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艾电影库:报教育部社科司:《纲要》课“精彩教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7 23:21:42

报教育部社科司:《纲要》课“精彩教案”

(2009-05-12 22:52:24)转载 标签:

政治教育

中国近现代史

教案

报教育部社科司:《纲要》课“精彩教案”

 

 

第一部分  教学简况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授课对象:2007级本科学生

学时安排:3学时

教学目的:

1.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

2.明确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3.懂得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为中国以后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重点、难点:

重点: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难点:正确评价社会主义改造的若干问题。

课后作业:

怎样理解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论文格式)

第二部分    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根据《纲要》教材,本章教学分为三节,循序渐进。

教学组织:课堂教学

板书设计:在多媒体课件中体现

教学方法:包括视频、图片、文字的多媒体方法,讨论互动方法,逻辑推理方法等。

时间分配:第一节30分钟,第二节70分钟,第三节50分钟。

教学内容设计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本节的重点是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讲清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概念,帮助学生认识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固定独立形态的而是过渡形态的社会,懂得所谓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论点是不切实际的。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以与学生互动的方式导入)

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告别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这是一个什么社会呢?(让学生回答)

 

为什么说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或别的什么社会?根据是什么?(学生回答)

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这都属于社会形态概念。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社会形态是由该社会中占主体地位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决定的。新中国成立初,存在五种经济成分,它们各占国民经济的比重是:国营经济19.1%,合作社经济1.5%,公私合营经济0.7%,个体经济71.8%,资本主义经济6.9%。后两项非公有制经济之和为78.7%。社会主义是公有制经济占主体,显然建国初的中国社会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但为什么不叫五种社会形态中的资本主义社会呢?(学生回答)

 

因为包括国家政权在内的上层建筑是掌握在工人阶级手中的,这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国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又居于领导地位,这与资本主义社会不同。可见这样一个社会是一个特殊形态的社会,毛泽东称之为“新民主主义社会”。它是一个“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定义: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特殊形态的社会,即工人阶级领导的上层建筑和非公有制经济占主体的经济基础并存的社会。但两者不可能稳定地长期共存,它们之间必然要发生激烈的斗争,这一斗争表现为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由于工人阶级拥有强大的国家政权和掌握国民经济的命脉,这就决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要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社会。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要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社会,怎样实现这个过渡呢?(学生回答)

就是要进行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使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居于主体地位。但新中国成立后的最初三年,即1949至1952年期间,着重要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没有明确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由于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的、独立的社会形态,它本身具有过渡性,自其一产生,就处于深刻的变动之中。因此,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任务实际上也已开始进行。这包括: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将资本主义工商业纳入国家建设计划的轨道;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七年,历史上也叫做过渡时期。

(讨论题:如何认识“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观点?)

参考答案:“巩固新民主主义制度”的观点没有搞清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概念,不懂得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固定独立的社会形态,不懂得新民主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之间的矛盾,不懂得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向社会主义过渡性质的社会。“巩固论”既不切合当时社会的实际,对中国社会的发展也是不妥当的。

 

第二节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本节为第八章的教学重点,对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个重大选择之一,它深刻地影响着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当代中国的辉煌与曲折,甚至喜怒哀乐,都与这个选择息息相关。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应超越任何个人的情感领域,以极大的社会责任感站在民族与历史的高度,客观公正地进行评说。在上述前提下,将学生的思想置身于20世纪50年代中期的社会生活中,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全方位地进行考察分析,就能得出历史和人民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的科学结论。

 

一、     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放映“国民经济恢复”历史资料片导入)

1952年底,国民经济已经恢复并超过历史最好水平,随着实践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中共中央改变了关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的认识,即由经过至少10年、多则15到20年的相当时间,再采取“严重的社会主义的步骤”,一举进入社会主义的原有设想,现明确为“从现在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去”。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由此酝酿并于1953年公布。其内容是:“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总路线的内容简称为“一化三改造”,其中:一化是总路线的主体,三改造是其两翼。这也就是说,党和国家在新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实现工业化,而为了实现工业化,就必须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这表明过渡时期总路线是顺应了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性质的客观规律。正如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的:党提出的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完全正确的。

过渡时期总路线公布后,出现了大规模的社会主义改造热潮,社会主义的前景更加明朗地呈现在中国人民的面前。

我们今天应怎样看待中共中央制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及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呢?或者更明确地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它有何必要性、合理性?具备了什么条件?我从下面三方面来讲述。

 

二、     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放映“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历史资料片导入)

同学们在观看这一历史资料片后,感受到什么呢?

我们通过本课前面的学习,已经了解了,在人类文明史上,中华民族曾引领了第一次文明高峰的农耕文明,使古老的中国长期走在世界的前沿。可是到18世纪中叶,世界出现了第二次文明高峰的工业文明,引领这一文明的是英国,继之法国、德国、美国等加入进去,这些国家的生产力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被称之为工业先进文明民族。而中国却沉睡在农业社会中,被突飞猛进的生产力浪潮远远地抛到了后面,在鸦片战争起的整整一百年里中华民族吃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苦头。中国共产党人借助马克思主义的锐利目光,深刻把握了历史赋予中华民族的两大使命:即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国家的繁荣富强不可能建立在落后的农业国的基础上。1945年,在贫瘠落后的陕北延安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毛泽东在政治报告中坚定地宣示:“在新民主主义的政治条件获得之后,中国人民及其政府必须采取切实的步骤,在若干年内逐步地建立重工业和轻工业,使中国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1] 实现中国的工业化,这是近代以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历史的庄严承诺,也是中华民族重新走到世界前列的必由之路。

 

然而,要搞工业化却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同学们想一想,横亘在新中国工业化道路前的最大障碍是什么?(学生回答)

最大障碍即最大困难是资金问题。建厂房机器需要投资,专利技术必需购买,工人需要工资,办教育搞科研也都需要大笔的钱。这天文数字般的资金从哪儿来?要知道,据亚洲太平洋经济理事会的统计,1949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仅为27美元,亚洲人均44美元,印度57美元,中国人均国民收入仅为亚洲的2/3和印度的一半都不到。在这样极其低下的收入状况下,如果从前资本主义的小鱼吃小虾积累模式起,要有多么漫长的时间,而且要经过极其痛苦的两极分化过程,使财产集中到极少数人手中,大多数人成为一贫如洗的雇佣劳动者。西欧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就经历了数百年残酷野蛮的资本原始积累过程。我们不要忘记,欧美日本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是在对内剥削、对外掠夺的血雨腥风中走过的:圈地运动中大量被驱赶失去土地生计的农奴,由此产生了“羊吃人”的血泪箴言;拉美矿山里的数以百万计印地安人的累累白骨,变成欧美资产阶级拥有的金山银山;大西洋上几个世纪的黑奴买卖,化为北大西洋两岸资本主义发展的滚滚资本与苦力;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宝贵资源,极其廉价甚至无偿地溶入西方资本主义的“熔炉”之中;中华民族被强逼付出的几十亿计包括所谓赔款在内的民脂民膏,转为列强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强身药,铺就了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的物质基础。上述极其残酷野蛮的资本原始积累,是欧美日本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重要条件,20世纪50年代的新中国的工业化,已不具有也不可能去获取这样的条件。

如果独立后的中国还要沿着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走,会有什么结果呢?旧中国的工业化史早已给了我们一幅凄惨阴暗的图景。自19世纪60年代末洋务运动催生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和严重束缚,始终处于举步维艰的困难境地。经过大半个世纪的惨淡经营,到1949年,整个民族工业资本不过只有20.08亿人民币(1952年币值)。由于未能形成中国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它对西方垄断资本有极大的依赖性。中国的工业化继续这种道路,就很难改变那种状况,极有可能成为西方资本的附庸,这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国土辽阔的大国来说是非常危险的。它不仅使中华民族重新走到世界前列的理想不能实现,还可能使民族独立的地位得而复失。

 

显然,新中国不能走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那么,新中国工业化的路又在哪里呢?

从世界范围来看,除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外,还有一条社会主义的工业化道路,这就是苏俄走过的路。俄国曾经是欧洲落后的国家,十月革命后,在苏联共产党的领导下,依托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集中全国的力量,仅仅用了两个五年计划亦即10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资本主义一百年的路程,使苏联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这为中国的工业化道路指明了新的方向。

请同学们想一想,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对加快工业化发展的优势是什么?(学生发言)

公有制经济的突出优势是:把分散的零星的财力、物力、人力集中起来,就可聚少成多,集腋成裘,集中力量办大事。

具体说,当时中国有5亿人口,如果每人拿出1元钱,1元钱微不足道,但在公有制下集中起来就是非常可观的5亿元。国家就有力量兴办急需的工业化项目。如中国没有汽车工业,国家就拿出一笔钱建立了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你们知道这个中国一汽在哪里啊?(学生回答)吉林长春。中国没有拖拉机工业,国家建立了第一拖拉机制造厂,你们知道中国一拖在哪里呢?(学生回答)河南洛阳。中国不能生产手表、电视机,国家兴办手表工厂和电视机工厂,有没有同学知道中国制造的第一块手表、第一部电视机的品牌叫什么?(学生回答)是上海牌手表,北京牌电视机,不过北京牌电视机的工厂在天津,它们都是在一五计划时期创办制造出来的。其它第一的产品还有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条万吨远洋轮船、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等等,中国的一件件工业产品空白被填补,一项项工业技术被刷新。

旧中国被世界视为贫油国,北京大街上跑的公共汽车都背着大煤气包,国家投资支持找矿,在松辽平原找到一个大油田,一举改变了石油依赖进口的历史,在相当长时期内做到自给有余。其它如煤矿、金属矿、电站、水泥厂、化肥厂、纺织厂、电子管厂等,一座座拔地而起,中国人民彻底告别了大半个世纪的洋油、洋火、洋灰、洋钉的时代。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道路上,中华民族高歌猛进,到60年代又在导弹、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等世界科技尖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新中国仅仅用了10多年的时间,到60年代中期,就向全世界郑重宣布:中国已经建立起独立自主、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这被国际上赞誉为“中国奇迹”。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这也被国际上赞誉为“中国奇迹”。应该说,新中国有两大国际公认的“奇迹”。

(在上述讲课中,可以穿插放映“新中国第一”历史资料片)

1980年,印度《主流》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说:过去我们是回过头看中国的工业化水平,中国比印度落后得很,现在是掂起脚向前看,也望尘莫及了,中国把印度远远地甩在后面。

新中国工业化辉煌成就的取得是同社会主义道路的选择紧密相连的。

 

三、人民的共同富裕要靠社会主义保障

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领导者,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是坚定的爱国主义者,更是对广大劳动人民的命运深切关怀的人文主义者,国家的独立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是党并行不悖的理想与目标。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第一次合作中“两党的争论,就其社会性质说来,实质上是在农村关系的问题上”。[2] 代表广大贫苦农民土地要求的共产党与维护地主阶级既得利益的国民党终于分道扬镳。经过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地主阶级被打倒,亿万贫苦农民分得了土地,中国出现了汪洋大海般的个体小农经济,极大地解放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但个体小农经济是很不稳定的处于十字路口的经济,这有两方面的成因。一是旧中国农业生产力极其落后,个体小农经济经营规模极度狭小,一户只有十来亩土地,生产工具严重不足。据统计,平均每户占有耕畜0.47头,犁0.41部;资金十分短缺,一个农户一年用来购买生产资料的支出仅为52.3元,其中用于购买生产工具的为6.5元。在这种状况下,不用说当时中国农村迫切需要的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工程设施、使用农业机械等,就是抵御自然灾害,个体小农家庭都是无能为力的。二是与前面的原因相联系,许多农户不仅无力扩大再生产,就是连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一旦遇到天灾人祸,就陷入绝境,为了生存,不得不出卖土地。据河北省保定地区十一个县的调查,1949年农民土地买卖数量为43800亩,1950年增加到54400亩,1951年猛增到115100亩。这表明当时农村土地买卖的趋势越来越严重。土地是农民赖以生存的命根子,失去土地的农民就只有给人家扛长工、打短工来活命,而购买大量土地的人,就有可能成为新的地主、富农。也就是说,土改后的个体小农经济中出现了两极分化,这样下去,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就会成为泡影,成千上万革命先烈的血就要白流,革命的果实就会得而复失。更严重的是,失去土地的广大农民就会对社会产生不满甚至愤恨情绪,新一轮的社会动荡将难以避免,历史又将退回到旧中国。正因为如此,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中一再告诫:“作为制度来说,没有社会主义这个前提,改革开放就会走向资本主义,比如说两极分化,中国有十一亿人口,如果十分之一富裕,相应地有九亿多人摆脱不了贫困,就不能不革命。所以中国只能搞社会主义,不能搞两极分化”。[3] 邓小平的这段话,可谓语重心长,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为什么社会主义能防止两极分化,保障共同富裕呢?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这方面又有什么优势呢?(学生回答)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另一个优势是,公有制经济消除了任何个人靠垄断生产资料剥削他人的条件,人们共同劳动,互帮互助,社会财富可以实行较为公平的分配,使全体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保证。这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和谐互助的社会。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不仅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公平分配,它相对个体小农经济,更有利于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旧中国农业生产条件非常落后,如现在国家重要的粮棉油生产基地之一的黄淮海平原,那时一片片白花花的盐碱地到处可见,不少地块连草都长不出来,产量很低,粮食亩产也就是一、二百斤,棉花亩产皮棉二、三十斤。上海松江有个农民科学家叫陈永康,他比较注重产品品种的选优,他种的水稻亩产300斤就是当时的高产了。农业的抗灾能力极低,往往是雨多了就涝,雨少了就旱,完全是靠天吃饭。要改变这种落后的状况,就必须搞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平整土地、改良土壤等,但在个体小农经济下,这些事情都不能进行。如兴修水利就必然要占用土地,土地都是小私有,谁愿意把自己家的土地拿出去。而且各家的土地情况不一样,搞水利都往自己家的利益最大化考虑,争吵不休形成不了最后的决定。在公有制经济下情况就不一样了,它使人们突破了小私有者的狭隘眼光,从集体以至整个社会的共同利益考虑,大规模的农田基本建设上马了。仅1956年一年兴修的农田水利工程的灌溉面积即达1.5亿亩,这等于解放前全国所有水利设施的灌溉面积的一半。到上个世纪70年代初,黄淮海平原尤其在其东部地区,白花花的盐碱地不见了,代之以土地成方、水渠成网的农村新景象,土壤肥力提高了,农业生产旱涝保收。加之工业化的深入,化肥、农药、优良品种在农业中的推广使用,粮食亩产千斤、棉花亩产皮棉150斤以上已很平常。

新中国建立以来,农业生产上了几个大台阶。旧中国粮食最高年产量是1936年的1.3亿吨,1958年中国粮食产量达到2亿吨,1978年上升到3亿多吨。改革开放后,实行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下的大包干制,使粮食产量更快上升,到1984年就突破4亿吨,90年代中期更上升到5亿吨。

过去西方人嘲笑中国人是“食草动物”,意思是中国人缺少肉食,食物以粮食为主。原因是中国的粮食人均占有量低,而肉是需要许多粮食转化的。今天,中国人吃的肉也不算少了。有一组流行的数据很有意思:2000年,中国人均产粮420公斤和肉45公斤;同年印度产粮刚超过2亿吨,人均仅220公斤,肉类人均5.2公斤。令人惊讶的是,中国每年还净进口粮食约1000万吨,而印度却净出口粮食500万吨。这组数据的反差很大,中国人均拥有粮食是印度的近两倍,可中国却净进口粮食1000万吨,印度反而净出口粮食500万吨。这些数字背后隐藏了什么秘密呢?(学生讨论)

参考答案:进口是把国外的产品买进来供国内人民消费,出口是把国内的产品卖到国外去供其他国家人民消费。中国在人均粮食比印度多得很多的情况下,还大量进口粮食,说明中国国内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比较高,肉、鱼、蛋等副食品及酒都需要大批粮食转化,自然对粮食的需求量就大;印度在粮食占有量那么低的情况下还大批出口,表明其国内人民整体生活水平较低,甚至相当多的穷人还不能得到温饱。这些数字背后反映了社会主义的中国和资本主义的印度在社会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公平方面的优劣对比。正如美国学者马克塞尔顿指出的:“1977年中国人均占有耕地比印度少14%,而人均粮食生产却被印度高30%到40%,而且是把粮食以公平得多的方式分配到了比印度多出50%的人口手中”。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莫里斯·迈斯纳甚至这样说:“在大多数关键性的社会和人口统计指标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不仅比印度、巴基斯坦等其他低收入国家强,而且比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五倍于中国的‘中等收入’国家要强。”[4]

没有社会主义制度,没有当年中国人民的选择,这一切都是不可企及的。

 

四、      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基础与条件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绝不是凭着一厢情愿,而是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与条件。这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民心等方面。

中国的近代化自19世纪70年代的洋务运动启动,一路艰难前行了八十年,到中国革命胜利前夕,已经形成了一批现代产业。如现代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7%,现代银行已初步建立,现代交通运输业有一定发展,有了2万多公里的铁路。尽管与发达国家相比还非常落后,但有了开展社会化大生产的前进基点。上述这些现代经济都掌握在外国资本和中国官僚资本的手中,革命胜利后,由人民民主的国家接收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而公有制经济控制了国民经济命脉,这就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准备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在政治方面,自鸦片战争起中华民族的一代又一代志士仁人就在不屈不挠、前赴后继地寻找国家的出路,先后有地主阶级自新派、农民阶级革命派、资产阶级改良派、资产阶级革命派各自主张的实践,资产阶级共和国也曾登上过中国的政治舞台,但都失败了。历史才走到了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的人民民主的道路,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绝大多数中国人民从他们的自身经验和中国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人民民主的新中国。强大的具有崇高威望的人民民主政权就为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提供了政治保证。

中国的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也是有着契合点的。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历史典籍中就有社会主义思想的萌芽,如《礼记》有比较细致的表述:“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天下为公”、“世界大同”在中国有很深的思想影响,孙中山领导革命以“天下为公”为号召,康有为倡导维新写下《大同书》以作社会进化的理论基础,历代中国文化人也都以“大同社会”为最高的境界。

故宫养心殿有一幅耐人寻味的对联:“惟以一人治天下,岂为天下奉一人”。作者是清朝的乾隆皇帝。这幅对联告诉我们什么呢?(学生回答)

参考答案:这幅对联的意思是中国传统政治哲学认为“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否则就会天下大乱,治理国家只能是一个皇帝,但不能将国家变成皇帝的私有财产。这带有尊崇公天下的味道。我们知道,君主专制是道道地地的家天下、私天下,可是乾隆帝为什么要写那样的对联呢?不是很矛盾吗?只能这样解释,中国传统文化鄙视私天下,骨子里私天下的皇帝也不得不口是心非,这说明“天下为公”的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多么大的影响力。

事实上,当中国共产党向中国人民宣传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国人民很自然地就与“大同社会”联系起来,人人向往这个美好社会的早日来临。战争年代,许多人不惜为之牺牲自己的宝贵生命。革命胜利后,人们在翘首以盼。工人群众在资本家的企业里是被剥削的雇佣劳动者,只有在社会主义的公有制企业里才能改变其社会地位,他们最坚决地要走社会主义道路;个体农民既有自身发家致富的积极性,但也有联合起来抵御自然灾害、改善生产条件、提高生产率而走互助合作道路亦即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积极性;个体手工业者、小商小贩由于本小利微,难以市场竞争,常常面临破产倒闭的威胁,他们也盼望经过社会主义改造而使自己成为“有保障的公家的人”;青年学生血气方刚,向往进步,鄙视剥削等丑恶现象,不少资产阶级家庭出身的青年不愿吃剥削饭,希望做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这使资产阶级后院起火,极大地影响资产阶级对走社会主义道路的认识和行动。

(放映“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历史资料片)

我们从历史资料片中看到,中国最大的民族资本家荣毅仁先生及许许多多和他一样的民族资本家,在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关口上热情洋溢,步履坚定。可以说,20世纪50年代,整个中国社会热气腾腾,走社会主义道路民心所向,人们是敲锣打鼓欢欣鼓舞进入社会主义。正如胡乔木所言:“就五十年代中国经济和中国历史的全局而论……对社会主义的选择是不可避免的。”[5]

当时的国际环境也促使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敌视和对立的态度,从经济上、外交上和军事上对新中国进行严密封锁和遏制。而社会主义的苏联则同情和支持中国人民的解放与发展事业。这是中国人民选择社会主义的外部因素。

总而言之,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强加的,不是偶然的,而是具备了各种主客观条件后亿万中国人民自觉选择的结果。这个选择是中华民族的前途与命运使然,维系着普天下炎黄子孙的根本利益。这就是历史告诉今天的真实的过去,这就是真实的历史。

 

第三节    有中国特点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

本节主要阐述中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程、方法与特点,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典范之作,在科学社会主义史上也是比较成功的范例。在《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中,本节内容也是重点之一。为避免相互重复,提高有限课时的使用效率,建议采用略讲方式,着重于历史知识的讲授。

一、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前已述及,工业化是总路线的主体,社会主义改造是总路线的两翼,这就清楚地说明了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两者之间的密切联系。实际上,1952年底,中共中央在酝酿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同时,也发出《关于编制1953年计划及长期计划纲要的指示》,新中国开始进行大规模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之后编制的一五计划规定:五年内国家用于建设的投资总额为766.4亿元,折合黄金7亿两,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空前的,在旧中国时代是不能想象的。在苏联的援助下,中国建设了一大批重点工程,平均每天有一个项目开工或竣工,使中国工业接连实现了具有历史意义的许多项零的突破。这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坚实基础,同时也为顺利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奠定了强大的物质基础。

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推动着中国社会高歌猛进。在逐步形成的先进优越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作用下,第一个五年计划规定的到1957年应达到的指标,在1956年底就提前完成了。

 

二、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发展

个体农民既有个人发家致富的积极性又有互助合作的积极性,中国共产党为了防止农村中两极分化的泛滥,保护农民的上述两个积极性,适时改变原“先机械化,后合作化”的设想而为“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方针。1951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1953年12月,中共中央又发出《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引导亿万农民走互助合作的社会主义集体经济道路。

小农私有经济制度在中国已经存在了几千年,私有思想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如何把汪洋大海般的小农经济转变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中国共产党慎之又慎,制定了改造个体农业经济的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原则方针政策等。

首先,确定农业互助合作的发展,要坚持自愿和互利的原则,采取典型示范、国家帮助、逐步推广的方法,发展一批,巩固一批。

其次,实行积极发展、稳步前进、逐步过渡的方针,采取几种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第一是具有社会主义萌芽性质的互助组;第二是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在土地和大农具私有作为股份入社的基础上,统一经营,实行土地分红和按劳分配相结合的原则;第三是社会主义性质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即土地及其它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这些逐步过渡的方式,有助于使农民从实践中逐步地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逐步地提高社会主义的觉悟,顺其自然地跨进社会主义社会。

再者,始终把是否增产作为衡量合作社是否办好的标准。

由于遵循了这样一套正确的原则方针政策,农村的互助合作运动健康稳定地向前推进。从1951年底到1954年底,参加互助合作的农户,由2100万户增加到7000万户,在全国农户总数中的比重从19.2%增加到60.3%。当时80%以上的合作社都做到了增产增收。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有中国特点的农业合作化道路。

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的思想认识会发生分歧。1955年夏季,在中国共产党内引发了关于农业合作化发展速度的一场争论,以邓子恢为部长的中共中央农村工作部被错误指责为“小脚女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此后,农业合作化加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在长期间遗留了一些问题。尽管如此,农业合作化在总体上是成功的。

 

三、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赎买政策的实施

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中,中国共产党鉴于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面性,即既有剥削工人取得利润的一面,又有拥护宪法、愿意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一面,采用了对民族资产阶级实行赎买的政策。

国家资本主义是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具体途径。所谓国家资本主义,是指在人民政府管理之下的、用各种方式和国营社会主义经济相联系的、并受工人监督的资本主义经济。同学们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课中,学到过“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概念,请注意区别这两者的不同涵义。

国家资本主义分为初级和高级两种形式,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企业没有改变资本家私有制性质,但在企业外部的供、销两头与国营经济建立了这样那样的联系。如对工业企业,国家向其提出加工、订货的任务,并供应其原材料、能源等,生产出的产品交与国家统购包销;对商业企业,国家供给其产品让其经销代销。在这种经济形式下,私企既不为购买原材料、产品销路、供货渠道等发愁,又能得到丰厚的利润;国家则可以将资本主义企业纳入国家计划的轨道,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这个时期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第一个黄金时代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放松对华侵略所致),为了限制资本家过高的利润,政府对私企实行“四马分肥”的政策,即把企业利润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后一部分虽不足四分之一,但资本家所得还是稳定的有吸引力的,这可视为与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相对应的赎买政策。

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公私合营,它又分为个别企业公私合营和全行业公私合营两个阶段。国家为帮助个别私企度过难关,向企业注入国有资本,使之成为公私合营的企业。社会主义经济不仅仅在企业的外部并且深入到其内部,有了比较紧密的结合。全行业公私合营就不能望文生义的理解,这时的企业除了给资本家生产的一定数量的定息外,整个企业的生产资料归国家所有,基本上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同国营企业没有原则的区别。这就完成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定息是国家对资产阶级的赎买政策的又一种形式。这时,国家对资本家原有的生产资料进行清理估价,以核实私股股额;在合营期间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定息。开始定为七年之期,后来为照顾他们的生活又加了三年,共发了十年定息,合计11亿元。

对资产阶级实行赎买,这是马克思、恩格斯提出的设想。这样做既可以减轻阻力,使资产阶级易于接受改造,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又可以利用资产阶级的经营管理经验和生产技术专长为新社会服务。十月革命后,列宁打算在俄国对“文明的资本家”采取赎买的政策,但资产阶级不接受。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造,是科学社会主义历史上第一次成功地实现对资产阶级和平赎买的范例,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性贡献。正如邓小平所评价:“我国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是我国和世界社会主义历史上最光辉的胜利之一。” [6]

 

四、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全面确立

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到1956年底,中国各种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的情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国营经济33%,合作社经济56%,公私合营经济8%,个体经济3%,资本主义经济0.1%。就是说,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主体地位,形成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的标志。表明中国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不仅仅是经济制度的变革,更深刻的是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根本改变。几千年来,流行着老爷、太太、少爷、小姐、奴婢、下人的称呼,人类社会分裂为不同等级的群体,少数人高居于社会之上,广大劳动人民则被重压在社会的金字塔下。社会是何等不公平啊!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这一切都不复返了,国家主席和掏粪工人在一起共商国家大事,每个人的社会地位都是平等的,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了社会的主人。这是一个崭新的世界,这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1953年7月至1954年5月举行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普选;1954年9月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结束了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由《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过渡状态。宪法及其所确定的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制度和人民代表大会的政治制度,成为中国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法律和政治保证,也从此成为中国社会主义的根本政治制度。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已基本形成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格局,在1954年一届人大后,逐步发展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在民族问题上确立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在思想文化领域,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这些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在中国全面确立起来。

社会主义制度解放了社会生产力,解放了社会财富创造者的广大劳动人民,这就为推进中国的工业化、现代化事业,为中国以后一切的进步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共和国半个多世纪的辉煌业绩,深深打上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烙印。

应当指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是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废墟上建立起来的,这就决定了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可能一开始就是成熟完善的,它不能不带有与经济文化不发达这个情况相联系的许多特点。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共产党逐步得到这样的正确认识:中国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即1956年中国进入的社会主义是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毛泽东、邓小平先后指出,至少需要经过一百年中国人民努力不懈、持之以恒的艰苦奋斗,才能建成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强国。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征途上不可逾越的阶段,是相当长时间内中国最基本的国情。我们看待问题,评价历史,都不能离开这个国情的基点。

由此,共和国新的一页揭开了,亿万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建设和发展的历程,我们到第九章中学习认识。

 

第三部分   教学小结

教学效果分析:

本章教学内容完结后,在课堂上搞了随机调查,学生的认识和收获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点:

(1)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及新民主主义社会同社会主义社会的关系从理论逻辑上搞清楚了:新民主主义社会与社会主义社会有不同点,又有紧密联系的关系,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走向社会主义是客观的趋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等同于新民主主义社会,持回归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2)对“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和人民的必然选择”豁然开朗,深信不疑:这个信念不是来自空洞的说教,而是从老师课堂教学中大量丰富的历史史实,从这些史实所引发的对民族的命运和前途、对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深入思考得出的。它使我们同党和人民贴得更紧了,使我们更加坚信: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也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3)对中国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与方法有了具体细致的了解,认识到这是一次成功的伟大实践,在世界社会主义史上有着重大的意义。它表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善于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

(4)由于老师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教学互动的方式,有意识地训练学生在占有大量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推理,增强了我们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对社会科学学习、研究的兴趣明显的提高了。

 

教学经验

(1)人的认知规律是从客观到主观、从感性到理性,加之现在的学生缺少社会实践,缺乏对社会的感知,教学必须从介绍历史资料入手,帮助学生建立起感性认识,再进而进行理性的分析。本课教学中放一些视频历史资料是很有效的。

(2)政治理论课不能搞简单的灌输,应着重启发学生的思考与理解。本课教学中主要采用讨论互动的方式,教师在摆出大量材料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讨论,让学生在争鸣中逐步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样,学生对教材的观点才能入脑入心,由此树立的信念才是有生命力的。同时,它也有助于训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科学不同于自然科学,它有人们的价值观判断的因素,尤其是社会主义的理论。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把自己的个人价值、个人利益同国家、民族、人民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学生才会认同。

(4)讲政治理论课是要有激情的,才能产生感染力;教师还要善于调动课堂的气氛,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使学生感受到政治理论的可亲可敬、可学可用,油然产生一种力量,推动学生去深入地思考问题,关心国家和人民的大事业。政治理论课也才能真正收到实效。

 

改进措施

(1)《纲要》课刚刚开设,有些学术问题,任课教师还需一个学习、深化的过程,如社会主义改造的缺点和不足,怎么讲才能恰如其分,把握得当。

(2)安排在七、八节课时间上课的学生,由于已上了一整天的课,学生的精力明显不足,影响到课堂气氛和学习效果。希望排课尽量考虑到这一问题。

 

 

 



[1]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81页。

[2] 《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77页。

[3] 《邓小平年谱》下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317页。

[4]【美】莫里斯·迈斯纳《邓小平时代:1978—1994,对中国社会主义命运的考察》

 

[5] 《胡乔木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260页。

[6] 《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第1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