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艾利txt:伟大的隆裕太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6 03:42:28

  伟大的隆裕太后

  ——遥望辛亥革命之一

  看到这个标题,一些读者可能会感到陌生,甚至感到奇怪。因为许多读者可能与我一样,对隆裕太后一直缺少了解,即使有所了解,也可能会怀疑:她称得起“伟大”二字吗?

  是的,在一般人的眼里,大清帝国这位最后的太后是说不上伟大的,与她前面的慈禧太后相比,她似乎太无能,没有做过多少事,所以就连赵尔巽主编的《清史稿》,对她也似乎无话可说,只是写了这样几行字:

  德宗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氏,都统桂祥女,孝钦显皇后侄女也。光绪十四年十月,孝钦显皇后为德宗聘焉。十五年正月,立为皇后。二十七年,从幸西安。二十八年,还京师。三十四年,宣统皇帝即位。称“兼祧母后”,尊为皇太后。上徽号曰隆裕。宣统三年十二月戊午,以太后命逊位。越二年正月甲戌,崩,年四十六。上谥曰孝定隆裕宽惠慎哲协天保圣景皇后,合葬崇陵。

  在这里,除出身背景、被册立为后的经过之外,关于她的所作所为只写了两件:一是做皇后时跟随太后和皇帝到西安,二是做太后时率皇帝下诏逊国。仔细想来,第一件事实在算不上什么。老佛爷心血来潮,依靠义和团而向列强宣战,而这宣战又不是光明正大地两军对垒,而是包围东交民巷,攻打各国驻华使馆。国威也许真的因此而在国内大振吧?外国使节被杀了一两个,各国大使就被吓得不轻。可是,结果不难预料:哪个国家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外交官被杀、使馆被围攻而无动于衷呢?八国联军来了,那因为敢向列强同时宣战而震惊世界的大英雄慈禧,这时却只知道逃跑。“逃跑”这个词不体面,所以要说“圣驾西巡”。太后带着皇上西巡,皇后自然跟随,所以在隆裕履历中,这实在是一件无关紧要的事。

  另一件事却非同小可:拱手交出了帝国江山,也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帝制。隆裕太后以此而成就了她的伟大,应该名垂青史。可惜的是,赵尔巽等人无力认识她的伟大,所以在《清史稿》中只能轻描淡写。后来的教科书编者看不到或不愿看她的伟大,所以让各类打打杀杀的英雄占据历史,而让这位伟大的女性淡化再淡化,直至被遗忘。

  但是,当我穿越99年的历史,再次审视那个年代、那些人物的时候,却觉得许多神像都已黯淡无光,而隆裕太后,却透过历史的层层灰尘而闪闪发光。

  2

  说起隆裕太后,我想直接称呼她的名字:叶赫那拉·静芬。这个名字其实很美,只要懂得欣赏汉字的意蕴,就会承认它的美。从照片上看,叶赫那拉家的这位小姐长得不算漂亮,但她的八字显示着大富大贵。算命先生算得真准,试想,一个将做皇后的少女,天下谁能与她比富贵?

  可是,无论命运多么好的人,也是不如意事十有八九。静芬小姐的实际生活也有几分可怜。大选时,光绪皇帝看上的并不是她。按照宫中规矩,最后一轮决赛,太后把一个金镶玉如意和几个绣花荷包交给光绪,让他自己作最后的选择,选中谁做皇后,就把如意给她;选中哪个妃子,就给她一个荷包。慈禧太后拒绝包办,要光绪自己做主。光绪皇帝一眼就看中了德馨之女,正要把如意交给她,太后却大喊了一声:“皇帝!”皇帝看着太后脸色,最后才不情愿地把如意交给了静芬。

  大婚的时候,意外又发生了。婚礼定于光绪十五年正月二十七日。可是在婚礼之前40天,光绪十四年十二月十五日,紫禁城突然失火,把太和门烧掉了。尽管官兵抗火救灾,英勇奋战多时,最后它还是不幸化为灰烬。按照大清祖制,皇帝大婚,皇后迎娶的花轿要从正门进入皇宫,午门和太和门是必然要经过的。太和门毁了,皇后从哪里走?走偏门有失正宫娘娘的尊严,也有失皇家尊严,走废墟太不吉利,怎么办?重修当然可以,但时间来不及,而按照中国传统,改婚期是大不吉利的事,普通百姓都知道图吉利,不会因事而改婚期,皇家当然更不会改。最后还是慈禧有办法。她让人夜以继日地工作,在废墟上建起了一座高大的建筑,与太和门一模一样,但人们知道,那是由搭棚、裱糊、扎彩等工艺做成的。说句不好听的话,那是“纸糊的”。慈禧没有想到,那样做本身就大不吉利。

  钦天监选定的吉辰是午正三刻。光绪身着龙袍升坐太和殿,文武百官三跪九叩之后,礼部官员宣读册封皇后的诏书。然后皇帝回宫,奉迎正使和副使率奉迎大臣前去迎接皇后入宫。与此同时,瑾、珍两嫔则由神武门入宫。一切都很隆重,可惜只是体面,纸糊的太和门,似乎已经注定这位皇后以及帝国的命运。

  因为光绪与珍妃的哀婉故事,人们同情光绪和珍妃,就常常自觉不自觉地丑化了皇后。在一些人的笔下,她成了一个愚蠢的妒妇。因失宠而生妒忌,因妒忌而生怨恨,因此而告珍妃的状,这一切看上去很合逻辑;因为与慈禧的姑侄关系,在帝后之争中自然属于后党,所以监视光绪,反对维新,这一切听上去也合情合理。但是,这一切并非真实,因为皇后事实上是温厚善良、端庄贤淑、甚至有点儿与世无争。如果说她有什么缺点的话,就是她的思想和行为都禁锢在传统规范中,没有冲破传统伦理和祖宗家法的勇气。她太守规矩,知道皇后应该如何母仪天下,却不知道如何哄皇帝玩,如何玩出新花样,以拴住皇帝的心。因为她自己从小被训练得端庄、正派,却不懂得皇帝也是顽皮孩子,有时想越轨,有时需要新鲜刺激。

  作为皇后,在帝后矛盾之中,她只能是努力调和,不可能旗帜鲜明地站在哪一边。这让光绪很不满意,也让慈禧很不满意。而且,她的性格也似乎不像珍妃那样热衷于参与政治,所以不关心帝党、后党的政治是非。

  虽然贵为皇后,她却得不到皇帝的宠爱。开始时是与皇帝相敬如宾,后来发展为恶语相向,甚至光绪还曾经对她拳脚相加。光绪眼睛里只有珍妃,不愿搭理皇后。其实这也并不可怕,皇帝不理睬,自己图个清静。许多皇后都是这样生活的。可是,隆裕的位置使她许多事都无法逃避。比如,珍妃卖官,被人告了,慈禧在珍妃的寝宫搜到了收受贿赂的账本。慈禧杖责珍妃,她必须为之求情,未被恩准,珍妃受刑,她竟然吓得晕了过去。慈禧对此很不满意。因为这事本来责任就在她,是她没有管理好后宫,珍妃才这样胆大妄为,事情出了,她又如此,真是有损皇后威严。

  再比如,珍妃仗着光绪的宠爱,做事常常肆无忌惮,有一次竟然穿上了光绪的龙袍。光绪贪玩,忘乎所以,也就让她穿了。可是众所周知,穿龙袍、坐龙座,意味着犯上作乱甚至篡位,如果发生在大臣身上,该是灭门之罪。嫔妃竟敢如此,太后闻知当然要责罚。嫔妃胡闹,太后当然要怪皇后没有管好皇宫。太后是怎么知道的呢?光绪和珍妃则认为是皇后告密。静芬小姐做皇后,真是左也不是,右也不是。面对珍妃,她如果管理太严,会惹皇帝不高兴,认为她在吃醋。但如果纵容,太后又嫌她没尽责,认为她这个皇后有点不够格。

  直到戊戌变法失败,光绪皇帝被禁瀛台,失意与孤独中,才与隆裕有了一点儿和谐生活。其实皇帝也可怜,当初喜欢珍妃,并不只是因为珍妃漂亮,而是珍妃很会玩,不守规矩。皇后吃亏就在于太守规矩,端庄过度,不能放任自己的情趣,不能陪皇帝玩点新花样。在瀛台,皇后为寂寞而养蚕,这过程竟然吸引了皇帝,由此对皇后刮目相看,并且亲近起来。因为养蚕这事,对皇帝来说太新鲜,太了不起。皇后如果早明白这一点,稍微来点新花样,也许就不会输得那样惨。

  3

  慈禧终于死了,可是光绪也死了,她成了寡妇。好在张之洞等人为她争得了太后的地位,从此之后不再是风箱夹道里的猫。可是,就在这时,大清帝国的末日也到了。武昌起义引发遍地旌旗,起义,独立,如火如荼,载沣无奈起用袁世凯,袁世凯掌握了帝国的命运,经过南北和谈,隆裕太后最后决定:放弃帝位,把大清江山交出来。

  2月12日,隆裕太后带着6岁的宣统皇帝,在养心殿里举行最后一次朝见礼。袁世凯没来参加这个仪式,代表他的是外务大臣胡惟德、民政大臣赵秉钧、邮传大臣梁士诒和另外几个内阁大臣。清帝尚未退位,这些臣子们却已经改变了礼仪——这次上朝没有跪拜,更没有山呼“吾皇万岁”,而是改行鞠躬礼。我想,如果袁世凯去,此时此刻,他是愿意跪下给太后和皇上叩个头的。而且,他会再次陪着太后流泪。可是,他不忍再来参加这种仪式。

  太后拿起诏书看了几行,就流着泪把它交给了胡惟德,让他布告全国。然后太后双手俺面,泣不成声。

  大清帝国268年的统治宣告结束。中国两千多年的帝制宣告结束。

  谁是帝国终结者?历史当然忘不了熊秉坤、吴兆麟、黎元洪等一串首义领袖;忘不了孙中山、章炳麟等革命鼓吹者;也忘不了袁世凯的深沉智勇运筹帷幄;甚至忘不了扔出最后一颗决定性炸弹的彭家珍。但是,作为象征性的仪式,帝国最后的终结者,无疑是隆裕太后。

  有人会说,她之所以选择退位,只是为了她们母子的生存。其实,作为一个女人,她不愿让溥仪为历史殉葬,这就很伟大。光绪未能让她作为一个女人的生命完整起来,溥仪不是她生的,但她所表现的母性,却说明她是一个好母亲。她知道亡国的可怕,知道生命的可贵。她现在顾不得皇位了,只要母子平平安安,生活无虞,她就心满意足。何况,“袁爱卿”还能替她母子争到“优待”,可保富足安康。汉人非要革命不可,大清已经气息奄奄,冤有头,债有主,清算的时候到了。在这种时候,能够活着,而且衣食无忧,她还求什么?她的想法很实际,很人性化。倒是那些因此而鄙薄她的人,常常缺乏起码的人性。

  隆裕太后也是皇室的好媳妇,对得起皇室,对得起爱新觉罗家族。她曾为自己下诏逊位而犹豫再三,因为她知道,这对不起打江山、夺天下的列祖列宗。江山断送在自己手里,她真的又愧又痛,因而为此一次次失声痛哭,甚至在大臣面前大哭不止。但是,当她看到的确是大势已去,江山到底保不住的时候,她没有听从主战派权贵的建议,而是接受优待条件,宣布退位,换来了皇室和许许多多人的生存。因为她知道,打,保卫大清江山,也许不是不能撑一阵子,但打赢了固然好,如果打不赢,千百万生命白白送掉,优待也没有了。她更知道等待皇室的命运是什么,历史斑斑可考,自古无不忘之国,亡国之日,血流成河,有几个朝代的皇室能够幸存?大清帝国能够平安收场,体面地谢幕,爱新觉罗的先祖们面对这样的媳妇,应该是感激,而不是责备。

  也许有人会嘲笑她软弱。是的,当时的隆裕太后可以做不软弱的选择:与民军血战到底,拼掉最后一个铜板,流尽最后一滴血。即使不能扑灭革命,最后还可以退回东北,占据东北三省和蒙古,就像当时主战派王公所说,割地而治,外结强邻,常年征战,未必没有再度入主中原的一天。说真的,如果清室拒不退位,退归满洲,并非不能支撑下去。当时清廷还掌握一支袁世凯无力控制的由满族士兵组成的禁卫军,东三省总督赵尔巽仍忠于清室。从国外情况看,中国的强邻日、俄两国都仇视民主共和,而且乐于中国分裂。日本军阀甚至已经有所准备,要在清廷北逃的途中“劫夺宣统皇帝,以他为中心搞满蒙独立”。大清帝国并没有真的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然而,隆裕不想打了,条件成熟,慨然下诏退位。避免了多少生命和鲜血,是不难计算的。

  设身处地考虑,隆裕作这样的决定,是需要魅力和胆量的。在统治集团内部,选择破釜沉舟拼到底是容易的;选择一把火把故宫点上,让自己与大清皇位同在也会受到奴才们敬仰。唯独选择交出江山不容易。因为江山不只属于她们母子,而是有一个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如果有人坚决不交,也可能把主张交出者杀掉,而自己以保卫大清江山的名义夺得权位,可谓名正言顺。这种风险她不难想到。所以,她犹豫过,而且不乏应对的策略。然而,最后她还是做了,在袁世凯等人的配合下,她勇敢地走出了光辉的一步。

  走出这一步是艰难的,也是伟大的。溥仪应该感谢她,爱新觉罗家族应该感谢她,中华民族也应该感谢她。因为正是她的这一选择,创造了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奇迹:结束两千年帝制竟然能以和平的方式,没有血流成河。如果在今天,隆裕太后是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的。

  4

  对于隆裕太后的历史功勋,民国初年的人们是知道的,所以很少有人不尊敬她。

  1913年2月22日,隆裕太后病逝。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闻讯立即派人前往宫内料理治丧事务。国务院立即发出通告,其中如此评价:“……大清隆裕皇太后,外观大势,内审舆情,以大公无我之心,成亘古共和之局,方冀宽闲退处,优礼长膺,岂图调摄无灵,宫车宴驾?追思至德,莫可名言。凡我国民,同深痛悼。”

  国务院通告规定:各官署一律下半旗27天,官员须左腕围黑纱,自2月22日始,至3月20日止,以志哀悼。

  2月28日为祭奠之期。那一天,民国总统袁世凯臂带黑纱,亲往举哀致祭。副总统黎元洪为隆裕太后写下了这样八个字:“德至功高,女中尧舜。”

  山西都督阎锡山在唁电中说:“皇太后贤明淑慎,洞达时机,垂悯苍生,主持逊位。视天下不私一姓,俾五族克建共和,盛德隆恩,道高千古”。

  参议院议长吴景濂说:“隆裕太后以尧舜禅让之心,赞周召共和之美,值中国帝运之末,开东亚民主之基。顺天应人,超今迈古。佥谓美利坚之独立,受战祸者或七八年;法兰西之革命,演惨剧者将数十载,虽伸民气,实苦生灵。前清隆裕皇太后,默审潮流,深鉴大势,见机独早,宸断无疑。诏书一下,化干戈为坛坫,合五族为一家,大道为公,纷争立解。盖宁可以敝屣天下,断不忍涂炭生民,所谓能以私让国。”

  民国政府则将祭堂设于太和殿内,顶端正中挂一大匾:“女中尧舜”。从政府要员,到社会名流,纷纷前来致祭,挽联如海,纷纷扬扬。从黎元洪的挽联可以看到,革命领袖是如何看待隆裕太后的:“片语息兵戈,民国酬恩应第一;全军为墨经,深宫弭乱更何人?”由此可见,黎元洪、袁世凯,都不是忘恩负义之辈。

  据说,民国2年3月出版过一部线装石印的《国民哀悼纪事录》,书前收入了隆裕太后的照片,然后是清帝逊位的谕旨,同时收了太和殿内外哀悼大会的摄影12幅,还有唁电、挽联、祭文、哀悼词、皇室答词、外宾名单等。我至今没有看到这本书,却觉得像这样的书,应该找来重印一下。

  一个民族,像一个人一样,要想有出息,是不能忘恩负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