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都教 梅丽莎:太极杂说 112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9 02:42:41
太极杂说112


太极网罗

     为什么我说不应该太重视桩功呢?因为练桩功只能培养内气,而意拳的桩功被列为七妙法门之一,据我所知“七妙法门”见于天台宗的童蒙止观或小止观,并非层次的意思,所以,我个人认为在意拳的整个体系中,站桩只不过占七分之一的分量,不能说特别重要。

    我个人也曾经涉足过意拳的一些东西,据我个人研读拳经的心得,早期的意拳和晚期的意拳是有一定差异的。表现在桩功里面,早期的意拳有很深的形意拳味道,他所侧重的是通过桩功换劲使人更快的找到整劲;晚期的桩功里面加入了很多意念,可以说这是因王老的学识、思想转变分不开的。意拳求的整体劲(或浑圆劲)是很多门派都在积极追求的东西,只不过意拳的见效快而已;晚期的意拳更侧重于化劲的境界,这也是太极拳的终极目标。内家拳的很多东西都是共通的,但这并不等于就可以把他们混为一谈。

    下面谈谈,我对太极的认识。太极拳的发展,我们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分界线是王宗岳这个人的出现。早期的太极,包括陈氏、杨氏(早期)其理论指导不是王宗岳的太极拳论,而是十要论(和流传在形意拳中的九要论大体相同),这一时期的拳法包括打法、跌法、擒拿、点穴,练法上讲究架子宽大,稳扎稳打,并有骨骼齐鸣的方法,用法上侧重肘法、靠法,风格上接近戚继光的拳法三十二式,是古典武艺体系中的短打拳系(注重招法,不讲内气)。到武氏兄弟发现王宗岳的太极拳经,特别是杨氏太极进京以后,文人的介入和宋书铭的出现,拳法为之一变,吴、武、孙、赵堡小架受文人思想的影响至深,讲究以静制动,以柔弱克刚强,拳法变为步伐紧凑,讲究内气运行的“内家拳”。太极拳的变化因人而宜,人的体质不同在外家拳中会受到影响,但在太极拳中却没有此忧虑,因为太极合乎易理,包容万象,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他本身就揭示了一种变化,也不排斥任何变化,太极的思想是流动的,所以我不赞成您把站桩看的过重。其实,拳架的练习也是接近行桩的。

    相对于站桩,我认为大杆子的练习在太极拳中是极为重要的,他可以借助具有弹性的器械锻炼周身的弹性和肌肉,而且枪法中“一圈即太极”,也可以使人更好的理解拳法。

李存义前辈曾经把劲法分为明刚、暗刚、明柔、暗柔,很好的解释了不同练习者的所达到的不同境界,李氏太极拳中有八刚十二柔的说法,可见五阴五阳之说也有不同的版本,但我个人认为太极拳的最高境界应该是全面的,即李道子先天拳中“无形无象,全身透空。”那八句话所描述的:只有具备了周身高度协调一致(使敌人找不到“发落点”);内气充盈不发则已一发使人神魂具丧;精神上从容恬淡,应敌时从心所欲;内中空虚寂然,有不见不闻而能感应规避的能力。这样才可以称之为高手。


l         太极主虚务柔……


l         双插与单插

双插是指在太极推手比赛时,双方运动员在完成礼节性打轮后抢手时迅速利用各种手段、时机将双手插入对方腋下,双手岔开勾错,(不能搂抱,搂抱犯规),这样,逼迫对方与自己相顶较劲,用自己固有的强大本力将对手顶出圈外。由于形成将对手身体用双手兜在中间,此时想不顶,想四两拨千斤很难,此时即使是没有方向的“无劲”或“浑圆力”也难用其技,因他不是与你点接触,而是半搂抱的面接触。即使是能有较好的太极发力,由于有双手岔开的勾错,你发他,他钩住你后背,使你难以发他。在刚开始太极推手比赛时,许多由运动员(举重、投掷、摔跤)改行推手,有的只强化2-3个月的灵活及柔韧性训练及双插的专项训练,太极拳半套都不会打,曾凭借此法击败众多有数年太极纯功的运动员。获得比赛名次。记得当时在鞍山大家曾就如何破解此法,也进行专项训练研究,好像能破此招的太极好的技法不多,最好的方法可能就是谁抢手快,先插入对方腋下,占据主动了。后来,鉴于此法形成相顶的情况太多,修改了比赛规则,不允许双插,只能单插了。这是另类推手之一,虽然从武术角度,很不合理,如允许打,就十分容易挨打,但当时却充分利用了太极规则。


l         寻师访友的规矩:学拳时,练了半年左右,老师即鼓励我们多多交流与寻师访友。一般老师在让我们寻师访友之前,集中训练一些自我保护手段,如摔倒的保护、防止手腕胳膊被憋住的保护。更重要的是要有一定的抗打能力,达到一般拳脚打倒身上(脸裆特殊部位除外)没事。即应达到既使你能把我打出、打到,也不能把我打伤。具体训练方法主要以站桩、意念调整、适度自我拍打及肌肉反应等。师说中国武术比较封闭,圈外来人冒然交流一般不太欢迎。师还要求,交流时礼貌为先,强调学习,不能直接要求与对方师傅接手,要先与对方层次较低者练习,推手时大家规矩不同,要以人家规矩为主,对方没用的手段一定不用,发劲时也要在对方先发后再开始发,尤其一些抓、摔、出腿、推断互为等,只有对方先用才用。胜时要相让,不让对手难堪,输时不能发急,要向对方多学习,与对方师傅推手,如果功力相当或略胜一筹,要相让,甚至佯输。


l         关于学太极,常有人将学习过程神化,如:不经名师口传心授,练十辈子也学不明白,等。这话对不对呢?,应该讲对许多人来讲,确实如此 因为武学与科学不同,武学是知识与体验合一的科学,即前辈所讲的知行合一。“知”需要老师点化或通过看书学习拳论而得,但“行”则需要老师身授。否则即使所有的内容、秘诀都告诉您,没有与“知”对应的喂手身授,反复试验,也难以练出来。好像对“知”懂了,也似事而非。但如果笼统地讲,所有学太极的人都需要这样,也未免偏颇。俗语讲:迷者师渡,悟者自度。对一些悟性高的人,没有师傅传授,也可通过实践照样得到功夫,试问太极宗师是那个太极名师教出来的?同样,悟性不够,师横说竖说,手把手教,学不到的也大有人在,十个徒弟十个样,高明师傅脓包徒弟的情况也有的是。只不过,有时师傅看您不是练武的料,一般不收你为徒而已,怕给自己脸上抹黑。


l         不要神化师傅,也不要自以为是。你是否遇到了明师,一个最好的检验就是在拳术上你与师傅能否以平等身份探讨问题。如果师傅神神秘密,等级分明,对徒弟这也不许,那也不许,不允许徒弟对师傅问难,既使他有真功夫,则最起码不能算是好师傅。学问学问就是有学有问,好的师傅是尽力让徒弟问难。记得学拳初,对师傅很恭敬,师傅说东就是东,说西就是西,师傅并不高兴,师傅常说在拳学上,大家是平等的,你有不同想法,就说出来,作出来,如果你不对,我会让你体验出来,用实践告诉你,如果我也不明白,我们可一起探讨,如果你对,我向您学习,教学相长就是这个道理。具体如推手时,师傅常鼓励我们偏偏不按师傅说的去做试试,如推手中故意突然撤手断手,偏不粘粘连随试试,或趁师傅不注意突然发力或撤手断手,或想法上脚出腿试试等等看是否撤得开,使得出。好的师傅从不把自己神化,尽管在学拳初期可能感到师傅功夫非常神妙。


l         过去前辈留下许多名言,但受当时文化水平影响,前辈只能对它的拳术功夫进行描述,因此出现神化现象并不奇怪。前辈的练拳境界是用身体感受的,至于为什么这样,他自己也搞不明白,但我们现在处于科学昌明时代,应该尽力用科学来研究前辈感受。不要总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要上升到理性认识阶段。一下子不能解释明白,也要试试,拳学应不断发展,否则没有存在必要。


l         用力—整力—整劲—无劲。太极博大精深,这一修炼过程概括难免偏颇。这可能仅是某类人练太极的路径而已。修炼太极还是应因人而异,根据自身素质、条件、学识、悟性,寻找适合自己修炼的路径,前辈教学也是因人而异的。这也是太极出现杨式、武式、孙式、吴式等百花齐放的原因吧。如仅对上述修炼过程分析,我想,用力从强壮肌肉角度是需要的,是拳学基础,是提高身体素质,但不应是太极拳术主要内容。确实过去先练外家,后练太极而成为高手较多,主要是素质好。整力与整劲我不太好区别,可能是出整劲时肌肉松紧频率相对高些吧,整力阶段可能还有自身较劲,用意也用力,到整劲阶段是用意不用力了。事实上,用意不用力才算具有太极特点的训练,即才算太极训练。对许多人,从用意不用力入手训练更好。无劲,我想可能前辈没有弄懂用力与用意区别,事实上是不用意了,不用意而有力,力是自然的自动化反应,通俗讲,是下意识反应出来,自己感觉不到用力而力自出。即得意忘形是脱离招数束缚,得力望意是摆脱神意束缚而达到本能反应。亦即即技到无心始见奇。如果仅如所说,神意反应灵敏,让对手找不到力源,使对手无从反抗,那“无劲”也是相对的。想想杨露禅与杨露禅推手,助练师傅与助练师傅推手,谁会找不到谁的力源?会不会顶。我想如果练习,可能互相佩服,互相难找对手缺陷,相识一笑而已。如果比赛呢,一定要分出胜负呢,还无劲吗,不会出现相顶吗?

道中情 发表于 2009-4-22 15:2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