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冰鉴那个版本:太极杂说81-82-83-84-85-86-87-88-89-90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9:52:24
太极杂说812009-04-06 14:24

l               原来陈王廷创建的推手方法,是综合了擒法、拿法、跌法和掷打(放劲)的竞技运动,跟摔跤一样,最能发展体力,技击性很强。推手时,在上部双方两臂互相粘贴缠绕而推,在下部前足也在粘化,并且在引进消化的时候,后腿屈膝下蹲,前腿足尖翘起,腿肚着地,彼此一进一退,随势起落,腰腿必须柔活有力,运动量极大,非一般人所能锻炼;并且由于擒法、拿法、跌法、掷打法的兼施并用,容易使人感到创痛,因此在普及推行上就受到一定的限制。(《太极拳研究》唐豪、顾留馨著,人民体育出版社)

l               拳意述真》载:郭云深先生“又练虎形拳,身体一跃,至三丈外”,后有人说虎形起步为一小步两大步,实际是对前辈神乎其技感到不解才有此一说。纯阳君看到过请多高人身手,难怪语气有点那个。这也可以理解。四民成立后有许多名家常来常往,耿老先生和李存义、张占魁、程廷华、刘凤春等七人为盟兄弟,晚一辈如孙禄堂、尚云祥诸先生也是常客。……吴子珍先生没有门派观念,是很开明的一个人,他还让其徒戴玉斌随吴斌楼老师学戳脚,并在社内传少林拳。孙存周先生只活到了七十岁,为什么功夫高的享不了高寿呢?形意门中功高且寿高的有宋铁麟、布学宽、郭汉之,都是九十多岁。

l               量的积累到一定程度,老师一点自然明白,使劲追没用。还是一句话:太极只要有中定,再明白开合呼吸,足够。中定是具有承受千斤力的能力。

l               杨式宗师说过:“站住中定,往开里打”,中定和开展缺一不可。开合是很重要的问题,一般说来,蓄合发开就可以了,但我现在正在苦思如何使劲气螺旋形地在丹田和四梢间开合往返。另外,开合仅是内气和丹田的一种运动形式,绝非全部,否则不能解释很多圆形动作的内动。呼吸好像是太极拳外形层次的东西,好像离太极拳的核心层次远了点。

l               太极拳名家旧事录:

    1.杨少侯自杀海上.关于杨少侯自杀,在陈微明的<<海云楼集>>中有明确记载.那么杨少侯为什么自杀呢?是因为有几位国术馆的教师通过李景林约好了杨少侯,要与杨进行切磋交流.时杨已68岁,虽名气很大,但真打起来已力不从心.杨少侯是很要面子的人,事先请人试了回手,确感非常吃力.由于答应李的事又不好回绝,为了保全杨家太极的名声,于是选择了杀身成仁.

    2.郝维祯潦倒京城.民元郝维祯来京,遭杨健侯冷遇,在京城站不住脚,于是去了天津,去访李存义和李瑞东,在河北公园李存义的徒孙李玉琳向郝请益,试了回散手.郝维祯竟不能胜.于是又折回北京,斯时盘缠用尽,病困交加,潦倒在宣武门,几于毙命.后经人救助才终于得以返乡.

    3.吴鉴泉汗颜西子湖.民国十八年,杭州举办国术游艺大会,吴鉴泉应邀为评委,同时作为表演员表演太极拳,时评委副主任褚民谊是吴的学生,吴颇得意,评判时对朱国禄的拳击打法颇有微辞,认为朱的打法不和于国术.时朱国禄之胞弟朱国祯邀吴与自己作一对上台一较,朱国祯称:我只用国术,不用拳击,看能不能赢你.朱站在台上三次邀吴,吴不敢应.时值深秋,而吴竟汗流满面,双手微颤.后经李景林与陈微明调解,才作罢.

陈照丕动口不动手.国术馆有摔跤名家杨法五,生得虎背熊腰.闻陈谈太极拳以轻破重之高论,欲与陈一拭,陈远避之.一日陈教拳时,杨又至,立于一旁.陈望见,立刻解散学员.至杨前顿首曰:"您总得让我混碗饭吃,我不敢在您跟前练拳,可您总得让我有个说拳的地方吧."

l         吴图南曾说:"吴鉴泉一身死肉,不会推手,只配挨揍."吴图南对吴鉴泉甚是不恭,这也就难怪马岳梁对吴图南为何恨之入骨了.

l         太极拳是冷兵器时代的产物,既做为一个拳种立足于武林,就有相当的技击效用,不然在那个讲究实战搏击的年代早就被扼杀,根本不会流传到现在。也许是太极拳在流传的过程中渐渐失掉了其技击意义,也许是后人没能继承下来,才会有现在一些对太极拳技击作用的质疑。杨家的人功夫是不浅的,汪永泉《杨式太极拳述真》中就说,他小时在杨家练拳,常见师伯杨少侯发人,“只见食指中指一弹,人便被抛出”。正象运动员都有动动寿命一样,人的拳技也有高潮期,也有衰落期,杨的自杀也包含了对自身技术的衰败感到无奈。太极拳在流传的过程中不免有一些神化的成份,那么太极的真面目是什么样的,你能否说一说?为什么很多拳家后来又要修太极拳,包括孙禄堂先生,陈微明原来从孙老练拳,后来又为什么改投杨澄甫门下了。使得李雅轩得意地说:有些人原来练形意,后来看到八卦好又练八卦,最后练太极,还没听说练太极的改练别的。

l         陈微明专攻杨家太极是有原因的.民14年春,陈因冯玉祥逼宫,辞了清史馆篡修一职.愤然南下海上,于是创"致柔拳社",并在报上登广告招收学员.在陈登的广告里是要教授形意八卦太极三拳的.后来陈独教杨家太极,是因为在致柔拳社的开幕典礼上,应邀前来的孙存周跟这位陈老翰林开了个玩笑,孙存周对陈微明说:"你这位老翰林都下海了,我们跑哪儿弄饭吃去?"孙存周本意是捧陈微明的场,意思是说他懂拳,可话未达意.使陈微明产生了误会.陈微明想我跑到上海来让老师的儿子没饭吃,这怎么行?于是从此陈微明在"致柔拳社"只教杨家拳不教孙家拳,于是自然也就不教形意八卦了.李雅轩在杨家太极的传人里算是够胆的,他参加了杭州的国术游艺大会,虽然连输了两场被淘汰,但敢上去已属不易.至于很多人为什么最后练到太极拳上来,并不是因为太极拳有多么突出的技击作用,而是因为太极拳是个研究道理的拳,更是个适合老年人修身养性的拳.所以拳术家上了岁数后多转练太极.其实,我本人也是个练了一辈子太极的,我举几个例子是想告诉人们不要迷信太极拳,不要听信那些不切实际不合事实的有关前人的传闻.

l         其实武术家也是普通人,真正修养高深的没有几位.1979年在京的老武术家在西单聚会,由于文革后很多武术界的老人儿很久都没见面了,一般见了面都客客气气.都相互称对方为"某老师".孙剑云看见吴图南向吴打招呼说:"吴老师您来的早啊."吴回答道:"我在等你那,干闺女."孙剑云反映可是真快,立刻跟了句:"哎,你这干孙子,怎么几天没见,跟姑奶奶开起玩笑来了!"吴图南站在那儿尴尬地笑了笑,没敢再说话.旁边不知是谁说了句:"真是自取其辱."

l         孙存周先生是位传奇人物,寡言孤傲,不易接近.与我师子珍先生迥然不同.我见过存周先生几次,但够不到跟前去.存周先生的打扮与一般的拳师不同,第一次见到存周先生来四民时,他身穿米色风衣,头戴鸭舌帽,眼睛上还戴着付大墨镜,嘴上留着长长的花白胡须,身板瘦高笔直,元阳贯顶,神采傲然.按当时的穿戴习惯,他简直就象个老特务.按今天的眼光,他颇有几分象个搞艺术的大导演.他身边还跟着个十五六岁的小孩,小个儿,留着个油光光的小分头,身板看上去挺瓷实.不知是谁?两人都不怎么说话,看一会儿就走,我师对他们极为尊敬,甚至可以用恭敬来形容.当时我很看不惯,他们走后,我问吴师他们是谁?我师告诉我:老头儿是孙存周,孙禄堂老先生的儿子.并说,孙存周的功夫如何了不得.说他能在墙上跑四步.以后,又见孙存周来过一次,孙存周穿着件长衫,再我师力邀下,示范了一个虎形,孙存周连长衫也没脱,双脚向前一跃,疾如灵猿,确实跃出很远.吴师让我用脚量量,这一跃足足有十大步.至于凌空走八步,我没见过.这可能是对身体轻灵,纵高蹦远的一种形容吧?孙剑云练拳时也是身法轻灵,但由于她是女同志,接触不多.据说宋老前辈有墙上挂画之能,但宋前辈去世的时候我还没有出生,我也是听说而已.







太极杂说822009-04-06 14:25

l         孙存周先生戴黑眼镜是因为他有一只眼是瞎的。孙存周有一次跟朋友玩台球,结果被朋友的球杆戳破了眼镜,把他的眼睛给弄瞎了,后来这位朋友赔给孙存周一座房子赔偿。

l         上海支燮堂的形意拳也是一辈子只打刚劲,支燮堂与某名拳家交手,一记马形,使对手向后飞去,撞破砖墙而出,骨折筋断.如此刚劲,挡者皆糜.支燮堂一辈子没有大肚皮.其入室弟子张仲华今年81岁,每日骑车往返60里教授生徒,步履矫健,至今仍打刚劲.同样没有大肚皮.我师吴子珍先生到老也是打刚劲,后来身体不行了,才多打太极.真实造诣还是要落在刚劲上.柔的作用是以柔育刚.没有刚就别谈拳!

l         吴子真先生的弹弓也堪称绝技。四民成立,迄今百年,只是到现在,连个固定的地也没了!形意拳尚截打,攻人之坚不攻人之瑕,全凭自己的本钱,“火机一发物必落”,干脆利落,刚劲便是本钱。老走刚劲,也未必好。

l         耿继善老先生在武林中人称“粉面金刚耿大枪”,一个金刚、一个大枪,从这个绰号里已足见耿先生之刚。据吴师讲,邓老先生见弟子们的刚劲走不出来,于是示范了一记劈拳,竟然打折一棵寸来粗的小树。其刚劲足可见矣。形意拳“打破”的基础技巧就是五形生克对练。

l         李梦更年青时身体很弱,患有胃溃疡,做过胃切除手术.后随孙存周先生习形意拳,身体逐渐恢复,以后竟然成为形意拳好手.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吧……李梦更是西四华宾园浴池的账房先生,其形意拳功夫超凡。

l         在拳理最平实的地方可能蕴含着最精深的东西……

l         “裆走下弧”的问题,仍和陈式太极拳“丹田内转”的要求有关,其实质就是丹田的沉降和下弧形的内转。陈式太极拳中发劲之前,必先以丹田的下沉来求得沉气沉劲,表现在外形上就是松腰开裆合胯。在重心倒换时,裆部有走上弧线、平移和下弧线三种选择——上弧形会造成气浮、尖裆、劲散的病症,各家拳法都不采取;杨、吴、武、孙可能会用平移的方法;走下弧时,全身劲气向下卷蓄,可更多的获得大地的反弹力,也可更多的将劲像钟表发条一样卷蓄在绞缠的两腿上,便于发惊炸弹拌的爆发劲。

“沉肩坠肘”的问题,是一个简单的开骨拉筋的问题,但进界永无止境。简单的讲,沉肩坠肘是求得手臂梢节和丹田接通,使气劲能够极其流畅的传达到腹胸肩肘腕指这条线上。换句话说,太极拳到一定的境界,全身如同一个空空洞洞的大皮袋,只有意气的内在流转,而没有皮肉筋骨的阻绊,太极拳尚柔不尚刚也可以从这个角度理解。我看过一张张志俊的拳架的照片,觉得此人功夫很好,骨节放得很开,可见从“沉肩坠肘”要领中获益很多。

“8”字形的问题,有它的道理。以丹田内转而言,这是丹田斜向旋转的外在表现。以缠丝而言,这是双腿绞振缠丝在胯骨上的必然征象。有人说陈式太极拳手的腰腹要练有龙蛇那样的气势,那么腰腹部自然不能仅仅是围绕立轴作平圆的转动,而必然会有些裹翻缠绕的动作了。

l         许维仁是有真功夫的。文革前他在东单那边儿推个小车卖冰棍儿。其实他家里很有钱,应该说是祖产。许维仁因手上有块白癜疯故在武林中有“花手许维仁”之称。许维仁本来瞧不起形意拳,认为没什么用。许维仁本身的份儿大,他不仅力量大抗击打能力强而且柔韧性极好也非常灵活。他身材硕大但能钻在八仙桌下打拳。后来许维仁与西四澡堂子李梦更交了回手,挨了李梦更一记暗劲骀拳。三天才回过劲儿来。于是知道李的形意拳劲道非同一般。他常去找李梦更切磋交流,对李颇服。这是我所知道的许维仁唯一钦服的人。近来有人撰文说许维仁与崔毅士切磋如何如何,其实论实际工夫崔毅士远非许的对手。可惜的是文革中许杀了抄家的红卫兵然后自己刨腹自杀,李梦更则更惨生生地被红卫兵给折磨死了。

l         自从37年尚云祥先生一死,就没什么大腕了,晚一辈的,京西刘正邦,京北崔兆麟,李敦素,孙存周都是不错的。李敦素爱练不爱说,京城的名家如陈发科、陈子江、吴子真都与他经常来往,汪永泉、崔毅士、刘晚苍等也曾向他请教。孙存周也是决不和人打嘴仗,都说他们的玩艺儿好,到底怎么样可就不知道了。

骀形拳出手不长,用以截对方之气,极易伤人,所以有时改为用掌,当然也不全在形式。据说乔锦堂之杀马梦蛟就是用骀形,尚云祥先生也用骀形应敌。

l         述马岳梁一事:汪佩琴说“(马老师)一足着地,以金鸡独立之势,用少腹迎着三十来岁青年拳师的双推掌。双方相持不到一分钟,这位推人的小伙子满头大汗,脸上神色显得十分尴尬,而八旬老人依然是单足着地,神态自若。”青年说:“我在推马老师少腹时,只觉得他腹中有一股气在跟着我的手转,只要我一用力,这股气就会聚到用力处,使我的力在圆形的气团上滑过去。”马老师还曾在香港以金鸡独立之势迎着五名摄影记者的推击而不动。

孙剑云老师说她只继承了三套拳、三套剑,她抖不得大枪,也未曾上过擂台,就算不得真正的拳家了吗?!尚济说他练太极功,三年之后,内功非常强烈,心中空空洞洞,不想与人争长论短,也不想与人一争高下了。这是拳家的心怀。一有不合就拍案而起,挥拳相向,那是莽夫的表现。就是尚云祥先生也是迫不得已才与人交手啊!

l         孙剑云、尚济、马岳梁都不是职业拳家。一些真正的拳家解放后很少出头。象孙存周和许延曾都是身怀绝艺者。但又有谁去研究他们的艺业和事迹呢?自1956年国家体育领导部门开始反唯技击论后,有真正能耐的拳家更是很少露头了。我并不否认孙淑容、马岳梁他们在太极拳方面的造诣,但是他们在拳术上的实际功夫是根本无法与尚云祥相提并论的。尽管他们比尚云祥活的年头长,但这只能说明他们养生有道而已。

l         张志俊先生的两段话

    1.在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尝试总结出了“以手领劲,两头卷曲”的太极拳纲领性教学新理念。稍微讲具体一点,就是“两稍节领劲(手足);两中节定位(肘膝);两根节放松(肩胯)”(展开讲是另一篇论文的内容)强调“一动先走手,走手必乍肘,前乍加棚劲,后乍腋下空。”这些要求提纲挈领,明白易行,能使太极拳的训练方法更加直观化、科学化,去曲取直,事半功倍,除了强身健体的效果之外,还大大缩短了“功夫”获得的周期,受到了我的学生和部分专家学者的欢迎。

    2.(一)练拳必须沉肩坠肘,松胯园裆,否则终将难以步入太极拳的殿堂。(二)重心转换必须做到裆走下弧,否则就会出现扁裆、荡裆、尖裆、枉动等毛病。(三)练拳要连绵不断,如大海的波浪,推手更不允许有断劲。(四)初学太极拳者一定要做到缓慢、柔和。

我最大的收益为两点:一是什么叫沉肩坠肘,二是什么叫裆走下弧。应该说,陈兆奎老师的理论,使我脑海里电光一闪,茅塞顿开。以往六下陈家沟,与师伯陈茂森等老拳师相处多日,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遭遇激情,没有如此的激动、神往。我明白:自己终于找到了太极拳的真谛所在,找到了自己朝思暮盼的太极大师。在以后的半年多时间里,我严格按照陈兆奎老师的上肢运动沉肩坠肘,下肢运动裆走下弧的学说,刻苦练习。我写下了“平稳舒展,缓慢柔和,沉肩坠肘,裆走下弧”16个字的条子贴在自已的床头,以每天警示自己。主要通过浑圆桩、雀地龙、金鸡独立、斜行、披身锤等拳式的反复练习,逐渐解决上边的两个问题。并且明白了沉肩坠肘是手段不是目的,其目的是拉松韧带。到了1974年二月份请陈兆奎老师来郑州家里办班教拳时,沉肩坠肘、裆走下弧这两个问题我已经基本解决了。







太极杂说832009-04-06 14:25

l         许延增是醉鬼张三的徒弟,和他同室学艺的还有王卓然等六人。其子许维仁功夫也很好。张烈就说,他见过拳家无数,只有许维仁和孙存周是真正懂拳的。孙存周先生功夫是好,只是有点生不逢时,可惜!现在几乎没什么人提起他们了,只有童旭东写过一点关于孙存周的文章。有人说孙存周曾战胜过王芗斋,也不知是真是假,这一点还被王的后人们大骂,说是无中生有,自高身价。现在就是这样,真是有本事的不露头,知道史实的也不愿说,门把的倍儿紧,你怕什么!?谁知道你是谁呀!现在真正的拳家也是多得很哪,如宋光华、李桂昌、骆大成、牛宝贵、邸国勇、余永年、孙剑云、杨剑霞等,这只是现于世者,还有不出名的隐者,就更不可计数了。

l         关于武术家的标准马明达曾发表过他的观点我对此深表赞同。我认为真正的拳家一要有真功夫。拳头上得了擂台,两臂抖得起大枪。据我所知马岳梁似无此能。当年马岳梁在四川时因充大辈惹怒了孙剑云,孙剑云在大庭广众之下挑战马岳梁,马不敢应战,最后卷起铺盖卷走人。此事马于理亏、于胆怯,甚是丢面子。张之江说过拳术家要能做到拍案而起、拔刀相助、挺身而出。否则谈何拳术。关于马岳梁其他的一些事我就不想多谈了,没必要为了证明自己的一句话把人家的老底儿都揭了。

l         李文彬跟尚先生的时候靳云亭早已成名,《形意五行拳图说》也出版了……李文彬是尚先生的晚期弟子,此时劈拳用拳,靳则劈拳用掌,表明尚先生不同时期所传有异。我看了一下李文彬的《尚氏形意拳械抉微》里面有的观点可谓发前人所未发。如古谱讲:梢节起,中节追,根节随,但形意是讲三催劲,即肩催肘,肘催手,手被截,但肘劲仍催,可于被截处变劲。另外,他讲古谱中有些和现在的形意拳对不上号。我觉得,他的观点是大胆而正确的,许多人也这么认为,只是没说出来。

l         我的困惑来源于杨式拳起势时,意气就应该顺着大腿内侧下沉,使我记不清气血离心时顺着阳经还是阴经,这点对于缠丝劲十分重要。……陈式拳中缠丝发劲应该从背部督脉(阳)上行,从阳经发放,这样证明我的理解是正确的。

l         1、吊裆时,胯裆轻柔而绵紧的把丹田包托住,有利于丹田的内动,有人还认为这样不会漏气,故可长内劲。2、重心移动时,一般劲路走下弧则裆走下弧;放劲时一般丹田及裆部需先下沉合劲。总的说来,裆的弧线走向应与丹田内转配合。3、胯开与否,没有止境,不知各位有没有练过侧踹的动作,一般能使劲力从脊椎腰部顺畅的传到涌泉穴,发出有弹性的踹劲(又如单足震脚时的整劲),即可认为胯部初开,我练到这个地步用了5年。开胯后,小腹部前松后紧(也是阳经发劲),盆腔肌肉十分致密弹性,屁股肌肉紧绷绷的。开胯后,丹田则升降开合及内转皆能灵活。4、练习时用意轻轻撑开胯骨,注意环跳穴外涨,冯志强先生说要领要肾襄两侧缝隙。5、膝盖逆缠,则缠至大脚趾;顺缠则缠至小脚趾,和手部一样。

l         陈式拳力源在丹田,也以丹田内转动及虚实化劲为最高,此谓化劲在身;暗劲在肘,即胸腹开合折叠以缠丝传劲及为接应,此谓暗劲在胸、肩、肘;手为发劲终点,此谓明劲在手。因为脊椎拉小脑,故发刚劲不当会震动小脑,故发劲需有弹性、有功底。

l         褚桂亭是李存义先生的徒孙,褚桂亭的师傅是姜玉和,姜玉和的形意拳师承李存义.褚桂亭生于1893年死于1977年,终年84岁.褚桂亭一生轶事颇多.褚桂亭虽拜在杨澄甫先生门下,但杨澄甫并不喜欢他,因为他不会捧场.杨最喜欢的弟子是陈微明,武汇川和董英杰.其中陈微明与杨最交厚,他们是半师半友的关系.杨家的太极所以能够普及,实得力于陈微明先生的宣传与研究.杨门内多推崇武董二人,而实际动手功夫,褚桂亭却在他二人之上.

l         最近苦读冯志强先生的著作,感受到先生的大师风范,所谓高山仰止,如坐春风。冯志强先生的陈式心意太极拳是糅合了陈发科公的陈式太极拳和胡耀贞先生的胡式心意六合拳,而卓成一家。冯志强先生的理论体系中有几点特别值得注意:一是“性命双修”的理论,主张“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化虚,虚至虚灵”,上、中、下丹田俱练,而且把道理讲得很透,易于操作;二是“以养为主”的理论,主张高架、慢练、静练;三是对陈式心意太极拳“意气路径”(主要是陈式老架一路前段的二十几个拳式)的分析,十分有借鉴参考价值。

    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和实践,我基本确立了“丹田内转”——腰胸折叠——周身缠丝的练拳思路,而且对“以心行气,以气运身”的拳论已经没有什么疑惑了。现在我觉得陈式和杨式有很大的区别,杨式以练意气为主,陈式以缠丝劲为核心;陈式和形意拳有更多的共通之处,但太极和意拳的区别还是很大明显,太极是以意运气、以气行拳,而意拳则是以意行拳,谈气甚少,这和它重技击实战有关。

练太极拳时,把练拳和练功结合起来,重视起势的作用,使拳架成为内功的外催化形式,练一遍拳就长一次内功,甚是重要。拳功结合,比单练桩功长内功的效果好得多。太极拳好啊,兄弟我俯案工作几个小时,搞得形神憔悴,人不像人、鬼不像鬼之际,静心走上陈式老架一路前五个母式后,周身就有易筋洗髓的舒畅感,整个人立刻神光焕发,也就是几分钟的事情啊!

l         讨论一下呼吸和内气内劲的关系可能更有意义,一般说来,吸气时提气、呼气时沉气;吸气时蓄劲、呼气时放劲,但实际情况要复杂得多。陈式太极拳总纲性的理论认为,吸气时气回敛丹田,呼气时气从丹田向周身螺旋发发放。另外,我以为提肛不足取,吊裆需牢记,吊裆和圆裆开胯合劲有密切关系。大概杨式拳中腰裆总以松沉为主,放松沉下是最好的。陈式强调吊裆或裹裆和它发劲多有关。

l         劲要松整劲,最后要没有方向的太极劲,太极劲没有明显力点和方向始终跟着对方,虽然很轻,但对方却化不开。

l         对于拳术劲力问题,陈式太极与心意,形意有很相近地方,陈拳《十要论》与形意《九要论》极为相近,而《三三拳谱》(并未失传,在哪不便多言)某些部分与形意拳谱更为相同,其原因不得而知,所以才有理贯一也之说。

    明劲(又叫刚劲,脆劲)有尺劲和寸劲之分,其练法和用法各有不同,相同的都是练骨筑基,主于进攻,明劲的目的是在最短的时间,最短的距离,发出最大的劲力,这需要长久的训练才得。暗劲是一种柔中带刚的劲是一种长筋腾膜,练筋入槽的过程,其练法不想多言,其目的是感知及克制对方。化劲是一种走化劲,主练内劲内气转换,不丢不顶,舍己从人。动似圆球圆活无断。

拳谱云:明劲在手,暗劲在肘,化劲在身,望细细体会。在推手及技击中三种劲密不可分用化劲破解,用暗劲克制,用明劲攻击对方,打人如亲嘴,电闪雷鸣。拳术在明理及苦练,很多问题讲白啦一钱不值,所谓青光白气那是吹牛胡说,所谓阐禅悟道也非同道。拳术一是健身,二是搏击如是而已。老师昔日叹:世上练武之人何其多,真正得其道又有几人。所言不虚也。








太极杂说842009-04-06 14:26

l         一动无有不动!一动一个圆圈!一动一个呼吸!一动一个折叠!四个“一”,实际上一个一也没有!!做到整体合一,浑圆一体是前提,否则何止四个“一”要注意!

l         “四个一”的浅见;一动无有不动:内外同动,是基本要求。一动一个圆圈:一动一个球体,球可是没方向的阿。一动一个呼吸、一动一个折叠:一动一开合即可,开既是合,合既是开。总之,“四个一”变成“三个一”意下如何。

l         动是相对于静的,记得我练拳有四个年头时,自己洋洋得意,觉得拳和推手比一般人要强,老师却道差太远了,问我你练拳有多少意在拳里,五层为懂拳,七层以上为好手,而这必须静里求,然拳是动的,动中求静是有练法的。一动无所不动更重要的是心意与外型一致。这样才能练出“合”,不仅是劲力上的合,更重要的是意与劲力的合,而意应该是“静”(或许应该称为清)的。在推手上其表现为整劲整发,小鬼推磨尤其体现这一点。

l         一动无有不动:内外相合,协调运动,渐求整劲。一动一个圆圈:陈式太极拳的缠丝劲由此求得。一动一个呼吸:纳新运动,吐故沉松。一动一个折叠:折叠即开合,开合分阴阳,阴阳合太极。简言之,“四个一”即一动一太极。

l         常见有武友谈论低桩练拳,作为骨科医生,我建议在练拳之始多做准备活动,练时也要多多注意双膝关节,且不能过劳,因为膝关节在半蹲位旋转时最易受伤,特别是关节内的半月板,一旦损伤,不论中医还是西医,治疗效果都不是十分满意的,严重时会因关节疼痛而影响其活动,将会使习武者留下深深的遗憾。

l         练拳必先明理.虚心的人知道虚心的好处,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自己心知肚明.凡恶语中伤别人的人,怎么能胸怀坦荡呢?……先修德,再修身,生命必归于尘土,老老实实做人,归归矩矩唱戏才能合道与天.三丰道人早有言:太极之技,重在养身.不徒作技击之末耳.我辈应铭记.

l         无处不听是神意听。无一处听劲,是空虚后即可听清有的。总之松得好的能听清松得不好的,无能听清有的。

l         拳外谈拳,……练拳到一定程度,须要的就是这些!

l         人自赋性含生以后,本藏有养生之元气,不仰不俯,不偏不倚,和而不流,是为真阳,所谓中和之气是也。其气平时洋溢于四体之中,浸浴于百骸之内,无所不有,无时不然,内外一气,流行不息。于是拳之开合动静即跟此气而生;放伸收缩之妙,即由此气而出。开者为伸、为动;合者为收、为缩、为静;开者为阳,合者为阴;放伸动者为阳,手缩静者为阴。开合像一气运阴阳,即太极一气也。

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时阳则阳,时阴则阴,时上则上,时下则下。阳而阴,阴而阳。一气活活泼泼,有无不(并)立,开合自然,皆在当中一点子运用,即太极是也。古人不能明示与人者,即此也。不能笔之与书者,亦即此也。学者能于开合动静相交处,悟澈本原,则可在各式圜研相合之中,得其妙用矣。圜者,有形之虚圈是也,研者,无形之实圈是也。斯二者,太极拳虚实之理也。其式之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矣。此气周流无碍,圆活无方,不凹不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与密,其变无穷,用之不竭,皆实学也。此太极拳之所以名也。

l         王弼得意忘象、惠能即身成佛。

l         拳术讲究工夫,练一天就接近目标一天,不练就什么都没有,而且古人说过道不远人,人自为远,大道本是简单的东西。

l         孙先生在自己的所有著作中从来没有一语臧否人物,这一点很值得我们深思。他最为推崇的是杨露蝉、董海川、李洛能、武禹襄四位先生,大家知道这四位先生是如何求道的吧?学重有本,别人一技之长,都应学习。可是谁能够象孙先生那样50多岁还拜师学艺?

l         韩秋生老师师承的《人体生命再生工程》,小乘以行功为主,重在松腰通尾闾,摇肩通夹脊,悬顶通玉枕,感觉十分有效。特别是许多身法与太极拳互通。练完功后,全身气血运行旺盛,轻快如同无物,非常舒服。虚心实腹,神归气穴。并感觉《性命圭旨》与《道元一炁》上写的修炼层次或却有,只是今时无此种条件。若将性命之学发扬光大,我觉得将是为人类作出的极大贡献。

l         太极拳的传承不能靠编故事,太极拳的作用也不能靠编故事.从理论和技术两个方面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太极拳中哪些是合理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才是这一代人应有的作为.我虽然是家传武式太极拳,但我也不得不认为目前只有童旭东先生在武术理论的研究方面确实下了功夫,已经走在了同代人的前面.我认为任何一个真正把传统武术作为学问的人,就不得不去研究童先生的每一篇文章.

我是邯郸人,叫陈胥夫。我的大伯叫陈瀛直,与郝维祯先生的三公子郝砚耕友善,关于孙郝两派的关系,一直亲密无间.然而90年代后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由于当时国家规定的传统太极拳比赛中只有陈杨孙吴四派太极拳,没有武式太极拳,因此我们这些武式太极拳的传人,一直致力于使武派太极拳进入到国家规定的太极拳比赛套路的努力.这本是一件上无愧于祖宗,下有益于后人的大好事.然而也确有一些人不是通过正面的努力来办这件事,而是通过编造故事和伪史贬低同道,用来抬高武式太极拳.于是忽然在93年前后冒出了一本由郝砚耕先生撰写的"郝维祯轶事".我大伯看后明确地说:这是假的.因为我大伯认识郝砚耕的字体,而那本所谓的"郝维祯轶事"上的字根本就不是郝砚耕的字体.显然是他人借郝砚耕之名的伪作.与此同时,类似慕明先生所述的传说不绝于耳.故事的内容也是花样翻新.一些人根据自己的想象力不断地为郝维祯先生记录着新的战绩.但我作为武式太极拳的后人,对这种做法深恶痛绝,武李本是儒生学者,其传人如何竟沦落到这种境地.好不惨然!其实作为郝先生的后人都知道,孙先生是救了郝先生一命的.如果当时没有孙先生的搭救,郝先生早就客死他乡了.同时我们心里也都明白,孙先生当时的功力是在郝先生之上的.因此,象我大伯那一辈人,一直对孙先生的功夫人品怀着崇敬的心情.他们一直认为孙先生与郝先生是朋友关系.从不认为自己与孙先生平辈.我说这些不是背叛武式太极拳,而是要继承武式太极拳讲究学理的传统.各派太极拳应该团结一致,消灭门派之见,用科学的方法,相互比较,取长补短,使太极拳的理论和技艺日臻完善,以合乎时代的需要。

l         禄堂公的境界并非是登峰造极的!禄堂公那个境界之后还有个“返朴归真”的境界!如果禄堂公能多活20年,我相信他老人家可以真正达到“返朴归真”的境地;到那时候,就是他站在你面前,你也不会以为他老人家有什么功……你的拳功如果总是受到别人的夸赞,你这是一种“病”!只有到了没有人注意你的拳功了,言语举止也越来越象孩童儿了,你的拳功才有可能是最上乘的了!如果人人都说你好,你可要警惕:你的阳气可能过于外露了!如果人人都躲着你,你也得警惕:你的阴气可能过头了!

你的童心、善心、慈悲心,才是你拳功修为的试金石!








太极杂说852009-04-06 14:27

l         武术运动中,若论精气神三者对健康的影响,以精神为第一。所以王芗斋先生认为,运动要符合卫生,以“思与灵成一体”,“凝神定意”为拳术的第一要义,反对“拘束精神”,若精神受拘束,则受无限损害。

l         文革前苏州有位吴兆基先生,功夫很深.我曾随吴先生练过一段时间.吴先生练的是武式太极拳.吴先生虽是位教授,但他也是练的比说的明白.关于武李两位前辈的拳论,我读了不知多少遍,说到底还属于他们个人的经验.可作为参考,但还不能称之为理论.因为还是一些很不完善的东西.兆基先师也基本同意我的观点.所以,即要珍惜前人的经验,又不要迷信前人的说法.关于历史问题,慕明先生所说的传闻,我从未听说过.关于孙氏太极拳,兆基先师说,其传人比武派传人还少.因为孙先生当年对他的太极拳真经绝不轻传,在南方只有镇江的陈健侯先生得到了真传.兆基先师认为陈健侯先生的太极拳功夫甚深,非常罕见.至于社会上流传的孙氏太极拳多为民众班上普及的太极拳.健身自然有效,论学术则不能以此为据.至于有人说郝维祯先生不靠教拳吃饭,则有悖史实.武李二人确实是不靠教拳吃饭.但郝维祯先生和郝月如先生则是靠教拳吃饭的.按照兆基先师所谈的见闻,在技击上孙先生功夫确实是在郝维祯先公之上,但在太极拳理上也确实是经过郝维祯先公的启发,而至通悟的.当年在江苏国术馆,教太极拳的主要是郝月如.郝月如先生教拳法严理明,造诣颇深.惟技击实战经验稍逊,未能在国术馆站住脚.而李香远先师则不仅法严理明,而且善于实战.故其名声几驾月如先生而上之.

l         我主张练拳时不要提肛,但也不是自然而然。练拳时百会至会阴的“上下一条线”是一条至高的原则,我的做法是百会穴向上顶领,而尾椎骨向下向前拉,肛的位置如纺锤一样下指,自然不会提肛。但是同道兄,我觉得提肛和提会阴是两个概念,完全应该在坠尾骶的同时提领会阴。

l         命门后撑的问题和前一个问题实质相同,属于“上下一条线”这条线上的问题,应该以中正对直为好。但在蓄劲侍发时有命门后撑的必要,其原理如同拉弯腰弓,以待振弦发劲。陈式拳中比较重视腰弓,在发劲时往往以命门处为弓把,拳论有云“牵动往来气贴背”和“力由脊发”都是此理。别的拳派可能有不同观点,比如汪永泉的杨式拳就不这样主张,见仁见智。由劲别而谈后撑命门,我觉得四正劲都不必后撑命门;在陈式太极拳中发惊炸抖弹劲时,好像都要借助腰弓的脱扣振抖的,往往需要后撑命门。

l         打坐的道理应该和练无极桩一样,大抵要形体舒顺,而后意守丹田,最后化身于空虚混沌之中。

l         全身虚的问题,陈杨两家看法其实不一样。陈式以螺旋劲为核心,一定会有个旋转的轴点;而杨式以大松大软的吞吐之势对敌。我想虚的核心,是体和力的虚,而意气的神理自然的贯穿其中,这种虚的对面是内功内气的实。如果虚得失去扌朋劲,失去了神、意、气,软不拉唧的像堆烂泥,那是醉鬼,不是太极拳。反过来神意气不虚、周身棉里裹铁的扌朋劲不虚,肢体上尽可以虚下来。

l         太极的阴阳互济,和虚、软、松、空之间没有矛盾。简而言之,太极的刚柔相济、阴阳互转非刻意求刚柔、阴阳,而是积柔成刚,刚从柔中来、阳从阴中生,否则必流于拙力僵硬、必流于外家拳。

l         精神内敛的问题是个关键问题,属于用意的范畴,我可能说不准。拳术家一般谈“精、气、神”为人体三宝,俱应内养,精神内敛的“精神”应该是古汉语中偏义用法,应该就是神的意思,不包括精。所谓精神内敛,就是指神多内视、内固、内养的意思,如此才能不断的长内功。不独是神,精气神都应该以内敛为主,这句拳论可能就包含了这层意思。内敛之“内”,可以笼统的视为身内意气流动的处所,但有的拳术家认为上丹田(祖窍)是神之所,陈式拳则尽可能的意守丹田,也是见仁见智。

l         精神放得远,我看没有什么不好。如同意气一样,不能放得远,不见其强大,不能交手对敌。但关键的的对神的驾驭调摄要能自如,发得出去要能收能回来,要始终稳固而不能散乱。

l         松肩坠肘的本质是沉肩,也就是要把胳膊和躯干紧紧的连接在一起,陈式太极拳中对“五张弓”接骨斗榫的要领非常重视,这属于手弓和腰弓相接的范畴,从而使周身成为一个整体。沉肩坠肘和五弓相接后,人的肢体有向中心紧凑的倾向,不容易扁,能发周身整劲。举个例子来说,一个人的体重一般要超过100斤,而一个人的胳膊最多可能只有一、二十斤吧,要用力举起一个普通人的手臂恐怕只需要几十斤的托举力,而能把沉肩坠肘的要领做到极致的人,举起他的一条手臂甚至一个手指,可能要有举起他体重的力量,我想对于杨式太极“绵里裹铁”的功力应从这个角度理解。

    从打击力的角度来看,根据物理学的原理,力量等于质量乘以加速度。耸肩的人,他的手臂从肩关节处和躯体断开,他的出拳力量最多是手臂的质量乘以手臂挥动的速度。如果能沉肩坠肘而使手臂和全身合而为一,则出拳的力度是相当于体重的质量乘以全身节节串贯和的加速度,所以击打力的质量不在于拳手的体重力大,而在于劲整。很多块儿大的人并不擅打,肚子很胖的人更是差劲,往往因为这个道理。

从引进落空、意在人先的角度来看,沉肩坠肘后手臂和身体中垂线尤其是丹田(人体重心,力源)紧紧接在一起,容易借助对方来力调整自己的重心,随时将自己的中心错开对方力的延长线的方向,而使对方的中心随时在自己的掌握中,如此则胜负之势立判。在擒拿中,沉肩坠肘还可以保护自己不被对方拉扁拿肘。

l         我行拳打手时,一定是有实点的,像杨式拳手那样做到全身至虚的境界是我望尘莫及的。笼统的讲,我旋转的轴点就是我的实点,这个实点一般在身中垂直线上盘旋升降,也是我意气劲的沉着点。行拳架时双足立地时的实点往往在左右脚之间联线的某一点上,单足独立时的实点就在支撑脚上。因为有身体立轴旋转,所以旋转轴上是一条实线;因为有螺旋折叠,所以丹田部(腰部)有很多实的时候;头顶要领住,绝大多数时候也是一个实点;我练陈式拳架时眼神一直是个实点,这个问题倒有很多奥妙。除了实点外,全是虚点。如同一个旋转的飞镖,你击中我的旋转轴点后,我就会被你击飞;如果击中的是虚点,我只会借你的力旋转得更快更猛。有一点要说明,实点是处于运动状态的。

打手时,简单来说,实点好象有三处,一是旋转轴点,两脚间必有一个实点;二是重心处,大抵不离膝裆胯、丹田、心窝这一线段上某个点;三是我和对方来力的接触点,我一般不和别人在这个点上争力,而是借助他的力来制造一个旋转,一言难尽。除此以外,好像别的地方都不太打紧,受了力后就顺着力的方向旋转罢了。







太极杂说862009-04-06 14:27

l         《拳意述真》中也是轻武艺而重道艺的。宋先生说:“否!否!汝虽气通小腹,若不化坚,终必为累。”若走一条终必为累的路,能说不是弯路吗?练拳的过程中,可以说充满了险途,所以必要有名师指点,稍不慎,就会入歧途,李奎垣师所论详矣。李存义也说:“臻极境者,一由虚心,一由恒性。”我认为孙先生并不是象有些人说的习武修文如有天授,只是他在各位大师的调教下,经过自己的苦练而终有所成。

l         关于“前辈拳家中只有董海川,李能然,杨露蝉和武禹襄四人曾到虚极的境界.”我认为这只是孙先生对前辈的景仰而出此言。至于“独续先宗绝学”一说,宋先生手下有宋虎臣、宋铁麟、任尔琪、贾蕴高四大金刚及其它徒众,何来独续?这使我想到了前人的行文常有溢美之词。如郭云深墓志铭就说他的拳“高出少林万万”这也是前人的文字记载,如果不是那么离谱,也许还真有人拿它当真呢。

l         应该讲宋世荣先生对孙禄堂先生的评价,以及孙禄堂先生和吴心谷先生对宋世荣先生的评价,并无矛盾.三者都是写实.宋先生认为孙禄堂先生"学于后,空于前,独续先宗绝学."是有事实依据的.如在<<拳意述真>>中孙禄堂先生谈了自己的功夫达道了至虚,至空这种合道的境界的体会.同时指出,前辈拳家中只有董海川,李能然,杨露蝉和武禹襄四人曾到此境界.并明确指出其余的人仅是入于虚境而未臻至虚之境.当然这其他人中也包括宋世荣先生.我认为<<拳意述真>>的评价是可信的.第一,这是在世时公开发表的著作.当时许多当事人尚健在.该书出版后受到当时武林各派的一致认同和推崇.第二,孙先生曾将这本书送给宋世荣先生,并得到宋世荣先生的认同和高评.第三,这么多年来还未听说谁对该书上的评价有什么不满.

    同样,吴心谷说宋先生"技至此,无以加矣."也是写实.在<<拳意述真>>中孙先生称宋先生的拳能尽五行和十二形之妙.一个"尽"字可作为"无以加矣"的注解.因此,他们对对方的评价都是有依据的,都是写实.

孙先生说他初练拳时,小腹坚硬如石,鼓动腹内之气,行止坐卧扑人于旬丈外无时不然.这是走得武艺的路子.经与宋先生交流,受到启发,遂走入道艺之途.由武艺而道艺,是进阶,而不是返还.谈不上是什么多大的弯路.

l         我以前练拳击散打时的训练方法,是以现代健美方法练肌肉的整劲,也强调蹬腿、拧腰、送肩和旋腕,但那时无法解决肌肉的松软和动作速度提高两大问题。练太极拳后,至少一可以解决肌肉的放松问题,二可以培养击打时的鞭击效应,使周身整劲可以顺畅地传到鞭梢。现在我的出手速度、反应速度和拳在接触对方的瞬间加速度比过去只快不慢。太极技击的内功层次,不敢多谈。

l         我大学时的散打教练体院本科出身,今年约40多岁,现在可能是副教授。他曾在杭州接触过万籁声,但颇鄙薄其为人,说万籁声的打法是一种江湖痞子式的打法,擅偷袭,打了就跑。

l         求自身的相合主要从桩功中求,从意拳角度,按芗老所说,主要有四如之证相:即整体如铸、肌肉如一、身如灌铅、毛发如戟。行走步似趟泥,抬手锋棱起,身动如浃浪,腰脊板似牛等。

l         当年郝维祯叹服道:"吾一语而子通悟胜专习数十年者."在1912年,专习太极拳达数十年的习武者只有郝维祯,杨健侯,杨少侯,宋书铭,张策和吴鉴泉等数人而已.郝维祯的弟子李集峰在郑州时曾亲口对我师兄讲:当年孙先生的技击功夫远在郝维祯之上.其开合手一式并非是郝传孙,而是孙传郝.此式源于"易筋经",郝氏觉得此式甚能表达内开外合之妙,故采纳之.所以在武式老架中是没有开合手之式的.

l         关于郝维真传武式太极给孙禄堂一事,邢台武式拳门人中是这样传说的:当初郝维真到北京谋求发展武式太极,不幸事未成而身先病,苦于在京举目无亲,景甚凄凉。孙公禄堂闻之,深感同情,念及同为武林中人,接往家中请医治疗,甚为殷勤,郝深为感激。谈及武艺功夫,二人均感相见恨晚,甚是投机。郝病愈后,两人试手,就在堂屋动起手来,谁知刚一搭手,孙便被发了出去,起初孙以为自己不小心,没注意,被郝钻了空子,再试,郝一发力,将孙由堂屋扔到屏风门上,把门都砸掉了,连人带门摔倒屋外。孙立马起来,跪倒郝面前拜师。郝感其情,倾囊相授。因孙当时在京名气很大,郝感其恩,佩服其德,故试手之事从不向外人提起,并确定教孙之后,由孙在京传扬武式太极,自己转而到南方去谋求发展。我非武式门人,只是听说大概,不知确否。如有感兴趣者,可向邢台武式门人打问详情。

l         我认为孙氏太极拳比武式太极拳更为合理,在动静合一的问题上,孙氏太极拳比武式太极拳解决得更为自然,彻底.在劲意上,孙氏太极拳并非是以形意劲为核心,而是将形意八卦太极的内意浑融如一的浑圆劲.所以,根据我的体会,孙氏太极拳是比武式太极拳境界更高且内意更为精深的一门合于道的拳学.

l         练太极拳者应以武德为本,首先就要内敛低调,去除张扬之气,……

l         古人谈及练拳,有三年小成、六年中成、九年大成的说法,……









太极杂说872009-04-06 14:28

l                                                                                 太极拳答问

    1、脚插裆的问题。交手时脚插裆是个很重要的技术,陈式尤其重视插裆,认为有进身、套腿和扣膝三种作用,不插裆就很难将人放得远,所谓“手到身亦到,打人如亲嘴”。脚插裆和进上身的关系是个很微妙的问题,一般说来,如同拉扯一根橡皮筋一样,进脚必然连着身体重心向前的荡漾。但是并不是脚落实后身体才向前逼进,而是在脚将落未落之际重心已经跟着荡过去,汪永泉先生在《述真》中将此唤作“活发”,李小龙的体系中也讲究在前脚未落前出前手直拳。

    2、脚脖子被攻的问题。不知所说“对方向你脚脖子来一下”是用什么招法,咏春拳中特别善于攻膝盖至脚踝一段,而且主张“踢不过腰”的门派大多擅长此招。如果说到理论和实战的差异,一个人能说还是能打的区别,其实就在于知不知道漂亮的招数和实用的招数间的不同,攻膝盖以下部位绝对是实用的招数,“踢不过腰”是绝对有道理的。我侧踹的功夫可不是业余水平,而且很擅于踹膝盖,吃别人的苦头也不少。用脚踹头的拳手都是呆得可爱,防踹头最易、胸腰次之、膝盖最难,因为移动膝盖以下部位是最慢的。防踹膝的方法,以我的经验来看,只有你的控腿能力比他更好,也就是说他一出腿,你必须腿收得快、举得比他高、反踹得更快。这一招太他*的厉害,一百年后也不会落伍,百试不爽。

    我想在太极交手中,可能不允许踹膝以下部位吧。如果对方是用扣膝来制我进的膝,那么我的膝也要像手臂一样以引能打才行呀。太极步法讲究“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出去的腿要能随心所欲的收回来,单腿控制平衡的能力绝对要过硬,否则什么拳都打不好。

    3、推手时合住对方的问题。这个问题非常核心,非常复杂。以我的擒拿和推手经验而言,就是用接触对方的部位感受对方的重心。发劲时,劲的延长线一定要穿过对方的中心线,就像打台球时,一定要击在球心上,否则必滑过去;引进落空时,不要管对方的肢体,一定要牵动这个重心。这个问题很微妙,比如有的人作擒拿时非常生硬,只能反对方肢体的关节,不能轻易牵动对方重心而使对方摔倒。而我用一只手掌扶在对方肩上,就像蓝球运动员控球一样能控住他,可能就是因为摸到他的重心的缘故吧。

    4、后退时被靠的问题。靠的进攻距离很短,而我这样练过搏击的人后退时是蹿出去的,那可是一下子就飘出去一丈多呀。无论擒拿推手都要“舍已从人”,他一拉我,我就飘过来;他一推我,我可以荡过去。但是仲兄,我有个特长是善于借助旋转,在练陈式太极拳之前就从擒拿实践是悟出这个要领。比如他推按我胸肩,我可以借他的推力以左脚尖为轴旋转90度或180度转到他身侧或身后去,善于旋转是我擒拿技术的核心要领。

    被靠时还有一种很糟糕的情况,就是他扯住我某一点而使我不能后退,这种“抓打”的技巧各门派都有,实战中非常有用。这时不能后退,只能旋转,我还善于有此种情况下反擒拿他。一般来说,靠的力量非常大,接他的力不合算,顺着他的力摔他或拿他比较有用。

    5、臂被人扌朋起。臂被人扌朋起的情况是蛮难出现的,因为好的拳手的臂和身体接在一起,重心不失的情况下要有举起对方体重的力才能将对方的臂扌起,那可是一百多斤呀。臂被举起,胸肋空档立显,非常危险。如果我的臂被举起,在这条臂上如何和他较劲我实在没有高招。但是我是擅擒拿的,一般对方力点落在我身上哪一处,那一处实点就是我旋转的借力点,他要是进手扌朋我的臂,他这条胳膊可能就保不住了。

    6、肘膝相合的问题。我的交手中,膝的内合振抖是主要的力源。手臂上都可以给他,膝裆腰才是自己的。肘膝合住人才不容易出圈,这也非常有道理,因为这样枝梢就有往腰腹中心线内敛的意思。

    7、整劲的问题。整劲似乎不宜刻意的守,实战时应处于水和风的轻灵圆活的状态,而不是土的固守的状态。交手时关键是守住中心线,保持自己不被推拉扁就可以了,整劲好象是发劲瞬间的状态,陈式拳中“柔行气,刚落点”可能有这层意思。基本上是先生所说的“用之即来”。

8、眼神的问题。其实眼神是特别重要的问题。我有很多想法,今天只谈一点。其实在交手中,保持平衡最关键的要领其实在眼神的落点。一般来说,我不主张交手时眼神落于自己的手或对方的进攻部位上,而应始终盯着对方的中心线,尤其是对方的眼睛,用余光罩住对方的全身,这是非常重要的要领。这就像骑车时不能东张西望,而应该始终盯着前方,用余光笼罩左右,如此才能保持平衡,才能反应外,才能意在人先。眼神中也有种内劲呀,不多谈。

l                                                                                 太极拳的体系中确实以神意为核心,气劲为副,形体动作只是外在的表现。我所强调的身中垂直线确实是神意气劲糅合在一起的一个家舍,常常随着虚实变化而上下盘旋,如果说劲源固定在一定确实很牵强。你走的“全身松透”的路子,和杨式大家李雅轩、汪永泉的主张暗合,我认为是太极真功的正确途径,所谓“极柔软始能极坚刚”,各位拳友在拳架中可以体会得到。

    我对陈杨两家的理解可以作这样的比喻,杨式重虚空鼓荡而如瓶中之水,陈式重螺旋缠绕而如垂天的旋风。劲力落在杨式好手的身上,感觉应像落在一片“空”中,茫然不着力;落在陈式好手的身上,感觉应像被卷吸进一个巨大的旋涡,所有的劲力都被绞得粉碎。所以,把 “全身透空”和“松空的大皮囊”中的意气加上强劲的螺旋后,杨式和陈式两家的内功心法就都殊途同归,指向同一个内容。

   用腰膝裆引化的练拳窃门,我觉得真是练拳的一个捷径,可以防止初学者劲不发于中而流于手臂梢节和不松沉的弊病。我平时静立时练拳不站静桩,就是用腰膝裆在原地绞缠走拳架的。我认为手法不如身法、身法不如腿法,腿法不如步法,练拳时应练在腰腿上。

    对于桩功,我细心回想了一下,其实我在练拳之初的很多练法也是从桩功开始的。只不过后来有了静桩的基础后,知道“动中求静”的道理,能把桩功的原理融合到拳架中形成“动桩”,才逐渐少练桩功的,总而言之,桩功的作用是很重要的。在拳架中,每招结束中定时都是静桩,而走架时要式式用心保持中定内静,每一式都是动桩,都包含了桩动的内涵。但我觉得有了静桩的基础后,练动桩的效果比静桩好。

    关于夹脊点和“横气塞胸”的问题,其实如果不从气的角度,而是用发劲卷蓄弹抖的角度来看待,这其实是“牵动往来气贴背”和“力由脊发”的道理。夹脊点之所以是劲源,而不说是气源,就是因为这是神意劲气的一个集合点;它只是一个驿站,而不是一个归宿。以夹脊为劲源,可保两臂发劲由中而发、由脊而发,可得陈式之惊炸弹抖。

练拳时注重技击含义的问题,其实是意的另一种用法,有拳谚云“走架无人似有人,打手有人似无人”就是这个意思。意之用法博大精深、最为繁杂,以技击为意来练拳架也是一种很重要的练法,可以和神意劲气的练拳架法互为体用、互为补充。我主张在每次练拳架结束之前,可以练一趟意在技击的拳架。尤其是陈式太极拳的技击含义非常清晰,需要专门的练习。

l         拳虽利器,然亦可用慈悲心肠化除其暴戾之气,如此拳技也未尝不是精妙之艺也。

l                                                                                 听劲是太极交手的基本,一般来说是以皮肤触觉,再以意听劲。所谓知已知彼就是一搭手,我意入他中心线内,“敷、吞、盖、对”之谓。以听虚实重心而论,举个例子,自己骑车如同一人练拳架可控制自身平衡;骑车载人如与人交手,也能感受另一人的重心而控制整辆车的平衡,前后左右皆可随心所欲,此例可论听劲。






太极杂说882009-04-06 14:29

l         尚派形意确有八式拳!李文彬先生曾在《精武》上发表一文“尚氏形意八式拳的技与击”。另在李文彬、尚芝蓉合著的《尚氏形意拳械抉微》中也提到尚云祥先生传有八式拳。孙剑云老师曾发表《形意八式》,姜容樵著有《杂式捶八式》一书,经比较,上述三方的八式拳大同小异。用劲不同,而致风格有异,这是孙剑云和李敦素的差别所在。也可说明八式拳非孙禄堂先生所创。

    李存义先生之《形意真诠》有软八手、硬八手、岳家八手之说。李星阶徒关宝纯有文谈及此(关永年整理),但只说到了软八手,说“在慢速软功中居首要地位,故称为软八手(无疑另有硬八手,但多为失传)。运行此功之速,有如太极拳,但其运劲除如抽丝外,更有过之内劲的发挥,而行于筋骨间,又谓桩法。即于每势终之际而延时功力,身法为五弓劲运行,具有抻筋拨骨之妙用。势将终之际劲力作用于体,有如筛糠之抖动。此系由内及外,无微不至之动,非局部也。而发作时功力之大,无所不及,所及之处,均有酸痛感”云云。文字较通俗,描写颇神妙。不知老拳先生可否说个究竟。

李敦素为李星阶先生子,功夫得自家传。然隐于京,不求闻达,再年轻点的恐怕不怎么知道了。

l         关于孙剑云演练的形意八式,我曾请教过李文彬先生,李先生说,他们尚派没有这套拳.李存义先生曾创编形意硬八手和软八手.传与李文亭先生.文革前,在皇城根儿我曾见过李敦素先生演练形意硬八手,与孙剑云的形意八式不同.孙剑云的形意八式,一看就知是把形意八卦太极三种劲融会贯通为一的东西,其劲浑圆活厚,走出来整而不爆,活而不散,刚柔相济.也许这是孙先生的又一独创.而硬八手,则是绝对形意八卦里的东西,走直趟为形意劲,转身时用的是八卦的身步法.玩艺儿很好,很合乎我的喜好.我曾几次央告敦素先生教我,都遭回绝.我师吴先生也不会硬八手.恐怕现在只有李茂霖先生能知其大概了.与李先生也好久失去联系,不知尚健在否?至于形意八式则不是专练形意拳的人能轻易掌握的,因为劲性不同.

l         夹脊为发力点实为不可取,你是练陈式的,在陈式这叫做横气添胸实为不可取,多练会伤身体,应松开了。记得当年老师发力时,我是出去了,可脚下的凳子反向也飞腾出去了。

l         说到胜负的问题。孙禄堂先生当时有一大批顶尖的武林高手,如杨澄甫,吴鉴泉,陈发科,尚云祥,杜心武,刘百川等等,要是把这些高手放到一块比试比试,也必定能分出个胜负来。其实胜也罢,负也罢,都不会影响他们做为前辈大师的地位,也不会因此而否定他们的拳学。对于后人非要为前辈争个输赢没有多大意义,而是看他们的拳学是否被很好地继承下来以及在现在的社会条件下,如何对待的问题。罗基宏说:“比如我花十年练成的功夫,你们只需五年,那我此生的钻研也就有意义了。”汪永泉先生也曾向有关部门建议,说只要采取他的教案,三年内可培养出确有功夫的人才。(见《杨式太极拳述真》)我认为这才是正确的态度。比起古人来,现代人有优势,有劣势。练拳是没有捷径的,但是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省去弯路,就是捷径!认同传统武术的人还有一展拳脚的地方,如国内的自由散打,“民间高手挑战散打王”,不怕束缚的还可以和拳击手较量,打空手道,跆拳道,泰拳等等。给让世界认同中国功夫,给中国人增加自信提供实证。

l         站立发劲因各人功夫的不同劲源不一,若功深者劲必从脚底反弹而起,,能从小腿弯处弹起者也算不错。若劲源不是此两处,必不能发出周身一家的整体劲,流于肢体的躯部发劲就不值一谈了。

l         孙禄堂先生与郝维祯先生接触时,孙先生的功夫在郝维祯之上是事实.老"四民"的人都知道.我师吴子珍先生曾谈起过此事.郝维祯先生初来北京时,是想借助北京体育研究社的影响来发展他的郝式太极拳(解放后又被称为武式太极拳),因为北京体育研究社是当时北京教习太极拳的主要组织,有一定的影响力.其社长是许禹生.许是杨健侯先生的弟子.于是,郝先生以访乡友的名义,找到杨健侯,希望在体育社中也能传播,推广他的太极拳.但得到的是杨健侯的冷遇.因此,许禹生也就不敢把郝维祯留在体育社.但许禹生觉得郝维祯的功夫确实是好,后来就把郝维祯介绍到"四民武术社".

"四民武术社"虽以形意拳为主,但也兼教八卦,太极,通背等.当晚,邓云峰先生请郝维祯乘黄包车去外面酒馆吃饭,下车后郝维祯要付车钱,邓先生忙用手阻拦,没想到郝先生一卸力,邓先生伸出去的手一时竟未能收回来.于是知道郝先生功夫不俗.饭后送走了郝先生,邓先生就赶到孙先生家,告诉孙先生遇到了一位好手,并请孙先生第二天去"四民"与郝先生会会.第二天孙郝见面,相互倾慕,谈得很投机,于是两人搭手,未想一搭手,孙先生即将郝先生放出.郝维祯大惊失色,孙先生忙说:"这是按照您的说法走的劲."算是为郝先生打个园场,找个台阶.郝维祯很吃惊,说:"真是奇了,怎么就几句话,您就胜过了我这几十年的功夫."于是郝先生也就知道孙先生的功夫在自己之上.所以以后也就不到"四民"来了.据说曾去天津武士会呆了几天,再回北京时,便染了痢疾.后来,孙先生见郝维祯不到"四民"来了,也很后悔自己一时兴起赢了郝先生.因为那时孙先生正在研究拳术的合一问题.以后听说郝维祯潦倒在京,便连忙将郝接到家中请医治疗.郝先生感其恩,无以为报,于是便将自己研究太极拳的心得窍奥告于孙先生,以助孙先生对内家拳术合一的研究.因此,孙先生所以能将形意八卦太极拳合一,这里也有郝先生的功劳。

l         陈式发劲若是站立时劲源不在夹脊,此处只当弓弦用,劲从此脱扣而出。若坐着时劲源于腰。若躺着时劲源才于夹脊。

l         陈式用法必先螺旋,双腿绞振,劲源在胯;丹田转动,劲源在腰后命门一带;劲由下而上,以脊椎为传动轴,而至两臂发螺旋劲,劲源必在夹脊。咏春拳发直冲拳,以夹脊为劲源,又冷又快又得弹抖;我推测杨式如汪永泉一支出冷手时也是这个要诀。如此说来,劲源在三节有三个。周身劲源在何处,弟尚在实证求索。我提出的“意气核心点”的问题,包含这项内容。

l         拿的技术体系中,指、腕、肘、肩乃至各个关节都可以拿,但看水平和习惯不同,所谓“千招会不如一招精”。我最擅的是对付肘和颈两个关节,这两个关节各有特点:肘是对手进攻时最容易暴露的弱节,颈关节(也可以攻颔关节)是大多数人移动最迟缓并且最脆弱、最致命的关节。我如果杀人,必不见血,定是扭断他的脖子。

    我进攻时手掌上的机关在大拇指和食指圆状轻握处,小指不是我擅长。擒拿中单指的技术一般有这几种:一是运指成钩,例如用食、中、无、小四指中任何一指勾住对方嘴唇内侧(在齿与颊之间,要快,不能被对方咬到手指),再边旋边拉,对手必倒,且疼痛难忍十分狼狈;二是以指拿指,也能牵一发动全身,如仲兄所言使对方“全身扭曲起来状如大虾”;第三类是点穴,属太极中的抖扌列法。

    用指法擒拿的问题,一是技术缜密,如微雕般在方寸之间做文章,在电光石火的实战瞬间定准部位、旋展技术的难度很大;二是对手指的功力有很高的要求,不要打蛇不成反被咬;三是指法擒拿必须配合全身运动,和太极的道理一样。

擒拿和所有的实战技巧一样,关键的素质一是反应快,所谓意在人先、后发先至;二是劲路顺畅,引进落空、以柔克刚,变招要快;三是练过太极的人做擒拿事半功倍。







太极杂说892009-04-06 14:30

l         前辈高人发人的时候,有时就像拍皮球一样,把人拍得跳上跳下的。这个我体验过,真的跟拍皮球似的,当然我是挨拍者,感觉上应该是老师的劲力打透到我的足跟,我本能的有抗力,他就顺势起;然后再落,再起,就成了拍皮球似的了。关键是老师的劲力始终控制我的足跟,而且沉劲得够分量。反正十分好玩有趣。

l         在太极拳的练习体系中,形体动作是下层,气劲是中层,神意是核心。

l         十年前我在南普陀寺后山阿兰若(弘一法师曾在此处闭过关)练拳时曾多次象你一样大笑过,晨四点左右,南普陀钟鼓齐鸣,余忽如梦惊醒,拳劲气道无不充沛,运功时:意动气行,行气摧形,所有动作都在意控的自动中完成,身心内外有种莫名的舒适。

l         从学理上讲,如果从大椎到夹脊梁能够松开。野马分鬃的动作会做得好些。这一段脊梁能松开,也是肩胸接对方双掌按的一个必要条件。

l         广义的“中轴线”处处都有,掰手腕时就会遇上保护臂节“中轴线”的问题;当然,如果你把全身的整劲都用上那就更好了……

l         第一,掰手腕时可以用腕、臂、背和腿的整力,胜过只用手劲的效率;第二,可以一边掰一边顺时针旋转,对方的手腕角度稍微被我旋转一点儿的话,就不太好用劲了,这是擒拿的技巧。如果端正坐好,腕只许向直线下压,我肯定死翘翘。

l         我的求拳之路可谓一步一个脚印,因此,每次舍弃旧的东西而奉承新的东西都是痛苦而谨慎的举动。开始练拳从中定松沉着手,意气核心点从脊背沉到丹田,再从丹田沉到胯间,再从胯间沉到两膝,最后有一阶段竟然落在两脚之间。这个过程虽然经典中没有记载,但我认为这反映了的拳艺的提高——我认为手法最易、身法次之、腿法步法最难,不动手和身,而用腿把各种劲别和引化体现出来是一种真功夫,因此在某一阶段必然会使意气核心沉到两脚之间。我的意气核心点虽然有变化,但一直都在身中垂直线上移动,现在我认为这个点应该在膝裆胯一段,但不是丹田。

我觉得意气核心点是个关键的问题,务用实证的态度谨慎探索。意气核心点不同,各人的拳术造诣及风格迥然不同,牵涉到很多重要的技术问题。杨式认为劲源在夹脊,意气在身中垂直线运动,上至颈间、下至两脚之间,和我练拳大体相全;陈式一般认为是在丹田部位;绝大多数太极拳家好象也认为在丹田。

l         孙禄堂先生50岁为何学太极这件事,在《拳意述真》陈微明序及《拳意述真》内容中皆有详细说明.此外,我在原《中华武术》副总编周荔裳处,曾见到李天骥先生谈孙氏太极拳创立一文,其中详细介绍了孙先生与郝维祯交流的始末.还有在今年《武林》第九期上,童旭东在《近代武术研究的焦点问题》一文中也对孙郝交流这件事做了论述.至于孙禄堂先生为何将所创之拳称之为太极拳,孙禄堂先生在其《太极拳学》一书中的"太极拳之名称"一章有深刻而精辟的阐述.

关于"孙禄堂先生武功独步当时,超越前代"的评价,并非是孙门后人的吹捧,而是对孙禄堂先生的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如时任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的姜容樵先生在其1933年出版的《当代武侠奇人传--近50年国术家掌故》一书中对孙禄堂先生有这样的评价:"孙禄堂的八卦掌不仅为同辈人所望尘莫及,就是形意拳也是极尽其妙.他的刀枪剑戟都比别人来得高妙,于是南北驰名,差不多压倒了那些老前辈,于是人家就送他一个绰号叫做"万能手",也真称得起是盖世英豪."要知道姜容樵是张兆东的弟子,当时很多老前辈和同道还都在世,有的甚至还与姜容樵在一起共事.姜容樵先生以其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的身份是不能胡捧乱吹的.姜容樵也没有必要去吹捧孙禄堂先生.因此,姜容樵对孙禄堂先生的评价反映了孙禄堂先生在当时武林中的客观情况.那么,"盖世英豪"难道不时独步一人吗?!"压倒那些老前辈"难道不是超越前代吗?!故这并不是孙门后人在自吹.此外,1934年1月28日的《大公报》评价孙禄堂先生的武学造诣令"海内精技艺者皆望风倾倒."如果这不是事实,《大公报》又有什么必要去吹捧已经去世的孙先生呢?!

l         1、“野马分鬃”

    A、先从实战角度谈“野马分鬃”式的劲,其核心就是一个卷放劲。劲由脊蓄放开来,在肩为靠、在肘为肘、在腕为扌朋,出了圆圈后则为扌列,总之是要像鞭子一样抽打出去。B、在陈式太极拳中,其进脚有三种作用:一是踹对方小脚迎门骨,二是插裆发肘靠劲,三是套住对方外侧脚施摔法。C、此招用法举例如下。(1)对方右拳从我左侧击来,我右手轻握他右腕向下采按,进左腿插裆,左侧进身施肘靠劲攻他胸腹;或进左腿套他右脚,左膝向内扣抖,左侧肩靠肘击和扌朋扌列,打他个后翻。(2)对方左拳击来,我右手轻握他左腕向下采按,左手从他左臂外侧上扌朋其肘,为断肘的阴狠之法。D、此招的陈式练法为小腿贴地的大铺身法,手也往往出圈成扌列,杨式则不出圈为扌朋,总之都要保持中正,并求脊椎两侧肩背开展。

    2、“倒撵猴”

A、此式在陈式为“倒卷肱”,开展更大。其劲法为后退中边引化边采扌列,其练法要在左右手脚路线划横“8”字型如蝴蝶翅状中左右逢源保持中定,其步法要求轻灵而不失稳健如水上滑,其腿法中也暗含摔法。B、此招用法举例。对方右拳向我猛冲,我左手轻粘握他右腕,退左步向左后引化,右手从他右臂外侧以肘、扌列劲断他右肘。如他左拳来击,我左手轻粘握他左腕引化,右肩肘击他左肋下。C、此招对身、步、眼及卷放劲要求很高,当勤练。杨式练法和陈式不同。

l         “野马分鬃”用于实战时近距离好用,距离远了点就有些束手束脚;问题在于整劲的蓄发难以施展得流畅!此式有点类似二路的“风扫梅花”吧?我觉得把“野马分鬃”用于实战时既可施捋法,也可施靠法,还可施肘法;还可以回臂折叠出几个劲来;另外腿上也可以来点东西!

l         陈式太极擒拿多、肘膝劲多,技击性极强。

l         对于站立很近或对方手长劲足的情况,可能必须借助步法的移动,所谓定发不如活发。

实战中,我觉得双按不如单按好,单按活、双按死,例如在巷斗中单手扶住对方肩膀就能制住对方的中心线,双手摸按对方肩膀是找死。

l         第一,摸和听对方的垂直中心线,在推手中是要通过对方接触我的点,一般是手臂。触摸杨式虚无绵软之手臂,自然无法听到对方的实点,发劲无从下手,是一种庞然博大的境界;而陈式双臂则边吸边旋,将对方劲引入乱环,是一种纵横捭阖、万物随我旋转的境界,二者都以藏自己中心线、听对方中心线为要点。汪永泉《杨式述真》中说到三种人不打:(1)点问后听不出对方中心线的;(2)对方中心线上下提升且旋转不停的;(3)对方中心线膨大坚挺,点问后不能触动的。我觉得杨式意气用法为第(1)种,陈式[练八卦的可能也是这种]为第(2)种,第三种的人恐怕是练什么金钟罩铁布衫的,分清这三种情况,利于区别对待、提高拳艺。

第二,杨式太极的发力点和咏春拳的发力点在同一个源点。咏春拳的直拳是从自己的中心线直冲对手的中心线,背部发力,短、快、狠、弹抖;形体特征是胸肌弱小面背肌极其发达,像发怒时的眼镜王蛇的颈子一样。由此可以想见古典杨式拳手出手时可能不是慢吞吞的。








太极杂说902009-04-06 14:30

l         “野马分鬃”一式为扌列法,要求在中正中求脊椎向两侧的开展,脊椎拉长容易开展难。“倒撵猴”一式主要练后退步法,此法在拳架中不多,当勤练。

l         用意打人,其实在用意的时候,人的身体已经相应发生变化,不自觉地改变了对方力的方向,化了他的来劲,主要是将对方接触的发力点变为我们自己向其发力的支点。接触的地方不乱动,身体要放松。练太极拳也要改变观念,发劲时人们总觉得不用力就舍不得似的,不对。观念改变了练拳的效果就不一样了。

l         1,若对方是俗手,只要微一挫身,拧腰变脸用肩部发力即可。太极练通了,哪发力都一样。2。若对方是行家,你就等着挨打吧。高手过招若对方能把两手按上你的肩部,你还有什么话说。别忘了,过招是两个人的事,对方不是木头。

l         有些情况其实是无一定之规的,譬如对于按双肩的问题。那就要看他们谁懂劲和用劲的功夫深了。管他按我双肩还是锁我的双肘,借其阳劲打他的阳劲,借其阴劲化其阴劲不就行了!把自己当作一个虚空,有空气时就是空气,空气变成水的时候就是水嘛!

l         擒拿和推手有共性,但差别很大。推手中主要是拿对手的劲路,不允许像擒拿那样采握对手的腕肘等部位,所以可以谈劲。但在擒拿中,双肘锁不起来,单肘可锁。擒拿中有“死手”之谓,成手后对手被制得像只趴在地上的王八,恐怕阳劲阴劲都化不了。

l         实战中关键要掌握旋转的要领,转一下,什么都解决了,不管他拳打脚踢、擒拿推手,我都遇过。双向来劲不可取,易暴露中心线,应对之法先空一半,再接一半为我所用。善粘走的人要防对方断手施抖劲、寸劲,旋硬手,比如那位陈项师傅,就算他粘的功夫比我好,我虚下来后必能撤出手,再用寸拳直冲他的鼻部等中心线,不知他怎么办,总之不能让他牵着走。太极功夫重内劲、内涵,应用招法应当吸纳各家。

l         顶牛的人不是牛,开个玩笑,是比驴子还呆的骡子。

l         陈家拳保留了原始特色,技击性最强,不但擒拿多,肘膝招法也多,可谓处处绵里藏针、杀机暗显。陈式太极以螺旋为第一要务,螺旋接劲的好处是护住垂直中心线,所有加之于上的劲力都可能被旋转着甩出去,有点儿百毒不侵的意思。这也是陈、杨两家一个很重要的区别。

    用旋转的方法接半边劲的原理,是对方发劲之初的方向是对着我的垂直中心线的,而我通过旋转后中心线必然错开这个劲的劲头,他的劲只能加速我的旋转,并从一侧滑空下去,我只要从侧面粘住他一点就能借他的半边劲,兄想想“退步压肘”的招法。这就好比一头野牛向你直冲过来(也可以想像有人骑着自行车向你直撞过来),可以略加旋转闪至侧面,一把抓住它的一支角,以这支角以定点的顺着牛力方向的旋转运动甚至能把这只牛甩出去,这就是空半边劲接半边劲的一种解释。接的半边力不能侵入身内,在螺旋圈外滑过,“乱环诀”说的可能就是这个道理。

双虚接双实完全可行,应为杨家妙法。但如果做不好,就会暴露中心垂直线,对方若变劲快、打我中心线,太危险了。“铁板桥”接双实,失却平衡,不利反击,不是妙法。

l         1、通则

    A、双肩被按时,双肩即刻虚下,但百会——会阴——两脚联线中点这条线段务必“扌朋”住,尤其是百会穴一定要领住(摔跤里讲“变脸儿),可见顶头悬对平衡的重要性),否则必倒。B、以两脚联线为直径形成圆域,百会——会阴的意气沉着点可以在这个区域内滚动,尤其是两脚联线第2——第4点间的圆域。因此,虽然不动步也不动手,但其实身体可以动,但要有章法。

    2、杨家擅柔化、长扌朋劲。把两脚联线分为5点,可以在第2点和第4点作文章。

    A、若对手双手按肩劲已发足,我在通则做法下上身竖直引化至第4点,在对手旧劲已过而新劲未出的刹那,对准对方的劲头,以双肩向对方中心线发扌朋劲。B、若对方按劲尚在卷蓄阶段,我当以进至第2点,以“迎门靠”劲打他个“钱投鼓”、“球碰壁”。此种技法在咏春拳中常见,现代散打比赛中也用。

    3、我是练陈式太极的,汇报一下我的通常做法。

    A、对手双手推按我肩,我立即以身中垂直线为轴向右下旋转,接对手右掌半边劲,空对方左掌劲。意气沿身中垂直线螺旋下沉(一般是顺时针旋),钻打、滚动在两脚2、4点间的圆域内,两膝左逆右顺卷蓄。等到我觉得对方已经扁了时,两膝右逆左顺绞振猛扣,意气逆时针上旋至肩椎,左肩空对手右掌劲,右肩以对手左掌为桥梁猛打对手中心线(如何使对手左臂僵,其中有点只能意会的要领)。B、双手虽不能动,双肩犹双手;虽不能用双手采用对方关节,但可用双肩捋采对方劲路。周身是手、随遇而安,方是我太极风范。对手双推我肩,我意气沿身中垂直线螺旋下沉,略进至第2点并稍下沉引化,两膝左逆右顺猛扣猛抖,意气螺旋而上,右肩空对手左掌力,左肩猛抖对方左腕至左肘一段,如应用得法,可把对手打到自己身右侧或右后侧去。陈式太极拳这两种应对法的特征,一是身中垂直线的意气更收拢在第3点附近,立轴更加稳定;二是发劲时注重螺旋对称,尚寸劲、抖劲。

3、实际打架时,双手推按肩胸,而不是攻中心垂直线,是非常幼稚的做法。如果不是限定了“双手不动、双脚不动”的条件,我几乎可以讲他20多种死法——几乎所有的擒拿招法都适用,咏春拳也有7、8种让他安乐死的方法。

l         李雅轩先生的书读得不是很多,但记得他说过诸如“皮肤感觉的敏锐是第一法宝”之类的话,这点是强调听劲敏锐、推手时意在人先的,是真功夫、真见识。“追求大松大软、虚无的气势”是杨式正宗,对敌时可得“吞、敷、盖、对”等妙用,杨式打人的高手多得是。但我想这种“松软虚无”可能是“百炼成钢”后的表面现象,初学者刻意追求恐怕反而走错了路。

l         我是承李雅轩先生一脉的,李先生言其是追求大松大软、虚无的气势的(这要和他其它的经验结合在一起,整体来看),就我师所教也时有(不经常是,这里也应有合阴阳之意,也不宜纯阴)轻灵虚无之变,就我观察和自己的粗浅实践,此种变化,并非不能御敌。

l         擒拿中“捋”式应用极其广泛,为引进落空的主要手段。做法应是双臂“扌朋”圆,一定要有棉中裹铁的效果,再接对方半边力,但接力根本不能过自己的手腕,然后成弧形从身外滑过。以双手扌朋圆到身中垂直线的距离为半径,以这条半径中点再为半径的同心圆是接力动作的界限,一量被欺入这个圆域内则很可能陷入扁和僵这两种擒拿绝症中。

l         在对经典的理解和练拳的实践中,我认为“神”有两个内容:一为眼神,一为神态,两者俱有可以著文万言的丰富内涵。我觉得意和神的关系有些像气和劲,俱为体和用的关系,所言“浑圆的意为神”,把如何运意成神说得比较清楚了。我以为这种神只是神态,还只是“神”全部内容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