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心戒 影存戒:浅谈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20:45:46

浅谈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因素

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得到快速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技术应用型人才,为提高人力资源的整体素质,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在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的过程中,还存在着办学特色不甚鲜明,教学基本建设薄弱;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不善,特别是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不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亦有学校内部因素的作用。本文试图从学校内部有关影响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诸多因素作一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以便为中职院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一些借鉴与参考。

    一、影响中职教育质量的主要原因

      1、办学指导思想还不够端正。办学指导思想是否端正,这是制约和影响中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首要因素。实事求是地讲,目前部分举办中等职业教育的院校办学指导思想还不是十分明确和端正,归纳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缺乏对中等职业教育在过去、现在特别是将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所发挥的重大作用,以及中等职业教育是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把举办中等职业教育视为一种副业,一种创收手段,只重视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第二,有的学校把举办中等职业教育视为权宜之计,把主要精力放在普通教育上,认为只要把普通教育的教学质量搞上去就行,而把中等职业教育看作是次等教育,在具体工作中不能平行用力,出现重普教轻职教的现象;第三,认为办中等职业教育要比办其他中等教育容易,而忽视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内容、方法、手段、规律、性质、模式、特点以及专业设置、教材、教学目标等的深入研究,对教学的基本条件也不注重改善和提高。办学思想的错位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2、师资队伍还不适应中等职业教育的需要。

      (1)教育观念上存在错位和偏差。其主要表现是:一,只认识到中等职业教育与其它中等教育的共同之处,而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特征及特殊规定性认识不够,因而习惯于过去的成人教育或普通教育的思维定式,而不能适应中职教学;二,由于受传统的以学科为本位的教育观念的影响,产生了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不正规低层次教育的错误认识,因而从自身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

      (2)“双师型教师亟缺。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而许多中职院校的现任教师,绝大多数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全胜任中等职业教育对技能培训的要求。

      3、教学改革滞后,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相对陈旧

      (1)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落后。许多中职院校,特别是一些新建中职院校,教学改革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其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并无明显改变,远跟不上知识经济的社会化变迁,这其中有师资整体素质的原因,有教学设施的原因,也有教育观念的原因等等。

      (2)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课程内容相对院日。许多学校的课程体系仍然摆脱不了其前身的影响,并未从根本上打破原来的结构,三段式仍占主要地位;理论知识、职业技能、创新能力、职业素质、人文知识等各部分的比例、结构不尽合理。另外,由于社会产业结构的迅速调整和职业岗位的不断变化,许多课程的内容显得相对陈旧,知识的更新与教材滞后的矛盾日益突出,影响了中职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培养急需人才的目标的实现。

      4、中职生源的数量、质量不容乐观。

    目前,中职院校的生源主要有两类:一是通过普通高考招收普通高中生,二是通过3+2考试招收的三校生。由于职业教育自身体制不完善等原因,使社会和家长产生了一些偏见,认为专科层次的中职教育是一种终结性教育,是不正规层次教育,无法与普通教育相比,因此影响了普通生的报考率和报到率。职业高中、职业中专的毕业于各种原因报考率很低。从质量上说,目前多数学校的主要生源还是职业高中、中专学生,该类生源在中职阶段有一定的技能基础,但其理论知识基础相当薄弱,影响了中职阶段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5、教学基础设施薄弱。

    目前承办中职教育的学校主要有三类:由成人高校转制的职业技术学院、普通专科学校、普通本科院校的二级职业技术学院。其中,普通专科学校的教学基础设施相对优越,而某些成人高校转制后由于没有足够的硬件投入,仍然存在成人高校为求生存而超规模办学的现象,在教学基本设施,如校舍、实验设备、图书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缺口。某些普通高校中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一道被作为创收的途径而降低了对教学质量的要求。

      6、离职教材建设落后。

    一些中职校目前基本上还是采用以前的老教材,其内容和结构不适应中职教学改革的需求。某些应用性强,知识更新快的学科如计算机信息类教材其内容跟不上新技术的发展和变化。

    二、保证和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对策措施

      1、转变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

      (1)中等职业教育是中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中职教育是全面提高民族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江总书记指出:“21世纪,我国既需要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也仍然需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中等职业教育与其他各类高等教育应相互沟通,协调发展。

      (2)正确处理规模、质量、效益的关系。学校应始终把突出教学中心地位,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在质量中求效益,在效益中上规模,使之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3)中职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类型,而不是一种层次。中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只是类型不同,并无高低之分,贵贱之别。学校不但要澄清认识,还应广泛宣传,让社会理解、认识和关心中职教育。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和提高中职教学质量的关键。

      “双师型教师队伍从群体上说是专兼结合的队伍,应能完成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等环节;从个体来说,多数教师应既有教学能力又有该专业的实际工作经验。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途径:一是从企事业等单位选调符合要求的人员到学校任教;二是选派部分专职教师分期分批到企业生产一线锻炼或到条件好的实训基地进修;三是聘请双师型兼职教师;四是在中职教学的改革与实践中,注意培养和造就一批双师型、创新型、高素质的优秀教师。

      3、以课程建设和专业建设为内容,积极推进教学改革。

    以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按社会需求原则、针对性适应性相结合原则设置专业;按突出应用性、实践性原则重组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专业课教学要加强针对性和实用性;实践教学要占到40%左右,减少不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增加技能实训,提高实践教学的知识、技术含量。注意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创新精神。注重教学方法的改革,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体作用,针对不同生源的学生,因材施教,追求实效。  4、积极宣传,广开生源,保证数量,提高质量。

     (1)学校应与社会媒体相配合,积极宣传中职教育,澄清社会上对中职教育的种种偏见和错误认识,鼓励普高学生和三校生积极报考中职院校。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办学,培养生产、服务、管理、建设一线的技术应用型急需人才,提高学生就业率,以出口带动人口,吸引生源。

     (3)注重教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条件的改善,以良好的社会声誉赢得生源。

     5、加强教学基础设施建设和教材建设。

     (1)学校应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当地政府、社会各界投资改善办学条件。根据办学规模,全面规划,逐步实施,建成配套的实训基地、实验室、图书馆及必要的活动场所,特别是实训、实习基地建设和教学设备的投入和更新,是中职教学特色的重要保证。要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优势,建立一批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效益。

     (2)在目前中职教学配套教材不足的情况下,鼓励教师从实用出发,打破教材原有结构,并允许对其内容进行增删;同时鼓励教师自编讲义和参编中职教材,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中职教材的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