椎名真白高清1080壁纸:人物御龙帛画(战国中期晚段)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中财网 时间:2024/04/27 15:56:53
 人物御龙帛画(战国中期晚段)

人物御龙帛画(战国中期晚段)

  《人物御龙帛画》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龙首轩昂,龙尾翘卷,龙身为舟,迎风奋进。龙尾之上立有长颈仙鹤,龙体之下有游鱼。帛画中的华盖飘带与巫师衣带随风飘动,表现巫师乘龙飞升的动势。

  《人物御龙帛画》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龙首轩昂,龙尾翘卷,龙身为舟,迎风奋进。龙尾之上立有长颈仙鹤,龙体之下有游鱼。帛画中的华盖飘带与巫师衣带随风飘动,表现巫师乘龙飞升的动势。

  帛画的绘画手法以单线勾勒与平涂、渲染兼用,人物略施彩色,余用金,白粉彩。从构思上看,整个画面布局合理,巫师、巨龙、鱼、鹤各得其所,恰到好处。

  相关资料

  出土地点:湖南长沙于弹库楚墓

  外形尺寸:长37.5厘米,宽28厘米

  制作年代:战国中期晚段

  外观描述

  长37.5厘米,宽28厘米。画幅出土时平放在椁盖板兴棺材之间,应是引魂升天的铭旌,因年代久远已呈棕黄色。描绘巫师乘龙升天的情景。巫师宽袍高冠,腰佩长剑,手执僵绳,神情潇洒地驾驭巨龙。龙首轩昂,龙尾翘卷,龙身为舟,迎风奋进。龙尾之上立有长颈仙鹤,龙体之下有游鱼。帛画中的华盖飘带与巫师衣带随风飘动,表现巫师乘龙飞升的动势。正中是一位有胡须的男子,侧身直立,手执缰绳,驾驭一条巨龙。龙头高昂,龙尾上翘,龙身平伏,略似船形。在龙尾上站着一只鹤,圆目长啄,昂首仰天。人头上方为舆盖,三条飘带随风拂动。画幅左下角为鲤鱼。人、龙、鱼均向左,以示前进方向,连华盖上的缨络也迎凤飘动。整个画面呈行进状,充满了动感。这两幅帛画,基本上运用白描手法,但也有地方使用平涂,人物则略施彩色。画面布局精当,比例准确。线条流畅,想像丰富,表现了楚艺术谲怪莫测的独特风格。画中人物比例相当准确,使用单线勾勒和平涂于渲染兼用的画法,技巧已越成熟。人物略施彩色、龙、鹤、舆盖基本上用白描。画上有的部分用了金白粉彩,是迄今发现用此画法的最早作品。

  出土历史

  湖南长沙一个叫子弹库的地方,这里常年天高气爽、景色宜人。1949年前,这里曾经出土过战国帛书,经有关部门批准,1973年5月的一天再次发掘。

  随着推土机的轰鸣声,这里的围墙被推倒了。人们除去杂草,小心翼翼地挖掘着。他们是湖南省博物馆考古部的专家和发掘工们,正在重新清理一座战国时期的楚墓一号墓穴。

  墓穴被打开了。发掘工们挖开硬硬的膏泥,看到了厚厚的木椁板,古代套在棺材外面的大棺材为椁,说明墓主的身份很高,属楚国大夫一级的贵族。既然是贵族的墓穴,就应该有更为珍贵的随葬品,但是开棺之后只找到一些木俑和漆器。专家们继续仔细清理“头箱”和“边箱”,还是一无所获。

  所有箱子都已经清理完毕,最后专家们把目光都盯在了椁板与隔板中间的夹层,忽然,有人惊喜地叫了起来:帛画!专家们簇拥过去仔细辨认,果然是一幅长长的帛画。

  早在殷商时代,中国蚕丝业已经相当发达,在甲骨文中,已经有“丝”、“帛”和“桑”等字。战国初年的思想家墨子,曾在他的书里不止一次地说到“著于竹帛”,就是把字写在竹简和帛上的意思。这说明帛和竹简木简一样,都是当时用来做书写的材料。所谓帛画,也就是指在丝绸上面作的画。

  这幅楚国贵族墓穴中出土的帛画,虽然已经有些破损,但依然可以辨认出,画面是一个侧身而立的人,还有一条奇怪的龙舟,这到底是一幅什么样的帛画呢?

  画工们经过近一个月的整理,这幅帛画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帛画长37.5厘米,宽28厘米,上端有竹轴,轴上有丝绳,是一幅可以垂直悬挂的幡。在中国古代,幡也叫幡儿,是出殡时举的窄长的旗子,多用白纸剪成,也叫引魂幡。因此可以说,这幅战国时期的帛画是一幅招魂幡画。专家们定名为《人物御龙帛画》,无论从艺术价值还是史料价值上衡量,都极其珍贵。

  创作传说

  据当地的传说,这幅《人物御龙帛画》的创作过程就和屈原的招魂诗有关。

  相传有一天,身患重病的墓主人正在请画工给他画招魂幡,也许是想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墓主人的表情沮丧。他高冠岌岌、佩戴着长剑,却神态木然、眼光呆滞。绘画人端详着墓主人,迟迟不肯下笔,因为他知道,眼前的墓主人神情不佳,如果描绘不好可能要有杀身之祸。

  就在这个时候,屈原吟唱着悠悠地走来了。

  “魂兮归来!东方不可以托些。长人千仞,惟魂是索些。十日代出,流金铄石些。彼皆习之,魂往必释些。归来归来!不可以托些。”

  墓主人恭敬地上前问道,屈原大夫,您唱的是招魂词吗?屈原这才道出词的含义:我不可以把自己的灵魂托付给险恶的势力,在太阳升起的地方,闪烁着尘世的光芒,才是灵魂真正赖以寄托的桃花源!

  墓主人茅塞顿开,连连称谢,赠屈原衣食后,屈原飘然离去。墓主人再次摆好姿势,让画工继续作画。经屈原的吟唱和点拨,使得当时非常忧愁悲伤的墓主人豁然开朗,想到自己死后即将升天至美好的桃花源,他的精神也就格外好了起来。最后,画工就在丝绸上,为墓主人画好了这样一幅如此美妙而又寓意深刻和浪漫的人物御龙升天招魂幡画。

  帛画用途

  根据楚人丧葬制度和传统,认为人死后,附在人身的魂魄要与尸体离散。离散以后,成了野鬼,人便享受不到后人的祭祀,还会惊扰后人。因此,必须想方设法使离散的魂魄能够回来附于尸体入葬墓内,葬制上叫做招魂复魄。招魂,便是制作招魂幡,让游魂识别幡上画了墓主人形象,自己归来。复魄,便是出殡前将灵柩在家停放数日,魄也能附体。一般做法是,灵柩停放在堂上,把画妥的招魂幡,古人称做铭旌,竖在柩前。出殡时,举在柩前,一路引导到葬地,经过祭祀告别仪式后,覆盖在棺上。如果有多层棺,则放在最里的一层棺上,随着下葬,这样,魂随幡,魄随棺,同入墓内。人物御龙帛画就是一种招魂幡。招回的魂,得以升天,魄能入地为安,完成了后人的心愿。这种丧葬习俗,至今还有所遗留。

  帛画价值

  1、了解战国时期楚国的丧葬制度。人物御龙帛画体现了古代葬制中关于安魂安魄的做法,形象而具体。《周礼》、《仪礼》和《礼记》中,都记载了有关丧葬的习俗和制度方面的细节。如《礼记》中就记载出殡时负责高举魂幡,走到柩前的人叫做“复者”。所举的幡,就是类似于长沙楚墓出土的帛画,帛画仅知是导向死者升天,如人物御龙帛画就是表示墓主人御龙乘舟面向西方升天。而到了汉代,帛画则有三界,内容复杂得多,表明了古人宗教信仰的不断演进。

  2、帛画是一种绘画艺术。帛画的出现,说明战国时期楚国的绘画艺术无论从画技、着色和布局方面看,都已达到高超的水平。帛画线条流畅舒展,人物形象生动传神,不愧为中国早期肖像画的杰出代表,人们将其与“人物龙凤帛画”一起并称为先秦绘画艺术中的双璧。