛承懋甚至亲眼在楼上看到了血腥渗人的一幕枪杀场景。国民党军队从上海败退的最后一个晚上。全家人都没有睡觉,穿着衣服坐在沙发上,或靠在床上,在枪声中度过了惊恐的一夜。第二天清晨,他们迎来了上海的解放。

 

迁至苏州,结缘留园

在盛承懋读小学五年级时,全家的生活已经进入了非常困苦的状态。有一天,盛毓常从常州回来,对子女们讲,全家要搬到苏州去。盛承懋一开始还不大相信,后来才知道父亲在常州的一处房产被政府买下了,得了笔钱,可以在苏州重新安家。此时,苏州的生活费用要比在上海少很多。搬家其实是很简单的,因为当时家里几乎已经一无所有,盛承懋只要把所学的书籍、文具用品装在书包里就算完成了任务。母亲把弟兄几个日常替换的衣服,及仅有的尚可继续使用的生活用具打好包,在亲戚朋友的帮助下,叫上几辆三轮车,送往火车站,再坐上由上海开往苏州的火车。到苏州已是下午三点多钟,全家坐上三轮车,来到阊门大东旅馆,这是房门叔叔继承下来的财产。大东旅馆地处苏州阊门石路闹市区,客人很多,面对熙熙攘攘的客人、茶房泡水的吆喝声、账房拨弄算盘的滴答声……一切都让盛承懋觉得很陌生,也很新鲜。几天后,大家在阊门外的留园暂时住了下来。盛承懋这才得知,原来这座漂亮的园林也是曾祖父的财产,如今住着四叔公盛恩颐。那时的留园与现在有些许不同,作为私家住宅的后花园,园主人入园,住宅有便门可通。但是在园林鼎盛时期,主人常常要接待宾客,为了方便进出,只得沿街另开侧门,现在游人进出的留园大门,实际上当时是“侧门”。从过道进入园中的地方,已是留园的中部。园中景致非常优美。这里曾是盛承懋曾祖盛康生活起居和宴饮活动的场所。留园的戏厅、待云庵等处,当年均有俞樾撰写的楹联。西部是由土石构筑的高耸的大假山,山上种植众多的枫树、樟树。盛承懋还记得父亲曾告诉他,留园最盛的时期,山上有20余种不同颜色的花草。山南有曲水环绕,让人好似进入了桃花源的境地。但那时,这里是盛承懋几兄弟玩耍的最佳场所。在留园居住的日子里,他每日都会同哥哥、弟弟及四叔公的小孩一起在这里攀上爬下,玩躲猫猫、官兵捉强盗的游戏。北部的菜畦瓜棚营造了留园一角的田园风光,种蔬菜,养鸡鸭。如今这里已经成为了留园的盆景园。

 

铁瓶巷开始新生活

其实,盛承懋一家在留园逗留的日子里,这座园林已十分破败。听家人诉述,抗日战争时期,苏州沦陷,日本侵略军驻扎在留园内,园内被糟蹋得墙倾壁倒,马屎堆积,花木枯萎,玲珑的假山摇摇欲坠,精美的家具也被掠夺一空。抗战胜利后,留园又成了国民党部队驻军养马的场所。

没过多久,父母亲通过朋友在苏州铁瓶巷找到了出租的房子。苏州铁瓶巷是苏州主干道人民路的一条支巷,在人民路乐桥附近,离苏州最繁华的商业街观前街很近,买菜也很方便,边上马医科就有一个菜场。之后盛承懋的大哥进入了苏州第二中学读书,他和二哥同时转入江苏师范学院附属小学读书,那是一所质量很高的小学。之后,他进一步考上苏州市一中、苏州高级中学、北京师范大学。改革开放后,盛承懋进入了房地产研究行列,1998年至2006年他担任建设部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2007年被聘为建设部房地产估价与房地产经纪专家委员会委员,曾任苏州科技学院房地产研究所所长。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兄弟姐妹也各有成就。1993年,他前往日本,与亲戚族人相聚,并积极寻访当年父亲遗留在日本的中国文物。而在日本做生意的叔叔婶婶都将事业发展得很好。在日本有座高耸的写字楼,其名字便是“留园”,而这正是盛家后人的产业。盛家的故事,还在不断地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