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酷跑冰魄狼王图片:太极杂说5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3:56:50
太极杂说59


太极网罗http://www.anshanbbs.com/archiver/?tid-3458.html&page=4

关于“百会”还是“大椎”的问题,这里略加展开,因为:第一,两者在无极态之前后,都应该舍去。第二,“百会”和“大椎”在开始时是需要的,前者比后者更好,但是也更危险。守“百会”,得气快,走偏也快。虽然,我们说明了不要意守某处,但是不能保证读者都这样理解。没有老师指点,调理,理解错了而去守“百会”要出问题。而“大椎”则即可上领,如同“钟蒂”,又不会因为意守而出偏,适合在文章中提,相反每天见面的就可以试一试“百会”了,这与每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甚至世界观有关,应该因人而异。


l         从无劲到有劲,从有劲到无劲,都是过程,有这个过程才能找到空。从无劲到有劲,为发。从有劲到无劲,为化。为发为化,都不是太极拳的目的,空才是目的。有劲顶了,无劲丢了。发到头了,没有用了。化到头了,也没有用。


l         真传就是一种感觉,其中有物,也有象,还有一层很深的道理。


l         松得不透十字生,松得不真觅圈环,松得好了尘念落,松得到了空非空。

这四句话写的非常好,写到了太极拳的妙处,这是松散四个过程。做到了不透,才能感觉到透;做到了不真,才能感觉到什么是真,要想到了空非空的境界,就必须从“十字生”练起。如果“十字生”不明白,那“空”就很难达到。


l         不管练出什么劲都要去掉,这就是过程,要的就是这个去掉的过程,不要想着打,要想打就和太极拳无缘了,要通过去掉这个过程和别人合。意念是这个过程的“皇帝”,意是君王骨肉臣嘛!

    双环要在身上找,它不在外边。


l         老师说,对根本没见过月亮的人,你怎么描述,都只能给他一个感觉,就像真传的一句话或万卷书,虽是真的,也是描述概括,从描述中是见不到月亮的。为了让你见到月亮,老师给您喂手、试手,是老师将月亮指给你看!

    武术讲究“知行”合一,万卷书是从“知”(知识)角度的"指",喂手等是从“行”(实践)角度的"指"。

    要得真传,还靠自己条件与悟性,就象老师伸手指给了你月亮,你却老顶着老师的“手指”看,一辈子也看不到月亮。

看到了月亮,用手一指的过程就不重要了,就只见月亮不见手指了,也想把月亮指给别人了。只看手指的人太多了,指向月亮的手指也太多了。


l         钟锤出了钟围,不好,很不好,这是在水平来看。在垂直来看,如果到了大地深处,好,很好!但是太难了。


l         双环不是环,更用不着“套”,任何主动的试探和惊、激和问,都不是“彼不动,己不动”,已经被借发了。你讲到了“松散通空”,还“多”加上自己悟的“化”字,似乎不必问“环”了,但是遗憾的是你还是脱离不开环,那么前面的理解就有问题了。


l         手中圆球,可玩可用,你用球去对抗对方,自己站到它的后面。对手如果被你的球吸引,和你一起玩球,则正中下怀。对方不理睬球,直接找你,则要么球的半径变化,要么你完蛋。到后来实质上是“敷盖对吞”四个字一起用的东西。这里讲的全是“意”,对“意”尚不能体会的,请不要介意。


l         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澄清--真传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事实上,万卷书都是真的,只是许多是无法形诸于文字的。“道可道,非常道也;言可言,非恒言也。”能说出的,大多已经经过提炼、概括。而提炼、概括之后,就是现在的模拟、仿真、虚拟现实,似是而非,不是那个了。文字上的东西,大都是强为之名。树有种种不同,千姿百态,说不尽雄壮、挺拔、飘逸、婆娑,强为之名为“树”,无非指代。说树、写树、读树,说者、作者、听者,大家都明了的不是那棵真正的树了。却是,只有那棵树才能真正认识自己,知道自己才是什么,或知道自己不是什么。万卷书都是真的,读书人却不是写书人,理解就叫做“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假传的万卷书都是真的,真传的也就不是一句话了。

    真传传什么?真传的是一种感觉!一种唯恍唯惚的东西。“恍兮惚兮,其中有物;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老师是找能接受感觉的弟子,为他用感觉印证一下,让他体会到什么是、如何能是,把一种恍惚的东西传下去,就是真传了。喂手,明师将体验到的认识,意念到身手,主观到客观,打给弟子,就是太极拳的真传了。大道、性、命、佛,人人本来具足。太极拳人人能打,本来具足,只是大多感觉不到。能有所感觉的,就是有缘之人。有缘之人,常常无明师为之认证;明师,常常找不到有缘之人。明白了真传,也就明白了缘分。有了“心有灵犀”,什么事情都好办了。

没有老师,要更上层楼,靠“悟”。悟什么?一定要从能传递的恍惚感觉入手,从天地之中认证来感觉,是真感觉。天人合一,这是无字真传。


l         "札好大马步,松开两肩,以腰为轴,顺逆转关,差不多就已经入门一半了".我认为:松开两肩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松开两跨. 即:松开四大块.同意"至于各种手法的运用,当在打手中逐渐积累得以掌握".


l         虚实的问题。所谓以命门为主宰的左右腰肾抽换,指的是内在虚实的调换,我觉得这是太极拳内劲层次最重要的要领。内在虚实的倒换有三层意义,一是获得重心的随遇平衡,二是把自身重量全部加之于对方的沉劲、整劲,三是内动不为人知的精妙。


l         陈式拳论和吴式拳论的一个区别,吴式认为古人拳论中“心”对应今天的大脑、意,“气”对应神经;而陈式认为“气”是一种内气,只有练出了“气”并掌握了“气”才算功夫到家,……


l         练拳时音乐伴奏的问题。不用说,是指街头、广场上的养生拳。本人誓死反对练拳时音乐伴奏,这绝对是束缚人的、浅薄的花儿事,最多可以作为初学者暂时的辅助教学手段。音乐伴奏必然控制着练拳的速度和节奏,试想那能是练太极拳吗!那一定是广播操、健美操一类的东西。太极拳柔行气和刚落劲形成节奏,角速度和线速度形成快慢,都是内在意气调控,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怎可画地为牢。


l         在90年亚运会前24式等简化太极拳是没有音乐的。亚运会上为了统一表演者的速度节奏才加上了音乐,这音乐确实不错,但对功夫的增长没有意义。

    竞赛套路编得也不错。42式(国际比赛套路),四式(陈、杨、孙、吴)太极拳竞赛套路都不错。关键看表演者里面有什么,什么都没有,就如同广播操。带上内在的东西,就是好拳。24式对于太极拳的普及功不可没。


l         无论被哪一派的人发出去,只要劲借的好,被发者都有后脑一片空白,并不觉着痛,却被发出去的体验。这并非是被什么神秘的气所作用,而是因为你事先没有料到,意识里没有准备而已。其实坐过山车和跳蹦极时,也是这种感觉,也就是瞬间失重的感觉。千万不要以为是对方有什么神秘的气的作用,其实就是他掌握了你的重心,加以利用而已。太极拳并不神秘,尤其是陈式太极拳就更不神秘。札好大马步,松开两肩,以腰为轴,顺逆转关,差不多就已经入门一半了。至于各种手法的运用,当在打手中逐渐积累得以掌握。

道中情 发表于 2009-4-21 1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