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岛奇兵游戏视频观看:道教“十养”与长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5/01 04:05:18
道教的“十养”包括养身、养神、养体、养气、养心、养智、养德、养品、养福、养寿等十个方面,具体分述如下:
一、运动养身:道教讲究“性命双修”
“修命”就相当于西方的“生命在于运动”。养生最好从青年时就开始,如果你在青年时对“养生”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到了中年后你也应当知道身体健康的重要了。这时“养身”之法应以动为纲,量力而行,持之以恒。运动的项目很多,诸如练武术(打拳、练剑)、练气功(特指动功),做操、慢跑、打球、骑车、游泳、爬山登高等等。身体素质差些的,可以郊游览胜,放风筝、垂钓、跳健身舞、散步等。通过经常运动,既可畅达心胸,怡情养性,更可使筋骨强健,气血顺畅,解郁散滞,增强免疫力,防病于未然。
二、静坐养神:道教修炼养生学讲究“形神并练”,“养身”既是养形,同时也要“养神”。养生之道认为“以动养身,以静养神”,静则天地宽,情绪稳定,心静神明。一般人在生活中,养神重在绝视听,除杂念,通过静坐修炼,达到无物、无我。养神达到高境界的人,自然提高免疫力,增进身心健康。
三、少食养体:这里所说的养体,与“养身”的概念不同,是指身体的胖瘦适中,保持标准体重。道教修炼者认为,“神清才能体健”,“养体”与“养神”的关系密不可分。对于一般人来说,提倡“进食八分饱”。老年人消化能力减弱,饮食调养应以温饮易消化,清、淡、稀为原则,但要做到营养科学,合理搭配,使其与身体需要基本平衡(身体好、饮食好的老人,也可以少吃多餐)以保持正常体重。特别提示:最近国外研究证实,过度肥胖的人心脏负担加重,不但行动不便,且会影响寿命。
以上所说的“少食养体”只是对普通人说的,至于得真传的修炼之士,则有更高妙的绝招——服气避谷。“避谷”又称却谷、断谷、绝粒,这本是古代“方仙道”(秦以前对神仙家的称谓)的一种修炼方法。
四、寡言养气:道教修炼强调“三圆”。即:节欲者精圆,少言者气圆,息虑者神圆。一般老年人阅历较丰富,有些人容易多话,甚至“仗义执言”,这样不好。须知“开口神气散”,话多不利于养气,该言则言,可言可不言者,则不言或少言为好。若因言语不当而与人引起争执,就不好了。
五、读书养智:坚持从小养成读书学习的好习惯,合理用脑,博览群书,既可丰富知识,开阔眼界,不断更新观念,接受新鲜事物,又能培养和保持智力,防止脑力衰退,这也是自娱妙法。但要注意保持视力,读书1小时,要休息10分钟,眺望远处的绿色景物,能打一趟24式太极拳更好。修道者应多读道教经典及《易经》等书。
六、诗词书画养性:诗词书画是中国特有的文学艺术项目,更具有奇妙的修心养性作用。因为在进行诗词书画创作(或练习)时,要求专心致志,百念不生,心不他用,这样才能构思、创作出好作品。古今有很多书画、诗词大师,都是长寿百岁的人。在道教和佛教中也有很多高人是诗词书画方面的能者,可能他们都是从诗词书画的创作过程中,达到了修心养性的效果。
七、劳作养德:老年人切忌“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应该积极参加力所能及的社会公益活动和家务劳动,这样既能在劳作中得到锻炼,又能愉悦心情,发挥余热,从而赢得社会的敬重和家庭成员的爱戴,促进家庭的和谐。
道教界还鼓励信徒积德行善,提倡“功满三千凡也仙”。
八、诚朴养品:“诚实”,“朴素”和“检朴”,是中华民族的美德。古人说,“人到无求品自高”。在国人心中,已故周恩来总理就是达到这个水准的典范人物。现代的老年人也应该重视品德修养,并以此影响和教育子孙后代,教育他们树立爱国情怀,并懂得尊重农民的劳动,千万不要浪费粮食,因为这些都是农民伯伯们用辛勤劳动换来的。
九、宽厚养福:“宽”就是宽容,“有容乃大,能容则人和,人和生百福”。在不触犯原则的小事上,宽以待人,忍让为贵,吃亏是福,更不要议论别人的长短……则福乐无边,福寿绵长,终生受益。
十、仁慈养寿:仁慈之心即是善良之心。道教要求信徒(不论是在庙道人,还是俗家弟子)都是“与人为善”,“心中常存善念”。老年人心地仁慈、善良,更会受人尊重,因而心情舒畅,每做一件善事,心中必能感到无比愉悦,久而久之,可少生疾病,更能寿享天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