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三牡丹套书:我与标头二十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5 09:19:21

我与标头二十年

图/文 于文杰

前言

  很少有机会能够静下心来回顾自己摄影历程。这段时间翻了翻老相册,把电脑中的数据仔细整理了一下,还真发现了不少似乎已经忘却的记忆。影像是个好东西,路易·达盖尔从170多年前就开始将现实生活中的影像保留在“物体”上。而这个时间精确到哪一天还是众说纷纭的,而目前普遍公认的是1839年8月19日。前面所提到的这个表面涂有银盐化学品的“物体”记录了在这171年间的许多事。

  1990年,那年我6岁。对于一个刚刚从幼儿园到小学校的孩子来说,那时的我完全不懂得什么是摄影,只是在脑海中有一个并不那么清晰的轮廓。也许,这样的一个轮廓或多或少的是从骨子里受了父亲的影响。

  父亲是个平凡人,出生于北京。平日里好琢磨,记得小时候家里大大小小许多物件儿都是父亲亲手“生产”出来的。最大的物件儿要数奶奶家的一间老平房,为了它,全家人前前后后忙活了个把月,现在也被淹没在新时代城市建设的浪潮中。父亲不是学设计出身,但“生产”出来的物件儿还都带着那么点儿灵气,用时下的眼光去评价那个服役到现在的旧茶几颇有点“宜家风”。在建筑公司工作的父亲虽然工作内容与设计、施工没有交集,但也培养了他对于线条、结构的敏感。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生活条件不比现在。隐约还记得小时候父亲曾将一支小灯泡漆红,带着我“躲”在卫生间里和瓶瓶罐罐的折腾一个上午,然后满是欣喜的用自制幻灯机看黑白底片。我们可以用“放大镜”将底片投影在“白纸”上。只要算准时间,白纸上就会留下黑白影像。直到今日,那些瓶瓶罐罐、放大镜、漆红小灯泡依然在家里的某个角落里,有日子没人动过了。长大以后,我知道了一个名词:暗房。

  我也不知道父亲究竟是从何时开始喜爱上了摄影。但我知道,我对于摄影的喜爱有相当的成分来自于父亲的熏陶。父亲并不是一个器材爱好者,因此从我六岁接触相机开始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器材并没有那么多的奢求。从父亲那接手过来两台相机:1台海鸥4B还有我的启蒙机——海鸥DF-1 ETM。

  就这样,在综合考虑了易用性和拍摄成本后,海鸥DF-1 ETM成为了我人生里第一台相机。当然,还有那支海鸥出品58mm F2.0镜头,一支标头,我人生里的第一支镜头。

  后面的几年时间,要感谢我的启蒙老师教会了我摄影究竟是什么。我更喜欢将那几年的过程概括为两个字:领、悟。领不难理解,短短的时间我可以背下来许许多多的摄影理论知识;悟,则需要时间。我用了多久?五年?十年?二十年?……至今依然有太多的事情没弄明白。但是如果不是因为这一支标头,恐怕现在的我都不会坐在这里写下这连篇的废话。

  五年我学到了什么?

  思考!因为我用标头所以不得不去思考。

  明确举起相机的目的;舍弃取景器中无关紧要的信息;适时、果断的按动快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思考的东西太多了。那时的我不懂得广角镜头的视觉冲击力、不懂得长焦镜头的空间压缩能力、不懂得大光圈镜头的背景虚化能力。我只有一支标头,用最朴实的视角来记录在那一刻感动你的瞬间。

  从那一年我拿起这支标头到今天整整20年。

  我很感谢,或者说是庆幸父亲给我的是一支标准镜头。最廉价,却是最值得用心去领悟的镜头。

1990年-1995年 海鸥DF-1 ETM 海鸥58mm F2.0镜头



1990年-1995年 海鸥DF-1 ETM 海鸥58mm F2.0镜头

 
1990年-1995年 海鸥DF-1 ETM 海鸥58mm F2.0镜头

  在最初的五年时间里,我并没有过多的去关注那是一台怎样的相机、一支怎样的镜头。这和当时相对狭窄的信息获取途径有关系。“兴趣小组”这个名词我想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流行起来了,在这里我没有学到关于佳能、尼康、美能达……等等这些器材名词。相反,我认识了光圈、快门,懂得了景深、黄金分割法。现在回想起来仍然庆幸自己也曾经历过一段两耳不听器材事的岁月。

  崇文区少年宫就在离天坛东门不远的地方,天坛公园也因此成为了我们最经常外拍的地方。最早的红桥市场就在天坛东门至天坛北门的城墙根一线,为了保护名胜古迹才挪到了现在这个位置上。廉价的2毛钱门票总是让天坛里面的游客络绎不绝。可以说天坛一带汇集了形形色色的人,百态众生。最近一段时间也没少去天坛。天气好了就约上几个朋友去转悠转悠,每次都感慨天坛的色彩、韵味是个很能出片的地方。不过这一切对于当年稚嫩的我没有丝毫启发,天坛给我童年留下的唯一印象就是——乏味。


1992年 北京 海鸥DF-1 ETM

  那个年龄段里我们又能懂得什么呢?那些照片现在看来显得太过稚嫩。可在当时冲扩出来的5寸小片真的可以看的津津有味。我们所拍摄的都是那些带着孩子气的美丽,也许只是一棵大树或是一片野花,很简单的美丽。

1995年 美能达X700还是威达神镜1号?

 



美能达 MD 50mm F1.4镜头

  在第一个五年里,我的确学到了一些东西。在第一个五年之后,好奇心驱使着我对摄影器材产生了浓厚兴趣。记得摄影班某同学买了一台佳能EOS1000相机,大家从命名方式就能够看出这台机器定位在低端不能再低端的单反市场。但就是这样一台入门机深深震撼了我。我第一次体会到了变焦镜头是多么的方便,还有自动模式、自动对焦。心里也因此长草。

  在百般央求下,选定了既定目标:威达神镜1号 28-105mm F2.8-F3.8镜头。可真到了前门的一家摄影器材店以后还是犹豫了。我找不到5年以来透过50mm标准镜头看世界的感觉,昏暗的取景器与夸张的形变更是我难以忍受。换头计划就此作罢。


美能达X-700机身 MD50mm F1.4镜头 卷片马达

  可能是想多给予我些鼓励,父亲在镜头风波之后拍板拿下了一台美能达X700。父亲抱着老烧的心态从海鸥DF300、美能达X300和美能达X700三者之中选出来的。这台机器很好用,使用习惯上与海鸥很相似。并且连配套的美能达 MD50mm F1.4镜头一并购入。这也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大光圈镜头的魅力。


1996年 河北蓟县 美能达X-700

2000年 宾得ME Super 凤凰50mm F1.8镜头



2000年 宾得ME Super 凤凰50mm F1.8镜头

  五年之后又五年,机缘巧合得到了这台宾得ME Super,一个在自动相机、傻瓜相机浪潮中被冷落的公主。她很小巧,每一处细节设计都显得那么的婉约。如若将它与高大威猛的美能达X700摆在一起,就会更能体现出宾得ME Super生的如此沉鱼落雁。


2001年 北京 长椿街

  宽阔、明亮的取景器让我对它的印象很好,凤凰50mm F1.8镜头在对焦手感上与美能达MD50mm F1.4不可相提并论。我并没有经常使用这台机器的核心问题还是在于它与过去我所使用过的海鸥、美能达相机的裂像对焦方向相反。习惯一旦养成就很难更改,摄影同样。之后的几年,重活累活都交给了X700来做。闲来无事的时候喜欢摆弄摆弄它,偶尔也装上一卷负片带它出去透透气。从过片、对焦、按动快门,它的一举一动都是那么的轻柔、悄无声息。

2006年 宾得K10D数码单反相机 宾得长公主43mm LE


  在2006年以前有两件事情我没有做过:1.没有购买/长期使用过变焦镜头;2.没有购买/长期使用过数码相机。此时的互联网已经可以称得上四通八达了。网络上铺天盖地的信息早已充斥了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而这种新的载体似乎让影像变得越发的赤手可热。身边朋友纷纷被数码拉下了水。


2007年秋 北京 钓鱼台

  我一点也不反感数码影像,只是原本的那支标准镜头却与我产生了隔阂。

  当然,我并不希望它成为廉价快门的牺牲品,或许ME Super才是她最终的归宿。

2007年 徕卡M3 徕卡Summicron 50mm F2.0 Rigid



2007年 徕卡M3 徕卡Summicron 50mm F2.0 Rigid

  买它是为了圆自己一个梦。

  阿莱西——一位世界著名的工业设计大师。在他的眼中,徕卡M系列照相机是二十世纪仅有的几件他认为如此之完美以至于无需再做任何改进的工业设计产品。而我要说的是徕卡M系列的鼻祖——Leica M3,它是一台始于半个世纪前的35mm单眼测距式照相机,发布于1954年的西德科隆照相器材博览会。


2007年 徕卡M3 徕卡Summicron 50mm F2.0 Rigid

  不可否认,我是一位50mm镜头的忠实拥护者。说徕卡M3是搭配M卡口50mm标准镜头最完美的机身应该不会有什么争议。

  徕卡的每一版50mm镜头都堪称经典,不论是Elmarit、Summicron、Summilux或者是Noctilux。我买的是Summicron 50mm F2.0镜头第二版,俗称:Rigid。

  为什么买它?

  因为便宜……

  这个便宜是相对的。参考国内的二手行情,极品一直维持在6k上下。而对于这个50来岁的老爷子,极品往往是可遇不可求的。

  为什么选择第二版Rigid?

  因为它是Summicron 50mm标准镜头里最美的一支……


2009年 北京 国家大剧院


2010年 北京 798 蜂鸟2009自然地理摄影大展


2009年 北京 黄华坡


2009年 杭州西湖

  它足够优秀,虽在清晰度上不及第三版Summicron 50DR,但优雅的焦外成像与近乎完美的低反差表现总能令使用者乐不思蜀。美丽的外表、完美的成像。标头用到此,了无牵挂了……

结语


  总觉得自己的言语过于苍白无力,尤其是在全文的结尾。托工作的福,总是能在第一时间拿到最前沿的摄影器材。顶级也好、平民也罢,这些器材拿在手里总是能让我结结实实的赞叹科技的进步。时间久了,那些年对于器材的热衷也渐渐的冷了下来。

  家家一台相机和人手一台相机的区别就是有更多的人开始摄影了,当然在蜂鸟网这个圈子里人手x台也不是什么罕事。我承认器材能够为摄影带来更多的乐趣、更强的观感和与之而来的更大的投资。当更多的人执迷于顶级、大光圈、长焦距的时候,我还停步于感叹几十年前的精密机械。这么说来,我也是一个器材党。

  怀着感恩的心絮叨了一遍二十年里的这些事。感谢父亲、感谢闫光生老师、感谢那支我不得不用的海鸥标头。当你们渐渐老去的时候,影像依然。我想这就是影像的意义。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