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心pvp技能循环:下令厚葬张灵甫的解放军副司令员究竟是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19 12:23:13
2011年10月17日 08:04
来源:同舟共进 作者:徐世平
字号:T|T
3983人参与114条评论打印转发
核心提示:张灵甫其时军衔为中将,死后追授上将。而参与围歼张灵甫74师的华野1纵司令员叶飞、4纵司令员陶勇、6纵司令员王必成、8纵司令王建安、9纵司令员许世友,1955年有三人被授上将,两人授中将。那位下令厚葬张灵甫的6纵副司令员皮定均(后曾任福州军区司令员,1976年7月死于飞机失事),亦被授予中将军衔。

本文摘自:《同舟共进》2008年第11期,作者:徐世平(作者系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副主任),原题:《战场上与银幕上的张灵甫》
我第一次见到张灵甫的照片,是在凤凰卫视对他最后一任妻子王玉玲女士的访谈节目中。说实话,当时有点惊愕。张灵甫,身高一米八六,可说是英俊潇洒,相貌堂堂。小时候看《红日》,“张军长”的形象实在不咋样。这种反差,即使你有再多的心理准备,也是难以接受的。难怪王玉玲会说,电视剧《红日》中李幼斌演张灵甫,似乎是不合适的。
关于张灵甫的评价,现在似乎中性多了,即抗日有功,内战有错。其实,倘若不是死于内战,张灵甫的结局或许会有改变。于斯而论,任何个人,在历史的沉浮之中,都是茫然而无助的。
张灵甫是北京大学历史系学生,后就读于黄埔军校。他在北大读书时期,正是中国革命风起云涌之时,他之所以选择国民党,主要出于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想法,认为国民革命才能救中国。张灵甫是黄埔四期学生,同学中有胡琏、林彪、刘志丹、袁国平、李弥、文强、唐生明、谢晋元、李运昌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林彪、刘志丹且不用说,袁国平则是新四军政治部主任,后牺牲于皖南事变。至于文强,当年曾是这批同学的一班之长、毛泽东的表弟,先入中共,后脱党,官至国民党中将,后在淮海战役中被俘。张灵甫参加淞沪抗战之时,他的同学谢晋元也在四行仓库激战,并誉满天下。然而最终,同学间还是站在了生死相搏的对立面。
张灵甫人生的污点之一,是1936年发生的“杀妻案”,他时任胡宗南第一军辖下的一团之长。关于其杀妻动机,说法多样,不外乎两大类,一是怀疑其妻背叛,二是怀疑其妻通共,他最终被判入狱10年,这说明了张灵甫铁血之一面。可后任妻子眼里的张灵甫,则完全是另外一个样子:儒雅可敬,怜香惜玉,这令后人百思不得其解。看来,张灵甫或许是一个以“忠诚”为天条的人。这也注定了他跟着蒋介石一条道走到黑。当年黄埔学生中,像他这样的人实在不少。
孟良崮是张灵甫人生的终结。或许历史学家更多地着墨于国民党军队的不得人心、相互倾轧,但张灵甫本人的性格也是其败因中十分重要的一面。他做任何事情,都兢兢业业,不打折扣,这种职业军人的作派,最后却致他于死地:急行冒进,孤军深入,即使你有天大本事,也难逃被围歼的命运。据说,这是张灵甫的“第一次败仗”。可叹的是,《红日》中见死不救的国民党军58师师长李天霞,也是张灵甫在黄埔军校的同学(有说是三期,但黄埔同学录则明确列为四期),同学尚且如此,还能说什么?有意思的是,张灵甫其时军衔为中将,死后追授上将。而参与围歼张灵甫74师的华野1纵司令员叶飞、4纵司令员陶勇、6纵司令员王必成、8纵司令王建安、9纵司令员许世友,1955年有三人被授上将,两人授中将。那位下令厚葬张灵甫的6纵副司令员皮定均(后曾任福州军区司令员,1976年7月死于飞机失事),亦被授予中将军衔。《红日》中沈振新的原型,据说就是6纵司令员王必成。战争在影响历史进程的同时,也在改变人的命运。
张灵甫是陕西长安人。据说他爱家乡,爱父老,每次回家都在30里处下马,不穿戎装。然而,他最终马革裹尸,没能回归故里。据说张死时军服破污不堪,不得已下葬时换了一身解放军军装。6纵政治部主任谢胜坤还让人花1000元钱,购买了一口4寸厚的楸木棺材,用新白布裹尸,安葬于附近村民的地瓜窖内,墓碑上书“国军整编第七十四师师长张灵甫将军之墓”。同年,蒋介石亦在南京为张灵甫立纪念碑。然而岁月流逝,当年坟丘墓碑和纪念碑已不复存在。50多年后,王玉玲托人辗转寻回张灵甫遗骨,安葬于上海浦东的玫瑰墓园。遗骨葬上海而不归故里,似乎也是其妻王玉玲的想法,毕竟,他们当年是在上海结的婚。新婚当夜丈夫即坐火车去南京的情景,或许是王玉玲终身难忘的事情:“当年有幸识夫君,没世难忘恩爱情。四七硝烟伤永诀,凄凄往事怯重温。”
《红日》的重拍引发了各种议论。有人说,张灵甫被美化了;亦有人说,张灵甫不够英俊潇洒。窃以为,对故去之人,不管是张灵甫还是旁的什么人,都应该宽容大度点。毕竟,我们读历史,主要是用来感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