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苍云成男校服:宋伟清:用文化追寻古城记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30 01:45:30

文  徐静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未眠月,乡思在渔歌。”古人初入姑苏城,小桥流水,莲藕绮罗,闹市街巷,好一派富庶祥和的吴门景象——这只能从古人诗作中回味的幽幽时光,现下怎能倒流?

何山路上,有一处狭窄的门面,门头挂着一块牌匾,近看“瀚思文化”四个大字赫然在目,想来原是源自孙中山先生的题词。跟随主人——苏州瀚思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总经理宋伟清,踩着木质的楼梯旋转而下,与城市的喧嚣渐行渐远,而老宅的味道迎面而来。顺着灯笼里漫出的烛火,恍惚间似乎时光倒流,眼前又现旧时姑苏宅院的景象:回廊、假山、客厅、戏台、古井、灶台,还有各式各样的木桶和旧时生活的器具。烛光泛着晕,给这一切披上了一层朦胧的纱,尽显神秘。若非旁边正在测量施工的老师傅,还真诧异自己是否已然穿越。细看,整个地下建筑群可以说是明清时期姑苏民俗民居的精美缩影。虽然受到空间的限制,却丝毫没有影响它古色古香的隽秀之美,踏上石板小路,走在泛着黄晕的廊道,听远处蛐蛐的鸣叫,似乎真的置身于那个久违了的姑苏古城。

跟随宋伟清的指引,立于城门之下。他说:“其实,苏州并非仅有六城门,这‘匠门’也是城门之一,时间一长便被人遗忘了。”他热情地介绍了城门下方圆形的石材模子,寓意“时来运转”。像这种现在并不多见的古物在此地却比比皆是。城门外堆着几百来个木桶,饭桶、水桶、米桶、酒桶……各式各样,应有尽有。据了解,像这样的木桶,宋伟清搜集有四五万个,都是他踏遍苏锡常地区一个个觅回来的宝贝。对于民俗文化的保护,他有自己的坚持。

以城墙的墙体为基准,地下建筑群主要分为城内、城外两个部分。城内主要是以展示当时百姓生活状态为主的街景;城外目前尚未完工,规划在城外盖一个农村,旁边再建一间老茶馆。为了使复原效果更加逼真,宋伟清还将去民间拜访那些66岁以上的瓷匠、箍桶匠、木匠……并把他们邀请至此,做现场民俗工艺展示:“我希望他们将这门手艺传承下去,所以现在安排他们开始培养一批新人。”吴文化需要传承,不仅如此,还要传承活的吴文化,主人确实想的深远。

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最富庶繁荣的时候在明中后期至清前期,“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里桃花仙”,唐伯虎一首《桃花仙人歌》,让遍植桃树的桃花坞名扬四海。明清直到民国时期,这里一直是苏州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留下众多历史古迹。但如今的桃花坞已难现当年辉煌,甚至有些力不从心。老街的衰败、民俗文化的消逝让政府忧心。去年10月,作为市委市政府重大项目的桃花坞历史文化片区综合整治改造工程正式启动,这是一项保护古城历史文化和提高中心城市首位度的重要举措,对古吴文化的拯救、恢复和传承意义非凡。决策一出,那些默默守护着吴文化的人再也坐不住了,都想一试拳脚,再现古城风韵。

宋伟清是一位地道的苏州人,也是吴文化的爱好者之一。曾经不施粉黛的笑颜和甜糯的吴腔,曾经穿梭于各条弄堂的儿时记忆,在他心里都像是一杯陈年老酒,越品越醇。时值桃花坞大街改造,宋伟清也建议将其中一段改建为“唐寅文化历史风情街”,在发掘唐寅文化内涵的同时,在其中融入老苏州三百六十行民俗风貌,让明清影像重回现代人眼前。虽然此地下展馆只作为桃花坞项目的部分展示,但是宋伟清却也做得认真、精致:“等全部弄好以后,要向苏州市民开放。我会在那里设一口钟,寓意警钟长鸣,让我们的后人明白,像这些的历史文化遗产再不保护就没有了。”

宋伟清用复原老街的形式想留住古城的美丽,希望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唤起社会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如若人人都有一颗‘瀚思文化’的心,古城的记忆将并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